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萬古江河》讀後感(精選14篇)

《萬古江河》讀後感(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萬古江河》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萬古江河》讀後感(精選14篇)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1

帝王將相、皇家貴胄以及諸如此類的成功人士,在中國古代史中佔據了太多的位置,他們的強勢使得平民大衆在歷史中難以有一席之地。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爲老百姓說過話的人很多,但是爲他們書寫歷史並且傳諸後世的人卻是少之又少。由是觀之,許倬雲先生和他的《萬古江河》一書實在是殊爲難得。

先生論史,追求的是將艱深的學理用平和溫婉的筆觸娓娓道來。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今日讀史之讀者,不同於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而生活在現在的我們,未必都是帝王將相的後裔,我們並不能從以往如成功人士家譜的歷史中瞭解自己究竟從何而來。因此,許先生所做的,正是爲老百姓立傳,留存整個社會的記憶。

在《萬古江河》中,許先生以長江黃河比喻中國文化,以大海比喻世界文化,講述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文化從源頭的涓涓細流蜿蜒而下,逐漸包容各種文化,一個多元而複雜的中國文化體系,終於成形。許倬雲先生得益於梁任公《中國史緒論》的啓示,將這一過程當作中國文化圈不斷擴張的過程,分爲中原的中國、中國的中國、東亞的中國、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國、世界的中國以及中國近百年現代化浪潮的蹣跚歷程。這種劃分方式,已然超越了中國傳統史家刀切豆腐式的斷代手法。更難能可貴的是,先生將敘述的重點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升斗小民身上,從社會史的角度透視文化的轉折與開展,這種氣魄與視角,非大家不能爲。

千秋歷史,萬古江河。在許先生看來,歷史文化之於自然地理,正如帝王將相之於小民百姓,前者的作用和影響遠遠不能與後者相比。正如先生在一次講座中所說:“自然是長程,文化是中程,而政治只是短程。”然而,今天很多研究歷史的人似乎將這句話顛倒了過來。最近出版的諸多史學著作,仍然擺脫不了以政治史爲綱的舊習,日常生活少見着墨,自然地理更是存而不論。現在的歷史暢銷書《品三國》、《明亡清興五十年》也不能脫離這一窠臼。因此,先生在《萬古江河》中所作的努力,既填補了中國通史的某種空白,也給人以極大的啓發。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2

記得特朗普訪華時參觀故宮,特朗普問到中華文明沒有斷過嗎?一邊手指着故宮的地面,好像在提示這是外族清朝的皇宮,不是你們漢族政權的皇宮。

其實國人中也有崖山之後無華夏這樣的論調。

中國一向以來的正史多是基於漢民族的文化觀和歷史觀,所以我以前讀中國歷史也只喜歡看諸如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文景之治這類盛世華章,這是漢民族作爲天朝上國的高光時刻,我們看到了文化的輸出,漢文化主導的普世價值和社會秩序在國際社會確立傳播,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這樣的歷史片段上的。而對於漢民族盛極而衰的那些低谷時期,諸如五胡亂華,靖康之恥,安史之亂,土木堡之變這些則不想看只想翻篇,更不用說清末以來的苦難歷史。

但是萬古江河的作者卻提醒我們,看中華文化不能站在漢文化的單一角度,而且漢文化本身也是一直變化發展的。雖在先秦時期主要思想大咖都已爲我們奠定基礎,但是中華文化始終處於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比如後來佛教加入,儒釋道的融合成爲中華文化的內核,比如胡服騎射我們向北方民族學習,如此等等。北狄西戎東夷南蠻,這些最開始並非蔑稱。戰爭是交流融合的一個極端手段,是激烈的碰撞,那些漢人的低谷時刻恰恰是文化對撞最激烈象揉麪一樣產生新的變局時刻。這種吸納和融合在盛世輸出的時候往往很少,沒有這些變局,中華文化不會象今天這麼豐富。南宋偏安一隅,胡化嚴重的中國北方反而因爲少了儒家功名入仕的理想渠道而滋養了數學,醫學等等科學的發展。元朝大批士族文人沒有做官,所以元代文人畫反而空前發展。

中原向東和南的融合較爲溫和因爲都是農耕文化,向西和北的融合則存在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不斷反覆。到了近古時期的明,專業化的手工業生產和外貿海運在南方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將南北經濟差距拉大,日後就一直保持了南北差異的格局。近代工業的開展又進一步帶來了巨大城鄉的差異。

北魏,元,清這些朝代看到的統治階級漢化的過程也伴隨着中華文化和人口結構有了改變和新的成分加入,單純的只講漢民族對其他民族的漢化是自大和片面的,漢文化在漢化別人的同時也一直在吸納變化。

我們不但要正視正史中北魏,元,清這些在漢民族看來是異族的統治時代作爲中華的一部分。本書在講明朝時期的時候提出一個讓我耳目一新的觀點。正史大紀年表元之後是明,此時元統治者的後代退回草原成立的後元我們一般都不關注,我們通常不把遼,金,後元這些草原民族政權納入中華正統歷史,但這是狹隘的,和崖山之後無華夏一樣是狹隘的。作者認爲這個時期其實可以被看成是中國近古時期的又一次南北朝,這些都是我們自己歷史的一部分。雖然後來反清復明或者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樣的口號有其歷史的重要性必然性,但對於一個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如果不把這些北方草原政權納入正史,那麼就還是以漢民族的眼光在看歷史,這個不符合多民族的價值觀。

