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大綱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導語: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螢火蟲之墓》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一):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雙方都需要反思

寫在前面,首先澄清,《螢火蟲之墓》是高畑勳的作品。好多人誤認爲他是宮崎駿的作品,呵呵,在那裏我代老宮謝謝大家善意的誤解~

催淚彈一般的電影很多,《泰坦尼克號》、《天堂電影院》、《戀戀筆記本》……但第一次讓一部動畫片感動的淚流不止,《螢火蟲之墓》是第一部,一部日本動畫片,一部日本人關於戰爭的動畫片,一部日本關於侵略中國的戰爭的動畫片形式的反思~

我雖然不是大德蘭修女,但是我同樣堅決的反對戰爭,不管是正義的戰爭還是邪惡的戰爭。只要是戰爭,那就必須是罪惡的~

這部影片就帶給了一個新視角,讓我們得以近距離觀察發起罪惡的戰爭的邪惡侵略者國內的狀況~影片沒有任何束縛,完全按照導演的意圖細緻的表現出了戰爭出對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和人性的泯滅到人的最終死亡,不怕表現出不和諧的一面,我先贊一下。影片表現了親戚從收留到厭惡到拋棄兄妹的過程,表現了人與人間的親情在物質面前不堪一擊;善良的小兄妹,個性是哥哥,從一個善良懂事的孩子變成一個性格乖張的流浪漢,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和泯滅表現得淋漓盡致~

好吧,這就是被我們描述成有着吞併亞洲野心的日本,對於戰爭所做的思考。戰爭給中國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悲慘,但是日本同樣十分慘烈。在戰爭中,是沒有勝利者的。其實,兄妹的願望和汶川災民應對大地震時的願望一樣卑微,就是活下去。日本人做出了這樣的反思,提醒自己戰爭是罪惡的,喚起廣大民衆對於和平的渴望。

透過影片,我發現日本是個善於剖析自己的民族,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說明了日本痛定思痛,發奮圖強的品質。而我們反思戰爭,也不就應總是把目光盯住南京不放,如果總是像個弱者一樣聲討侵略者種種不義,那說明我們還處在弱勢,並沒有真正的強大起來。如果我們總是跟隨主流的宣傳,抨擊侵略者的暴行,那說明我們沒有進行獨立的思考。如果總把職責推給當時的執政黨,細數當時的首都所遭受的慘痛蹂躪只能說明此刻的執政黨並沒有真正承擔起自己的職責。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二):

本片描述兄妹二人在戰爭年代的動盪苦難生活,失去了父母的保護,相依爲命。關於影片中飢餓的描述,以至於最後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兄妹二人不受姨姨的歡迎獨自在防空洞中生活,最後食物缺乏而死。

這是一個關於苦難的故事,沒有多少地方讓我感到同情和感動。因爲對於飢餓,我明白的遠遠比這要悽慘痛哭百倍。

在59年,我國各地普遍出現食物短缺,最後餓死人的現象。()在我的家鄉,村子裏的餓死的一家一家的,餓死的人的屍體,因爲只有幹部們是吃了一點糧食的,有一些微弱的力氣,卻只夠把那些餓死的人擡到河灘去,沒有力氣再去掩埋他們了,許多人就這樣連最後的屍體都沒能保存住。

飢餓的人們開始吃樹皮,樹葉和各種野菜,發明創造了許多的吃法,此刻五六十歲的人往往說起59年的樹皮qiongmo是多麼好吃,而到最後樹皮已經吃沒了,人們只能到更遠的地方去找野菜樹葉樹皮,一些人出去就不能回來了。有許多人都是要餓死了,被擡到一齊準備急救,最後有少數的人活到了此刻。

影片中出現的畫面環境鮮花綠草,還有許許多多的稻田和蔬菜,這和我國以前經歷的苦難根本就不是同一個層次上的,遠遠沒有中國千百萬人以前經歷的飢餓的苦難和普遍。如果真的餓得不行了,哪裏還有那麼多的花草和稻田,路邊還有西紅柿,就算是綠樹也會被吃光的。如果把當時我國的狀況畫到動畫上,就應就是滿目瘡痍,沒有樹皮和樹葉的枯乾樹枝。影片中的農夫依然正常地能夠帶着茶壺在稻田邊照顧莊稼,主人公的姨姨家並沒有出現十分飢餓的狀況,每一天都有面團吃,說明許多的正常的家庭都是這樣的狀況,沒有出現大面積的饑荒。而主人公的捱餓,有一個重要的特殊的個體的原因是父母不在身邊。片頭出現的在街頭垂死的也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而已,時不時有人施捨食物。當時的日本並沒有出現大面積的饑荒,影片表現的是一些特殊的個體狀況。

我只能說,這是一部日本的,文藝的,電影。有許多中國人說自己十分受感動,不知這些人是否瞭解自己國家和自己家鄉的人們受到過的百倍的苦難。既然爲了日本人的一部動畫片如此感動,爲何不去了解自己的國人以前受過的更加痛苦的經歷?

