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錢學森傳讀後感(精選16篇)

錢學森傳讀後感(精選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錢學森傳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錢學森傳讀後感(精選16篇)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1

寒假期間我看了《錢學森傳》,錢學森是我國導彈、火前以及航天事業的莫基人,是人們心中的“科學聖人”。他的愛國之心、堅定信念和創新精神,使我心懷崇敬、感觸良多,印象最深的還是錢學森的堅持不懈的精神!

錢學森身上有看中華民族濃厚的傳統美德。他的奉獻精神,他的民族氣節,他的艱苦樸素,還有他的高尚品格,無不令人敬仰。其中給我最深的觸動是他愛國主義者的情懷,書中講述的愛國主義情懷是貫穿他整個生命的主旋律,當他身在異國他鄉,羈絆難歸時,他至始至終都堅持着“我要回國”的信念,時刻不肯鬆懈……還在美國法庭上大聲宣告:“我是大唐的後代,我的一腔熱血只報國,我的根在中國。”在經歷了長達五年的囚禁後,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還顧不上洗去一路的風塵就立刻投身到了新中國的科技建設中,以一個普通科學工作者的姿態積極工作。在條件艱苦的荒漠,成功研發了“兩彈一星”,爲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發展做岀了傑出的貢獻。錢學森28歲時就與導師一起完成“卡門錢近似”公式,創立火箭與航空領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開創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兩門學科,爲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岀了重要貢獻,展現了科學的力量和價值。

我豐常地敬佩錢學森堅持不懈的精神,與他所遇到的困難相比,我們這些生活在蜜罐、搖籃的孩子們所遇到的挫折好比是沙灘上的一粒碎沙一樣不起眼!當我們學習中遇到一點點“難題”是,總是很輕鬆地放棄了,轉而問家長,問老師。可是,這一點點的挫折與錢學森所遇到的那樣多而且十分艱難的挫折相比,自已的那些掛折又能算些什麼!

所以,我們要向錢學森學習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挫折,勇住直前!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2

傳記前言中有一段:錢學森的朋友、普林斯頓大學航空系教授Martin Summerfield說:“在科學的預見性上,錢學森不像馮。卡門、愛因斯坦和特勒等科學巨人一樣,富有遠見卓識。他可以幫助他們完成計算工作,成爲他們的左膀右臂,但卻無法成爲大師。我認爲,錢學森的長處在於複製,複製大師們所創造的東西。”

在第7章又有一段:馮。卡門即使在大庭廣衆下也能解答難題,事實上,羣體的互動和在衆目睽睽下頂着壓力解決問題的情景甚至能夠讓馮。卡門興奮起來,從而思如泉涌。與之相反,錢學森可不願意當着別人的面絞盡腦汁,他會把問題帶回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思考周全後,才得出答案。

在第9章有一段:錢學森和他的學生會去旁聽馮。卡門的講演。馮。卡門有時會在黑板上推演一些他從來沒有做過的理論,錢學森埋頭抄錄下來所有內容。在快結束時,馮。卡門會看着表,說:“我認爲結果可能應該是這樣的。”然後隨手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公式。大約在一週後,錢學森會走進來,把整個計算做完,然後說:“馮。卡門是對的,結果就是這樣的!”錢學森對自己老師馮。卡門的天資卓越深爲歎服。

說實話,看了這些,讓我感到十分沮喪。錢老是我心目中的大師,但是,在他的同學、同事和學生看來,他與馮。卡門這樣的大師有非常大距離。尤其“長處在於複製”深深地刺痛了我。中國的大師與國際大師到底差距有多大?現在再回想“錢學森之問”,我們應該怎麼想?!我們正在嘗試辦的“尖子班”應該怎麼辦?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3

今年暑假我讀了《錢學森傳》,這本書讓我瞭解了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的事蹟。

1911年,是一個災難深重的年代,錢學森出生在杭州,後來隨父親全家搬到了北京,在北京度過了少年的學習生涯。他從小立志成爲一個有用的人,長大後報效祖國。於是他勤奮刻苦,埋頭苦讀,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並得到了去美國留學的機會。

