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2020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髮言稿範文(精選5篇)

2020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髮言稿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發言稿,發言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好一份發言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0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髮言稿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0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髮言稿範文(精選5篇)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髮言稿1

大家好!

說實話,那天看到這個讀書演講比賽通知的時候,心裏是很不安的。在我看來,我的女兒極其普通平凡,現在身上還有着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只是平常時我注重對她的教育,力求讓她成爲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而已。重視教育已經成爲一種社會時尚,教育子女讀書成才成爲尋常百姓人家的最高追求。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龍應臺《目送》

龍應臺的《目送》裏的這句話,一直是我默默咀嚼與回味的。我總是思考,總得給孩子留下一些什麼。對孩子負責,就是對家庭負責,對國家負責。教育學家愛爾維修說得好:“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爲不平凡的人。”

一直以來,我努力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長快樂。

下面,我與大家談談我教育孩子的幾點粗淺心得:

  一、讀書,思考,讀書

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注重買適合她年齡段看的書,對於買書,我從來都是堅定不移的。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優秀的人交朋友。我會在她讀書的過程中慢慢啓發她,這本書裏講了些什麼故事,你從中學到了什麼……常常在精彩的段落時,她會讀給我聽,有時我們會互相讀給對方聽。一起從書本中尋找積極向上的動力。我們倆讀得最多的就是《兒童文學》,那本書現在標價5元,我小時候的價格是3毛錢。家裏的童話故事、精美散文、世界名著相對較多,因爲我一直喜歡這類的書,我充分感覺到,在孩子讀書方面,父母所起的影響是很大的。

孩子在家時,我幾乎很少看電視與玩電腦,力圖給孩子一個安靜優美的環境。

其實,女兒的音質隨父親,並不是很純的童音,有時,在朗讀課文時,我沒少下功夫糾正她,讓她學會有感情的朗讀。我們不要求你有多美的嗓音,但要求你有感情。書讀多了,自然就會想到寫的問題,開始給她買日記本,讓她把自己認爲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慢慢地她也堅持下來了。

因爲我愛寫些情感類型的文章,一直有着自己的博客,兩年以前,我把女兒的日記與小作文整理,幫她建立了一個博客,現在在一個小圈子裏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呢。

  二、不要讓成績遮住眼睛。

對孩子的成績,我始終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我不要求你考第一名,這樣太累,重要的是你得真正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學校只不過交給學生一把鑰匙,能不能啓開生命的輝煌樂章,全看孩子是否一生一世努力自修。持之以恆,必成正果;終身學習,便是天才!

每天進步一點,這是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做高尚的人,過高尚的生活,我們一直努力去做。

“貶子十短,不如獎子一長”,這是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女兒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發下來,我其實在家長會上的板凳都快坐不住了,雖然成績也是90多分,但那次考雙百的就有好幾個,名次在班級73個學生裏,只排到36,回到家裏,我輕描淡寫的說:老師表揚你了,說只要你再認真一些,成績就會有更大的提高。那以後,女兒的成績相當穩定,一直在前幾名。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注意並不過分誇獎,以免小孩子養成沾沾自喜的壞習氣。

孩子在四年級以前,一直是班裏的小組長。這上組長也在我生病帶她回東北老家時,換成了別人。她也曾參加了班裏的幾次競選,但結果都是不了了之。四年級以後,學校原因,班主任換成了現在的老師,孩子又爲競選班幹部做準備,看着她不午睡了,一字一句地斟酌演講稿子,小小的身影,讓我很是感動。他的爸爸曾讓我到班任老師家裏走一趟,我拒絕了。

我這樣對孩子說:爸爸媽媽都是通過考試競爭取得今天的好成績的。媽媽以前在離家很遠的鄉鎮工作,通過公務員考試才進了城裏;你的爸爸在單位競選副科級,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層層過關選上的。我們沒有任何背景和靠山,有的,只是你自己的勇氣和能力。你也要靠自己的努力爭取才行。最終,女兒通過競選當上了班幹部,成了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

  三、正確處理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愛玩與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時候,孩子的特質與天性,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有時,我們會爭吵,有時,她也很執拗,我都會給她寫一封信,放在她的身邊,她會看,然後再來到我身邊,輕輕地從後面抱住我,說:媽媽,我錯了,你能原諒我嗎?