瞭解之後,就明白,有遠遠比這更加值得用電影去表達描述的飢餓,是中國人以前經歷的比這恐怖千百倍的,更加普遍的飢餓。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三):

生命的完結——《螢火蟲之墓》

螢火蟲,童年的夏夜裏偶然會看到的可愛的小東西,曾帶給我們難得的快樂。據說,泰國夏夜的海邊樹上聚集的千萬只螢火蟲,以相同的節律閃現,能構成類似閃電的壯觀景象。螢火蟲的光還有獨特的含義:模擬求愛信號、誘異種以殲滅、打斷求愛信號、離間對手熱戀。可愛的螢火蟲,現如今也難得一見了……

影片的開始就是主人公阿泰的獨白:我叫阿泰,我生於1944年9月21日,晚上餓死街頭。一身軍裝揹着小布包的形象很容易讓我想到我們老電影中的小英雄。但背景那刺眼的紅色也使得影片沉浸在一片難以抑制的悲傷中。

阿泰死了,餓死在站臺。被扔出的紅色鐵皮糖盒子把視線拉伸到一片廣袤的田野裏,激起了星星點點的螢火蟲,一片祥和的溫暖,妹妹可愛的身影也同時出現。兄妹倆踏上了“人生的火車”,記憶一點點播撒開來……

殘酷的戰爭奪去了媽媽的生命,爸爸在海洋艦隊杳無音信,兄妹倆只好寄住在姨娘家。正如我料想的一樣,姨娘充當一個後母的主角,對待自己的親人很不和善,百般的刁難與難看的臉色,使得阿泰帶着妹妹遠離她遮風擋雨的房屋,棲息在無人煙的山洞中。這讓我很無奈,無奈這無情的親情!

日子過得很清苦,但兄妹倆在一齊的場景總給我濃濃的溫暖,妹妹甜甜的笑聲也不絕於耳。這似乎開始了另一種嶄新生活,一切都引領向前的步伐。但……特定年代裏,沒有住處,沒有食物,沒有金錢,甚至沒有了值得典當的衣物,日子怎樣能繼續呢?阿泰作爲兄長要照顧年幼的妹妹,漸漸演變到偷盜的地步,僅僅爲了妹妹不餓肚子。當然他得到了一頓毒打。更可悲的是,他期望敵機來轟炸,這樣他就能夠趁這個機會到人家裏找一找剩下的食物和有用的東西。不得不說,阿泰他的行爲是不好的,甚至有些扭曲,但社會的根源促使了他這一行爲。我們能責怪他嗎?不,不能,怪只怪可恨的戰爭,和匱乏的親情!

妹妹的身體越來越差,沒有錢醫治,更沒有錢補充營養。等到阿泰取錢才明白連代表最後期望的爸爸也去世的消息,生活帶給他的是接連的失望。但他不能灰心,還有妹妹等着他照顧。但是看到的卻是妹妹奄奄一息的躺在山洞裏,嘴裏甜甜地吃着硬硬的扣子和泥巴,卻認爲是水果糖和蛋糕。這一幕很是讓人難受,妹妹可愛的身影也漸漸消失在她玩耍的山洞前。生命中接連失去了至親至愛的三個人,誰能承受呢?想到那裏,真的只有哭才能抒發心中的悲痛……

影片結束又回到紅色的背景中,伴着點滴的螢火蟲溫暖光語,阿泰喚妹妹:夜深了,快點去睡。似乎給我們感覺兄妹倆還在,只是換了一個生活場所——天堂。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四):

今年前看過的,前些天看到時光上關於本片的爭論,同時爲了給這部曾痛徹我心的動畫寫點什麼,這天重看了一次。

昭和20年9月21號晚上,我死了。平靜的聲音,殘忍的開頭。導演讓我們隨着成田的視野慢慢走進自己的內心,成田最開始的靈魂講述者的影子也逐漸消失在影片裏。

本片很好的解釋了,爸爸很早以前就跟我說過“窮在大路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當時年紀小理解不了這樣的話,以爲爸爸爲了鼓勵不成才的我努力學習說的那些囉嗦話,此刻看來卻是放眼四海皆准的大真話。

影片前段使用了幾個鏡頭展現了轟炸中死傷之衆,之後幾乎不再給與關注。因爲影片本身是以成田爲主視角的,對於成田來說,生活只有爸爸媽媽和妹妹。因爲這種視角上的專注,使得觀看體驗更爲貼切真實。動人的往往是細緻,而不是宏大。

我出生的時候就沒見過姥姥姥爺,他們在媽媽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姥爺在媽媽3歲那年去世,姥姥在媽媽9歲那年去世,媽媽清晰的記得當時在學校大掃除時聽到這個消息),我懂事起媽媽就常給我講她的成長之辛苦,在這個親戚家住些時候在那個親戚家住些時候,稍微大點就從事許多辛苦的工作養活自己。由於媽媽講過多次,我聽的時候很不耐煩。影片裏嬸嬸給自己丈夫和女兒吃白米飯,嬸嬸自己也會吃掉煮米飯剩下的鍋巴,而給成田和小節碗裏盛的都是湯水。不能想象,媽媽寄人籬下的時候也曾遇到過這般光景。小節還有哥哥能夠依靠,媽媽卻是孤身一人。

