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哈佛家訓》讀後感範文(通用22篇)

《哈佛家訓》讀後感範文(通用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哈佛家訓》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哈佛家訓》讀後感範文(通用22篇)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

《哈佛家訓》是一本爲你指點人生道路的書。當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時,不妨看看這本書,它講了很多道理,爲你指點迷津。

讀了這本書後,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又有太多太多的感動,然而,更讓人回味的,卻是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例如:那被納粹活活埋葬了的小女孩,但是納粹只能埋葬她的身體,卻無法掩埋她那天真無邪的聲音和活力;還有那可愛的兩兄弟,雖然說不能挖穿地球,但是中間畢竟有許多收穫——那些各種各樣的昆蟲;還有母金錢豹的故事,它儘管受了傷,也要拖着傷痕累累的身子去給自己的孩子餵奶,要讓孩子活下去……這些故事扣人心絃,生動有趣,寓意深刻。正如書中的“編者序”所說:“這種‘故事教育’不僅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有很好的感化作用,而且對父母也具有啓發意義。”另外,《哈佛家訓》能使讀者深刻地理解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等等的意義。

我讀完這套書後受益匪淺,覺得相見恨晚。我讀的是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共三本書的《哈佛家訓》,第一冊是借好朋友的,讀完後我就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趕快給我買第二冊、第三冊吧,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整套書都讀完!”當我看完第一遍的時候,就想再讀第二遍、第三遍了。要不是好書,我能這麼如飢似渴、愛不釋手、反覆閱讀嗎?

讀了這套書後,我的靈魂得到了昇華;讀完了這套書,我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這些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故事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腦海中縈繞盤旋着。最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對於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夠實施的親情的教育、處世的教育、自律的教育、感恩的教育,這是一套多麼有益於人的書啊!讀完這套書,我們會有多少感受和收穫啊!能從這套書中學到多少知識和道理,這是何等的榮譽與幸福啊!

如果說我是一條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小船,《哈佛家訓》便是照亮我的人生航程的一顆啓明星!

《哈佛家訓》擁有着衆多的讀者,包括着無窮的真理。它那麼純潔、高尚,像天堂的大門,向一切具有美德和渴求美德的人打開;它賦於人們人生的啓迪,教給人們做人的道理,引導人們追求真理,是我們大家生命中的領航者、導航員。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2

最近在班級讀書會上,同桌的一本書引起了我的興趣,並給我留下了深深的思索。它是《哈弗家訓》。這本書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寫成的。當讀第一篇時就被那生動有趣富於哲理性的情節吸引,極具啓發性,不愧是一部經典之作,作者是威廉貝納德。

《哈弗家訓》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生活意義,其中有兩則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故事是《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說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住。有一天,父親覺得院中的那座亭子已經太破舊了,就安排工人將他拆去,福克斯對如何拆亭子很有興趣,父親答應他從寄宿制學校回來以後再拆亭子。但等兒子走後,工人很快就將亭子拆掉了。福克斯回來以後,發現亭子不見了,很是悶悶不樂。父親詫異的看着兒子,知道是自己錯了。爲了兌換自己的謊言,他找來工人,按照亭子的原樣又修建了一座。修好後,當着福克斯的面拆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建一個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僅是威廉滿足孩子的願望,在院子重建並拆掉就是給孩子樹立了信念,對誠信的信念。這正是我們時代所需要的,更是每一個人所需要的。

另一個故事是《無私奉獻的報答》。故事說的是多年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漁村,全村人都已捕魚爲業。爲了應付突發的海難,村裏人組織了一個自願緊急救援隊。又一次海難發生了,人們紛紛前去營救。當第一撥人回來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人。於是又要去緊急救援一次。16歲的漢斯自願報了名,母親抓住了他的胳膊不讓他去,因爲他的父親就是在海難中喪生的。他的哥哥保羅也出海了。一直沒有消息,母親不願再失去他。看着母親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漢斯義無反顧的登上了救援隊的船隻。然而這次漢斯救回來的正是他的哥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得到回報的。有時候他好像很偶然,出乎意料。但是無,數的事實證明,無論是好的回報還是壞的回報。一定有深刻的原因,這原因就是:我們一定爲這個世界做過什麼,我們的爲人習慣一定一定是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

沒有哪一本書會像《哈弗家訓》那樣震撼人心,如果你希望過上成功快樂的生活,我相信這本書能告訴你其中的奧祕。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3

我十分喜歡讀《哈佛家訓》,這本書由很多個小故事組成,生動有趣又有意義。最近,我讀了《愛心從身邊開始》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介紹了幾則身體力行的愛心小故事:殘疾青年幫鄰居老太太買食品;一位婦女幫一位喪夫的年輕媽媽看孩子;一位大學生做義工幫臥牀病人做清洗工作。他們都是從身邊開始,長期堅持,真正幫助了別人。

我家的車房上方住着一戶人家,他們有一個腦癱的兒子。這個兒子有二十歲了,很胖,不會走路,不會說話,只會發出“嗚嗚嗚”的叫喊聲。後來,我知道他的名字叫阿海。阿海的房間的窗戶正好在我家車房正上方,我天天跟媽媽去取車上學。一來二去,阿海認得我們了。他一大早就趴在窗臺,瞧着來來往往的行人。一旦發現認識的人,就興奮地叫喊“嗚嗚嗚……”

