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感動中國觀後感(15篇)

感動中國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感動中國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感動中國觀後感(15篇)

感動中國觀後感1

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我印象最深的是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進出極爲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紮根這裏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教書育人,共培養了6屆共149名學生。陸建芬現在還是代課老師,1個月的工資才230元。夫婦倆第一次來到北京,連照相機也沒有。是他們,爲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評委給他們的頒獎詞是: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爲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多麼可敬的教師呀,在最艱苦的環境中拼搏,爲了能後代學到知識,他們付出了一切,卻無怨無悔,這種精神深深打動並激勵着我,我也是一名教師,在較優越的環境中教書,還時而有些抱怨,叫苦喊累,真是慚愧,今後我要立足本崗,腳踏實地,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感動中國觀後感2

令人期待的《感動中國20xx頒獎典禮》落下帷幕,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心中五味雜陳,幾度眼眶溼潤。

獲獎者,有紮根大地的人民科學家鍾洋;有爲雪域高原送來溫暖的郵遞員吉美多吉;有身在市井卻隻身勇鬥歹徒的呂保民;有捐出千萬積蓄只爲家鄉發展的馬旭夫妻;有堅守海島32年盡職盡責的王繼才夫婦;有臨危不懼冷靜應對絕境的民航機長劉傳建等等。

平凡的生活中亦可見不凡,他們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忘本心,堅持信念,因而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正如鍾洋所說“不是傑出者才善夢,而是善夢者才傑出。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着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人民。”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幾年,而是一輩子。幾十年如一日,將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奉獻給他人。

雖然他們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着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巨大的正能量,溫暖人心,使人觀後心生感動。看了他們的事例,再想想自己的生活,相較下感覺我們好像生活在溫室,生活中遇到的些許痛苦便不值一提了。

感動中國觀後感3

爲人民掃除雷患,爲戰友血染雷場,他是人們的英雄——杜富國。杜富國英勇負傷後,軍地領域機關和醫療機構全力進行搶救,經多級醫療機構接力營救和精心治療,目前杜富國已脫離生命危險。

英雄流血顯本色,壯舉定乾坤。入伍以來,總對戰士說:“你退後,讓我來。”在一步查明情況時突然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戰友一側,將戰友推開。他用驚天一擋書寫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榮光。認準了路,並下定決心地走下去,必將成就一番作爲。面對危險“讓我來,髒活累活我先來。”開闢通道“跟我來,遇到困難我先來。”杜富國這種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值得弘揚。一身男兒血,滿身男兒漢,這位堅強的杜富國醒後,只問隊友張波有沒有受傷,隊友張波說:“沒受傷。”杜富國才放下心來。

杜富國受傷後仍爲國家、人民獲得安寧的國家感到自豪、高興。於是,《感動中國》授予杜富國說:“你真是臨危豈顧生。”

“你退後,讓我來!”這短短六個字,鐵骨錚錚。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讚。

感動中國觀後感4

何玥,十二歲,是一個品學兼優,樂於助人的女孩。在汶川大地震期間,何玥不僅捐出了自己省吃儉用的零花錢,還勸服父母各自捐了一個月的工資。可即便這樣,上天仍是讓他受盡了病痛的折磨,讓正值花樣年華的她換上了腦瘤。可命運多舛的她卻如天使般善良,在她得知自己的時日不多時,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做出了一個令常人無法想象的決定----洗後無償捐獻自己的器官。在農村,許多人認爲在人死後還要在身上動刀子,拿走屬於自己的器官,不吉利,是對死者的冒犯。可是天使般的她卻不怕,在彌留之際還想着幫助他人。在我心中,他就是一個天使,帶着微笑和散發着光輝的光環,揮動他純潔的翅膀飛翔。

她捐贈的器官救助了兩名尿毒症患者和肝癌患者。其中的一名患者家屬特地從藏族趕來爲他獻上了潔白的哈達,從此兩家人變成一家人。

她的爸爸在感動中國的現場演講,他不能哭,因爲他的女兒何玥在面對病魔時都沒有哭,所以他也沒有哭。我覺得他好堅強,好堅強,令我自愧不如。他用他的行爲感動了他的父母,感動了我們。

