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到燈塔去》讀後感(通用14篇)

《到燈塔去》讀後感(通用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到燈塔去》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到燈塔去》讀後感(通用14篇)

《到燈塔去》讀後感 1

這兩天隨手翻看了牀邊堆放的詩集,睡前讀了一本之前木朵送的魯毅詩集《到燈塔去》。裏面有幾則木朵的讀後點評。我看了詩集的大半部分。詩人魯毅關注的是城市生活中的些許片刻點滴,某些爲常人所忽視的存在:那些細微的`稍瞬即逝的感覺之物。而主體一般是我的出場,介於某種情境之中,其寫作的視域細化到極微末極短的一剎那時點上,但由於寫作的時點過於短促,詩人不得不將在有限的時點上拓展想像空間的張力。粗看這些文字,似乎找不到它的意義所在。

一張即景的照片、幾塊城市馬賽克拼貼而成的某個圖景,究竟有何詩意?但想想,作爲一個城市人的處境,身處物質膨脹的世界中,而作爲創造者主體的人卻被龐大的外在物質世界所壓迫,爲物質所奴役,且在這個正日益加速旋轉的轉盤上被迅速拋離世界,而成爲毫無意義的塵埃沙粒。

而《到燈塔去》這個集名,似乎表明了詩人的立場:無常的生命,再渺小的事物也有他存在的意義,儘管爲世人所忽視,他也曾存在,並不因他者的強勢而抹去其曾存在的事實,而詩人的使命就是去發現、放大、顯現,甚至於力所能及的用自己的文字的溫度去擦亮點燃這此細微的存在物。我想詩人魯毅無疑做到了他想做到的事。

《到燈塔去》讀後感 2

之前讀馬爾克斯,對意識流十分感興趣,於是就挖掘出伍爾芙、福克納、喬伊斯三位代表性作者,決定系統的閱讀一下。

《到燈塔去》的故事其實不復雜,但由於意識流寫作手法,使得閱讀時必須把各個角色的視角拼湊在一起,才能理清小說主線。這樣就間接提升了本書的閱讀門檻。這本小說的時間線,主要分成兩部分(中間有一個交待時間流逝的過渡章節):一部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拉姆齊一家和朋友們在海邊度假別墅的生活;第二部分是大戰之後,十年光陰流逝,物是人非,一家人故地重遊回到別墅的境況。

值得強調的是,這兩個部分所描繪的都是一天時間內的故事。也就是說伍爾芙用複雜的意識流手法,把兩天內的生活寫成了一部二百多字的小說,在有限時間內,加入大量的回憶和倒敘,把故事塑造得極有厚度。

小說定名爲《到燈塔去》,但其實直到故事最後,一家人才真正登上那座燈塔。在故事中,小兒子詹姆斯很想去海邊的燈塔看一看,卻因爲天氣原因沒去成。而等到他真正登上這座燈塔時,他已從小孩子成長爲青年,身邊的多個至親也在十年歲月裏,因疾病、戰爭相繼去世。除令人感喟歲月無情之外,這裏的`“燈塔”也多了一層哲學意味,代表着人對理想的追尋(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理解)。因爲追尋理想是件不需理由的事,是人類反叛世界虛無本質時,對最優道路的選擇。

故事中的人物,其實就展現了理想面對現實時的不同形態。比如:拉齊姆先生在小說中是位哲學教授,但由於家庭生活和個人天分的原因,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一本輩子的成就都可能只侷限在教書育人,而提不出什麼開創性思想。他的選擇是:接受現實,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再比如:大兒子安德魯,他是個數字天分極高的年輕人,理想是到劍橋大學求學,成爲數學家。但他卻因爲戰爭被應徵入伍,最終殞命於槍彈下。

着重要講的是暫住在拉齊姆別墅的莉麗。她是個蹩腳畫家,同樣也是個堅定的“獨身主義者”。在當今的中國,我們尚且用“大齡剩女”這樣有負面色彩的詞給這類女性貼標籤,足可以猜測到一百年前世俗社會對這種生活方式的態度。伍爾芙夫人,對這一角色的刻畫,無疑帶有一絲女權主義色彩。許多當時的先進觀念,在這個角色身上得到具體展現。她對繪畫理想的堅持,對大男子主義的反感,以及面對婚姻徘徊不定的態度。使這個角色讀起來很有趣,富有立體感。

伍爾芙夫人的這本《到燈塔去》風格很獨特,意識流寫法使小說從不同人物視角展開,相互疊加後,又繼續延伸。人物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件事物,補足其他角色“看不到”的部分,進而把整個故事拼湊完整。小說人物就像真實的人一樣,在頭腦裏迸出零零散散的念頭。而讀者的任務,就是從中撿取“有價值的信息”把故事拼湊完整。這種華麗且不失文學性的寫法,我個人真的非常喜歡。

如果你對意識流小說感興趣,喜歡有哲思的故事,或者喜歡有女權色彩的文學作品。那麼我想,伍爾芙的這本小說,你不應該錯過。

《到燈塔去》讀後感 3

讀完這本《到燈塔去》薄薄的小說,感覺是那麼安靜,安靜得不像是部小說,只像一幀幀靜態的畫面,展現的是一些心靈的意象。而它們那麼美好,哪怕表現的是暫時的風暴、憂鬱、頹廢、焦渴……作者準確地捕捉到人物瞬息萬變的情感,用文字把它們描畫出來,由抽象到具象,因真實而美好。

前幾年第一次夜讀時,我爲作者這種出色的能力而驚詫,常因心靈的感應而深深激動。可是讀完了卻說不出內心的感受,知道自己並沒有讀懂,只是想讀第二遍。第二遍,仍需要安靜的時光安靜的心情,這計劃卻因惰性擱淺了,只在潛意識裏留下朦朧的那幕印象:風雨前夕陰沉的海面,在夜空中遙遠的閃爍着幾點燈塔的光,那光隨風明滅不定,卻永遠不會消失。

小說的作者是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吳爾夫,一位“沒有人比她更女人”的女人。她就像一位出色的畫家,她用精準美麗的文字爲心靈寫生,創作了這部意識流小說。

小說全書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窗》,所有活動壓縮在一個晚上;過渡性的第二部分《時過境遷》,十年的變遷被壓縮到一夜之間;第三部分《燈塔》,表現一個上午裏發生的事情。

