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優秀教科研工作計劃

優秀教科研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7K 次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此時此刻需要爲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教科研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秀教科研工作計劃

優秀教科研工作計劃1

本學期教科研工作將圍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中心,抓住“有效教學”這條主線,以課堂教學爲主陣地,進一步轉變教科研工作方式,提高教科研工作實效,堅持教科研爲學校發展、爲教師成長、爲教育教學服務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教科室的功能,發揮教育科研、教學研究的職能,以加快曙宏小學走內涵發展的步伐。

工作目標:

1、不斷完善管理體制,迅速適應學校轉型需要。

2、加強課題研究管理,確保課題研究紮實有效。

3、積極開展校本研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4、做好論文徵集活動,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具體措施:

一、完善管理體制,加強計劃管理

“凡事預則立,不予則廢“。教科研工作的管理要從加強教育科研工作計劃管理開始,教科室每學期制定全校開展教育科研的計劃,對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具體措施、工作內容都有具體安排。在這個計劃的指導下,各教研組、課題組也要制定相應計劃。使全校教師心中有數,克服教科研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從而使教科研走向規範化道路。

二、抓實理論學習,夯實實踐底蘊

在科研中形成素養、在科研中增長智慧。教育科研工作中,課題是抓手,論文是形式。教師中形成學習和研究氛圍,不斷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師教學行爲,使教師的素養得以長足的提升。

本學年度學校的工作中心是狠抓專業建設,推進課程改革,加快內涵發展步伐。所以教師應該以閱讀爲主線進行學習,做到學習內容有目的、有計劃、有要求。並在閱讀的基礎上積極撰寫讀書筆記,把自己的讀書心得及時進行整理,以摘抄、隨感、反思等多種形式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提高閱讀的效果。以博客爲載體進行反思,從而激發教師反思熱情,培養教師反思習慣。這樣才能使得學習不是寬泛的走過場。教科室也將對教師學習情況作相應檢查。

三、加強課題管理力度規範課題管理體系

課題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抓手,是教科研組織管理的重要內容,它對於提高學校科研層次,提高教師科研水平具有極爲重要的作用。學校現有1個區級子課題《以閱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實施與研究》、1個省級課題《吃、睡、煉、讀的`實施與研究》,本學期將在實驗班進行“引導自學型課堂”的實施與研究。教科室將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性管理,使課題研究進一步呈現有序性、有效性的特色。定期做好課題的開題、中期評估、研究資料等方面的指導,在本學年中促進課題研究向着規範有序、高效優質的方向發展。

深入開展課堂研究,以課題帶動課程改革。重視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將科研與教研不斷整合,以教科室主任爲主要組織者,各課題組、教研組爲主要研究力量,各學科教師爲參與者展開研究實踐。研究工作與學科組的教學設計、公開課、評課等活動相融合。堅持隨堂聽課、跟蹤聽課,發現問題及時研討、改進、再實踐。力爭在科研引領下提升學科活動的實效性。

四、積極進行師資培訓促進教師自我發展

本學期,學校教科室將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區、市級的各種培訓活動,讓教師走出學校,與教研專家、與其他優秀教師進行對話。同時參與培訓的教師要積極完成“個人培訓學習心得”,及時對培訓情況和個人感受進行總結。通過各種培訓活動,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加快骨幹教師的培訓步伐和力度,實現教師素質結構由經驗型向學習型、科研型,教育者同時又是受教育者的角色轉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內涵發展,提升學校教師整體科研水平。

五、深化校本培訓,濃厚教研氛圍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本學期學校將聘專家來校進行專題講座。

開展教學案例研究:課例研究是一線教師走進課改的突破口,也是我校進行校本研究、實施校本培訓、落實校本教研的一個有效載體。本學期,教科室將繼續深入課堂,對教師身邊的教學案例進行深入的研究討論,通過教學現場觀摩、教學片段賞析、撰寫教學反思等方式引導教師從鮮活的教學案例入手,不斷探究好的、適宜的教學方法,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努力做一個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師,力爭成爲一名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師。逐步提升教師的理論功底,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優秀教科研工作計劃2

一、 繼續開展形式豐富、內容翔實的教科研學習,促進教師成長。

1、繼續要求教師完成以下學期、學年業務工作:每月一篇隨筆、每學期推薦一篇好文章、每學年撰寫一篇教學論文。(3月份上交一篇科技教育隨筆。)

