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化工安全教育觀後感

化工安全教育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安全生產一直是我們的宗旨,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化工安全教育觀後感,歡迎各位閱讀!

化工安全教育觀後感

  化工安全教育觀後感

爲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 促進和強化對各類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的排查和整治,徹底消除事故隱患,有效防止和減少各類事故發生,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一、 組建一個精幹的事故隱患評估小組

事故隱患評估是一項非常細緻、煩瑣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開展這項工作。因此,工作組組長最好由安全主管領導擔任,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財力資源保障。評估小組成員應該由工作熱情高、專業素質強的技術人員組成,最好是專職,以便更加專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識別和控制生產(工程)系統潛在危險(或稱爲識別和排除隱患),也就是找出生產(工程)系統中潛在的影響大局的局部故障,以及潛在的可導致大事故的導火索事故,並製備應急措施和實施控制,唯有安全專家才能勝任。

二、 必須做到全員參與

事故隱患的識別與評估的最終目標是杜絕任何事故的發生。要實現這個目標,全員參與是關鍵。安全管理部門的培訓、宣傳推廣小組要深入基層,採用多種形式的培訓方式,讓所有的職工掌握風險評估的方法,認真分析本崗位的作業活動、設備設施、工作環境存在的不符合項,使之明確自己周圍存在的危害和風險,從而達到“事前預防”的目的。

三、 隱患排查

唯有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纔會有實質成效我國的政治運動已經銷聲匿跡了,但一些政府的行爲還或多或少地習慣於開展運動的方式,如果將《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監督管理規定》作爲一個運動來實施,則不會有絲毫的實效。我的觀點,是建立高層、中層和基層三個層級彼此互動、相對封閉和協同匹配造成的隱患排查長效運行機制。

四、 事故隱患的分類及排查範圍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爲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隱患分爲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後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並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隱患屬於生產系統存在的具體準事故系統,主要有生產(工程)系統潛在危險”和“危險工程系統的危險”。對此實施崗位、車間和厂部三層級彼此互動、相對封閉和協同匹配的檢控控制。

具體分類及排查範圍 :

(一)、火災:

1、現場滅火器過期失效,數量、類型、質量等達不到消防條例要求,缺少消防水帶、水槍等。

2、防火防爆場所(各類油庫、各類氣瓶庫等)有不防爆的開關、插座、

燈具、排氣扇、操作工具等,缺少足夠數量的防火砂、消防器材等必要的物品。

3、其它類火災隱患。

(二) 爆炸:

1、冶煉爐、加熱爐和氨裂化室的水冷卻設施強度、抗震性和嚴密性達不到標準,溫度計、壓力錶、流量表等監控和報警設施未按規定設置,沒有定期檢測檢驗。

2、可燃氣體管道的法蘭、煤氣設備的軸封不嚴密,缺少泄露報警裝置。

3、防火、防爆重要地點缺少管理制度。

4、其它類爆炸隱患。

(三) 中毒和窒息:

1、危險場所缺少防止誤入、誤碰、誤食的警告牌。

2、危險場所未按規定配備救護器材。

3、其它類中毒和窒息隱患。

(四) 機械傷害:

1、生產設備操作點和操作區域的照度不符合規定。

2、設備運行時,操作者需要接近的可動零部件,未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

3、現場設備、系統安全警示牌缺少,設備、管道、閥門標誌名稱、介質流向不完善,容易出現誤操作、走錯間隔等。

4、現場設備、系統的安全設施、裝置不能發揮作用。

5、其它類機械傷害隱患。

(五) 泄露:

1、液氨儲罐破損;液氨儲罐的出口閥門密封不嚴泄漏;各接頭及壓力錶的安裝處密封不嚴引起泄漏。

2、在運輸過程中,運輸車輛罐體密封不嚴等。

3、其它類泄露隱患。

(六) 腐蝕:

1、在各類酸配比、酸洗過程當中酸液的飛濺,沒有防護設施。

2、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酸霧對設備、建築的腐蝕。

3、酸霧對人體呼吸器官造成的傷害。

4、其它類腐蝕隱患。

(七) 觸電:

1、電纜孔洞未封堵;沒有達到電纜防火要求;電纜溝嚴重積水、漏水。

2、低壓電源接線不符合安全要求,刀閘、插座、電線裸露,開關、插座沒有固定好,未按要求使用合格保險絲,照明接線盒缺少蓋子。

3、電動機、臺鑽、砂輪機、烘乾機、切割機等缺少規範的接地線。

4、其它類觸電隱患。

(八) 墜落:

1、孔洞蓋板缺少或蓋板不平整、不規範,達不到防止人員墜落的要求。

2、平臺欄杆、護板、安全網的高度或強度等達不到要求或缺少、固定不牢、沒有及時恢復等。

3、其它類墜落隱患。

(九) 其它類隱患:

1、如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對相關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未進行新操作方法和事故預防措施的教育,並未及時更新修訂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2、特種設備未按要求定期檢測檢驗,查出的隱患未按時整治。

3、其它類隱患。

五 排查和整治的具體要求

1、 隱患不除,事故未已。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認真排查事故隱患,針對事故隱患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治措施,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生產能力,並明確分工,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增強事故防範能力。要充分認識事故隱患的嚴重性、危害性,單位正職、主管安全的副職、安全員要充分發動每個班組、每位職工積極查找不安全隱患,並及時組織整治,作到自查自改,不斷消除隱患。

2、 對事故隱患的排查實行確認制。每月單位填寫《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治彙總單》,將排查出的事故隱患及整治情況彙總上報安全處,並由責任單位正職簽字確認。

3、 隱患的排查和整治按屬地原則,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要進行分級,並按照事故隱患的分級確立整治期限、責任人,整治措施、驗證人。責任人必須要對整治的項目負責,因整治不到位而導致發生的安全事故,要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4、 一般事故隱患要求七日內整治完成;

重大事故隱患、特別重大事故隱患要求立即啓動整治。

5、 日常檢查發現的一般事故隱患,責任單位以《不符合糾正和預防通知單》形式下發整改。對排查出的重大、特別重大事故隱患,責任單位要及時上報安全處,由安全處下發《不符合糾正和預防通知單》。

6、 事故隱患牽涉到設備系統、技術改進時,責任單位可提出書面報告由安全處彙集相關部門提供改進方案,責任部門執行。

7、 對因爲整治工程投資較大、整治工程較複雜而未能在規定期限內整治完畢的重大、特別重大事故隱患,責任單位要向安全處書面說明情況,並承諾整改期限。

六 事故隱患評估一定要實事求是

(一) 事故隱患評估中存在的問題

事故隱患評估是建立和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在進行事故隱患評估的過程中,經常會存在以下問題:

1、 不完整性 事故隱患評估的不完整性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事故隱患查找階段,分析人員不可能保證找出所有的事故隱患;其次是對已找出的事故隱患,不能保證能考慮到所有可能引發事故的原因和事故後果。

2、 主觀性 由於事故隱患評估具有高度主觀的性質,評價結果與假設條件密切相關,不同的評估人員使用相同的資料評估同一個問題,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儘管有很多經驗性的預測方法,事故隱患評估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判斷的正確與否,尤其是假設條件。

3、 恐懼心態 在進行事故隱患評估的過程中,特別是一線的崗位職工,不理解該項工作的目的和意義,認爲找出自己崗位中存在的問題後,可能影響單位的榮譽或害怕領導追究自己的責任,因此避實就輕。

(二) 評估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

針對上述事故隱患評估中的限制因素,要求事故隱患評估人員必須實事求是地進行事故隱患評估,讓職工真正明白事故隱患評估的意義,只有這樣,得出的結論纔有可操作性,爲以後工程控制、行政控制、人員控制提供科學的依據。因此在進行事故隱患評估時應遵循科學性、系統性、綜合性和適用性的原則。