這時,如果你迴應他,他就安靜了,而且很高興。媽媽每次聽到他的叫喊,就立即高興地說:“早上好!阿海,吃早餐了沒?”阿海要不點頭,要不搖頭,然後就安靜下來了。媽媽也要求我這樣做。有時,時間很緊或是心情不好,我就不想搭理阿海了。媽媽批評我:“阿海不能走,不能說,沒有朋友跟他玩,他多可憐啊!所以我們不能不搭理他。”我想了想,媽媽的話很有道理,我如果不跟小夥伴玩,一天都受不了。阿海一步也不能離開家,我又怎能剝奪他小小的樂趣呢?自此,我每天早上都和阿海打招呼。

善意只有表達出來纔是善行,否則,它只是太陽的影子,永遠不能給別人帶來溫暖。釋放你的善意吧!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4

寒假中,在張老師的推薦下,媽媽幫我買了《哈佛家訓》,看到厚厚的三大本書,我本能的拒絕閱讀。但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打開了一本以後,我發現自己錯了,這本書可以說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其內容比它的書名更有含金量。這是一本讓我們終生受益的書,它教會我們一些怎樣做人的道理。

首先,要有一顆謙讓而又感恩的心,這點很重要,因爲謙讓的人,天將與之相讓。

《一條小麪包》裏的那位小姑娘,從不與別人爭搶麪包,每次都等別人搶完了才撿起籃子裏剩下的最小一塊麪包,而且從來不會忘記親吻麪包師的手以示感激。在現在一些人看來,這個小姑娘太傻了,什麼也不爭,豈不是很吃虧?其實,真正吃虧的是那些喜歡爭搶的人,他們爭得了眼前的小利,卻把自己不好的品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對自己一生的發展大大不利。好爭的人,天將與之相爭;謙讓的人,天將與之相讓。那位麪包師說地好:“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謙讓的人,上帝會給予你幸福。願你永遠保持一顆寧靜,感恩的心。”

其次,誠實守信的品德會使你贏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被拆掉兩次得亭子》裏的父親,爲了履行他對兒子的諾言,把一個亭子拆建了兩次,儘管他並不富有。將一個亭子拆建兩次,絕不僅僅爲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更是爲了滿足一個成人自我完善的道德要求。在社會生活中,失信會增大交際成本,會使許多簡單的事變得艱難甚至不肯能。所以,一個希望得到社會尊重和支持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誠心品德。

第三,一個人要有夢想,更要有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的努力。

鄉村郵遞員希瓦勒,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以後,就萌生出一個念頭:“如果用這些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座城堡,那將是多麼美妙啊!”爲了實現這個夢想,在以後二十年裏,他沒過上一天安閒的日子。白天他是一個郵差和一個運輸石頭的苦力,晚上他又是個建築師。他按照自己天馬行空得想像來構造自己的城堡。終於,西瓦勒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憑着他堅持不懈地努力,建成了他的夢想城堡。現在,這個城堡已成爲法國著名的風景旅遊點,它的名字叫“郵遞員希瓦勒之理想宮。”當一塊石頭有了夢想,它就不再是石頭,也不再靜臥在泥土之中。因此,有夢想就會有奇蹟!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5

哈佛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學,一位哈佛博士寫了這本《哈佛家訓》,作爲送給兒女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禮物,用完美的思想薰陶他們的靈魂。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

我很喜歡這本書,下面談談我讀了“被拆掉兩次的亭子”後的感想。墨西哥前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位農場主,想拆掉花園中的一座舊亭子,福克斯對拆亭子很感興趣,希望父親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後再拆,父親答應了。福克斯放假回家,發現亭子已經拆掉了,他對父親說:“你對我撒謊了!”父親想起了自己的承諾,承認自己做錯了,父親召來工人,在原址按原樣重建了亭子,當着福克斯的面,讓工人又把亭子拆掉。

父親爲了實現自己的承諾,將一座亭子拆建兩次,在福克斯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對誠信的信念,福克斯以誠實守信的品德受到墨西哥人的尊重。誠信就是誠實、守信用,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福克斯靠誠信從一個普通的推銷員成爲墨西哥的總統。我是一個小學生,也要樹立誠信的信念,在學校做一個誠信的學生,在家裏做一個誠信的孩子,將來踏入社會做一個誠信的公民。

當前,我要從三個方面努力:一是不撒謊,對老師不說謊,對家人不說謊,對同學不說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說真話。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只有敢於承認錯誤,才能勇於改正錯誤;二是不做假,尊重事實,靠自己的力量做事,不抄別人的作業,不冒充家長簽字,考試時不作弊;三是兌現諾言,答應了的事就要去做,而且要努力做好,說了不做,既騙自己也騙別人,言而無信,將無法立足於社會。“中小學生守則”要求我們“誠實守信,言行一致”,依靠誠信,就會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煉優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習慣。

我們要沿着誠信的大道,從平庸走向有爲,從平凡走向成功。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6

