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7K 次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1

一、活動背景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錢越來越來成爲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因而,家長給學生零花錢也越來越多,很多孩子養成了看不起小錢;部分家庭用金錢代替了對子女的教育,讓孩子們形成了不正確的的價值觀,也使一些學生從小養成了追求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以及會養成孩子們相互攀比的壞習慣。爲了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掙錢很辛苦,及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我想通過此課題的研究規範小學生的消費行爲,正確引導消費方向,培養良好的金錢觀,更好爲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二、活動方案

1、活動主題:我對零花錢的體驗

2、活動目標:

⑴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⑵通過活動,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從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養成自主、合作、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3)通過活動糾正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引導學生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3、活動形式

⑴、組織形式

①個人、小組、班級活動相結合

②邀請家長

⑵、實踐形式

①調查訪問

②研究、設計和勞動

③小組合作交流

④規劃、表達、反思

4、活動安排

本次活動計劃分爲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深入實際調查、訪問,總結交流。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體會賺錢的艱辛。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說說和花以前父母給的錢有何不同。

三、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制定活動計劃

1、課題的確定

最近發現一種現象:每當上學、放學的這段時間,學校商店裏總是擠滿了學生,爭着購買各種各樣的零食。我心中產生了疑問:“同學們爲什麼會有這麼多零花錢這些錢是從哪裏來的可不可以把這個現象作爲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主題”於是,我就把這情景拍下來,再組織大家談論。實踐活動課上,我讓同學們看這情景,發現同學們也都有同樣的疑問,因此我決定以此開展《小學生零花錢情況調查與研究》的實踐活動。

2、分組制定計劃

課題確定後,與全班同學展開了討論,經過討論,決定分爲兩組。一組用問卷調查、採訪的形式對全校學生的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進行調查;二組用問卷調查和採訪的形式對家長的收入及給孩子零花錢的態度等情況進行調查。

第二階段:調查研究

1、學生情況調查

⑴問卷調查各年級學生零花錢來源、用途

制定完計劃,一組幾位同學對中高年級的200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見附件一),並對問卷調查情況進行統計。同學們發現在調查的200人當中有194人的零花錢是從父母或長輩那裏要來的,沒有自己試着賺過零花錢;200位同學中竟有150位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統計完後,同學們都驚訝不已。

⑵採訪調查同學們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的情況

採訪中,被採訪的同學都覺得零花錢來的非常容易,因爲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給了!而且父母給的錢還不是少數,每次至少是五元以上,更讓我們驚訝的是父母很少問他們用來幹什麼,好像這點錢不放在眼裏一樣。我們採訪小組成員在採訪後產生了疑問:這零花錢真的就象同學們說的來的那麼容易嗎

2、家長情況調查

在放學後,採訪小組成員在校門口對家長進行採訪。調查後進行統計,令他們吃驚的是家長的`收入並不是象同學們調查前想象的那樣收入很高。寧願自己受點苦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調查完家長後,同學們一起交流時,心靈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討

調查結束了,全班同學坐在一起交流。幾個小組的同學反應:在調查的過程中被調查的同學都認爲零花錢來的很容易。採訪組的同學還對我們班的同學進行了現場調查,發現本班的同學大多數也都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大家自己也說不出賺錢到底有多辛苦,忽然有一位同學說:“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呀,體驗賺錢。”新的實踐內容又產生了,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賺錢,在我的指導建議下,自己去賺錢,體驗零花錢的來之不易,感受父母掙錢的辛酸。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

1、組織討論

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都提出了自己認爲可行的方法:撿廢紙、賣蔬菜、賣水果等。同學們自願組成了賺錢小組,制定了行動計劃,做了一些行動前的準備工作。開始行動以前,要求學生在體驗勞動中隨時寫好體驗日記。

2、交流賺錢的體會

同學們每個雙休日去體驗賺錢,終於到了集中活動的時間,同學們坐在一起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體驗是那麼的深刻: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煩惱(見附件二)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

“用自己賺的錢,感覺怎麼樣”

學生都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消費,活動後同學們在一起暢談了自己購物感受。有的同學說:“花自己的錢,很有些捨不得,不像以前爸爸媽媽給錢的時候想也不想就花光了。”有的說:“到商店裏買東西總是覺得東西太貴了,現在我終於明白爲什麼媽媽給我買衣服的時候總會給我買些便宜的了,因爲賺錢太不容易了。”