第一部分描寫了拉姆齊一家和幾位追隨他們的客人在海島別墅渡假,在窗前可以眺望大海中的燈塔。拉姆齊夫人迷戀那燈塔的隱約的光束,每一次看見都彷彿在撞擊心靈。小兒子也幻想着能到燈塔去,而父親理智地告訴他明天有風不能去。這個願望一直到十年後才得以實現。第二部分,十年之間,拉姆齊夫人在一次睡眠中安詳去世。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們的兩個孩子一個死於難產,一個死於戰場。海邊別墅早已破敗荒蕪,唯有燈塔的光偶爾照進房間,在漆黑的冬夜突然凝視牀和牆壁。拉姆齊先生帶着孩子們、當年的客人又回到這裏。第三部分,拉姆齊先生帶着最小的兩個兒女終於到燈塔去,實現多年前的夙願,也是與拉姆齊夫人在精神上匯合。岸邊的莉莉在凝望中思索,感受到靈魂的昇華,達到自己多年追求的境界。

很簡單的一條線索,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激烈的`高潮,沒有絢麗的讚美,沒有驚人的震撼,卻因作者的細膩筆觸展現出豐富的情感。讀過之後,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那份感受。此番重新撫摸這本心愛的書,仍無法表達太多。只能摘錄幾個片斷,通過那些勾勒心靈的、比花朵更精緻的文字,試圖展現這部作品描驀心靈的文學魅力。

《到燈塔去》讀後感 4

讀《到燈塔去》卻讓人很難感到四季的變遷。

它最開始講的甚至算不上是一個故事,簡直是瑣碎的生活本身。拉姆齊一家和他們的客人們在島嶼上的別墅裏度假,小兒子拉姆想要去海那邊的燈塔去,拉姆齊夫人答應他第二天去,拉姆齊先生說壞天氣不適合出行,於是行程取消了。第一部分就這樣結束了。

讀者甚至連這樣簡單的情節也會遺忘,因爲它們就像幾根電線杆,零星地散落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當你在其間行走的時候,早已被花的繁複、草的'叢雜所吸引。作家大量的筆墨描寫拉姆齊夫婦和幾個客人相互間的交流,以及他們各自的內心世界。於是,拉姆齊先生兀自朗誦詩句的威嚴和任性,拉姆齊夫人慈母般的溫情,孩子們尚未展開的人生得以一一浮現。除此之外,在一次散步或者一頓晚餐的時間裏,我們看到客人中的一位拉姆齊先生幾十年的老朋友、一位熱愛畫畫的獨身姑娘,一對相愛的年輕人以及一位躊躇滿志又出身潦倒的男青年,在他們近乎碎碎唸的心理交戰中,每個人都顯得不安、驕傲,在時間的洪流中無可奈何。作家的眼睛像是顯微鏡,看見了每一顆塵埃的跌宕起伏。

緊接着第二部分,作家的視野並未離開這棟別墅,儘管這裏已經空無一人。她不厭其煩地描寫歲月是如何悄悄侵入房屋的各個角落,又摧枯拉朽般留下傷痕。描寫這棟失去往日繁華,彷彿很快將墜入塵土中的房子,像是在電影屏幕上匆匆打出“二十年後”的字樣,無情地逼着時光前行。在大段的景物描寫中,伍爾夫淡淡地寫出拉姆齊一家的際遇起伏:一些孩子沒有等到他們的好時光,誰誰誰在戰爭中死去,誰誰誰死於難產,拉姆齊夫人也去世了,也許是重病。作家像是靜默千年的山河,冷看一代代鮮活的生命在轉瞬間萎去。

第三部分,拉姆齊先生回來了,帶着幾個長大成人的孩子和幾位昔日的客人。拉姆齊一家終於要到燈塔去了,拉姆齊先生坐在小船的中央,小兒子在船頭掌舵,女兒靜靜地觀察這一切。在多年之後,他們終於啓航了,不說是爲了紀念誰,他們之間的關係也並非甜蜜,他們還是出發了。七十一歲的拉姆齊先生對老漁夫說,他們不久就會脫離塵世,但是他們的子女還會看到一些新奇的事務。小兒子看到荒涼的燈塔,想,這些年來隔海相望的燈塔,原來只是這番模樣。而那位在別墅裏遙望他們的畫畫的姑娘,卻像是被完成了多年的夙願,她對於拉姆齊夫人難以抑制的懷念終於得以安放。

讀完這本情節寡淡的書,讓人很難意識到竟然已經讀完了。所謂的意識流,就是在這無數瑣碎的念頭裏,竟然有生活的真相吧。

《到燈塔去》讀後感 5

《到燈塔去》這本書我難以評價,只是記錄一些由這本書引發的一些思考而已。

我認爲我在恰當的時間讀了這本書,我完全可以想得到年輕時分浮躁又懶惰的自己恐怕剛讀幾頁就會不耐煩,或者覺得劇情太無聊,節奏太拖沓,拉姆齊夫人實在聖母之類的;如今懶惰未改,耐性倒是多了些,所以能夠有餘力去欣賞它。

首先,這書的重點不在於情節,而在於人與物,或者說,在於生動細膩的心理獨白、瑣碎卻又微妙的互動以及行雲流水般描述的場景概念:獨白如同棱鏡折射出此人豐富的形象與立場,互動編織出整本書閃閃發光的羅網,場景概念可能是我最佩服的,整個第二部全是場景,不僅是令人絕倒的描述,更襯托出一幕幕世態炎涼,而對於這些大事件只是一筆帶過,甚至帶着括號,彷彿字體是灰白色的,這個手法!簡直!太棒了!第二部我可以反覆讀很久……全書裏我也最喜歡這裏了!文筆相當不錯,有許多哲理性的片段引人深思。