本書最後一章對晚清以來中國的社會發展和變革這些寫的很客觀,有不少我以前沒有想過的視角。爲什麼日本的明治維新能夠成功,我們的戊戌變法會失敗?爲什麼我們在西方啓蒙運動蓬勃發展的歷史環境下會錯失與世界同步發展的機遇?這些以前在學歷史的時候都討論過,許先生則給我帶來了新的反思。

感謝許倬雲先生,爲我帶來很多新的視角。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3

近日讀了許倬雲先生的《萬古江河》,頗有所得,遂記下幾筆。

我贊同許先生把文化發展比喻爲江河匯流、奔流入海:中華文化猶如長江、黃河,發軔於雪山之巔,彙集千百條河流,激盪、衝突、對抗,而後融合、消化,奔流向東,最終匯入世界文化組成的大海。中華文化的特點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圓潤貫通、包容圓融,在整個漫長的中國歷史上,中華文化就是在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農耕民族不斷衝突、融合而成的,進入近代之後則是在與西方文明的劇烈衝突中,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蛻變。

中國文化發軔於石器時代的涓涓細流,夏、商、周初步將北方文化匯聚成流,並開始與南方文化開始交融;至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是中華文化第一次大交鋒、大融合的時期;至秦漢帝國建立,中華文化也歸爲一統:儒家思想和二元動態互補哲學奠定了中國文化的主流和中國人的思考方向,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和模糊的系統論則把儒學推升到宗教的地位;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外來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開始興盛,並且與儒學匯流,成爲中國人思維模式的三塊主要基石;尤其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是一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北方的羌、氐、鮮卑等民族不斷漢化並融入中國;隋唐帝國的建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開放、多元、包容的時代;五代時期政治的分裂,導致了在宋代朱熹開始探索內聖外王之道,由此開創了程朱理學,也是中華文化開始內斂、封閉的發端;元朝短暫的統治使得蒙古進一步漢化;明朝時代早期,表面榮光,其實程朱理學已然成爲中華文化的桎梏,延至末期,這個僵化、封閉的文化體系已積重難返;自19世紀中期,西方列強挾近代工業文明,中華文化不堪一擊,由此痛定思痛,五四運動斬斷傳統,學習西方成爲主流:漸進溫和的改革(實業救國、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立憲運動)失敗了,激進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也不成功,帝國模式、日本模式、歐洲模式、美國模式紛紛破產。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有史以來一次最偉大的革命獲得成功;中國奮發圖強,中國文化義無反顧的拋棄過去,同時中華文化如飢似渴的吸收、學習西方文明,建國前三十年學習蘇聯,在社會主義實踐中不斷試錯、不斷探索,也走了不少彎路。建國後三十年在經濟上學習美國,現在中國正處在一個偉大征程的途中,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中華文化的重構方面,我們還在路上,而且中國人應該有信心,並且也一定能夠完成這一偉大使命。這個使命絕不是簡單的學習美國,學習它以及這個世界最先進的文明,是爲了豐富自己、強大自己,最終是建構自己,同時在中華文化的歷史縱深中汲取營養,在全球化的文化融合中重塑自己,並且承擔起融合世界文化的重任。

自19世紀以來,全球化已經成爲現代世界勢不可擋的趨勢,先由貿易全球化開始,而到現在的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在這一過程中,伴隨着經濟殖民、武裝侵略、種族滅絕和兩次世界大戰的劇烈衝突和對抗,其實也就是強勢文明徵服、同化弱勢文明的過程,優勝劣汰的社會競爭法則是這一進程的推動力——殘酷但高效。同時,弱勢文明雖然被邊緣化、甚至被消滅,但它們作爲世界文化的分支,對主流文化起到了一定補充和涵養的作用,或多或少的匯入了世界文化體系當中。毫無疑問,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挾強大的經濟、軍事、科技、政治優勢,美國的自由主義自然成爲世界文化的主流,與世界其它文化不斷衝突、涵化和融合。美國的自由主義雖然風頭正勁,但與之伴生的霸權極大的傷害了它的普世價值,所以,美國在全球成功建立了貨幣秩序、經濟秩序和軍事秩序,卻無法建立以自由主義爲核心的文化秩序,而且,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霸權永遠缺少容納之量和消化之功,也無法承擔融合世界文化的重任。

歷史上的中華文化擁有這樣的容納之量和消化之功,而今新生的中華文化亦有涵蓋世界的容量。看到這一切,幸甚!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4

許倬雲先生大家也!從文化發展的角度敘述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旁徵博引,見解獨到,很多論點放在今天依舊值得我們反思。

這本《萬古江河》,立意就已經高出一般歷史類書籍一頭。人類歷史的發展,任何時候都不是獨立的,中國也不例外。把中國歷史放到世界這個大舞臺上進行剖析,對讀者來說,不啻是一種更廣闊的視角的體驗。

回顧往昔,再看今朝,誠如許先生所說,19世紀前,中國人民用數千年積累下來的文化自信,被西方國家用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打得到現在還沒回過神。如今社會流行的兩種對待西方文明的心態:一種是熱愛,鄙夷國內一切;一種是仇視痛恨。然而這兩種都是病態的心理,根源都是不自信。

反觀中國政府,自改革開放後,心態逐漸放平,對待歐美不卑不亢,對待非洲愛護有加,主權問題絕不含糊,金融、科技、文化可以交流,這纔是大國心態。雖然國內問題依舊很多,但我們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接近一個偉大復興的國家,漢唐盛世,也不過爾爾!

