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通用17篇)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通用1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通用17篇)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1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團結、勇敢、努力探索的科幻小說。書中的主人公巴比康和兩位朋友團結一致、積極探索生活的未解之謎。而且還很勇敢,不怕危險,竟敢乘坐着炮彈飛向太空,也不怕會就此犧牲性命。巴比康更有着豐富的想象力,竟然能想出乘坐一顆炮彈到月亮上去探險。當然,通過衆多人的努力,這個看似“不可能”目標終於實現了!另外,書中還描寫了許多有關宇宙的美麗景象,比如隕石碎片;月球的`環形山;以及對各種星星、太陽和月球的描寫,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讚歎不已!

書中的巴比康想出了把一顆炮彈發射到月球的奇妙想法,並做出實際行動,終於乘坐着炮彈飛上了太空。我們熟知的偉大發明家愛迪生,爲了發明出一種在夜間也能照明的東西,試驗了幾千次,終於發明出了電燈,爲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愛迪生正是靠着這樣堅持不懈的精神纔會成功的!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任何“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自己想到了,並且去試着做一做,用去全部的精力去解決它,就一定能成功。

只要做事有目標,幹什麼事都學會堅持,從一次次的失敗中站起來,勝利就在我們的眼前!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2

《從地球到月球》是科幻作家凡爾納的一部名著,講述一羣人在和平年代克服種種困難,用大炮將人放在炮彈裏發射至月球,但“炮彈”最後變成了月球的衛星環繞月球飛行的故事。我很佩服他們的智慧與勇氣,他們逐一解決了時間、大炮、炮彈、火藥、速度、抗坐力、溫度、資金等問題,用自己無與倫比的想象力,創新開拓、勇於探索的'精神,以及爲人類科技獻身的精神,完成了這個壯舉。炮彈升空的確造成了不小的破壞,但與它的貢獻比起來,就算不得什麼了。

相比之下,現在的人們普遍缺乏想象力、創新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而是墨守成規、人云亦云、見風使舵,成爲一個個“乖孩子”,這樣的人不能適應社會中的競爭,最後只能平淡地過一輩子。

改變這種狀況的方法:一。多質疑,就是問自己不懂的問題,如果對什麼定理不贊同的,也要提出來,培養勇於探索精神;二。善於觀察並分析,對一些任務可以嘗試自己設計方案,培養創新開拓能力;三。聯繫實際進行合理的想象,培養自己的想象力。當然,以上只是參考方案,培養這幾方面能力是要長期積累的。

願大家都具備這些能力,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好地發展。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3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從地球到月球》。裏面有許許多多精彩的小故事。比如說“主席講話的效果”、“坎布里奇天文臺的回信”、“關於月亮的浪漫故事”、“美國人對月球的.瞭解”、“炮彈暢想曲”和“大炮藍圖”。我最喜歡的故事是“主席講話的效果”。我就從第五自然段說起吧。它寫的是人們把頭舉向天空,望着這個美麗的星球,給她送上飛吻,用各種各樣的名字來呼喚着她。瓊斯街一個眼鏡商人靠賣望遠鏡發了不小的財。人羣用望遠鏡瞪大眼睛盯住月亮……這段話說明了人們是多麼愛這個星球,多麼渴望上去看一看。

我覺得《從地球到月球》太精彩了了,裏面充滿了幻想。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4

“轟”一個炮彈車廂載着三位英雄——巴比康、米歇爾、尼切爾飛向月球,因彗星影響,他們的車廂沒有到達月球,只是像衛星般繞着月球轉,在經歷了種種歷險後,他們終於返回地球。這是發生在《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書中的情節。本書講了美國大炮俱樂部的會員爲月球之旅所做的準備工作,以及三位主角的月球冒險歷程。

書中有一位人物總是能引我哈哈大笑,那便是大炮俱樂部祕書J.T.馬斯頓。這位正直的大炮發明家身殘志堅,他的出場總是給月球旅行準備工作,增添生氣和活力,大大咧咧風趣的言語,冒冒失失的行爲總能給讀者帶來快樂,他的友愛、冒險、積極的精神以幽默風趣的形式貫穿全文。吸引着我一口氣讀完整本書,回味無窮。

