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集錦8篇)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集錦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集錦8篇)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1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節目,名叫《典籍裏的中國》。這個節目讓我看得眼淚直下,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古人的詩詞和精神都讓我刮目相看呀!

有個兩千多年以後的讀書人,帶着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去,遇見護《書》人--伏勝先生。讀書人過來請教伏勝《書》好在哪兒?伏勝首先講了“禹貢”就是關於大禹治水,大禹不僅治水,還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廣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跡一步一步地丈量出來的,古人稱大禹的足跡爲“禹跡”。

講完“禹貢”之後就開始講他護《書》的經歷了。伏勝壯年時,曾經是秦國的博士,天下的《書》大都被毀了。伏勝,只知道國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國家藏的《書》化爲灰燼,伏勝把《書》看成一條活的生命,伏勝與他的妻子和兒女爲了逃避兵火,帶上了一車的《書》,坐馬車出咸陽回山東老家。伏勝在中途遭遇兵劫,伏勝的兒子愛護《書》,以命相搏,被亂兵殺害了,伏勝的妻女顛沛流離。後來,伏勝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兒因險凍死和餓死。爲了取暖他們可以燒掉一車箱《書》,但伏勝的妻子寧死也拒絕燒掉一車《書》。伏勝的妻子說:“這一車的書,是愛子以命相搏纔得到保住的”。伏勝的妻子捱餓受冷已經氣衰力竭,伏勝的妻子知道這一車《書》,如愛子的性命,已經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貴重了。伏勝回到家鄉,剛好家鄉也遭遇兵火,伏勝只好將《書》藏於故宅牆內外出避難。伏勝無時無刻掛念着家中藏的《書》,伏勝當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園,鑿開牆壁發現書簡多已朽毀,完整的篇目僅餘二十八篇了。之後伏勝要晁掌故把《書》給帶回都城,流傳天下,之後讀書人帶伏勝到現代的圖書館,古人叫藏書祕府。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而《尚書》的光芒之閃耀至今,無論孔子活伏勝,都是用生命去延續和守護這盞燈的人,酌古至今,學史明智,豐富而珍貴的典籍,值得沒一箇中年國人去品讀,也應該與世界分享,讓我們從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2

6月10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摘得“白玉蘭”的消息傳來,“典迷”一片沸騰。適逢端午假期,《典籍裏的中國》將於6月13日晚八點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論語》。是的,“典迷”又有過節大餐了!

作爲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文集,《論語》較爲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儘管作者是誰至今仍無定論,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論語》是孔門師生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人的仁德智慧,兩千年的風骨性格,都蘊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對話裏。正如梁啓超先生所說:“苟無孔子,則中國當非復二千年來之中國。”

一部《論語》,千古流傳;一位老師,萬世師表。本期節目將以孔子和弟子之間的故事來講述《論語》當中貫穿始終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終在歷史的時空中凝望着我們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孔子一生傳道授業,每逢杏壇講學,四方弟子云集。《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學說堅定的追隨者、實踐者和傳播者。

本期《典籍裏的中國》特別邀來四位讀書人,大家在節目中不僅精妙解讀了《論語》的核心思想和後世傳播,還特別從孔子及其弟子關係的角度品讀《論語》,帶領大家感受孔子弟子響應老師召喚,凝聚在孔子周圍,共同追求仁愛理想世界的生命歷程。

《論語》現存二十篇,接近一萬六千字,孔子的這些言論爲從何而來?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介紹道:“《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裏邊就記載了孔子晚年的兩個弟子,在講學的.過程中,輪流記錄。看到這些材料以後,我們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實際上是各有所記,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論語》的來源。”