許先生最後提出的“天下大同”的理念,呼應儒家那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文關懷,個人認爲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治體都沒有的。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5

這是一本很好的歷史書,雖然作者的觀念也許是很個人化的,但是歷史就是這樣一個不客觀的人文學科,只要能夠合理的解釋人類歷史,就是一本好的歷史讀物。

洋洋灑灑這麼厚一本書,許倬雲真的知識太豐富了,寥寥幾筆帶過的知識點可能需要我們私底下讀很多本書才能夠覺察考證的,讀這本書真的驚歎作者的知識面之廣,無所不包。

從中國這片土地上的遠古人類說起,直到中華民國結束爲止,洋洋灑灑的把中國的發展進行了系統化的總體論述,無論多麼重要的歷史事件,在這本書裏可能都不超過一段文字,能夠在一句話裏解釋來龍去脈的人物和事件都算是頂頂重要的了。每一章的末尾還橫向對比了同時期存在的其他文明帝國,根據他們總體的特點和得失,來讓讀者瞭解同一時期世界的其他人類過着什麼樣的生活,他們的興亡史又是如何。

許倬雲竭力想讓讀者跳出狹隘的中國歷史觀,把中國的發展同世界其他人類的發展共同看待,以一個更具有人類大歷史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文化發展與特點。

他成功的做到了,起碼我瞭解到青銅器的發明是從西邊,中亞地區傳過來的。至少是因爲我們瞭解到了有青銅器這麼一種東西,才能夠啓發自身發展出自己的青銅技術,在短短的時間內趕上其他文明的發展。這種文明技術的交流至關重要,沒有旁的刺激,閉門造車,會有現在重新煥發生機的新中國嗎?

連同佛教也是一樣,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但是在佛教一千年的本土化中,中國人不但完全內化了佛教,也因爲佛教的傳播啓發了道教的形成。儒,佛,道三家文化的互相影響,奠定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生活方式。現在我們還會覺得佛教是外來的文化入侵嗎?不,它早已浸入我們的血脈,成爲我們看待世界的潛意識之一。

後來的中國人,因爲科舉制度的僵化,陷入了對經典典籍的無休止的疏證和註解當中無法自拔,不論我們多麼的嚴謹認真,都無法啓發學生探究新的知識,創造新的思想。正因爲這種保守主義,喪失了對自然對世界的好奇心,我們的文化差點完全毀滅。

我覺得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懂得好奇心,不盲從,懷疑精神,以及包容心態的可貴之處。唐朝的人完全沒有華夷之分,那些在鬥爭中喪失了土地和家園的胡人部落可以被唐朝統治者安置在境內,而誰也打不過的宋朝卻特別在意華夷之論,女人裹小腳的風俗也是宋代開始普及的。正是因爲處於弱勢,所以才格外需要區分你我,而唐朝確是普世價值下的帝國,這纔是中國文化普世性的代表。現代的中國因爲民族主義才倖免亡國,奮起抗爭,但是也錯把西方的民族國家價值觀學來了,搞得四不像。中國的文化是普世性的,只要生活方式文化傳統是一樣的.,不管血緣如何,都被接受爲中央帝國的屬民。而現在就算是劉亦菲也理應是美國人,可是如果劉亦菲真的把中國當做他國,我估計大部分中國人都無法接受。

明長城連成了一片,卻無法阻止北方民族的入侵與征服,而且劃分了中國內地與北方部落的心理界限。秦漢的長城是堡壘據點式的,不打仗時漢地與北方遊牧民族互通往來,並沒有什麼界限,反而可以把彪悍的匈奴打跑。

這部講中國歷史的書,反而讓我對其他文明產生了興趣,原來不止是中國有偉大的思想家,發明家,古代的中亞,印度都有讓人敬佩的改變人類社會的思想與技藝,而中國從來不是獨自發展的,我們從遠古起就受惠於其他人類的發明創造,而這些基於商業貿易的交流活動刺激了本土的發展。世界的發展變化越來越快,以前700-1000年的人類歷史可以化爲一個時期作爲整體論述,而之後的一百年就是一個大變局,人類走向了發展的快車道。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6

許倬雲這本《萬古江河》從舊石器時代的中國寫至近代中國,可謂是一幅恢弘的歷史畫卷。讀完這本書,我對於中華文化理解更加深刻。也讓我在這疫情之中,充滿希望。

秦漢之前的歷史在歷史課上講到的較少,我也是着重讀了這一部分。我們中華文化的文明屬於大河文明,黃河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哺育了我們中華兒女,也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化。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位於中國北方的黃河,給了中華文化以粗獷與豪放;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而位於南方的長江則讓中華文化增加了溫婉與細膩。讓我們的文化不單一,更加多元。如許倬雲所說,“黃河與長江,一硬一軟,一方一圓,一相對一絕對,這兩條線相互交織,使得中國思想既能謹守規則,又能應付時代的變化。”再從地理上講,東南沿海因臨近海洋,發展出玉石文化,西南高山地區,因爲馬幫鹽客雲集,是以造就馬幫文化,天山青藏,牧人驅趕牛羊,逐水草而居,也形成了遊牧文化。

在看這本書之前,作爲北方人的我一直以爲,北方文化的出現早於南方,但其實,人類茹毛飲血時沒有固定的食物來源,生活不安定,也不能組織聚落,這時是不能用文化來形容人類的活動的,而實際上,長江流域出現文化系統早於黃河流域,我自己猜測,或許是長江流域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更適合農業種植?但不管是哪一個更早,按照蘇秉琦的分法把中國地區的考古文化劃分爲六大區系,這六大區系並非完全獨立,而是互相交叉,在上古時期區系間的文化交叉融合,奠定了中華文化繁榮豐富的基礎。

