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看時間門有感

觀看時間門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導語:快節奏工作的高壓狀態下,大多數人或因忙於事業忽略了家人,這是電影《時間門》所想要關注的。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時間門》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觀看時間門有感

  時間門觀後感【1】

由紅星美凱龍和靈思共同出品的溫情微電影《時間門》就是在詮釋幸福,家人的幸福在於用時間和你在一起,愛家其實很簡單。這部微電影是第一部揭示“用時間愛家”的人生意義的微電影,其運用超現實的手法講述一個緊張、懸疑而又溫暖感人,催人淚下的刪除人生記憶的原創故事。《時間門》訴說着一個不惑之年男人的感悟,真實地描繪了現代社會家庭現狀,讓人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

片中男主角彷彿就是年輕人的真實寫照,不惑之年的“失陪男”其實代表了社會中終日奔波勞苦的男人們,他們盲目地追求事業,在外應酬的時間遠大過於陪伴家人。錯誤地認爲富足的生活就是幸福生活的全部,提供家人優越的物質生活就是愛家的表現。到頭來得到的卻是破碎的家庭及無盡的悔恨。人只有在遭遇低潮,罹患重病時纔會恍然大悟:人生的幸福在於用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家人的幸福在於用時間和你在一起,賺再多的錢都無法彌補與家人在一起的重要時光。

爲了所謂的幸福生活終日奔波,無數的人忽視了親人,這樣的現狀不禁讓我們問“幸福生活究竟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爲富足的生活就是幸福生活,能給親人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就是愛家顧家的表現,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或者說是曲解的幸福生活。幸福其實很簡單,愛家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要在一起,跟家人的在一起的時間長點,再長一點。

一個男人是父母的頂樑柱,是妻子和孩子的頂樑柱,也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如果非到病倒時才懂得給家人的時間太少,那已無用,只會讓家人更加痛苦。爲了不讓人生留遺憾不做“失陪男”,就要工作和生活合理規劃,不能讓無休止的工作剝奪了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時間門》對我的觸動很大,離開父母十幾年,每年只有過春節時才能短暫的陪他們幾天,與父母的每次通話都是“忙點好,忙點好”,其實我明天他們的那份期盼,無非就是讓我帶着老婆孩子能陪他們多待幾天。以後一定要多陪父母多陪家人,一家人在一起才最重要,那才叫幸福!

真心的希望更多人看一下《時間門》,也希望能觸動更多的人。希望藉此微電影能及時喚醒那些深陷迷茫中的失陪族,用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用愛來守護家庭。

  時間門觀後感【2】

在片中羅嘉良這種“事業型”男人的字典裏,事業和家庭是一對不可調和、水火不相容的矛盾。其實現在社會上許多人的確有着不錯的事業,但卻是以犧牲家庭幸福、放棄家庭責任作爲代價和前提的。結束時羅嘉良最終保存記憶,選擇了承諾一生的家庭,讓人回味,片子拍的也是緊張又溫暖感人。

當一位即將失去記憶的病者,推開那一扇扇幸福與遺憾交融的回憶之門時,那些青澀浪漫、溫馨美好、失落怨恨、疏忽怠慢的畫面,頓時激起情上腺,不由得熱淚盈眶。這是真實的感動,每一記憶碎片的'閃回都不僅是在供予主人公選擇,更是在用回憶中的畫面擊打觀者的良心。而在片子的結尾處,凱選擇抹掉那段段沒有家人的日子,留下與妻子和孩兒在一起的美好回憶,溫暖感人且有着深刻的啓示意義。拼命、認真、嚴謹、疏忽、失落、懊悔、滿足……情節中凱的這些生活過程關鍵詞在視帝羅嘉良的精準演繹之下,自然而生動。

央視的“神采訪”——“你幸福嗎?”曾熱遍大江南北。面對這個簡單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萬變不離其中的是,在每一個答案中都能發現一個基本共同點——幸福就是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家人健康、孩子快樂…如此看來,幸福並不複雜,只要你努力去做,認真對待。《時間門》爲我們詮釋了,一個成熟的男人不僅會關心和照顧好身邊的同事,更重要的是關心和照顧好自己的家庭,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對家庭的責任上,男人重要的是經營事業和經營家庭兩手都要抓,都要硬,忽視哪一方都無完整的幸福可言。

  時間門觀後感【3】

《時間門》以一個帶有超現實主義色彩的故事將現代社會中家庭與事業的矛盾通病呈現出來,家庭的彌合再次驗證了情感的力量。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是並不單薄,影片沒有多餘的假大空,而是至誠至真地說明了來源於家庭的幸福真諦,一種基本但卻常常被人忽視的幸福。作爲觀衆,能夠非常清晰直接的從影片中得到啓迪。

作爲紅星美凱龍推出的首部公益微電影,《時間門》毫無以往定製類微電影無節制的廣告形態,影片刨除了生硬的植入和宣傳,而完全聚焦於愛家的公益主題。羅嘉良飾演的成功人士忙於事業無暇家庭,物質成爲時間的替代物,硬生生的將家庭變成驛站。簡單明瞭的入題給之後的敘事以極大的空間。隨之而來的記憶消褪的怪症不獨屬於片中的羅嘉良,而是整個社會都在面臨的時代通病。傳統觀念裏,愛家很大程度上被轉換爲給與家人最多最好的物質和保障,愛因此而變質,因此而陷入了一個誤區,情感交流和內在溝通嚴重匱乏,家庭漸被打散。那些社會性的雜亂事務猶如洪水猛獸吞噬家庭的記憶,而這些記憶對個體而言則是最大的財富。當然,影片沒有因噎廢食,否定事業的重要,但是在家庭和事業之間,犧牲和妥協的不應當總是家庭。

即便是躺在病牀上,羅嘉良醒來後的第一個動作仍然是摸出手機,聯繫業務。神經質一樣的工作慣性充滿諷刺性,但也最爲真實的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病態人羣。離開家庭的人逐漸改變成了社會機器。這臺機器一旦沒有了潤滑劑的作用,終將會被鏽住乃是癱瘓。而這種潤滑劑便是家庭。只是,沒有打開記憶閘門之前,羅嘉良不會明白對於個人以及家人而言,家庭到底意味着什麼。

超現實元素的運用使得影片更加具有觀賞性。充滿縱深感的空間中,一扇扇記憶之門被打開,影片攫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幸福的時刻,將一個家庭的形成、發展直至漸生矛盾栩栩如生的展現開來。過往記憶中的溫存與急速走向黑暗的記憶空間充滿緊張感,形成了足夠的情感張力。充滿情感的畫面能夠帶領觀衆參與回憶,尋找屬於自己的美好,戀愛、求婚、結婚、生子,畫面簡單明瞭,每個家庭的幸福都由這樣的幸福腳印排列組合,只是當工作越來越成爲人最合理的羈絆時,家庭與幸福之間也漸行漸遠。最終,在夢幻般的畫面中,我們看到了迴歸家庭後的溫暖,那些記憶中的幸福時刻如涓涓細流重新潤澤逐漸乾涸的人心。世間沒有什麼高科技可以讓我們的記憶免於腐朽,爲時間裹上香料的除了這些光影,還需要我們主動地去保管,去潤滑。幸福,確實需要付出時間去打理和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