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讀後感4篇

《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讀後感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一書精心提煉幼兒園教育的典型細節,展示教育的方法和細節處理的智慧,並認爲優秀的幼兒教師,就應該處理好這些細節。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讀後感4篇

  《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讀後感(一)

細節是什麼,可以說我們身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算得上是細節。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老師的工作是很繁瑣的,只有在工作中關注到細節,我們在幼教這行才能走得更遠。

首先,關注細節,培養孩子良好常規。

新區老師都在行動中:睡前聽故事、輕拿輕放、衣服鞋子的擺放、離開位置塞小椅子等等,我們讓孩子把每件小事細化,培養了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與學習習慣,讓我們工作越來越輕鬆。

第二、關注細節、拉近家園的關係。

孩子們在園活的,免不了一些小摩擦,哪位孩子的臉被同伴劃傷了或咬到了,老師們一定要事先弄清原由,與家長及時溝通,相信會得到家長的諒解,家園關係也會更加融洽。

第三、關注細節、可以排除安全隱患。

二號操場的滑梯,孩子們很喜歡玩,一次孩子們四散開來,爬的爬、滑的滑、鑽的鑽,很開心,一旁的王老師就提醒我說:讀後感。“晃橋下面不要讓孩子去鑽,板子下面全是鐵釘,上面孩子跳,下面的孩子會被釘子傷到頭皮的。”是呀,老師們及時關注到的細節,讓孩子在園安全度過每一天。

關注細節,好處真多,我們不能圖一時之快,而應持之以恆,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讀後感(二)

“細節決定成敗”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這句話對幼兒園的教育尤爲重要。教師的每一個行爲、每一句話語,傳遞出的積極的或消極的意義,對稚嫩而敏感的幼兒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書中的每一個事例都很貼近我們的教學生活,以下就將我的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正話”爲何總要“反說”

在這個案例中對於幼兒不好的行爲,教師想運用過了“正話”反說的方法制止一些幼兒的不好的行爲,如:當活動中有幼兒在說話時,王老師說:“還有誰沒有做好?還有誰在那裏說話?”幼兒暫時安靜了一會,又開始說話。

當一名幼兒將繪畫作品畫到桌子上,王老師說“你真夠可以啊,都能在桌子上作畫了,行爲藝術啊!”結果不僅沒有達到效果,反而其它的小朋友也學着在桌子上亂畫。在案例中教師說的這些語言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有時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老師也會說出上面的話語。在案例中這些語言明顯是無效的,並沒有達到效果。那爲什麼我們還會說呢?在這本書中進行了分析。

對於教師而言,一些教師對幼兒說話隨便,很少考慮自己說出的話對幼兒的身心影響。教師的心情處於消極狀態時,會用“正話反說”的形式來宣泄自己的情緒。對於幼兒而言,6歲以下的幼兒,他們理解反語的能力還十分有限,特別是小班中班的幼兒,他們很難理解反語背後的真正含義。

我的感悟:教師在指導幼兒教育行爲的時候,應該先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尊重、信任幼兒,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要給幼兒正面、積極的心理暗示,要正話正說。老師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耐心的指導幼兒的行爲。

二、你終於做對了

這是一個操作活動的案例,活動中幼兒操作時教師沒有關注指導幼兒,而是忙於給完成的幼兒貼一朵小紅花。當有一個能力弱的幼兒操作空白的時候,教師沒有通過提問進行指導,而是運用表情暗示,讓這個幼兒最終完成操作。

最後,老師還說了一句“你終於做對了”。這雖然是一個小細節,在案例的後面卻反映了教師的理念及行爲。“你終於做對了“說明老師關注於操作結果。教師的表情暗示,說明這個老師很重視幼兒的操作結果,而忽視了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是如何與操作材料進行互動的。因此,在最後能力弱的幼兒已經不去想如何通過嘗試來解決操作的問題,而是依賴於教師表情暗示來判斷操作的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沒有通過操作得到發展,而在無形中喪失了自己的思考的意識,可能會養成依賴的習慣。在綱要中提到:“教師要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要通過提一些啓發性的問題,帶動幼兒自主的去參與活動,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對於這個案例中的情況,老師可以給予幼兒犯錯的機會,讓幼兒在反覆操作中真正體會到操作的方法。

我的感悟: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原有水平,允許幼兒犯錯。教師教育觀念要不斷更新,不要只關注於結果,要更多關注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獲得的收穫和得到的發展。教師還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學語言,儘量用啓發性的語言,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積極主動地完成操作和探索的過程。

教學中的細節無處不在,只要教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關注幼兒,相信會有更多的發現。

  《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讀後感(三)