四、活動反思與評價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都長大了、懂事了。懂得關心、體貼父母了,懂得如何合理利用零花錢了。在今後的生活中同學們打算怎樣做有的說:“我們要利用課餘的時間去賺零花錢,把它花在有用的地方”。有的說:“我們可以把這些零花錢積攢起來把它捐給失學兒童,讓他們像我們一樣快樂地學習、成長。”

1、學生的評價(見附件三)

2、教師評價

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是全方位的,本活動讓學生迴歸真實的生活,力求把學生生活的環境變成一個大課堂,讓學生在對零花錢的調查和自己掙錢的過程中掌握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德育評價上,本活動培養學生的勤儉節約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本次活動以學生爲中心,讓他們從生活中以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爲着眼點,取材、定題,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中進行實踐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在此次的活動中動手動腦的地方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平時一些學習成績差,但又聰明好動的學生,在這次活動中更是表現出色,動手實踐能力相當強,可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成績差一些的學生並不是沒有能力,關鍵是如何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同學們採訪、調查、設計統計圖,遇到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顯示了他們強烈的主人翁意識。

此外,能邀請家長參與這次活動,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到綜合實踐活動帶給學生的變化,更使學生有了深深的體驗,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蔬菜,並瞭解它們的生長過程,營養價值,食用方法,以及栽培方法等。

2.讓學生親近自然,熱愛大自然,並動手實踐,親身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3.培養動手實踐能力,以及運用統計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方法:觀察法,詢問法,上網查詢,實驗法等。

活動對象:

二年級2班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大自然的饋贈——認識各種蔬菜(分組進行)

1.讓學生走近大自然,搜尋身邊有哪些蔬菜?(包括名稱及基本形狀)

2.收集各種蔬菜的圖片(也可以畫下來),並向有經驗的老農詢問其生長過程(最好是自己能從始至終觀察一種蔬菜的生長),寫下觀察日記或瞭解到的內容。二我和蔬菜交朋友——瞭解各種蔬菜的營養價值,統計大家最喜歡的蔬菜。

1.各小組根據收集到的蔬菜的情況進行彙報,交流,讓同學們能認識更多的蔬菜,瞭解關於蔬菜更多的知識。

2.遊戲:猜一猜出示一些蔬菜的圖片或特徵,讓同學認一認,猜一猜。

3.統計”最喜歡吃的蔬菜”性別茄子黃瓜白菜番茄紅蘿蔔冬瓜南瓜扁豆空心菜土豆生菜男生女生

4.上網查詢:它們的營養價值(分組查詢→彙報,交流)提示:要多吃蔬菜,促進健康!

實踐活動:

今日我當家

1.根據蔬菜的食用方法,選擇一樣或幾樣蔬菜來烹飪一種食品(主要是拼盤等簡單的菜,要在父母幫助下進行)

2.品嚐並請父母指導評分

3.向同學介紹自己的烹飪經過和自己做菜的感受。

活動總結反思

1.是否積極去參與實踐(觀察,詢問,查詢)。

2.是否能積極與人合作交流,體驗合作的樂趣。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認真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年級、各班要按對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以認真的態度、務實的措施,規劃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反對“教”綜合實踐活動課、反對反覆排練的“表演式”綜合實踐活動。從而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二、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學習與培訓,提高課程意識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徵求意見稿),相關“綜合實踐活動”的論述及其它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強化校本培訓,認真抓好每月2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的集中專題培訓,增強培訓和學習的'實效性。使全體教師、特別是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髮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要點。

2、抓好課程實施

(1)各教師根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及本學期實施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認真制訂好“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作爲課程實施以及學校管理和檢查課程實施情況的依據。

(2)努力組織好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在過程中做到獨立選題、自主活動;展開過程、深度探究;重視交流、豐富體驗。

(3)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本學期,要在活動過程的評價及評價指標的確立方面作探究,各教師要注重研究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積累。教育學生使用好“綜合實踐活動記錄卡。

(4)要認真及時積累有關資料。對於學校來說,主要是計劃、教師管理、課時管理、檢查調研等過程管理方面的資料;對於教師來說,主要是實施方案、活動設計、活動案例和專題性總結等實施過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資料;對於學生來說,主要是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記錄。

3、加強課程管理

通過多種途徑檢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督促和幫助各教師真正落實本課程。並通過問卷、抽查等形式,瞭解各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學校舉行的調研,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情況,作爲一項內容。檢查的重點是:課程實施的基本保證(課時、計劃等的落實情況);活動過程(活動設計、展開、總結等基本環節的落實情況);活動實效(有關活動成果、教師反思和學生反映)等。要將平時瞭解和專題檢查結合,督促教師認真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4、加強研究和交流。

