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天道》有感範文

觀《天道》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看了《天道》這部電視劇之後,感觸頗深,劇情及對白設定很有深度,這是小編看完《天道》之後的感觸,如下:

觀《天道》有感範文

(一)熟諳法律體系,遵循規律找出漏洞,並充分利用

一個就是私募基金,在劇情設定的時間段,我國對於私募基金尚無比較明確具體的規定,投資方向、投資模式的要求不太明確,給了丁元英利用德國資本炒股的機遇,積累了豐厚的資本回報。

另一個就是丁元英對於格律詩公司運作模式的設定。通過農戶個體工商戶與格律詩公司之間以一系列合同的形式展開合作,將農戶的身份由企業員工變更爲個體勞動者,規避了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制,降低了生產成本,這也是擊敗樂聖音響的關鍵所在。

(二)批判性解讀傳統文化

丁元英在德國學習工作,一共待了十年,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其獨到的見解,這一方面歸功於丁元英對於傳統文化不斷學習和吸收,另一方面是丁元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有所揚棄,同時也使得他能夠包容不同的文化,正是這樣的積澱,他才能與五臺山禪師坐而論道。

(三)民主缺失的責任不在政黨,而在政治文化

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集權與專制的思想早就根深蒂固,古代的統治者爲了鞏固統治,會不斷加強這種思想,也就造就了專制的政治文化,這種政治文化包含在傳統文化之內,屬於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在這種文化下產生的民主無法健全,而中國近代意義上政黨的產生卻是在20世紀,故將民主缺失的責任歸於政黨,並不公平。

(四)認知並把握人性本質

按照西方的觀念,人是有罪的,人到世上是爲了贖罪,荀子也認爲"人之性惡",人逃脫不了自私、貪婪,而丁元英恰恰認清了人的本質,比如格律詩的運作模式,以"小農意識"對付"小農意識",讓農民自己管理自己,既保證了產品質量,也保證了生產效率。再如丁元英給劉冰的文件,當劉冰拿了這個文件,劉冰就已經輸了。

(五)顛覆性解讀人性尊嚴

按照中國傳統道德觀念,在老人行將離去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延續生命,以盡更多的孝道,而在丁元英看來,與其讓老人痛苦的活着,不如讓其有尊嚴的死去,其對自己父親的態度可以看出這一點。不能不說丁元英的看法有道理,對於當下無法治癒的疾病,延續生命只會增加病人身體的痛苦,並遭受精神上的折磨,死亡是另一種解脫。

(六)爲人當戒貪嗔癡

慾望,是人努力的內在動力,名聲、地位、金錢、女人,這是絕大部分男人都回避不了的。當慾望成了執念,一旦受到打擊,那結局將是毀滅性的。林雨峯,中國Hi-Fi音響界領袖,對聲名的過分看重,致使他接受不了敗訴的事實,最終以自殺而告終,而劉冰,對金錢的過分執着,同樣接受不了夢想破滅的現實,跳樓身亡。而丁元英,出於對國人的愧疚,毅然解散私募基金,哪怕是資金凍結。

(七)大格局成就大事業

格局,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爲見識,因爲村民的短視,害怕失去現有的東西,導致其不能有更大的作爲。按照丁元英所說,患上了精神上的絕症,尤其是那些扒上井沿看過外面世界的人,更要承受精神上的痛苦。觀得了全局,摸得清方向,擔得了風險,纔有機會成就更大的事業。

(八)正確剖析自我才能進步

人貴在自知之明,但更多的人看不清自己,只知道一味指責別人,發現不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就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也就無法取得長足的進步。在葉曉明、馮世傑、劉冰退股之後,得知有一家音響公司打算以600萬收購格律詩時,葉曉明和劉冰的反應是被丁元英算計了,卻不從自身找原因,在面臨困境的時候,將格律詩丟給一個不懂音響的歐陽雪,而看到格律詩更有價值之後,反而將退股之事列爲陰謀,而馮世傑卻認爲只能怪自己,因此馮世傑又回到了格律詩公司。

(九)成功,或開創,或追隨

成功的路徑有兩種,一種是開創者,這類人有遠見,有魄力,敢於挑戰,勇於創新;另一種是追隨者,這類人有見識,有信念,敢追隨。丁元英屬於第一種,肖亞文屬於第二種,在肖亞文了解到格律詩從頭到尾都是丁元英的設計並且是丁元英推薦肖亞文代理格律詩出庭應訴後,肖亞文馬上決定入股並控股格律詩,正是這樣的決定讓肖亞文獲得了成功。

(十)勿高估自己,莫輕視他人

正確的定位自己,合理的認知他人,才能讓人生之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樂聖音響作爲業界龍頭,號稱"只有矛,沒有盾",看不上剛剛成立的小公司格律詩,這種自滿導致其面對格律詩的挑戰時,作出錯誤的應對,被格律詩"以小博大"擊敗,被迫與其開展戰略合作,分享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