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通用11篇)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偷吃人蔘果》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通用11篇)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1

西遊記》,從少兒版到原着,我一直都喜歡“偷吃人蔘果”這一章節。

從這一章中可以看出豬八戒非常貪吃。人蔘果可是鎮元子家的寶貝啊,這個果子聞一聞就能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能活四萬七千年。對於人蔘果來說,菩薩也要讓她三分,而八戒卻不知貴重,吃了一個還要一個,可見他多麼的貪吃。

我覺得豬八戒非常心急。剛拿到人蔘果就一口吞了下去,連味道都沒有嚐出來。

從偷吃人蔘果釀成的後果分析,清風明月、豬八戒還有孫悟空都有錯。清風明月不應該罵罵咧咧的,這樣會惹怒了孫悟空,導致他把人蔘果的樹毀滅。豬八戒自己想吃人蔘果就應該自己去拿,他知道自己得不到,如果得到了也會被人發現,所以他想找一個人來當替罪羊,順便幫自己弄到人蔘果,這個人,除了孫悟空,還能是誰呢?豬八戒這就叫推卸責任,把好事留給自己,把壞事留給別人。孫悟空也有錯,他不應該去偷人蔘果,而且他不會約束自己,不應該毀滅人蔘果樹。

我覺得孫悟空有一點做的不好,自己偷了人家的果子還不承認,當着師父的面撒謊,我覺得做人要誠實,自己做錯了就應該敢於承認錯誤,知道自己錯了以後改正就可以了,何必要撒謊呢?自己做錯了不算什麼,他還不知道錯,反而把人家的人蔘果樹給毀了。

謊言總有一天會被揭穿的,大家小時候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你總是愛撒謊,最後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人會再相信你了。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2

今天,我看了《偷吃人蔘果》的故事,故事裏有位神仙叫鎮元大仙,他有一棵神樹人蔘果樹,這棵樹上結了28個果子,果子的樣子像個人形,非常珍貴。一天,兩個童子打下兩個果子讓唐僧吃,由於果子太像人形了,所以唐僧不敢吃。童子們見唐僧不吃,就商量着偷偷自己吃。當他們吃果子的時候,被八戒發現了,饞嘴的八戒就讓悟空去偷幾個來嚐嚐。悟空到院子裏打下一個,低頭一看,果子一落地就沒有了,然後悟空就叫土地佬出來,說:果子是不是你偷吃的,快拿出來!土地佬說:那人蔘果落到地上鑽,落到水裏化。悟空說:這難不倒我。悟空這次是打下一個就用衣服接住,他一共打下了3個,回到屋子裏和師弟們分享了。第二天,兩個童子發現了,就跑到唐僧那裏大罵起來,悟空氣得火眼圓睜,跑去把人蔘果樹打了個稀巴爛。後來,鎮元大仙回來了,童子就把悟空偷吃人蔘果的事告訴了他,鎮元大師很生氣,就把他們師徒四人捉了起來,鎮元大仙對悟空說:如果你三天之內,能救活人蔘果樹,我就放你們四人走。悟空答應了,他去請了許多神仙,可誰都沒辦法,最後他去請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救活了人蔘果樹。鎮元大仙放了他們師徒四人,他們又踏上了取經之路。

看了這個故事,我想:我們不能太貪吃,不能當小偷,不然會給自己惹來麻煩的。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3

《西遊記》這本書,從少兒漫畫版到原著,我一直都非常喜歡“偷吃人蔘果”這一章節。

從偷吃人蔘果釀成的後果分析,清風明月二位童子、八戒還有悟空都有錯。童子們不該罵罵咧咧的,因爲這樣會惹怒任性的悟空,結果導致他把人蔘果的樹毀滅。八戒自己想吃人蔘果就應該自己去拿,他知道自己得不到,如果得到了也會被人發現,所以他想找一個人來當替罪羊,順便幫自己弄到人蔘果,這個人,除了好兄弟悟空,還能是誰呢?八戒這就叫推卸責任。悟空也有錯,他不應該聽信他人就去偷人蔘果,而且他不會約束自己,更不應該毀滅人蔘果樹。