媽媽一向和奶奶不親,她跟我說不要和奶奶那麼親近,說我小時候奶奶不肯帶我,媽媽爲了帶我辭掉了工作。我似懂非懂的聽着,卻從來也沒恨過奶奶。上小學時候我個性淘氣,大冬天的也玩水,手背上經常起成片的麻點子,放學順道去奶奶家玩的時候,奶奶就端來一盆熱水,給我打上肥皂,然後輕輕的把麻點子搓掉。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後,奶奶搬到大姑家裏住,我過年回家纔去一次大姑家裏看望她。奶奶年紀越來越大了,開始分不清人和事,前年過年回家去看她,她連大姑都不認識了,卻還能叫出我的名字。去年的一天,爸爸打來電話,說奶奶去世了。應對生與死、愛與恨,我還是個懵懂的人。

有些人或許有疑問,應對媽媽的死,成田當時卻沒哭過。在我看來這十分合理,對於一個半大的小孩來說,沒做好應對這突如其來噩夢的準備,還不能立刻預知到失去父母后將要應對的艱難,同時他還要強顏歡笑不在小節面前露出破綻。小節在池塘邊爲死去的螢火蟲建造一個墳墓的時候問,“人死後都要住在墳墓裏,媽媽也住在墳墓裏嗎”,無需再用謊言安慰妹妹,成田想起媽媽的愛,從前那些被媽媽疼愛的無憂無慮的日子,積蓄許久的淚水最後奪眶而出,痛快的哭出聲來。

成羣的轟炸機,蟲子一樣多的燃燒彈,吞噬一切的火焰;原本美麗溫柔的媽媽,最後毫無尊嚴的死去,長滿蛆蟲被人扔垃圾一樣的扔到死人堆裏;自私冷漠的嬸嬸;下狠手扭打偷瓜果的成田的農戶。戰爭的無情與人性的陰暗混合成漆黑的暗夜,在這暗夜裏失去父母保護的成田和小節,一步步走向必然的結局。看到成田和小節離去自己過的身影,嬸嬸如釋重負,愉快的喊了聲“小節,你們自己多保重”。生活中,我們是否也經常講這樣不痛不癢的話呢?殺人的暗夜不是一個人的罪惡,我們自己是否也是這暗夜中的一抹黑?

螢火蟲之光,星星點點,那麼的微弱,在暗夜中卻又那麼明亮。成田對小節的關愛,小節對哥哥的依戀,警察局裏警察對成田保護,借車並送給成田蘿蔔蔬菜的農民,幫他們領取麪包的阿姨,替他們保管媽媽貴重遺物的醫生,給小節買了新鞋並質問媽媽是否說了過分的話的表姐,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成田的身邊放下一個米糕的身影。這些都是暗夜裏的光,比正午的日光更明亮,照亮了我的內心,照亮了我的全部世界。

影片十分成功的使用了比較手法,兒童少年的天真爛漫,似乎完全不受殘酷現實的束縛。他們在海邊玩耍,他們撥動琴鍵歡唱,他們在山洞前搭起鞦韆,他們在夏夜放飛滿室螢火蟲,雖然他們吃的只有青蛙和豆渣,生活是如此不堪。爲了讓小節過得好點,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成田,在轟炸時衝進無人的住宅偷東西,完全沒有負罪感,甚至感激那些投彈的轟炸機。小節沒有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中,沒有在蕭瑟的秋風或冬日裏,離開這個世界。她離開在生機盎然的夏日,吃了哥哥煮好的南瓜,面帶微笑平靜而滿足。我不想討論這種場景在當時的日本真不真實,但這種殘酷童話般無理智的比較,所帶來的震撼是無與倫比的。

無可置疑,《螢火蟲之墓》是反戰的,而且在我眼中它完全不帶政治色彩。片中成田揹着妹妹看到第一次空襲後的慘狀時,妹妹問“那可怎樣辦”,成田回答“爸爸會爲他們報仇的”,成田把參加海軍的爸爸視爲驕傲,農民問成田“你是海軍的兒子吧,那就更就應堅強起來”。這一切,無非是戰爭尾聲日本社會寫實的縮影,人們眼中怎樣,影片中就怎樣描述。無論軍隊做着怎樣的事情,軍人總是來自千萬個普通日本家庭,沒有那個父母會痛恨自己的兒子,沒有哪個妻子會痛恨自己的丈夫。難道成田就應恨自己的父親,本片纔算反戰?無論日本的觀衆是否以受害者的心態看待本片,都不會影響普通民衆看過本片後對戰爭的厭惡。愛與憐憫不應有國界,影片裏是你的哥哥我的妹妹,對於小節,這樣一個把玻璃彈珠當作錢,把吃到糖果作爲最大幸福的天真小女孩,我們的憐憫完全不該糾結於這是個日本人的決定。這一點,抗戰中收養日本遺孤的中國人給我們做了很好的表率。