從進入青銅時代開始我們便漸漸有了史書的記載,從分封制到郡縣制,歷經春秋戰國的戰火,諸子百家的爭鳴,我們建立了統一的帝國,即將成爲世界東方的雄獅。秦漢時期我們的帝國與西方的羅馬帝國同爲世界大國,但最終我們以較爲完善的郡縣制,儒釋道互補的思想,固定的交通與經濟網絡形成了持久的凝聚力,綿延至今,而羅馬帝國早已消逝於列國。

當然我們中國也並非一直是統一的,也並非是漢人統一天下,但最終所謂的“蠻夷”已經融入炎黃子孫的血液,我們如今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稱爲中國人,當然我們近代蹣跚百年,近代史可謂是一部屈辱史,但作爲唯一倖存的四大文明古國,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自信,我們融會貫通那麼多優秀文化,既說明我們有足夠的胸懷,又說明我們不懼挑戰,我們謹守時代的規則,也能應付時代的變化。我們有着鍾南山、李蘭娟等院士科學家的國士無雙,有着衆多醫務工作者的奮不顧身,有着十幾億中國人的持久凝聚。我們的四大發明展現我們有智慧研究出對抗新冠病毒的方法,我們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拳拳之心註定我們可以戰勝這次疫情。這次的病毒將會被戰勝,甚至灰飛煙滅,而我們的江河依舊萬古流淌。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7

踏一條幽徑,觀柳綠花紅,聽爆竹聲聲,享春光滿面,清風徐來,風用纖細靈巧的手,穿引着一縷縷陽光,悄悄爲春天織了一張翠綠的地毯。每一片嫩綠的葉子,都被歌聲濯洗的一塵不染;每一瓣嬌豔的花,都是一個清麗動聽的詞語。微風牽着詩人的衣角引到畔頭,他會被一種纏繞的清香灌醉嗎?一束抵達心靈的陽光足以釋放人生的美好。他也有一雙渴望和發現美的眼睛,在悲苦黑暗的命運中,去尋求美、欣賞美。他不管雨絲雜亂無章地橫在心口,不管尊嚴被命運的車輪碾得支離破碎,他會依然選擇堅強。

那寫下“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的盧照鄰。這個18歲中進士的才子,年少得志,何等風度翩翩,但因自小患病,不得不退官。後來又因詩入獄,原本身拖重病的盧照鄰,更是雪山加霜,那些凋零的月光,遺失在凌亂的夢裏,清冷的雨絲打溼了詩人的心,卻無法透涼心底僅存的一縷溫暖與希望。

他曾雙腿與一隻手殘廢,也曾過着非人的生活在街上乞求施捨,日子漫長得就像找不到岸的大海,讓夜裏流浪的夢,再也找不到溫暖的歸宿;讓一顆漂泊的心,不停地沉浮。

盧照鄰後來又得到孫思邈的照料,病情好轉,但孫思邈被皇帝召進皇宮做太醫後,他的病便日益加重,縱然一生清苦,終日難眠,病痛纏身,也願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但在現實的中,誰不有淒涼與憂傷,所有的記憶,都已被歲月的雕刀剝落了模糊的美好。他得知孫思邈的死去,便已絕望,等着死神掠走他灰暗痛苦的心。每天他臥在爲自己埋的坑裏,仰望着天空,綠葉、紅花、屋檐、塵世的風雨,讓一顆碎了又碎的心再也找不到一絲溫暖與慰藉。

古今中外,那麼多人感嘆人生易老,盛衰無常,但怎能比得上盧照鄰的傷心絕望!又有誰能想象他寫的《曲池河》。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面對萬古悲涼,他仍選擇站在命運身旁微笑。誰也不曾知道,即使被生活踩在腳下,他仍會含着微笑掠過四季,去挖掘美、審視美。黑夜能攜走他已如死灰的心,卻拾不去他尋覓光明的眼。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8

中國的歷史豐富多彩,我讀了《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之後瞭解到了許多人、文、事、物,讓我大開眼界。

兩千七百多年前,中國那時候的朝代是周朝,最高的頭兒不叫“皇帝”,而叫“天王”,那個時候的“天王”叫“周幽王”。他國家大事全都不管,他光講究吃、喝、玩、樂,還打發人去找美人兒。他找到一個叫“褒姒”的美人兒,最後因天王騙了諸將,諸將也不在理烽火了,最後就跟《狼來了》一樣因玩樂而丟了自己的性命。

春秋時期的楚莊王覺得令尹權利太大,即位三年都不管理國家大事,等到自己的翅膀硬了,就訓練兵馬,打敗了晉國,與晉國爭做“霸主”(“霸主”不是指橫行霸道的意思,而是諸侯首領的意思)。而且打敗了強大的齊國。

而漢朝的第一任皇帝是沛公劉邦漢高祖,接下來一代代都是好君王:漢景帝、漢文帝、漢武帝、漢光武……到漢朝的最後一代君王漢平帝就滅了。王莽把國號改爲“新”。而老百姓被當官的人受盡欺負,都組織起了“農民起義軍”,被大家稱爲“綠林好漢”。

齊國的桓公,魯國的孔子,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很多人在歷史上留名,我都對他們俯首稱臣。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9