留美期間,深知中國科學技術落後的錢學森,更加刻苦地學習科學知識,並立志學成後回國,拯救中國科技。在美國,他致力於前沿科技——宇宙火箭技術的研究,很快他就成了知名的火箭專家。就在錢學森準備回國時,戰爭爆發了,於是有人指控他加入了共產黨,他很快就被FBI抓了起來。通過多方努力,FBI不得不釋放了他,重獲自由後,他拋棄了在美國的優厚待遇,懷着滿腔的愛國熱情毅然回國,因爲他要實現少年時的志向,儘自己所能報效祖國。

一回國,錢學森就全身心地投入了他熱愛的科技工作,不僅造出了中國第一枚火箭,把中國的第一顆衛星發射上了太空,還爲國家培養了很多的科技人才,爲中國的導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錢學森是一個充滿愛國思想的偉人,他爲中國航天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所以人們尊稱他爲“火箭之父”,“導彈之父”,“航天之父”等等。

錢學森之所以有這麼多的成就,是因爲他熱愛祖國,從小樹立了遠大的理想,認真學習,刻苦鑽研。我們作爲祖國的接班人,也要以錢學森爺爺爲榜樣,熱愛祖國,好好學習,以後才能像錢學森爺爺一樣爲祖國的偉大復興出一份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4

2011年春節期間,利用閒暇時間,我讀了《平凡早就的偉大——錢學森傳》。在這個網絡風行的時代,能夠坐下來讀一本好書、品一杯銘茶,似乎早已是一種美好的回憶。《錢學森傳》讓我重溫了久違的愜意時光。

這是一本寫錢學森生平的人物傳記。全書文字優美,脈絡清晰,以順敘的方法介紹了錢老先生的一生。錢老先生的不凡事蹟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每次一翻開書就不捨得放手,在不知不覺中,時間匆匆滑過。

全書從介紹錢先生的家族背景及他的父親錢鈞夫和母親章蘭娟開始,講述了錢父的博學與廣交,錢母的聰穎與善良,更講述了錢學森的父母對幼子的一份良苦用心。父親講述的鯤鵬的故事讓錢學森從小就志存高遠,母親在知識上的言傳、在德操上的身教讓錢學森享用一生。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文章繼而介紹了錢先生從小學到大學的種種軼事,從小飛鏢的遊戲到上海交大的尖子生讓我們看到了“英雄出少年”的錢學森。少年時代的錢學森已經顯示出不凡的天資。如果說錢學森少年時代的成功取決於他的天資聰穎,那麼他留學期間的經歷恰恰告訴我們“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學習,即便節假日也不中斷。這份堅持說明了先天的資質雖然很重要,但是沒有超乎常人的努力和踏實的作風也不會有最終驕人的成就。也許正是他超乎常人的天分和勤奮,才使得他作爲一名學生就有足夠的底氣去挑戰學術權威、28歲完成卡門—錢公式、36歲成爲麻省理工終身教授、回國後,創建力學研究所、成功打造了“兩彈一星”。這些成功應該就是對他過人的智慧和勤奮學習、踏實工作的回報。

錢老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貢獻世人皆知,錢老的民族氣節亦讓人感動。作爲一個普通的人,我想說的是:在錢老無數的光環、近乎完人的背後,我們應該看到他勤奮好學、踏實嚴謹、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應該看到他爲了祖國的興盛無私奉獻的精神,還要看到他熱愛藝術、趣味高雅的情操。這也許正是我們現代的年輕人所缺少和值得反思的。

今後,我一定會重讀此書,他的一生就是一本勵志書,讓人回味的太多,每次翻開應該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落筆之際,已是深夜,擡頭仰望夜空,星星寥寥……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5

讀了《錢學森傳》後,我知道了錢學森是中國的火箭專家、導彈專家、“航天之父”和“導彈之父”而且還是中國航天事業的拓荒者和奠基者,是“兩彈一星”功勳獎攻獲得者。

在他心裏,國爲重,家爲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

他刻苦求學名校,留學美國,36歲成爲終身教授,5年被囚終歸國。他克服各種困難,無怨無悔奠定祖國航天事業。

回國後,錢學森馬上投身到研製導彈中,那時的中國導彈事業是一片空白。在蘇聯研究人員,被調走後,研究陷入了困境,在錢學森的帶領下,中國的第一顆導彈終於總裝圓滿成功。

錢學森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貢獻世人皆知,錢學森的民族氣節亦讓人感動,在錢老無數的光環,近乎完人的背後,我們應該看到他勤奮好學民,踏實嚴謹,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應該看到他爲了祖國的無私奉獻的精神,還要看他熱愛藝術,趣味高雅的情操,這正是我們現代的年輕人的缺少和值得反思的。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看到一個逐步壯大的中國,我們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沒有經歷過去的苦難,相比錢學森,他身處那樣惡劣的環境依然忠貞愛國,堅持奮鬥,自強不息,我們以他爲榮,以他爲榜樣,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拼搏精神,勤勤肯肯工作,踏踏實實做人。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6

