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精品】小學數學工作計劃範文錦集五篇

【精品】小學數學工作計劃範文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小學數學工作計劃範文錦集五篇

小學數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數學教研組的工作開展將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以學校課題研究爲抓手,用課題研究有效地解決課程改革中的實際問題,讓課程改革促進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加強教學科研,探尋解決課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徑與方法,開展“務實教研,教研務實”,努力提高我校數學教學的整體水平。

二、工作要點

(一)、加強理論學習,增強課程改革的意識

1、本學期,教研組要組織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各位教師要認真研讀《數學學科課程標準》,並結合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學習其他學習材料中的相關內容,在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標準》的理解和把握。

2、根據本校的教學特點、重點研究的課題、教師的不同需求,採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把集體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把專題學習與問題探討相結合、把學術交流與教學反思相結合,提高理論學習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3、充分發掘我校教師的自身優勢,發揮資深教師的引領作用,以學校教研組的學習培訓爲基地,圍繞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困惑、問題和需求,定期開展研討、交流,帶動廣大教師共同走進新課程。

(二)、紮實教學研究,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1、本學期要在新課程實驗年級調研的同時,加強非課改年級的教學研究力度,宣傳課改新理念,把課改的精神落實到每位教師身上,提高廣大教師的課改意識與課改熱情。

2、本學期要進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研究,發揚互幫、互助、攜手共進的精神,促進教師間的交流,構建全校師生共同發展的'研究網絡,達到教育資源與教學經驗的共享。

3、進行教師備課改革的研究,經常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常規調研時將備課檢查作爲一個重點,及時瞭解教師課前、課中、課後研究教材、把握課堂實效的情況。及時總結和推廣數學教師的成功經驗。

4、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使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向規律靠攏的過程。因而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育科研起着保駕護航的作用。用課題研究解決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讓課程改革促進課題研究的深入。教研組將不斷提升教科研水平,逐步由“職業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5、在理論學習、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組織教師開展教改實踐,讓教師在文本理論、個人觀點與教改實踐的對話中進一步激活思想,認真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本學期將組織教師參加省、市徵文活動;收集、整理“小學數學活動課教學案例”,以此來促進教師新理念的內化,教學新行爲的改善,總結和推廣教學改革成果。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三)、抓實常規管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1、嚴格規範數學教學常規。期初每位教師要認真制定各年級教學計劃,認真備課、上課、佈置和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組織數學學科的質量調查。配合教導處每月對教師業務常規情況以檢查與考覈。

2、加強培優輔差工作。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教師要早一點打算、多一點行動、少一點埋怨、早一點落實轉化措施、多一點關心體貼。要花大力氣來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3、自覺應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備課、上課。規範教師的業務行爲,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4、繼續組織好每兩週一次的業務學習。結合我校本學期的校本研修,圍繞專著的學習、課題研究,以教材分析、說課、評課爲主,定時、定人、定內容,提高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要求認真準備、積極發言,繼續深化我校數學教研之風。

5、認真組織好教研課,形成教師課堂教學風格。

三、活動時間

教研組規定雙週四進行業務學習,時間安排在下午三節課後(即4:50開始)。要求全體教研組成員準時參加,不得無故缺席。

四、教研組成員

組長:王承玉組員:李寶琴、顏升紅、吳勇、孫有才、陳勇、李春鬆、杭秀和、王承玉、高飛、高玉珠、俞耀、丁家順

五、教研組活動

安排九月份:

1.傳達市備課會精神。

2.學習數學課程標準。

3.學習錦西小學數學教學常規。

4.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5.制定各年級教學計劃。

6.籌備數學課堂教學競賽。

7.一人一課開始。

8.九月份月查。

十月份:

1.開展課題研究。

2.學習理論文章。

3.積極籌備片教研活動。

4.十月份月檢。

十一月份:

1.繼續學習數學課程標準。

2.繼續開展課題研究。

3.期中檢測及質量分析。

4.完成教學論文。

5.十一月份月查。

十二月份:

1.學習理論文章。

2.繼續上好一人一課。

3.十二月份月檢查。

一月份:

1.學習理論文章。

2.制定期末複習計劃。

3.做好期末複習工作。

4.認真總結。

5.收集、整理資料。

小學數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基本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了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各種學習活動。但是一年級學生畢竟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在快樂學習中進一步體驗思維的樂趣、成功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找規律,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口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5、初步感受“形”與“體”的聯繫,初步感受“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不同。

6、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數據,並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7、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並初步能對錶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初步發展思維能力。如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時,學習從具體現象中概括出數學規律;在學習數的組成與比較大小時,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在整理數的順序時發現“百數表”的一些規律等。

2、在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口算方法時,培養思維的準確性;在口算練習中初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樣化中初步培養思維靈活性。

3、在認識常見平面圖形和對圖形進行折、剪、拼等變換中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並對運用方法和獲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初步判斷。如利用估計監控計算得數、檢查解決問題的答案,運用統計數據進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決問題方面

