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實用的學校教育工作計劃四篇

實用的學校教育工作計劃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8K 次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做個計劃吧。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校教育工作計劃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學校教育工作計劃四篇

學校教育工作計劃 篇1

爲切實加強我校遠程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讓遠程教育資源真正走進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上級文件精神、學校計劃 及我校工作實際,擬定以下工作計劃 :

一、指導 思想

以上級遠程教育精神、學校工作計劃爲指導 ,通過播放教學光盤、衛星數據接收、計算機網絡設備,把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送到教師手裏,使他們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做好遠程教育資源二次開發的研究和推廣,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積極配合黨委政府,作好農村黨員幹部、農民羣衆的培訓。

二、具體工作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認識

遠程教育主要通過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快速接收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使廣大教師能夠及時地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充分利用衛星傳輸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2、加強領導 ,分工明確

學校領導 到每位教師都要高度重視現代遠程教育,學校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來專門從事現代遠程教育的規劃與實施,並做到任務分工明確,做一些紮紮實實的工作,爲師生服務。

3、因地制宜,採取多種模式,逐步推進

現代遠程教育技術,信息量大,資源範圍廣,可利用價值高。我們如何把這些資源更好地應用到教育教學中來,這是一個實際的問題,爲此,我校準備從以下方面來抓:

① 抓好教師培訓工作

要運用好遠程教育資源,首先要求教師必須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爲此,我校在本學期繼續大力抓好教師的培訓工作,讓每位教師在原有"計算機全員培訓"操作技能基礎上,提高操作層次,都熟悉遠程教育資源各版塊內容。

②加大遠程教育資源的課堂應用率

爲使遠程教育資源更好地爲教育教學服務,我校要制訂遠程教育資源利用教師課程表,每位教師按表上課,並不斷總結 經驗,使遠程教育資源與學校實際教育現狀達到互融地步。

③遠程教育資源爲農村服務

我校地處農村,遠程教育資源上同樣有許多能爲農業提供幫助的知識。學校要配合鎮政府對農村黨員、農民進行遠程教育培訓,使他們能通過遠程教育學到致富信息,瞭解國家的有關政策,讓遠程教育資源爲農村服務。

④做好計算機教室與遠教資源的整合

把遠教的資源共享到網絡教室,每天開放微機教室,使每個教師都到微機教室裏面學習到更多、更新的知識。

三、工作安排及要求

1、積極配合學校領導、各有關人員把教學有關的'遠程教育資料接收下來,進行數據的保存、整理、刻錄,按要求整理好後投入使用。

2、儀器、設備保管完好、乾淨,嚴格執行儀器、設備的管理制度。管理各種儀器、設備、機器的規格、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種儀器的保養和維修要求,並動手保養和維修,延長使用壽命。

3、按時去完成遠程教育教學工作,上好信息技術課,將遠程教育資源與信息技術課程有機的結合起來。

4、經常向師生進行遠程教育儀器和遵守管理制度的宣傳與教育,制止一切不規範行爲。

5、定期進行安全檢查,電源、門窗、計算機等設備隨時檢查。

6、建立健全檔案,認真填寫各種記錄。

7、組織培訓全校教師使用計算機,利用遠程教育資源製作實際上課所用的多媒體課件 ,做到讓每一位教師都學會使用電腦(必須會瀏覽網站),以更好利用遠程教育資源。

8、把多媒體教室和網絡教室連接起來,通過指定的IP地址來訪問遠程教育資源。

四、獎懲制度

按照學校制定的遠程教育管理制度進行獎懲,遠程教育活動開展情況與教師評優評先和年終考覈掛鉤。

五、工作展望

爭取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和培訓,使我校的每一位教師都能夠熟練地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將遠程教育資源引入課堂教學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配合學校、黨委政府,爲“三農”服務,爲建設和諧文明的坪壩中學及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

學校教育工作計劃 篇2

一言一行見公德:通過校園廣播,利用晨會時間向全體學生宣傳公德內容的典故、小故事,使學生感受和體會公德是做人的根本。通過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到公園撿白色垃圾,使學生樹立公德意識。本學年學校還將評出40名公德小標兵,每月10名。另外,結合3月份安全月,在全校範圍內舉辦“森林防火、感恩自然”啓動儀式。把公德教育在全校範圍內掀起高潮。

學校教育工作計劃 篇3

本學期,爲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新的課計劃,發揮重點中學的示範輻射作用,省常中在高一年級開設了研究型課題,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並在全校倡導自主學習氛圍(同學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高漲的積極性。)我們的基本做法是:

一、加強學習,統一認識,提高貫徹落實新課題計劃的自覺性。國家新課題計劃中的重要一項就是在高一年級中開設研究型課題。爲什麼要開設這一課程又如何開設這一課程?學校組織大家認真學習相關理論及其他省市經驗,逐步形成幾點共識:

第一,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的素質教育,基本的指導思想是要以學生髮展爲本,因而一個重要的着眼點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就是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哪種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授的學習方式,代之以一種主動探求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自主的學習方式,而研究性學習正是這種學習方式的最佳體現。

第二,研究性學習有益於各學科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繫,有益於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和發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以某一特定任務的完成爲目標,活動的並開展需要將各種有關知識相互交融並統一在具體的任務中,檢驗並發展學生的多種能力,即發展、創新的意識和實踐的能力;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蒐集信息並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

第三,在研究型課題的建設和實踐中,在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將促使教師轉變原有的課程教學觀、學生觀,尋找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途徑和方法,進而在各科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

二、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實施方案,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學校對研究型課題的開設明確了"先從主題式的課題研究學習入手,再發展到各種形式並存;先從活動課突破,再向選修課、必修課拓展"的工作思路,並據此制定了詳實的實施方案。該方案由四部分組成:

(一)實施時間:分二個階段進行,每一階段集中三天時間共42課時。

(二)操作流程:學生聽取動員報告及方法指導-→確定研究課題,學生自由組成課題小組-→各課題組選舉組長,共同設計課題實施方案-→確定指導老師修改實施方案-→各小組實施方案,導師指導,臨控過程-→形成個人總結及課題研究成果報告-→小組評價、導師評價→學校評審,年級舉辦報告會。

(三)具體要求:主要包括①關於課題的確立②關於課題小組的組成③關於課題實施方案的擬定④關於指導老師的確定⑤關於實施過程的記錄⑥關於課題研究成果報告的撰寫⑦關於小組評價、指導老師評價的辦法⑧關於學校評審的辦法與規定。四、排出行事曆,對一學期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進程作出具體的時間安排。

三、明確職責,分工協作。加強對研究性學習活動過程的動態管理,防止走過場和形式主義。研究性學習活動有很活的開放性和分散性,整個高一年級共有88年研究小組,活動過程經歷大半個學期,活動地點涉及校內校外,因此,加強對這一活動的全程管理顯得尤爲重要。早在活動方案實施之前,學校就召集各方有關人員進行了認真的討論與研究,提出了明確的工作任務和職責,並建立了"校長--主管部門(教科室、教導處)--班主任--指導老師"四級管理網絡,要求指導老師對小組負責,班主任對班級負責,校長、主管部門對整個活動負責。以保證研究性學習活動紮紮實實有序開展下去。

學校教育工作計劃 篇4

教育國際化,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的要求,是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我校在20xx年教育國際化工作中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服務,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將腳踏實地做好下列工作:

一、強化領導科學管理

1.學校建立教育國際化領導小組,校長爲組長,副校長爲副組長,同時成立專門的教育國際化工作辦公室,各項工作有專人分管,落實專門科室,指定專人負責教育國際化的規劃、指導和推進工作。

2.形成專門的教育國際化工作制度。

二、做好宣傳提高認識

1.專題宣傳。利用學校的畫廊,展示我校在教育國際化工作的推進。利用展板在校內向學生展示,組織學生參與小報製作,大隊部組織各中隊召開國際理解教育的主題隊會,提高學生對我校教育國際化的認識。

2.網絡宣傳。利用學校網站的平臺,開專闢專門的版塊,介紹學校相關工作。

3.家長宣傳。我校積極利用家長會、家長培訓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教育國際化的意義,讓家長知道,教育國際化是世界教育發展的客觀和必然趨勢。

三、抓住重點落實措施

1、策劃展開一系列的國際課程和國際交流活動,通過多元文化的浸潤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聘請外籍教師到定期我校開展英語教學工作,加強英語學科和對外交流。英語組結合相關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和語言基礎。一是更多的`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需求以及學生的差異性,二是開拓學生學習、生活領域,更多地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給學生提供充盈的時間,搭建更廣闊地展示自我的舞臺。

3、讓學生既對中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瞭解ㄓ侄雲淥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有所瞭解,形成國際化視野。學校廣泛採納學生、家長需求及教師和專家的建議,根據調查結果和科學規,將校本課程進行重構。改革後的校本課程更加具備系統性。學校開設了空竹課程、國學課程,書法課程等,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4、大力拓展學校的教學資源,全面提升學校教師的課程執行力,更新教師團隊的協作能力和教育觀念。讓學生培養目標和培養途徑都在朝着學習型、研究性、創新型國際人才不斷努力。總之,通過這些活動,師生共同實踐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知識,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文化感受水平和國際交往能力。

5、加強師資力量的培訓,做到“請進來,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