如果說吸引我的僅僅是那幽默的人物,大膽的想象,那就錯了。小說涉及天文、地理的知識並非憑空想象,都是有科學依據的,絕不是信手拈來。這本書的作者是儒爾凡爾納,是位法國作家,在十九世紀所寫的'科幻小說。在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都一一印證實現,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幻想小說家。如果說凡爾納沒有紮實的文筆,豈能寫出如此吸引人的文章;如果說凡爾納沒有相應的科普知識,豈能寫出這本科幻小說。篇七:

《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是由兩篇小說合而成的一本科幻小說,書中描述了作者以及人類對月球的美好幻想。在作者的筆下,主人公是幾位性鮮明、頑強不屈、敢於挑戰的人物,他們組成了一個“炮彈俱樂部”,由於受戰爭的影響,他們每個人都有相同的特徵——缺胳膊少腿,但是,雖然他們身體殘疾,可他們一直還是直分堅定的,他們靠着頑強的毅力和不屈不撓水滴石穿的精神,穿越了地球的大氣層,來到了神祕、浩瀚的宇宙。

其實,作者描述的人物在我們實際生活中也能夠看到他們的影子。每個人心中都有着遠大的理想,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爲心中的理想奠定基礎。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總有一天,理想便會實現,即使實現不了,你也會發現在爲實現這個理想的同時,你已經做了點點滴滴的小事,生活也因充實變得美麗。

同樣,學習也是如此,你不斷地閱讀,就像乾燥的海綿貪婪地吮吸着知識的甘霖,知識便在不知不覺中在你的大腦裏一點一點地積累着,你的學習便能一點一點地提高,哪怕每天只進步一點點,總有一天,你能攀上人生的頂峯。

在這本書中,歸根結底,我總結了三個道理:一是,人一定要堅持不懈;二是,人學會耐心等待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5

這幾天讀了科幻大師凡爾納的著名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讀完之後酣暢淋漓。雖然這是本科幻書籍,但是書中所涉及的到的物理學知識卻非常奇妙。

書中的主角巴比康主席爲了實現人類征服月球的偉大理想,使用了巨型炮彈將三名乘客從地球發送到了月球,最終完成了一項驚心動魄卻無比偉大的實驗。

炮彈採用錐形的形狀,爲的是使用流線型減少阻力,也是爲了三名乘客能舒適地居住其中。另外,爲了發射一枚如此巨大,並且速度如此之快的炮彈,需要製造一門長約幾千米的巨型炮臺,更需要多得能塞滿整整一層樓的燃料。看到這裏,我內心不禁澎湃起來,原來任何一項航天工程都是千千萬萬個人經過長期不懈努力的結果。

更令我驚訝的.是書中炮彈飛行的理論。我原本以爲如果想要到達月球,那麼飛行器需要一直向外噴射燃料直至到達月球表面,現在才發現,原來每個星球都是有引力的,只要到達月球與地球引力的平衡點,之後月球的引力就會將飛行器吸引過去,而不需要飛行器自身的推力,甚至這時還需要反向噴氣時飛行器的速度減小,爲的是減少降落時的衝擊力。

這些理論真的是聞所未聞,我自己上網查找了資料,發現情況果真如此。此時我不禁佩服起這位幾百年前的作者,他竟然能預言出人類航空的未來,而且他的理論還如此得正確,大師的確是大師。

可是,書中也有不少漏洞,比如說過快的速度產生的摩擦力會使鋁製炮彈過熱融化,在太空中人不可能像平常一樣在地面生活等,但是這些漏洞仍不妨礙凡爾納的這本書成爲科幻書籍的經典。

現在,因爲這本書的影響,我對天文知識很感興趣,我希望以後能更加深層次地瞭解太陽系中各個行星的運轉情況,更希望中國能早日實驗登月的夢想。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6