哈佛學校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學校,哈佛大學先後培養了7位總理,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數以百計的世界級財富精英,這些傑出的人物,曾對美國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還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

而這本書的主要結構是以一些能啓發人類學習和一些名人的經歷。這本書的一大特點是每一篇文章旁邊總是有一段批註,它能讓人深刻的理解這篇短文的意義在與那。

有一個小故事叫《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說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主。有一天,父親覺得園中的那座亭子已經太破舊了,就安排工人們準備將它拆掉。福克斯對怎樣拆掉亭子很感興趣,父親答應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再把亭子拆掉。可是,等兒子走後,工人們很快把亭子拆掉了。福克斯放假回來,發現亭子已經不見了,整天悶悶不樂。父親驚異地看着兒子,知道自己錯了,爲了兌現自己的諾言,他重新找來工人,讓他們按照舊亭子的模樣在原來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後,他找來福克斯,當着福克斯的面把亭子又拆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將一座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僅僅爲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在院子裏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一個信念——對誠信的信念。

沒有哪一本書想《哈佛家訓》那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像它那樣,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豐富的哲理生動有趣得展現出來,哈佛家訓從頭到尾都是生動的,引人入勝的,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7

這個暑假,我讀了《哈佛家訓》這本書。我認爲這本書寫得異常的好,異常是當我讀到以下兩段資料的時候,雖然這像是寫給家長們的,但讀了之後也讓我深受感動。

第一段資料是這樣的:“家庭教育中,應當以什麼樣的價值觀作爲依據?我們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是什麼?我們對孩子的未來有什麼確信的期待?父母以自我的好惡、自我的情緒、自我的想當然來考察和確定孩子,以自身任意的習性來薰染孩子,這樣的教育怎能不令人擔憂?”

第二段是這樣的:“對於孩子,我們明白多少?他們的歡樂是什麼?他們的渴求是什麼?他們期望有什麼樣的童年?應對孩子疑惑的`眼神,父母到的讀懂了什麼?我們只要求孩子從學校那回憶分寫着A或100的成績單,卻不明白這對孩子意味着什麼。”

是呀,比較一下我和周邊的同齡青少年,我們就像這兩段所說的:對於我們這21世紀的新生代來說,童年都意味着什麼?我們擁有真正的歡樂的童年嗎?我們擁有真正的童年嗎?不,我們擁有的童年就不多,而真正歡樂的童年就更是寥寥無幾了。從一上幼兒園,甚至還沒有上幼兒園時,我們就被帶入學習的海洋,學知識、學技能,報各種學習班,請家教,忙得不亦樂乎。我們不像農村的孩子,雖然日子艱苦,可是他們至少擁有真正歡樂的童年呀!而我們整天體會着城市的繁華和快節湊的生活,早早的被沉甸甸的書包壓彎了腰,帶上了近視眼鏡,快餐和飲料吃成了小胖子。

《哈佛家訓》以它獨特的視角,爲我們揭示了一個個人生之路會碰到的種種問題,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來詮釋人生的種種哲理,是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收穫不少東西,引人深思,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我的童年在哪裏?我的童年歡樂嗎?我捫心自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8

早在去年的時候,媽媽在“新青年書店”給我買了一套的《哈佛家訓》,由於我很喜歡這套書,今年暑假就又拿出來看。《哈佛家訓》共三冊,它從三十個方面來講述做人的道理,其中有許多讓我刻苦銘心的故事……

1832年的美國,有一個人失業了,他開始着手辦自己的事業,可是,僅僅一年時間,這家企業就倒閉了。此後幾年裏,他爲了還債而四處奔波。1851年他和一位漂亮的姑娘訂婚了,離結婚還有幾個月的時候:他的未婚妻因車禍而去世了他一下子崩潰了……在他一生經歷了十一次重大的事件中,只成功了兩次,其他都是以是失敗終生,可他始終沒有停止追求。1860年,他終於當選爲美國總統。他就是至今仍然美國人深深懷念的亞伯拉罕·林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生的大道理: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知道,世界上沒有‘不可能’。偉人和凡人的不同,只是在於自己能否堅持到最後而已。

還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個賽車手,在一次比賽中拿到了第二名,他得意地告訴了媽媽,媽媽卻對他說:“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後面。如果別人能跑第一,你也能!”接下來的20年內,他牢牢的記住了母親的話,成爲了運動史上贏得獎牌最多的賽車選手。他就是理查·派迪。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它卻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不能滿足第二名,如果這次你拿了第二名都很滿足,那麼下一次比賽你一定不是第二名,而是在更遠的後面。

在《哈佛家訓》這套書裏,象這樣的名人故事很多很多,每一個小小的故事背後都包涵了人生的哲理。

《哈佛家訓》——一套帶給我做人道理和豐富知識的書。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9

讀過《哈佛家訓》感受頗深,覺得這是一本自教與教人的好書。通過學習我知道,哈佛大學先後培養了七任總統,34爲諾貝爾獎獲得者,數以百計的世界及財富精英。這些傑出的人物,曾經對美國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哈佛靠什麼打造出了這些巨人?《哈佛家訓》一書給了我們準確的答案。