錢學森,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家,而我,非常的崇拜錢學森,所以,我在暑假,看了一本《錢學森傳》,這讓我非常的有感悟。

同許多偉人一樣,錢老也留下了許多經典話語,讓人印象深刻!他說:“我姓錢,但我不愛錢。”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20年,20年裏,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擁有豐厚的待遇,美國給了他很高的榮譽。然而,錢老始終眷戀着生他養他的祖國,依然放棄一切決定回國。時任美國海軍部次長金布爾聲稱“一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傢伙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從此,美國對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對他實施監視拘禁。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釋放15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爲交換,錢學森終於衝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國懷抱。在他心裏“國爲重,家爲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是偉大的人民科學家。這是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組委會給錢老的頒獎詞,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出身在和平年代,看到的是一個蒸蒸日上逐步發展壯大的中國。我們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我們沒有經歷過苦難。相比錢學森,他身處那樣惡劣的壞境依然忠貞愛國,堅持奮鬥,自強不息,我們以他爲榮,以他爲榜樣,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拼搏精神,勤勤肯肯工作,踏踏實實做人!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7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百家講壇的一本傳奇書《錢學森傳》,我着急買來與錢學森開始學習之旅。

在上海的一個角落,一名孩子小孩出生了,他爸爸希望他的兒子穿梭在知識的森林,所以叫“學森”這位小學森從小聽爸爸講的書,一到上學的時間變勤奮好學,是老師的小助手,也是同學的好榜樣。錢學森由於他十分好學,便去了美國留學,在留學期間別的同學都在外面郊遊,而且他確實在書做實驗,他說這樣好的學習空間不用,不是白白浪費嗎?當時他拜凡卡門爲師,他懂得如何做了要回國,可是移民局卻不讓他回去。在中國的談判下,總算把錢學森救了回來。讀這本書我十分震驚,當我無憂無慮在郊遊,錢學森還在學校裏努力學習;當我在吃早飯時,他卻因爲思考問題吃不了早飯;當我在被窩裏舒服的睡覺時,他還因爲一道題而沒有睡覺,他爲什麼有這樣持之以恆的耐心,因爲他有一顆報答祖國的心啊。錢學森見到資料就抄,讓我知道知識是人的財富,當錢學森因爲不能回國,讓我知道祖國纔是錢學森的家。讀了這篇文章,我想到了我的表哥,他熱愛學習,做好作業就複習,有一天我與他去郊外玩,他大叫一聲說自己還沒有寫好作業,着急回家寫作業去了。

這本書讓我看見了一個好學的小學生,讓我看見了一位文質彬彬的學者先生,他會一路伴隨着我的成長。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8

利用假期時間,我讀了《錢學森》這一篇課文。讀了之後,我的感覺頗深。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1949年中國解放,而在美國已經頗有作爲的錢學森卻毅然放棄了優越的條件,準備啓程回國,但是卻受到了美國人的層層阻撓,但是錢學森沒有放棄,依然堅持着回國,不久他被美國人抓到了一個海外拘留所。被關押了15天,體重減輕了四十磅。但是,面對這些磨難,錢學森時刻也沒有認輸,經過五年的漫長等待,錢學森博士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

回到祖國後的第二天,錢學森就帶着一家人來到了天安門,仰望了這別離幾十年的天安門。雖然當時中國科技落後,但是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就先後製造了兩枚導彈。

可以用這一句話來形容他: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這就是我國的愛國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9