就如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他頒獎詞中所說:“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你生命最後的閃光照亮整個世界,也照亮了生活。

感動中國觀後感5

今天,我觀看了《感動中國》,令我印象最深人物的是一個小女孩――何h。

何h在小學即將畢業的時候,不幸患上了惡性小腦膠質瘤。儘管何h在努力地與病魔抗爭着,但是,醫生還是告訴她,她的生命維持不了三個月,這讓何h的家人痛苦萬分、悲痛欲絕,在何h的生命燭火即將燃盡的時候,何h說,她的遺願是在死亡之後把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器官的人,這一句話震動了何h的家人,她的父母起初不同意,他爸爸還罵了她一頓,但是,最後他們還是尊重了何h的遺願,在何h的生命燭火燃盡之時,她的器官拯救了三個人,還有一個受益者―索朗旺青都跑來感謝何h,是何h讓他獲得了重生,但是何h的家人心裏是什麼滋味啊!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眼睜睜的看着別人有困難而不去幫助,甚至家人需要你身體的器官也絕不捐獻,這些人和何h比起來是多麼的卑微啊!我們要學習何h先人後己的這種精神!

感動中國觀後感6

2月10日,中央電視臺播放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晚會,這不僅是一次愛的聚會,更是一次讓人們備受感動的盛宴。

雖然現場只有十位感動人物,但是足以給了我極大的震撼。黃旭華,是我國第一代核動力潛水艇創始人之一,有人這樣評價他:誓言無聲;劉盛蘭用撿垃圾賣出去的錢來給貧困的學生捐款,他這種崇仁厚德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胡培蘭,是一名醫生,98歲高齡了仍然堅持工作,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所有醫生學習的榜樣;像姚厚芝,知道死神即將降臨到自己身上時,她就用生命的最後一點時間爲她的女兒和兒子用線繡了一幅清明上河圖,長22米。他用了3年半的時間才繡完了,她在講臺上說:“我要用最後一口氣來表示我愛我的孩子,這是一種多麼深情的母愛呀!

感動,感動無處不在,假如你們班有人生病了,你去看望他並且給他輔導功課,他就會被你的行爲所感動。

看過《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的朋友們,我相信你們的心靈一定用聖潔的泉水清洗了一遍,留下了感動和愛。

感動處處在人間,我們的生活也因感動而變得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觀後感7

今天下午的第二三節課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中國第一個人造衛星是孫家棟設計的。

有一次,某棟樓着火了,王鋒他爲了救四十多位人的生命,自己衝進火海中救了四十多人,本來自己能活下來,卻因爲自己衝進去救人自己去世了。下一個是支月英,她是一個小學教師,她愛她的學生勝過她的女兒,甚至她的女兒說過她的媽媽是一個好老師,但不是一個好媽媽。她村裏邊的人都說她是一個傻子,她說:“我是一個傻子,山裏頭需要我這個傻子”。支月英完了就是秦玥飛,他一到村裏不熟悉村裏的生活,村民們一開始都嫌他用水用的多,到了後面,他爲了修一條水渠從他的工資裏一點一點的攢了下來,最後他把這條水渠修好了,然後就是張超。他是一名飛行員,在他第一次上艦的時候出了一次意外去世了,在他摔到地下之後問團長:“團長我還能不能上艦。”我佩服他的精神。我從他們身上感到了很大的精神,有樂於助人的精神,還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也要幫助別人,長大後像他們一樣學習他們的精神,做一個勇敢、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感動中國觀後感8

