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小孩不笨觀後感集合15篇

小孩不笨觀後感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孩不笨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孩不笨觀後感集合15篇

小孩不笨觀後感1

5月17日,於老師組織骨幹三期的全體老師觀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影片,看後真的有很大的感觸,故事的內容豐富、精彩,每一個故事都打動人心,讓人看了有時捧腹大笑,有時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腦將《小孩不笨1》和《小孩不笨2》這部影讓又完整的看了一遍。影片中的每一個畫面、每一個臺詞讓我在沉思和自省的同時又有很大的收穫。

收穫一:學會“愛”

無論你問任何一位父親或母親“你愛不愛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問題,他們都會毫無疑問的做出肯定的回答。可惜的是,絕大部分的父母即使心中有愛,卻無法恰當的把這種愛表達出來。影片中始終有這樣的一對矛盾: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這種愛是可以無怨無悔的爲了孩子下跪、甚至是獻出自己的生命,另外一方面是孩子感受到的來自父母的愛,是那麼的貧乏,甚至變成了仇恨,他們會說:“這個傢什麼都有,其實什麼都沒有!”。明明是世間最珍貴的親子情,爲什麼會讓彼此差點成了仇人?那就是“不會愛”。我們總喜歡拿着“愛”這個牌子做一些理所當然的事情,尤其是成人,我們把我們認爲是好的東西,一股腦的全部給孩子,卻從來不聽聽孩子想說些什麼。

“太愛,卻又不懂得如何去愛”,讓這樣的悲劇不要再重演了!“大愛無痕”,讓我們真心實意的去愛我們的孩子。

收穫二:學會“賞識”

影片以賞識教育貫穿始終,以一種詼諧幽默的方式演繹了父子之間、師生之間那種被塵封了多年的“愛”從禁錮到慢慢被打開的過程。在觀影過程中,或許我們會不斷的在埋怨這個家長怎麼能這樣教育小孩,這個老師怎麼能這麼

刻薄的說話,可當整部影片落幕時,一句句摘抄下來的臺詞活生生的擺在我們面前:

“你上次讚美別人是在什麼時候?你上次被別人讚美又是什麼時候?”

“現在的孩子已經越來越不好管教了,他們的門已經關了。你需要一把鑰匙,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就是這把鑰匙了,有了這把鑰匙,就容易溝通了。”

“如果有一個爛蘋果,我們應該怎樣處置它呢?扔掉嗎?好象有點浪費,也許還有能讓它再一次成爲好蘋果的辦法吧?那個辦法就是:把爛的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還能吃,而且還是特別甜的。”

“你知道每個小孩子心裏都住着誰嗎?是一個好孩子,一個壞孩子。只有常被稱讚的小孩子,他們心裏的好孩子纔不會被壞孩子藏起來。”

“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影片中的一個畫面、一句臺詞、一個問題、一聲質問,如同一本生動的教育理論,拋向了我們教育工作者。現如今,素質教育如火如荼的展開,可是中、高考評價方式在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的情況下,我們又不得不面對應試教育重重壓力,分數的高低依然是評價學生好壞和篩選學生的重要方式。這就使得老師和家長們往往把高分的孩子“供上天”,把低分的小孩“打入地”。其實,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會學習,成功的方式也絕不僅僅只有學習這一條路,如果我們能夠順應孩子的特點來進行教育,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用鼓勵性的話語稱讚孩子,或許不經意間的一聲讚許、一個擁抱,就是他們成功的動力。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給孩子們一個微笑,他們會還你一份驕傲。

收穫三:學會“溝通”

看完電影后,我爲成才爸爸——個不識字又殘疾的男人對成才的愛併爲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流淚……,爲TOM父親爲了兒子下跪而流淚,爲jerry想讓父母去看演出而付出的努力流淚,更爲兩代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而流淚。

每個孩子心中上都有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好的一面,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有很多時候對孩子來說大人的不理解和不相信,往往是造成隔閡的原因,隔閡一旦產生,那麼消除它就要花費比產生隔閡的兩倍或更多的時間。老師家長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就是不停的嘮叨囉嗦。把一件事說上幾遍,說是爲孩子好,但孩子聽進去的又有多少呢?經常以爲和孩子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是自己騙自己,每天聽着老師家長的嘮叨煩都煩死了,誰會在意都說些什麼呢?所以就成了孩子都是假裝在聽,然後是一邊進,另一邊出,只問一句“懂了吧?”然後就自己忙自己的去了。只要講了就等於是溝通了,這就是老師和家長陷入的誤區。

沒有溝通,就註定會產生衝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瞭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知道對方什麼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錯過的是什麼。溝通是架起兩代人之間的橋樑,讓我們蹲下來,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真正走進孩子們的世界!