但凡讀過《論語》,一定會對“子曰”印象深刻。透過那一個個“子曰”,今人能夠感受到20xx多年前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以及不同弟子的鮮明個性:子貢“富而好禮”;顏回“貧而樂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子路直爽而勇武,盡心盡力地保護孔子四十多年,以至於孔子曾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能將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論語》中記錄着顏回對夫子的讚歎:“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3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視的一檔文化欄目《典籍裏的中國》,本期選取的典籍是《尚書》。《尚書》被譽爲政書之祖史書之祖,的確堪稱典籍。這個節目採用了讓現代讀書人穿越的方式,實現了現代人與西漢時《尚書》護書人講書人伏生對話,以此來詮釋《尚書》裏邊的經典要義。其中有兩個主要場景,一個是通過王維的畫作《伏生授經圖》,引出項羽放火燒咸陽,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被焚燬,伏生把《尚書》藏在牆內,若干年後已經有部分竹簡被毀導致內容散佚,又恰幸漢文帝重視文化,派晁錯向伏生學習《尚書》要義,也爲《尚書》的流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話說回來,《尚書》何以會成爲經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義深遠。比如“民爲邦本,本固邦寧”,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與孟子的“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是相同的,都在強調人民在一個國家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主旨的表現是通過對《尚書》裏邊的《牧誓》演繹詮釋的。商周之間的“牧野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其中突出了以民爲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個內容的展示是《禹貢》,這個故事是通過大禹治水來告訴後人劃分九州的史實及意義。那是我們中國最初的疆域劃分,在此基礎上,我們中國經歷了千年的疆域演變,分分合合之後形成了統一的大中國。

這個節目最大的意義是通過對典籍的詮釋,來告訴今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沉澱出的民族精神。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但同時,我也覺得,觀賞這樣純文化節目的觀衆還很有限,畢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對中國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極不到位的。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對《尚書》進行獨立閱讀的人,恐怕在學歷上至少要高中學歷,能夠理解精髓就需要專業能力較強的知識分子甚至專家教授了,所以《典籍裏的中國》能夠像《百家講壇》那樣,使歷史文學在一個節目裏獲得普及和推廣,這是比較有意義的。尤其在娛樂氾濫的今天,我還是比較希望主流媒體能夠多一些這樣的節目,努力扭轉一下青少年過於關注娛樂八卦的不良形勢。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4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中華世紀壇序》燙金的字樣深深烙在國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聖火,在風雨飄搖中亦燃未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中華民族這片桀驁的土地上熠熠生輝。

近日,綜藝型節目《典籍裏的中國》大放異彩,以獨具一格的方式向國人講述不絕如縷的華夏故事。節目第一期介紹了“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一一《尚書》。“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沉重的語句無一不使國人內心澎湃,華夏文明的精髓綿延至今,溢散出無窮的光輝。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斗轉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經,青石永存。撫摸傳承千年的典籍,翻開古老泛黃的書頁,一個個沉重而又飽經滄桑的文字浮現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華夏之淵源。品讀經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品讀經典,領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深蘊;品讀經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寧”的力量。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熔鑄於字裏行間,鐫刻於時代青石,它們並未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在一代代華夏兒女的熱血傳承中與時代接軌,推陳出新,千年繁盛。

風風雨雨,滄海桑田,華夏兒女血液中流淌的責任心和文化情卻未消逝。從愛子護書,以命相搏,用熱血傳承聖火,講授《尚書》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裏的中國》這一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熱映,粼粼歷史長河中倒映出來的正是華夏兒女守護中華文化,傳承華夏文明,護得文學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壯志與堅定決心。

仰望歷史的天空,華夏文明熠熠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華夏文明綿綿不斷。一片片竹簡本木牘,不只是見證歷史的藏品,更是滋養文化血脈的“甘泉”。與千百年來遺存下來的經典對話,不僅能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也能讓更多國人觸摸歷史脈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這是何等的幸運,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華夏文明,使其不絕如縷,薪火相傳,爲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礎,傳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無窮的魅力。