寒假了,我正在亂翻爸爸給我買的書,我翻到了一本名叫《從地球到月球》的書,我好奇的'翻到第一頁,看了幾遍,覺得挺有趣,便帶着好奇心看看下一些內容。

看了兩天,終於把這本書徹徹底底地看完了,這本書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寫的。主要講美國南北戰爭中馬里蘭中部有一個“槍炮俱樂部”,加入的標準是:自己曾經設計或者是修改過一件火器即可加入。成員們幾乎都是殘疾人,他們個個精通大炮設計。可以製造各種各樣的大炮、炮彈,而且製造出來的大炮、炮彈都殺傷力極大,精準度超高。每個大炮都在戰場上立了大功,直到有一天,“槍炮俱樂部”的主席巴比凱恩提出一個建議:我們要向月球發射一枚炮彈,建立地球和月球的聯繫。就這樣,他們開始製作大炮、一枚空心彈。終於在十二月份建造完畢,並對準月球準備發射,他們還不知道他們發射的是第一顆人造衛星。在主席巴比凱恩的一聲令下,炮彈發射了。但是炮彈沒有按原計劃降落,而是繞着月球轉,全世界的人都驚呆了。

看了這本書,我懂了一個道理:不僅要有奇思妙想,還要自己親身實踐,這纔有收穫。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7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叫《從地球到月球》這本書具有科學的介紹也讓我們明白了科學的道理!

這本書主要講了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巴爾的摩城大炮俱樂部這是大炮發明家俱樂部)主席巴比康提議向月球發射一顆炮彈,建立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聯繫。法國冒險家米歇爾·阿當獲悉這一消息後,建議造一顆空心炮彈,他準備乘這顆炮彈到月球去探險。

巴比康、米歇爾·阿當和尼卻爾船長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在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一日乘這顆炮彈出發了。但是他們沒有到達目的地,炮彈並沒有在月球上着陸,卻在離月球二千八百英里的地方繞月運行。

這三位冒險家的命運如何呢?據劍橋天文臺的觀測,只有兩種可能,月球的引力征服了這顆炮彈,三位旅行家最後到達目的`地;另一種可能是炮彈被束縛在一個固定的軌道上,永遠環繞月球運行。

我喜歡這本書,因爲這本書告訴我們科學的知識,也讓我們知道怎樣發明大炮……我看了這本書覺得我發現了一個道理只要努力學習,向學習有了解,長大後就無所作爲。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8

一說到月球和登月,大家一定會想到至今仍然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吧!可是你們知道嗎?早在一百多年前,着名科幻作家凡爾納就在他的書中演出過精彩的“登月計劃”呢!這個登月計劃幾乎正好比“阿波羅計劃”早了一百年!現在,讓我們一起去凡爾納的登月計劃中一探究竟吧!

《從地球到月球》講述了天真幽默的阿爾當、知錯就改的尼切爾船長、大炮俱樂部主席巴比康三人組成的探月隊,在地球以及太空中發生的種種歷險和趣事。這本書情節幽默有趣,許多情節還令人感到驚心動魄、出人意料!在這本出版於一百五十多年前寫的書中,我看到了許許多多先進的現代元素!我真是有點懷疑作者是不是先穿越到現在纔回到以前寫書的`。

我認爲,在這本書中,作者有一點非常值得我們稱讚----文中的“炮彈車廂”並沒有登上過月球,而是陰陽差錯地落回地球,作者並沒有給他們完美登上月球的機會。我認爲,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我們並不是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人生並不完美。我們要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樂觀地面對生活,不怕困難,執着自己的夢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你以後就不會再有人生的遺憾了!你看,書中的主人公面對突發的意外――當得知自己成爲月球的衛星後,並沒有沮喪,還樂觀地做起實驗來。

《從地球到月球》這本書的結局更是如此,當他們鬼使神差地落入太平洋後,主人公們並沒有感到沮喪絕望,在救援隊緊張到來準備救援他們時,他們竟然在一起打着撲克,還樂在其中,一點都沒有絕望。