2、舉辦教科研知識講座,提高教師教科研素質。

3、制定教科研工作檢查記錄表格,以作好檢查、督促工作(本學期主要檢查內容:科技教育精品課、自然角、區域角——教研組檢查、科探角、科學發現室活動、隨筆、科技視聽之旅、課題開展情況等)。

4、制訂浣江幼兒園師徒結對計劃,促使教師互幫互學,全面優化教師素質。

5、討論、商議教師專業發展計劃,預定下學期起實施。

二、深化主課題工作,做好省級課題的結題收網工作。

(一)課題一:省級課題《滲透於各學科領域的幼兒科技啓蒙教育行動研究》結題。

主要工作:

1、收集整理課題研究資料(包括課題計劃、主題教育計劃、理論學習內容、調查表格、子課題結題論文、教育隨筆、主題活動設計、科技教育精品課例、部分獲獎及發表論文複印件)。

2、課題後測、數據整理。

3、撰寫結題報告(內容包括: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概念的界定、實驗原則、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過程、課題研究的成效、研究體會與後續研究設想)。

(二)課題二:《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幼兒園科技啓蒙教育行動研究》繼續開展。

1、繼續按多元智能理論將區域活動進行科學的分塊。包括語言智能類區角、數學智能類區角、體能智能類區角、自然認識智能類區角、視覺空間智能類區角、人際關係智能類區角、音樂智能類區角。每個智能類區角又可下分爲各種不同的活動區。以使各智力類型的幼兒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遊戲與成長的領域。

確定具體內容:由教研組長組織區域角觀摩活動,事先列出日程表,將活動情況拍照保存。四月份一批,六月份一批。

組織者應制訂好活動方案,包括區域活動內容、目標、準備、過程及照片。

2、各年段制定好主題教育計劃,注意每月各學科均應有科技教育的內容滲透,並以星號註明,注意把上海教材中的一些適用內容編入計劃,由年段組長把握,期末拷至教科室。(大班語言每月2個,中班語言每月1個、小班語言不作要求;大班計算每月3個活動,中、小班每月2個;大班美術每月3個,中班2個,小班1個;大班音樂每月2個,中、小班每月1個;大班、中班、小班體育每月1個。)

1、 各年段制定在自然角中滲透科技教育的計劃。

要求根據教科室提供資料,進行自然角創設。於4月份的第二週進行全園性觀摩。

上交書面材料:目標、內容與材料、指導與提示、活動案例。

4、科技視聽之旅按期進行。

每日11:45~12:00爲科技視聽之旅時間,由管午睡的教師負責組織,要求按時組織幼兒觀看,並在旁作簡單講解。

放映員:應蕾、周曄(周曄、應蕾老師負責定好進度,由管午睡的教師負責放映,並要求做好指導工作。)

5、以年段爲單位討論科探角進度,以及科探角需要配備、購買的材料。

6、科學發現室活動按課程表進行。

要求:

備課教師應按時制訂好計劃,課前發給每位上課教師一份教案,並把準備材料放入一個塑料筐,事先放在科學發現室內。

上完課的教師應把材料作好清洗、整理工作,放回塑料筐,保持科學發現室的乾淨、整潔。

三、繼續做好課題的指導、管理工作,輔導市級課題結題。

1、開展課題組長的培訓工作,增強課題組長對課題的日常管理能力,讓每一個課題的研討活動具有成效。

2、每個課題組成員必須圍繞專題學習有關理論,並且要有資料的積累。每個課題組成員平時的備課、上課要體現課題思想,教科室將隨時對各個課題進行調研,及時瞭解課題研究動態,增強課題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結合上級科研部門的有關計劃,儘早做好相關課題的準備工作,力爭以優異的成績進行結題驗收。

4、進行優秀課題彙報活動(定於本學期末或下學期初)。

要求:參加教師整理好資料,以課件形式進行彙報。

四、各類資料整理、彙編。

1、 收集幼兒園各類教育資料,整理入盤。

2、 《幼兒園環境教育篇》完稿。

3、收集、準備幼兒園科技特色教育成果集的相關資料。

4、做好教師論文、隨筆的參評、投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