作爲老師、家長,應多站在孩子們的立場上想,換位思考或許就能使“爛蘋果”不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裏。只要老師和家長積極配合,多與孩子溝通,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給予他們肯定,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將不難發現,其實孩子並不那麼壞。”

小孩不笨觀後感2

愛是一個令人陶醉的字眼,能創造出人們五光十色的生活,會給生活創造出無限廣闊的空間。愛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總是想得到別人認可、欣賞和讚揚的。但誰又能完全能做到這一點,投去欣賞的目光和說出讚揚的話語呢?那怕僅是一個微笑,一個掌聲,都能給人以無限的動力。今天看哪裏一部新加坡的電影《小孩不笨2》,使我對這個觀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影片中有這樣兩個場景使我感受頗深:

鏡頭一:9歲的Tom在學校商店裏偷了阿姨的錢,想不到商店的監控錄像告訴了警察真相,當Tom的父母氣急敗壞的回家拿起藤鞭就要教訓Tom時,Tom哭着說出了真相:學校馬上有一個演出,他是主演,當所有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邀請到自己的父母參加時,他的父母卻因爲要賺錢,不僅不聽他的請求,而且一次次把自己的“邀請信”丟進了垃圾筒……偶然一次在飯桌上,他聽到有人邀請爸爸演講,一小時別人要付500元,他就賣掉自己所有心愛的卡片,卻仍然湊不夠錢,而演出時間已經越來越臨近了,他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悔恨的淚,高興的淚,愛的淚……

鏡頭二:成才因爲違反校規而被學校開除,當他加入“黑的社會”之後,因搶劫而被毆打,正好被爸爸撞見,爸爸爲營救兒子而從過街天橋的臺階上摔下來,頭狠狠的撞在水泥柱上……當爸爸被推進急救室,雜貨店的胖阿姨告訴成才:“你知道你爸爸有多愛你嗎?爲了找到一所學校收留你,只會寫ABC的他,把我替他寫的英文求救信抄寫了163份,並且用殘疾的腿跑遍了新加坡一百多所中學……他太愛你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樣愛你……”成才的爸爸在彌留之際,希望當面感謝終於肯“收留”成才的胖校長,成纔去學校哭着求校長“騙”爸爸……當大家圍在病牀前送成才爸爸時,爸爸對成才說:“我一輩子是在棍棒和仇恨中長大的,我不知道愛,更不懂得如何向你表達愛……”然後他攢足最後的力氣說出自己剛剛學來的“I love you”跟兒子作最後的告別…… 這個世界,當越來越的人會說兩種語言(甚至更多),卻越來越不會最基本的“愛”的表達;當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奢侈時,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表達“愛”……在走向“文明和繁榮”歷程中,我們的心靈漸漸枯萎。兄弟之間,姐妹之間,母子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我們越來越無法真正走進彼此的心靈;在一切“正常、普通、世俗”的浸染中,我們的靈性慢慢變得冷漠、麻木,進而視一切“夢想、崇高和真誠”爲“迷幻、虛假和僞裝”!

在這個社會裏,人們越來越忙,生活越來越富裕,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越來越不知道如何表達愛。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朋友之間……越來越難以走進彼此的心靈。常此下去,我們的心開始慢慢地變得冷漠,開始慢慢地變得無情……愛、賞識、關懷將何時何地飄落、成長、開花?一系列的問題發生之後,人們(父母,老師)恍然大悟---原來"好"孩子僅僅需要多一點的愛,耐心,鼓勵和寬容。影片中老師把"不爭氣"的學生叫做沒用的"爛蘋果",末尾有這樣一幕:醫院裏,校長跟一個老師看見一個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把爛掉的蘋果扔掉,因爲用刀削去爛掉的部分,蘋果一樣可以吃,但是扔掉了,就浪費了,不會再有機會!就像學生,就像孩子,當他們犯錯時,老師和父母的打罵是對他們的否定,是對他們的放棄……

“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在什麼時候?你最後一次被人稱讚又是在什麼時候?很久,對嗎”這是《小孩不笨2》開場對白。電影反映新加坡(我認爲也可以反映我國的現況)的社會、教育和家庭問題,爲我們帶來深思。

