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情況自查報告

2016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情況自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非稅收入與稅收收入雖然同屬於政府財政收入,但兩者有本質區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2016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情況自查報告

  【2016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情況自查報告1】

一、基本情況:

5月份,霍城縣收繳各類非稅收入累計完成5337萬元,同比減收10320萬元,下降65.91%,完成年初預算的31.75%。其中: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完成4793萬元,同比減收10303萬元,下降68.25%,佔非稅收入總量的89.81%,完成年初預算的30.12%;納入預算外管理的非稅收入完成544萬元,同比減收17萬元,下降3.03%,佔非稅收入總量的10.19%。

二、分類完成情況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300萬元,同比減收8308萬元,下降78.32%。行政事業性收費完成850萬元,同比減收886萬元,下降51.04%。罰沒收入完成346萬元,同比減收687萬元,下降66.51%。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完成579萬元,同比減收83萬元,下降12.54%。專項收入完成551萬元,同比增收91萬元,增長19.78%。其他收入完成167萬元,同比減收430萬元,下降72.03%。

三、增減原因及特點

(一)國有土地出讓收入減幅較大。減收的主要原因是近兩年房地產處於飽和狀態,縣城區域內優質土地無人問津,土地市場持續低迷,去年年底至至今沒有土地掛牌。

(二)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幅較大。由於土地市場不景氣,相應影響了國土部門的行政事業性收費,與同期相比,減收較多。

(三)罰沒收入同比減幅較大。主要是因爲經過2014年公安交警加大集中整治力度,2015年初,違章情況有所減少。再者從2015年起,交通罰款收入實施電子收繳管理,全區內異地繳款,罰沒收入按違法行爲發生地40%,違法行爲發現地(即裁決地)30%,自治區主管部門30%比例實施分成。

  【2016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情況自查報告2】

爲規範非稅收入管理,挖掘非稅收入潛力。麻家集鎮財政所根據縣財政局渭財發〔2016〕636號文件關於組織開展全縣非稅收入收繳情況自查的通知要求,麻家集鎮財政所對麻家集鎮人民政府、麻家集學區、麻家集中心衛生院、麻家集中學及各小學進行了非稅收入收繳情況檢查。

一是對2014年—2015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入收繳情況進行了檢查。經檢查,麻家集中學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款181219元已全部上繳到縣財政局非稅股。

二是2014年—2016年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其他收入五類非稅收入中是否收繳到位。經檢查麻家集中學、麻家集幼兒園及各小學賬戶利息共計1486.74元,已全部繳入縣財政局非稅股;學前教育收費共計103005元,已全部繳入縣財政局非稅股;麻家集鎮社會撫養費收入共計152947元,已全部繳入縣財政局非稅股;麻家集鎮農經財政服務中心基本支出戶、收入匯繳戶、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專戶賬戶利息共計11900.82元,已全部繳入縣財政局非稅股。

通過這次對非稅收入情況的自查檢查,規範了各單位的收支行爲,健全財政職能,堅強非稅收入管理,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

  【2016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情況自查報告3】

今年以來,面對市場需求不足、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環境,全盟各級財政部門積極採取措施,堅持依法徵收,強化徵收管理,深入挖掘潛力,爲確保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奠定了基礎。

一、全盟非稅收入完成情況

一季度,全盟非稅總收入完成110,417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28.7%,比去年同期減少6,418萬元,下降5.5%。其中,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86,350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37.6%,增加9,431萬元,增長12.3%,佔全盟非稅總收入的78.2%;納入基金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23,553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5.8%,減少15,952萬元,下降40.4%,佔全盟非稅總收入的21.3%;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教育收費)514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9.3%,增加103萬元,增長25.1%,佔全盟非稅總收入的0.5%。

二、分級次完成情況

(一)盟本級完成情況。一季度,盟本級非稅總收入完成34,277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50.8%,同比增加24,855萬元,增長263.8%。其中,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33,026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74.5%,增加28,318萬元,增長601.5%;納入基金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885萬元,減少3,538萬元,下降80%;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教育收費)366萬元,增加75萬元,增長25.8%。

(二)旗縣市區完成情況。一季度,各旗縣市區非稅總收入共完成76,140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24%,同比減少31,273萬元,下降29.1%。其中,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53,324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28.7%,減少18,887萬元,下降26.2%;納入基金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22,668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7.2%,減少12,414萬元,下降35.4%;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教育收費)148萬元,增加28萬元,增長23.3%。

