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家庭教育講座發言稿

家庭教育講座發言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家庭教育講座發言稿

各位家長:

家庭教育講座發言稿

下午好!今天我給大家談兩個話題1、我們父母常犯的十大錯誤。2、家庭教育中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我們父母常犯的十大錯誤。

一、讓爺爺奶奶帶孩子。不自己親自照顧

很多父母以爲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着,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不會說話也可以交流。肌膚的接觸,擁抱,關注的眼光,和他說話。孩子需要不斷的交流,會變得比較聰明,對愛有安全感。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境下長大。腦子會變得怪異呆滯。然後永遠缺乏愛的安全感。終生追求那童年,嬰兒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

二、把孩子當炫耀比較的對象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麼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着很多人的面說。說難聽點,孩子考試考不好只怪你遺傳不好。包括智力,個性種種。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好。實在是你的問題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對於事情沒有什麼幫助。

這種比較和競爭的心理,也導致團體比較無法和諧合作做事。喜歡互鬥。對於能力強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來。整個家長的教育觀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則我們的團隊合作永遠不如人。

三、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很多父母抱着傳統的觀念,把父母擺在權威的角色。認爲子女是屬於父母的。這種不把孩子當一個擁有完整權利個體的錯誤觀念,導致個人和社會的很多不良的後果。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要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隱私。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向他道歉,請他忍耐一下。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託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爲是正確的路走。即使孩子並不適合,或者不喜歡。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的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鬥爭大會。犧牲了親子的和諧關係,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理想。當子女長大回想起童年,盡是不快樂的回憶。的確是些愚蠢父母的作爲。

五、把學校成績當成一切表現的指標

很多父母小孩認爲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考試,很多父母愚蠢地以爲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標兩個,一是考大學,二是找好工作。目標訂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誘苦苦哀求,來達到這個目的。這個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仍舊深存人心。

其實事實擺在面前。很多大學生或者北大清華的現在也只能混口飯吃。在學校的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纔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認爲早起很好。睡覺就是懶惰

成長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很多孩子6點就起牀。每天睡不足8小時。全國還在推廣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睡不足會影響發育。腦力會減退。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七、認爲孩子不應該做家務事,應該把時間拿來學習

社會學家調查的結果,在家常做家務事的孩子將來生活比較幸福。可能是因爲處理事情的能力比較強。所以長大以後比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較能面對挫折。父母爲了讓孩子學習,剝奪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機會。剝奪了他學習工作、學習分擔責任、學習面對問題的機會。教養出一個個只會解幾題數學(又解不好)的傻孩子。父母應該讓子女充分分擔家事。

八、缺乏幽默感和輕鬆的一面

或許因爲各種壓力,家庭的基本氣氛就是逼孩子學習。什麼是家庭生活?什麼是親子活動?完全不知道。父母因爲生活壓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輕鬆。一切都是逼,都是趕,都是考試。實在不知道人活着是爲什麼。在這種缺乏輕鬆和幽默感的氣氛下,一個小挫折就會引爆衝突。

九、認爲父母的愛可以是對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藉口

或許因爲電視劇演太多了。很多人以爲疼愛就可以當一切的藉口。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爲愛你,爲你好啊。想用這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這簡直荒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別把愛扯進來當擋箭牌。父母的要求應該要合理。讓孩子心服口服。

十、認爲養孩子是艱苦的義務,不是享受

我們父母,經過傳統的教育,習慣把養育兒女當成艱苦的義務。也因爲這個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報,孝順。比較正確的態度是養孩子是一種上天賜予的享受。應該享受和子女相處的時光。享受看着他成長的樂趣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分支,它直接關乎着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關乎着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安康,爲人父母,我們要學會運用正確的家教方式,爲孩子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四應和四忌:

 1、應言傳身教忌單純說教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言談舉止對於孩子的影響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時時處處起到表率作用,努力克服以往不良行爲習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良好的習慣,美好的心靈,文明的行爲,優良的品質,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受到啓發。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告訴孩子,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