要通過案例分析式”、“對話研討式”等多種形式,交流如何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經驗,討論、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認真開展好公開課研討活動,利用好網絡,加強校內外的橫向交流,不斷提高課程的實施水平。

5、開發利用資源,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

首先,校內圖書室、網絡教室、標本室、美術陳列室等,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資源,要進一步改進開放辦法,使學生能更加主動和便捷地利用這些資源開展活動。其次,各教師要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有選擇地運用和開發。再者,要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採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向家長進行宣傳,使廣大家長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持和正確輔導孩子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3

一、 指導思想

我校要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實踐的意識和善於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實施的主要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1、實施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以往幾種課程的隨意疊加,它的內容和形式和其他課程有交叉,但價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對獨立的。我們在實施中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關注興趣。基於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有別於學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誌。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爲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創新課程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迴歸生活。學校課程建設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當今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中和有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卻聯繫時,纔是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實踐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3)立足實踐。不在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根本特點。需要指出的是,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爲學生營造實踐情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4)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着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於,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際的過程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將來成爲創新人才奠定基矗

2、實施途徑

(1)信息技術教育

幫助學生髮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即獲娶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質。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參加實際,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爲活知識,使實踐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3)勞動與技術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給學生讓出創造的空間。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實踐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富有生命力。

3、實施步驟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成敗的關鍵。這

不是幾個擔任該課程教師的事,而是全體教師的事。通過學習和研究,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學習觀,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

(2)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立是一種新生事物,必須動員全員參與,全社會參與和支持。以協調和組織順利開展各項活動,必須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學校設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與協作小組,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落實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名單:

組長:黃學明

副組長:劉仕梅

成員:藍鯨 魏玉英 唐伏剛 李長福 劉亞敏 馮江

(3)選好主題,落實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合作開發和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選題既要體現學校特色(文學)和社區實際情況(城鄉結合部),又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我校的具體活動主題如下:

一二年級:我是好孩子

三四年級:走進蒲草,美化校園

五六年級:辨別廣告真僞,謹防上當

(4)加強聯繫,取得支持

綜合實踐活動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區、家長有多效參與實踐活動的新機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課程實施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爲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鑑賞。以形成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手段多樣,評價方式靈活,注重學習過程,注重情感表現,注重實際環節的開放性。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直接經驗爲基礎,與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體現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課程。它打破了教育和生活的分離

初三學生的基本文化知識、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還是很有限的。

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學習”,即形成直接的體驗,強調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初始方向。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是爲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瞭解生活環境的機會,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開闊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讓他們多看,多聽,多思考,多嘗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置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這三個主題能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二、課程的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全面理解和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良好人格。

1、親自參與實踐,注重自我體驗、自學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境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的參與實踐的經驗。

2、全面瞭解自然、社會、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愛社會、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培養學生髮現和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學會識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組織總結信息,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積極探索,激發探索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培養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溝通等良好的人格素質。

4、活動重點:根據初三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初三學生在編寫“活動材料”時的重點。

1、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有目的、系統、全面地觀察。要求學生看、聽、聞、嘗、摸,綜合眼、耳、鼻、舌、身的感受進行思考。

2、在初三的深度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和比較),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創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經過深入觀察,要求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5、活動難點:能夠從直接經驗中抽象出問題的本質,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提高學生素質。

三、不及物動詞實施戰略:

1、結合學科教學

每個學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滲透的。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從自己的學科中產生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此時,教師應該具有敏銳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和處理信息,使其成爲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應在教學中培養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透徹,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選擇更加廣泛。

2、結合學生實際生活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視而不見,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的。這是因爲他們習慣了身邊的小事。如果我們從研究的角度去看待、分析和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還會提高思維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結合社會熱點問題

現在的學生已經不是隻會看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問題。他們對一些公共現象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們渴望得到成年人的認可,希望取得和成年人一樣的成就。我們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引導他們以個性化的方式深入探索,從而獲得自己獨到的理解。這是綜合練習的主要目的。例如,通過觀察、參觀、調查等形式的自然,學生可以理解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珍惜生命,使學生可以從人類和自然景觀中獲得美好的體驗。

4、結合傳統節日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偉大國家。悠久歷史中積累的文化精華是學生學習的優秀資源。爲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中秋節、重陽節延長的以尊老愛老爲主題的系列活動。

5、結合學校工作

綜合實踐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也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是通過學校德育來實現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發展相結合,相互借鑑、相互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比如可以結合國旗下講話和紅領巾廣播專欄,開展行爲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自我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5