我覺得孫悟空有一點做的非常不好,自己偷了人家的果子還不承認,當着師父的面撒謊,我覺得做人要誠實,自己做錯了就應該敢於承認錯誤,知道自己錯了以後改正就可以了,何必要撒謊呢?自己做錯了不算什麼,他還不知道錯,反而把人家的人蔘果樹給毀了。

謊言總有一天會被揭穿的,小時候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你總是愛撒謊,最後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人會再相信你了。

就像最近因爲肺炎疫情只能在家網上上課,我每次上課都會偷偷切換屏幕看一下動畫片,以爲媽媽不會發現,可我每次都會被逮個正着,結果直接導致我的課後作業質量,一錯再錯。看着平板作業里老師批的大大紅叉,我決定以後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課,再也不耍小聰明瞭,因爲聰明反被聰明誤。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4

今天,我看了西遊記第十集的《偷吃人蔘果》。在裏面出現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鎮元大仙。

鎮元大仙喜歡交朋友,很珍惜朋友的感情。他交了一個朋友叫元始天尊,唐僧師徒來到他的道觀裏的時候,他正好去元始天尊那裏參加宴會了。他出發去元始天尊那裏參加宴會之前,預計他的故人-----就是老朋友要來,他還特地交待他的徒弟打人蔘果給將要到來的老朋友吃,這種人參果要一萬年才能成熟一次,並且一次纔有30個,特別的珍貴,他竟然捨得給老朋友吃,說明他對他的朋友很真誠。

鎮元大仙法術高強。他的袖子連五百年前大鬧天宮、天下無敵的孫悟空都收得進去。

但是,鎮元大仙有時也有不對的地方,就是遇事不夠冷靜,不夠客觀公正。他從元始天尊那裏回來,看到人蔘果樹被打倒了,就不分青紅皁白,把全部的錯都怪到孫悟空頭上。其實,孫悟空打倒人蔘果樹是有原因的,孫悟空只偷吃了幾個人參果,清風、明月就大罵起來,孫悟空本來就不知道人蔘果如此珍貴,又不喜歡人家罵他,性子又急,所以就把人家人蔘果給打倒了。孫悟空把人家人蔘果樹打倒是不對的,但如果清風、明月不要罵人可能就不會導致孫悟空把人蔘果樹打倒。而鎮元大仙只聽清風、明月的話,根本就沒有給孫悟空解釋事情原委的機會。所以,我認爲鎮元大仙這點做得不太對。

鎮元大仙如果能夠更好地發揚他的優點,不斷地改正他的不足,這樣纔會有真正的本事。我們如果遇到事情,可要冷靜地問清楚事情的原委,事情的是非曲直以後纔可以做出處理,要不然就會象鎮元大仙那樣做出不太公正的事情來。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5

今天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裏一本叫《西遊記》的書,作者是吳承恩。

我讀了一頁《偷吃人蔘果》的故事,孫悟空他們屋了一個五觀莊的地方,那裏有一顆果樹,名字叫人蔘果樹,五觀莊有一神仙叫五鎮大仙,請他們吃果樹上的果實,唐僧不想吃,因爲果實像一個孩子,孫悟空吃了四個果子,但是他還想吃,他就把守護果樹的孩子手上的`金棍偷走,把他們昏迷,偷了果子還把果樹打倒了,五鎮大仙回來了,發現果樹倒了,就問唐僧“是你打倒果樹的嗎?”唐僧說“沒有”,五鎮大仙就問孫悟空,孫悟空承認是自己打倒的,五鎮大仙到、把孫悟空放在火上烤,孫悟空拔了一根毛變成假的自己,五鎮大仙發現是假的孫悟空,就生氣了,就把唐詩關了起來,孫悟空來找回師傅,五鎮大仙說“只要你能治好我的果樹,我不但放了你師父還要和你結成兄弟”,孫悟空找個很多神仙,他們都沒有辦法,最後孫悟空去找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用瓶裏的淨水治好了果樹,就這樣五鎮大仙煩了唐僧還和孫悟空結成兄弟。

我讀了這個故事的讀後感是要知錯就改,不能騙人。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6

一天老道要出去,對兩個徒弟說:“我今天要出遠門,等一下有幾位去西天取經的和尚要路過此地,你們兩人用幾個人參果來招待他們,”徒弟們聽了師父的話,耐心地等待着去西天取經的和尚。