 2、應合理引導忌過分溺愛

很多家長總認爲嚴格教育就是好的,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設計好的模式發展,稍有不從,就對孩子嚴加管教,其結果並未遂人願。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百般遷就,用俗話說:“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這些都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正確的家庭教育應是嚴格中包含寬容,寬容中滲透着嚴格,在爲孩子創造好必要物質環境的同時,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應培養好習慣忌隨心所欲

應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如:晚上看電視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9點以前必須上牀睡覺等等。而且教育孩子隨時整理自己的衣服、文具,逐步養成把自己的東西固定放在一個地方的習慣。還要引導鼓勵孩子主動與班裏的小朋友打招呼,與別的孩子玩時互相謙讓。讓孩子,學會與老師溝通,願意配合老師做事。對孩子習慣方面的培養,最好採用家長以身作則、遊戲、娛樂的方式,幫助孩子在不刻意、不強迫的環境中養成必要的行爲習慣。培養習慣要堅持前後一致,忌隨心所欲,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4、應正視優缺點忌厚此薄彼

發現錯誤,忌大加斥責、嚇唬;發現優點,應積極肯定,忌抓着缺點不放。許多家長總習慣在孩子犯錯誤時,一味地批評、指責。這樣做的出發點是要告誡孩子下不爲例,卻沒料到無意中扼殺了孩子的進取心,使孩子產生消極逆反心理。所以,當孩子想要嘗試新事物時,明知只會失敗,但仍應鼓勵孩子試試看,讓孩子有機會嘗試失敗,進一步獲取新的感性經驗。做父母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從而給予肯定、鼓勵。

各位家長,教育好學生是我們老師的承諾。我們學校、老師有責任盡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教育好每一個孩子。爲了適應飛速發展的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好學生更需要家長的配合。

最後,我衷心希望各位家長對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家庭教育講座發言稿二

全天下的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棟樑?但很多家庭並不真正知道怎樣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認爲給孩子吃飽穿暖就是盡了家長的責任,教育孩子完全是學校的事情;有的家長奉行“樹大自然直”的信條,對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問;有的家長則一味要求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自己卻從不看書、讀報等待,這些均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希望我們共同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則和教育方法,走出教育的一些“誤區”,促進孩子有更大的進步。

1、正確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職責

不少家長認爲自己的主要責任就是賺錢養家,爲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經濟環境。其實,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對孩子的責任,不僅要把他們撫養好,而且還要教育好。(有“教養”的解釋)在我國的現行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規定“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的義務”。家庭是人才的搖籃,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長的老師。從“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這些流傳甚廣的故事中,我們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發展所產生的深刻影響。因此,家長不僅要爲孩子提供足夠的生活條件,更爲重要的是要重視孩子的優良品德、良好習慣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只有正確理解並認真履行父母的職責,纔有可能撫養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加強與學校的密切配合

現在初中的孩子的大部分學習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因此,家長要經常與老師取得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裏的重要情況,取得老師對家庭教育的瞭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學校密切配合,雙管齊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尤其要注意的是:切忌在家不尊重老師,這樣絕對不會有好的教育。(舉例)

3、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論父母自身是否意識到,你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因此,父母不僅需要具備科學和家庭教育的知識,還要處處用良好的行爲習慣和生活方式爲子女樹立榜樣,率先和垂範。如果家長自己整天沉湎於電視節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讀書比看電視更重要,更有益處,這實在是難爲了自己的孩子。(涉及一下打麻將等)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時,還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並重,才能引導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家長們應明確自己作爲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 家長的榜樣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樣。父母的言行、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無時不刻地影響着孩子,可以說從孩子身上,我們總能找到父母的影子。(舉例說髒話)

 2、 家長是有目的進行教育的實施者。

孩子基本素質的形成和家長的培養、教育分不開。古今中外衆多名人成材的事例無不說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 家長要爲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和學習知識的良好環境。

這裏說的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能夠滿足孩子生活學習必要的物質條件和適合的場所,可以說是良好的物理環境;由家長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態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所營造的家庭氛圍是良好的心理環境。 學習中不能怕苦,怕累。。。(舉例)