一、指導思想: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脫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爲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校要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實踐的意識和善於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具體實施如下:每月定一個主題,每個級部圍繞這個主題分別制定相應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九月份:每逢佳節倍思親

(三年級)

1、指導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關於佳節思親的文章。

2、指導學生交流收集的思親方面的詩歌,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3、課後收集描寫秋景的古詩,在班級內召開詩歌朗誦會。

(四年級)

1、關於思鄉的詩歌朗誦會。

2、中國傳統節日由來故事會。

3、詩歌賞析《但願人長久》、《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五年級)

1、帶領學生到電腦室上網收集佳節思念家鄉、親人的詩歌、文章等。

2、指導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3、教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把收集的資料彙編成冊。

4、舉行資料展覽會。

(六年級)

1、瞭解中秋節的由來。

2、收集有關“思念”的詩句,開展賽詩會。

3、給遠方的親人寫一封信。

十月份:誰不說咱家鄉好

(三年級)

1、閱讀有關家鄉的文章。

2、收集關於思鄉的古詩。

3、唱一唱自己的家鄉。

4、寫一寫你心目中家鄉的樣子。

(四年級)

1、收集常州名勝古蹟資料。

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3、介紹常州名人。

4、製作小報。

(五年級)

1、介紹家鄉著名景點。

2、說說家鄉的歷史名人。

3、誇誇家鄉的土特產。

4、展望家鄉的未來。

(六年級)

1、瞭解常州的歷史和風土民情。

2、開展實踐活動,遊覽常州名勝古蹟。

3、小練筆或當小記者介紹家鄉著名的景點。

十一月份:感恩

(三年級)

1、收集關於感恩節的知識,包括來源、風俗等。

2、製作感恩節賀卡,說說最想感激誰,爲什麼?

3、課後收集感恩節的詩歌,開展詩歌交流會。

4、根據生活中讓你感動的一個場景,排演小品。

(四年級)

1、名文誦讀。

2、收集父母對你愛的點滴進行交流。

3、照片裏的故事。

4、製作感恩卡。

(五年級)

1、(照片展)回憶長大的點滴,感恩父母。

2、(出示獎狀或作業本)回想成長的足跡,感恩老師。

3、感恩生活中給過你幫助的陌生人。

4、欣賞絢麗的大自然,感恩自然。

(六年級)

1、爲父母做一件事。

2、唱一首歌獻給父母。

3、給父母寫一封信。

4、開展一次與父母同樂的活動。

十二月份:北小驕傲

(三年級)

1、說北小——說一說我們的學校。

2、寫北小——寫一寫你最喜歡的北小。

3、畫北小——挑一處最美的地方畫下來。

4、爲北小設計一張名片。

(四年級)

1、收集班級中爲北小添彩的人事,作採訪。

2、班級中評選“北小驕傲”候選人。

3、演講:我是光榮的北小人。

(五年級)

1、網上瀏覽中央電視臺的相關“驕傲”評選,確立評選方向。

2、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驕傲人物,並準備採訪他。

3、爲“驕傲人物”設計一段頒獎詞。

4、評選出班級裏的十大驕傲人物。

(六年級)

1、收集身邊“感動”的`故事。

2、開展一次“感動”的故事會。

3、寫一篇專訪:令你驕傲的北小人。

4、爲北小做一件感動的事。

一月份:展望XX年(迎新春)

(三年級)

1、爲“展望XX年”爲主題製作迎新年賀卡。

2、開展“珍惜時光,好好讀書”演講會。

3、上網瀏覽“孫中山先生”圖片與故事。

4、收集並講英雄故事。

(四年級)

1、收集春聯,背春聯(網絡)。

2、交流春聯,學寫春聯。

3、瞭解天南地北的過春節的習俗(網絡)。

4、介紹一種春節習俗,作一次圖片展覽。

(五年級)

1、小結自己最驕傲和最失落的一件事。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春寄語

3、仿寫一段新春寄語,製作新春賀卡。

4、許下新春願望,然後發到班級網頁上,學生之間相互留言祝福。

(六年級)

1、新春寄語(班級主頁)

2、我的故事會。

3、製作新春賀卡。

三、關於課程的評價

(一)評價的指導思想

對於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所進行的評價應有新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教師、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表現進行評價、鑑定。

(二)學生評價要求

對學生的評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學習態度。學生對活動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難的精神,能否認真完成所承擔的任務,作好每次的記錄並認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議、設想等。

2、能力和方法。在活動的開展中,學生的觀察思維、操作、表達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發展提高。在活動中,有沒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術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資料查閱、實地觀察、調查的運用、材料的整理、數據處理等。

