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the hours》觀後感分享大綱

《the hours》觀後感分享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看完電影,除了感覺,就是感覺,《the hours》觀後感。

《the hours》觀後感分享

象影片本身那樣,除了意識,還是意識。

直到失去感覺,進入無意識。

流水,死亡,思想,窒息。

意識在流動,人物在呻吟。

生命虛無,人生毫無意義。

兩個世界,一個是多餘的。

一直很喜歡女作家弗吉尼亞,說是喜歡,有些羞愧,只是爲了應付考試讀過她的作品《牆上的斑點》,而且還讀不明白。不過,讀不懂不是喜歡的理由。我不至於那樣淪落,只是喜歡這樣的一種風格和品位。和其他的無關。

以前曾看過尼可飾弗吉尼亞的劇照,感覺很是親近,她舉着煙,沉思的樣子,連帶的也喜歡上了妮可,不爲別的,只爲她飾演了弗吉尼亞,而且演的不錯。或許她們外形上的相似幫了她很大的忙。

看了the hours中文翻譯爲時時刻刻,我不喜歡這個名字,有些迫不及待的膚淺。還有個常用中文名是歲月如歌,有點中國似詩意的俗氣,好象也並沒有概括出影片的思想和內容。用中文翻譯英文總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如同機器翻譯,沒有思維沒有感情。

不過電影好看,取什麼名字一點都不重要。

一天,三個女人的一天,時空交錯的一天,或按我的理解是一個女人的一天,她們的的思想大同小異。他們思考的是同一個問題,生的意義,死的真諦。套用中國的一句禪語,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是悲觀,是病態,或者只是一種態度,與出世入世無關,與積極消極無關。

弗吉尼亞對來訪的親戚說:"我可能要殺掉我書中的主人公。"

後來她又詮釋道:必須有人死,其他人才能更珍惜生命的價值。"

有些東西必須放棄,才能更看清現象下的本質。

有些時候必須離開,才能更懂的相守的可貴。

詩人理查帶着嘴角最後的一絲偷笑側身翻下了窗臺,女作家走入了河中,勞拉籌備好了平靜赴死。一切都圍繞着死亡,死亡或說自殺不在是病態的逃避。它成了一種非凡的勇氣,勇敢面對自己厭倦了的生活,不再求和,不再逃避,不再妥協,用積極的死亡主動結束一切不該不願的生活和痛苦。死亡與自然是那樣的和諧。

一切都是平靜的,平靜的敘事,平靜的述說,平靜的思想,平靜的死亡。查理最後譜寫的樂曲傳達給我們他有隨時赴死的願望,是的,死的願望。

這些在現實生活中簌簌發抖着的異常敏感脆弱的思想者,他們的驚恐和懼怕不是一切物質所得能夠彌補和覆蓋。死亡是他們最安寧和安全的所在,人只有在死的時候才能得到徹底的安寧和平靜。死是人世最後的`伊甸園。

痛苦的反而是勞拉,那個因女作家的憐憫而被救贖出物質生命的女人,她的一生已死,她說,後悔有什麼意義呢,假如沒有選擇的話。她的願望也是死亡。精神早已隨着對死的理解而去,男人的愛也無法成爲她物質身體存活的理由。愛和歡樂都是虛無。她已毫無留戀。

女作家救贖了她的身體,她還是離開了親人和家庭,走向未知的黑暗抑或光明,可是無論如何,她的一生都是孤獨的,尼采說有多少孤獨就有多少的自由。宇宙的萬物相長相消的平衡讓她的兒子查理成了詩人而最終完成了她的死亡。一切都在繼續,積蓄的思想必定會尋得一個噴瀉口或轉化爲另一種狀態的存在。就象侏儒紀公園裏的那句話,生命是奔放的,他們總能找到一個出口。相較於作家和詩人,她活着,相較於以前的她,她已死。

現實懸空了我們的思想。

精神世界中,他們強大而自由。

物質世界中,他們脆弱而囚困。

哪一個世界是真實的,是有存在意義的。

詩人和作家,他們有答案。功利主義者和享樂主義者他們也有答案。

唯有我們,沒有答案,一直徘徊在兩個世界的邊緣,在不安中掙扎,在痛苦中讓日子一日一日如流水般逝去。我們沒有死的勇氣,也沒有生的渴求。只有消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死神向我們伸出召喚之手。

詩人和作家用死亡的答案告訴我們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並儘量去理解生活,直到你不得不放棄。平靜而熱情的等待死亡,也許這就是我們最好的答案。

因爲,死是所有生命唯一的歸宿,最後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