現在的教育,更多的重視知識傳授,而往往忽視了一些十分重要的內容,比如責任的教育、自信的教育、合作的教育、感恩的教育……這些教育都是決定孩子將來能否快樂成長的個性因素,我們應該加以重視。

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自己首先要有雄厚的教育基礎,《哈佛家訓》給了我們優厚的教育資源。通過學習,覺得自己更充實,教育學生更有說服力。在各方面給自己充電,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更成熟,更有威信。每一個小故事,都有着無可爭辯的說服力。在自己掌握這些事例後,用以教育學生,生育空洞的說教。每一個故事都有深刻的啓迪性。夢想,讓人插上飛翔的翅膀;責任,讓生活有了依靠的基石;勤奮,讓人走向成功;自信,讓我們應的給予;熱情,讓我們點亮生活的光芒;謙遜,讓我們通向博學;勇敢,讓我們跨越困難;思考,讓我們獲得智慧;誠信,讓我們保持人生的正確航向……總之,《哈佛家訓》給我們智慧,給人以力量,給我們生活的方向,在心靈與道德上給人以慰藉。雖然我們的學生不一定人人成爲哈佛學子,但我們可以朝那個方向努力,可以激發學生對社會,對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使他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這是部教育學生的好書,也是一步我們自修的指南。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0

有一本書。這本書曾經對美國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由美國的威廉貝納德所寫的。這本書中所蘊含着的每一個人生的啓迪。深深感染着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它就是—— 《哈佛家訊》 。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便被他的內容深深吸引。每一篇都令我細細回味許久。其中《這是詹姆斯的兒子》一篇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講的是:有一年夏天,拉姆的父親讓他去爲自己的農場買鐵絲和柵欄。當時拉姆16歲,16歲對他來說是個滿懷傲氣的年齡。當時是1976年,美國人的生活中到處籠罩着種族主義的陰影。拉姆曾親眼見到自己的朋友向老闆賒賬時的屈辱。拉姆知道像他這樣的黑人青年一走進商店,就被售貨員像盯賊一樣盯着。可是,沒辦法,拉姆只有進了商店,當拉姆選完東西賒賬時,他小心的對老闆說,對不起,戴維斯先生,這次我們得賒賬。老闆回答了一句:“行,沒問題!你父親是個守信用的人。”說完,轉向身邊的中年人,指着拉姆說到:“這是詹姆斯的兒子。”是啊,做人要誠實守信,不就是這樣嗎?只要我們做到誠實守信,這個世界哪來的慌言?如果人人都做到,這世界將有多麼美好。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感觸很多:人生如同一場夢,只要奮鬥過,努力過這場夢就不會留下遺憾。在生活中往往有許多小細節蘊含着的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豐富,每一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完美無瑕的人生 ,要做到這個並不難,你只要付出勇氣、真心、夢想、智慧、再加上汗水,就可以有一個完美人生。就像愛迪生所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1

在我滿滿一書櫃的課外書中,有楊紅櫻的珍藏版《瞧,這羣俏丫頭》,有秦文君力作《女生賈梅》,還有曹文軒的純美小說《草房子》……

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哈佛家訓》。

這本書共有十大主題,每個主題裏都有許多意寓深刻、耐人尋味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是《綠色記事本》這個故事。

一年級新生小奧茨,報到時領到了一冊看上去有點特別的“綠色記事本”。老師告訴孩子們:綠色記事本的原料是廢紙和垃圾,這就意味着不用耗費大量木材,所以叫“綠色記事本”。瞧,同學們受到啓迪,紛紛設計出了節約能源的新方法……看,聰明的小丹娜成功地設計出了煮雞蛋可以節約三分之一能源的新方法,別出心裁地費格還設計了一種“環保收支簿”……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認爲,如果我們多耗了汽油、水、電、木材這些東西,我們會多付錢,只要自己有錢,想用多少都是自己的事。但你要知道,地球的資源不僅是人類共有的,而且還是有限的,如果我們不珍惜自然,總有一天人類會一無所有。

前幾年,無錫就出現了太湖藍藻事件,市民們出現了十日飲水危機,這也暗示人們,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可是公共水池旁卻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人們洗完手後,不把水龍頭關緊,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一分鐘就是60滴,一小時就是3600滴,一整夜就是成千上萬滴啊!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節約能源,從我做起。

同學們,快來讀一讀《哈佛家訓》吧,每個小故事都十分有趣,讓我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愛看,讓我體會到讀書的快樂。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2

《哈佛家訓》是一位博士的教子課本。讀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懂得了許多深深淺淺,爲人處世的道理。

其中一篇名叫《籬笆上的鐵釘》更是讓我難忘。故事主要講:從前,有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吵架後,就在籬笆上釘一枚釘子。頭幾天,這釘子釘得可多了。後來,每天釘的釘子逐漸少了。直到有一天,一枚釘子都沒釘,他告訴爸爸,可他的爸爸又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拔去一枚釘子。”一天天過去了,最後,籬笆上的釘子全部被拔光了,不過留下一個個小孔。

