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經典作品《史記》讀後感1500字(精選7篇)

經典作品《史記》讀後感1500字(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作品《史記》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經典作品《史記》讀後感1500字(精選7篇)

經典作品《史記》讀後感1500字 篇1

歷史是活的現實。一部《史記》,有人看到權謀,有人看到智略,也有人看到人性,看到現實,看到生活。真實的歷史每一天都在我們眼前鮮活地上演。有人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的,從歷史中,我們會看到自己的過去,也能預知某種未來,而更重要的,或許是面對人生無常,世事輪迴,我們更多了些達觀與釋然,這是歷史教給我們的眼光。

兩千年來,對於《史記》從來就不缺溢美之詞,當然它也完全擔得起這種溢美。一部《史記》,創造了歷史學與文學的兩座高峯,後世兩千餘年,學界內外,無不受其沾溉,以至於今日我們一家族論壇,仍以此爲主題欲討論之,其影響深遠足可見一斑。而作者司馬遷以殘破之軀,忍精神巨創,仍創作出如此驚世力作,其毅力之驚人,決心之深絕,實在令人歎服不已。

司馬遷絕算不得世俗意思上的生活寵兒,然而就像其文中所述,那些成就非凡功業之人,又有誰是易享俗人之福呢?他或許從未主動追求過富貴,心心念唸的就是繼承父親治史的遺願。倘若沒有那一場變故,司馬遷或許也能完成《史記》的創作,然而生活從來不是人們想象得那麼簡單。突遭橫禍,身心巨創,巨大的屈辱足以讓司馬遷有理由自殺一千回,消沉一萬回。然而,強者就是強者,或者說,完成《史記》的理想給了他面對屈辱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治史,給了司馬遷非同尋常的深隧眼光,他明白,人固有一死,有的輕如鴻毛,有的重於泰山,倘當時慷慨赴死,顏面似暫得保存,卻並不能真正地洗刷屈辱。相反,只是留給俗世之人一個輕薄可悲的談資,並終將化作歷史的塵埃,再難尋覓,這樣的人生是可悲的。

從歷史中,他更看到,“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司馬遷終於意識到屈辱並不爲自己獨有,不幸也並不單單隻降落於自己。相反,不幸有時恰恰是激發人生另一種輝煌燦爛的誘因和轉機。面對屈辱,面對苦難,司馬遷在此時終於站在了命運之上,他參透了俗世的累紲,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於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著作終於由他創作完成了!而當初的那份屈辱呢,可能被人們消費的那份談資呢,都早已被人們的頂禮膜拜所取代!司馬遷以當時最被人輕賤的屈辱之身,終於站在了這個社會的最頂端!儘管,他或許並不在意這些……

經典作品《史記》讀後感1500字 篇2

我從初中開始讀《史記》,直到如今,牀頭總還是擺放着這本書,雖然讀了不下五遍,卻仍然覺得,《史記》所蘊含的知識還遠遠不止我所理解的。

在中國這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泱泱文明古國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先賢們留給我們浩如煙海的精神財富古文典籍。其中,滿天星辰中,《史記》是最爲璀璨,最熠熠生輝的一顆。細細品讀完《史記》,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羣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稱霸的崢嶸歲月。

《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書中記述了黃帝以來的傳說,商周的史蹟,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時間跨越三千多年,比較詳細地記述了我國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史,是一部偉大的史學鉅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寶。

司馬遷爲了完成《史記》,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受到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8年時間,在他60歲時,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但他還是完成了《史記》,實現了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啓發和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師,被魯迅評價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思想深邃、氣勢開闊、筆力雄放,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通史方法爲歷代正史開創先河。讀《史記》,使我認識了四面楚歌中,烏江自刎的項羽;生靈塗炭中,起兵反秦的陳勝吳廣;緊急危難中,智勇雙全的藺相如;流亡在外,卻終登皇位的重耳歷史風雲,世間百態,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靈,其中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最爲引人深思。