曹衝很小的時候就善於觀察,人人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孫權給曹操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見那頭巨象身強體壯,四肢粗壯,十分罕見。爲了想知道這頭巨象的重量,曹操特地聚集了衆大臣一起來商議,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有的說:“拿個稱來稱一下。”有的就說:“這要造個多大的稱,還是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吧”。當大家都在絞盡腦汁,爭執不下的時候,曹沖走了過來。他彎腰低頭靠近曹操的耳朵,輕聲細語地說了一通。只見曹操聽了點頭稱是,連連叫好。

曹操按照曹衝說的方法,叫家丁們準備好一條船,把巨象帶到了河邊,趕上船,當船下沉穩定後在船舷齊水面的地方劃上一條線。然後宰把巨象趕下船,再往船上裝石頭,直到船下沉到那條線的位置才停止,最後用稱稱出船上石頭的重量,這樣巨象的重量就測算出來了。

曹衝的這個辦法不僅不用宰大象,而且還很輕鬆的量出它的體重。這個辦法“嘖嘖”讓大家稱讚,衆人們立刻豎起大拇指直誇曹衝的聰明。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典故,它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冷靜地分析,多動腦。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10

載着13億中國人的期盼,迎着世界關注的目光,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這是中國在2008這個不平凡年份送給世界的又一個驚歎,也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又一次綻放出的光芒。

三十年前,當中國還處於積貧積弱的社會現狀之時,改革開放的嘹亮號角,猶如一聲龍嘯,昭示一條巨龍的崛起;三百年前,當中國還沉浸於康乾盛世的夢幻泡影之時,工業革命的轟然狂潮,已將中國席捲到無底的災難深淵;三千年前,當中華文明還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之時,“捨我其誰”的心胸氣魄,更是鑄就了那個時代令世界仰望的燦爛與輝煌!

時光荏苒,當這千年的印跡伴隨着起伏的滄桑迤邐而來時,我們更激動地發現,一個民族,在經歷滄海桑田的百年鉅變之後,正抖落着歷史的風塵,向着一個更高更遠的歷史高度行進,而神舟七號的發射,更是將這行進的速度與高度推向了一個高潮!

從1999年“神一”到今天的“神七”,記錄了中國航天事業幾代人薪火相傳的前進腳印,激勵着我們學生振興中華科技文化實力的民族進取心,共同推進世界航空事業壯大的雄心壯志。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神七”的太空遨遊,歷數着中國譜寫自我文明進步與向世界學習的堅定決心。

古老而浪漫的神話故事“嫦娥飛天”不知在多少中國人的心中播下過漫遊太空的美麗夢想。隨着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隨着“神一”到“神六”的順利升空,中國人這一世世代代的夢想正以驚人的速度實現着。

2008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也是百年奧運夢想實現的一年,“神舟七號”宇宙飛船的升空又將作爲人類太空求索的新起點,向全世界展示這千年古國不可磨滅的魅力。此次神七的發射,中國航天員將歷史性地出艙太空漫步,這是整個人類航天史的進步與勝利,也預示着人類終將把美麗的祝福帶給深邃的宇宙。

作爲一個炎黃子民,我深深的爲之感動與自豪,從神舟一號到七號,這一路走來,我看到的是中國科技,經濟,政治等綜合國力一步步穩定的提高,我看到的是一個偉大民族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巨大魄力與魅力。回首中國的科技發展路線,我們更能看到,一窮二白??自力更生??融會貫通,這條路線,也正是一個民族自強、自立、和諧、和睦的崛起之路。“神七”,已不再是簡單的一個詞藻,更是帶有標誌性的符號意義,更是富有民族性的騰飛夢想!

今夜,當神舟七號的熊熊烈焰,在萬衆矚目之中成功昇天時,中國這條千年巨龍,亦已在這一聲聲吶喊,一次次期望中勃然騰飛!他,終將神遊於層雲之上,長嘯於九天之間!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11

沿着綿長的小道,細碎的腳步緊跟着細碎的雨聲,一點一點走進的你的故居。

然而,最終還是隻隔了河相望。長久以來一直期盼可以到這個更接近你的地方,如今到了,我卻忍不住退卻了。

幾番猶豫,咬咬牙,還是決定離開。——題記

成都的雨,細柔如女子的腰身,搖曳飄轉的姿態之下灑落一地無人可懂的憂愁。

我緩緩攤開宣紙,擡頭,雙眸透過飄搖的風雨,似乎於迷濛中重現了你的茅屋。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江邊,你緩緩走出茅屋,佝僂着蒼老的身影,用深沉的目光凝視遠方。

耳畔悠然響起一聲不知誰的嘆息。心狠狠一震,這時才明白爲何昨日遲遲不肯踏近你的故居。

因爲沒有顏面,面對你沉重的靈魂。

因爲瘦弱的肩膀,還是無法承擔起一個後人的責任。

因爲,你雖千古垂青,我卻不願萬年不朽。

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手下是空白的宣紙,我望着窗外包裹了整個小鎮的細雨,目光幽深,靈魂卻不知所措。