今天,我們學習了《錢學森》這篇課文,感觸頗多。

這篇文章介紹了錢學森的地位與價值以及他的愛國情懷。錢學森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後來赴美留學,師從馮。卡門教授,成爲他的得意門生與助手。錢學森在美國享受着我們所向往的生活,但他並沒有滿足,他一直想回國,他認爲他是應當回去的。但是,他的回國路受到種.種阻撓。終於,他經過五年的漫長歲月後,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我覺得,錢學森是一個熱愛祖國的科學家。不管在美國的生活有那麼富裕、工作條件有多麼優越,但他不被這些誘惑所迷惑,他經過重重阻撓,終於回到了他的祖國。我們要學習他熱愛祖國、爲祖國做貢獻的精神。我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像錢學森那樣有才華、有知識的人,爲祖國做貢獻。我們不管到哪裏,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啊!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熱愛祖國的人,如詹天佑、巴金、姚明等。有一次,記者問姚明:“你什麼時候回美國?”,姚明馬上糾正:“是去美國,回中國,而不是回美國。”一個“去”,一個“回”,就足以看到一個人的愛國情懷。我認爲,熱愛祖國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品質。歌聲中唱到“愛祖國,愛人民。”顯然,熱愛祖國是我們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品質。

我們要熱愛祖國,好好學習,爲我們親愛的祖國增添光彩。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10

前不久在西安市舉辦了第29九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在書山書海中我發現了《錢學森》這本書。爸爸曾經告訴過我,錢學森被譽爲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被美國人稱爲可以抵上五個師的人。我很想了解一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於是我就買了這本書。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閱讀起來,漸漸的我被錢學森爺爺的人生經歷所吸引。這本書從錢學森爺爺的出生開始寫起,講述了他曲折的求學經歷,以第一名的好成績去美國留學,在國外經過努力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當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爺爺放棄了國外的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回國後他爲我國“兩彈一星”工程和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讀完這本書我被錢學森爺爺的愛國精神所深深感動了。他在美國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工作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他在聽說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後,立即準備回國,即使在收到美國政府阻攔甚至是種種迫害,也從不動搖回國的信念。回國後他不計較個人名譽,甘心默默無聞的爲國家的國防科技事業貢獻自己的全部。

我現在是一名小學生,一定要向錢學森爺爺學習,擁有一顆愛國之心,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少年強則國強,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爲國家的強盛增光添彩!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11

今天是錢老誕辰100週年,作爲一名中國航天人,下午提前看了這部片子。看開頭陳坤和美女在一起恩愛以爲要拍成偶像劇呢,心裏各種暈啊,過了一會又覺得陳坤的扮相像馮遠征,神啊,我心裏是真怕這個片子拍得不好啊。

後來慢慢步入正軌,錢學森的形象也慢慢豐滿起來。故事講得不錯,沒有出現《飛天》那樣的各種崩潰,情節雖然不太緊湊,但是音樂配的不錯(雖然不是原創),彌補很多。裏面幾個美國人的形象挺有味道,尤其是他們的英語說得很好(恩恩)。

片子裏洋溢着愛國主義者,革命者,科學家、愛人以及逝去的情懷。看到最後很多人流淚了。或許,一個航天人看到自己的祖輩,看到曾經的艱辛,看到恪守的堅定,看到執着、看到夢想、看到無數的失敗還有相擁而泣的成功,總會有更多的感觸吧。

我不想評論電影如何,但是作爲一個航天人,我給她5星,因爲我真的熱愛着這份事業,熱愛着我的國家。

向錢學森致敬!您的後人從未停止前行!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12

他,是一個刻苦學習的中國人,從美國留學克服許多困難回到祖國,帶來了高科技技術;他,是“火箭之王“”“中國科制之父”;他推進中國兩彈進程提早至少20年;甚至在他老年時還挑戰了新的科學領域-系統工程。你知道他是誰嗎?對的,他就是我崇拜的錢學森!

錢學森,是出生在上海,他有個愛國,有知識,正直,寬容的父親和傳統,親切,包容他的母親。小時候的錢學森雖然愛玩,依然對知識充滿着好奇,無論是畫畫,音樂,還是科學知識。錢學森喜歡提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他也得了個雅號:“小問號”。對知識的求知慾,隨時隨地如磁鐵一般吸引着錢學森。父親經常告訴他“唯有科學,方使祖國強大”,錢學森努力刻苦地學習,下定決心爲了用科技武裝頭腦,用科技振興中華,改變祖國面貌。我也要學習錢學森爺爺這種用知識來報效祖國的精神。打開新聞報道,現在我國有10億多的人打完了中國科研人員研發的中國疫苗,這就是科技的力量,也是這些醫學科技人員的努力的結果!這是多麼值得我們驕傲的事!