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5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優秀文化已經隨着歷史的發展而消亡,這些代表着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時真正的崇敬?何時真正的潛心學習?這些都是世間大道,而我卻在“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環境下,沒有對他們引發崇敬之情,沒有用心去體悟,在茫茫人海中,猶如浮萍,隨波逐流,向細枝末節處找尋人生的答案,愧對古聖先賢,愧對列祖列宗。

《典籍裏的中國》的熱播,是中華之幸,民族之幸。經典猶如大樹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爲!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來得多麼不容易,來得多麼坎坷,又來得多麼深沉。這一份厚重的禮物,讓多少中華兒女爲之汗顏,我們忘記了歷史,忘記了古聖先賢,但是古聖先賢卻記得我們,記惦着他們的子孫!通過《典籍》的方式對我們諄諄教誨,讓大家追根溯源,迴歸人生的大道。

在《論語》述而篇中:“志於道、據於德、行於仁,遊於藝”,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脈絡。但我們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視了根本,只是在“遊於藝”,向錢、物而行。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爲,我們的人生價值排序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很多家庭有了錢後,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精神層面出現了的問題,隨着社會物慾的影響,不斷地搖擺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這就需要我們重回經典,在經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爲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不需要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古聖先賢們在宣傳大道的時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認可他們,他們仍然道心不改,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爲他們懂得“大道不孤”。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們學習,堅持維護社會和諧和服務廣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傷,不要讓負面的能量侵入內心,而要像陽光一樣,照亮他人。

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具體,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樹而沾沾自喜,我們當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萬物,合二爲一,以他人之長處,滋潤自己內心,長養自己的德行,克己復禮,嚴於修身,養一身浩然正氣。像古聖先賢一樣,爲道可以忘我、忘軀。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經在古聖先賢們的身上得以體現,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才能讓自己內心的良知越來越升發,心境會越來越開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們的人文自信。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6

大年初二晚上,無聊之餘翻看手機網頁時,看到頭條上對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讚不絕口,雖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網頁上的圖片,不覺便被吸引,認真閱讀完才知道是央視新出的春節檔大型綜藝節目《典籍裏的中國》,一時興起,便想看看演了什麼,打開愛奇藝app搜索出來,點開看了幾分鐘,不覺就被節目開篇的精彩解說所吸引。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的古體字爲:上邊是“冊”,下邊是“幾”即爲几上放着書。這樣的解說很明朗的說明了何爲“典”,讓人印象深刻!

開篇講述了《尚書》傳承至今的艱難不易,講述了古代文人先賢們愛書、護書、傳書的故事。《尚書》爲政書之祖,史書之源。

節目通過古代讀書人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的古今對話,通過古代場景伏生護書、講書的事蹟,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繹與現代圖書館孩子們背誦禹貢場景的相互切換,將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有序的講述出來,讓人看懂故事的同時不免產生共情。同時也對曾經學習過得故事、看過的書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故事或者看過的只知其字不知其義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賢君,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通過觀看《典籍裏的中國》,還知道了他劃定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節目中古時護書人伏生所問:華夏爲何是一體?現代讀書人撒貝寧所答:自古是一體。讓人淚目,是啊,華夏自古是一體。

只知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不知商紂決戰的牧野盟誓,通過演員們鏗鏘有力的宣誓,對那些簡單的字句有了直觀的認知,原來是這樣的熱血沸騰啊: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我們在學習經典的同時,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去傳播,邀請他們中感興趣的一起學習,從而有更多的人來讀典、學典、傳典,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節目中伏生隨着現代讀書人來到現代圖書館看着小孩子們在背誦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時淚目的那一幕,他應該是欣慰的吧,因爲他及家人歷經艱難保護的書,傳承的書很好的流傳了下來,並且爲後人所學習。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雲端下載《書》來看了,人人都可以學書、傳書了!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7

《尚書》被稱“政書之祖,史書之源”,誦其以知先賢治政之本,以知朝代興廢之由,以知個人修身之要。當戲幕拉開,伏生帶着她向我們走來。

漢文帝聽聞山東的伏生可講學《尚書》,派晁錯前去受教。

年已九旬的伏生緩緩擡起頭。

他已老了,憶起往事仍淚水縱橫,然典籍可傳的喜悅與欣慰又使他止哀,說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師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見甬道前處是有人揮臂高呼的。