“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影片中的 一位老師說,我們需要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多看學生的優點,少看學生的缺點”。如果把一粒爛蘋果丟掉,那麼什麼都沒了;但是,如果只是把爛的部分切掉,這粒蘋果還是一粒好蘋果。多稱讚別人,多看別人的優點。在影片結尾的演出中傑瑞說出:“每個人都有個夢想,有了夢想纔有希望,每個人都要有夢想,因爲夢想就是力量。夢想就象心中的太陽,讓世界都綻放光芒,夢想就是生命的方向,引導我們勇敢探索前方。”父母和老師都是孩子和學生的榜樣,無時無刻不影響着他們。要適當地教導他們,而不要一味地譴責他們,要教他們的是怎麼釣魚,而不是買魚送給他們。我相信每一個小孩都不笨,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天使。

小孩不笨觀後感3

每一個生命的成長,都有它奇異的色彩,或者繽紛,或者灰暗,或者一片空白,等待着各種各樣的填補。

《小孩不笨》是一部關於教育與成長的影片,在被放棄的班級裏,那些學生在家裏從父母那裏看到的是冷戰和漠不關心,得到的是埋怨和責罵,恨鐵不成鋼的責難甚至暴打;在學校接受的嚴格校規校紀的約束,一次次考試失敗的打擊,承受的是考試失敗後老師無情的諷刺和挖苦,優等生的謾罵與嘲笑;在社會上受到的是一些不健康現象的侵襲,品嚐的是對社會的朦朧無知和無奈;他樣對待如此等等,試想身處這樣的環境,他們的心裏是怎樣的失落、怎樣的無奈?誰不想得到肯定?誰不想到得誇獎?誰不想得到別人羨慕的目光追隨?是的,他們也想成績優異、當個好孩子、好學生,但是,他們不是不努力,只是因爲不懂得怎麼學習,就因爲成績不好,所以他們要接受各種各樣的嘲笑與挖苦。這就是他們接受的教育,這就是他們的成長,唯成績至上的教育、成長。他們的童年,本該天真快樂,但是事實上只是充滿了各種辛酸,因爲他們的成績不好。

今天,我們的社會不停地在討論教育的問題,而責任歸屬無疑是最熱的話題,那麼教育?學生單方面無止休的題海努力就能取得想要的優異了嗎?當然,答案是否定的。主觀努力、教師素質、周圍環境等等無一不是影響學習的因素。教育本不應該有門檻,本不應該有上下等之分,但事實上那裏的教育已經畸形了,早已偏離教育的本真。學校的老師,大多都戴着很深的有色眼鏡,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隨意打罵侮辱成績差的學生,卻沒有任何懲罰;成績差的他們,即使什麼都沒做,卻總是被請到校長室,讓被請來的家長和老師們一起責罵。他們沒有機會爲自己辯解,或者說即使他們說出真相,卻總被認爲是爲了減輕懲罰而說出的謊言――他們是沒有被賦予信任的權利。就像當文福他們放學後在等車的時候,一個上EM1的小男孩可以挑釁他們三個,說“沒想到EM3的人也會說這樣的成語啊!”。這無疑是對他們赤裸裸的歧視和諷刺,就因爲他們唸的是EM3!在學校,學生們被分了等級,在孩子們弱小的心靈裏因爲他人的不斷否定早已不再自信,覺得自己成績不好被分到差班裏,人生已經失敗了一大半。沒有了希望的努力,還怎麼繼續努力呢!

教育,本應因材施教。學習好當然離不開學生的主觀努力,但是把學習變成一件可怕的事,就只會讓人想要逃離。學習能力有高低之分,能學好的東西也各不相同,強求自不可以。就像魚兒永遠不能學會在陸上奔跑,但可以在水裏遊得快如離弦之箭。文福他們的幸運應該是從換了一個新的班主任李老師開始的,不同於以往的“有經驗”的老師不同,她一進教室就以一種謙和的、放低的姿態和學生交流,說自己上學的時候成績也不好,但是發現了一個好的方法就是沉下心來,去把它們的底兒摸清楚,最後就把他們打敗了這個鼓勵的方法。幸運的是李老師的不放棄總算讓幾個學生有了嘗試的念頭。她發現了國彬畫畫的天賦,並拿着國彬的畫去參加全國小學生繪畫比賽獲得了全國二等獎,這給了國彬莫大的鼓勵,無疑是給了一直處於灰暗世界裏的國彬送來一束溫暖而明亮的陽光。興趣與肯定,正是最好的老師。