三、全盟非稅收入收繳執行情況分析

(一)全盟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實現正增長。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與經濟關聯度高非稅收入增長乏力,僅依靠清欠收入拉動增長。一季度,全盟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完成86,350萬元,增加9,431萬元,增長12.3%,增幅比2月提高58.9個百分點。主要是受清欠入庫收入較多的因素拉動,3月份盟本級和錫市分別一次性入庫“兩權價款”收入3.1億元和1.86億元。

(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的非稅收入佔比較高。一季度,全盟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的非稅收入佔比爲34.6%,比2月提高16.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分地區看,佔比高於全盟平均水平的分別有:阿旗47.5%、黃旗46.5%、二連42.3%、烏拉蓋40.5%、錫市35.2%、白旗35.1%,這6個地區通過非稅收入拉動財政收入增收趨勢更加顯現,非稅收入佔比不斷提高。

(三)主要非稅收入增減幅差異較大。受政策性減收、清欠入庫及非稅收入不穩定等因素影響,一季度,全盟主要非稅收入不同程度有增有減,增減幅差異較大。分項目看:

專項收入57,609萬元,增長308.5%。主要是清欠入庫神華繳納的勝利1號露天煤礦“兩權價款”收入4.96億元。

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6,336萬元,下降41.2%。主要是國土資源和建設行政事業性收費分別同比下降87.4%和71.2%。

罰沒收入6,861萬元,增長40.8%。主要是檢察院和審計罰沒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62.5%和120.7%。

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351萬元,下降94.7%。主要是去年同期錫市和東烏旗分別入庫產權轉讓收入22,703萬元和2,099萬元,而今年東烏旗僅收入50萬元,錫市沒有此項收入。

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13,989萬元,下降33.7%。主要是去年同期西烏旗一次性入庫五間房煤田資金(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資金)12,600萬元,而今年沒有此項收入。

(四)地區間非稅收入不均衡。從收入總量看,一季度,全盟13個旗縣市區中錫市非稅總收入過億元,達到35,378萬元,佔全盟非稅總收入的32%;其次,多倫、二連分別完成9,741萬元和7,825萬元,其餘旗縣均低於5,000萬元。從增減幅來看,黃旗、多倫、西蘇旗3個地區實現正增長,其餘10個地區均爲負增長。增幅最高的是黃旗,增長863.9%,主要是受一次性入庫兩權價款收入1,605萬元的拉動;其次,多倫增長271.1%,西蘇8.9%。減幅最高的是西烏旗,下降74.2%,主要是去年同期一次性入庫五間房煤田資金(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資金)12,600萬元,而今年沒有此項收入。從收入進度看,有3個地區快於序時進度25%,分別是多倫62.8%、錫市41.4%、阿旗26.7%,其餘10個地區中東烏、西烏旗僅完成收入任務的7%。

四、下一步重點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非稅收入徵收管理工作。今年,非稅收入徵收形勢嚴峻,徵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強與徵收單位溝通協調,督促徵收單位依法徵收,應收盡收,應繳盡繳。

(二)嚴格落實國家、自治區涉企收費基金減免政策。依據《內蒙古自治區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內財非稅〔2016〕74號)規定,在已掌握的基礎上對全盟涉企收費和基金進一步進行梳理,通過政府網站和公共媒體實行常態化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並要求執收部門、單位在各自單位收費處公開相關收費基金項目(具體包括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依據、資金管理)等措施,進一步加強收費管理,堅決杜絕亂收費、亂罰款和攤派等行爲,着力優化企業經營環境,減輕企業負擔。

(三)做好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和“兩權價款”清欠工作。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大清欠力度,爲完成全年財政收入任務奠定基礎。

(四)深入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加強對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和罰沒收入的檢查,重點檢查房屋出租收入、公檢法系統罰沒收入;針對排污費、水資源費、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等專項檢查,繼續開展對旗縣建設、人防、水利、教育、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的非稅檢查。

(五)加強非稅收入收繳執行情況分析,爲領導決策服務。

當前,非稅收入形勢錯綜複雜,不可預見因素很多,加強非稅收入收繳執行情況分析非常重要。各級財政非稅部門要在保證非稅收入數據上報準確性和及時性的同時,進一步完善非稅收入分析報告制度,着重把握國民經濟運行、宏觀調控、財稅政策調整等因素對於非稅收入增減趨勢的影響,爲領導決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