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小歡喜》觀後感大綱

《小歡喜》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小歡喜》該劇改編自魯引弓的同名小說,以方圓、童文潔夫婦的視角,講述了方家、季家、喬家等幾個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這一年的故事。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小歡喜》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小歡喜》觀後感

  《小歡喜》觀後感一

《小別離》之後,終於等來了姊妹劇《小歡喜》的開播。汪俊導演執導,黃磊和海清這對夫妻cp繼續出演,又有陶虹、詠梅、王硯輝、沙溢等一衆熟悉的演技派演員加盟,爲這部劇的高口碑奠定了堅實基礎。登錄浙江衛視和東方衛視播出不久,《小歡喜》就頻上熱搜,收視更是連續登頂,豆瓣口碑突破了8.3。

《小歡喜》通過普通家庭的教育經歷,以及關於親情支撐的溫暖記憶,再次引發了社會對“中國式教育”的關注與思考,其中,劇中三個截然不同的家庭,更是以“一考定終身”的教育方式,生動地演繹了中國式家長的衆生相,反映出一些共同的問題。

高考是中國普通家庭的關鍵戰役,但兩輩人的溝通不能忽視,只有互相尊重,代與代之間才能求同存異,朝着同一個目標努力。就此而言,《小歡喜》對三個家庭有不同以往的細膩刻畫,尤其是對喬家這條線的創新描繪,讓整部戲跳出了觀衆的刻板印象。

通過《小歡喜》這部電視劇也許會讓千千萬萬的父母感同身受,因爲那份爲孩子無怨無悔投入、付出和犧牲的愛,每一個家長都體會過。

但爲什麼孩子就是不領情呢?教育觀念雖然不同,三家中國式父母的愛子初心如出一轍。

方家媽媽前面還在爲孩子學習墊底大發雷霆,後腳就爲了保障孩子睡眠的充足,搬進了月租過萬的學區房;喬家媽媽爲把女兒送進北大清華,不惜辭職照顧,發明了“生吞海蔘”的食療方法以讓女兒能多背20個英文單詞,但窒息式關懷和興趣干涉讓女兒喘不過氣;季家區長爸爸爲不讓兒子受凍,逼其穿上秋褲,爲了跟孩子親近,去嘗試孩子喜愛的賽車……

我們愛子女,只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是否也要反思我們愛的方式是否正確呢?

當父母強制性地將自己的意願寄託在孩子身上時,孩子不僅不堪重負,很可能適得其反;教育並不僅僅體現在孩子的分數上,更應體現在孩子的品德、素養、良知上。可能很多人認爲,教育問題就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可實際上,教育問題與親子關係緊密相關。

父母擁有怎樣的教育觀、如何對待孩子,都會深刻影響着孩子的學習觀念、學習狀態,乃至孩子的性格人品、身心健康。否則,如果孩子成績上去了,身心卻受到損害了,與自己的關係卻崩塌了,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胡適曾在日記裏寫道:“我生了子女以後,從來不敢自居有什麼恩情,雖然給了他生命,養育了他。孩子高興,那我就心安理得,如果孩子生活的不開心,我就會很內疚,因爲是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的。

  《小歡喜》觀後感二

兩大衛視聯播的《小歡喜》收尾了。作爲系列教育題材劇,《小歡喜》之前有《小別離》。《小別離》片名的寓意一望而知,孩子負笈留洋,要與父母離別。《小歡喜》的片名就要費解一些:高考當前,壓力山大,歡喜何來,何謂之小?

點點滴滴的成長是歡喜,戰勝困難的心境是歡喜,生活就是小失意和小歡喜的輪換交替。

親子關係是人世間最難掌握的相處之道。管得緊了說控制,管得鬆了說放縱。不在一起叫“錯過成長”,朝夕相對就相看兩厭。家家都是一邊鬥爭一邊溫存的局面。

《小歡喜》講的是三個家庭、四個孩子備戰高考的故事。開篇就是孩子們升入高三,結尾時完成了勝利大逃亡,時間跨度一整年。表面上看,方一凡、林磊兒、喬英子、季楊楊全部爲高考所苦,人人揹負着巨大的升學壓力。但實際上,他們真正的危機並非來自高考,而更多來自與家長之間緊張的關係。這部劇雖然三句話不離教育問題,但其本質卻是情感劇。孩子與家長如何相處,同學之間如何相處,原生家庭與孩子的性格養成,兩代人的對立如何化解,這些問題都有涉及,也都有標準答案。

對於觀衆來說,真正共鳴的還是中年人的悽悽惶惶和堅不可摧。總製片人徐曉鷗、總編劇黃磊、導演汪俊,三對主要演員:黃磊、海清,沙溢、陶虹,王硯輝、詠梅。這些主創人員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對同齡人的志趣和困境瞭然於胸,對中年況味和半程焦慮體察入微,寫來、演來、做來得心應手。

