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

2、學習朗誦兒歌並嘗試模仿兒歌的句式進行創編。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各種動物及水果蔬菜的圖片,彩色卡紙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喜歡做夢嗎?今天來了幾位小客人,他們也做夢了。(引出小草,請幼兒猜猜小草做了什麼夢,幼兒回答。)

2、教師小結:剛纔小草告訴老師,它剛纔做了一個夢,它夢到自己長了兩條腿,在綠綠的草地上跑來跑去,小朋友說一下,小草的夢是什麼顏色的?引出“綠綠的”,用一句好聽的話說出來“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

3、出示小花,師:看這是誰呀用一句好聽的?小花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夢呀,請幼兒回答。

師小結:小花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在紅紅的花園裏和蝴蝶一起跳舞呢!請幼兒用一句好聽的話說出來“小花愛做麼夢,夢是紅紅的”。

4、師:看,又來了一位小客人(出示白雲的圖片),白雲可能做什麼顏色的夢呀?藍藍的,白白的,用一句好聽的話說出來“白雲愛做夢,夢是藍藍的.”。

5、出示小寶寶的圖片。師:他也睡着了,他也做了一個夢。教師請幼兒討論,孩子做的夢有紅紅的,藍藍的,粉粉的,各種各樣的顏色,那應該怎麼說呀?用一句好聽的話說出來“小朋友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師小結:剛纔有哪些小客人做夢了?有小草,小花,白雲,小朋友。

6、我們用一首好聽的詩歌說出來,配樂朗誦詩歌《彩色的夢》。

7、師:聽了老師和小朋友的詩歌以後,你們覺得詩歌好聽嗎?還有許多朋友像做夢了,看他們是誰?(出示各種圖片,師演示)我想把美美的夢送給蜜蜂寶寶,摘下蜜蜂后朗誦“小蜜蜂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8、師:你想把美夢送給誰呀?

每個小朋友摘下一個,說說他們做了什麼樣的夢,請幼兒仿編詩歌。

9、出示各種顏色的紙,請幼兒把你的朋友送到他的夢裏。

10、教師和幼兒一起創編詩歌。

11、教師總結。

師:老師也想做夢了,小朋友做夢嗎?那咱們閉上眼睛,小朋友睡着了,做了一個美美的夢,小朋友們醒來吧,抱抱你的同伴,抱抱老師,老師希望你們每天都能做一個美美的夢。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願意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圖書的理解。

2、學習一頁一頁地、輕輕翻閱圖書。

3、充分享受想象的樂趣,體驗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事物變化想象的`經驗。

2、胡蘿蔔、鞋子、彩色鉛筆、酸奶瓶、盆栽、洗臉盆等操作材料。

3、PPT《胡蘿蔔火箭》、閱讀歌(《郊遊》改編)。

【活動過程】

(一)唱響閱讀歌,進入閱讀情境。

(二)超級變變變,引起閱讀興趣。

師:(出示胡蘿蔔)這是什麼?

師:你們看,變成了什麼呀?(胡蘿蔔火箭)

(三)好書來推薦,瞭解圖書封面。

1、推薦圖書《胡蘿蔔火箭》。

2、觀察畫面,猜測圖書內容。

(四)幼兒自主閱讀,交流閱讀收穫。

1、幼兒自主閱讀。

2、交流閱讀感想。

師:你覺得這本書哪一頁最有趣?

師:你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還發現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五)創想對對碰,豐富閱讀內容。

1、啓發幼兒進行創想,並作簡單記錄。

2、展示交流並共同閱讀。

(六)完整閱讀,體驗快樂閱讀。

師:這本書太有趣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請注意讀出省略號、感嘆號的語調哦!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鼓勵幼兒願意參與幼兒園12月即將舉行的“蒲公英閱讀節”活動中去。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擁抱、親吻、關懷是一種甜蜜的親情。

2、學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愛。

3、從小培養幼兒關愛別人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長圍巾、記錄紙、掛圖、故事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小朋友都長大了,要知道關懷自己的媽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他是誰?出示小松鼠玩具,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有關小松鼠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小朋友知道媽媽的媽媽是誰嗎?引導幼兒說出媽媽的媽媽是外婆。你們猜一猜小松鼠要給媽媽的媽媽送什麼禮物呢?

