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劉彭芝教育思想與實踐》讀後感

《劉彭芝教育思想與實踐》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4K 次

說實話,我對於教育專家這個詞彙不是很感興趣,因爲有很多所謂的專家,他們只會紙上談兵,我感到很厭煩。剛剛拿到《劉彭芝教育思想與實踐》這本書的時候,我沒有在意,只是隨意地把它放到了一邊。直到後來區幹訓部強調這本書要讀,還聽說這本書是劉彭芝校長,從教40多年,任校長10多年,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的結晶,是教育實踐的成果。這時候我才動心了,讓我拿起了這本書,沒想到細讀之下還真是獲益匪淺。

《劉彭芝教育思想與實踐》讀後感

《劉彭芝教育思想與實踐》給我以許多啓發。讓我感觸最深得就是——濃濃的“愛”。

關於師愛的問題劉校長談得透徹而深刻。師愛是什麼?劉校長的答案簡單明瞭: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愛是自然流溢的奉獻;尊重是教育的真諦,尊重是創造的源泉。她說:“教育工作者的愛,是一個長久的諾言。”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得到流淌在這本書字裏行間的,就是劉彭芝對學生、對同事和對學校真誠而熱切的愛。正因爲劉彭芝校長對教育這份事業心中有愛,纔能有強烈的事業心、崇高的使命感,才能視教育如生命、視學校如家庭、視學生如子弟,才能朝夕思慮其事,無私奉獻,才能拒絕平庸,追求卓越。

大愛無言,“潤物細無聲”。正因爲心中有愛,劉彭芝善於發現每一位教師和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併爲他們搭建人生的舞臺,因爲“一個學校絕對不能藏龍臥虎,是龍就得讓他騰,是虎就得讓他躍”;正因爲心中有愛,劉彭芝才能嚴於律己,在管理上大刀闊斧、雷厲風行,成爲人大附中的“領跑人”;正因爲心中有愛,劉彭芝甘於牽獻,把教育作爲一份事業來耕耘,投入她的全部理想、精神和情感。

“愛的教育”,成就了人大附中,也成就了劉彭芝她自己。第一篇中,劉校長就提到了“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對這句話表示深深的認同,不禁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許多年前,有一個叫約翰·霍金斯的教授給他教的畢業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去貧民窟,找200個年齡在12歲到16歲之間的男孩,調查他們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然後預測出他們的未來。那些學生運用社會統計學知識,設計了問題,跟男孩們進行了交談,分析了各種數據,最後得出結論: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將有一段在監獄服役的經歷。

25年後,教授給另一批學生也佈置了一個作業:檢驗25年前的預測是否正確。學生們又來到貧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經長大成人。有的還在那住着,有的搬走了,還有的已經去世了。但最終學生們還是與原來的200個男孩中的180人取得了聯繫。他們發現其中只有4人曾經進過監獄。爲什麼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發的地方卻有這麼好的成長記錄呢?研究人員們感到很納悶也很吃驚,後來他們被告知:有一個老師當年教過那些孩子。

通過進一步調查,他們發現75%的孩子都是一個婦女教過的。研究人員在一個‘退休教師之家’找到了那個婦女。究竟那個婦女是怎樣把良好的影響帶給那些孩子的?爲什麼這莫多年過去了,那些孩子還記着那個婦女?經研究人員迫切的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不知道’婦女說,‘我真的回答不了你們。’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情景,臉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語的說‘我只是很愛那些孩子。’”唯有愛,纔是我們教育永恆的源泉;唯有愛,纔是我們教師最美的語言!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文中有提到劉校長這幾十年裏工作的壓力辛苦,但一直充滿熱情的工作,主要也是源於愛,對學生的愛,對學校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

愛才能讓一個人甘於奉獻,不辭辛勞,並且對一件事情保持高度的熱情。看完劉彭芝校長的經歷,我就下決心好好熱愛這份職業,愛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學生,真心實意的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把他們培養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