有時,我也會真心向她承認錯誤,因爲我們都不是聖人。我的原則是不讓錯誤過夜,有時,我們會長時間談心。更多的時候,我和孩子像兩個要好的姐妹,在孩子的單純的眸子裏面,我會變得安靜與淡定。

每天拿出十分鐘時間關注自己的身體,每天拿出半小時的時間關注家人,除了正常的飲食起居,我每天都做到了與孩子交流,在她小的時候,我會蹲下身子與她講話,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她,我和你是平等的。

現在,每當見到我,她就會滔滔不絕地講學校裏發生的事情,我也樂於用心傾聽。這就是愛與信任。近期的《特別關注》裏有篇文章,《美國低看“中國媽媽”》,看後深有同感。

美國人將“中國媽媽”當成貶義詞,中國媽媽和中國爸爸仍舊一如既往的按自己的意志,讓孩子走家長認爲的出息的道路。結果呢,社會出現了一大批同一身材,同一面孔的中國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又何嘗不是個“中國媽媽”呢。孩子一直學習電子琴,去年她的考級相當順利。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她的人生就是吃喝玩樂四個字。說好的英語培訓班也自動放假,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給她自由。我留字條給她。做自己想做的。快樂就好。晚上被房間裏的蚊子折騰了很晚才睡。我上班走時,孩子還在睡。一上午也是擔心她。但忍住不打一個電話。中午下班,輕釦房門,沒人在家。一會兒,樓宇門鈴響——媽媽,我學英語回來了,可以回家了嗎?我用最爲甜蜜的聲音回答:小兔兔快回來啊,兔媽媽做了你最愛吃的胡蘿蔔——

對此我深有感觸:孩子和家長鬧彆扭,家長首先不急躁,不能以倔對倔,要抓住好的時機,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說話,耐心細緻地講道理,該叫真叫真,該馬虎馬虎,該讓步讓步!根據孩子的情緒變化,不斷調整教育方法,努力做孩子的好朋友,用心溫暖、用情感動,讓孩子一直生活在愉悅中,這時候,孩子就不再好意思和大人彆着勁來,也沒有理由一定要任性,任性就不攻自破,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時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一會兒晴,一會兒陰。用和孩子一樣的高度來看世界。

物質的財寶丟失了可以掙回掙不回也沒有關係。它們是這樣的毫無個性和你本來就沒有必然的聯繫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存罷了。和孩子在一起我常常感受到自己認知的貧乏發現自己沒有什麼可以教他的。

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大的一筆投資。我每一刻都是幸福的這些平常的細節與情景在外人看來毫不足道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完全不同。

這是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我只是全心全意、盡心盡職做一位好母親。在做母親的過程中,邊做邊學,邊學邊做。

一盞燈,一席話,一段路。我一直在努力和孩子一起進步。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髮言稿2

育兒這條路,家長們都是無證上路的司機,雖然自己在育兒行業從業十多年,外加七年的養女兒經驗,聽上去也許夠年頭的經歷足以有帶好孩子的資本。但事實上,我不得不說,七年來,正是因爲孩子,我才真正找到自己,才得已慢慢成長,正因爲孩子,我也在職業道路上找到了發展的方向。要說感恩,那真要感謝我的女兒。