1、在教師組織下,能運用認識的數描述、交流現實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並應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3、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能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在教師的安排下回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瞭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有初步的經過獨立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真正做到備好課、備好學生,因材施教,教學中努力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放手多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

2、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養成敢想、敢說、敢做的習慣。

3、充分利用課外教輔材料,儘量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

4、上課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對於精彩的發言給予表揚,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5、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6、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7、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8、利用家長聯繫本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和溝通,適當交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數學的方法。

五、轉變後進生方法及措施

1、堅持多表揚少批評,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其樹立信心。

2、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逐步培養他們的自覺性及上進心。

3、利用課餘時間給予耐心輔導,安排成績好的和他們坐一塊,以便幫助他們學習,共同提高成績。

4、與家長聯繫,使學校與家庭達成共識,共同培養好學生。

小學數學工作計劃 篇3

翻開各類教育報刊雜誌,我們不難發現到處都在談“新課程”,並極力提倡在教學中採用“新課標”,課改的浪潮再次波濤洶涌。許多教師在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時,有意無意中全盤否定了傳統教學。我認爲只有對以往應試教育進行理智的分析,對將來教育發展進行正確的預測,才能更好地正視、把握新課標。

一、對以往傳統教學的看法

長期以來,許多教師把數學教學重點放在了數學知識的認知和解題技能的訓練上。在某些人看來,衡量一堂課的成功與否的標準,主要看這節課學生學會了多少數學知識點,掌握了多少解題方法。正因爲如此,在傳統教學下,中國中學生 “學習方法的絕對被動”與“知識面的相對廣博”幾乎是同樣出名。時有聽聞獲得“奧林匹克”大獎的中國學生卻被一個很小的實踐操作所難倒。

而與此同時,應試教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許多有助於教育發展和學生素質提高的東西,如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思想,學科教學技術與藝術,學習的某些方法等等。我國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特別是運算和推理)有着明顯的優勢,這亦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要想培養出有強大競爭力的21世紀高素質數學人才,關鍵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廢棄應試教育中“填鴨”式的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地研究性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學會學習”。

二、對數學新課程的正視

“新課程標準”的試行推廣,再一次把問題擺放在我們教師面前。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更好地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爲他們的探索性學習插上想象的翅膀,培養他們自己撲捉“靈感”的方法?我們教師應正視新課程,抓住此有利契機,及時轉變觀念,大膽放開腳步。

我們該如何正視新課程呢?我個人認爲,應在理智分析的應試教育和準確預測教育趨勢基礎上,正確認識以下幾方面:

1. 新課程學習方式(繼承+創新)

有些老師一提到“新課程”,就認爲必須“否定傳統教學”,其實這樣理解是極片面的。新課程、新理念並非否認過去,而是對過去的繼承、創新和豐富,要求我們根據學生、教材、環境和教師自己等因素,從實際出發進行有機的“整合”。

對數學課進行“整合”,就要做一名辛苦的“編劇”。千萬不能讓學生機械地進行“舊知練習-→聽取新知-→嘗試練習-→知識梳理-→鞏固練習-→複習訓練-→測試評估”,陷入無窮無盡的一系列訓練中。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設計出適合他們的不同角色,使之能更投入地進行“演出”。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他們不僅僅掌握了所學知識,還會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表述,更重要的是他們也能用各種方法發現、獲取新知識。

每一節課都能讓學生感到新鮮,每一分鐘都能讓學生在快樂,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飛翔於數學知識的高空。讓學生從心底愛上數學課,使“新課程”釋放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手,還有學生的心情。

2. 新課程教學方式(合作+引導)

以“教師爲中心”、 “學生爲中心”、“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方式,正在被“你說、我說、大家說(教師說、學生說)”的課堂氣氛所代替。新課程的本質定位爲“交往”,要求我們在課堂上必須和學生成爲好朋友,徹徹底底地放下教師的架子,學會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態度與學生平等地對話、溝通、合作,和學生共同探討、研究,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以“共建”的方式來“以教促學”“以學長教”、“互教互學”。

課改以後,有些教師反映課堂紀律變差了,又不得不板起臉孔整頓亂哄哄的場面。我個人認爲,只要教師善於引導、調控,讓學生“亂”得有“形”,“形”亂而“神”不亂,又何嘗不可。從某種意義上講,“活”與“亂”是等價的。教師如能正確地處理好“收亂”與“放活”,使學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的“放”與教師不露痕跡的“收”結合起來,必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的`教學方式,讓我們正真成爲學生的知己,他們不再“憎恨”數學課,不再“討厭”數學教師。在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中,教師的用武之地也隨之拓寬了。在充滿生命活力與和諧氣氛的教學環境中,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結出創造之果。

3. 新課程評價方式(關注+促進)

評價≠鑑別,評價≠篩選,新課程要求下的評價方式是面向未來的、發展的、動態的,它把評價體系作爲一個統一的整體加以運用。其中特別重視“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生個體過去和現在的比較,承認人與人之間的發展存在差異。從差異中發掘適合個人發展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促進學生快速全面地發展。

