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初一昆蟲記讀後感三篇

初一昆蟲記讀後感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昆蟲記是一本充滿了玄幻色彩的鉅著,豐富的昆蟲晃花了我們的眼,神祕的昆蟲世界讓人着迷。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初一昆蟲記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一昆蟲記讀後感三篇

  初一昆蟲記讀後感(一)

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有昆蟲的影子。而法布爾作爲一位昆蟲學家,他爲我們記載了關於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知識,那便是《昆蟲記》。

在《昆蟲記》中,有美麗的孔雀蛾、防不勝防的寄生蟲、清理屍體的碧蠅、貪吃的捲心菜毛蟲、像柴堆的柴把毛蟲、可愛的松毛蟲、住在地下的斑紋蜂、生生不息的黃蜂、吃蘑菇的甲蟲、擅長咬的白臉螽斯、會發光的螢火蟲、辛勤的蟹蛛、有毒的狼蛛、網像迷宮一樣的迷宮蛛等各種各樣的昆蟲。

在這本書中,法布爾觀察昆蟲時是那麼的認真、仔細,把昆蟲的世界描寫的生動有趣,而且詳細介紹了每個昆蟲的特點,讓我們對昆蟲們有了新的瞭解。

其中,最讓我感到新鮮的,是有關昆蟲的感情。在現實生活中,我所遇見的一切昆蟲,雖然也會去憐憫它,但因爲不瞭解昆蟲的習性,並且沒有深入地觀察它,也不是帶着問題去觀察它,因此,對於昆蟲的感情我並不瞭解。但在這本書裏,昆蟲是有感情的。首先,成千上萬的孔雀蛾用它僅僅兩三天的生命去守候被法布爾抓住的孔雀蛾“公主”;還有,工蜂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不是親生的黃蜂寶寶;蜘蛛媽媽們用盡最後的一絲力量去幫助孩子們出生;最令我深思的是,在寫寄生蟲的章篇裏,法布爾寫道“與昆蟲的寄生相比,有時候我們人類的做法反而更讓人難過呢。因爲昆蟲,無論它們自己有多麼狡詐,永遠不會把詭計用在同胞的身上”。

是啊,昆蟲也是有愛的,昆蟲也是有感情的。他們和人類一樣,只不過是更爲嬌小的生命罷了。有些時候,人類更應該向昆蟲學習:應該盡心盡力用盡自己所有的力量照顧孩子,而不是把自己不想要的孩子拋棄在街上;此外,還應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待所有的孩子,就要像對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樣,對待所有的老人,也有像對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樣;應該同胞之間相互有愛,而不是自相殘殺……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愛,昆蟲的生活中也充滿愛,但我們在某些地方需要向昆蟲學習,取長補短,才能讓生活更美好!

  初一昆蟲記讀後感(二)

他用一圈圈火紅的煤炭圍住一隻白蠍,他用自己的居室飼養蝸牛。他將自己漫長的青春生命都獻給了對昆蟲的研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布爾先生。

合上《昆蟲記》時,我的心裏仍有些小激動。雖說它是一部材料科普讀物,可當我剛剛翻讀一頁時,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比如說,人們覺得,蟬的叫聲與烏鴉一樣,會帶來詛咒,但法布爾拋下這些想法,對蟬的叫聲進行深入研究。法布爾在對蟬的描寫中提到蟬是大自然的歌唱家。不久,他發現了蟬是之前的“用嘴說話的蟬是罪惡的”的無稽之談。這使我明白了,並不是聲音響亮就是說話有理,要用事實,而且要善於去發現、研究、證明。被人唾棄的蜣螂其實是勤奮的勞動者,勤勞的螞蟻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強盜。法布爾用《昆蟲記》推翻了一個又一個人們對昆蟲的錯誤理解。

我覺得,《昆蟲記》就是一本奇蹟。他記載了衆多種類昆蟲的方方面面,擺脫了十八、十九世紀人們對於昆蟲的瞭解只停留在標本的局面。這本書,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當時人們對各種昆蟲的認知和了解。

我們能從字裏行間中感受到法布爾對昆蟲生命的敬畏,更能體會到他對科學的執着。正是因爲他對自然科學的喜愛與執着,法布爾才能耐下性子在塞利尼昂的荒石園裏,追逐一個個細微的身影,並樂此不疲。

突然一下,許多對科學熱衷的身影,從我腦海裏浮現出來。我看見居里夫人在破敗的實驗室裏忙碌着,愛因斯坦在瞑目思考着質能方程,達爾文奮筆疾書的背影。正是他們對科學,對真理的熱衷,纔開拓了人類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成果。

再想想自己,不禁面紅耳赤。曾懈怠過多少次,放棄過多少次,家常便飯一般。

這本書中,法布爾先生對生命的敬佩,探求真相的不懈精神和對待事物的嚴謹態度都是給我們最好的饋贈,也難怪雨果說《昆蟲記》是昆蟲界的一部史詩。我們都應該是法布爾,這樣學習才能不斷提高,社會才能不斷進步。

我彷彿又看到了,那個炎炎夏日,在田野裏舉着放大鏡的身影。

  初一昆蟲記讀後感(三)

還記得剛剛看到《昆蟲記》這本書時,看到封面上“昆蟲”兩個字時,不禁興趣大失,這比起《海底兩萬裏》、《魯濱遜漂流記》的刺激探險,比起《童年》、《簡愛》一個個令人回味的故事,似乎看起來平淡無奇。

我拿起這本書,漸漸地被這本書的內容給吸引起來,作者用他輕鬆詼諧、細膩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可愛的昆蟲:爲快樂而高聲放歌的蟬,不知動腦筋的建築家黃蜂,可怕、恐怖而又對自己兒女慈祥至極的迷宮蛛,還有被“篡奪”了名聲的綠色蟈蟈等等,一個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昆蟲被作者描述成了一個個感情豐富、聰明智慧、栩栩如生的小生靈。特別是當我讀到蟋蟀這個故事的時候,它在地下等待了一年,當鑽出土地時只能活一個星期,卻仍然放聲高歌,蟋蟀那珍惜自己、活出自己的精神讓我感動。而作者說到:他們不僅爲大自然的美好而高歌,更是在爲自己的生命復甦而歌唱,這句話久久刻在我的心裏。

我想這就是對大自然的熱愛!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趴在草叢上看螞蟻,當那暗紅色的小東西鑽過密密麻麻的草叢,總喜歡把手按在它的前面,等它爬上這肉乎乎的大柱子,在把手擡起來,螞蟻就只能在我手上漫無目的的亂跑了,看着它們細細的腳快速來回的交織,那焦急的樣子,總讓我忍不住笑起來。我當時是那麼的癡迷於這種遊戲,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我也漸漸的失去了興趣。而法布爾從小就對大自然的充滿好奇與熱愛,並一直延續和堅持着這份熱愛,纔會讓他寫出如此真實,文學和科學融爲一體的《昆蟲記》。

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像法布爾一樣,對自己的目標多一份熱愛,多一份執着,多一份堅持,多一份努力,你也將到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