這本書中,在巴比康一行遇險後,他們的好朋友J.T馬斯頓,這位身殘志堅的大炮發明家,不顧生命危險去救巴比康,還差一點送了命----由於太激動,J.T馬斯頓差點掉進了深達幾百米的望遠鏡中。這點令我十分感動:友情真是偉大,竟然可以超越一切的力量,這真是“士爲知己者死”的最好解釋。

書中的主人公們,從不放棄夢想,一直引領着“炮彈車廂”,飛向他們夢想的地方,他們對夢想的執着毅力、臨危不懼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讓我們一起追逐着夢想,向着未來前進!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9

人類有着智慧的大腦,許多事物都被征服了。在《從地球到月球》裏,人類的夢想卻破滅了。

在美國政府不遠處,有一個大炮俱樂部。一天,大炮俱樂部的首領------包維斯,決定用大炮把人類送上月球。於是,他在電視臺宣佈了這個決定,立刻得到許多國家的支援和捐款。於是,他們開始建造他們想象中的大炮。

經過一年的時間,這門大炮終於建好了,在發射導彈的那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來觀看,包維斯坐在自己設計的空心炸彈裏,被送上了去往月球的'旅程。但炸彈和月球擦肩而過,變成了月球的衛星。

人類的夢想是遙遠的,但卻破滅了。所以,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可能就因爲一個小數點而毀掉了許多生命啊!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10

你可曾想過,當在沒有火箭,沒有云在飛船的時候,人們對這廣闊而又燦爛的星空時,會怎麼想呢?是有自己的想象,說月球上有月兔與嫦娥。活着是一顆一顆的張衡一樣,慢慢的數天上的星星。要不然就是如同從古到今的天文學家,觀察着天空的奧祕。而在人類沒有那些高科技的時候,又是怎樣知道那美麗的月丘呢?《從地球到月球》這本書就是一本講述了月球天體的書。

這本書是由著名的凡爾納所寫的,當時所在的年代,是沒有一個個高科技來上月球的,可是作者卻用他的奇思妙想和精確的數字展現了月球,而且與現代人們上了月球的景象與數字絲毫不差!說明了作者的文筆高差。這本書講述了在南北戰爭過後,由於當時的一所槍炮俱樂部人員對槍炮沒了研究的價值,所以整天無所事事,然而,俱樂部的主席巴比凱恩提出了製造一枚到月球的炮彈,讓人類與月球有更好的聯繫,讓地球更好的知道月球與外太空奇妙與神奇。這個驚人的舉動,讓當時的整個世界都歡呼了,世界上的人都在注意關心着,無數人對月球進行了解,於是,炮彈俱樂部的主席與幾個資深的成員進行了探討會議,談論了用做炮彈的材質,重量大小等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法,參考了歷來的大炮的火藥外形結構的製作,最後,統一決定了空心炮彈的機構。經過無數次的波折與困難,終於造出了這枚舉世無雙的“載人炮彈”,主席巴比凱恩和米歇爾還有尼科爾船長登上了炮彈,乘着這枚炮彈開始人類首次的`太空之旅。可是,他們並沒有到達目的地,而是從月球的旁邊擦肩而過,但是卻被月球的引力吸住了,成了月球的一顆衛星。

英勇的三個人上了太空,永遠的被天文學記錄着,他們勇氣和忠誠,他們這幾位英雄用於拓展人類知識的領域,不畏艱險的飛向太空,成功的爲人類開拓了新的奧祕!是的,生活之中的發現是無限奇妙的,只有你想的到,沒有你做不到!未來,在新的世界裏,人類會做到現在我們做不到的奇事。

小時候,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著名的地理學家魏格納所發現的大陸漂移說,他是用自己的想象力來發現的,而我,就是因爲這篇文章,而啓發到了根據那些電影中的時光機,我一直在想:假如根據愛因斯坦的光速理論的話,人類如果利用那是不是可以發明出時光機呢?雖然現在的我還不能做到,但是我相信,我信任,在我的未來,造福人類的時光機必會誕生的!