以下是我個人對育兒的一些感悟與曾走過彎路的總結,每一條,我也只是在努力讓自己做的更好,有的,則是一生努力的'目標。

  一、關於父母成長:做父母是終身的修行

六年前,因爲工作關係,讓我有機會與全國的家長通過網絡與線下直接交流孩子養育的問題,並有幸能認識很多優秀專家們。也正是她們讓我對教育及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這才真正明白:育兒,其實是做父母的跟孩子一起成長的經歷,家長要學的不是如何解決與改變孩子,因爲孩子問題的根源是家長的問題。家長只有瞭解了自己並理解了孩子各各年齡不同的心理特點,纔會理解孩子當下的行爲,做到最高質量的陪伴成長。

孩子成長的腳步永遠都讓我覺得捉襟見肘、學無止境。記得齊妙小時候,我的性格很急,常常會因爲工作的壓力等因小事控制不住而跟孩子生氣,有一次妙在紙上大字寫下:“齊妙不喜歡愛生氣媽媽”送給我,我很感謝孩子給予的提醒,我把這張字拍下來,並貼在家裏明顯的位置上,時時提醒自己。雖然情緒的控制有時很難做好,我能做的就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並不斷成長,以跟得上孩子的步履,不讓這些不完美太多的影響孩子的人格養成。

  二、關於習慣:身教重言傳

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進入小學,以學爲主的內容成爲主導,我們不希望給孩子一種學習是吃苦受累的事,而是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基於興趣、快樂且終生的事。在孩子上小學期間,晚上我們儘量不看電視,不陪寫作業,給孩子一種氣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內容。近幾年我晚上看書學習,考取了心理諮詢師資格,也希望給孩子一個榜樣,再大的年齡也要不斷充電。爸爸晚上常會在家繼續電腦前工作,也給了孩子一個努力上進的爸爸形象。

  三、關於學習與興趣:廣泛閱讀

取長“避”短閱讀習慣的培養我們在齊妙一歲時就開始了,從圖畫爲主的繪本故事親子閱讀到現在的大塊頭書籍《丁丁歷險記》《法布爾昆蟲記》《美國國家地理》等,我們沒有特地讓孩子認字,但發現孩子通過閱讀不知不覺中可以獨立閱讀了,目前家裏書最多的是孩子,她的書櫃早已不夠用,還在首圖辦了借書卡,當孩子把閱讀滲透成爲生活中必須的“主食”,我們知道未來學習習慣與興趣的養成基礎已打牢。過去有一個木桶理論,其核心內容爲: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這個理論也讓很多家長盯着孩子的那塊短板,盡全力去提高,我們曾因羨慕學舞蹈女孩的特有氣質而送她學芭蕾舞,結果卻是,孩子沒有明顯的興趣與天賦,有些基本功再努力都很難做得好,而另一些英語、美術、圍棋的課程,齊妙卻很喜歡。取長還是補短,我們選擇的是取長,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興趣與天分所在,我們最主要的是發現孩子的興趣並大力支持。因爲未來可以讓人成功並堅持下去的動力往往是興趣。

  四、關於主見:敢於反思與質疑

幼兒園及低年級的孩子習慣於從衆並堅信權威,我一直給孩子一個理念,敢於反思與質疑:父母、老師、同學、哪怕是書上與考卷的觀點答案不一定百分百完全正確,敢想敢問敢懷疑纔有思考,纔有去找答案的動力與勇氣。我們常會跟孩子交流她在學校的故事,會跟她一起探討她不認同或沒想明白的事。未來社會創新的能力很多來源於敢想與打破常規。只有這樣才能成爲一個有主見不盲從的人。

  五、關於成績:重過程,輕結果

中國的教育環境下,考試目前還是選拔學生的重要方式,分數自然成爲我們很在意的事,雖然我們都知道,小學孩子的分數與未來的成功聯繫並不算大。齊妙是個很要強的孩子,自然很在意結果。我們儘可能的讓孩子知道,努力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一年級的兩次考試齊妙以全部滿分給了第一年一個完美的句號,但我跟孩子爸爸每次都在學校出分數之前提前慶祝她考試結束,慶祝的是我們對孩子平時努力的認可,至於幾天後的結果希望孩子知道,我們並不在意。

