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埃克蘇佩裏《小王子》讀後感3篇

埃克蘇佩裏《小王子》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因此我非常喜歡讀書。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埃克蘇佩裏《小王子》讀後感3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埃克蘇佩裏《小王子》讀後感3篇

  篇一:埃克蘇佩裏《小王子》讀後感

讀小王子這本書其實也是機緣巧合。當我還在看《陽光姐姐》系列叢書時媽媽手捧着《小王子》這本書津津有味的看着,時不時地還發出驚歎聲:“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小的星球嘛?”“蛇爲什麼要誘惑他毒死可憐的小王子……”。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媽媽勾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過媽媽手裏的書看起來啦。

翻開《小王子》的第一頁,我就被裏面的童話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小王子居住的神祕星球比一座房子大不了多少,那個星球就是B612號小行星。小王子深愛着一朵玫瑰花,由於和玫瑰花鬧彆扭,賭氣離開了自己熟悉的星球帶着探索世界的渴望分別造訪了不同的新球,其中碰到了國王、愛慕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和寫書的老先生。最後他來到了地球,在撒哈拉沙漠裏遇到了遭遇飛機故障的飛行員“我”。小王子讓“我”給他畫一頭羊,“我”畫了三幅他都不滿意,就在我隨意畫了一個紙箱敷衍他時,小王子卻高興得不得了。或許小孩子的世界就是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反而一目瞭然的事物阻礙了想象也得不到孩子的喜歡罷!小王子善良、純潔,他對這個世界、對生活,對愛總有新認識。他對人生的一些哲理,發人深思,也讓“我”在這次經歷中對生命進行了新的思考。“我”被小王子所馴服,固然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小王子,但這個小王子對我來說就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故事終究還是以悲傷收尾,由於小王子太想念他所愛的那朵玫瑰花而聽信了毒蛇的讒言服用了蛇的毒液。然後,他像一棵樹一樣,緩緩地倒了下來,去了他深愛着的玫瑰花身邊了。

小王子教會了我們:本質的事物不能看表面要用心去體會!

  篇二:埃克蘇佩裏《小王子》讀後感

時間過得飛快,暑假已經過去了一大半。由於天氣原因,我不得不在家裏度過漫長的一天。

《小王子》這本書自從買回來就沒有翻過,所以我就趁着今天的空閒讀完了這本童話寓言書。

小王子是一個從B602小行星上來的“永遠也長不大“的人。他在自己的星球上和他的玫瑰花鬧了彆扭,於是獨自一個人開始了漫長的宇宙旅行。爲了開闊眼界,小王子去了六個星球,遇到了有很多傷心事的酒鬼,忙得不可開交的商人,還有點路燈的人和長滿鬍子的老地理學家。最後到達地球。一隻狐狸使他懂得了愛與責任,於是小王子想回到自己的星球與花兒團聚。當他無法回到B602星球的時候,他選擇了死亡。故事的敘述者爲了紀念他,寫下了這本書。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這是我通過這本書懂得的衆多道理中的一個。書上曾提到過一種樹——猴麪包樹。它不是像路邊的那種可愛的小灌木,而是一個頂教堂那麼高大的大樹。小王子每天都要按時拔出這些樹的苗。看到這裏,我很疑惑,心想:“爲什麼要按時拔,不拔又會怎麼樣呢?“原來這種樹的樹苗長到一定大就拔不出來了,它們長到一定數量會撐爆星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如果把壞習慣比喻成那些樹,不及時改正的話,壞習慣的養成會給你帶來終生的後悔與不便。

小王子游覽了前後六個星球,書中也描述了許多人。有些人善良,有些人是悲哀的,可笑的。這些人都可能會是某些人的影子,作者寫這些可能是讓我們學習或改正自身的缺點,讓我們去學着做成功的人,自信的人,勇敢的人,善良的人……

這本書本來是寫給那些已經喪失了童真的大人們,給一直生活在權力和金錢中的大人們的一個警示!告訴他們在生命中什麼纔是最重要的,什麼纔是應該去追求的。讓那些快樂,童真永遠存在在所有人的心中。

我希望大人們都不曾失去那些美好的東西,這樣爸爸就不會那麼辛苦的東奔西跑,和我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媽媽不會在我提到有趣的事情時只會點頭說“是“或“好“。那樣大人們都不會總以“你已經長大了““學習最重要“爲藉口來打發我們。因爲在我們心中,自己永遠是小孩子,永遠不太喜歡學習。難道大人們都沒有經歷過童年,蝴蝶都沒有經歷過是蠶的日子?

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家裏的鐘錶準時報時,而我的心裏也懂得了更多。

  篇三:埃克蘇佩裏《小王子》讀後感

我們今天來談談一本書,那就是《小王子》。我先不說我有多麼喜愛它,我先說說我的表現:我在一天之內把那本書讀完了;到現在爲止,我整整讀了那本書四遍。你們肯定會覺得吃驚。但是我敢肯定,當你讀完那本書是你也會讀四遍。

這本書作者是飛行員作家(法)聖·埃克蘇佩裏寫的。他的職業就是飛行員,生於1900年6月29日法國里昂。對於作者我就不介紹了。

這本書是關於一個飛行員墜機在撒哈拉大沙漠。在那裏,他認識了小王子。飛行員和小王子的這幾天,飛行員知道了一些關於小王子的故事。

這本書是關於孩子的。作者在獻辭裏寫道:“獻給萊昂·韋爾特,請孩子們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了一個大人。我這樣做有三個重要的理由,其一是:這個大人是我在人世間最好的朋友;其二是:這個大人居住在法國,在那裏他飢寒交迫,急需得到安慰;其三是:這個大人什麼都能明白,就連那些寫給孩子們的書他都能看懂。如果這些理由仍嫌不足的話,那麼我願把這本書獻給長大成人的那個孩子。所有的大人原先都是孩子,但是他們中只有少數記得這一點。所以,我把我的獻詞改爲:先給小男孩時的萊昂·韋爾特。”

北京出版社寫道:“一個永不肯、也不會長大的小王子;一個關於愛與責任的寓言;一部溫馨、真摯、感人,解讀生命與生活的童話故事。”

還有一段我要說,你們仔細看:“成年人喜歡數字。當你跟他們說起一位新朋友的時候,他們從來不問你最本質的特徵。比方說,他們從來不問“他的嗓音怎麼樣?他愛玩什麼遊戲?他是不是愛蒐集蝴蝶標本?”他們只會問你:“他多大歲數?他有幾個兄弟?他的父親掙多少錢?”問清楚這些問題,他們就以爲了解這個人了。你如果對成年人說:“我看見了一幢漂亮的紅磚小房子,窗上爬滿了天竺葵,屋頂上停憩着鴿子……”他們是想象不出來這房子到底是什麼模樣的。但是,如果對他們說:“我看見了一幢值十萬法郎的房子。”他們就會高聲嚷嚷:“那是多麼漂亮啊!”這跟我想的一模一樣,大人們太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