智慧萬歲!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11

其實這本書科幻小說在現在看來已經不是科幻了,但是我總是會從這本書上找出阿波羅登月的影子來。

美國的南北戰爭剛結束的時候,一羣以製造大炮爲生的人們,一個“大炮俱樂部”陷入了無所事事的困境當中。這個俱樂部裏面有好多殘疾人……都是在戰爭中負傷的,他們恨不能再度挑起一場戰爭來,但是必然不可能了。

這項工作需要很多很多的錢,但是錢不是問題,因爲這是人類的進步,所以不管捐多捐少,全世界都爲之奉獻了。作者在這裏還小小地調侃了一下英國人的自大,說英國人嫉妒美國人,結果沒有捐錢。

資金也到位了,計劃也訂好了。恰在此時,發來了一封來自法國的電報,一位法國的冒險家米歇爾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就是把炮彈做成空心的,他要乘坐炮彈登上月球。所有的人爲這個新的提議興奮不已,米歇爾很快來到了美國。

他發表了在美國的演說,結果會上有一個人與他針鋒相對,質疑整個計劃。那麼這個人是誰呢?當然就是尼切爾了,因爲尼切爾當衆侮辱了巴比康,巴比康和他決定決鬥。

爲了舉止這場悲劇的發生,米歇爾和俱樂部的祕書馬斯頓來到了決鬥地點,並讓兩個人停止決鬥,米歇爾還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提議:既然尼切爾不相信炮彈可以發射到月球上去,那麼就請尼切爾一起乘坐炮彈來見證這一次的旅行。

尼切爾同意了,時間不多了,炮彈、火藥等等都準備好了(這一段很刺激),地點定在了佛羅里達,爲此德克薩斯非常非常地憤怒。那一天終於到來了,成千上萬的人來到了發射地點,見證這個歷史的時刻。

我不得不說凡爾納真的很會寫啊,很詼諧啊(這樣說很諧音哦)。情節緊張刺激,裏面還有好多科學上的知識,而且絕對不是杜撰的,不禁讓人欽佩他的`學識之淵博。

炮彈如期發射,但是巨大的煙塵籠罩了整個天空,一連好幾天。望遠鏡都無法使用,留在地球上的馬斯頓望眼欲穿……

最後總算天文臺有了消息,炮彈不知爲何偏離了軌道,沒有到達月球,而是成爲了一顆“月球”的衛星。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永遠這樣(那麼炮彈中的人無疑就犧牲了,在食物和水都耗盡了之後〉,另一種是月球引力促使他們在月球上登陸。

我真懷疑凡爾納真的到過月球,不然怎麼可能會把月球描述得那麼栩栩如生呢?真的就像你身臨其境一樣,儘管我明白在凡爾納的時代連登月衛星都沒有,甚至連月球的照片都沒有。我不的不讚嘆凡爾納的科學素養,因爲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閱讀大量的專業著作纔可以。

雖然他們沒有降落到月球上去,但是帶回了很多珍貴的資料。舉國沸騰了。他們開始了全美國的巡遊(真光榮啊),像英雄一樣地被崇拜,說錯了,他們的確是英雄啊。

最後,他們成立了一個星際交通公司,標誌着人們對於未知的探索,遠沒有結束……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他們的“戰果”給我們當今的社會的帶來很大的進步!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12

看完《從地球到月球》讀這部小說,我不得不欽佩凡爾納驚人的想象力。向天空垂直髮射炮彈,不正是九十年後發射的載人衛星嗎?阿爾當穿上潛水服,想在太空遊泳的念頭,不正是一百多年後的太空行走嗎?在凡爾納衆多的科幻小說裏,無不彰顯他無窮的想象力和天文、地理、物理、數學、化學等方面難以衡量的知識。

我特別喜歡一個細節:《環遊月球》第十五章《拋物線和雙曲線》裏介紹,炮彈經過月球南極看到的山脈、大海、森林,後面還加上一句:“是幻覺,還是他們看錯了,抑或是個光學現象?”,大概這樣不會讓反對月球存在生命的人掀起一波波浪潮吧。