3、品質發展。在研究中,學生是否培養了合作精神及虛心聽取意見,樂於助人、自覺主動等品質。

4、研究成果。學生在研究一個階段後,有沒有如書面材料,口頭報告、活動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

(三)教師評價要求

在綜合實踐中,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和評價者。

對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測評:

1、規劃與設計的能力;

2、組織、管理協調與應變的能力;

3、探索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4、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評價的方式

評價形式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主要有教學實錄、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報告展示、評比等。

在每個學期末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標兵”評選,對優秀學生進行表彰。

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

1、成立綜合實踐活動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校長)

副組長:xx、xxx

成員:xxxx、xxx、xxx

2、管理網絡

校長室——教導處——教科室——年級組——各班級

3、各部門實施計劃(在學校總的工作計劃的指導下自行制定具有年級特色的)

4、課時安排

我們按教育局規定,合理全面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每週二課時,用於研究性學習每週一課時,一學期研究性學習20課時,實行彈性課時制,並可與少先隊,班組活動有機結合,充分保證基本教學時間的落實,發揮該課程的效益。

5、要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學習交流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指導綱要》和《實施指南》,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指導能力。

6、儘可能多的組織活動給學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6

一、指導思想:

在這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以素質教育理論爲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貫徹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對學生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

我們計劃以“生存教育”爲主題,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以提高生存能力和綜合素質爲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生存意識,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在實施過程中,要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注重“過程”,倡導“自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總體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索、努力求知的積極心態。

2、知識目標:瞭解一些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詢問方法的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溝通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實踐能力、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加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4、過程目標:掌握參與社會實踐和調查、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研究和探索、實驗演示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塑造和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主動等良好的人格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懷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懂得認識、欣賞、尊重、珍惜生命。

三、主要任務:

1、構建以研究性學習爲核心,信息技術教育爲補充和拓展,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爲主要活動形式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學校和社區開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爲學生提供活動舞臺。

3、爲綜合實踐活動提供多個備選題目,每節課選一個進行學習,注意活動過程中的數據積累,期末整理數據。

5、數學教師作爲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者,指導每個班級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語文教師應積極配合數學教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6、將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資源和社區資源開發相結合,發展學校特色。

四、課程內容框架:

本學期初,我校將緊緊圍繞“生存教育”這一主題開展活動。各年級老師會根據學校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然後認真制定“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展活動。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7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關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精神,有效整合學校教育教學資源,以綜合爲特徵,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面向全體,着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素質,逐步形成學校的活動特色。

二、活動目標:

1、活動主題:實現整合。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整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

2、活動形式:體現多元。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努力做到集中與分散結合,校外與校內結合,集體與個體結合,自主與創新結合。

3、活動過程:常態規範。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全方位監控,要求做到課前有準備,課中有指導,課後有反思,力爭每堂課都實實在在。

4、活動評價:不斷完善。注重過程性評價,繼續展開以現場觀察、學生座談,成果展示爲主要形式的督查評價,促使活動深入開展。

5、活動資料:注重積累。每位任課老師要及時記錄活動中的成敗得失,及時收集整理學生的優秀成果,不斷更新活動網頁。

三、具體措施:

(一)強化學習,提升活動課程的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是隨着課改應運而生的。教師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才能充分認識開設此課程的重大意義,才能真正明確此課程的目標及實施操作的方法。

1、加強自身學習。期初全體任課教師進行培訓,每位教師要進一步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及《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深刻領會綱要精神,以先進的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同時,每位教師要善於從報刊雜誌、教育書籍、網絡等多種渠道瞭解課改信息,明確活動動態,學習優秀案例,汲取成功經驗,邊學習邊實踐,不斷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解和認識。

2、重視同伴互助。同年級的老師要互相協作,共同參與,教師之間要經常切磋交流,形成合力。針對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教學中出現的熱點與難點,人人要出謀劃策,尋求對策,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活動內容的開發、活動方式的選擇、活動途徑的展開等等,老師們要不斷反思,不斷跟進。

(二)注重整合,豐富活動課程的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開發,必須立足校本,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實現多方整合,以拓展活動的實施空間。各年級在制訂活動方案時,要將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結合起來構想。開展活動時,力求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集中與分散結合。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從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去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自由研究;啓發學生從數學實踐中去發現問題,深入調查;與勞動技術教育與科技活動相結合,開展學習技能、科技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教育相結合,上查閱資料,網頁製作等……各任課教師要善於發現,重視引導,努力尋找學科教學與實踐活動的結合點。