2、教師用簡筆畫將孩子的回答做好記錄,如:巧克力、衣服、花、水果、棒棒糖等。

二、教師播放故事錄音帶,請幼兒欣賞故事。

“請小朋友聽一聽小松鼠給媽媽的媽媽送什麼禮物?看誰聽得仔細認真,聽完故事後告訴老師正確的答案。”

聽完故事後,請幼兒回答問題“小松鼠給媽媽送什麼禮物?給媽媽的媽媽送什麼禮物?”對答對的幼兒進行表揚。

三、利用掛圖,老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鼓勵幼兒認真聽,引導幼兒感受甜蜜也是一種親情。

(1)邊講述邊提問幼兒“媽媽給外婆送什麼禮物?外婆心裏覺得怎樣?”(隨着幼兒的回答出示長圍巾。)小松鼠要送給外婆什麼禮物?外婆心裏覺得怎樣?

教師講述故事時速度放慢,注意用語氣語調等方式來建立味覺的甜與情感體驗的“甜”之間的聯繫。

(2)提問“小松鼠沒有送給外婆糖、巧克力等禮物,外婆爲什麼還那麼高興?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做出小結:擁抱、親吻、關懷、一句甜蜜的話都是表達對親人的愛。

四、拓展、遷移經驗,鼓勵幼兒把甜甜的愛送給更多的人。

(1)老師擁有你們這些可愛的小朋友,好幸福啊!你們可以送給老師什麼樣的.甜甜的愛呢?(鼓勵幼兒給老師送甜蜜的禮物:一個擁抱,香甜的吻、說一句甜蜜溫馨的話等。)

(2)說一說:甜甜的愛還可以送給誰?送給他們什麼樣的甜甜的愛?(鼓勵幼兒回家後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4

【活動設計】

動物是自然界的精靈,他和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同我們的生存有着密切的關係,孩子們對動物也很感興趣,因此我班開展了可愛的小動物的主題活動,主題進行活動中的一個早晨,小朋友們正在做操,有一隻小鳥在旁邊的空地上跳來跳去,這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有些孩子停止了作操,在觀察它,有些孩子在高興地竊竊私語,也有的隨手撿起了地上的小石子去砸它。在以後的'幾天內小鳥經常飛來,孩子們也依舊如此,對於小班的孩子想跟他單純地講道理,很難讓他們理解,即使理解這種行爲不是來源於自身的情感推動,而是外在的約束也很難持久。由此我想到了這首兒歌,這首兒歌充滿着童趣,也體現着小朋友與小鳥之間朋友似地親密地感情。加之4月底到5月初正逢一年一度的愛鳥周的活動,這正是一個讓孩子瞭解鳥類,建立愛護、保護鳥類的好的教育機會。因此我以這首兒歌爲藍本自己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中小鳥和“我”之間的親密關係,知道要保護環境、愛護鳥類。

2、能在圖示的提醒下,學習朗誦兒歌。

3、能根據角色的變換,做出相應的動作,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小鳥紙偶、圖示一副。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偶,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紙偶,引起幼兒興趣“小鳥你好!歡迎你,你有什麼事嗎”(傾聽的樣子)“哦!小鳥說它今天早上在學我們做操,而且他把它畫了下來,請小朋友們看,他都學了些什麼?”(自評:小班孩子的想象力豐富,在他們的眼裏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一個紙偶,一個虛構的角色都會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因此在這裏我將小鳥從兒歌中提出作爲整個活動的主角,引起下文)

