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幼童》觀後感範文大綱

《幼童》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童》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童》觀後感範文

《幼童》觀後感範文1

現在,作爲中國當代的大學生,我們的身邊充斥着這樣的人與價值取向:唯出國是瞻。當我置身其中,彷徨迷惑之時,我看到了《幼童》這一紀錄片,它讓我看清了我,作爲正在培養的一名中國大學生,該有怎樣的目標與選擇。

派遣幼童到美國留學,是“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一百多年前,那些一出門就是15歲的一羣小孩子,是帶着怎樣的壓力與疑惑?可他們又同時承載着多少人寄予的希望?而這個希望不是一般的期許,它是實現中華自強的夙願。這其中又夾雜着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探索。

他們,就這樣上路了。莫問這樣的路途,這樣的重量是否該交付一個小孩子去承擔。

雖然這些留美幼童中不乏嬉玩人生的墮落者,但他們中的多數終究是飽含着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而更讓我們有所觸動,甚至是震驚的是,他們之中居然有人是因爲學習過於刻苦而夭折的。

對比今天的年輕人,刻苦努力者有之,志向宏大者有之,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爲了自己的祖國?那些一去而不復返的所謂“人才”真的值得我們欽佩、嚮往嗎?

我想:只有將個人志向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的人,才稱得上是身負責任感的真正英雄。

我願成爲這樣的人而奮鬥!

《幼童》觀後感範文2

如果不是看過這部記錄片,我對留美幼童的印象還會停留在歷史課本上簡短的幾行字,幾幅圖中,“留美”原來不是什麼風光、榮耀,而是與親人、與祖國的“生死訣別”。留美幼童在美國原來不是書呆子,而是一羣全面發展,完全能融入美國社會,又不失爲中國人根本的精英。留美幼童回國後的.命運,原來不都像詹天佑、唐紹儀那麼令人稱讚,許多人戰死沙場、血染海疆,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留美幼童晚景原來頗爲淒涼,被歷史潮流所遺忘、拋棄。

從頭看到尾,我只有震撼,從發尖到腳跟的震撼。我第一次透過時空的阻隔看到了百餘年前在驚濤駭浪中遠涉重洋,爲國赴命的那些人幼稚而鮮活的面龐。這種發乎內心,用生命去詮釋的愛國情感,歷經百年至今仍可以觸動人的心靈,讓我懂得了作爲一箇中國青年學子應該擔負起的責任。同時,他們悲劇性的結局又令我惆悵不已,不得不思考一身才華的他們爲何無法從根本上拯救中國,我們這一代人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使祖國真正繁榮強大起來,永不重蹈那不堪回首的覆轍。

這是一個永恆的命題,需要我們用十數年甚至數十年去想清,用一生去實踐。

《幼童》觀後感範文3

看《幼童》是一種幸運,這真的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原來記錄片也可以這樣深入地撞擊一個人的內心,讓我在數月後的今天,依舊珍存着那份感傷,那份慨嘆。

胸懷大志的容閎最終也未能圓滿實現自己的抱負,當我在屏幕上凝望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時,我試圖掙脫時間與空間的束縛,我試圖回溯百年,與那些百年之前的靈魂對話,我試圖追問,是什麼,讓這段原本可以輝煌的留美歷程最終黯然收場?難道責任僅僅在清廷嗎?

是的,我們承認,保守愚昧的清廷必須付一定的責任。但是,這僅僅是清政府造成的嗎?留美的幼童完全是無辜的嗎?西方活躍的思想和先進的技術,促使他們學術的進步;與此同時,也有人“完全西化”,忘記了對祖國的承諾,一味沉浸在西方社會的娛樂和活動中。

回看今日,“留學生”已經是一個普遍和不再敏感的字眼,但當赤裸裸地面對一種異質文明時,衝突——文明的衝突使我們憂心,憂心當今的留學生,離開了昨日的母親,忘記了歸國的方向。

往昔亦或今日,我們終需銘記:永遠,熱愛我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