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範文(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1

近日,觀看了大型紀錄片《輝煌中國》,這是一部讓每個中國人充滿自豪的紀錄片,《圓夢工程》給我們拉開了感悟“輝煌力量”的序幕,又在《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和《開放中國》中開啓一次次美麗的振奮人心的文藝旅行,讓輝煌力量激盪我們全身。

無論是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鄭萬鐵路、還是復興號、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中國移動互聯網等一個個“超級工程”,無不展現出了中國基礎建設的強大的實力和輝煌成績。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也由此得到提升。同時,整個世界不僅感受到“中國製造”的強大力量,更驚歎於“中國創造”的迅猛速度。

中國經歷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以後,終於又一次以“主角”的身份走進了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曾幾度站在了歷史的制高點,指點江山,號令羣雄;又幾度沉淪,落後捱打,國家主權慘遭戰爭鐵蹄的踐踏。重塑大國風範,中國人民等待這一刻,實在太久了!看着電視紀錄片中一個個令世界矚目的“圓夢工程”鋪展宏圖,讓人無不爲之驕傲自豪,在這優異的成績單中,人們找到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只有上下同心,求真務實,真抓實幹,中國才能實現真正的富強。從《輝煌中國》感悟“輝煌力量”,輝煌力量激勵我們輝煌前進,取得新的輝煌成就。輝煌中國,砥礪前行。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2

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於19日至24日每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爲脈絡……充分展示五年來中國人民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實記錄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輝煌中國》全片凸顯有意義、有厚重、有時代的代表性,分爲《圓夢工程》《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開放中國》六集,把一個恢宏的五年融合成一個故事,給人一種串珠爲鏈的驚豔。每一集都是有鮮明的主題,講訴曾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從思緒的回味中體驗五年來的變化,將無數人聯結爲最大的同心圓,物質和精神的雙豐收是思想共鳴的基礎。

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每一個都是歷史的路口,我們在一步步的努力中,實現發展的跨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如同一條將億萬羣衆聯繫在一起的紐帶,在五年間變得更加堅實。鐵腕務實的深化改革、推心置腹的宣傳工作、念茲在茲的惠民情懷,讓全國上下良性互動,產生強大凝聚力的“公約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共識,正在日用而不知中深入人心,與無數個體的親身感受、情感意願和心理預期不斷交織、激盪,構成建設祖國的最美畫面。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3

在項目領導的組織下,全體職工觀看了《輝煌中國》紀錄片,其中第一集“圓夢工程”讓我感到十分振奮與自豪,十八大以來我們砥礪奮進,憑藉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努力,打破歐美等國家的技術封鎖並超越,完成了一個個世界矚目的超級工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這些浩大工程順利建設的背後是我國科技實力的折射,更是我國綜合國力的折射。從影片中我們領略到一張張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網編織起了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圖,託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當影片中出現中交藍時,作爲一名中交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屬於中交的“中國橋”“中國路“中國港”港珠澳大橋、杭州灣大橋、京新高速、蘭新高鐵、上海洋山港、寧波舟山港等超級工程一一展現在國人面前。這一座座橋,一條條路,一座座港都蘊含了我們中交人的汗水,雖未能參與這些工程建設,但是我們新一代中交人也一直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付出自己的一份汗水,履行一箇中交人的職責,中交的前輩們在攻克這些超級工程的技術難題時從不放棄,敢於創新,一步一個腳印,使命必達,才能鑄造如今的中交輝煌,作爲新一代中交人的我們,也應無懼風雨,砥礪奮進,秉承我們的中交永不言棄的精神,努力拼搏,攜手同行,鑄就中交新的輝煌。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4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23日晚播出第五集《共享小康》。本集講述了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牢牢把握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惠及全體人民。

源於《詩經》的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繪的社會理想,是中國百姓對安定、幸福生活的恆久守望。

今天,百姓對小康生活已經有了新的期待。人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着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片中顯示,中國糧食產量連續四年超過12000億斤,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養育好佔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全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4%,在全球九個發展中人口大國中,率先實現了全民教育目標。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中國織就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被世界衛生組織稱讚爲舉世矚目的成就。片中提到,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提高到76歲,超出世界平均水平5歲,作爲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2億的.國家,中國做到了養老金連續12年上調。

治政之道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五年來,全國居民人均收入增長了44.3%,中國城鎮新增就業每年都超過1300萬人;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879萬套,13多億中國人的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40.8平方米。

片中總結道,中國正在讓13多億人民擁有看得見、摸得着的獲得感、幸福感。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5

中國既有高山溝壑壯麗美景,也有梯田盆地別樣風情,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用雙腳踏出的路,用水泥瀝青鋪就的路,用鋼筋鐵板築起的路,一步一步,南北貫通,東西聯合大美中國,如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對於生命的不可或缺一樣,中國的天橋、隧道、公路、電網,有形或無形都將9,634,057平方公里逐漸凝聚、再凝聚……

《輝煌中國》無疑能讓每個中國人爲之振奮,第一集《圓夢工程》用一架架國際一流水平的跨海大橋、跨江大橋讓國人看到了中國實力,一條條外國專家都束手無策的隧道讓世界見識了中國技術。不僅如此,振華30號起重船這個龐然大物,讓港珠澳大橋順利合龍,成就海上巨龍貫通粵港澳地區,讓經濟道路更暢通,讓三地交融更密切。

逢山修路,逢水架橋。爲了溝通兩地,千百年來都在爲了連接而費盡腦汁,侷限於技術,限制於金錢,制約着道路建設發展。而今再看,不管是再難建的橋,再難挖的隧道,中國人用自己的技術都將一個個難題攻克,這是中國力量,一股用萬萬中國人匯聚起來的巨大力量。