二、看圖示,學習兒歌

1、出示圖示,分句學習。

“哎呀!畫的真好,誰來說說小鳥學了那些動作,它是怎麼學的?”分句說說。(幼兒回答)

2、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我把你們的話和在一起編了一首兒歌,就叫做小鳥學做操,念給你們聽一聽”。(教師完整朗誦一遍)

“我念得好不好?小鳥親了我一下,我真得意。你想讓小鳥親親你嗎?現在請你在下面看着圖示自己說說”

3、幼兒自己看圖示嘗試朗誦。

(自評:在這個環節中我選擇圖示來幫助幼兒記憶兒歌,因爲在這之前我上過兩節兒歌學習的課,一節是《牽牛花爬高樓》一節是《春天》,同樣都是兒歌學習,且兒歌的難易程度差不多,爲什麼幼兒掌握情況卻相差很多,前者採用的是簡單的提示,而後者是一副完整且構圖優美的畫,可是幼兒掌握卻不好,我反思後想是不是因爲前者提示有一定的順序性,而後者因爲構圖的需要,出現的景物沒有順序,一會看左,一會看右,一會下,一會上,因爲視線不停的轉移而分散了幼兒對兒歌內容的關注,爲了證實我的想法,我在這節課中採用了圖示的提示,讓孩子通過有序的場景排列,重點部分紅顏色的強調來幫助幼兒自己學習。)

三、圍繞課題,提升主題。

“小鳥爲什麼喜歡跟我們做朋友呢?”(幼兒回答)

小結幼兒的話:因爲我們愛護小鳥所以小鳥才願意和我們一起遊戲。

(自評:這節課的主題內涵—就是讓幼兒體會兒歌中小朋友與小鳥之間親密的夥伴關係,通過問題的提出讓幼兒思考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同小鳥相處,通過自己講述和傾聽同伴講述讓幼兒相互瞭解保護鳥類的好辦法,進而瞭解要保護鳥類同鳥類成爲好夥伴。)

四、遊戲

遊戲:“小鳥學作操,你們來做小鳥,我來當這個小朋友,一起遊戲。”師生分角色遊戲。

結束:小鳥飛吧飛吧飛到外面去吧!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運用搓、團圓、壓扁等技能組合表現平面的花。

2、樂意積極動手塑造,體驗成功的快樂。

3、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橡皮泥、泥工板、花朵圖片、教師示範示意卡片。

活動過程:

1、欣賞花朵圖片,感受花朵的美麗

"你喜歡這些花嗎?爲什麼?"

2、引導幼兒複習花的構造

"每一朵花都是一家人,有花蕊媽媽,花瓣寶寶,和葉子爸爸。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樣排隊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初步出示花的各部分並拼接。

3、教師示範塑造花朵

引導幼兒說說"花蕊媽媽可以用什麼樣的形狀?花瓣寶寶要怎樣圍住花蕊媽媽?葉子爸爸的手要牽在哪裏?"

步驟:(1)揉一揉,把泥揉軟,再搓一搓,變成長條形

(2)一小團,揉一揉,團一團變圓形,再壓一壓變成"花蕊媽媽"

(3)剩下的分成幾部分,分別揉一揉,搓一搓、壓一壓,變成自己想要的"花瓣寶寶"的造型,然後一一圍在"花蕊媽媽"旁邊。

(4)綠色的橡皮泥,揉一揉,團一團,壓一壓,變成"葉子爸爸"。

4、幼兒創作,教師提醒幼兒要先把橡皮泥揉軟了,再進行創作,要注意把橡皮泥團光滑了。鼓勵幼兒創作出不同造型的花。

5、欣賞評價

重點引導幼兒欣賞花朵的造型,教師重點評價幼兒技能與創作表現。

教學反思:

1、教學準備的較充分,教學來源與生活實際,雖然沒有實物,但是課件的製作卻彌補了這一不足,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