能夠感受到導演和製作者們是飽含熱淚和同情完成這部動畫的,不明白創作中打溼了多少稿紙。他們給了另一個世界,讓成田和小節相聚,讓小節拾回糖果盒,並讓盒子裏重新裝滿了糖果。現實中或許更多的可能是成田也像媽媽那樣被草草火化掉,甚至不會有一個墓碑。但影片是高於生活的,反思的同時務必給活着的人以期望。即便文筆鋒利無情如魯迅,在《藥》裏,也憐憫的在瑜兒墳前平添了一個花環。

由於心裏有所準備,前面的情節還控制的住,看到小節在池塘邊的身影,小節與水中自己的倒影划拳的時候,眼淚決堤了,下巴猛烈抽搐着。那一刻,我想我理解了,《第五元素》裏,女主角外星人學習到地球人WAR這個詞語時,爲什麼那樣迷茫、驚恐、疑惑、顫抖。她不是在爲日本人哭泣,也不是爲中國人哭泣,她在爲戰爭哭泣,爲生命哭泣。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五):

感動與恐懼——《螢火蟲》“單純的太不單純”

電影就是電影,讓我們做一場夢,使我們在一段時間內沉浸於其所描述的意境裏,或讓我們獲得一種領悟,但無論如何那些不能僅僅是感動。這部電影反映的能夠說是日本人的典型反戰思維,從《螢火蟲之墓》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幾點:日本政府的可惡,日本人民的可悲,日本思維的可怕。看《螢火蟲》我真真切切地是埋沒在恐懼中的,看完後思考了許久,然後將我的想法和疑問說給也剛看完《螢火蟲》並且流着淚的女朋友聽,她也着實震驚了。

之前有人評論宮崎駿的作品簡單幹淨且寓意深刻,而高畑勳的作品感人但內涵曖昧。這次我算是細細品味了一番高畑勳。首先要強調的是我承認戰爭的煙雲下百姓永遠是最大的犧牲品,無論是侵略國還是被侵略國,百姓都是受害者(甚至百姓就是百姓,都不能用富有政治色彩的“人民”來替代)。至於我接下來想說的,只是我在悲傷遮掩的恐懼中看完這部電影后,對影片細節定性的撲朔迷離、導演高畑勳一類的日本人的反戰思維的分析與質疑,以及對影片深層次含義的嘗試性挖掘。畢竟,《螢火蟲》絕對不是一部單純的拿來感動的電影,如果有人說很感動,我也明白是什麼讓人感動的,感動的東西是不會有爭議的。

我們大可不必否定日本人善於反思的潛力,因爲從二戰廢墟中迅速站起來的日本絕對具有超乎尋常的自我控制力。但日本諳熟成王敗寇的道理,故日本人不會認錯,因爲認錯就是對其戰爭歷史和名族興衰史的全面否定,認錯就會使國民對決策層產生懷疑,從而影響到日本高效的執行機制,此刻的日本也就不是以前的日本了,此刻的成就似乎也要打折扣。且在認錯的過程中必然會丟失掉日本民族重要的精神,且稱爲類武士道精神吧。日本若認錯,將對二戰中被其侵略的國家與人民做出交代,但同時將無法對二戰中死去的戰士和做出貢獻的人民做出交代。日本軍國主義害了世界,害了日本國民,並永遠企圖欺騙矇蔽國民,他們想讓單純的國民永遠活在對政府、對歷史的“信賴”下,以持續良好的社會執行力。這也是爲什麼日本的國家機器能夠高效率運轉的原因之一吧。

實際上,這種類武士道精神很容易丟失,從姜文的那部被封殺的黑白電影《鬼子來了》中就對這種精神的失與得做了呈現,同時中華民族的劣根性和同化潛力更予以彰顯。有時我設想假如二戰日本戰勝,統治了大半的中國,並持續到此刻,可能日本已經不是原先好處上的日本了,也更不是此刻的日本。中華民族的同化潛力是一種難以顛覆的力量,任何一個小民族欲想統治中原大地,其結果但是是百十年後反被同化,這種巨大的力量是表面看不出來的。所以不想被滅族的話,人數較少的國家最好把統治中國的想法永遠永遠拋棄,否則你的人民將慢慢減少,你的精神和文化將被稀釋和遺忘。這也是爲什麼中華大地幾千年紛爭下來的結果卻是漢族獨大的原因。

日本戰敗,沒有實現東亞共同圈的擴張設想,這使他們(起碼是統治階層)在不認錯的狀況下良好的持續了戰前的精神,這對其戰後重建是至關重要的——彷彿每個日本人都堅信,日本是二戰的受害國,我們必須要重整旗鼓,自力更生,再創輝煌。這是統治階層永遠不想丟失的民族精神,相比來說對自己的國民承認戰爭的罪惡就變得消極和負面了。就如同一個在孩子眼中偉岸的父親告訴孩子自己是殺人犯並對不起孩子,那麼作爲社會罪人的孩子,將會對未來產生過多的恐懼和迷茫,在父親看來這不利於孩子今後的成長;繼而父親不如告訴孩子自己是被社會陷害而獲罪的,期望孩子珍視生命,銘記苦難,自強不息,爲父正言。對孩子來說,可能外界說什麼都永遠沒有父親說什麼產生的影響重要。