1 、 科學性 在進行事故隱患評估的過程中,必須反映客觀實際,即確實能識別出崗位、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等存在的所有事故隱患。應該承認,許多事故隱患是能夠憑經驗或知識辨識出來的,但容易受到現有技術水平的制約,受到分析人員的素質、專業限制、心態、觀念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分析人員可以採取以下方式進行分析:

a )採用詢問、交談的方式,與崗位職工共同完成某項事故隱患的識別,找出存在的危險源;

b )觀察現場:

通過對工作環境的現場觀察,發現存在的事故隱患,但從事現場觀察的人員,必須具有安全技術知識,掌握完善的職業健康安全法規、標準;

c )查閱相關記錄:

查閱相關的事故、職業病的記錄,從中可發現存在的事故隱患;

d )獲取外部信息:

從有關類似組織、文獻資料、專家諮詢等方面獲取有關事故隱患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以辨識出組織存在的事故隱患。

2、 系統性 事故隱患存在於生產活動的各個方面,因此只有對系統進行詳細解剖,研究系統與子系統間的相關和約束關係,才能最大限度地辨識出事故隱患。

3、 綜合性 系統安全分析和評價的對象千差萬別,涉及企業的人、物、環境、管理的各個方面,不可能用單一的方法就能完成任務。例如在對某一具體的設備進行分析時,可同時採用安全檢查表(SCL )、失效模式(FMEA )分析;對氨罐維修時,可採用工作危害分析(JHA )、預危害分析(PHA )方法。因此評估時要進行綜合考慮,選擇多種、合適的評價方法,最大限度找出事故隱患。

4 、 適用性 系統分析和評估方法要適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即具有可操作性。方法要簡單,結論要明確,效果要顯著,這樣才能容易被接受。

5 、 事故隱患評估是一個不間斷PDCA 循環的過程 根據識別出來的事故隱患,依據危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後果嚴重性的判別標準,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劃分出的事故隱患按照其可能造成的事故性質和危害程度, 共分三類:

一般事故隱患:

指在一定條件下,有可能導致一般性安全生產事故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

指隨時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隱患。特別重大事故隱患:

指隨時能夠造成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而且事故徵兆比較明顯,已經危及國家及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隱患。針對不同事故隱患,分別制定管理方案、 20xx年12月11日下午2:30,化工103班圖支部開展了一項很有意義的團日活動:

如何預防艾滋病,怎樣對待艾滋病患者。

會議在在安靜,嚴肅的氣氛中開始。首先, 團支書介紹了此次活動的目的及意義。接着,班長爲大家講解關於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並提出一些問題讓大家回答。會議期間,同學們認真聽取,積極回答問題。 此次團日活動,不僅讓同學們學到了一些預防愛滋病的知識,也使同學們對待艾滋病患者有了一絲的關懷,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運行控制文件或應急預案。該項工作完成後,並不意味着事故隱患評估工作的結束。因爲生產設備、裝置、工藝過程等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期間會不斷生成新的危險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按照規劃(PLAN )→實施(DO )→驗證(CHECK )→改進(ACTION )的PDCA 管理模式,不斷進行事故隱患評估工作,將新生的危害消滅在萌芽狀態,因此該項工作是一個PDCA 循環的持續改進過程。

國務院安委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已決定把2008年作爲安全生產" 隱患治理年" 。就是要在" 落實年" 、" 攻堅年" 和前一階段專項行動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深入宣傳、廣泛發動,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依靠全社會力量,以安全生產方針爲指導,以法律法規、標準規範、規章制度爲依據,以煤礦等高危行業企業爲重點,治大隱患、防大事故。要從企業管理和政府監管兩個主體責任、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全面排查安全生產基本條件、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環境以及思想作風、規章制度、勞動紀律、現場管理等存在的問題,認真治理可能引發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的各種隱患,切實保障安全生產。所以我們在進行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過程中,不能一蹴而就,要做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原則,不斷評估出工作中的事故隱患,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發生,從而達到持續改善企業安全績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