在司馬遷筆下,有多少英雄以他們的汗與血,情與志來盡忠書寫精忠報國這四個熠熠生輝的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荊軻受命大廈將傾時,壯志未酬咸陽宮;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衛青霍去病漠北決戰,揚大漢雄風。這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史劇,已退色成書頁發黃的史書,窸窣作響。而就是這書頁輕微的翻動之間,那精神的鐘鳴綿延至今。聲聲清晰,聲聲震撼,餘音嫋嫋,激盪心間。錢學森糞土萬戶侯,棄洋歸根,獻身航天;鄧稼先隱姓戈壁灘,嘔心瀝血,新捐國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蒼生皆得飽。《史記》傳遞着那古老、悠揚的鐘聲精忠報國,一首在中華歷史長河中蕩氣迴腸的英雄交響曲。它讓我領悟什麼叫做精忠報國豪情壯志。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百姓與其團結一心,風餐露宿,終於治理成功水患,而使華夏民族能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句踐臥薪嚐膽,越國百姓與其同甘共苦,奮發圖強,最終雪恥復國,而成諸侯強國。培根道: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看《史記》就彷彿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看《史記》就彷彿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爲你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看《史記》就彷彿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準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在迅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我們的科技越來越先進,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但是我們依舊需要中華民族聰慧的祖先給我們奠定精神基調。在我們構想宏偉藍圖時,給我們前車之鑑。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中找到我們的幸福未來。

經典作品《史記》讀後感1500字 篇3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爲本紀、書、表、世家、列傳五種形式。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約成書於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鉅著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後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一般稱爲“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 “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爲“太史公書”的專名。近人梁啓超稱讚這部鉅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魯迅譽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願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願。後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後,終於完成。

司馬遷著《史記》,其史學觀念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並非承認天的神祕力量反而重視天人之間關係的演變,從而瞭解 “古今之變” 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動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馬遷爲了繼承其父司馬談編訂史書的遺志,完成撰述《史記》的宏願。司馬氏世代爲史官,司馬談一心繼承先人久絕的世業—太史令,重現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隋書?經籍志》說:“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漢武帝元封元年,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爲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爲終生之憾,憂憤而死。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餘死,汝必爲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而《史記》以《封禪書》爲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馬遷想繼承《春秋》精神。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義,顯揚志業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魯哀公獲麟之年,此後的史事就沒有完整的史籍記載。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及太初元年改歷下限,撰寫史記。

然而,司馬遷繼承《春秋》,不僅是要形式上承繼周公以來的道統,而且是重視《春秋》的性質,他在《太史公自序》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可見司馬遷對“春秋之義”和“春秋筆法”心儀已久,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貶精神,撰述《史記》。

三、司馬遷要肩負史家職責。據《後漢書百官志》載,“太史令”只是俸祿六百石的小官,職責僅在於管理圖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記錄上代及當代事情,並無著述的責任。然而,司馬談和司馬遷明顯不滿足於“拾遺補蓺”。司馬談早有整理上代歷史的計劃,可惜卻“發憤而卒”,臨終前叮囑司馬遷,認爲“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爲太史令,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爲太史的職責說:“且餘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任感,決意撰述《史記》。在《報任安書》中亦透露著述《史記》的目的,他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責任,更要盡史學家的職責。

《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此書記事始於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中國古代三千年左右的歷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紀”是全書提綱,按年月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列傳”是重要人物傳記。其中的本紀和列傳是主體。

經典作品《史記》讀後感1500字 篇4

《史記》是漢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的一部史學鉅著,該書詳細地講述了中國從傳說時期到漢武帝時期之間發生的歷史事件,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這本書都有記載。魯迅曾以“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評價這本書。

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本紀”講述了從五帝時期到漢武帝時期的歷代統治者身上發生的故事。這一部分雖然沒有面面俱到地介紹每一位統治者,但是它細緻地描寫了幾位重要的統治者,比如秦始皇和項羽。司馬遷在描寫這些人物時非常客觀,很少加入個人感情,只在描寫人物的最後一部分會寫自己對該人物的看法。書的這一部分記載有很多著名的歷史故事,比如大禹治水、秦滅六國等。

《史記》的第二部分“年表”統計了歷代值得記載的重大歷史事件。“年表”分爲十個部分,細緻地記載每個國家發生的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年表”中也記載了很多特殊的自然現象,比如彗星和日食,這說明古人無法解釋這些現象,因此覺得它們非常重要,纔會把它們記錄下來。日食還被古人認爲不吉利的。“年表”的最後幾部分是漢代以來受封的王和侯,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很多受封的人都是因爲立了功才被封爲侯,這說明封侯在當時是一種獎勵。不過,也可以看出,這樣大量封王封侯是存在隱患的,因爲很多王和侯在得到地位後趁機反叛。

書的第三部分是“八書”,這一部分從禮儀、音樂、法律、日曆、天文、封侯制度、修建的河渠和貨幣這八個方面描寫了各時期的文化。其中,天文這方面最讓我感興趣。這一部分記載了古時候人們對各種天文現象的理解和這些現象被古人賦予的含義。由於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古人認爲這些現象是未來的.徵兆,所以古人會通過觀察天文現象來預測未來。