結束了多年的放蕩輕狂後,你恣意縱馬至繁華之都。而從這時開始,一個文人的宿命齒輪,緩緩轉起。你揹負了一個家族的宿願,用一個文人瘦弱的肩膀,承擔起幾代不得推脫的責任。與李白的相遇,對於今人來說,是一個偉大的相逢,而於你而言,卻是一份搔進心底的絆念。世事悲苦,奸臣當道,政治黑暗,百姓疾苦民不聊生。你無法用一顆赤心換得君王的回顧,只能苦苦掙扎於俗人的門前,以求繼續存活的資本。殘杯冷炙,是混着文人高傲的鮮血吞嚥下的。李白縱馬馳騁于山水間的時候,你在隱忍,等待重新崛起的時候:李白揮毫潑墨,滿意地笑望一片錦繡文章問世的時候,你收拾起嫉羨成狂的心思,漠然擡眸凝視屋外飄搖的風雨。正如此刻的我,暗自滾動喉嚨,掩藏起心底的一片苦澀,同你,在千百年的時空差裏,共同凝視這一場綿延的風雨。

外族入侵的步伐屢屢逼近,你一路奔逃,到不可求知的未來。一路悽苦,你見證了太多的妻離子散,骨肉分離,聽過了太多的悲慟哀嚎,苦求蒼天。你踉蹌之中,老淚縱橫,跪問大地,爲何前因今果不輪迴,爲何無罪的,要受熬心煎骨之痛,而罪惡滔天的,卻仍在過着金車玉堂,富貴奢華的生活?然而這個謎題,千古無人可作答。這是每一個時代的悲苦,是每一個時代人民的血淚。我遙望你的質問,只能垂頭默默不語。

精神的偉大,從物質的匱乏開始塑造。我抿脣思慮過你此後的生活,明明是如此波折,我卻只想一筆帶過。因爲,你之後的生活,我只能敬崇,卻不能認同小鎮的細雨,窸窸窣窣,開始愈下愈大,我的思緒紛紜難理。千百年來文人的宿命,如出一轍,被貶謫被奚落被誣陷,一世漂泊,孤苦無依。你幾十年來,爲家爲國爲社稷,卻從不曾思慮過自己。我仰天愧嘆,一個人格的偉大,大致在於此。我敬佩你的靈魂,然而身爲你無數後輩中的一者,我卻難以承受起你曾揹負過的重量。不踏入你的故居,或許是我深埋的靈魂一份變相的拒絕。因爲,你雖千古垂青,我卻不願得個萬年不朽的功名。

年少時,誰不如你一樣,也曾恣意狂蕩,大袖一揮,拒了何家丞相。只爲心中一尊佛,萬世不肯放蕩,只爲今後他日,筆墨紙硯,小生一句,便要教我萬世子民,代代吟唱。

而如今,又亦如當年初入長安的你一樣,苦苦掙扎之後,還是向世俗垂下了文人驕傲的頭顱。只因兩個字,責任。你有爲家族重新振興的責任,我亦有不能言語的悲苦。你將這責任,延伸了百年,直至身入泥土,仍然揹負。而我,口口聲聲說只忍十年,又哪能預測,十年之後,我是不是會將這責任,延伸上一生一世?千百年來文人的苦苦追尋,在哪一代可以終止?我又能否找回這一顆明珠,照亮前之古人後之來者一直迷惘的去路?千百年前,你爲國爲家爲社稷,不能去過如李白一樣的生活,於是寫下萬千詩篇,以悲天憫人的心腸,撼動了萬世人民。而今世的我,不求千古垂青,不求萬年不朽,只願守着一份文人的傲骨,過完一世的浮世清歡,細水長流。然後不知上蒼,又是容不容得?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12

千古的詩詞,不朽的文化,思想相撞而碰出絢爛的火花,時光如梭,歲月如水,人生哲學的交融方爲真正的和諧。

踏雪尋梅

飛雪連天,不知是懷着何般心情仰望蒼穹。是心無渣滓、剔透空靈之超然,還是沉鬱頓挫、欲言又止之深憂?

天依舊是蒼白的顏色,獨自在雪地裏輕輕踱着,積雪在腳下發出輕微的吱吱聲,正欲感嘆唯餘莽莽之際,眼前竟閃現一樹嫣紅。它便那樣靜謐地開着,那般飄逸不羈,卻又隱隱然一份寂寞開無主的寥落,吟詠着零落成泥香如故的憂思。(這兩段文字融情於景,爲本小節的推進作了鋪墊。)

人生跌宕中,他狂飲江湖日月,傲視大唐山河,柔盡相思苦淚,烈酒銷盡愁腸。淡看了世俗的紛擾,青蓮天馬行空、灑脫豪邁。

世事浮沉裏,他慨嘆山河豪邁,憂思世間疾苦,空賦白髮更短,吟詠鳥淚花驚。深諳了蒼生的艱辛,少陵憂鬱頓挫、深思憂國。

太白出世超脫,花前月下,他自斟自飲。煙波浩渺,他直掛雲帆。時而高舉青樽,仰天大笑,時而投箸提筆,沉吟中一揮而就。子美入世耿介,丞相祠堂,他嘆老臣之心。草堂萋萋,他心繫大庇天下。時而俯覽羣山,小視天下,時而仰天長嘆,哀民生多艱。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太白一杯濁酒,芬芳了整個大唐。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子美一汪清淚,觸動了萬千民生。(深刻的分析,是作者對詩人顛簸人生的領悟。)

遠望李白,近看杜甫。二者文風迥然不同,然而,青蓮大笑中含着幾多無力大濟蒼生的血淚,少陵沉吟中又蘊着幾多空餘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卻無力相扶百姓的悲歌。

