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師的心靈溫度》讀後感

《教師的心靈溫度》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的心靈溫度》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的心靈溫度》讀後感

《教師的心靈溫度》讀後感 1

我手捧《教師的心靈溫度》一書,心裏一直在想:徐老師說的“心靈溫度”指什麼呢?兩天一氣讀罷,頓覺清新典雅、親切無比,所描所述似舉手可觸。

徐潔老師用行雲流水般的文字,以獨特的視角,睿智的思考表達了對於教育的沉思,對於課堂的體驗和讀書的感悟,以及對於孩子成長的關注。她學的紮實,說的真實,做的踏實。翻看她的.文章首先驚歎於她行文的縱古論今旁徵博引,真可謂妙語連珠,這與她深厚的文學底蘊不無關聯。起初還認爲她是高中的語文老師,可曾想到她竟然是初中的一位物理老師。這也揭示她所言的“心靈溫度”指標之一——教師必須是一個“愛讀書”的人。她認爲,我們一天一年一生都不能忘了讀書,不愛讀書的老師就不是一個稱職的老師。“心靈溫度”指標之二——教師必須是一個“愛教育”的人。你有多愛教育,你把教育當作職業還是事業,你願成爲《教育田野裏的守望者》嗎?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中守得住教師的清貧嗎?在唯分數論成敗的今日守得住教師的信念嗎?“心靈溫度”指標之三——教師必須是一個“愛學生”的人。愛在哪兒?愛在能領會到課堂上《學生的提問是對教師的讚賞》,愛在能《讓錯誤美麗起來》,愛在能真正懂得對學生的《教育是水的載歌載舞》。我自知我對學生的行爲都是出於愛,但我也明白這些出於愛的行爲一定也有許多對學生造成了傷害,因此,這個“心靈溫度”指標自己是不能打分的,能發表意見的只能是學生。

徐老師在《一輩子學做教師》一文中,以全新的視角讓我們來理解“學習”的概念。學習即生活,學習與生活之間不存在任何疆界。當你把學習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爲一種必不可少的需要的時候,就會掙脫功利的羈絆,使學習成爲快樂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掌握應有的學習能力,把終身學習作爲生存責任和生存方式,提升學習的自覺性,做一名學習型教師。終身學習的警言是:在變化無窮的時代,你永遠不能休息,否則就將永遠休息----認識不能片刻停頓,學習通過一生進行。因此“做一輩子教師”首先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處處留心皆學問,邊學習邊思考,你會發現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況且當前新課程的實行,對我們教師素質的要求更高了,對我們的專業水平要求也提高了,所以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學習。而學習不能只通過書本這個不會背叛我們的朋友,我們可以向生活學習,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積累,通過自己不斷揣摩得到一種內化了的無法言傳的知識。我們可以通過博客這個交流平臺,讓自己在交流中得到啓發、補充,實現思維上和智慧上的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想。

總之,學習是一種積累,思考是一種生命的頓悟。我們應該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去學習、思考,增長知識、豐富經驗、昇華情感和分享歡樂,用生命去影響生命,用心靈去塑造心靈。

《教師的心靈溫度》讀後感 2

《教師的心靈溫度》是本溫暖的書,我在家中溫馨的田園陽臺上體驗“閱讀的幸福”,沉思於一個熱愛教育的人對當代課堂、當代教育百態的叩問和對教育百味的咀嚼。

書的第二輯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重點陳述了教育痼疾帶給學生、家長、老師的痛。我們都知道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成爲所謂的好學生——即現在的高分學生,在學校裏的“好學生”也不見得都能在社會上有好的將來,對於教育東方西方自來就有種種不同的看法但是可以明確的是教育的最終目的絕對不是要把所有的學生都變成高分學生。用徐潔老師的話說“對一個人來說,書要讀,但心理素質好﹑頭腦聰明﹑會做事更重要。”可是我們都清楚現今的教育制度把學生變成了學習機器、考試機器,學生學習的`大部分知識脫離社會實際、遠離心靈。說到底,當代的教育缺乏對人性的尊重和對學生身體、心理髮展的科學認知,通過透支學生的身體﹑枯燥的重複性學習提高學生的成績,毫不留情地漠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這是所有有識之士痛心疾首卻又暫時無能爲力的事情,這是象徐潔這樣的老師奔走相呼卻又收效甚微的短視和功利化的現實制度,這是我們這些一線老師明知對學生不可爲卻又不得不爲的真實普遍的教育現象。我們能做什麼?一面發牢騷一面繼續一如往常的教學?我們當然遠遠沒有能力改變現今的教育制度,但不妨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尋找一條協調之路。

先從自己做起。徐潔老師在第一輯表述了我們這些麥田守望者的職責和艱辛以及在現今環境下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第一輯主要表達了徐潔老師的四點思想:

一、教師要有深邃的思想,不斷堅定、充實自己的精神空間。

二、教師要培養具有獨立思考精神和獨立人格的學生,要科學的對待學生的成長。

三、教師要會學習、不斷學習。

四、教師對待教育要循序漸進,不要一蹴而就。

徐潔老師在好幾篇文章中反覆提到要溫柔而耐心地等待着孩子們的成熟。如《做教師必上的第一課》這篇小隨筆引用了很多教育學書籍中再三提到的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的一段話:教學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採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爲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製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啓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讓人開心;能傷人,也可以救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一場危機之惡化或解除,兒童是否可以受到感化,全部決定在我。是呀,這些全部決定在我,我深有體會,我雖是一個科任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比班主任小的多,可是我還是能在上課時從學生戰戰兢兢的眼神中看到畏懼,還是能在走廊裏看到見到我後學生落荒而逃的身影。而我這樣,除了收穫畏懼、一時的好紀律還收穫了什麼?我這種不得不爲的完全中國式的敬畏教育很多時候嚴重傷害了學生的心靈進而扼殺了許多學生學習的興趣。

曾經我也是如母親般充滿耐心、愛心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曾經我也是滿面笑容的對待學生的頑皮﹑縱容學生的胡鬧,聆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喜歡﹑信賴。何時呢?我滿面嚴霜﹑心腸剛硬。何時呢?我只看到紀律﹑成績,只認爲乖乖聽我們話的纔是好學生。我何嘗不明白對待學生要溫柔而耐心地等待着孩子們的成熟,卻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中失去了耐心,在年復一年的平淡中忘了剛畢業時那些愛心的誓言,在經年累月的工作中總結了一份有利於自己快速省事的教育之道,制定了一份行之有效的違背學生天性的紀律規則,讓學生在這種規則中慢慢長成小大人。我的心中曾經也是陽光明媚百花齊放,卻在現實中慢慢演變成了雜草叢生荊棘密佈。而在中國這種教育制度下象我這樣的老師還有多少呢?還好,我們不是頑固不化的老古董,我們有不斷接受新事物﹑新知識的能力,有不斷反思﹑思考的好習慣,有實行更新自己教育理念的機會。我們可以帶着這些決心,這種每時每刻的改進,用深邃的思想、不斷學習的精神科學而又有耐心的教導自己的學生。願我們都能象這個假期一樣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停下忙碌的腳步,拔拔草﹑施施肥,潤澤滋養自己心靈的花園,讓花園芳香飄逸、蓬勃蔥鬱,然後帶着那份最深刻的甘甜、最純美的芬芳讓自己更好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