第四部分“世家”主要寫的是古代出現的國家和一些人物。書的這一部分詳細記載了歷史上在各國發生過的事件。司馬遷在記載國家時會先簡要介紹這個國家的來源,然後再詳細介紹這個國家的歷史和發生過的大事。這一部分也記載了很多歷史故事,比如越王臥薪嚐膽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越國被吳國消滅,越王勾踐不忘恥辱,發奮圖強,最終成功聚集起力量消滅吳國。不過,這個故事裏的勾踐有“嘗膽”,卻沒有“臥薪”,這和我們通常聽到的成語“臥薪嚐膽”有所不同。

《史記》的最後一部分是“列傳”,這一部分記載了許多著名人物的故事。在描寫人物時,司馬遷會先介紹人物的來歷,然後再細緻介紹人物的事蹟,最後寫自己對這個人物的評價。司馬遷在這裏介紹了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比如屈原、荊軻和韓信。其中,司馬遷細緻描寫了荊軻刺殺秦王的故事。故事始於燕王看到秦國消滅了很多國家,感到不安,於是派荊軻去刺殺秦王。荊軻準備給秦王獻上地圖,然後趁機用藏在地圖裏的匕首殺死秦王。不料,秦王在荊軻打開地圖要刺殺他的時候躲開了匕首,還砍斷了荊軻的腿,荊軻試圖把匕首扔出刺中秦王,但沒有扔中。最後,荊軻被秦王殺死。讀到這裏,我不禁由衷的佩服荊軻,他是一個有勇有謀、永不放棄、視死如歸的英雄,他能爲了自己的國家,不管會遇到多大的危險也不在乎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因爲他認爲國家的安危大於個人的利益。

讀完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司馬遷在寫這本書時的用心。書中的內容非常詳細,就連一些很細微的事件都能被記錄下來,而且也真實可靠,說明司馬遷不僅對歷史有很深刻的理解,還花了很長時間爲寫出這一本書做過十分詳細的調查。司馬遷在著作《史記》之前,曾因爲替一位投降的將領辯解而被判處腐刑,儘管受到了如此極端的刑罰,司馬遷還是堅持完成《史記》的著作。司馬遷永不放棄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最後,我希望有更多像《史記》這樣的史書能夠出現,讓中國的歷史能夠傳承。

經典作品《史記》讀後感1500字 篇5

《史記》歷來被奉爲史學界的經典之作,更被魯迅先生稱讚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因爲《史記》不但非常充分地體現了歷史史實,讓我們感到每個歷史人物都很豐滿,而且這本書本身具有極高的文學造詣,往往兩三個字就能傳神地表達人物的心理狀態,讓歷史變得有韻味。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史記》是司馬遷頑強創作的結晶,命運的苦難對司馬遷進行精神上的洗禮,也成就了他不屈的精神,造就了他對歷史犀利的視角和別樣的筆法。

剛開始讀《史記》確實有些吃力,首先文章中有很多生僻字,更有大量的文言詞彙需要查閱,甚至有的文言詞,一兩個字就能做出很長一句話的解釋,所以,利用空閒時間,僅僅第一篇《五帝本紀》就讀了五天。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讀完之後確實有不少感受。

完備禮儀自古有之

我們中國一直被稱爲是“禮儀之邦”,讀完第一篇之後就會發現,原來在遙遠的五帝時期,禮儀就相當完備,慶賀喜事、避免兇險、宴請賓客、軍事活動、賞賜嘉獎,這些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就比如每個帝王都會專門選一個官員負責祭祀活動,包括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不同的祭祀也要有不同的祭祀方式;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爵位應該佩戴哪種不同的玉製福信;在君主去世三年之內應該如何服喪,不能做什麼事這些都有詳細的禮儀制度。其實這些禮儀在之後的朝代發展地日趨完善,前段時間去河南省博物院參觀,在夏商周時期,青銅文化和陶瓷文化已經發展得非常鼎盛,每件器皿都雕刻得非常細緻,而且大部分的物品上面都雕刻有極其精緻的圖案,其實這也是我國禮儀制度的體現,不同地位的人,物品上的圖案不一樣;款待不同級別的賓客,所用物品上圖案也不一樣,所以,漸漸地,對我國的禮儀制度簡直到了歎服的地步!