星期六上午,我觀看了一個叫《感動中國》的節目,故事情節非常感人,好幾次我都留下了感動的淚水,他們的故事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感動中國》一共講述了十位令人感動的的人發生的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老師。他九歲時,父親出車禍死去了,只有母親和他相依爲命。現在,他的母親患了嚴重的老年癡呆症,陳老師就用小時候母親揹他的布帶來揹着他的母親去教學,陳老師凌晨一點要叫母親起來大小便,早晨五點還要起牀爲母親梳洗打扮,然後再去上課。他每天都要照顧母親,喂母親吃飯,喂母親喝水,給母親洗腳......陳老師還做了一個照顧母親的一個時間安排表,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他什麼時間爲母親做什麼事情。看到這裏,我的眼淚便情不自禁的流了出來。這時我想起了我們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有的還要父母餵飯,有的讓父母給洗腳.......反正我們什麼都需要父母的照顧。想到這些,我打算長大以後也要向陳老師一樣,做一個大孝子,回報父母、孝順父母。

《感動中國》中,陳斌強老師的故事真感人!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會感恩,孝敬老人,孝順父母。

感動中國觀後感9

今天我們在學校看了一部影片,名字叫《感動中國》。主要講了幾位感動全國人民的偉大人物。

其中最讓我深刻感動的是劉盛蘭爺爺。劉爺爺今年90多歲了,但是很有精神。他很熱心,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十多年都沒吃過一塊肉。要問他爲什麼這麼艱苦,是因爲他把所有積蓄都捐給了貧困兒童。十年來,他捐助的錢共有十多萬元,而自己的花銷每年才一千元,其中大部分錢都用來買報紙,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哪些地區有貧困兒童需要資助。他每天還要撿瓶子,廢品。在城市裏賣5分,村子裏3分錢都不要。走進他的屋子,只有簡單的牀鋪,破舊的桌子,上面放着他資助的學生的照片。他收集的廢品堆得到處都是,可想而知他的生活有多艱苦。

他很有魯迅那種“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精神。村裏的人經常嘲笑他,但他從不理會,堅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做個好人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人,劉爺爺就做到了這點,,他資助了100多名孩子,這些孩子都深深的記住了這位可敬的老人。現在劉爺爺已躺在了病牀上,每天都有七八個孩子來看他,都會給他錢,但是他堅決不收。

劉盛蘭老人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感動中國觀後感10

在我們的身邊有着許多的最美,也有着許多的感動。今天,開學第一天,學校組織了學生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20××年度的“感動中國”人物,他們爲國家、民族貢獻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其中,主動捐獻器官的小學生何玥的故事最令我感動。

何玥是一位乖一巧、懂事、善良的12歲女孩,可她卻永遠地沉睡了。20××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之時,被查出患有高度惡一性一小腦膠質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復發,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在聽說生命只剩3個月時,她的家人非常的傷心,唯獨何玥非常堅強,她不僅沒有哭泣,而且還在腦海裏形成了一個偉大的決定:死後,一定要把自己的器官無償獻給需要它們的人。當何玥向她的父親述說了自己的大膽決定後,嚇了一大跳的父親把何玥罵了一頓,但這仍沒有改變何玥的想法,何玥哭着說:“我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一媽一媽一含淚同意了。現在,何玥走了,她的父母十分傷心和不捨,但還是完成了她的最美遺願:將器官無償捐獻。她的兩個腎救活了兩個患尿毒一症的小夥子。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雖然何玥的年齡不大,可是她的心卻是那麼大,那麼美……

感動中國觀後感11

陶豔波:兒子失聰,爲了讓兒子考上大學,48歲的陶……辭職陪兒子一起學習,12年苦讀,兒子如願考上大學。

星期五晚上,我收看了《感動中國》。裏面有着許多感人的事和人。《感動中國》裏面,雖然有很多感人的事蹟,但令我最爲感動的,無疑就是陶豔波對兒子的付出和愛。陶豔波的兒子耳朵聽不見任何聲音,但兒子的'夢想就是考上大學。陶豔波因爲兒子的失聰,對他寵愛有加,對於兒子的夢想,自然是一直努力實現。因此,48歲的陶豔波辭了職,一直陪在兒子身邊陪讀。12年的苦讀,12年的苦苦付出,終於有了成果:兒子如願考上了大學。聽了這個家庭的事蹟,我不禁潸然淚下,爲陶豔波濃濃的愛感動。再轉過頭來回想,媽媽也是用這樣濃濃的愛來對待我的。而我呢?又是怎樣對待媽媽的?感謝《感動中國》,讓我懂得了許多,讓我反省了許多。