3、環境的創設合理,把幼兒帶到了舒適的教學環境中,爲教學營造了個好的氛圍。

幼兒園小班藝術領域教學方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製作紙漿的步驟,激發對紙漿畫的興趣。

2、培養動手能力,發展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範畫、各種顏色的紙漿、勾好輪廓線(三個大瓶子)的KT板每人一塊、彩色巧克力糖一包。

【活動過程】

一、欣賞範畫。

欣賞教師製作的彩色巧克力糖,說說這是什麼形狀,是怎麼做成的。

討論怎樣製作彩色巧克力糖,幾個幼兒試着用一些現成的紙漿製作巧克力糖。我們可以怎樣製作巧克力糖?

二、嘗試用紙漿製作巧克力糖。

1、你想往自己的空瓶子裏放什麼顏色的巧克力糖?紙漿可以粘在哪裏?

2、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的紙漿,自己製作。

3、引導幼兒用夾子和牙刷作爲輔助工具,教師適當予以幫助。

4、注意個別引導,能力強的幼兒添畫,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個別指導。

5、提醒幼兒注意作畫的常規和衛生習慣。

三、共同分享。

1、洗好雙手,欣賞作品,然後教師打開手中的巧克力糖,讓幼兒分享美食。

2、在音樂聲中,教師帶領幼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一起舞蹈。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嘗試以水果的顏色爲題材創編兒歌。

2、體驗問答式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蘋果、香蕉、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正面沒塗色,反面塗有顏色)。

2、小圖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呀,我們青蛙班來了幾個可愛的水果寶寶。是誰呢?現在,就請它們出來和大家見見面吧。”

2、老師出示貼有蘋果、香蕉、西瓜、葡萄的水果圖片(沒塗顏色的一面),並引導幼兒說出是什麼水果。

二、學習兒歌

1、“這些水果寶寶呀有點不開心,因爲他們沒有漂亮的衣服,不過沒關係,陳老師這有4種漂亮顏色的衣服,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什麼顏色的。”

2、出示4種顏色,讓幼兒說一說,引導他們學說“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紫紫的”。

3、讓幼兒在四種水果中找一找,哪個水果是紅紅的`(蘋果),並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蘋果蘋果紅紅的)。

4、出示圖“什麼水果紅紅的”

告訴幼兒問號表示要動腦筋想問題,師問第一句“什麼水果紅紅的”,幼兒完整回答“蘋果蘋果紅紅的”。

5、什麼水果黃黃的?幼兒找一找,說一說,並把香蕉圖片貼到兒歌中。

6、什麼水果綠綠的?什麼水果紫紫的?請幼兒來把西瓜圖片和葡萄圖片貼到兒歌中,並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7、告訴兒歌名字,完整念一遍。

8、老師問幼兒答

T:現在陳老師想考考我們小朋友,我來問,你們來回答我好嗎?(加上動作)

9、幼兒問老師答

三、創編兒歌。

1、T:除了兒歌中說到的這些水果,還有一些水果也想穿上漂亮的衣服,他們是誰呢?出示其他水果圖片,幫助幼兒認識這些水果。

2、請幼兒從椅子下拿出準備好的水果圖片,然後貼到後面相應顏色的板上,在貼的同時請幼兒說一句“____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紫紫的)”

3、展示四塊板,老師每塊板問一句,幼兒一起回答。

四、鼓勵回家後把其它水果編進兒歌,並念給爸爸媽媽聽。

T:小朋友們真聰明,用這些水果編成了一首新兒歌,還有許多水果也能編進兒歌中的,回家讓爸爸媽媽幫我們記下來好嗎?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初步感知哄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2、探索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蝸牛睡覺。

3、注意與同伴協調一致的朗誦兒歌,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聲音:雷聲

2、圖片:一張大蝸牛圖片,若干張小蝸牛圖片。

3、《搖籃曲》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初步感知哄小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教師懷抱“小蝸牛”,導入話題

教師:我們的小蝸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該睡覺了。

接着表演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二、幼兒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

1、幼兒產生請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蝸牛的願望,引出活動名稱。

教師放錄音,提問:“是什麼聲音呀?