2、與特色活動相結合。教師要用心抓住時令特色,關注校園動態,挖掘課程資源,開展主題系列研究。要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引領學生走進生活,指導學生進行考察、研究、體驗等活動。

3、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圍繞學校“依託社區資源開展勞動技術研究”這一課題,組織學生開展“走進紅豆”、“走進紅豆杉林”、“走進香樟苗木基地”、“走進養蟹養蝦場”等體驗性活動。在活動中反思,在活動中成長。

(三)關注常態,規範活動課程的`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開發與實施的課程。要紮紮實實開展好活動,教師要克服畏難情緒,從細節着眼,從實效入手,關注平時,關注問題,關注專題,關注典型,把握好活動的全過程。本學期,我校將特別關注常態下活動的開展,做到規範,有序。

1、期初,精心制訂計劃。各年級各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圍繞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塊內容(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結合學校的校本特色,多方整合,制訂好詳細、全面、切實可行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形成系列,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

2、期中,常態實施計劃。每位教師要嚴格按照期初計劃上好每堂課。課前重準備,及時備好每節課,採用集體備課的形式實現資源共享;課中重引導,引導學生學會質疑,鼓勵學生觀點爭鳴,組織學生分工探究,教師要全程參與,全面指導;課後重延伸,督促學生蒐集信息、處理信息、開展活動,不可“放任自流”。同時,要及時記錄活動點滴,設計活動方案,及時向“小能人網站”推薦優秀活動成果,積累收集相關資料上交教導處。繼續開展教研活動。

3、期末,全面總結活動。結合期初制訂的活動計劃和學校關於綜合實踐活動“六個一”的考評要求,認真反思活動的進展情況,及時總結活動中的成功與失敗;結合親歷活動的體會,認真撰寫活動案例;及時做好對學生的綜合考評工作、資料的整理工作。學期末,每位任課老師向教導處上交一份有質量的活動資料。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2、召開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會議,貫徹活動計劃。

3、圍繞下發材料,各班討論活動內容,制訂本學期班級活動方案。

4、綜合實踐年級負責教師會議,整理形成一學年研究系列。

5、上交每月活動方案以及相關資料。

三月份:

1、抽查各年級各班開展活動的情況(主要看是否按計劃進行)。

2、撰寫綜合實踐活動案例,準備參加區級評比。

3、上交每月活動方案以及相關資料。

4、參加區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開發研討活動。

四月份:

1、更新綜合實踐活動網頁製作。

2、組織全體師生春遊活動。

2、上交每月活動方案以及相關資料。

五月份:

1、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課堂展示。

2、上交每月活動方案以及相關資料。

六月份:

1、收集整理活動資料。

2、上交活動總結與案例。

3、完成綜合實踐活動師生考評工作。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8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的生活爲核心,以觀察、訪問、探索、調查、試驗等實踐活動爲主要形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社會考察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爲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爲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爲主要活動形式”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校內和社區開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爲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

3、提供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及活動範圍,每個班選擇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

四、具體要求: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

4、整合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四大領域

5、豐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活動的方式

6、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爲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本學期學校將在十二月上旬舉行綜合實踐活動評比,並在期末做好實驗班級活動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

五、研究內容:

(一)、活動主題:甘甜的自來水

(二)、活動主題:安全自護我能行

通過以上活動擬達到:

1、引導學生學會與老師、同學共同生活、熱愛集體。

2、具有主動探索身邊環境的興趣,並努力的想出辦法去研究。(通過活動使他們獲得生活的知識以及得到他人理解、友誼的技能)

3、結合“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教育學生學會有責任感的生活。(誠實待人、對待自己的錯誤、失敗、挫折的辦法、策略,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自理的生活。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9

一、課程前言

1.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和生成性很強的課程。它既包括了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指定性學習領域,也包括了社會教育活動、科學技術活動、文學藝術活動、體育衛生活動、團隊活動、學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個人或羣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反教育等非指定性學習領域內容。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基於學習者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社會,在以學生自主活動爲特徵的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科學結論、發現新知識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形成學校辦學特色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有賴於學校整合方方面面的資源,從學校實際出發,走一條“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辦學路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有效地紮根於學校的實際,達到“學校傳統”與“現化辦學理念”相交融共輝映,從而推進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重學生的實踐和體驗,提倡學生個性的發展。在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開發和實施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訂計劃,將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置於中心地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教師是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和管理,幫助學生不斷提高選擇意識和能力,從而逐步讓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創造,初步形成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萌發創新意識。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反思生活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興趣。