各種各樣的階段評估測試,對於教師來說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對學生來說也許是“痛苦”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妨大膽採用開放式的教學評價,平時積累評價法、合作表現評價法與傳統的階段測試評價法相結合。把學生平時在學習中的態度和熱情,作爲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引進自適應考試(注),取代應試教育下傳統的書面考試。使新課程下的評價關注每一位學生,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小學數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內容

本冊書的內容包括:負數圓柱和圓錐比例統計數學廣角整理和複習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柱和圓錐,探索並掌握圓柱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的計算,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瞭解比例的在關知識,使學生聯繫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特徵解比例。

3、初步理解正數和負數。

(二)情感與態度方面

1、能努力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熱心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發現錯誤能主動改正。

2、在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事實和數學內在聯繫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能主動認真地閱讀一些數學背景資料,感受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形成對數學積極情感。

4、在理解數學內容以及運用數學知識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

5、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三、教材教法與學法

教學的新知識仍然有四個領域的內容。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

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是在初步認識比和比的基本性質,能夠組成比、求比值、化簡比的基礎上編排的,有助於體會圖形放大與縮小的含義,認識比例尺以及解決有關比例尺的實際問題。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在常見數量關係的基礎上編排的,建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進一步理解和把握數量關係,感受常量與變量,“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圓柱和圓錐,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

圓柱和圓錐都是平面與曲面圍成的立體圖形,是在圓的知識與長方體、正方體知識的基礎上編排的,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徵,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及計算方法,探索並應用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能發展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新增加的教學內容,初步理解圖形放大與縮小的含義,在方格紙上按規定的比畫出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後的圖形,充實了圖形變換的知識和能力。編排四次實踐活動。

四、教學措施

1、走進新課程,決勝新課程。認真搞好課堂教學研究工作,找課堂要質量。

2、教學相長,多閱讀與教學有關的書籍,報刊、雜誌,多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提高。

3、多與家長聯繫,多與學生交流,瞭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反饋信息。

4、放下架子,與學生交流,尊重學生民主權力,做到師生互動,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5、採用“一幫一”互助活動,成立學習小組,讓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小組與小組之間互相評比,培養優生,鼓勵學困生。

6、重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教學。

7、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8、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9、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

10、改進教學評價方法。

11、認真落實作業輔導這一環節,及時做好作業情況記載。並對問題學生及時提醒,限時改正,逐步提高。

小學數學工作計劃 篇5

在我的意識裏,一直認爲自己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師,沒有顯赫的戰功,沒有驕人的業績,只是在***小學這塊沃土上默默地耕耘着。如果說有什麼追求或目標的話,那就是努力要求自己能成爲一名學生喜愛、家長尊重、同事信任、領導放心的“好教師”。基於對自身的這種定位,一直以來,我堅持以“勤學、善思、求實”爲指南,認真、務實地走過每一天。因此,今天用文字記錄下來的也不是什麼個人總結,而是自己工作這段時間以來的一些想法與做法。

一、完善自身建設,提高師德修養。

“愛校、愛生”是我多年來堅持的信念。而“對每一個學生負責”,並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更是我作爲教師的基本準則。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他們、影響他們,讓他們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做人。對學校的各項活動,我都傾盡全力,盡我所能。我剛到咱們***小學時學校要求我接三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了一年之後,學校要求我重新再接兩個三年級班,一班和三班。

剛剛和這兩個班的學生建立起了感情,和兩個班的班主任工作配合的也很融洽,沒想到一年之後,學校又要求我改教三班和四班,由於種種原因,當時四班的數學成績是全年級最差的,當時我心裏非常不情願,但是我也深深懂得“個人服從集體”“哪裏需要我就到哪裏”的'道理。因此,我二話沒說,就盡我所能進行教學,而四班的數學成績也由年級最後一名逐步提高,在上學期南市區的調研考試中獲得了南市區第二名的好成績。

二、不斷努力奮進,提升業務水平。

過去的五年,是我在小學數學教壇上不斷探索,摸爬滾打的五年,同時也是我不斷進步的五年。在一次次聽課和培訓研討中,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身發展的方向。因此,我經常向其他教師請教教學上的問題,多次積極參加市、區、學校組織的現場教研活動、培訓等,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參加遠程教育培訓,每學期都認真完成上級領導分配的各項任務;及時歸納總結培訓學到的知識。結合自身的情況,我努力探索,大膽嘗試,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思路。

在備課方面,不斷學習新課標,刻苦鑽研教材教參,積極摸底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體差異,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做到既備教材教參,又備學生;在課堂教學方面,更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合作探究,建構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切實履行新課標提倡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位置;在課外輔導方面,耐心細緻,培養優生,幫扶後進生,使每個學生都擁有自信、擁有成功,在快樂中學習,從快樂中得到發展,我也多次承擔學校、區公開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