其次,這書的節奏非常富有韻律性。由於大片大片的獨白與社交細節,第一部的節奏相當慢,彷彿一個樂隊不是演奏交響樂,而是每個樂器來一章節獨奏,連接而成的文章,就連那最盛大的.十五人晚宴,也是一個人唱主題,其他人在她的觀察之下默默哼着微弱的副歌,只不過主題切換的節奏相對於之前一人一章節要快了很多而已。這種主題表達非常不穩定,因爲人的心緒本來就是不穩定的,時常溜很遠(斜眼看蒙田),又時常跳來跳去,然而它總是以發出思緒的人爲中心,非常貼切而又形象地表述了這個人的種種個性,比如拉姆齊先生的自卑、正直、喜怒不定,拉姆齊太太的仁慈、細膩、專一的愛,如果能同這些獨白中引發共鳴,那麼讀這本書簡直如同在演獨角戲一樣,一會兒扮演這個,一會兒又扮演那個,每個角色之間的過渡渾然天成,其中的趣味難以言喻。而第二部,短短不到二十頁的敘述卻跨越了十年,蒙太奇式的場景切換象徵着一家人的興衰,如同水銀瀉地一般流暢漂亮,宛若一段急板驀地插進了慢板的主旋律,寥寥數語便打碎了第一部裏那永恆的美好場景。第三部又再次迴歸慢板,多年後已經物是人非,卻又漸漸迴歸到第一部懸而未解的主題中,最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種慢—快—慢而且圓滿結束的整體佈局我很喜歡,第二部真的好棒啊啊啊,第三部裏的種種呼應與延展非常自然,筆法成熟老道。

然後說說拉姆齊夫人——這書裏的很多人物其實都值得一提,因爲他們形象豐滿,內涵複雜,又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不過我懶,就只說說拉姆齊夫人吧。最初讀到她對於拉姆齊先生那種盲目的寵愛與奉獻,她攪擾莉麗“結婚結婚我看班克斯先生就不錯”到讓對方覺得不勝其擾,她因卡邁克爾先生拒絕她的好意施捨而煩惱,這一類情節的時候的確引發了我不少不快,覺得這位夫人未免也太聖母且霸道。然而,讀下去的時候我意識到,正如譯本序裏所說,“她是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儘管這個人物形象具有很多在男性至上的社會中值得稱道的優點品質,被書裏書外的人鼓吹和大加讚賞,但她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奉獻者(或者說犧牲者),而是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爲有着清楚的認識,聰明敏銳且自省,也不自覺地給那些膚淺的讚揚打了臉(喂)。比如說,這書裏有傾慕者認爲“她像個孩子似的絲毫也沒意識到自己的美貌”,然而她完全知道自己外貌的影響度,會利用,也會“她的美強加於她的那種單調的負擔使她畏縮”;她對丈夫全心全意的支持源於愛,自願地去讓對方拼命吮吸她的生命力(所以看到後面拉姆齊先生失去妻子後乞求他人的同情,不由得使我嘆息的同時生出一絲快意);她很清楚自己本能的好意也帶着幫助他人獲取滿足感的意願,會苦惱於裝修所需的五十鎊這樣的現實,也一樣有着疲憊、笨拙、嫉妒、自私和不滿。儘管她的認識伴隨有相當的侷限性,但她的確是個高尚的人,因爲她的行爲起源不是一個空架子,而是建立在純粹的修養與個人喜好之上。這個人物與我的三觀可謂相距甚遠,然而看着她竭力營造下的和平與寧靜,我也受到了她的感染,不能完全贊同,但是可以理解,道不同,頂多不相爲謀,願她過得幸福。

最後說說爲什麼這本書會觸動我首次來寫這麼一篇長讀後感。《到燈塔去》並不是我會覺得“啊呀萌”的書,原因是意識流的敘述方式,那種大段大段的細膩內心感受我讀起來有些辛苦;然而這本書仍然打動了我,不只是寫作層面上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意義。燈塔的寓意儘管多次提及,仍然是一個較爲富有個人體驗的抽象概念。它給我的感受有點像是精神寄託,是隔海相望的黃色大眼睛,是畫布中央奠定主題的空白,也許永遠都到達不了,畫不上,甚至可以被輕視,被遺忘,可它一直在那裏,在夜晚投射出明亮的光芒。當最終,有人到達時,如同樂章最後的重音,樂曲戛然而止,只留下我在餘音嫋嫋中震盪——這書我沒有給滿星,但是我會爲它而流淚。

《到燈塔去》讀後感 6

“如果一個人孑然獨處,這個人多麼傾向於無生命的事物:樹木、溪流、花朵;感覺到它們表達了這個人的心意;感覺到它們變成了這個人;感覺到它們瞭解這個人,在某種意義上說,和這個人化爲一體;感覺到一種如此騷動不安的柔情,就好像是在顧影自憐。”

《到燈塔去》分爲三章:窗、歲月流逝、燈塔。伍爾夫不愧是意識流小說的先鋒,通過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湊在一起度假的幾個人、遠處的燈塔、近處的岩石、波濤海浪、窗外的平臺、花園裏的小徑、盛開的鮮花、晚上的海風……都爲作品人物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作者憑藉自己獨特的`女性視覺,通過三個女性人物拉姆齊夫人、莉麗。布里斯庫、凱姆極其豐富的心理活動與自由想象表達出作者所要闡述的觀點。

主人公拉姆齊與拉姆齊夫人是一對養育了八個孩子的夫妻,拉姆齊集男性的理性、教條與專橫於一身,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事業,作品描寫他不斷地在窗外平臺上躑躅踱步、爲不同看法與朋友們的爭執、對孩子們的暴虐與無情,這些細節描寫所表現出的又是他焦慮不安,心虛不寧、徘徊不前的心態,在最後一章中他的角色卻又表現出一個父親的和善和一個年邁鰥夫孤獨的一面,面對燈塔,他終於慢慢從理性走向感性,讓他與身邊的朋友親人都感受到彼此的溫暖和信任;而拉姆齊夫人卻是感性、溫柔、善良的化身,她操持家務、善待每一個人;她折服於丈夫的權威卻又任憑自己的思緒自由飛翔;她從不武斷地澆滅孩子們心中的夢想,總是留有空間和餘地;她希望每一個人都找到幸福,比如保羅與敏泰、莉麗與班克斯;她把自己比作燈塔的第三束光,即使多年以後也仍然照耀在人們心中。莉麗是一個相貌平平的乾癟老處女,她一直在構思一幅畫,卻始終找不到在空白處那關鍵的一筆,她性格里有男人的理性,雖然對班克斯心有所傾但卻始終不去觸及這份感情,十年後再次來到當年的窗外依然支起畫架,從斑斕色彩中回憶當年的點點滴滴,在回憶中尋找自己內心的想法,以突如其來的強烈衝動,爲她的畫布添上歷史性的一筆,大功告成,終於畫出了在她心頭縈繞多年的幻境。