2.通過活動,使學生逐步掌握、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收集、分析處理與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分析、歸納、總結、反思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3.通過活動使學生真正獲取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感體驗,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樂於助人、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良好習慣,形成崇尚真理、尊重科學、尊重他人、關注自然、關心社會、關愛生命、認真實踐、敢於思考、大膽探索、不怕挫折、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個性品質。

三、課程內容

本着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與興趣愛好,立足校本,開發鄉土教育資源,從學生和學校的實際出發,擬定以下活動參考主題:

一個完整的綜合實踐活動一般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階段

這一階段的基本任務是:

1.提出問題,確定活動主題;

2.組建活動小組;

3.制定活動方案以及準備必要的工具和條件。(活動方案包括的`內容主要有:活動的主題或課題、活動的內容、活動的具體目的和任務、方法、活動的具體過程、任務分工、保證條件等)

這一階段的活動流程一般是:

(1)激發興趣,產生主題

(2)圍繞主題展開討論,生成子課題研究的內容並歸納指導。

(3)以小組爲單位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4)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

A.小組介紹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

B.其他小組成員評價並提建議;

C.小組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5)實踐活動方法的指導

(6)強調注意事項

這一階段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主題的選擇:主題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宜過大,要小、近、實,具有可操作性。

2.計劃的制定: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指導學生製作可操作性強的方案或計劃。

第二階段:活動的實施階段

這一階段的基本任務:按着制定好的活動方案,運用一定的方法(調查、考察、收集資料、討論、服務、宣傳、公益活動、生活實踐、勞動、技術設計、製作),蒐集文獻資料和第一手資料,進行具體的活動操作,獲得實際的實踐體驗。這是整個課程實施中最核心、最活躍、同時也是最艱難的階段。

這一階段的活動流程一般是:

(1)以小組爲單位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收集有關資料、採訪有關人員,也可個人實踐。

(2)以小組爲單位進行階段性的資料整理和交流

(3)實踐過程的指導

(4)交流階段成果,指導完善

這一階段要注意以下問題:

1.跟蹤指導

2.關注進程

3.指導方法

4.隨時調整

5.注意安全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10

中心小學爲了加強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採取“點班帶動,面上推廣”的工作策略,採取措施穩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進程。

一、組建機構。

學校建立以國明政校長爲組長,張文渻爲副組長,7位教師爲成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研課題組。國明政校長負責全面工作,張文渻爲業務指導,其餘幾位教師爲主研教師。

二、建立一支相對固定的教師隊伍。

1、在校教師均有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責任和義務。學校安排各班班主任爲任課教師,,同時還積極利用當地的`社會資源,聘請社會人員兼職。注重教師的培訓與培養,不斷調整教師的知識結構,建設一專多能型的教師隊伍。

2、對教師們進行規範性,靈活性培訓。規範性培訓,就是把老師送到市級進行專題培訓,充實理論,豐富內涵。靈活性培訓,第一就是校內培訓老師,藺國明老師先後組織老師們學習綜合實踐課程標準,瞭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點,明白了這門課程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同時學習其他地區綜合實踐活動經驗,弄清了具體的操作方法。第二,就是讓教師走出去,多走走,多看看,見多識廣,學習爲我所用的東西。

三、按課程表,科學運用活動課時。

按照《綱要》要求,小學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一般每週爲3課時,同時開發利用週末、節假日等課外時間,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在具體課時分配上,研究性學習每學期組織1-2個研究課題或項目;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每學期2-3次活動,每學年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少於10天;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統籌安排課時。

四、充分利用現有地方教材。

學校以壽光市教研室開發的小學3-5年級(6年級正在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作爲指導性教材,各班班主任充分藉助這一有利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好、實施好本班的綜合實踐活動。

五、形式多樣化

1、在校內開展。注重開發優勢教學資源,學校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各具特長的教職員工以及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房、校園設施、場地和設備等。

2、在校外開展。一是發揮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二是走出校園,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活動。

六、保證活動經費投入,順利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不象其它學科,它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向自然環境,向學生的生活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這就需要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拍照、攝像、購買資料、獎勵師生等,都需要經費開支,儘管我們學校財力有限,但是,學校也撥出相應的資金投入,確保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七、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校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過程中,有許多地方做得不很理想。大家都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組合,自己去活動,但我們的教師也出現過牽着學生鼻子走的情況,另外,在管理上我們也感到困惑:參加綜合實踐的老師工作量很大,至今我校沒有找到合理計算方法。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11

一、實驗研究目標

三年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學期圍繞“美化校園”主題,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校園綠化。使學生在親身參與實踐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的經驗;理解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整體關係,培養對自然的關懷和對社會和自我的責任感;形成主動發現問題,獨立於周圍生活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幫助學生體驗生活,學以致用,培養合作、分享、主動等良好的人格品質。

