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此時此刻需要爲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1

一、班級情況分析:

學生總體思想素質比較高,上進心比較強,人人熱愛班集體,個個能爲班集體爭光添彩。學習的勁頭足,互助精神強,差生的學習習慣有了好轉,成績也在慢慢提高。此班幹部責任心強,有爲大家服務的精神。衛生意識比較強,良好的衛生習慣已經養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優差懸殊較大,存在着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上課聽講走神,愛擺弄小東西,思想開“小車”,作業態度不端正,書寫質量差,拖拉現象嚴重

二、教學目標:

1.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2.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爲基礎,.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爲基礎,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受,獲得對家庭、學校、社區的初步認識,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

3.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說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

4.培養對學生道德判斷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

三.教學重點:

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採用第一人稱的表現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爲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繫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難點: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五、教學措施

1.利用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通過各種有趣的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3.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爭體現“用中學、學中用”的原則。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要求,以實施課程改革爲重點,以推進課堂教學爲載體,以課題研究爲中心,進一步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加強集體備課力度,根據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特點,結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規律,搞好學科教學,充分發揮品德課的德育功能,增強兒童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和綜合素質的形成。

二、主要工作

(一)課程改革工作

1、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和指導工作。

經常性深入學校聽課及參加年級集體備課,每月開展一次中心組集體備課活動。瞭解當前思品學科教學中的難點問題,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各項教研活動,切實提高教研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健全學科中心組的研究活動,增強中心組的凝聚力和幅射作用,有計劃、有步驟地針對具體教教學問題進行教學研究,積極規劃、組織、指導開展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

2、加強對本學科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的培訓和指導。

繼續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理論,研究《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和教材,更新教育觀念,增強課程意識,提升教研能力,把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逐步內化爲教師的教學行爲。紮實開展好新課程培訓活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通過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和教師自身的學習實踐,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3、強化研究意識,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突出課改重點,深化教研內涵,開發教育資源、改進和創新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的方法和形式,優化課堂教育教學活動,提升教研品位。在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上下功夫、構建生活課堂。在學科教學中以體驗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學習方式爲載體,以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爲紐帶,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程,規範學生行爲習慣,抓好養成教育。關注教學一線典型的新課程案例,積極發現優秀的教學改革成果,逐漸豐富新課程資源,使教師們在實踐與反思中促進自我專業發展。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教學研究的深入。

(二)課題研究工作。

嚴格執行課題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強化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實效性研究”課題的實施和管理,定期組織實驗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生活化、活動化的研究活動,在課題研究中給一線教師創設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爭取今年下半年結題。積極探索學科教學與學校德育工作相互銜接的.途徑和方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和學校德育形成合力,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充分發揮學校德育與班主任,任課教師與學生導、學、做統一的作用。深入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大力推進文明習慣的養成。

三、工作安排:

二月

1、下校檢查開學工作及備課情況。

2、學科中心組及思品學科教研組長會議。

3、課題組活動。

4、集體下校。

三月

1、各年級教材培訓及集體備課。

2、課題組及中心組活動。

3、集體下校。

4、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五、六年級研究課)

四月

1、下校聽課。

2、課題組活動。

3、教學交流研討課活動。(三、四年級研究課)

五月

1、下校聽課。

2、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一、二年級研究課)

3、課題組活動。(成果收集及整理)。

六月

1、下校聽課

2、課題組活動。(課題組研究課)、

七月

1、學期總結工作。

2、收集學科資料。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人教版),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藉的範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樑,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柺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後的進步和變化,並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嚮往。本年級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另外,二年級的小學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時,二年級的小學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後的進步和變化,並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嚮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溫暖,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說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爲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現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四、教學措施:

1、準確地把握教材,從認知和行爲兩方面,結合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教學中,充分利用參考資料和書上的習題開拓創新。

3、充分利用電視教學手段達到最佳效果。

4、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實踐,在實踐中學會爲集體服務,以樹立集體榮譽感。

5、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6、加強道德行爲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