在欽佩的同時,我也欣賞巴比康和尼切爾的機智,在不到半小時之內就算好了炮彈的準確速度;也喜歡阿爾當的可愛,葡萄秧、多米諾骨牌,甚至是兩條狗和六隻雞也被他塞進了十分擁擠的炮彈。此外,凡爾納還塑造了另一個可愛的.形象——俱樂部常任祕書長J。T。馬斯頓。他身殘志不殘,永遠忠實地跟隨者巴比康。他大大咧咧的言語,冒冒失失的行爲以及超人的幽默感,貫穿全文。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13

從地球到月球?這在今天看來只不過是一個登月計劃而已。探測器不說,就連宇航員都有12位被送上了月球。其中,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邁出一小步時就說:“這雖然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可在儒勒·凡爾納的時代,登月僅停留在人們的幻想中,踩一踩月球更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於是,凡爾納就讓《從地球到月球》中的主人公代自己,進行了一次瘋狂的登月之旅。

書中的主人公巴比康是美國大炮協會會長。南北戰爭結束後,他一直致力於研製一種超級大炮,目的是爲了把一顆超級炮彈送上月球。這被美國人認爲是一個笑話,可巴比康卻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規劃着大炮的每一部分。他用於計算大炮威力的公式讓我眼花繚亂,他的工作效率更讓我折服。當碩大無朋、精準無比的炮筒鑄好後,又有一位名叫米歇爾·阿爾當的法國人令美國沸騰了——他要坐着炮彈上月球!可怎麼回來呢?不回來了!這種爲一探月球的究竟而甘願放棄自己生命的壯舉,是一種多麼豪邁的冒險精神啊!這倒也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這個法國人與衆不同的性格——自由、豪放。最終,巴比康、阿爾當和尼切爾船長坐入炮彈,踏上了奔赴月球的征程。

凡爾納真是“未卜先知”,儘管他活着的`時候還沒有任何一種航天器到過太空,但他描述巴比康一行人在炮彈飛船中的種種見聞時,竟和現代宇航員所真實經歷的相差無幾,這當然需要聰明過人的腦瓜和極爲豐富的學識。比如,炮彈發射的一剎那,“旅客”感受到的巨大沖擊力和壓力:飛行途中打開舷窗,由於內外壓力差,艙內的東西會像炮彈一樣飛出去;從舷窗往外看,地球像月球一樣掛在天上;等等。我認爲,這也是此書的精華所在。

最後,巴比康他們登陸月球了嗎?沒有,他們最終還是沒完成夢想中的那“一小步”。但不圓滿的故事同樣可以讓人讀得津津有味——在炮彈飛行的途中,由於和一顆彗星不期而遇,偏離了預定的軌道,被月球引力捕獲,成了月球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三位英雄在環遊月球之後,點燃火箭返回了地球。當然,這是後話了。

覺得不可思議,對嗎?在這本書中,儒勒·凡爾納以作家的細膩,科學家的嚴謹,向我們描述了他心中那段奇幻的旅程。可以這麼說,因爲有了凡爾納,19世紀的人們又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14

我的小小書房之中,那本儒爾凡爾納的作品《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令我喜愛。

這本書是一部幻想小說,但它與如今的現實接軌,總給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大炮俱樂部”的會員在勇敢、果斷、堅毅的主席巴比康的帶領下,製作了一門向月球發射載人炮彈的大炮,巴比康、米歇爾和尼切爾登上炮彈,開始了登月旅途,儘管失敗了,但這三位冒險者成了人們心中的英雄。

也許人們認爲作者異想天開,但現在這一切都成了現實,沒有發明家們的勇於創新,又怎麼會有火箭、飛機、核能這些新技術呢?在火箭發明者小時曾用火箭帶起了物品時,當他歡呼時,卻被警察認爲是“瘋子”而帶到了警察局,可見,人們對於保守思想的緊抱不放和對於新生思想的排斥性。