“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這景象他夢裏應是見過,這話他也不知傳授講學過多少次了。他記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東人,是九州人,是華夏人。華夏,自古就爲一體。他聽到來自兩千多年後的聲音這樣說,默默點了點頭。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他險些被聲勢浩大的軍隊唬了一跳。周武王挾着天意,在電閃雷鳴中浩蕩前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意不即天意嗎?此乃顛撲不破的真理啊。

他還見到了兩千多年後的“藏書祕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時衣服不同,話卻是一樣。

年已九旬的伏生緩緩擡起頭,摻雜糾紛渾濁的眼中光明明滅滅。一生的顛沛、一生的苦難、一生的尊崇、一生的護佑在乾澀的眼眶裏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淚,淚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宅的殘垣,包裹着荒野的遺骸,包裹着先賢字句與華夏人的根與魂,浸潤了歷史的扉頁,經由千朝萬代的筆墨重了又重,暈染到了現在,延展到了未來。

事實上的伏生並沒有見到20xx多年後的今天,也不知道後來的《書》經歷了什麼,他以一生所護的《書》是否能一直執在後人手裏心裏。那時的他似乎沒想那麼多,又或許早已決定義無反顧。這個決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與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當他幾經輾轉流離剖開宅中壁的時候,破碎的是牆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經歷史淘洗、時代冶煉仍舊熠熠生輝綿綿不斷的華夏文化。

王鼎鈞在《碎琉璃》中有言:“時代像篩子,篩得每一個人流離失所,篩得少數人出類拔萃。”伏生在被歷史洪流沖走時,把《書》還給了天下,他沒有被沖走,他的名字與《尚書》與世長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伏生來去間,《尚書》也在當今時代破壁而出。

當晁錯離開,戲幕落下—

他發出一聲滿足的喟嘆,以蹣跚的步伐走回歷史。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8

讀《天工開物》有感偶然的在購物中,選中一本歷史課中背過書名的書,《天工開物》。本是隨意的買來翻翻,但開卷之後,讚歎不已。實在沒有想到,我國在明代,就有這樣的科技著作。

《天工開物》,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我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在理學佔據文化領域的統治地位的當時,《天工開物》既是對古代科學傳統的有效繼承,也與當時興起的各種具有啓蒙意義的反權威意識,實學意識和民生意識息息相關。

由空談走向實踐,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反思,這種思潮在思維方式上開始散發出近代的氣息。 《天工開物》經翻譯,走向世界之後,獲得極高讚譽,並且影響深遠。《天工開物》被歐洲學者稱爲“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法蘭西學院漢學家儒蓮將此書稱爲“技術百科全書”,將“天工開物”理解爲“對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藝的闡明”。

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把《天工開物》稱爲“中國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國的狄德羅”,稱《天工開物》是“十七世紀早期的重要工業技術著作”。日本學者評議道:“作爲展望在悠久歷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中國技術全貌的書籍,沒有比它更合適的了。”

日本現代科學史學家藪內清也認爲宋應星的書足可與十八世紀法國啓蒙學者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匹敵。十八世紀,在歐洲工業革命已經拉開序幕,但農業生產依然十分落後,播種還在使用人工播種。這種播種方式,在種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隨意,直接影響出苗率。而此時中國,已經在使用播種機。歐洲的犁設計也比較簡單、原始,操作十分費力,而中國的犁則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在讀了儒蓮翻譯的《天工開物》中論桑蠶部分的譯本後,把它稱之爲“權威著作”。達爾文在他的《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1868)卷一談到養蠶時寫道:“關於中國古代養蠶的情況,見於儒蓮的權威著作”。他把中國古代養蠶技術措施作爲論證人工選擇和人工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