我一般不會寫影評,因爲做電影評論實際上是一個增加矛盾的過程。電影對導演來說大體有兩種好處,其一是給觀衆的禮物,目的是將盡量多的信息傳達給觀衆,無論是陳述的還是隱射的(比較極端的例子比如紀錄片或傳記電影);其二是導演給自己的禮物,這類電影大多是像導演自己的情緒和日記,世界上只有他自己能對其做出完備和正確的理解(比如大衛`林奇的《內陸帝國》)。對於第一種好處的電影,自認爲沒有做影評的必要,除了導演自身的失誤以外,想要表達的都會在電影中予以呈現或暗示,觀衆可根據自己的理解潛力和價值定位對電影做出屬於自身的理解。對第二種好處的電影做影評或多或少會扭曲導演的意志,低估導演的意志是對導演自我價值實現過程的侮辱,高估導演意志又無非就是自我意淫,這樣的電影更適合跟導演本人單獨探討,探討電影,更是瞭解導演本人。當然多數狀況下的電影都是兩種好處相互攙和的,只是偏重不同,組成爲導演的自我價值實現。

所以我不會過多評論《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的藝術表現力怎樣樣(從戰後日本國民的角度,從人性的角度,拍的很感人,更傳遞對戰爭的恐懼),只是透過這個電影我再次領略了作爲導演的高田勳和一類日本人看待和理解戰爭的方式——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或者故意不全面不深刻的(如果本片是宮崎駿監督或者導演的,效果可能不一樣,可能不會這麼感人,但反戰主旨會更加深刻;因爲宮崎駿又代表了另一類日本人)。是的,反戰誰都會說,絕大多數禮貌社會的公民都會反對戰爭,個性是侵略戰爭。而對於侵略戰爭關鍵的反思重點,就應置於侵略行爲的外在破壞與影響、侵略者對其侵略受害方的道歉、侵略行爲的客觀反省等等,並不該是欺凌他國後招致反擊而引發的單純的自憐。否則,日本人民的“反戰”永遠是可悲的。就如同一個人欺負另一個人,將其打殘了,事後欺人者並沒有向受害者道歉,只一味地說不該打架,原因是他打人的拳頭很痛而且自己也出血了,所以呼籲大家必須不要打架,否則會傷了自己的拳頭。不打你是因爲我明白疼,並不是我明白對你的傷害是可恥的、錯誤的。顯然這樣的反省於情於理於法都難以說得過去,一個只懂得自憐的人是不會把別人的痛苦放在心上,哪怕別人的痛苦是他造成的。敢問,這樣的反戰思維和

反戰作品是深刻的麼?這一類人真的對戰爭正確認知了麼?假設如果只是侵略行爲的結局不同,日本沒有戰敗,高畑勳這類日本人是不是就不會反戰了呢?日本政府領導下的日本國民是不是大多數都會永遠認爲二戰是正義的呢?這正是從描述戰敗片段的《螢火蟲》中傳遞出來的意味——因戰敗受傷而反戰——這是一種下意識,一類日本人的可怕的下意識。(能夠想象認知潛力不完全的日本孩子會對《螢火蟲》怎樣看,對歷史怎樣理解,認知完全的日本成年人看又能如何呢,無非是自憐、自憐、然後反戰而已,歷史的章節同樣是在遮掩下殘缺的)當然,這與電影本身無關,什麼樣的思維拍成什麼樣的電影這是註定的。

確實,我也承認在國與國的歷史演變中,弱肉強食屬既定社會慣例,弱肉強食的`本質不變,形式已經變化了,沒有任何國家能夠不計後果地發動原始粗暴的侵略戰爭,弱肉強食基本要靠科技和經濟的力量了。但這並不代表過去原始粗暴的侵略能夠獲得默認和開脫,個性是禮貌社會更要有基本素質和姿態,對待歷史的錯誤態度在禮貌世界中也越發不能縱容。

我雖然不明白絕大多數日本人對二戰歷史事實是怎樣理解的,在信息媒介開放的當下,幾乎每個人都具備獲取歷史真相的途徑,只是決定於他們想還是不想去獲得,或者願意或不願意去承認而已。事實一向都放在那裏,真與假無論是對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都會越來越明晰纔對,如果事實變得越來越不清晰,只能說明有人故意作祟或不願承認。日本政府不承認,日本人民自我憐惜,這種態度從1945到1988再到此刻都沒有太大改變罷,日本因二戰都傷得這麼痛,這讓被侵略的國家情何以堪呢。日本政府從侵略戰爭的失敗中自作堅挺着離開,欺騙自己人民的同時利用人民的痛苦掩飾自己的罪惡,將自己拉入二戰受害者的行列,而且是受原子彈攻擊的第一受害者(毫不掩飾的說,大多數日本人對二戰的記憶只是那兩顆落在頭上的原子彈吧),和世界人民比呻吟,政府帶頭不倡導認知錯行,人民也就放縱自己的歷史態度,畢竟真相是不光彩的啊。這無不揭示了日本政府的可惡,以及被欺瞞之下日本人民的可悲。我想作爲比較,德國的態度我就不詳說了,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村上春樹在一次演講時說道日本人“事情已經過去了”的得過且過的厭世情緒,這與日本政府歷長期以來秉承的作風是上行下效的。戰爭已經過去了,只要以後沒有戰爭就行了;歷史已經過