錢學森是個很有獨特魅力的科學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錢學森在國內都是一直受到大家的青睞,但來到美國,就因爲他是中國人,飛機制造廠不歡迎他。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強烈的傷害!但他沒有退縮,他決定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讓美國人看看:中國人是優秀的!他的謙虛的態度和刻苦勤奮的精神打動了馮?卡門教授的信任,並得到教授的指導。錢學森更加努力了,埋頭苦幹,奮筆疾書,書一本一本地讀完,筆記也一本一本地寫完。每天18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使得錢學森成了古根海姆實驗室的一道風景。他那種如飢食渴,廢寢忘食的精神讓其他同學和老師都震驚和感動了。,他的學習態度和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錢學森就是以這樣的精神來學習研究,才能取得這樣大的成就,成我們崇拜的偉大的科學家!

錢學森的愛國精神,激勵了他不斷學習,學成之後用科技改變祖國!不管哪裏,什麼環境下,錢學森都把不斷學習,不斷研究放在首位,克服一切困難,才能取得好的成績!錢學森爺爺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我們這一代,也要不忘前輩們的`初心,好好學習,爲祖國的繁榮強盛,爲人民的安居樂業貢獻一份力量!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13

講述了錢學森這位偉人的學成以後的歸國路程是多麼的漫長也是同等的艱辛。錢學森爲了讓自己的祖國更加強大,毅然的決定離開了自己深愛的祖國,來到了美國,去學習技術,好在學成以後好好的報效自己的祖國。可是事情並不是自己想的那麼簡單。在1950年,錢學森在學成以後準備回國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因爲錢學森出師與美國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認爲這樣的人才絕不能讓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在這期間錢學森就像已經被美國給監禁了。直到最後周恩來與美國不斷的談判,才使錢學森回到了自己的祖國。利用自己學習的成果,爲祖國的火箭和導彈技術提出了極其重要的實施方案。

錢學森一生都在爲我們的祖國出貢獻,而現在的我們也要學習錢學森的精神,好好的學習,遇到任何的困難都不能放棄我們現在這麼好的學習機會,好將來爲我們的祖國做貢獻。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14

假期,我閱讀了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叢書《錢學森》,認識了一位特別的英雄——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提起錢學森,我首先想到他是“兩彈一星”的元勳,是火箭專家。而這本書讓我瞭解了錢學森先生光榮的一生。

這本書從錢學森出生時開始講起,主要記錄了他如何成爲一名博學多才的科學家、如何竭盡全力的迴歸祖國、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完成“兩彈一星”的驚世壯舉等。

錢學森能夠成爲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善於觀察、分析,擁有嚴謹縝密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而這些能力和習慣都是他從小養成的。書中介紹,他從小就喜歡仰望星空,三歲時就會背上百首詩詞和數學心算;讀書時不僅語數英成績拔尖,而且愛好文學、詩詞、繪畫、交響樂。他的學習效率怎麼這麼高呢?原來,他學習時不是死記硬背,而是重在理解,才能快速地把知識變成自己的,他把詩詞化爲風景,觸景生情,愛提問和多動腦思考,而且經常泡圖書館。看着書中小時候便勤奮好學的錢學森,再對比一下我自己,我只報讀了一個課外興趣班而已,就嫌學得多,覺得沒時間學習,沒有持之以恆學習,真是慚愧。錢學森先生這些寶貴的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得到兩個“百分”的事蹟。他在上海交大上學時,經常考一百分。在一次重要的考試中,老師宣佈又是錢學森獲得了一百分,可錢學森發現他有個筆誤,把一個公式“Ns”寫成了“N”,他勇敢地和老師指出了這個筆誤,試卷從100分更正成96分。老師讚許地說:“你這種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是做學問和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前提!從這點上,你在我心中仍然是滿分!”看到這裏,我不禁想象,如果是我,我會勇敢主動地站出來更正,從而和一百分失之交臂嗎?

