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昆蟲記》初中讀後感三篇

《昆蟲記》初中讀後感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8K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昆蟲記》初中讀後感三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昆蟲記》初中讀後感三篇

《昆蟲記》初中讀後感三篇1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脫殼;;螞蟻是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爲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接着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爲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我歎服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也影響了幾代人。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布爾,他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那份執着,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書中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另一個世界的奧祕——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蘊含着的各種科學真理,這真是一本極其珍貴的生命樂章。

昆蟲世界是多麼的奇妙。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行文,輕鬆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因爲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螢有兩個最有意思的特點:第一、就是它獲取食物的方法;第二、就是它的尾巴上有燈。綠頭蠅和其它蠅類幼蟲一樣,有一種驚人的本領,那就是能使固體物質變成液體物質,有很多種昆蟲都非常喜歡在我們的屋子旁邊建築它們的巢穴,在這些昆蟲中最能夠引起人們興趣的,要首推那種叫舍腰蜂的動物了。

《昆蟲記》初中讀後感三篇2

一直以來,我對昆蟲的認知都限於這隻蟲子的顏色真是色彩斑斕,那隻蟲子的外形又是奇形怪狀。

直到最近,我閱讀了法國作家法布爾著作的《昆蟲記》。作者在書中詳細地描述了一些昆蟲的種類以及生活習性等等,使我對大自然中的那些小小的昆蟲有了重新的認識。夏天的夜空裏,一閃一閃的螢火蟲是很美麗的,那一隻只小小的蟲子看起來是那麼弱小,可誰知道那是一隻兇惡的獵手?《昆蟲記》裏告訴我說螢火蟲能捕食體型很大的蝸牛

道路邊的螞蟻是隨處可見的,它們一直都是在忙碌着,我不知道它們在忙些什麼。作者告訴我們,螞蟻能用觸角交流,而且蟻羣裏有明確的分工,兵蟻是爲戰鬥而生的;工蟻忙着收集食物,蟻巢深處還有一隻蟻后,它是整個蟻羣的中心。蟋蟀的叫聲也許會令人厭煩,你以爲它真的是用嘴巴“叫”出來的聲音嗎?《昆蟲記》裏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原來蟋蟀是用翼互相摩擦發出的聲響。這樣形形色色的昆蟲還有很多很多……昆蟲有的對人類有益,有的對人類有害,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區分它們,對有益的保護,有害的消除。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和這些昆蟲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裏,人類是偉大的,但是我們也絕不能忽略這些渺小的昆蟲,它們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在生活和學習中,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的勇氣。在生活中我也細心觀察,發現了蝸牛爬得很慢,下雨前蜻蜓會低飛,向日葵會跟着太陽轉。我更要努力學習,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

《昆蟲記》初中讀後感三篇3

最近一個星期,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有很大感觸。

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與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其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的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我們能從字裏行間中感受到法布爾對昆蟲生命的敬畏,更能體會到他對科學的執着。正是因爲他對自然科學的喜愛與執着,法布爾才能耐下性子在塞利尼昂的荒石園裏,追逐一個個細微都身影,並樂此不疲。

這本書不僅故事十分有趣,書中的寫作技巧也十分獨特。在一篇篇故事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誇張,使畫面更加生動形象,昆蟲們被賦予了活力,好像過着人類的生活。作者又添加了自己的動作、心理等,使他們更加鮮明有趣,讓閱讀者沉浸於昆蟲世界中。他行文生動活波,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動人的情趣。

字裏行間,不斷寫出大自然的變幻無窮,同時又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破壞大自然,會毀滅它們的家園。動物,也是我們美好家園的一分子,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作者也借這些昆蟲告訴我們許多生活哲理。螳螂面對蝗蟲,屹立不倒,是因爲它們有一顆強大的內心,蟋蟀,喜歡獨自建起家園,是因爲它們的勤奮靠的毅力和堅持;懸崖下竟還有很多的球形燕巢,是因爲它們有強大的生命力。

這本書中,法布爾先生對生命的敬佩,探求真相的不懈精神和對待事物的嚴謹態度都是給我們最好的饋贈,也難怪雨果說《昆蟲記》是昆蟲界的一部史詩。我們都應該是法布爾,這樣學習才能不斷提高,社會才能不斷進步。

我彷彿又看到了,那個炎炎夏日,在田野裏舉着放大鏡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