  六、社交與適應能力比成績更重要

每個經歷職場的人都知道,學校裏成績的高低與未來孩子的成就不一定成正比,反而是那些適應能力強,朋友衆多的人心態上更樂觀。這一代孩子因爲獨生子女的關係,在與同齡人交往的經驗上很缺乏,做爲家長需要儘可能給孩子創造跟小夥伴玩的機會,在我孕期時就認識了幾個準媽媽,多年來,不僅因孩子成爲了好朋友,幾家“小狗娃”們也常常聚會短途旅行,我們讓孩子試着參與策劃活動內容。平時放學與假期,同小區的孩子們也常在一起玩。與同齡孩子的交流能讓孩子學會未來與人相處的能力。也能讓孩子自己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七、關於育兒:種豆得豆、付出與收穫永遠成正比

家庭的影響對於孩子遠大於學校的教育,老師與學校永遠代替不了家長的付出,育兒這件事最公平,你付出多少,自然收穫多少,沒有簡便方法與捷徑可言,種豆只能得豆,不可能結出瓜來。

最後我用我最喜歡的一句育兒格言與家長們分享:

孩子們並不屬於我們……

他們是來到我們生活中的小小陌生人,

給我們帶來愉快和照料他們的責任,

但我們並不擁有他們。

我們要幫助他們成爲他們自己。

孩子在幼兒園時寫給我的字,這句話也時時提醒我,好媽媽,慢慢來。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髮言稿3

兒子六週半,小女兒三週半,在這六年多的時間裏,我和孩子們每一個點滴都是值得回憶和記錄的,讀書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重要點滴。在這裏和大家分享幾點我和孩子們共讀書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和孩子共讀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父母絕對的耐心和毅力,所以一個積極平穩的心態特別關鍵。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成長最快,可以說一天一個變化,而且這種成長是不可逆的。我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任何一個細節,所以首先從心態上做了調整,從不把帶孩子、養孩子看做辛苦的事情,而是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看成是自己人生最珍貴的財富。心態的調整讓我和孩子在一起感到無比快樂和輕鬆。

孩子出生後,我們的共讀從看書開始,從五顏六色的卡片,到世界著名的童話,能夠拿到的書,我們都看。兒子漸漸長大,開始對讀書有了要求,每天晚上都讓我讀了一篇又一篇。有時在外面回家的路上,兒子說要到廣源書城去看書,即使只剩半個小時關門,我也會帶兒子去看書。不是說:“開卷有益”嗎?只要孩子有讀書的需求,我都會盡可能地滿足孩子。

  二、做一個學習型的父母,爲孩子樹立讀書的榜樣。

著名教育家洛克說:“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不可返工的教育”中,當然要學習在前,教育在後。

前幾天在《視聽之友》報上看到一篇關於“真人圖書館”的文章,是說由成功人士本人講解自身經歷的真人圖書館。我在這裏拿來用一下,父母不就是孩子的“真人圖書館”嗎?父母喜歡讀書,孩子也一定效仿父母,喜愛讀書。

我喜歡讀書。有了孩子,就經常讀有關孩子教育的書,如,知心姐姐盧勤的書,家庭教育家尹建莉的書以及她推薦的其他書籍,井森大的《0歲教育》,老卡爾的《卡爾·維特的教育》等等。最近兒子在做作業時,我就在旁邊看書,小女兒就會跑過來問:“媽媽,你看書呢。”小女兒就要求看她喜歡的書。兒子更是到了衛生間也要拿本書翻一翻。父母的讀書習慣對孩子影響深遠,會讓讀書成爲孩子的一種生活習慣。

  三、根據孩子的特質,選擇適合自己家孩子的書來讀。

我相信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所以在與孩子讀書中,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自身特點,選擇適合孩子的書會收到奇妙的效果,當然首先以孩子感興趣爲前提。