去了,只要不再發生就不需要對歷史做過多解釋;就像《螢火蟲》描述的只有戰爭的結尾而沒有戰爭的開始,只描繪日本燃燒的房屋而不思考聯合艦隊的炮彈落在了哪裏,只留下不要再戰的呼籲卻只向自己道了歉…….正如廣島核爆紀念碑上所述“請安息吧,我們不會重蹈覆轍”。沒有正確的對待戰爭的態度,戰爭的損失、戰爭的傷亡對一個禮貌國家來說都是空虛的數字。

一國政府總會在必須程度上欺騙國民,欺騙的目的可能是持續國內治安穩定、保證國民經濟運作效率等,欺騙的手段就包括了篡改歷史,日本做過,我們也做過。到頭來我們會明白欺騙纔是對自己的國民最巨大的侮辱和傷害,在時間面前沒有能永遠遮蔽的歷史真相,錯誤也永遠逃避不了,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世間是存在因果報應的,很多事情之間都存在聯繫,歷史和此刻就存在一種必然的關聯,如日本福島核電站泄露與戰後日本大力發展核電有着必然聯繫(一方面使日本對核力量的敬畏,另一方面是政府對民用核設施安全性的高估,可看作是一種對國民的欺瞞);日本大力發展核電與日本受原子彈攻擊有着聯繫;日本受核彈攻擊又和二戰侵略有着必然聯繫;到頭來能夠看出日本核電站的泄露與二戰侵略的關係。在自然面前人類是無力的,但在人類面前人類是有力的,政府和國家機器正是那麼的有力。地震、海嘯、泥石流這些不可抗力量是否就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患難和榮辱呢?顯然不是,很多東西都是人爲的、因果與共的,對歷史錯誤的隱瞞必將引致更大的報應(中國的我就不多說了,你懂的)。總之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也好人民也好,都就應對歷史負責,對此刻負責,對未來負責,不要犯下不願承認的錯,不要不敢承認已經犯下的錯,更不要在

錯誤面前孤獨的自憐,因爲那種自憐是可悲的。

對於《螢火蟲之墓》這部反戰片,它到底是單純的還是不單純的,我反覆觀看和思考都不能得出說服自己的結論,在感人的背後本片可能是“單純的太不單純”。導演所表達的爭議和歧義之處有很多,我說幾處。

1、哥哥爲什麼這麼愛妹妹這麼會逗妹妹開心卻在其他事情上如此慵懶和木訥,是爲了着重體現少不經事的哥哥即使什麼都不懂也懂得愛惜妹妹?還是另有表達,比如一個國家一個人如果不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只明白偷搶扒拿,或等待獲取侵略果實,只有死路一條。影片中哥哥一邊不勞不作,一邊忙於偷盜,一邊盼着父親回來,一邊走向死亡。這既傳達了自憐又傳達了自嘲不是麼。

2、妹妹如此信任哥哥卻也難逃一死說明了什麼,是戰爭的外在強制性麼?還是另有隱喻?可能將哥哥比作日本,妹妹比作日本國民,日本國民直到死時也不明白根本原因是什麼,還癡癡地認爲政府是爲了國民的好,卻不知政府害了自己。同樣的哥哥在外偷東西、入戶盜竊,不勞而獲,像極了侵略者的行徑,目的是爲了養妹妹,到頭來卻害了妹妹,而且妹妹還死在了甜蜜和滿足中。這是多麼大的諷刺,又傳達了無奈。

3、相似的,把監護人比作日本政府,孩子們比作日本國民,孩子並不明白它的父親在聯合艦隊打的什麼仗。得知政府軍戰敗的消息後,哥哥明白父親已死,忽然掉入了憤怒和恐懼中,爸爸爲了打什麼仗居然連我們都不要了,爸爸的戰爭還是正確的麼?在同一天晚上妹妹也死了,這絕不是無意安排的。對於妹妹的死,哥哥顯得異常的平靜,摟着妹妹屍體的他彷彿明白這會發生,明白即便住在飛機炸不到的防空洞裏也一樣會發生。還記得有位大叔對哥哥說“千萬不要和你的海軍父親失去聯繫哦….”,哥哥活下去的動力是他敬仰的父親,日本戰敗,父親死去意味着他沒有活下去的好處和勇氣,妹妹先死,好讓自己死的安心。這傳達了絕望。