他的爸爸看看傷痕累累的籬笆,意味深長地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的釘孔吧,這些洞永遠也不可能恢復原來的樣子了。就像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會在他心裏留下一個傷口,像這個釘子洞一樣。”

“爸爸”的一席話,一次又一次地迴盪在我的耳邊。是啊!儘管橡皮可以擦去很多錯誤,可人生中的很多錯誤是不可能抹掉的。記得小時侯,因爲下摩托車太快,被車旁那又鋒利又細的鐵框劃了一下,在腿上留下了一道傷痕。這傷痕時時刻刻警告着我,以後做事千萬不能魯莽、粗心。說說我們班同學吧,有些同學老是喜歡搬弄是非,中傷別人,可說出去的話,就如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親愛的同學,你不但傷害了親密的小夥伴,你也玷污了友誼的純潔,破壞了集體的溫暖。

親愛的同學,讓我們改掉身上的壞脾氣、壞缺點、壞習慣吧!別有意或無意間,在我們自己的心裏或別人的心裏留下一道道永遠也抹不掉的傷痕。這樣,我們會後悔一陣子,內疚一輩子的。切記吧!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3

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學,而《哈佛家訓》就是一本讓我們勵志的書籍,從哈佛培養衆多世界級巨人的歷史中得到啓發,讓我們從這些勵志人物身上學到優秀的品質,做一個社會精英。

很早就聽說了這本書,但一直沒有機會閱讀,近日終嘗所願,一讀之下,感悟頗深,讓我收穫到很多對人生的啓示。我們都知道哈佛大學培養出了7位總統和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光這個成就變問鼎全球高校。那麼哈佛大學是如何培養出如此多的優秀人才的呢,哈佛家訓爲你解答。

來說一說作者,威廉?貝納德認爲培養子女,不僅僅要用麪包和牛奶將他們餵養大,還需要在思想上給予薰陶和引導,讓他們成長的更好,將來成爲一個社會精英。我對作者的這個觀點十分讚賞,並且非常佩服,在人生道路上有高人指點,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書中提到了夢想的概念,從這些人才身上都可以看到一點,他們都有遠大的夢想,並且用自己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堅若磐石的意志力去實現它,爲了夢想可以奮鬥一生,這種能力是普通人普遍缺乏的,因爲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勵志去實現夢想會讓人生路上的風景更美。

書中還提到了習慣和思維的概念,細節決定成敗,培養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們從小養成處事高效、精益求精的品質;而思維是通向真理的捷徑,從優秀的人身上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可以讓我們在創業和實現理想的過程中少走彎路,事半功倍,這就是爲什麼巨人總是能夠跑的更快。

書中還提到了勇氣、幽默等詞彙,都是需要我們刻意培養的品質,會讓我們變得更優秀!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4

《哈佛家訓》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書籍,它羅列了一個又一個精采絕倫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個名人成功的艱辛與困難。這本書能讓身陷絕境的人看到希望,能讓自暴自棄的人重新樹立起自信,這本書,融入了很多精神,讓我們重新站立起來。

謙讓——這本書的第一個故事《一條小麪包》,講述了一個窮困小女孩總是在最後面拿麪包師送給他們的麪包,並且總是最小的。但她卻沒有忘記對面包師心存感激。這個故事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凡事要謙讓,更讓我們看到了要對幫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恩之心。

夢想——這本書中還有一個故事叫《當一塊石頭有了願望》,這個故事敘述了一位辛勤的郵遞員,他對一條道路上的很多石頭,他夢想着用這些石頭建起一座座城堡,那該是多麼美麗啊!人們認爲他是在異想天開,可他不這樣認爲。他每天去送信時就經常帶一些石頭回家,後來他擁有了很多的石頭,並用這些石頭慢慢建起了建築物。20年後,他終於建成了,成爲了一位新聞人物。看了這個故事後,我不由得感嘆。這是一個人們認爲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但他卻用他的雙手實現了,看來,只要一個人有夢想,並且爲這個夢想努力拼搏,最後總有圓夢的一天。

勇氣——。一個講述了拼搏的故事叫《南瓜與鐵的較量》。一些科學家實驗南瓜能承受多大的壓力。他們用鐵圈緊緊套住一個小南瓜,日以既日地觀察這個小南瓜。起初他們認爲這個南瓜只能承受很小的壓力就會破裂。可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南瓜承受了他們所想壓力10倍的壓力。當科學家看到南瓜的根時,不覺驚呆了,它的根深入地底,爲了戰勝鐵圈,它努力尋找養分,發覺自己的潛力,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我們人何嘗不是呢?爲什麼不發掘自己的潛力?一個小小的南瓜就有那麼大的潛力,何況我們人呢?我們應該發掘自己的潛力,頂住壓力,最終就會取勝。

《哈佛家訓》讓我感受到了文學的魅力,以後我會更加多讀這類書籍,讓我享受人生。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5

寒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哈佛家訓》。平時在課堂上,我經常會在老師那裏聽到“哈佛”這兩個字,所以,對這兩個字充滿了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打開書,立刻被裏面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生動有趣的小故事給吸引了。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早的私立大學之一,是世界十大學府之一,從它裏面,先後走出了七位美國總統,三十四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數以百計的科學家等。而《哈佛家訓》這本書就把哈佛大學獨特的育人理念融入到一個個小故事中,每一個小故事都蘊含着豐富的人生哲理,我如飢似渴地讀着這些故事,感覺它們就像一盞盞明燈,照亮了我未來的方向。

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題目叫做《優勢不是炫耀的資本》,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故事講訴了有一天,三個旅行者一起出門,第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第二個旅行者帶了一根柺杖,第三個旅行者什麼也沒帶,但是晚上回來的時候,帶傘的旅行者渾身都溼透了,帶柺杖的旅行者渾身都是傷,只有什麼都沒帶的旅行者安然無恙。爲什麼呢?