我在放假時,和朋友們玩紙飛機。當時飛機花樣少,大家都用老式疊法,我“研究”了一種新式疊法:疊出的'飛機機頭向下,機翼前部向下彎曲,尾部有兩塊地方向內彎曲,以加大爬力,同時我將機翼略去了一些,使飛機更加細長,減少部分阻力。當我疊好時,大家都笑我說,這種飛機飛得起來嗎?別直接扎向地面呀!我不卑不亢和大家一起試飛。其他人的飛機都是飛速向前衝,不一會兒就落地了,而我的飛機則乘風飛行,飛了好一會兒才落地,還比別人遠了不少呢!這時大家才露出佩服的神色,可見,要人們接受新的觀念是需要時間和實踐來驗證的。

因此,我要向書中人物致敬,向勇於實踐的人致敬,爭取做到創新,使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15

《從地球到月球》科幻繪本的作者是儒勒·凡爾納,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因比·巴比凱恩。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因比·巴比凱恩建造了一門世界上最大的月球探索大炮——和平大炮。

因比·巴比凱恩很有想法。他是一個武器發明家,他的房子是大炮形狀的.。因爲那時候是和平時代,武器發明家都沒了用武之地,所以他設計了和平大炮。

因比·巴比凱恩很勤奮。他從書中知道了月球的知識。他向最有名的天文學家虛心請教。他還用望遠鏡探索了月球。

因比·巴比凱恩很周全。他想到這門和平大炮需要支持者、金錢、規劃和場地。

因比·巴比凱恩很幽默。當他的同伴異想天開想要帶上馬匹、驢子和奶牛的時候,他說“我親愛的同伴,這炮彈是研究科學的飛船,可不是諾亞方舟。”

我覺得他很偉大。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16

最近,我讀了《從地球到月球》這篇文章,對此文作者:被譽爲“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的儒勒?凡爾納有深深的敬佩之情。

這篇小說講述了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火炮俱樂部”的成員想要造出一門超級大炮,讓人坐在炮彈裏,通過發射炮彈把人送到月球。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這項任務。但在前往月球的途中發生了一點小意外,使炮彈內的三人沒有到達月球,而被月球的引力吸住的故事。

儒勒?凡爾納是十九世紀的作家。在那個年代,月球,是一個既神祕又遙不可及的地方。沒人會打它的.主意。但儒勒?凡爾納敢於衝破思維的束縛,而且他竟預測在未來,人們一定會登上月球,看到月球的面貌——而事實的確如此,1969年7月20日,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同學們,如果你生活在那個交通不發達的時代,你會想象到人類將來會登上那凌駕於萬物之上的月亮嗎?

儒勒?凡爾納的預言不止體現在了這一個地方——他在《海底兩萬裏》中準確的預測了南極的地質環境、在《八十天環遊世界》中預測了在八十天內能環遊世界一圈、還在《挑戰世界者》中預測到人類能在海上、海中、天上和地上以飛快的速度前進……而這些在現在都得到了證明。

俗話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在今天看來頗爲奇蹟的想法,只要勇於探索,在未來就有可能實現!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 17

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書本本都是絕世佳作,前幾天,我剛看完凡爾納的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老媽又送我了另一本家喻戶曉的書:《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

《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屬於凡爾納小說中的一種:在未知世界裏遨遊的。還有一種是屬於在已知世界裏漫遊的,代表作品是《神祕島》。這本《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主要講述了一羣生活在1865年戰火紛飛的美國的大炮發明家,因爲南北戰爭結束而無所事事。既然無法向地球開炮,那就向地球之外的地方開炮唄!果然,這一充滿豐富想象力的辦法被他們的主席——冷靜的`天才大炮發明家巴比康提出了。最後,由於一個叫米歇爾·阿爾當的法國人的加入,使得整個計劃天翻地覆,由原來的“炮彈發射”改爲了“炮彈車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我讀完這本書,十分佩服凡爾納的想象力,在一個多世紀的預言,如今卻變爲事實,真是讓人佩服。還有凡爾納對書中一個人物的刻意描寫:J·T·馬其頓,雖然這位可敬的大炮俱樂部祕書身殘,但他的意志仍然健在,他以一種大大咧咧的語言,冒冒失失的動作貫穿整個故事,給予人們一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