伍爾夫的作品沒有太多的故事情節,寫什麼都能天馬行空地任憑思緒自由飛揚,也許這就是意識流小說的特點所在,所以讀起來必須全神貫注,經常會像讀一首詩歌那樣細細推敲每一句話的所旨,稍稍分神便會遠離作者的思路,找不到繼續讀下去的感覺。

《到燈塔去》讀後感 7

說中,燈塔看上去是去旅行的目的地,其實它是拉姆齊夫婦的整體代表,這一象徵不僅意味着他們在人物中的中心位置,而且燈、塔分別是誇張溫情的拉姆齊夫人和客觀嚴苛的拉姆齊先生的象徵。拉姆齊夫人被喻爲燈塔的閃光,她不僅“具有火炬般光彩的美”,而且,她樂善好施,總以關愛之心對待周圍的人,就像燈光一樣將“所有的貧窮和苦難都化爲光芒”,給人以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拉姆齊先生是作爲其妻子的對立面來塑造的,通過孩子的視角,我們看到拉姆齊先生自私虛榮,喜怒無常,總是要求別人的同情,與此同時我們還能從其他人物的視角,看到他的優點——重視勇氣、真實和毅力,事業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總之,拉姆齊先生就像燈塔一樣堅實、忠實於生活。所以,拉姆齊夫婦並不只是對比、相互映襯的關係,兩者還互爲補充,相互促進,正如兩人美滿的婚姻關係。拉姆齊先生理智、忠於現實卻不能替別人設身處地地着想;拉姆齊夫人情感豐富,關心他人,“思想崇高”卻“行動無效”。兩人統一的是理智與情感、現實與理想的統一,而燈塔即是建立在理想基礎之上的理想之光。

附錄:“鬼”誘茶客

在昔日海洋大國——英國的`文學作品中,燈塔常常是一個重要的素材,隨附《第一證書英語教程》中《“鬼”誘茶客》一課課文的中譯文如下,以餐讀者。

“五十個便士看一次海灣的景色,”那個拿着望遠鏡的老者喊道。“明媚晴朗的早晨,看看那古老的燈塔和1935年那艘失事大船的殘骸吧。”

看一次五十個便士,這純屬掠奪,不過,那景色的確很是壯觀。懸崖峭壁綿延不絕,海風激起金光燦爛的波濤,猶如脫繮之馬撲向海灘,數只遊艇,揚起乳白色的風帆,千姿百態地在海面上左躲右閃,成一曲線前進。往下看,成羣的海鷗一面在水面上盤旋滑翔,一面尖聲鳴叫,互相呼應。在一英里外的海面上,那座古老的燈塔矗立在一些岩礁上的一個石砌臺基上,海浪貪婪地吞噬着這些岩礁。花錢我是毫不吝嗇的。就在我把望遠鏡對準那座燈塔的時候,我身邊的那位老者輕輕地拍了拍我的手腕。

“你聽說過發生在那座燈塔上的一樁駭人聽聞的大悲劇嗎?”他悄悄地問道。

“我想可能有很多傳奇故事與這樣一塊引人注目的地方聯繫在一起,”我提示說。

“根本不是傳奇,”老人肯定地說,“我父親就認識那兩位捲入這場悲劇的人。一切都發生在五十年前的今天。你聽我給你說吧!”

他的聲音好像變得更深沉更富有戲劇色彩了。

《到燈塔去》讀後感 8

二十世紀現代主義代表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用意識流的寫作手法,一反傳統理性寫作,淡化故事情節本身,濃墨於人物的內心世界,在人物精神空間中探索世界本真面目。她用女性的審美眼光,詩意的、細膩的語言,在人物的意識流程中傾瀉自己對人生真諦的感悟。

文章情節非常簡單,第一部分“窗”,一個九月的傍晚,布盧姆一家在海邊的別墅招待朋友一聚,小兒子詹姆斯和拉姆齊夫人希望翌日能到燈塔去,卻因爲天氣原因不能實現這一願望。青年畫家莉麗想把心中的景物畫出來,卻難於達到畫面的和諧過渡。當天的晚宴在拉姆齊夫人的努力下,氣氛逐漸融洽,最終成功結束。黑夜來臨,一夜十年,文章轉入第二部分“時光流逝”,布魯姆夫人溘然仙逝,安德羅在戰爭中死於非命,女兒普魯香消玉損……海邊宅院靜靜的接受歲月的侵蝕,漸漸佈滿灰塵,張結蛛網,雜草叢生,野獸出沒,突然傳來消息,拉姆齊先生和兒女及朋友要到這裏度假。第三部分“燈塔”,從清晨莉麗一覺醒來開始,她又找出十年前未完成的畫繼續進行,拉姆齊先生和兒子詹姆斯,女兒凱姆一同前往燈塔,在他們抵達燈塔時,莉麗也最終完成了畫作。

拉姆齊先生堅守於理性世界,他的一生爲尋找客觀世界的永恆真理而艱難跋涉,他在哲學研究中不斷衝刺一座座高峯,就像從字母A到Z一樣,卻最終難以逾越R這座高峯,他的哲學研究如同浮士德的知識悲劇。他信奉事實,絲毫不會爲了情感需要歪曲事實,把一句毀滅希望刺耳的話說得婉轉些,他讓兒子詹姆斯必須從小認識到人生是艱辛的,最光輝的希望也會熄滅,一個人需要的是勇氣、真實和毅力。在理性世界中感到孤獨和迷茫,在心靈疲憊時,他就會在拉姆齊夫人那裏尋求安慰。拉姆齊夫人是感性世界中的完美女性,她用情感滋潤乾澀的理性世界,像甘霖一樣滋養丈夫孤獨痛苦的心靈。她愛每一個人,力求在人們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關愛。她高雅美麗,若同一位女神,處於生活的中心,用情感撫慰每一個人。當她的思緒遨遊於情感世界中時,即使拉姆齊先生也無法與她溝通,也無法進入她的精神世界。

女畫家莉麗已經不再年輕,依然獨身,在生活的邊緣,作爲一個邊緣人物,敏銳地觀察周圍人的內心世界。她討厭拉姆齊先生的盲目和狹隘、喜怒無常,又敬佩他的真摯和誠懇。她看到拉姆齊夫人竭力營造的和諧氣氛時,心中的畫面浮起,卻又因排斥拉姆齊夫人的情感,使畫面轉瞬即逝,無法付諸於畫布。理性的審視使她敏感,同時也成爲自己的牢籠,不能超越生活,難以捕捉心中的意象,無法將畫面定格。