過了好一會兒,幾位去西天取經的和尚果然來了。唐僧師徒四人看到有個房子,裏面有兩個小道在守着一棵高大的人蔘樹,人蔘樹上長有一個個像小孩的人蔘果,紅顏色的,聽說這人蔘果吃一個能活五百年,三千年才結一個,別看它這麼小,可是它既好吃又珍貴無比,一般人都還吃不到的呢!這麼好的東西說得我的嘴都饞了,好想吃,我們還是看看他們進去以後的精彩節目吧。兩個小道問唐僧師徒四人是不是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師徒四人說:“是”,小道連忙把唐僧師徒四人引進屋內,唐僧一人住一個房間,徒弟三人共一個房間,兩個小道在人蔘樹上摘了兩個人蔘果給唐僧吃,唐僧說:“這是兩個小孩,不能吃,”唐僧又說:“你們怎麼把小孩給殺了?”兩個小道說:“這是人蔘果,是果子,不是小孩。”唐僧就是不信,硬說是小孩,兩個小道沒辦法只好自已吃了。過了一會兒,豬八戒聽說有一種果子叫人蔘果,可好吃了,就找悟空去打三個果子下來,讓咱們三人解解饞,悟空看豬八戒這麼想吃,自己也想吃,就去打果子,剛打下一個,剛落到了地上就不見了,悟空只好再去打果子,還好,打了三個果子下來,就三人一人一個,豬八戒剛放一個果子到嘴裏就吞下了,還不知道是什麼味道,就叫悟空再打幾個果子來,悟空不依,豬八戒只好作罷。等二個小道來數的時候發現果子少了四個,硬說是唐僧偷吃了,唐僧說沒有,兩個小道說:“那一定是你的徒弟偷的”,唐僧找來徒弟問他們偷了沒有,沙僧和豬八戒說:“沒有”,悟空說:“是我偷的,八戒說他想吃人蔘果,就讓我打了三個,”兩個小道說:“明明是四個,”悟空說:“三個”,他們你爭我吵的,唐僧讓悟空閉門思過,悟空只好閉門思過,心裏很不服氣,就用自已的猴毛變成自已閉門思過的樣子,悟空跑到人蔘樹下把人蔘樹連根拔起,果子都落到地下不見了,悟空知道要出事,就和師傅師弟們一起悄悄地離開了這裏。

兩個小道到人蔘樹下玩,看見人蔘樹的根都給拔起來了,心裏完全明白是誰幹的,就去找他們算賬,可誰知他們走了。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7

師徒四人來到五莊觀,因爲悟空偷吃觀內人蔘果,並推到果樹,闖下大禍。被觀中的鎮元大仙發現,把師徒四人一齊拿住,困在觀中。悟空爲賠償果樹、搭救師父,走遍了三島十洲,訪仙翁,求聖老,尋覓起死回生藥後,醫治果樹仙方。最後請來了南海菩薩,廣施法力解救最後使人蔘果樹死而復活,鎮元大仙也與唐僧師徒言歸於好,結爲至交。

我想對悟空說:“下次就別發那麼大的脾氣了,說不定還會闖更大的禍,連玉皇大帝、菩薩、如來佛都救不了的禍。”

爸爸的話:首先我要說,湄湄暑假練字效果很好,要堅持。可能是年齡太小,也可能是寫作太少,時而會出現一些漏字現象。

我們成年人有一種感覺,一段時光不寫作,就會感覺思路堵塞,一段時光不寫字,就會不能確定某些字的寫法。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道理。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8

今日,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偷吃人蔘果》這篇文章對我很有感受。

文中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唐僧師徒來到了萬壽山,然後到了五觀莊前,明月,清風來拜見,並且從樹上摘了人蔘果,給唐僧吃。唐僧不吃,只好明月清風在屋裏吃人蔘果,在他們兩個人吃的津津有味的時候被豬八戒看見,豬八戒給孫悟空說完孫悟空悄悄從明月,清風房間把金擊子拿出,最終他們又跑到廚房,孫悟空把沙和尚喊來,一人一個人參果,可是他們結果還是請觀音變回來。