農業大國名不虛傳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這一點在五帝時期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無論是黃帝還是其他各位君主,治國之初都是把這麼幾件事放在首位,首先種植五穀,安撫萬民,考察四方,讓四方百姓的溫飽問題都得到解決;其次是根據天象推算四時節令,一方面是爲了順應大自然,種植合適的農作物,另一方面是祭祀上天,以保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最後君主還會派專門的官員去教化萬民,教他們如何耕作,如何遵守作爲父母、子女、兄長、妻子、臣子應該遵守的準則,其實根本上還是爲了保證人民能夠和睦相處,安居樂業。

禪讓制度利國利民

黃帝之後,他的孫子高陽沉靜、穩練、有智謀,於是即帝位,稱爲顓頊帝,顓頊之後,他的侄子,也就是黃帝的一個曾孫高辛即位,稱爲帝嚳,帝嚳之後,先立了他一個兒子摯即位,但摯不善治國,於是帝嚳的另外一個兒子放勳即位,稱爲是帝堯,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帝位的繼承並沒有非常嚴格的制度,而是誰適合繼承、誰有能力就讓誰擔任國君。後來堯把帝位傳給了舜,雖然他們之間也有那麼一丁點的親戚關係,但從舜往上查七輩人都是平民,到舜這一代已經是無人問津了,但堯還是經過多方面考察,得知他的能力後,把帝位傳給了他。之後舜把帝位傳給禹,更是沒有親屬關係,完全是看中他的才能。其實這樣的帝位繼承方式纔是真正的利國利民。

所以五帝時期君主的本意,並沒有太多的私心,只是想把國家治理好,讓人民安居樂業,但隨着時代的發展,人的權欲越來越重,纔有了後面的嫡長子繼承製,纔有了加強中央集權,纔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纔有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如果我國一直都保持禪讓制,現在的中國會不會更加傲視羣雄呢?

經典作品《史記》讀後感1500字 篇6

讀《史記》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我們深深爲司馬遷的堅貞人格而折服,爲《史記》留下的光輝篇章所感動,所驕傲。《史記》裏光輝篇章,“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載之遺韻”,是傳統的優秀文化。這些優秀文化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有不可抗拒的影響力,鼓舞激勵着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史記》上到軒轅下到漢武帝,內容爲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七十列傳,三十世家,凡百三十篇,是司馬遷所傾注一生的心血,在困苦環境中寫成的。他清白無辜而蒙受冤屈,並遭受漢武帝宮刑,蒙羞含辱,撰寫《史記》。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說秦《說難》《孤憤》詩三百。此皆聖賢發憤所爲作也!”

此段話我們至今記憶猶新,發憤所爲,幹成不朽的事情。文革的時候他在安慰幹部。司馬遷的中心意思,是這些古人之所以發憤著書是因爲心中有憂鬱難解的信念,他們的理想無法實現,最好追求以往事情,希望寄託於未來。《報任安書》不到三千字,寫的極爲感人,字字血淚,聲聲衰腸,氣貫長虹,催人淚下。這裏司馬遷既感嘆厄運的悲痛,又抒發自己砥礪現實,堅持心志的一種情懷。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對死的看法異於常人,一般人都重生輕死,他認爲死有輕重,爲己、爲利而死者輕,爲義爲國而重,正如他在《史記》讚揚的人爲正義爲崇高的目標奮不顧身的李廣、項羽、荊軻、公孫杵臼等人。認爲他們死得其所,重於泰山。

在司馬遷看來,生命和人生價值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不是生理的而是心理的。人活百歲總有一死,對於死任何人都不能避免,關鍵是死的原因和目的,他自己受刑後沒有死亡,因爲還有事情和心願沒有完成。正如趙氏孤兒戲文中所唱:“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他要活下來幹一番不朽的事業,忍辱負重,發奮著書。在西漢時期沒有紙張,主要用刀刻竹簡成字,這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情,可司馬遷揮刀竹簡,拼命刻寫,成就五十幾萬字,最後終於寫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鉅著《史記》。

讀《史記》使人特別感到,在《史記》裏司馬遷的關注點,筆墨點有獨到之處,與漢以前的史官迥然不同,他不以輸贏論功績,不以成敗論英雄。他縱筆豪寫失敗者,《史記》裏屈原失敗了、項羽失敗了、荊軻失敗了,但他們都輸的光彩感人,可歌可泣。

寫項羽拔山扛鼎,力敵萬人,天生瞳目雄烈過人的英姿,寫他的事蹟“鴻門宴”“烏江自刎”“破釜沉舟”,事件清晰,情節曲折動人,令人扼腕嘆息,悲喜交加。一區霸王別姬喜劇就選自這些史蹟,唱響千古。

寫失敗者荊軻大義凜然,爲友、爲義、爲國,慷慨應諾,在易水之上,衆人送行都是白衣素服。高漸離擊築大家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易返。”這段文字寫的如泣如訴,冷人感慨萬千。

讀《史記》使人有異樣的感覺,書中寫成功者、勝利者如楚懷王、秦始皇、劉邦筆墨少的很。

精讀《史記》使人信念境界提升,書中上寫天文,下寫地理,三教九流,風物人情,犖犖大觀,彷彿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時空旅行。