晚宴結束,人們都睡去,最後一盞燈熄滅,月亮落下,黑夜潛行,人物消隱。時間繞行於花朵間,遊走於書籍、牆紙邊,從一間房屋到另一間房屋,悄無聲息的呢喃細語,如幽靈般、流水般的遊離在每一個角落。

黑夜周而復始,季節循環往復,人類的勞動只能換來片刻的休息,沒有人與你分享孤獨,纖纖玉手在你手心漸漸萎縮、消失了,只有聲音震響耳際。

散了、空了、什麼時候傢俱開始退色了,什麼時候牆板開始裂縫……唯有人的遺蹟,暗示着曾經的生氣,梳妝鏡中昔日的花容月貌,孩子的奔跑,皆消退了,只有牆壁上斑駁婆娑的樹影,飛掠而過的鳥兒撲騰翅膀的`影子……

孤獨的房子,寂靜而遙遠的獨自存留,收納了鳥兒飄逝的悲鳴、輪船呼嘯的汽笛、田野單調沉悶的鳴響、遙遠的的犬叫和人的呼喊,它把一切編織入體內,折攏,包裹在屋子周圍……

只有,麥克奈布太太,哼唱着二十年前的歌曲,打開了鏽跡斑斑的鎖,抹拭灰塵。這個世界並不舒服,疲勞壓彎了腰,一個人的憂慮苦惱多麼長久,東西搬出又收進,早晨醒來夜晚又睡去,生活多麼機械和單調,交織着給人安慰的、永不泯滅的希望……

生活就是這樣複雜紛繁,充滿了困惑和迷亂。時光流逝,十年如一夜。伍爾夫用溢滿詩情的語言,畫出時間的流逝不返,優美而悽清,濃縮了作家本人獨特的時間體驗和生命體驗。莉麗從酣睡中猛然驚醒,“一把抓住牀上的毯子,就像一個失足墜落的人緊緊抓住懸崖邊的草根”,伍爾夫用莉麗的驚厥把我們從詩意帶回現實,戰爭的硝煙早已消散,安德羅、拉姆齊夫人早已埋藏在記憶深處。

人生多麼混亂,多麼空虛,多麼漫無目的,生與死無法逃避,對永恆的追求令死亡的恐懼隨時籠罩作家心頭,弗吉尼亞·伍爾夫認爲,一切物質性的,功利性的生存狀態並不代表真實的生命的存在,人生中不乏那種“美麗而莊嚴”的瞬間,在這種“存在的瞬間”,當你全身心的沉浸在對生命的感悟時,便超越了死亡。

莉麗找出未完成的畫布,拉姆齊和孩子們乘船向燈塔駛去。莉麗望着漸漸遠去的小船,對人生的真諦獲得了一剎那的印象,拉姆齊夫人曾說“生命在這兒靜止不動了”,在這個美妙的瞬間,拉姆齊先生最終登上了彼岸,莉麗感悟到了人生的啓示,在一片混亂之中,這種人生的啓示,這永恆的時光流逝,被鑄成了固定的東西。

我們不斷的掙扎於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體悟之間,渴求人生的目標,追逐生存的價值,叩問生命的意義。打開每一本書,我們都試圖與作者思想交流,領悟片刻人生的美妙;接觸每個優秀的人,我們希求從他們身上汲取生命的力量,在困惑中打開一扇光明的天窗。《到燈塔去》並沒有寫出莉麗畫出了怎樣的一筆,使整個畫面完美過渡,表達出了心中怎樣的意象;也沒有講述莉麗在十年後,心靈深處熱切的呼喚拉姆齊夫人時,她受到了什麼啓示;也沒講明拉姆齊先生到燈塔去到底在尋求什麼;即便伍爾夫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沒有說出“燈塔”象徵了什麼。

我們可以說燈塔象徵了希望和光明,象徵了理性和感性的和諧,象徵了拉姆齊夫人的愛,象徵了時光流逝中的永恆,作家只是爲自己的精神世界尋找最恰當的表達方式,而生命的答案本就是豐富多彩的。當你感悟美麗時,當你被高尚或純潔撥動心底那根弦時,當你豁然開朗而心如明鏡時,在遠離塵世和積極生活之間取得平衡時,這美麗的瞬間,就是人生的真諦。

《到燈塔去》讀後感 9

年幼的詹姆斯有一個願望,就是到海中岩礁上的燈塔。然而在那年的夏天,由於氣候不佳,他的願望並沒有實現。故事就從這兒拉開了帷幕。

本書分爲三部,第一部就着重寫了女主人公拉姆齊夫人。以“窗”爲標題的第一部,就寫了溝通的一扇窗,象徵着拉姆齊夫人的心靈之窗。她用她敏銳的洞察力,看出了人們的思維情緒,又憑她的菩薩心,爲親友排憂解紛,訪貧問苦,助人爲樂。要了解她,你需要“有五十雙眼睛”來觀察,但也難以窺其全貌。她對於人生缺陷總想全力補救。在她的人生中,能夠解決別人的痛苦,糾紛,讓身邊的人都能和諧地,穩定地生活就是她的願望。通過努力,她在那種混亂的生活中創造了一個煥發着心靈之美的孤島,使親友們感到至少暫時處於一個受到庇護的穩定的世界。她爲了她的家人,她的'朋友付出了太多,也有很多的成功,然而,她取得的成功是有限度的,在第二部分中,拉姆齊夫人去世了,她的一切努力似乎付諸東流。但是,在結尾部分,拉姆齊夫人的形象又在她身邊的人們中浮現,莉麗完成了她的畫,拉姆齊先生也抵達了燈塔。