本書的第四編“環境創設”中,運用了較大的篇幅來講述了環境在幼兒一日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書中各個案例中老師門充分考慮到了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的一些資源進行了利用,變成了深受幼兒喜愛的教育素材,效果非常的好。其實,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也是這麼去做的,經常利用身邊的可利用資源進行活動,有時也能根據教學或活動的需要爲幼兒創設相應的環境,一以此來促進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皮亞傑的相互作用論告訴我們,兒童的認識發展是在不斷地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的。在教學實踐中,我也有相同的感受,環境的創設有着對幼兒的教育和促進幼兒發展的價值。所以我通過營造濃郁的龍獅文化藝術氛圍,促進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從而提高他們對龍獅文化所蘊涵的美的感知能力,讓幼兒進一步感知龍獅作品藝術形象,增強對龍獅文化內涵的敏感性。比如在班級內做了一面龍獅的主題牆,讓幼兒隨時觀看自己在舞龍獅活動中的身影,激發學習興趣;平時課間活動時帶領幼兒敲小鼓掌握鼓點節奏;觀看舞龍舞獅的視頻,進行相關動作的學習模仿;利用每天的晨間活動帶領幼兒進行舞龍、舞獅,練習隊形變化等等。

不但如此,由於我園處在氣息濃厚的龍獅文化藝術之鄉——雙鳳,不僅能親眼目睹“龍獅館”裏的各種龍獅資源,更能與舞龍舞獅的大師們面對面的交流。每年一度的羊肉美食節上的保留節目舞龍舞獅,更是幼兒親近舞龍舞獅的絕好機會。日常生活,我們也會督促家長帶孩子們去觀看各種節日裏的舞龍舞獅表演。我常常會想起“生活既教育”這句教育名言,是啊,只要我們肯做教育的有心人,又何怕不能將教育工作出色地完成呢?

  《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讀後感(四)

最近,閱讀了陳遷主編的《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感觸彼深。本書圍繞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細節問題展開論述,全書50個細節以案例的形式呈現,從語言運用、非語言行爲、教學探索、環境創設、因材施教和處理突發事件這六個不同的側面來反映當前我國幼兒園教育中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語言和行爲,每個案例又分爲“細節描述”和“細節透視”兩個部分,使讀者能夠從案例的描述與分析中得到某種啓發。

我對書中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編環境創設中“書香縈繞的世界”一文。這裏所描述的是杜老師幫助心心小朋友,形成閱讀習慣的方法。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爲幼兒創設良好閱讀環境的重要性。

回想工作中,本班幼兒在中班時不喜歡到圖書區閱讀,我就從巧設圖書區,提供良好環境入手,激發幼兒閱讀興趣,使幼兒喜歡閱讀。我的做法:

(一)巧設圖書區,提供良好環境

我在教室的一角創設了《圖書屋》,四邊沒有嗓音影響,書架如房子,綠頂黃牆,一間一間中平放着一本一本彩色圖書,書屋的絢麗多彩,吸引着幼兒。

爲孩子投放的圖書貼近他們生活。我們還發動家長,讓孩子帶一本圖書,與同伴分享閱讀,每週更換一本。這些接近孩子生活的圖書投放到圖書區後,引起孩子們的極大興趣。

(二)激發閱讀興趣

1、通過故事引發興趣

每天利用日常生活的時間,聲情並茂地講述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故事,聽時,幼兒一雙雙渴求的目光牢牢地注視着老師,顯得興趣盎然。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計劃地堅持每天講一個小故事,這樣耳濡目染,學幼兒就會覺得書是那樣的神奇,慢慢的也會覺得書裏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

2、留下疑問激發興趣

在講故事的時候,有時會設置一些疑問,這樣,一方面吸引幼兒聽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幼兒的求知慾,激發他們想讀書的活動。

讓幼兒帶着問題看書。圖書投放到圖書區以後,我有意識地給孩子講書,使孩子對書裏的內容有初步的認識。然後再告訴他們,書裏還有老師沒有講的內容,請小朋友自己看。這會給幼兒留下一些懸念,從而激發孩子產生自己要看書的願望。或者在幼兒進入閱讀區前向幼兒提出問題,請幼兒帶着問題看書。看完後請幼兒給大家講一講,教師適當給幼兒鼓勵與表揚,使孩子產生成就感,並知道認真看書會有收穫。

(三)提升閱讀品位

孩子開始喜愛讀書了,但是僅僅憑着他們的興趣,隨意地瀏覽。顯然是收效甚微的。讓幼兒自由閱讀時。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是否會按順序一頁一頁地翻看,讓幼兒找一找書中講的是誰?講的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