讀完書,我明白,吃別人的東西必須經過別人的同意。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9

“偷吃人蔘果”這一集中主要講的是唐僧四人翻山越嶺來到了五莊觀。在裏面兩個小童給唐僧吃“人蔘果”可是唐曾不實貨就沒有吃,豬八戒明白了,就叫大師兄孫悟空去偷幾個來吃,偷好之後,把沙和尚叫過來一齊吃,吃完後兩個小童明白了把它們痛罵了一頓,孫悟空十分生氣,把“人蔘果樹”打死了。

事後,他們逃走了。這下可闖下了大禍,要明白“人蔘果樹”可是無價之寶,它可是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過三千年才能熟啊。

鎮元大仙(五莊觀的觀主)明白此事後就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來說:

“僅有就活這棵樹就能不受皮肉之苦並且還能和孫悟空結爲朋友。”

就這樣孫悟空求救了。孫悟空問了許多天兵天將都不能解救,最終才得知僅有觀音才能救活,孫悟空千方百計才把觀音請到那裏,然後用玉鏡瓶裏的神水把“人蔘果樹”救活,就這樣着一件是解決了。

我們不能學孫悟空的做法,所以我們就應遇事要冷靜思考,再做出決定。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10

在整篇西遊記中,表面上看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在保唐僧西天取經,因爲唐僧只會唸佛誦經,不會武功,沒有法力,可是他的佛學修養,人格魅力在處理矛盾時,有時候可以完勝三個徒弟的法力武功。

在《偷吃人蔘果》這一集裏,因爲唐僧師徒借宿五莊觀,豬八戒想吃人蔘果,便扇風點火鼓動孫悟空去偷,之後兄弟三人分吃了,結果被兩個道童看出端倪,痛罵師徒四人一頓。如果此時悟空,八戒聽從師父教誨,果斷承認錯誤,賠禮道歉,而不是去爭執偷了三個四個,那麼憑藉唐僧的佛學修養和與鎮元大仙的交情,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就是孫悟空倔強任性,報復心強,完全沒有出家人的博大胸懷,豬八戒又一推六二五,不肯誠心承認錯誤,也沒有出家人不打誑語的樣子,致使孫悟空又使性打倒人蔘果樹,闖下塌天大禍。連累師父擔驚受怕,顏面掃地。雖然後來經過一波三折,終於請來觀世音菩薩醫活寶樹,師徒四人與鎮元大仙冰釋前嫌,重上西天路。可這一番波折,如果徒弟聽從師父唐僧教誨,牢記出家人不偷盜,不誑語的戒律,就算偷了果子,如果果斷承認錯誤,拿出出家人博大的胸懷,任由道童辱罵出氣,這事就此了結,後來的被捉受辱完全可以避免,省去多少力氣和時間。可見在修行人面前,修養和人格魅力比武力蠻橫更管用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遊記又何嘗不是唐僧在保徒弟西天取經,得成正果!

《偷吃人蔘果》讀後感 篇11

這幾天,我讀了西遊記這本書。雖然我在電視上看了很多次,但我還是對它情有獨鍾。

在這麼回裏,我最喜歡五莊觀偷吃人蔘果。它主要講了:唐僧四人翻山越嶺來到了五莊觀。在裏面兩個小童給唐僧吃“人蔘果”但是唐曾不實貨就沒有吃,豬八戒知道了,就叫大師兄孫悟空去偷幾個來吃,偷好之後,把沙和尚叫過來一起吃,吃完後兩個小童知道了把它們痛罵了一頓,孫悟空十分生氣,把“人蔘果樹”打死了。事後,他們逃走了。這下可闖下了大禍,要知道“人蔘果樹”可是無價之寶,它可是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過三千年才能熟啊。鎮元大仙(五莊觀的觀主)知道此事後就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來說:“只有就活這棵樹就能不受皮肉之苦並且還能和孫悟空結爲朋友。”就這樣孫悟空求救了。孫悟空問了許多天兵天將都不能解救,最後才得知只有觀音菩薩才能救活,孫悟空千方百計才把觀音菩薩請到那裏,然後用玉鏡瓶裏的神水把“人蔘果樹”救活,就這樣着一件是解決了。

讀完了《西遊記》,從中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上沒有什麼困難是戰勝不了的,只要大家肯動腦筋,齊心協辦,就一定能成功。我希望大家也可以讀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