拉姆齊夫人及身邊的人的人生都有那麼一個追求的目標,在混亂的世界裏她與其他人的成功都是有限的,畢竟會有失敗甚至破滅,但是,雖然能力有限,心卻是無限的,只要在自己的範圍內真誠地用心去追求,往往最終都能實現,即使未實現,也不會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畢竟,自己真真正正地追求過,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老實說,自己的過去的確擁有一個願望,就是想在NBA裏打球,如今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了,而且很久以前就已經打消了這個念頭。如今漫無目的的我過着每一天,感覺自己的生活很空虛,或許末日到了,我也就這樣迎接生命的最後一刻吧。應該給自己一個目標了,我可不想在如今並不混亂的世界裏給自己創造出一個混亂的世界。生活就是有自己追求的事物,並真心地追求它,在這條路上會遇到許多想不到的奇妙,正因爲有了這些奇妙,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充實,生活纔有意義,到頭來纔會知道我是傳奇。

擁有一個目標,一個願望,真誠的去追求吧,至少要讓我知道,我是傳奇。

《到燈塔去》讀後感 10

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這部《到燈塔去》同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同樣採取“意識流”的寫作手法。雖然沒有後者因時間的跳躍性讀起來稍有些混亂,但由此反映某人性格特徵的大段心理描寫和爲渲染某種氣氛而對周圍自然狀況的擬人化描寫確實需要耐心和安靜的空間去閱讀和理解。

故事的情節很簡單,隻字片語便可概述:拉齊姆夫婦和他們的孩子還有因各種原因和他們在一起的人在某海邊渡假。以在某一天其中的一個男孩詹姆斯非常希望轉天去燈塔的事情爲主線,同時講述了其他人在這一天的生活。但因爲天氣原因,第二天去燈塔的願望沒有實現。

10年後,經過一戰後,這裏的一切已是物是人非:拉齊姆夫人已去逝,一個女兒因難產而死,一個兒子也在戰爭中陣亡。當曾經的一些人再聚會於此時,拉齊姆先生滿足了已成人的詹姆斯10年前的願望,把他帶到了燈塔。喜愛繪畫的莉莉見此情景後,得到感悟,終於爲當年那部未完成的作品畫上最後一筆。

“所有的一切都閃爍着喜悅的色彩:獨輪手推車,刈草機,沙沙作響的白樺林,雨前泛白的樹葉,哇哇亂叫的烏鴉。——一切都是這麼五光十色,鮮豔奪目”這是十年前詹姆斯眼中的一切。通過孩子的眼睛,可以感受到在那個夏季的某一天,一羣人雖然有着各自的生活,有着各自的煩惱,但都幸福地生活着。

然而十年之後再看這幢曾經衆人住過的房屋:夜晚帶來的黑暗在其中四處蔓延,無孔不入,“從風的身上分離出來的空氣”,經過房間的每處角落,無論作出什麼“行爲”:打量畫作,觸摸花瓣。都已經沒有鮮活的氣息。只有遊離到最後——廚房的一扇門作出應答。一副荒涼、蕭條、冷清的景象映射出和當年極大的反差。

拉齊姆夫人無疑是全書的核心人物,並貫穿全書,即使在她逝世之後。十年前,她在世的時候,作爲女主人,她在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努力顧及每個人的感受:斯坦利先生,丈夫的崇拜者因總是不合適宜地說出一些話遭到孩子們的嘲笑,拉齊姆夫人爲此對孩子們進行了責備並予以制止;不把生計問題的煩惱帶給丈夫,而是自己努力解決;關心莉莉的感情生活,一直在撮合她和身邊的人;儘量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共進晚餐,同時還要活躍餐桌氣氛,不去冷淡可能被忽略的人;即使她在爲詹姆斯讀童話故事時,頭腦中還在不斷想着關心的事情。

在對心存志向的拉齊姆先生的心理描寫中,可以看出作爲八個孩子的父親別無選擇的'無奈,再加上他是位學術研究者造就的嚴謹性格,這一切讓他總是將最客觀最現實的結論展現給他周圍的人,所以和孩子們不能和諧相處。當詹姆斯提出去燈塔時,他以不容置疑的態度肯定第二天會是糟糕的天氣,這番言論讓孩子非常恨他,也讓拉齊姆太太很反感。經過這一天後,傍晚當拉齊姆夫婦在一起交流時,深諳夫妻相處之道的拉齊姆太太微笑地同意了丈夫的說法。

10年之後,拉齊姆太太已不在人世,但是我們仍可以在這幢房子裏看到她的無處不在。傭人在清掃這幢房屋等待這些人再次迴歸時,看到拉齊姆太太的遺物時,會想起當年她的一言一行,永遠是溫和地對待她們;而此時的莉莉也在不同的環境中不斷地想起她,感謝她,也爲她脫離煩惱而高興。

這一切,在她卒後的這一切,正如書中拉姆齊夫人在世時的想法:無論他們存在多久,都會回到這海風,回到這幢房子——回到她身邊。她將被他們牽掛着,她仍會看到這裏發生的一切,這些物品屬於誰已經不重要,即使她不在人世,她的家人也會繼續生活下去。

《到燈塔去》讀後感 11

《到燈塔去》是弗吉尼亞·伍爾芙的代表作,也是意識流小說中的經典。作者通過莉麗·布里斯科對女性氣質從拋卻到認可再到超越的心路歷程,揭示了女藝術家在男性佔主導的社會中爲實現自己的理想所經歷的艱難和困惑,以及女性主義的真諦。指出只有培養雙性頭腦纔是婦女解放的真正出路。

伍爾夫是個人物。誰都能說上兩句對生活的感受,但像伍爾夫這樣如此細膩地大篇幅綿延不絕地、不斷感發,完全沒有任何重複感,這是比較少見的。伍爾夫把現實、思維、情感混揉成了一杯交纏不清的白開水。窗和到燈塔去之間的過渡段落,能以正常閱讀速度追得上作者敘述節奏,沒有任何含混和思維飄忽的,你可以知道自己是天才級的讀者。可讀和寫,還差着一個數量級吧?就像對程序員來說,要是能讀得進伍爾夫,看得懂的算法,我覺得就沒有你讀不通的代碼了。

伍爾夫沒有固定的或者性格單視角的人物塑造,在她的作品裏,所有人物因爲不同人物,不同心境下的多側面多角度復沓或者矛盾的感受和評價,顯得真實可信。伍爾夫可能創造了一種嶄新的敘述的可能性。這是天才中的天才。托爾斯泰晚期作品中,陌生人物的出場顯得特別突兀,毛刺感。但在伍爾夫這裏同樣的處理就很自然。一維時間的概念消解了,敘事也就不再必須有邏輯關聯,文字拓展到了一個自由而豐饒的境地,這種創造稱得上偉大。