書中還讓我深受感動的是錢學森那強烈的愛國情懷。愛國,是他一生不變的主旋律。他出生於剛推翻封建社會的陰曆辛亥年,成長於山河破碎的歲月。他年少時,最喜歡背誦的就是《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觀念從小就在他心裏生根發芽。

他在出國求學時,就抱着“航空救國”的志向和準備。在祖國需要時,毫不猶豫放棄處於巔峯的科學研究事業和美國政府提供的優厚待遇,堅決要返回自己的祖國。即使是面對美國政府長達五年的無理拘留和人身恐嚇,他不忘初心,不屈不撓要回到祖國、報效祖國。這是多麼崇高的愛國情懷啊!

通過閱讀此書,我感受到科學家熾熱的愛國情懷、一絲不苟的求學態度,瞭解了科學家堅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和卓越貢獻。向科學家致敬!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15

在“五一”勞動節期間,閱讀了《錢學森》,知道了錢學森是一位爲中國兩彈一星做出偉大貢獻的科學家。

錢學森出生在辛亥革命勝利的那年,上小學時成績名列前茅,誰也比不上他。由於成績優秀,就直升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929年秋天,錢學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學校規定,如果每科都90分以上就可以免費,錢學森科科成績都達到90分以上,迎來了師生門的讚歎聲。不久,錢學森去美國留學,打破美國人瞧不起中國人的觀念,並且成績優秀,還擔任美國高級顧問、教授,名揚天下。祖國解放了,新中國成立了,錢學森一心想回到祖國,報效國家,但他被美國政府無理扣押、監視了五年,最後以到外國講學的名義,轉道香港纔回到祖國的懷抱,受到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熱烈歡迎。回到祖國後,把自己的所有知識,傳授給同事、學生。他的頭腦儲存的知識真是無限海量,豐富得驚人,並且都是當時世界上導彈製造的最新知識,有近程導彈、中程導彈、人造衛星等知識,是位了不起的科學家。

我感受到當中國的運載火箭騰空而起的時候,當中國研製的導彈準確命中目標的時候,都會想起兩彈一星的前輩們。

錢學森——讓我們的航空事業更偉大,連創奇蹟!

我們要向錢學森學習,從小學好文化知識,樹立遠大理想,熱愛祖國,長大爲祖國做貢獻。

錢學森傳讀後感 篇16

今天我讀了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故事,感觸很深……新中國建立之初,神州大陸百廢待興,各個方面的制度都還不完善,遠遠落後於西方那些經過千百年積累下來的發達國家。因爲西方國家的打壓,新中國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這一時期有許多人爲祖國繁榮富強而日夜奮鬥,錢學森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錢學森,1911年出身在上海的富裕家庭。由於他天資聰穎,學習刻苦認真,最後使他成爲了世界聞名的科學家。193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可腐敗的政府不給他發揮才能的機會,於是只好揮淚告別祖國,去美國深造。錢學森在美國獲得了驚人的成就。由於他的貢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聘請他爲終身教授,但報效祖國的熱情依然在他心中燃燒。在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毅然返回了祖國。但美國人不讓他走,還惡意折磨他,5年後,在中國政府的交涉下,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中國航空工業委員會,他廢寢忘食地研究,爲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被稱爲中國導彈之父。由於他的巨大貢獻,國際編號3763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爲“錢學森星”。2009年,錢學森於北京逝世,享年98歲。

錢老的事蹟讓我十分感動,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險,也要回到自己祖國的懷抱!一個人愛國竟到了如此地步!而他回國以後,爲我國的科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一枚原子彈研製成功,第一顆人造衛星勝利升空……他還拒絕採訪,拒絕寫傳記,心中掛念的是祖國的科技以及祖國人民的水平。在他的身上,我終於明白什麼是“以國爲重”,什麼是“以民爲重”。在美國,錢學森爺爺衣食無憂,條件優越,科研條件也領先中國很多,還有名譽,有地位。但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強大,爲了神州兒女的生活,爲了自己家鄉的繁榮富強,他放棄了在美國的一切一切,毅然決定返回家鄉,返回了祖國的懷抱。更難得可貴的是,在中國條件惡劣,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做出了比在美國所做出得更高貢獻。我覺得,只有錢學森爺爺這種爲新中國的建設奉獻了所有才智與精力的人,纔算是真正的“棟樑之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