品讀《史記》,使人心靈深處感動,史記是一首歷史長歌,波瀾壯闊,英勇悲壯!真正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讀《史記》,人們不僅爲司馬遷的不幸遭遇感到傷心,也爲他的崇高人生信念,堅韌不拔、矢志不移的意志所震撼,更爲他對生命價值的追問詮釋擊節稱讚。一言之,讀史記我們感到,《史記》留給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它像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影響改變着我們的命運,讓我們人生過的尊嚴、尊貴。

經典作品《史記》讀後感1500字 篇7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史記》,它記錄了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魯迅稱其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同時也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塊瑰寶。

《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他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從小就到處遊學,領略過無數的祖國風光,同時一直編寫着《史記》。後來司馬遷遭受腐刑,在出獄後完成了這部著作。

翻開這本書,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歷史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文章詳略得當,細節描寫十分到位,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麼多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藺相如的兩個故事——《完璧歸趙》和《將相和》。

《完璧歸趙》和《將相和》講述的是:秦王派人送信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換取趙王獲得的一塊玉璧。於是趙王就召來羣臣商量此事,趙王說:“我們趙國弱小,如果答應他,他很可能不交出十五座城;如不答應他,只怕秦國來攻打我們。”派誰護送寶璧前去與秦王交涉也沒有決定。一位大臣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並說明了原因。後來趙王和藺相如說明了此事,藺相如表示願意前去護送寶璧,並說:“如果秦國給了趙國城池,玉璧就留在秦國;如果秦國不給,那麼玉璧我會安全地還給您。”到了秦國後,藺相如和秦王正面交鋒,用他的勇敢和機智將玉璧完好無損地還了回來,也沒有得罪秦國。後來他在秦王和趙王的見面會上又立了功,被封爲上卿,位在廉頗之上。爲此廉頗很不服氣,並揚言要羞辱藺相如。於是藺相如就對他退避三舍。別人問其原因,他說:“別的國家之所以不敢攻打我國,是因爲有我們二人在。如果我們爭鬥起來,必定會讓別的國家鑽了空子,我是爲了國家着想。”廉頗得知此事後自愧不如,揹着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從此二人成爲生死之交。這兩則故事讓我佩服藺相如的有勇有謀,將國家的利益放在最高,更讓我認識到只有寬容待人團結一致才能走向成功。

《史記》這本書讓我瞭解中華歷史的博大精深,增長了知識,讓我們一起來讀《史記》,瞭解中國歷史吧!

今年暑假,我讀了《史記》,深深地愛上了這本書,書中許多歷史故事給了我啓迪,歷史人物給我教育。

其中關於項羽的故事,我印象很深。“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讚揚了項羽寧死不苟活的精神。但是,當我讀過《史記》中關於項羽的內容後,我對項羽有了自己的看法。項羽是一個英雄。他是一個武藝高強的人,可以衝鋒陷陣,轉瞬間就能殺敵百人,他用兵大膽,敢於“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我佩服他的膽略和勇猛。觀看秦始皇出行時,他竟敢說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誰敢如他一般出此豪言?從這點看,項羽的確是英雄。但項羽更是一位失敗的英雄。首先,我認爲他不注重文化學習,只崇尚武力。他甚至認爲讀書無用,只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已經足夠了。可他沒想到,不學習,有些方面就會無知,無論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無知都會成爲絆腳石。

其次,我覺得他不善於用人,不能把握好時機,無知使他不知人,更不善用人。張良、韓信都曾經投奔於他,可他竟不能知人善任,使這兩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爲劉邦所用,最後把自己打得一敗塗地,總算有個謀士范增的才智也給浪費了。要麼不執行范增的計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絕好的機會呀,可項羽偏偏痛失良機,要麼中人家的計策,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致使范增離開他,在憂憤和疾病中去世,使自己徹底失去謀士。項羽還是一位不善於總結自己失敗的英雄。項羽在臨死前曾說:“天要亡我。”而不從自身找原因。項羽英雄蓋世,卻只會逞匹夫之勇,不能駕馭天下英雄,到死都認識不到自身的弱點,只是自欺欺人地把失敗的原因歸之於天,真是可悲呀!其實,一個成功的歷史人物要想取得成功,《史記》已告訴我們:他必須愛人民,以天下爲已任,心中裝着國家和人民,才能深受人民的愛戴。只有這樣,他纔有可能成功。

同樣,作爲小學生,應該以史爲鑑,向歷史中成功人物學習,要有遠大的理想,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從小努力學習,長大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回報社會,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