感動中國觀後感12

今天上午第三節課,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

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科學家黃大年。他面對着美國的優異條件和美國科研組隊的挽留,還是堅毅的決定了要返回祖國,來到了母校吉林大學。經過了五六年的時間,研製出了高科技。黃大年甚至爲了祖國,在坐飛機時暈倒了,到醫院檢查時,竟然得了膽管癌,最後,年僅58歲的黃教授去世了。

在生活中,我感覺我遠遠比不上他。他不僅比我懂得多,是一位科學家,還一個愛國人士,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而我,雖然成績優異,也天天說很愛國,卻沒有把什麼貢獻給了祖國。而他,當初,在美國那我好、優越的條件,去還是放棄了,回來建設祖國。在臨死之前還說:“如果我死了,你們一定要把我的電腦拿回去,那裏面有很重要的資料。”

他們的感人事蹟真的很偉大,我爲他們感動。

感動中國觀後感13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早早的起牀觀看《感動中國》。

這個欄目主要講了兩件事:其中,有一位叫陳斌強的老師,這件事主要講了陳老師五年如一日地帶着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症的母親上班,他每天五點起牀,再喊媽媽起牀,然後再給媽媽洗臉,他再做飯,先喂媽媽吃,再自己吃。

每當做完這些就七點多了,每次出門,陳老師就拿着一條布條,繫着媽媽。有一次,電視節目採訪,他說“雖然母親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她也不認識我了,但我知道,她是一定知道的,有一個人一直對她好,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看到這裏,我留下了眼淚,想想我自己平常不怎麼關心媽媽,但媽媽還是對我很好。我以後要多陪陪媽媽,多關心媽媽。

電視上採訪了一些陳老師的學生,一位同學說:“陳老師扶着他媽媽去大小便的時候,有時候偶爾會弄上一些大小便,只有我們前排的高訴老師,老師才知道,老師問我們髒不髒,我們說不髒,這是愛的印跡!”看到這裏,我再次留下了眼淚。

陳老師的事蹟會教育我們一生,這就是有孝心的陳老師!

感動中國觀後感14

高貴與什麼有關?職業?富裕?有時和一個好品質有關——題記

今天,我們在學校觀看了《感動中國》,瞭解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和偉大的人物,比如:見義勇爲的方俊明、鄉村教師格桑德吉、重情重義的陳俊蘭等十位偉大的人。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平民母親姚厚芝,雖然早已身患重病,但她還是堅持繡完了這幅長達六點三米的“清明上河圖”。這幅鉅作有幾千個還不到兩釐米的小人兒,每個小人兒穿的衣服也要繡,就算是專家每天繡八小時,也要繡上五年,她硬是三年加五個月就繡完了。

我不禁感慨萬千:母愛如江,這便是一個母親傾其所有,爲兒子繡出的一幅風景圖,母親用白髮做線,皺紋做針,繡出了一個傑出的人才,卻早已風燭殘年,一幅十字繡,繡出了濃濃的愛意,也繡出了蒼老的面容。現在,我們要去幫母親接下針線繡出另一個璀璨的人生。

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發現生活中的感人事蹟吧!

感動中國觀後感15

昨天晚上坐在電視機前靜靜的看完《感動中國》,看完欄目,心中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引起我久久的思索。是什麼樣的情懷使他們造就瞭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走進他們,叩問自我,在感動中找尋本真。

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豔、秦豔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後的焦急,此後他們開始關注尋親信息,並嘗試爲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20xx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爲了運營好網站,張寶豔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願者。20xx年,張寶豔提出的“關於建立打擊拐賣的兒童DNA數據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採納,DNA數據庫爲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不斷壯大,志願者發展到15萬多人,遍佈全國各地,成爲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站,截至20xx年11月,“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過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