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1942》有感大綱

觀《1942》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觀《1942》有感1

1、弱國沒有外交權。

觀《1942》有感

2、國家的強大需要經濟和軍事的支撐。

3、高層永遠看不到真相,因爲真相過於殘酷。

4、要有責任心,更要有民族氣節。

5、生存是第一位的。

6、無論何時都要有經濟學的頭腦。(花枝讓我有感,活在當下,她就是個銀行家,總是能想出多贏的招。)

7、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8、再有財,有一天也可能一無所有。有財,不如有才!

9、再難,都只能向前看。

10、帶着幻想生活,遠比面對現實幸福得多!

整場看下來,很壓抑,心口像被石頭壓着。儘管如此,影片裏亮點還是很多。人與人之間雖然爲了生存變得冷漠,但是總還有一絲溫暖了,比如那財主。作者最後獨白說那小姑娘就是她的母親,她這一輩子都不吃肉,雖然片中無理由說明,但(觀後感 ) 我想到的是,因爲她爲了活下來,連樹皮都沒有了,她只能吃人肉了,因爲一路上最多的就是人,死人,屍骨!

電影裏讓我最心痛的,就是城牆裏外的不同風景。城裏煙花燦爛,城外飢寒交迫,最後只能用出賣自己來讓家人和自己活着。你再驕傲又如何,你曾是大小姐又如何?今天的中國,雖然風景不同往昔,但依然很多反差極大的風景,我們何時能停下來,讓身邊的風景更和諧,讓自己內心的風景更和諧?

觀《1942》有感2

這部電影以發生在1942年河南的旱災爲背景,講述了少東家帶領當地人民逃荒的路上發生的一系列血淚史,深觸人心。

當週圍有些同學在絮叨着說看不懂時,我卻看得流出了眼淚,我覺得我彷彿能身臨其境,或許是因爲媽媽平時經常給我講這些吧,當看到電影中這麼真實的場景,眼淚莫名其妙地也就掉下來了。

電影場景中讓我最受刺激的是賣人換米的情節。究竟是到了怎樣一種絕境,才連人都要賣了呢?或許現在的我們是永遠無法體會到的。

逃荒路上一路逃,一路死。全是被餓死的.。路上還得吃柴火,吃柴火?這種苦我們能想象嗎?那種難以下嚥的感覺更是不可名狀。小孩子因爲吃柴火連屎都拉不出了,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饑荒,如果有糧食,那麼這一切想必一定不會發生,更不可能有這麼多苦難,那麼我們生存在這個目前來說相對幸福的時代,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

首先就應該珍惜糧食吧。我們既然已經通過影片已經看到了這麼悲慘的情景,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應該敲響警鐘。我們或許應該積極響應時下熱門的“光盤行動”,反對浪費。

我經常能在我們的飯堂看見許多浪費行爲 ,桌子上一大堆沒有動過的新鮮食物,而在每個應該裝食物殘渣的盆子裏,更是一大堆一大堆的白飯、蔬菜,有時甚至連一口都沒動過的雞腿也無奈地躺在裏面。這種行爲應該受到嚴厲的斥責!如果我們從中學開始就這麼做,那麼這種行爲不但得不到遏制,反而會更加嚴重,很快,再一次饑荒又該來臨了,到時候,首先被餓死的就應該是這些人!

因此,行動起來吧,積極響應“光盤行動”,這纔是逃荒的根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