 父母應怎樣引導孩子學習。

  1、佈置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歡讀書,那麼,家中應該有書、雜誌、報紙。孩子在書香環境中成長,自然會喜歡接近書,喜歡看書。但是,這個環境還必須是簡化了的,不能太嘈雜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學習刺激,以免孩子無法專心地學習,避免孩子注意力的過度分散。

  2、 用正面的語言和親自示範的方式來教導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學習一種好的行爲,那麼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語言,明確地告訴他所要做的行爲,例如告訴他“我們應該……做”,而不只是批評他、責備他做得不對。然後再親自示範正確的動作來教導他。如果孩子說會,那麼就讓他做給你看,再指導他正確的方式。

  3、不要打擾他的專心。

孩子專心在做某一件事時,不要去打擾他。第一件事還沒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讓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則,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養成放棄的習慣,怎會有始有終呢?

  4、孩子一起遊戲。

從遊戲中可以訓練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時也可以將複雜的學習活動分成幾個簡單的步驟,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勵孩子。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爲,有一丁點的進步,哪怕他的表現和進步還不如我們的理想,我們也要鼓勵、讚賞他,使他保有學習的原動力。 (舉例學習成績的問題)

 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現在很多家長有這樣的感覺:孩子上中學後,似乎不像以前那麼聽話了,甚至還和父母頂嘴;有什麼事情也不愛和父母商量。家長們覺得越來越難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兩代人之間有了一層隔閡。其實,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強;討厭父母喋喋不休的說教,不願父母干涉他們的行爲;內心的祕密往往不肯告訴家長等等。要想獲得兩代人之間自然、親密的關係,就需採取適當方式加以溝通。下面一些建議,可供家長們參考。

  1、必須在時間上有所投資

家長們常常認爲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賺錢養家。其實對孩子來說,最需要的是父母成爲他們的知心朋友,一個可以讓孩子傾吐心事的朋友。要達到這種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夠的時間溝通不可。建議大家平時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電視、散步、遊玩等。在這種輕鬆的氣氛中,談話才能漸入佳境,至於平時連回家吃飯都“沒有時間”的家長,就不要太期望孩子會與你暢所欲言了。美國前總統布什夫人在美國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學校的一次畢業典禮上曾深情地說:“年輕的女士們,有一天當你們到了我這樣年紀的時候(布什夫人當時已70歲)你們回顧你們一生,決不會因爲曾經錯過一次賺錢的機會、一筆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後悔,你們卻會因爲沒有好好花時間和你們的孩子、和他們的丈夫、和你們所心愛的人建立美好的關係而感到後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啓迪。

  2、跟孩子溝通必須講究語言藝術

溝通的意義絕不是“我有話要說”,更不是“大人說,小孩子聽”。如果是這樣的話,孩子當然不喜歡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與孩子談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談話主題,也要考究語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訓”,而“多讀書才能實現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當今兒童的語言特點,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話多不靈

孩子在學校聽到的幾乎全是教師滔滔不絕的教誨,一堂課接一堂課,天天如此。回到家裏,要是父母還是喋喋不休地教導,孩子當然會反感、會頂牛。因此,建議父母的話要簡練,準確,能帶些風趣幽默更好。有些話可以只說一半,結論讓孩子自己想出來。要是家長的話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麼,家長的話就成了沒人收聽的廣播電臺。

  4、多鼓勵、少批評

這個社會因爲人多,競爭也厲害,家長對子女的期待也高。這樣,家長與子女的對話就難免批評多於鼓勵,強調孩子的不良習慣並與別的孩子相比,與自己的過去相比等待。其實這一比毫無積極意義,相反只有使孩子喪失處信,產生自卑和自棄感。倒是鼓勵的話能讓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勵上進心。

  5、家長需多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難題,因此,建議家長要讀一點有關教育孩子書刊,瞭解一些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利於爲兩代人之間的溝通提供科學性的指導,減少教育的盲目性。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愛要適時、適量。“權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動的學習行爲,而非內心自動自發的自願行爲。研究證明,父母對孩子的關懷,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動機、態度的形成。真正的愛的教育,是關愛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兒童有良好的學習行爲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