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育思想的革命》讀後感大綱

《教育思想的革命》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育思想的革命》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思想的革命》讀後感

《教育思想的革命》讀後感1

讀書是開發人的智慧和人的生命價值的基本途徑。古語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古訓曾遭到批判,是那個時代的悲哀,是愚昧有體現。試問:有人也許說,還有比讀書高的,就是當官和發財,可是, 在一個體制健全的社會裏,你想當官和發財,不讀書行嗎?讀書理應在當官和發財之上,是其前提條件。書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沒有“登梯”的壯舉和“會不凌絕頂”的雄心何以有輝煌的人生和“一覽衆山小”的成功?

餘秋雨把閱讀作爲開發自己的生命價值的基本途徑。我們要用科學武裝自己,提高自己的品位。會“讀”纔會羸。“歷盡滄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是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質量。生命的質量需要鍛鑄,閱讀是鍛鑄的重要一環。”“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零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着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几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這種奇蹟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閱讀。”“閱讀”的量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一個人如果在青年時期就開始平庸,那麼今後要擺脫平庸就十分困難。“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科學能使一塊“礦石”變成“金條”,讀書能使人從渺小走向偉大,從平凡走向輝煌。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而讀書就是爲了掌握自己的命運,有更大的自由度。因此,我們要把諱作爲終生的承諾。“最庸俗的人是不讀書的人,最吝嗇的人是不買書的人,最可憐的人是與書元緣的人。”

錢鍾書一生鍾情於書,因此,他學貫中西,成爲我國着名的學者和作家。

作爲教師,我們也應有終生讀書的志向,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教師的要求。

《教育思想的革命》讀後感2

很多人一生當中都曾經歷過十餘年的受教育階段,卻少有人一生當中幾十年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我的人生軌跡恰巧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曾經的我認爲:一個優秀的老師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知識,這是誰也搶不走的,更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而工作後我發現,一個大學畢業生一生所用的知識,只有10%左右屬於在校學習的知識。而學生也不是容器,我無法像倒水一樣,讓我的知識把這一個個個性不同的容器裝滿。既然如此,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如果不是知識,那是什麼?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其實,知識根本就沒有力量。如果知識就是力量,那麼圖書館應該最有力量,因爲圖書館裝了那麼多知識。看來,知識就是力量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教育思想的革命》中說道:教師講授知識的四個階段是:

(一)給學生明確地講授新知識。

(二)把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繫起來。

(三)概括和總結知識。

(四)把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踐。看到這段話時,難免就自己近一年的教學對號入座。可以說四個講授知識的階段在我的腦海中都有涉及,在我的講授中也都有實踐,但關鍵是在第四點時我猶豫了,不爲是否實踐而猶豫,而是,我發現我們的講授讓知識進入了應試的怪圈,而我們也沉淪在知識傾倒的怪圈。我想,這也是爲什麼許多學生認爲學習知識不重要的原因?

沒有被使用的建築材料是一堆垃圾。同理沒有被使用的知識是一堆廢物。學生面對十餘年苦讀所學的知識感到了一種應試以外的無用感,他實在無法從生活中看到知識的必要性,所以這就是爲什麼我們感嘆現代社會誘惑太多,學生聽課狀態如何如何差,課堂紀律如何如何亂,學生成績如何如何低等等。因爲學生不是書架,他無法欣然接受擺放在班級的某個角落,徜徉在書海題海中完成知識的存放,也只有少數孩子在這種書海題海找尋到攻克難題的樂趣。我每天面對着很多無法走進課堂學習的孩子,不斷在思考這個問題,思來想去,我想問題就出在這: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知識,那是什麼?

葉聖陶說過:“凡爲教,目的在於達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知識是無限的,要不斷髮展更新的。只有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規律和方法,即認識世界的工具和方法,這纔是最重要的。知識是僵硬的,智慧則充滿靈氣。圖書館有很多知識,但沒有智慧。知識可傳,智慧不可傳。智慧產生知識,知識不一定產生智慧,知識能否產生智慧,要看一個人的悟性。因此,對於身處教育崗位的我們,要在我們的課堂上,創造出靈性,尋找到智慧,碰撞出興趣。以教是爲了不教爲目標,打造課堂美神,讓學生從枯燥的課堂中感受到語文課的美,從這種美中找尋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樂趣,塑造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

如果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識,那是什麼?可能是智慧,也可能是方法,總之,時代的進步不是知識的複製,而是發展創新,所以思考還得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