伍爾夫的.《到燈塔去》中提到了男人對女人的需要,一種獲取讚賞的需要。類似情節至少出現了兩次,第一章拉姆齊向夫人討要讚賞和鼓勵;第三章拉姆齊向莉莉討要同情。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現在回想起來,自己作爲一個男人,恐怕也沒少向人討要這種鼓勵,至少飽含這種期待。這似乎是一種非常不理性,轉移自己對現實注意力的惡習。類似這種獨創性的感受,大量存在,把人們思維的盲區展示了出來。

還有,我覺得造就一個好作家的,是看他有沒有敘述的衝動——是否有對現實和情感的困惑。是否有值得分享的原創性想法。再一個,是否在這件事上投入了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伍爾夫的文字寫到如此繁富的程度,她一定經歷了大量的練習和揣摩。我家裏有一本伍爾夫讀書筆記,很感興趣她對傳統作家是如何評價的。此外,伍爾夫的寫法明顯病態。我不知道能否出現一種完全理性,清晰,又同樣繁複的寫法。

在我看來,伍爾夫是一個思維稍顯混亂的大膽的探路者、先行者。

《到燈塔去》讀後感 12

拉姆齊夫人答應小兒子第二天到燈塔去,然而因爲天氣不佳,這個計劃沒能實現。轉眼匆匆十年,拉姆齊夫人逝世,一切已物是人非。一戰後,拉姆齊先生帶着兒女再次前往燈塔找尋歸宿。

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但不簡單的是彼岸的燈塔十數年如一日造謠的拉姆齊一家的燈光——拉姆齊夫人不朽的靈魂之光。十年前,她將性格迥異,本應矛盾重重的拉姆齊先生、兒女與一衆賓客聚在一起享用一場賓主盡歡的晚宴,十年後儘管她已去世,家人在看到燈塔的光芒時依然會想起她帶來的光明與美好,究竟是什麼使拉姆齊夫人的魅力超越時光與生死,而得以永恆?我想,可以將之總結爲一個字“和”。

什麼是"和",它可以是平和,自身發自內心的"平和",拉姆齊夫人每每注視燈塔的光柱,總是覺得“這穩定的長長的光柱,就是她的光柱”,燈塔的光芒平靜、安遠能穿透黑夜的暴風雨爲航船指引方向;而拉姆齊夫人內心平和,極致的平和能打造安寧穩定的心境,這也許就是夫人的內心在與燈塔相應合吧。暴雨滂沱不過片刻,春雨綿綿卻可潤澤一個花季;瀑布飛流直下不過十丈,江河緩緩而行卻綿延千里。諸多事實都可證明,"平和”代表了一種穩態,自然也就更長久、更接近永恆,心態平和的人,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便可帶去溫和的.甘霖,解了別人鬱結躁動的渴,使那人“飲”後回甘,心裏難忘之潤物無聲的雨。

“和"也可以是“調和",對人際關係的調和。拉姆齊夫人無疑是善於交際的,這種遊刃有餘來自她對不同個性的精準把握,拉姆齊先生冷酷專制,一心追求哲學的高峯,實際卻渴望他人的仰慕和同情;塔斯萊先生言語刻薄,看似學問高深,實際卻極度自卑,期盼得到關愛。還有許多性格迥然不同的人,拉姆齊夫人都準確的瞭解他們的本質,巧妙地調和他們的矛盾,使這些易燃易爆物得以在“洛希極限”外安享一頓晚餐。而十年後沒有了拉姆齊夫人的調和,詹姆斯時常在心裏暗罵拉姆齊先生暴君,莉麗也常對他敢怒不敢言,這時拉姆齊夫人的形象便出現在他們的腦海中勾起無限懷念與遺憾,“調和"使人與人之間在保持各自特性下的相交諒解成爲可能,這在如今追求個性解放同時要求和諧的社會是一種寶貴的能力。

“和"還可以是與生活“和解",拉姆齊夫人清醒的認識到這個世界“沒有理性、秩序、正義;只有痛苦、死亡、貧困",這不難得,拉姆齊先生認識到了,因此他選擇遁入哲學,完成他從Q到R的挺進;莉麗認識到了,因此她選擇提起畫筆,爲了她的“真實感”十年躊躇不前。而拉姆齊夫人卻折中選擇了與世界、與生活“和解",她一方面幹着一名家庭主婦要做的活,一方面常常去往那些窮人家探訪幫忙,同時她又會在寂靜無人的黑夜,獨自觀照自己獨立的人格與思想。她既不因憤世嫉俗而追求虛無的孤高,也不因生活的平淡而淪於庸俗。她的美很大部分來源於"和解"帶來的特別氣質:一種出世的平凡,一種入世的淡。,在一衆或求入世或求出世的掙扎中,拉姆齊夫人這樣特別,也因此這樣令人難忘,她讓人不僅想起所謂歷經人生苦難後真正的英雄主義,想起孔子的“中庸"和亞里士多德的“中道",偉大的靈魂似乎總能在與生活的“和解"中找到一致方向,從而更具有啓示意義,更能得到永恆。

自古都有以“和"爲貴,而"和"之一字實則包羅萬象。心態"平和",就能常懷平常心,遊走世間而不受約束;善於“調和”,則能達到與人交,“和而不同”,親君子遠小人;學會與生活“和解”,則閱盡千帆之後仍懷一顆少年心。偉大的精神、思想因爲注入“和"的內涵,所以得到永恆。願如拉姆齊夫人,能有一座燈塔。時刻將“和"照徹心扉。

《到燈塔去》讀後感 13

閱讀了一部份後,我“啪”地合上書,心裏叫囂着:媽呀!這是意識流呀!這時透過指縫,我看到了書背後的書評:“弗吉尼亞。伍爾夫,英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性作家之一。”突然,不看完書不讀任何書評或介紹的原則有點動搖了,答案得到的太簡單總是會讓人眩暈。

鑑於以前,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接受印象派油畫,如今這本書我決定用看印象派畫的方式去看,不要字斟句酌,粗粗地離遠點看——有趣、挺妙。