兒子和小女兒性格截然不同,兒子淘氣、熱情、敏感、膽小,小女兒大方、堅韌。所以,我對給兒子選的書上用了點心思。比如給兒子選的《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系列、《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系列、《班尼兔的晚安故事》、《居家、戶外、學校安全用書》等都是不錯的關於成長的書。每天,我都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一起分析。漸漸地,兒子有了變化,膽子變大了,很多東西都敢於嘗試了,別人說幾句也不那麼委屈了,抗壓能力明顯提高。

  四、和孩子讀書時,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來回答,也讓孩子向父母提問,這樣孩子可以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和總結。

現在,每天晚上八點半到九點的時間是我和孩子們鐵打不動的親子閱讀時間。每次讀完,我們都要對書中內容討論一番。比如昨天讀了弗洛格的《我還是我自己》。我說:“弗洛格怎麼了?”,快嘴的小女兒說:“他不高興。”兒子說:“因爲他不會像鴨子一樣飛,所以不開心。”兩個小傢伙爭先恐後地發言,最後得出結論:“自己是最棒的!”

這種解讀的方式,不但能鼓勵孩子開動腦筋,激發孩子主動發言的熱情,而且父母的肯定也讓孩子自信心倍增。

  五、和孩子共同讀書,讓我和孩子共同成長。

和孩子讀書時,我變成了六歲和三歲的孩子,我學着孩子的語氣讀書,試着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問題,孩子們非常開心。

和孩子讀書時,一句句富有哲理、美妙的詞句從我們的指縫間劃過,滌盪着孩子們的心靈,也豐富了我的內心,讓我不再簡單地處理孩子的問題。在這裏舉一個小例子:

前幾天,兒子無精打采地和我說:“我很醜!”,我說:“你一點也不醜,相反你很帥。”兒子不以爲然。我問:“爸爸帥嗎?”。兒子看了看爸爸說:“還行吧!”。我接着問:“那媽媽漂亮嗎?”兒子立刻來了精神,說:“媽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媽媽!”我說:“那就對了,你長得像媽媽,所以你一點兒也不醜。”兒子點點頭說:“是啊!可同學們說我醜。”我說:“同學們還太小,不太知道美醜,就像你不知道你有多帥一樣。”陽光又回到了兒子的臉上。事實是兒子很帥氣,很陽光。如果在過去,我可能直接告訴兒子你很帥。通過讀書學習,瞭解到和孩子溝通,也需要找到合適的孩子能理解的角度。

各位家長,由於時間關係,我只將這幾點。可能我的體會不感人,但很實在,是我最想和大家共同分享的,希望與各位家長共勉。

最後,讓我們和孩子通過共讀書,開啓一扇扇智慧之門,創造一個個幸福的人生。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髮言稿4

各位家長,下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家長對高二(4)班的班主任及所有的任課老師表示我們深深的謝意!感謝老師們幫助我們的孩子構建了寬鬆、和諧、進取、健康的班集體!昨天晚上當我接到朱老師的電話時,我還以爲我兒子發生什麼事情,我第一個反應是我兒子可能病了;第二個反應是,我兒子可能犯錯了。在思想準備好了後,我纔去接電話的。當電話裏頭傳來輕鬆的話語時,我才如釋重負。今天作爲家長代表在家長會上發言,不是因爲我教育孩子的成功,而是讓我們有機會分享教育孩子的成功和困惑。在我看來,困惑遠比成功多。我爲什麼說“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當我們的孩子呱呱落地時,也是我們爲人父、爲人母的開始。我們不是天生就會當父母,所以,初爲人父、人母必須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就像我們初戀時不懂得愛情那樣,初爲父母時,我們不懂得教育。於是孩子們在我們還沒弄懂什麼是教育時就成長了,讓我們措手不及!一晃16年過去了。孩子伴隨着問題生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成長。而且有時問題出在孩子身上,根卻在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上。回顧16年,因爲兒子的成長,啓迪了我的教育智慧,讓我逐漸成爲一位成熟的母親。