是雷公公在打呼嚕呀!都要把我的小蝸牛吵醒了,我們一起來請求雷公公輕點打呼嚕,好嗎?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教師用請求的語調示範朗誦兒歌,

然後再對幼兒說:“雷公公聽到我們的.聲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嚕了,我們再把小蝸牛哄睡着。”

最後,與幼兒一起繼續哼唱《搖籃曲》哄小蝸牛睡覺。

3、、幼兒跟誦兒歌。

教師繼續放錄音,雷聲繼續,教師號召全體小朋友跟誦兒歌。

“雷公公呼嚕打的太響了,沒聽見,我們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再次引導幼兒哼唱《搖籃曲》,突然雷聲又響起。幼兒自然遷移。

集體朗誦兒歌,注意聲音要保持一致。

5、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教師提問,啓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用輕柔的聲音朗誦兒歌與雷公公對話。

“雷公公怎麼又打呼嚕啦!想想看,我們應該怎麼樣請求它,雷公公會聽得舒服,又不會吵醒小蝸牛。

三、幼兒人手一隻“小蝸牛”,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教師:這次,雷公公真的聽見小朋友的話啦!它不打呼嚕了,還和我們一起鬨小蝸牛睡覺呢!

四、聽音樂《搖籃曲》

教師啓發幼兒,輕輕將小蝸牛送到小牀上,讓小蝸牛安靜地睡覺,再提醒幼兒輕輕地、有序的離開教室。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快樂的含義,知道大家在一起會得到快樂,共同勞動會得到快樂,爲別人解決困難也會得到快樂。

2、能積極參與活動,會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一起唱《快樂拍手歌》,感受快樂!

師:我們小朋友這麼快樂,還應該把快樂的心情傳遞給朋友們,森林的小動物們卻一點兒也不快樂,我們來聽聽怎麼了。

二、分段講述故事,理解快樂的含義。

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並提問。(播放PPT)

提問:

1、老鼠、烏龜、狐狸爲什麼不快樂?

2、怎麼樣幫助它們快樂起來?

老師講述第二段故事並提問。(播放PPT)。

提問:

1、小動物想到了什麼辦法?

2、圖上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做什麼事情?

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每個房間住一種小動物,你們幫小動物們找到它最喜歡,最適合的房間。

提問:爲什麼這樣分?哪一組分的最合理?

繼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幫助鴨媽媽解決困難。

提問:鴨媽媽的.房子被洪水沖走了,怎麼辦呢?

三、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給公寓起名字。

師:我們一起來幫小動物給這個新房子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小結:小動物們用自己的特長,靠自己的勞動一起蓋了新房子,還幫助了鴨媽媽,大家一起住在造好的房子裏。小動物們很快樂!小朋友幫助了小動物們也很快樂,讓我們一起唱着快樂的歌回教室吧!

2023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9

活動目標

1、從兒歌中感受秋風,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秋葉的認識。

2、能用自然的聲音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1、課件—秋葉

2、幼兒用繪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幅秋葉圖

啓發幼兒回憶已有的秋的生活經驗。

2、欣賞兒歌—秋葉

提問:兒歌裏說了什麼?

(提示幼兒試着用兒歌裏的話說)

3、全班幼兒跟隨老師念兒歌,

教師可利用肢體動作,幫助幼兒熟記兒歌。

兼顧全體幼兒基本會朗誦。

4、讓幼兒戴上頭飾,扮演秋風,隨配樂朗誦《秋葉》,

師幼共同表演,動作根據兒歌自編。

5、引導幼兒將《秋葉》的.內容畫下來,可聽錄音作畫,並可發揮想象,增加有關秋天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