當方圓(黃磊飾)得意洋洋地等着升職加薪時,我就預感到他要失業、出局了。果不其然。萬丈高樓一腳蹬空。有家難回,躲在商場裏蹭暖氣。心理預期一降再降,還被人視爲草芥,放下身段低位做起,慢慢實現回升或者逆襲。

童文潔(海清飾)在職場上也被人抄了後路。而且是被自己一手帶起來的親信,搶去了位置。方圓已經落難,童文潔也就沒有資格揮灑性情。不想做助理,還是做了;不想喝的酒,還是喝了。中年女性是堅忍的,只要自己不想倒下,就沒有誰能把她打翻在地。

然而中年女性也是脆弱的。童文潔能夠頂得住小金的背叛,但受不了兒子方一凡忍無可忍的怒吼;她能夠容忍方圓做一個專職的家庭煮夫,卻不能忍受和好姐妹處成“塑料姐妹花”。中年人多已失散了少年時期的好友,最是看重手中僅有的情分。童文潔醉酒,在樓道里一邊哭一邊指責宋倩(陶虹飾),看得人心中酸楚。

老季的夫人劉靜(詠梅飾),疑似患上大病。她沒有告訴任何人,悄悄住進醫院等待命運的宣判。中年人往往容易失去健康的體魄。更可悲的是,同時也失去了昭告天下的敞亮。她是一個高三孩子的母親,大肆聲張可能影響孩子成績。她是處在關鍵臺階上的官員的妻子,大轟大嗡可能亂了他的心神。當季勝利終於得知內情趕往醫院,夫妻二人面對面,劉靜的眼睛裏閃着淚光。那是海一般的深情,也是不聲張的委屈。劉靜是一個瞭然一切的支撐者,她彌合着丈夫和兒子之間的裂縫,也和鄰家女孩喬英子心心相印。

這一系列中年人的形象,以及他們的焦慮心態和不屈鬥志,是《小歡喜》給觀衆的最大奉贈。這裏有生動的細節、豐沛的內心、熟悉的情境,以及精湛的演技。

沙溢帶着東北腔演繹了喬衛東。喬衛東這個人,“憑良心說挺孫子,不憑良心說太孫子”。但沙溢演來就是不討厭。他抓住了一條:現在進行時的喬衛東,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英子。慈父有效抵消了“渣男”的負能量。

陶虹的演技在《小歡喜》中重新得到確認。其實中年演員,不分男女,很多人都有精確塑造人物的能力。他們需要的是劇本提供好的起跳點:一是人物真,二是反差萌。當年《空鏡子》裏的“傻白甜”孫燕,變成了今天兼有地母和滅絕師太雙重屬性的宋倩時,驚豔。

3年前,《小別離》播出時,引發了“寒門可否出貴子”的討論。今日之《小歡喜》更多強調了職業帶來不同性格。教育議題也罷,階層差異也罷,《小歡喜》不再以就熱門話題輸出觀點爲旨歸。它有生活質感,有情感交流,有社會激揚,有善惡報償,有理想和現實牴牾時的奮力攀登,有不可阻擋的大團圓結局。簡言之,《小別離》鮮明,《小歡喜》鮮活。

  《小歡喜》觀後感三

最近一段時間看《小歡喜》,看到裏面的父母們爲了孩子高考,千叮嚀萬囑咐,凡是一切都已考試爲先,我又瞬間回憶起我的高考。只是,我對高考這件事有代入感,對緊張的父母沒有共鳴,是因爲那是我爸媽都似乎對我是接近放養狀態,平時也根本不怎麼問。到高考一個月前的時候,我媽才稍微有點點重視,讓家裏打麻將的人不要在我隔壁房打麻將,也會晚上我回家的時候給我煮麪,讓我吃飽點。

我想我爸媽爲什麼跟這裏面的父母完全不一樣呢?按理說我們這種家庭,更容易信奉高考改變命運這種大部分家長都認可的信條。電視劇裏海清飾演的家長童文潔說的關於高考的一番話讓我記憶尤深。

我對這段話產生了一個疑問,在故事背景設定裏,可以知道她和老公方圓也都是上了好大學的,那他們現在過的怎麼樣,兩個人都是公司裏的職員,童文潔職位是總監,方圓也是一個小領導,但是兩人也面對着中年人都會遇到的所謂中年危機。在他們自己看來,現在的日子過得也不是怎樣,那童文潔爲什麼就認爲兒子考了好大學以後,就一定比自己的父母過得好呢?

至於她蹦出的爲你好這三個字,那是千千萬萬父母在安排兒女生活時常說的語錄。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覺得做不到,不要讓別人去做。我覺得對家長來說,即使己所欲,也不要亂施於自己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