不盲目崇拜他國技術,埋頭鑽研成就瞭如今的中國標準。復興號動車組流線型曼妙身姿,時速350公里一流速度震驚海外遊客。舒適、平穩、高速讓外國訂單涌入中國企業,中國製造可以成爲最新的國際潮流,並因爲中國的不斷進步而永不過時。哪怕是曾經的技術大咖,在如今的中國發展面前也不得不折服,這叫做中國實力。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自信,因爲祖國有這樣的實力。

天塹變通途在現在已然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夢想,橋、路、港、網、車在中國的遼闊版圖上構成了立體、暢通的條條脈絡,讓中國屹立強國之林不倒,讓世界看到輝煌中國!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6

日月如梭,時間總是按它的規律悄然運轉。最近我看了一部紀錄片——《輝煌中國》,這部紀錄片記述了中國的一個個巨大成就:中國天眼,港珠澳大橋,藍鯨一號等。通過這個紀錄片,我瞭解到了中國的農業與工業的發展程度,甚至有些地區都可以使用機器人來代替人類進行機器的生產或農產品的培育,這都體現了中國的富強,彰顯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記得在《輝煌中國》的一個片段裏說到了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最後的沉管連接,每個沉管之間的距離,必須牢牢地控制在十幾釐米的內,在這連接沉管之前,港珠澳大橋的總工程師反反覆覆的檢查了這最終的沉管。在連接的過程中,有一大批的潛水員下水進行實時勘察,避免這最後的沉管有着任何的漏洞,隨着離海底的距離越來越近,地面人員也越來越緊張,五米四米三米兩米一米,隨着連接沉管的成功,大家在指揮室裏熱烈歡呼,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悅,這個連接着香港,澳門,珠海的大橋終於可以通車了!

這不但體現了中國的富強,更凸顯了中國的科技研發水平的高度,證明中國的科技研發水平是位於世界前列的。我爲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感到無比的自豪,中國速度!中國科技!中國力量!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7

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於近日在央視晚黃金時間播出,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爲脈絡,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紀錄片《輝煌中國》通過壯觀震撼的大規模航拍現場、生動熱絡的百姓生活現場、讓人感動的一線生產現場等,展示了中國五年來取得的的輝煌建設成就,展示了人們的自豪感和獲得感,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這一切充分表明,今日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這部紀錄片,在形式上,更加接地氣,以紀實手法拍攝,用講故事的方式、用一系列數據來展示成就。從上千個成就案例中精選了65個故事、250個成就點位、採訪了108個人物,還呈現了200組國家成就數據,這一組組數據,一福福圖片,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新時期激情拼搏的印記,是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生動證明。我們要努力,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奉獻給祖國,使祖國更加強大。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8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五年來,我們面對問題不斷突圍,不斷贏取生活的幸福和安寧,國家社會得到實質性改善。但是未來的發展之路依然充滿挑戰,這也是《輝煌中國》裏的“故事”帶給我們的警示。今日之中國,發展很快、問題也不少,我們固然有實現中國復興夢的美好藍圖,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但也必須要在解決人民的需求中步步前行。

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誠不可取,畢其功於一役也絕不現實,這不是天真無知,就是輕浮冒進。從辯證法的視角,觀察我們的社會,其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輝煌中國》並不迴避矛盾,也不掩蓋問題,把問題放入中國現實語境中去分析,實現與國情對接、跟事實對接,這就是一個“好故事”產生的邏輯前提。

《輝煌中國》讓我們砥礪前行的五年場景,讓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幾代中國人爲之奮鬥的夢想。圓夢工程,舉世稱道。圓夢有我,奔向目標!看到日益強大的祖國,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祖國強大是我們最偉大的後盾,讓我們更加有底氣,尤其是身處國外的中國人,感受更加實在。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9

今有幸觀看了國家紀錄片《輝煌中國》,內心被強大的祖國深深震撼。

遙想1840年的中國,還看今朝的強盛中華,流下了幸福的眼淚,感謝這羣可親可敬的人,砥礪奮進,壯我中華!我愛你,中國。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一個國家只是經濟體量大不能代表強,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五年來,調南方之水、取深海之源;織高速路網、在雲端架橋。重大工程成爲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之舉。衛星、飛機、高鐵、蛟龍、大橋、天眼,從星辰到大海,直至你我心間。橋樑是各地區各民族連接的紐帶,正是國家的繁榮昌盛,使得貧困地區的人能走出大山,融入經濟較爲發達的地區,促進不同經濟水平之間的交流,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光拿鑄造橋樑的例子:目前,我國的橋樑總數已多達100萬座,居世界首位。世界十大懸索橋,十大斜拉橋,十大梁橋…中國幾乎都佔據了半壁江山。港珠澳大橋被譽爲“現代世界十大奇蹟”……

縱觀歷史,國家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着,我們也都堅信,中國會不斷創造新奇蹟!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10

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20日晚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第二集《創新活力》,通過一個個創新故事集中展現我國各領域範圍內領先世界的科技實力。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中國的戰略抉擇是把創新作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片中列舉了中國在多個領域的科技成就:20xx年,中國移動支付金額超過208萬億元人民幣,世界第一;中國超級計算機已經站上技術制高點,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完全使用國產芯片;中國每年要產生300億件快遞包裹,智慧物流體系建設領先全球;20xx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接近9萬臺,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智能工廠已遍佈146個行業領域……一項項尖端創新,正不斷拉伸人們對“頂配中國”的想象。

這五年,國人砥礪奮進,各行各業創造了很多不平凡的業績,在各個領域內體現了“中國製造”的實力。下一個五年,將會是更加輝煌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