4、在妹妹死之前哥哥給了妹妹一口西瓜,給了妹妹最後一口甜蜜,即使沒有水果糖,哥哥還是成功地讓妹妹死在了甜蜜中爲什麼要強調妹妹的骨灰是雪白的骨灰,想表達死去的日本國民是無辜的,而將妹妹的骨灰放在糖罐子裏還是想讓妹妹永遠甜蜜開心。哥哥只明白讓妹妹開心,卻不知怎樣讓妹妹真正的存活與成長,這是一種無尚崇高的愛,還是一種無知下的欺瞞?這表達的可能是在戰爭下的自暴自棄。

5、哥哥在妹妹快不行了才取出最後的存款是爲什麼?二戰時期日本國內通貨偏緊,日元的購買力相當能夠(1g黃金=1.5日元),幾千日元雖然不是太多,但足以救命,哥哥的取款舉動是在讓人不解。哥哥應具備的對妹妹毫無保留的愛是就應是如此表現的麼?還是因爲無知?事實上哥哥只明白讓妹妹開心,不懂得妹妹真正需要什麼,總喂妹妹吃糖是一種典型的敷衍,這種甜蜜和滿足是多麼的可笑。哥哥在妹妹死之前好像更會滿足自己的需求,明白妹妹死了才幡然悔悟。想想那句哥哥跟醫生的對話,醫生一眼就看出妹妹是營養不良,哥哥卻無知的認爲打針吃藥就能好(就像吃糖一樣),他根本不知對妹妹來說道營養的重要性。而且他還說“連我自己都吃不飽,還論什麼營養”,雖然不明白那裏中文翻譯的是否合意,如果合意,哥哥的話難道不傳遞一種自私麼?

6、爲什麼哥哥整日偷東西終被農民抓住以後暴打一頓,被送至派出所,警員對孩子十分寬容,農民說“偷東西是重罪”,警察卻說“那你怎樣能能把他打成這樣….”。這一幕怎樣理解?是想表達日本的侵略只但是是想偷點東西,因爲自身資源有限,但你們也不能把日本打成這樣,日本的行爲就算是錯了也因收到國際社會的寬恕,畢竟我們資源有限,被生活所迫不偷不搶怎樣辦呢。同樣的,影片開始沒多久,在美軍的一次轟炸中,一位日本人拿着刀對着天空大喊“我們究竟犯了什麼錯,要滅絕我們!”。這到底是在體現日本國民的無知呢還是在爲日本國民喊冤呢?我想此兩個片段細節是在爲日本喊冤,表達着一種憤懣。

哥哥最終的死是什麼原因,餓死的、思念妹妹而死、對父親地痛恨、對戰爭的絕望而死。估計都有。所以我說《螢火蟲》“單純的太不單純”,想單純地表達戰爭對自己的傷害,有不單純地傳遞着,無辜、不滿、自嘲、憤懣等情緒。另外還有諸多能夠斟酌的細節,讓我感到導演的複雜情緒和矛盾。這些是他想傳遞給觀衆的麼?若不是,則算我高估了導演的潛力,大家感動一下算了。將電影想的深一些,是我抱着對這部還不錯的電影負責的態度,並不想和很多女孩看完一樣,只被兄妹情感動了,只被“這麼可愛的小女孩都被餓死了”感動了。導演明顯想表達的很多,導演明顯想說的還沒在本片表達完。當然,這與電影本身的藝術表現力無關。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六):

如果你是來尋找感傷的,那你就要失望了。這部堂而皇之登上影史的僞善電影爲我不齒。

不要被這種僞善的僞藝術迷惑。說到底,這只是一部電影,而電影除了是藝術以外,更是一種手段,它是僅僅表達編劇、導演的思想的一種宣傳手段,是一種蠱惑力量極強的媒體,沒有主見者很容易跟隨導演的視角去思維。導演能夠在電影中隨心所欲地偏重他關注的重點同時能夠隨心所欲地淡化他不關心的東西,給予觀衆他想要表達的東西,並讓觀衆深深信服——只要電影本身製作的足夠精良,而和史實不需要有任何關係。

我把這部電影歸爲“日本軍國主義三步曲”之一。其他兩部是《男人的大和》和《我正爲君去死》。我們完全能夠想象一個日本青年,少年兒童時期看了《螢火蟲》做童年鋪墊,然後便從《男人的大和》裏學會如何去做一個“男人”,最後慷慨“赴死”。