  一、我和兒子一起成長的經歷

和兒子一起學習:學拼音、學唱歌、學鋼琴、學英語……

我的普通話是兒子教會的。當兒子學拼音時,我請他當我的拼音老師。我懂得了整體認讀音節、前鼻音、後鼻音、翹舌音、兩個第三聲詞組的讀法等。我在普通話測試中取得了二甲的好成績。

兒子從酷愛音樂,這也是我的最愛。我和兒子一起唱兒歌、一起學聲樂。我們擁有同一個聲樂老師,一起上課。在家我彈琴,他練聲或他彈琴,我練聲。我們一起自學鋼琴,但他現在可以當我的鋼琴老師。兒子上高中了,我會向他請教英語,在探討中,我丟掉的英語詞彙又撿了回來。我們在學習中,共同進步,重要的是,我們有更多的交流話題!

和兒子一起運動:兒子不喜歡運動,我只好陪他運動。從小就帶他接觸各種運動,可就無法引起他的興趣。這是我最失敗的地方。我現在最期待的就是能夠在運動場上看到兒子的身影。

和兒子一起做菜:兒子現在可以做很多菜。這是我最爲自豪的。去年的年夜飯,是我們倆共同完成的,贏得了家人的高度讚揚。我們會一起做壽司、肉丸等。他喜歡看烹調節目,所以我們經常嘗試各種菜餚。我的烹飪技術也有了長進。

我還和兒子一起購物、一起喝茶、一起玩電腦遊戲、一起旅遊、一起做家務、一起談教育……我和兒子共同成長了。

  二、教育心得:

1、注重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習慣和品行基本上出自於父母和周圍環境的薰陶。爲了讓孩子樂於學習,善於學習,我在他讀小學一年級時,開始讀本科函授,並在2008年獲得教育碩士學位。我是想通過自己的學習來激勵兒子。這比“兒子呀,你要好好學,爸爸、媽媽沒讀好書,你要認真呀”話語要有分量得多。

2、讓孩子在關心、關注、愛護和親近中成長。關注要粗、細結合。改放手時時,就放手。孩子纔會對父母還以尊重、愛戴和親近。

3、相信孩子。要諒解和包容孩子的缺點乃至錯誤。不要因爲孩子在某個階段的落後對孩子失去信心。要用長遠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即便是孩子犯了錯誤也應該以平和語調、建議和探討的方式轉達給孩子,既要明白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也存在缺點。我們對孩子有多少的期待,孩子不會讓你失望。

4、多讚美、少批評。讚美使人溫馨和感激,能讓人產生一種向上的力量,孩子需要這種善意與美好的表達。但讚美要恰到好處,多讚美過程的努力。例舉:我給班主任寫信,其實是也在間接地表揚了他。記得有個故事:一位中國有人讚美一位美國人女兒的美貌。在女兒不在身邊時,美國老很嚴肅的對中國人說:容貌的美是天生的,你不該讚美,你應該讚美她的努力。

5、糾正錯誤的藝術。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把握時機,運用成熟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其覺悟自己錯在何處,爲何是錯的,當然也別忘了選擇最佳地點,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和麪子。

專家們認爲,青春期是一個克服的過程,是您與孩子重建關係的過程,是您與孩子一同成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您和孩子都有可能找到一把開啓彼此心扉、自由表達思想的鑰匙。當您進人了這種角色,您就能體驗到一種新的滿足感。

我幻燈片上之所以用綠色字體,是兒子教會我的。他說,“媽媽,上課時,幻燈片上的綠色字體對孩子們的眼睛有好處。”從那時起,我經常會用綠色字體。

一位母親的成長經歷,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一言難盡。希望我們家長多交流,讓我們的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謝謝大家!也再次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髮言稿5