因爲有傘的人仗着自己有傘,大雨來臨的時候,他依然大搖大擺地在雨裏走。有柺杖的人仗着自己有柺杖,就專走一些泥濘坎坷的小路,結果摔得滿身傷痕。只有那個既沒傘又沒柺杖的人,大雨來了連忙避雨,在泥濘路上走也是小心翼翼的,結果什麼事也沒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因爲自己的優勢,而少了憂患意識,應該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是這樣,我課外參加了朗睿英語的學習,就總覺得自己在英語方面高人一等,常常放鬆自己,結果幾次英語考試都沒取得好成績,我很慚愧,就更明白了不能依仗原有優勢,而應更加努力學習的道理。

《哈佛家訓》裏還有許多類似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震撼着我的心靈,我在一次又一次的閱讀中感受着智慧的力量,我想,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有一天,也能走進哈佛這個萬千學子心目中的神聖殿堂!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6

《哈佛家訓》是丹麥著名作家威廉?貝納德所寫的,這本書裏有許多小故事,每個故事都有着深刻的意義。它講述了一個個名人成功的艱辛與困難,給予我們的思維以啓迪,讓我回味無窮。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沙子的命運》這個故事了,故事雖然很簡單,但是卻令我受益匪淺。

有一個養蚌人想培育出最美麗的珍珠,他去挑選沙粒時,那些沙粒都搖頭說不願意成爲珍珠,因爲過程太過辛苦。就在養蚌人要絕望時,一顆一直想成爲珍珠的沙粒答應了。幾年過去,結果可想而知,那顆沙子成爲了價值連城的珍珠,而曾經嘲笑它的沙子有的依然平凡,有的早已化成塵埃。

人生就像是一次航行,只有那些像想成爲珍珠的沙子一樣目標明確的人,纔可以到達自己所期望的地方,而如果像其它沙子一樣沒有任何目標,最後卻不會有任何收穫。

當那顆沙子決定跟隨養蚌人變成珍珠時,周圍的沙子都嘲笑它,說它太傻,去到蚌殼裏住,遠離親人朋友,見不到陽光、雨露、明月、清風、甚至還缺少空氣,只能與黑暗、潮溼、寒冷、孤寂爲伍,多麼不值得!可沙子還是無怨無悔的走了,因爲它沒有把別人的期待當成自己的目標,它有着它自己的方向,它知道,只有沿着自己的方向前進,終點纔有意義。

連一顆沙子都有這樣的覺悟,我們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想起自己之前準備舞蹈考級時的日子,沒日沒夜的練習,累病了,躺在牀上還在回憶着舞蹈動作,看着其他孩子在快樂的玩耍,我不後悔,更加努力地練習,最後,終於取得了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所以說,目標像是一團火,它可以燃起一個人的激情與潛能,讓他飛入夢想的天空。有時我們也會說:“我想……”但我們只是在“說”,並沒有“想”,如果真的“想”,就請付出行動,忍耐、堅持,當走完黑暗與苦難的隧道之後,就會驚訝的發現,平凡如沙子的你,不知不覺中已經長成了一顆珍珠,一顆光明璀璨、獨一無二的珍珠!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7

最近,我看了一本十分有好處的書,它叫《哈佛家訓》。它不一樣於衆多說教式的書籍,《哈佛家訓》從頭到尾都是生動的,引人入勝的。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其中有一篇,《上帝偏愛她,讓她洗廁所》,讓我感觸很深。故事是關於日本政府的一名官員——郵政官員野田聖子小姐年輕時的一件事情。許多年前,她去一家酒店當服務員,並下定決心好好幹,想不到她的任務是洗廁所。正當她猶豫是否洗時,同單位的一位前輩給她示範了一次:先把馬桶抹乾淨,然後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一飲而盡,竟一點也不勉強。看完這些,她恍然大悟。而我也明白了:無論什麼樣的職業,什麼樣的官職,都有一個共同的內涵和要求——一流的敬業精神。

還有這兩篇《神父的懺悔》、《仁慈的謊言》這兩篇故事的主人公,同一類的事情,不一樣的做法,不一樣的結局。

《神父的懺悔》講的是:一個男人跟神父坦白自我是殺人犯,而警察局卻抓了一個無辜的人,已經判了死刑。神父本就應向警察局說出真相,但是他的教規嚴禁將懺悔者的祕密泄露於他人。他陷入了兩難,於是他又將這件事告訴了另一位神父,另一位神父也沒辦法,又告訴了另外一個神父……結果那個無辜的人死了。

