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新三國》觀後感

《新三國》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三國》它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肝義膽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嫉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楊修········它的人物描寫的十分清楚,忠就忠的義薄雲天,奸就奸得狠毒無比,但我最欣賞還曹操

《新三國》觀後感

曹操爲收服關羽,送赤兔馬,賞黃金豪宅,贈美女,封漢壽亭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宴請籠絡,直至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投奔劉備而去,曹操都未狠心殺關羽,可謂愛才如命。再比如長阪坡,曹操起了對趙雲的愛才之心,致使趙雲在百萬曹軍中七進七出,而無人敢傷其性命。趙雲單騎救少主,成就千古美談。因爲曹操的愛才,成就了關羽和趙雲。對曹操的求賢若渴之心,可見一斑,說明曹操愛才,不殺人才的美好的一面。

曹操亦殺才,爲何?一是因爲人才恃才放縱,破壞遊戲規則。比如許攸,棄庸主袁紹夜投曹操,獻火燒烏巢之計,以致袁紹兵敗官渡,功勞巨大,但太過放肆,借酒屢屢辱罵曹操,惹得公憤。楊修亦是如此,恃才傲衆,耍小聰明,招主忌。二是誤殺,如殺蔡瑁、張允二將是中周瑜之計。三則是不得已而爲之。在與袁紹官渡大戰時,殺糧官,是爲穩定軍心耍的計謀。

曹操愛才,不擇手段。比如徐庶,劉備起兵二十餘年,屢戰屢敗,得徐庶即兵敗曹仁。曹操獲知後,令人抓其母親,以此要挾,徐庶爲救老母,不得不離開劉備。因爲曹操深知,纔不爲我所用,是遺憾,但爲敵所用,是損失。

曹操愛才,對敵人也是惺惺相惜。比如劉備,許昌城中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明知天下對手惟有劉使君,但因英雄惜英雄,雖有殺心不忍殺。

縱觀《三國演義》,曹操從未使出過反間計而使得敵人殺自己的人才的。曹操雖奸詐,但有胸懷寬廣的一面,愛才如命。引得四方能人盡投之,也就是如此,才成就曹操一統北方,虎視天下的大好局面。反觀劉備攜關張兄弟三人當年與曹操、袁紹等起兵征討董卓,二十多年過去,論兵不足三千,論將只得關羽張飛外加一個趙雲,說明劉備雖仁義,但是愛才方面與曹操相差甚遠。

再說周瑜,一生妒忌諸葛之才,後來反而把自已活活氣死。之所以嫉妒,源於自己的自大,認爲已是天下文武第一,他一心想致孔明於死地,結果反因自己的小肚雞腸而氣死了自己。周瑜使反間計,殺蔡瑁、張允,可謂夠聰明卻不夠光明;赤壁之戰時,想借劉備之手殺曹操,有機會殺曹操但不殺,故意放曹操逃往劉備軍陣中,以使曹操的軍隊向劉備復仇,但被孔明識破,結果未如願,可謂夠奸猾。與劉備軍隊聯盟時,卻一心打小算盤,可謂顧不全大局,還好孔明胸襟豁達,智謀過人,躲過屢屢殺機。對周瑜這樣的才智過人的悲情人物之死,既可憐又同情,又有點鄙視。此人如能心胸廣闊一些,早已成就大業了。這就是爲什麼曹操是三國中的霸主梟雄,所帶領的團隊最強,而周瑜只能是東吳的軍事統帥,但未能助主成就大業,甚是可惜。

對比曹操和周瑜,曹操用人大度,大氣,大格局,始終以統御人才之心用人,把自己凌駕在人才之上,招攬天下人才爲已用,而不是視人才爲對手,時刻擔心着人才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在曹操的心裏,始終認爲無論人才多麼的才華蓋世,但也只是"被用"或"不用"的對象。而周瑜則不然,把自己和人才放在了競爭的水平低位,怎麼會不起嫉妒之心呢?這氣魄、格局、境界如何能和曹操相提並論?而劉備反思起兵二十多年,未能成功後,躍馬檀溪,幸遇高人水鏡先生,先得徐庶再得孔明,大小軍權盡交孔明,引得關張兄弟不服,求賢若渴之心,盡覽無餘。從落後曹操二十年,到很快縮小距離,軍事實力逐步崛起,最終成爲三國中的一國。有後來居上之風。

聯繫當前的企業,曹操始終把自己定位在一個企業的最高管理者的地位,也是老闆或執行董事、總經理的地位,他可能才華不見得多高,能力不見得多強(事實上操才華能力都很強),但他總是千方百計地招攬人才,把能用之人用到恰當的崗位,即使不爲他所用之人,他也不會嫉妒到斷絕別人的職業前途,淡然處之。而周瑜則不同,他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副總的地位,生怕有人能力超過自己,取代了自己。於是能拉攏則拉攏,不能,就排擠走,或做出壓抑人才的事來。

想各企業用人之道,一個人若能做到不妒忌,不阻礙,不打壓比自己能力強的人,而能與其精誠合作,發揮其才華同時,也提高自己,對其積極舉薦也成就自己,彼此攜手,同心協力地爲企業做出貢獻,那他則有曹操的大格局高境界與劉備仁義之心了。反之,則落爲周瑜之類,肚囊不闊綽,以自我爲中心,容不得別人才華超過自己,恨天下所有有才之人,把本該成爲英雄惜英雄的朋友,變成了敵人,未傷人先傷己,何苦來哉!現在社會,人才往往不是被埋沒的,而是自己把自己埋沒了。只要有才華有能力,有夢想有追求,總會有綻放光芒的地方,不是哪個人能給遮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