看起來好像講述可憐的兄妹倆在戰爭中相依爲命的故事,但是,故意把故事開始在戰爭就要結束,日本本土開始受到空襲,國內大動亂開始,這一點從一開始就讓我很不痛快:那麼戰爭是怎樣開始的?日本人在戰爭中扮演什麼主角?那麼前幾年日本在全世界橫行又怎樣說?影片對此沒有給出任何答案。只是故意選取兩個分不清世事的未成年人來做主角代表全體日本人,好象日本人都是像這對虛構的兄妹倆那樣,在一場無辜的戰爭中顛沛流離,透過這對虛構的兄妹的經歷模模糊糊地告訴觀衆:“我們不明白戰爭是怎樣開始的,但我們明白戰爭是全人類的浩劫!讓我們遠離這場災難,千萬不要再重倒覆轍!”如此之巧妙!在這番大道理之下,就在日本要全面戰敗之時,他們突然變成了手握白鴿的和平主義者。一下子,作爲最殘暴的日本人沒有了,日本人在全世界犯下的最殘暴的罪行也沒有了,只剩下在戰爭中飽受痛苦可憐的日本受害者;作爲殺人如麻的劊子手日本人不見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兄妹倆,只剩下悽美的飛舞的螢火蟲。對於日本所犯下的勝之數倍的罪行,片中沒有一丁點、一絲一毫的提及或是暗示,描述的完完全全、僅僅是日本受害者而已,而片中的主人公視角正是不懂事理的孩子,他們能有什麼罪呢?——真是名正言順的巧妙啊!影片

裏還安排了一個手拿軍刀的軍人向天上的美國轟炸機怒吼道:“爲什麼要把我們趕盡殺絕?”看到那裏,我覺得實在太好笑了:難道這位軍人不明白答案?不該明白他們的軍隊都做了什麼才招來美國飛機?從兒童主人公的無知無辜的視角中,順勢帶過軍事體系的無辜態度,一下子,整個國家的“無罪”態度毫不突兀的展此刻觀衆面前——毫不突兀地被理解了,不能不稱巧奪天工。影片兩兒童的父親是軍人,好像是海軍,但在軍中具體乾的是什麼則是留有懸念,沒有交待清楚,甚至兩個兒童也不明白父親究竟在幹嗎。或許導演是要給觀衆這麼一個印象:他們在戰鬥!就足夠了。但我要對這位父親的去向給一個靠譜的註解:他正在中國殺人。

在這種極力掩飾實情的狀況下,我不給予憐憫:就是這對虛構出的兄妹的所謂的遭遇和死法,我甚至能夠說,對同時冤死在中華大地上的中國人,簡直就是天堂般的幸福了。如果你有時間爲兩個虛構的卡通人物悲傷掉眼淚,進而激發了你爲戰爭受害者痛心疾首和反戰思考,那麼你何不去爲自己的祖父輩,曾祖父輩的老人進一份孝心,或是去已故者的墳塋上注香?看畢此片,沒有產生一點點這種想法吧?可他們是你的親人和同胞,他們是貨真價實的戰爭親歷者和受害者!難到他們竟比但是兩個虛構的電影卡通形象更值得你落淚?然而這就是現實,這就是電影,這就是媒體對人思維的引導和教唆。

反觀德國人,他們對待戰爭的態度沒有遮掩,沒有虛構,這個民族從內心深深地反省了。以色列的猶太人紀念館,德國人捐的錢最多,荷蘭作家布魯瑪在《恍惚有無前朝罪》中寫道:德國總理博蘭特跪在猶太紀念碑前,但沒有一個日本領導人有這樣的舉動。在德國,否認戰爭罪行的是一小撮被警察追捕的極端主義光頭黨;在日本,卻是首相、國會議員、內閣大臣和歷史學家。反觀德國的二戰題材電影。或許《鐵皮鼓》沒那麼“唯美”,沒那麼感人,沒那麼引人入勝,但我從中看不到虛構和掩飾,只有對納粹的無情諷刺和對當時德國人民思想的深入揭示,奧斯卡一家人在納粹影響下如癡如醉的癲狂狀態和蘇聯人來的時候那種恐懼害怕,我願意相信:那就是真正的德國民衆。而對於日本人,涉及二戰,他們只談原子彈。

我甚至能想象出這樣一幅場景:一箇中國人和一個日本人討論二戰問題,各自闡述了本國在戰爭中付出的慘重代價,日本人態度很誠懇也很友善,出於禮貌,中國人沒有抨擊日本那些衆人皆知的戰爭罪行,兩人都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反戰態度,也都表示了對原子彈的毀滅力量的擔憂,最後日本人感慨一聲,“唉!沒想到中國在二戰中也遭受了這麼大的損失,咱們兩國可真是難兄難弟啊!”中國人大吃一驚,說不出話來,直到這時,他才明白,他面前的不是反思者,不是懺悔者,而是“大日本帝國”的“和平愛好者”。居高臨下,選取“和平”的態度,反倒是他的施捨。我只能說,全世界的人都能夠宣稱自己是二戰的受害者,只有日本人不能夠。

我也請大家看看這部片子,仔細看看,它到底是如何描述這段事故的,從中透露出來一個民族對二戰的態度上的差別是什麼。

張開你的眼睛,多加思考吧!如果你還連“電影”究竟具有何種魔力都沒有弄清,就請別再說什麼“我個人認爲很不錯,很傷感的動畫”之類的話,被愚弄了還要陪眼淚。“傷感”只是一種的電影手段,任何導演都能拍出來,只是,我們的祖輩,我們屈死的,被虐殺的同胞聽見了你的話能安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