《仁慈的謊言》講的是:一個人自殺了,而在那個小鎮上,自殺便是在上帝面前犯罪,他的靈魂將在地獄飽受烈焰焚燒,村民們也會視他們全家爲異教徒,從此不會有好人家的男孩子約會他們的兒女們,也不會有良家女子理解這個家族男子的求婚。可徹查這件事的警察局長十分可憐這個人,便從那個自殺的人身上偷偷地取下一塊銀表,騙那些居民,這個人是因爲財物被謀殺。這個警長打破了這保守的風氣。卻讓更多人過得更好。

這幾個故事讓我感觸很深,這本書讓我感觸更深。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8

哈佛家訓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其中有兩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個小故事叫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是說: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主。有一天,父親覺得園中的那座亭子已經太破舊了,就安排工人們準備將它拆掉。福克斯對怎樣拆亭子很感興趣,父親答應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再拆亭。可是,等兒子走後,工人們很快把亭子拆掉了。福克斯放假回來,發現亭子已經不見了,整天悶悶不樂。父親驚異地看着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又重新找來工人,讓他們照舊亭子的模樣在原來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他找來福克斯,當着福克斯的面,把亭子又拆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將一座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僅僅爲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在院子裏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一個信念——對誠信的信念。

另一個小故事是無私奉獻的報償。故事說的是:多年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漁村,全村人都以捕魚爲生,爲了應對海難,村裏人組織了一個自願緊急救援隊。有一次海難,人們紛紛前去營救,當第一撥人回來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人,16歲的漢斯自告奮勇地報了名。母親抓住了他的胳膊不讓他去,因爲他的父親就是在海難中喪生的,他的哥哥保羅也出了海,一直沒有消息,母親不想再失去他。看着母親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漢斯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救援隊的划艇,衝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終於,救援船再此衝破黑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漢斯救回來的那個人竟然是他哥哥——保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得到回報的。有時候好像很偶然,很出乎意料,可是無數事實證明,無論是好的結果還是壞的結果,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其原因是:我們一定曾經爲這個結果做過什麼,我們的爲人習慣一定有導致這種結果的某種因素。

讀了這本書,無論是這本書中的某一個故事或者是某一句都可以改變了人生:使自己從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19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哈佛家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孩子之於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發展,成長爲優秀的人才。爲此,許多父母竭盡所能滿足孩子的需要,也有一些父母希望通過各種途徑輔助孩子的成長,比如聘請名師輔導,送孩子上名校等。當然,這一方面的積極意義不能否定,但與此同時卻不能忽略家教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賴以成長的主要環境,也是進入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家教之於整個教育過程而言,可謂是一種“先天教育”,是其他後天教育都無法代替的。還只在懵懂時期,其個性,品質尚未形成,可謂是一張白紙。這個時候,家長在這張白紙上塗上什麼樣的色彩,孩子就容易呈現什麼樣的個性,以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會依照這種色彩來堆建。這就是家教的意義所在。

當然,就孩子的成長過程而言,它是與整個社會相連接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也是整個社會環境所給予的。但在這個受教育的範疇中,家教顯然更具有優越性。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給孩子“麪包”不是問題,會想方設法滿足孩子對物質的需要,然而,一談到孩子的成長,談到孩子所需的精神糧食,則往往惶惶不安。即使有些家長通途一些途徑掌握到一下家教的心得,也常常感到遠遠不足,生怕顧此失彼,對孩子的成長指導造成偏差。因此這些原因的存在,正是編寫此書的初衷。

這本書在形式上,以故事爲主,通過一個個真切的故事深入淺出的描述全面的哲學理念,內容涉及夢想的力量,自信樂觀與人生的聯繫,習慣對人生的影響,尊重理解在處世中的重要性,責任心與成功之間的聯繫,勇氣之於挫折的必要,親情與博愛在自我與社會之間的聯繫等多個方面。可以系統的啓迪孩子的智慧,幫助孩子培養各種優秀的品質,爲日後孩子能成長爲優秀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啊!這本書給予了我知識,給予了我精神,給予了我力量,這就是我的讀後感。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20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叫:《哈弗家訓》。我一拿到這本書又開始顯出了我愛看書的本性。沒想到在這麼多書中,在浩海的知識海洋中,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認識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當我看到封面上的幾行字時,驚呆了!哈佛大學在320xx年間走出了8位美國總統,40餘位諾貝爾獎得主和60多位舉世聞名的富翁。我想:“哈佛大學是一所怎樣的大學呢?他是怎樣創造這些名人的呢?……”我帶着這些問題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一星期後,我把書看完了。才明白,原來這些偉人和我們一樣是普普通通的。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從小在心裏就有一顆夢的種子。都有執着、勇敢的向着夢想前進的勇氣。這些偉人不管夢想的道路是多麼的曲折但他們毫不退縮,因爲他們知道風雨過後才能見到彩虹。其中《有夢想纔有未來》書中的譚雙劍爲了供弟弟、妹妹讀書,16歲就到處漂泊、風餐露宿。因爲沒有學歷求職多次被老闆擋在了門外,譚雙劍就想到了到碼頭扛大包。譚雙劍的後頸磨起了泡,胳膊像脫臼了似的。兩年後的一天,他有機會進入了建築工地。“我要學技術的夢,一直跟隨着他。”於是他在工作之餘幫電工幹活、學本領,連春節都不回家。留下來獨自掙錢,還幫老闆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在1999年譚雙劍考取了電工證書。20xx年,譚雙劍在一輪輪競標中過五關斬六將。參加了“鳥巢”建設。他的名字從此被刻在了紀念柱上。還有一篇《積累自己的夢想》中布魯克是一個修鞋工,通過自己很好的服務和修補鞋的質量。有一家奧地利工廠看好了他,讓他成爲了經理。《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