二、實驗研究內容

(一)課程的特點

1、通過“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在情感、能力、認知上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校內外設置綠化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從事各種調查活動,實現校內外緊密融合,強調語文、數學、自然、藝術、勞動的滲透與融合。

運用調查、研究、觀察、積累等多種方法和形式,重視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調研報告、實際種植、規劃設計等實踐活動中獲得親身體驗和直接體驗,培養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基於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開發課程資源,讓學生開展有計劃、有效果的實踐活動。

3、讓每一位學生參與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感受生活,在各種主題活動中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課程內容

本學期“校園綠化”的綜合實踐分爲三個方面:

1、專題研究:本學期開展了兩次專題研究活動,學生通過觀察和調查實踐,在老師的幫助下確定了自己感興趣的校園綠化研究課題。上網或去圖書館查找資料進行文獻研究,去花圃進行實地考察和行動研究,小組合作。

2、操作實踐:

春天來了,調查適合野外種植的`花木,買花種在學校、戶外、花壇,定期養護。

2、學生們相互配合,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爲綠地設計花園,選擇一兩套較好的花園設計圖紙,根據圖紙現場種植花園。

3、植樹節前後組織一次植樹活動。

4、在合作小組或班級之間開展盆花種植比賽。

5、對市場上的熱銷花木進行調查,對熱銷花木的名稱、原因、養護方法進行調查,並寫出調查報告。

(三)課程實施

1、課時:

週二安排在週四下午的第一和第二節課。

2、類別類型:

(1)方案設計型——學生在學習簡單的園藝知識和藝術圖案知識後,要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花壇設計和校園綠化總體規劃設計,尊重學生自主選擇、自主設計、民主交流。

(2)知識普及——鼓勵學生上網,從圖書館學習相關知識。教師也可以向學生介紹自己的經驗,並關注學生自主建構和應用知識普及的意義。

(3)實踐活動型——組織參觀,實操種植花草,開展園林養護等活動。在實踐活動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體驗、體驗、感悟和探究。

(4)研討班——舉辦校園綠化專題研討班,引導鼓勵學生自主提問,在自主或合作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充分民主的討論。

(5)成果——交流——不僅是物化成果的交流,也是失敗過程中成功經驗教訓的交流。就學生的發展而言,成功過程的經驗和失敗過程的教訓是比綜合實踐活動後的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6)論文答辯式——要鼓勵學生組成“專家組”,對學生撰寫的專題研究論文進行提問和答辯,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思維能力和自信心是讓學生體驗“防禦”過程的最終目的。

3、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心研究組,校長爲實驗研究組組長。

三年級班主任和綜合實踐老師,自然、勞動、音樂、美術、科技、體育爲項目組成員。

4、課程評價:

本課程的評價包括三個部分: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的評價。

重點是評價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水平。評價標準應爲“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校園綠化”綜合實踐中的各項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即以學生現有的發展基礎爲評價標準,突出學習過程的意識、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綜合能力、思維和方法。

評價方法有很多種,應用評價方法的前提是觀察。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作爲評價學生的依據。在具體操作中,可以採用“檔案袋評價”和“諮詢討論評價”等方法。教師在使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說明學生的活動是令人滿意的還是需要改進的。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讓學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與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驗和進步的喜悅。文件封面中收集的數據如下:

(1)學生成績:標本、校園綠化規劃設計圖紙、調查報告、專題研究等。

(2)獲獎證書:

(3)各種評價:以學生自我評價爲主,讓學生重新學習不滿意的其他評價,直到得到滿意的其他評價。教師評價應由學校管理和學生評價兩部分組成。

實施實驗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1、一月,九月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組織學生參觀花卉種植基地。

老師有一節關於花壇設計的課。

做好組織工作。

2、十月

學生花壇設計圖。

學生們種植盆栽花卉。

確定一個研究主題。

優秀園林設計圖的評價。

開展花卉種植比賽。

教師幫助學生確定題目。

在學生中開展教師評價。

3、十一月

設計研究計劃,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學習。

寫一份研究報告。

室內種植和定期養護。

在學生中開展教師評價。

4、四月,十二月

植物知識測驗。

花卉市場熱銷花木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及養護方法)

在老師的指導下重新確立一個研究課題。

做好兩個活動的組織工作。

在學生中開展教師評價。

5、五月,一月

在導師指導下,設計研究方案,開展綜合性實踐研究活動,撰寫研究報告。

整理材料袋,做好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