一如傲雪之梅,李杜二人在大唐紛亂中凌寒獨綻,傲於世外卻又難捨蒼生,皚皚白雪,一樹寒梅,給人更多的是心靈的.震撼,是道家的李白與儒家的杜甫共同追尋的,精神的大同。

空谷幽蘭

空谷寂寂,人跡不至,這裏是與世俗相隔的,這裏是不染凡塵的。流水潺潺,空山鳥語,萬籟和諧,撥草取道,循溪而上,只爲尋那一絲能令人魂牽夢縈的蘭香。汀蘭岸芷,幽幽蘭心,依稀尋到了那一份情深似海、那一份俠骨柔腸。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千年前的哀怨透紙而出,究竟有多少的感慨才能寫出呢?在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見過柳三變的多情,元稹的癡情,但深情者,平生所見,唯義山爾。那個淺唱“何當共剪西窗燭”的一往情深的義山,那個低吟“春蠶到死絲方盡”願爲情殉的義山。吟詠“心有靈犀一點通”之時,他的心裏有多少愛情的甜蜜?輕嘆“春心莫共花爭發”之際,他的心裏又有多少失去所愛的心痛?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千年的豪邁力透紙背,究意是怎樣的男兒纔可以擁有此般豪情?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嶽武穆的光環下,稼軒的爲國爲民似乎已被淡化,我卻一直贊他的戎馬生涯。高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的他盡灑豪邁,低唱“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的他閱遍煩憂。

幽心不獨傷離別,情深唯有李商隱。白首非爲功名故,豪邁本自有稼軒。

古語有云:“浮生若夢,爲歡幾何?”但是,義山終究是義山,七分深情,三分憂鬱。稼軒終究是稼軒,幾多豪邁,幾許憂傷。

俠骨、柔腸,前者贈與稼軒,後者賦予義山,也許人生有所不同,但稼軒與義山,卻都是令人神往之蘭,任世人如何不解,我自追求心中的那份和諧寧靜,任由百花相妒,我自在一片紛擾中自散清輝。心靈的安詳,纔是真正的曲諧。

心隱綠竹

竹巷幽幽,但聞琴孤寂,世外梵音。自來是最愛竹的,愛其滌盪人心的清幽,愛其不食煙火的脫俗,輕輕踏入青青竹巷,竟便可就此醉了。雖是看盡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感嘆,卻仍忍不住想,倘若擁一園翠竹,撫琴賦詩,實已是人生至樂。

大唐的江山濃妝豔抹,王維卻是水墨,在唐的歌舞昇平中,摩詰,徑自尋了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這一停,便是千年。摩詰,究竟是何許人?是那個嘯“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的豪俠?是那個吟“徵蓬出汗塞,歸雁入胡天”的失意者?是那個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癡情人?是那個誦“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摯友,是那個賦“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的隱士?還是王維只是王維,不需要任何詮釋,他是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慾,是讀書人渴望被伯樂識的情懷,也是世外隱者的恬淡嫺靜。看慣了世人尊其“詩佛”,卻總執拗地認爲他的內在不過一介儒生,他只是一個平常人,非仙非聖,他走了一個讀書人最平常不過的路,懷才,入仕,貶謫,失意,隱居,他用佛家的恬淡爲自己作衣,卻難隱內心那一份儒家的情懷。

大宋山河幾多絢爛,蘇子卻是超然,在宋的繁華紛擾中,東坡,在悠悠黃州孑然而立,遠眺,心已與綿山相連。大江東去,他踏歌而來,笑吟煙雨平生,孤鴻歸來,他翩然而去,獨賦揀盡寒枝。蘇堤一線,說不盡對百姓之親;孤墳千里,道不完對亡妻之念。但最心儀的,還是那一份處世的瀟灑,那一份笑賦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人生領悟,那一份雖只可漁樵於江渚之上,卻仍能醉於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的灑脫。仕途的不順並沒有使之沉淪,而是給了他一種新的生活、新的人生觀。儘管有人不喜東坡,但卻無法不對這一份達觀悠然神往。文采飛揚的東坡以儒家的入世出現在世人面前,可道家的空靈卻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了他。

儒、道、佛,本出同源,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而當文明的衝撞、交融塵埃落定,當唐的奢華、宋的繁盛已沉澱入歷史,詩的翩然與詞的清雅卻歷久而彌新。悠悠翠竹中,讓我們靜靜地尋一個安寧的地方,越發近距離地審視這思想的完美和諧吧。

東籬採菊

東籬把酒,悠然採菊,一切恬然而淡雅,一切似與官場紛雜無關,有的只是歸於田園的淳樸與釋然,但,這般恬靜中,卻也總揮不去那一份心繫百姓的關切。

縱觀古代文人,欲隱歸避世者不在少,但真正做到的,怕只有陶潛一人,心遠地偏的那一份恬退,採菊東籬的那一份超然,會意忘食、既醉輒退的瀟灑,那是多少人所追尋的生活與思想情態啊!只是那畢竟是一種理想的高度,無元亮此般風采者,卻是萬難企及。輕輕吟着“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誦着“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似乎方纔懂了淵明之心,悠悠天地,淵明一襲布衣傲然而立於其間,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之贊,唯授之他,方始實至名歸。他的心中,沒有鬧市紛雜,他所企盼,唯有百姓安居,唯有天下大同,唯有世外桃源爾。