如果我們都能像他們一樣向着夢想不斷前進,遇到困難都去克服的話,我們今天的夢想一定會變成明天的現實。雖然人生就像蒼茫的大海,誰也無法預知未來,但你可以自信、樂觀地面對,努力去做,那你也將會成功。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21

今天和爸爸一起到了書店,選購幾本書來填充生活,我們選定了《哈佛家訓》這本書,讀過以後給了我許多啓示。

享譽世界,被譽爲美國高等學府鼻祖——哈佛大學是全球無數莘莘學子神往的知識殿堂,是世界頂尖人才的成長搖籃,它先後“孕育”了七位美國總統,數百位世界頂尖公司領導人,37位諾貝爾獎得主……它之所以能高距世界名牌大學之顛,正是得益於哈佛獨特的人生哲學及高深的素質教育,它的教育理念認爲:“人才的教育與成長,不僅僅在於方法,更在於觀念,不完全靠勤奮,而更在於思想。”當頭腦被一種智慧的思想所主導,思想被一種科學意識所主導,意識被一種理性的觀念所左右,人就能釋放出巨大的潛能,獲得駕馭命運的力量,人生就會從此改變,生命的軌跡朝着成功方向延伸。

書中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故事和精闢的闡述,獨到地分析人生哲學,我就讀了一篇《敢於創新的人能夠達到人生的目標》它主要講述了發生在一艘輪船上的事,由於已經航行多天,客人們都感到無聊,於是開始倡議每天每人主持一個新遊戲,一天輪到了伯爵,而他一直沒想起玩什麼遊戲,於是來請他的女兒來主持,這次他拿了一個熟雞蛋,看誰能將雞蛋立起來,誰便可以和他的女兒跳舞,大家紛紛躍躍欲試,可忙半天都沒有結果,這時一位年輕的紳士,從遠處過來,“啪”地往桌上一放,雞蛋居然立住了,於是這位紳士和女兒在舞池中旋轉。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創新的重要,創新離不開知識。勇敢。自信,因此凡是通過創新來改變世界達到人生成功的人都應該具備豐富的知識和勇敢自信的素質。例如我將自己固定在了刻板的行爲模式之中,撲滅了自己創新的火焰,這需要換一下角度想問題,運用創造性思維去突破,因循守舊的習慣性思維,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消除障礙。

《哈佛家訓》讀後感 篇22

前不久,在教師的提議下,同學們都去閱讀了一本書——《哈佛家訓》。此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是精挑細選的,每個故事都蘊含着做人的道理或原則,每個故事都幽默風趣,讓人禁不住在書的海洋中盡情地遨遊,捕捉知識與歡樂!

《哈佛家訓》中的每一句話都能令我久久回味,其中的一句話更是勾起了我的思索與回憶。“偉人與凡人的不一樣,只是在於能否堅持到最終而已。”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命運給予我們的一切都是公平的,然而會成爲偉人還是平凡人就把握在我們自我手中。所有的偉人都是經歷過無數次失敗與挫折才得以成功的,而不是因爲運氣。至於凡人,有的是不去嘗試,有的是經歷了一次挫折就氣餒了。其實成功就站在失敗後面,只要我們堅持超前走幾步,就會遇到成功。回想起來,我不也經歷過失敗麼?在我三年級的時候,十分想學習騎自行車,便纏着媽媽教我。在我的死纏爛打之下,媽媽最終極不情願的答應了。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牀,吃了早餐,便迫不及待的叫媽媽教我騎自行車了。

媽媽見我對自行車如此感興趣,便也提起了性子。我們來到小區的廣場上,媽媽先親自示範,熟練的在廣場上踩了一圈。回到起點後,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你在騎的時候,必須要把握住平衡,不然會摔跤的。”媽媽話音剛落,我便學着媽媽的摸樣上了自行車,自信滿滿地騎了起來。可是,沒過一會自行車便不再聽我的指揮了,它在廣場上扭來扭去,害得我驚慌失措、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經過一陣“激烈的搏鬥”,自行車最終傾倒向了一旁,我也被摔了個正着。雖然我摔得並不重,但我對自行車已產生了恐懼。可是我沒有被嚇倒,而是堅持着騎了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一個上午的努力,我最終學會騎自行車了。

《哈佛家訓》這本書蘊藏着十分多的道理,不僅僅讓我吸取到了不少知識與教訓,也讓我明白了做人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