直到現在,我還能清晰地記得接到孩子被附小錄取通知的那一刻我那激動和喜悅的心情。激動和喜悅過後,內心又充滿了深深的擔憂。喜悅的是孩子經過層層選拔能夠得到這爲數不多的機會實在難得,擔憂的是孩子能否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年就要過去了,我欣喜地看到孩子正在附小這片沃土裏茁壯成長,他不僅僅得到了書本里的知識,也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們慶幸當初的選擇,也更加堅信附小會帶着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紮實。

回顧一年來和孩子一起走過的路,感慨頗多。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從孩子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我希望能夠繼續和孩子一起成長。

回想上一個學期孩子們背誦的《弟子規》,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裏面的許多道理,做爲成年人的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是否都做到了呢?在孩子的背誦過程中,我和孩子一起學到了許多道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經典是歷史提煉的精華,就是在今天依然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起着指導作用。感謝附小的老師在孩子們入學之初就爲他們奠定了生活、求學和做人的基本準則,相信這些教導會讓他們受益終生。也希望我們的古經誦讀繼續堅持下去,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更加深刻地去理解和體會中華民族傳統教育的精髓。

和孩子一起學會堅強,正確積極地面對困難。

我的孩子在入學前識字量比較低,入學測字只認識四百多字,而且在書寫方面也比較差。我記得第一次上公開課那天,不知什麼原因,他的打字速度幾乎是倒數。那段時間,我心裏很着急,有時也難免有急躁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壞。有一段時間,孩子的壓力也很大,甚至出現了晚上入睡困難的現象。我意識到孩子這是遇到困難了,如何讓一直以來輕鬆自信的他跨過這道坎,嚴峻地擺在我的面前。我靜下心來,仔細分析了他的具體情況,給孩子提出了自己和自己比的目標,只要能超越自己就是勝利。自此以後,孩子每取得一點成績,我就及時進行鼓勵。結果期中考試以後再測字時,他的識字量達到了948,幾乎翻了一倍。其他科目的成績也遠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差,孩子也變得更有信心了。那段經歷深深地教育了我,也讓我體會到,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心態和鼓勵是多麼重要。在此,我真心的希望咱們附小的老師能夠捕捉孩子們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地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們每天都生活在讚美中,自信地去迎接每一個挑戰。

和孩子及時溝通,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是我們一直遵循的原則。我們的孩子只有七八歲,正處在一生中最最寶貴的童年時代,他們理應屬於快樂。西方國家的小學生都是在遊戲中度過每一天,或許他們的學習成績比不上我們,但他們的運動、人際交往等綜合素質要比我們的同齡孩子強許多。未來的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並不需要更多的書呆子。所以,我們的教育更要注重心理素質的健康。比如說,讓孩子從微笑開始一天的生活,每天送孩子上學時,我總要記得對他發自內心地說一句“祝你愉快!”,孩子也總會迴應我“祝媽媽愉快”。我覺得這種暗示很有效,會讓你以積極的心態開始一天的生活。

每天晚上入睡前的聊天是必修的功課,通過聊天,我能夠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及時發現問題進行疏導。我的孩子有時候遇事急躁,什麼都想做,但時間有限又不允許。比如昨天晚上,寫完作業已經9點30分了,他還計劃着去滑星彩輪,10點得上牀睡覺,他就變得很急躁。孩子畢竟還小,對時間的計劃安排不夠合理,我就耐心教他學會分清主次,在一段時間內重點做好一件事,現在馬上要考試了,就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等放假了,可以適當的多運動。經過解釋,孩子能夠理解,自覺地把時間安排好,我也感到很欣慰。

總之,這一年來孩子在附小的進步非常大。每每看着孩子的作業本上還顯稚嫩的筆跡,小作文裏天真但還算流暢的語句,我有時都不敢相信這是兒子僅僅通過一年的學習就達到的成績。我知道在這背後包含了附小所有老師的心血和汗水,做爲家長,除了感謝,更多的是敬佩。我們會更好地配合學校,共同努力,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