一個被公式化的歷史人物,一個被定格了的道義說教者。與同時代的歐陽修、柳永、包拯、狄青等人相比,希文實在是缺少一種鮮明的個性魅力。如果沒有那篇《岳陽樓記》,恐怕沒人會認識他。但一時間腦海中卻無法抹去這樣一個似乎已經被蓋棺定論又從來沒有多大疑義的人物。大約是岳陽樓成全了希文,而希文也成全了岳陽樓吧,這一人一樓在後世者心中似乎已融爲一體。而當前人、今人乃至後人一代代傳頌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吟詠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又有幾人專注地審視過希文的內心呢?一曲《岳陽樓》,包含了太多太多,但通觀其文,希文卻將對百姓之心融會字裏行間,居廟堂之高憂其民,處江湖之遠憂其君,嘆希文,一世卻有幾日不憂?他沒有似元亮一般選擇淡泊,他的一生都在仕途奔波,但與淵明相同的,卻是追求的那一份大道之行也,外戶而不閉的和美。

東籬欲摘菊贈君,天下大同唯吾心。

當歷史的硝煙,滾滾的紅塵都終歸於平靜,悲歡離合盡皆成爲文字的沉澱,回首往昔,那些似乎相悖的思想,竟然皆出同源,那些彷彿對立的文化,竟然終歸於同一個終點。萬古的悲歡,在這一刻,盡歸於諧。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13

說到勝芳,人們都會想到“勝水荷香,萬古流芳”的美傳。而我卻想到的是霸州四中(原勝芳高級中學)的花園勝園。

勝園的南面是南教學樓(大約1998年建成),經過歲月的洗滌,依舊熠熠生輝。綠、白兩色,有荷葉之姿,典雅敦厚。走進樓內,好像能感受到荷葉的清涼。勝園的北面是北教學樓,紅、白兩色看上去充滿朝氣,裝修巧妙,細節之處顯示出現代建築的精妙與莊重。

勝園的中部有一個南北貫通的人工湖。記憶中一到夏天,湖中有蓮,大多是小小的白蓮,綻開如水中的白衣仙女,微風拂來,她們在水面隨風飄逸,真有點江南水鄉的風致。湖底是藍色瓷磚,所以湖水顯得格外清澈,藍天上的白雲也落在湖面上,水中的魚兒們彷彿在空中游弋。陽光也來湊熱鬧,一躍,一猛子扎到湖底,和花鯉魚玩耍去了。頗有《小石潭記》的感覺呢!孩子們的笑臉時常映在湖面上,惹得小孩兒笑呵呵地抓湖中的自己呢。在這炎炎夏日,這美麗的園子讓人愉悅,蟬聲也不聒噪,蛙鳴宛如名曲。

最喜歡冬季,等到湖面的冰凍結實了,孩子們便撒歡地玩去了。孩子們很天真,竟怕魚兒們在冰下憋壞了,想着拿竹棍把最外圍的冰砸開。就這麼一個“遊戲”,可讓他們度過一個下午的時光,也不管天氣冷,不管在冰上摔了多少跤。他們依舊開心地做着“遊戲”。因爲他們愛這個“遊戲”,愛這個能帶給他們歡樂的湖。

今天,一場雨過後,來到勝園,湖裏的水呈渾濁的土黃色,渾濁得已看不見魚兒了。昔日水上盆栽被這酸雨一敲打,花兒凋零,葉子變得枯黃,也不精神了,耷拉在一旁乾癟得可憐,凋謝的花瓣,在水中泛起渾濁的漣漪。

遊蕩在勝園,思緒萬千。聽着夏日的蟬聲和蛙聲,沒有以前的欣喜歡愉,多了些許的感傷和憂慮。願未來的勝芳,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注重環保,重現荷香百里飄,蘆葦萬里飄的景象。

希望我可愛的勝園,重回昔日的美好。

《萬古江河》讀後感 篇14

時時揣摩,刻刻思索,繪不出他的丹心一片;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寫不盡他的熱血滿腔。時光輾轉擦不掉他的報國志,風雲變幻蓋不住他的愛國心。

他本一副錚錚鐵骨,卻生不逢時,偏偏遇上了無力迴天的南宋王朝;進士第一,他卻因一身凌然正氣在爲官路上倍受排擠。官場似戰場,面對皇權,他可以棄之不顧,可國難當頭,他選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國家危在旦夕,衆人唯恐避之不及,推他出使敵國,換一時安樂。他義無反顧,淡定從容。可,是非曲直豈能與敵軍爭論?他義正嚴辭,被扣留的結局便早已註定。當被押解北上,他仍心繫江山社稷,無辜黎民。九死一生逃脫後,依舊領兵抗元。不爲朝廷的“少保”、“信國公”之位,只爲飄零破碎的大好河山可早一日統一;只爲流離失所的平民百姓能早一日安寧。當兵敗被俘,他視死如歸。“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傳千古;當元軍勸降,他寧死不屈,青史垂名。

有人說他傻,既當權者無道,又何必保他穩坐江山?何不像陶淵明,尋一片淨土,安度餘生!可誰知道,他心繫百姓,既爲官,便要做個能爲百姓撐起一片天的好官。又有人說他笨,元軍愛才,南宋無門,何不學秦檜,爲生,屈尊受降,保一家平安。可誰又知道,他浩然正氣早已入骨,即爲南宋領將,便誓死不降!

國家已無望,死,也許是最好的歸宿。惶恐灘頭兵敗,零丁洋上受辱,也許他早就想到了這個結果。終於,他倒下了,卻爲史冊留下了一抹暗香。

千年也不過彈指之間,幾多輪迴,生死也不過須臾片刻。文天祥!千變萬化,唯抹不去那汗青之名!他的丹心一片定能萬古長青,他的滿腔熱血,必會世代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