我手上這個版本,到了第155頁,第一次出現場情的這一天才算結束了。中間出現了不多的幾個人物,大量字幅在描寫人物的思緒、感受、話語,面對同一個景色不同的人看到的完全不同;同一件事情男人和女人的看法是地球的兩極;天天見面的熟人,旁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他真實的想法。正確的感受產生正確的反應,繼而行動正確;錯誤的感受產生偏激的反應和行爲;思緒可以起飛落地,再起飛,任由它飛翔,作者寫得太妙了。

拉姆齊夫人與孩子們

在母親的眼裏,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就算是孩子的父親也不能在話語上對孩子有一丁點兒的傷害,如能不能去燈塔的話題。就算是打鳥等惡作劇,在外面玩得不能準時參加晚餐,終歸在母親眼裏與孩子的可愛和純真—相比都不值一提。孩子敏感纖細的感覺和依戀,直覺的準確都以一種蒙太奇一樣畫面的方式表述出來。

拉姆齊夫婦

對拉姆齊夫婦的描寫真是讓人讚歎,這一對夫婦,男人與女人,思想沒有任何交叉點,連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都沒有,男人理性又軟弱,看似強勢暴躁又需要被肯定和支持。

女人看似柔弱實則堅強,她打理着家中生活的一切,計算着每一項花銷,努力讓丈夫和孩子過舒適的生活,難處卻從不訴說。

女人有着準確的感覺。雖然男人總認爲女人沒腦筋,但是拉姆齊夫人(包括莉麗)的感覺多麼準確。除開學術研究,拉姆齊夫婦能準確地知道對方的情感需要,並放下自我,成就對方的情感,處理生活上的'困境時,雙方非常默契。

看到拉姆齊先生喜歡逗趣漂亮而頭腦簡單的年輕姑娘;拉姆齊夫人喜歡頭腦單純的少年時不禁笑出聲來,多有意思的一對夫婦,男人和女人之間很多時就是這樣,思維的方式方法完全不同,有時候像兩條平行線,但不妨礙他們伉儷情深。讓我想起聖經上說,知識讓人自高自大,唯愛能造就人。到了拉姆齊夫婦這個年齡,撐起家庭的已經不是簡單的愛情,包含的已經太多太多。

成爲幫助者

拉姆齊夫人的感覺:男人們缺乏能力,需要幫助。這種感覺支持着她的各種行爲,對丈夫、對塔斯萊、對卡邁爾、對班克斯都是這種情感——他們需要幫助,她願意提供幫助。

在晚餐上,莉麗不喜歡塔斯萊,她冷漠地旁觀,冷靜地分析每一個人,這餐飯她吃得無趣,但她最終按照拉姆齊夫人的請求拋開自己老處女的堅持,成爲幫助者後塔斯萊對她非常感激。她同時發現塔斯萊知識驚人地淵博。

女人,放下心中的某種驕傲,真正順服下來做好上帝最初給你設定的角色時會發現,事情會向好的地方發展,儘管在做起來時候是那樣難,終究會是好的。

文章的最後,詹姆斯本來堅持着要反抗暴君,結果心滿意足。如火山一樣壓抑的激烈情緒被輕鬆化解,只因爲父親讚揚了一句:幹得好!無論最初人們對拉姆齊夫人有何種偏見,無論孩子們對父親懷有多深的不解和恨意,只要讓他感受到愛,心中高築的城牆瞬間就會被瓦解,愛能遮掩一切過錯。

《到燈塔去》讀後感 14

《到燈塔去》是一部由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著作的小說,網友們對這本書的評價也是相對不錯,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一直覺得在人的意識深處有一片無垠宇宙,你能意識到它的存在,卻永遠難以抵達。可只要思維不滅,它就會藉由人可知的事物,慢慢浮上來,或呈現出無邊的黑暗,或閃現出星子的光,或介於說不清道不明的朦朧幻像。

雖然這片宇宙是如此不可知,人永難明瞭其間的真諦。但在遊走探索的過程中,卻是無比自由。意識是自由的,我總覺得“人生而自由”說的是意識自由。人心隱祕,本我難活,可在意識之中,你能看到人之爲人最本我的部分,你儘可以去想,什麼都可以。雙腳永遠無法踏上遠方的世界,意識卻已涉足千百回。

除了自由,意識能夠創造美感。有的美來自感官,有的美則來自意識。拉姆齊夫人穿着尋常的灰色衣服,漫步在山莓花圃間,縱使她失去了姣好的容顏,我依然會覺得她是那麼美,美到讓我心碎。這是在我讀懂了她一些內心力量前提下意識支配的無原則嚮往。

再有書中對於尋常事物的解讀,拉姆齊夫人偏愛很日常的東西,花啊草啊,覺得它們表達了自己。莉莉在椅子就是椅子的認知外還感到椅子就是奇蹟,是一種狂喜的體驗。最爲平凡無奇的事物,在她們的意識中,都成爲了美的化身和靈魂的寄託。這些零星的,詩意的,個人化的意識是生命的聖光。

米蘭昆德拉說:“凡追求無限者,只需閉上雙眼。”

可閉上了雙眼,是無限的黑暗。人的'求索總是苦痛的,熬過了漫漫長夜,未必遇得上燈塔,翻過一座座山丘,卻發現無人等候。在這本書裏,也看到了驚懼,看到了虛空,看到了心灰意冷,看到了茫茫然間流光幾度,看到了一次次對生命意義的追問。浩渺宇宙中,我們是如此渺小,而在意識的宇宙中,我們竟也飄蕩着沒有着落。

但也正如伍爾夫所說:“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偉大的答案從未出現,但在日常中不乏小小的奇蹟和靈光一現的時刻,如同在黑夜裏不期然地擦亮的一根根火柴。”

永恆是不存在的,但有些時刻,會在意識中幻化作永恆。真正的意義也是不存在的,意義是意識所賦予的。我們需要意義。

伍爾夫還說:“作家不該對世界作客觀描述,而應任由書中人物的意識無序流動。”這也是《到燈塔去》的鮮明特色。

但我覺得,書中人意識的流動,很多是作者本身的意識流動。縱然站在書中人角度,卻帶有自己對生命的理解。書總難免是主觀的,可不能拋棄客觀。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如她一般敏感的意識和思維,都能在平凡可見的事物中讀出一個悲哀的世界。

我很愛伍爾夫的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可我寧願有的人永遠不必看到這些,永遠不必在意識的苦海里翻騰,永遠不必在安寧和空虛的交織中思慮,只本能享受意識的自由與其間的美感。

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