教育,不應僅僅停留在學習課本知識的淺薄層面。當文福和TERRY被綁架後,terry說自己不會衝咖啡,不會在麪包上抹果醬,不會倒熱水。他說平時這些都是媽媽或者是女傭做的,自己都不會做。成長不是要被囚在金絲籠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基本的生存能力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如果只是個書呆子進入社會還怎麼生活?愛不是把孩子收藏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而是讓他們自己去迎接生活的風雨,接受各種成長的洗禮,讓孩子成爲一個獨立、自信、自尊、自強的人。正像今天網絡上風行的那句話:愛他,就放開他。父母不是孩子一生的奴隸,隨時隨地地爲孩子提供一切的幫助,除了學習課本知識,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需要他們去學習,探究,進而掌握。曾經那個“媽媽,水開了!”的畫面招來無數社會熱論,試想一個連火都不會關的孩子怎麼照顧自己以後的生活,又怎麼學會體諒和回報?溫室的花朵看似美麗其實不堪一擊。

不可否認,學校是一個教育的典型場所,關於學習,關於心態,關於人性。國彬的媽媽很不幸患上了血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骨髓源,李老師就發動本班的同學動員自己的家人去醫院做配型檢查,到最後學校的領導和所有的老師都參與進來了,這就說明學校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愛、交換愛、傳遞愛的地方。這不僅讓國彬媽媽重新獲得生命的光芒,還讓國彬和terry兩家誤會冰釋前嫌拾獲友誼。感化愛,也是教育的內容。只是,似乎學校的風氣出現了許多偏差,各種“拼”的花樣層出不窮,在各種各樣的呵護下,很多孩子是成長在沒有絲毫風雨的羽翼下,不懂生活之辛苦,不會理解,不會感恩。這是教育上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呢?教育其實牽涉到很寬泛的領域,所囊括的東西包羅萬象,不僅需要老師的傳授教育,還要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多方面努力。每個人的成長,總要經歷各種各樣的考驗,每個人都需要一步一步地進步,走過人生一段又一段的歷旅。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個人不會天生就笨,他們需要的是足夠的成長空間,良好的環境,不氾濫的關愛,被尊重,被信任,被鼓勵,被支持。

小孩不笨觀後感4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很多人都看過,也應該去看。因爲缺少溝通,讓孩子的心靈走向了墮一落,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他們對孩子對學生的愛。這部電影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而且更多的是感悟和思考——對孩子我們懂多少,我們怎樣才能教好引導好他們?

新加坡的這兩個家庭三個孩子,因爲忙而無法跟孩子一交一流,認爲拳打腳踢是管教的最好方法,卻不知道心和心的一交一流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傳遞愛的橋樑。他們只顧着自己的工作,只會打孩子,難道這樣就是管教孩子,這樣就是關心疼愛孩子嗎?有的家庭什麼都有其實家裏什麼都沒有,而有的家庭似乎什麼都缺,但擁有卻很多。

人總是想得到別人認可、欣賞和讚揚的。但誰又能完全能做到這一點,投去欣賞的目光和說出讚揚的話語呢?那怕僅是一個微笑,一個掌聲,都能給人以無限的動力。在這個家庭,傑利,成績都拿甲等卻很少得到父母的表揚,傑利的哥哥Tom作文不錯,但總是受到一媽一媽一的譴責……從未得到過父母的認可,對孩子要求很高。愛是一個令人陶醉的字眼,能創造出人們五光十色的生活,會給生活創造出無限廣闊的空間。愛的力量是巨大的,但過分的愛就等於溺愛,溺愛並不等於教育。

孩子的童年生活是天真無暇的,總是對一些事物充滿着好奇心,這個事物是怎麼來的,總想尋根究底,但他們卻置之不理。有一些事情我們直接解釋不了,但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巧妙地回答。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充滿着樂趣的,但是他們的卻沒有,父母只管着上下班,只管着工作賺錢,只管着孩子的學一習一,沒有和他們出去玩,他們之間沒有感情的一交一流,父母與他們缺乏溝通,讓他們感到的是父母的冷落而不是父母的愛。傑利要演出,他是主演,當所有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邀請到自己的父母參加時,他也想邀請自己的父母去參加,父母卻因爲要工作要賺錢而一再地推辭。傑利每晚都寫着希望爸一媽一能參加自己的演出在紙上,掛在爸一媽一的門上他們卻滿不在乎,漠不關心,而且一次一次地把傑利的“邀請信”丟進了垃圾筒……他那眼神看着爸爸一媽一媽一,多麼渴望,渴望父母能去看看自己的演出!爲了買票傑利賣掉自己所有心愛的東西,但仍然湊不夠錢,演出時間越來越臨近了,他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在商店就偷了阿姨的錢包……後來父母才知道真相,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流着悔恨的淚,高興的淚,愛的淚……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傳道受業解惑者,是學生心靈的培養者,是學生的知心朋友。那些學生學一習一不好,有位女同學考華文只考了十分,符老師沒有開導和鼓勵而是怒火沖天般的責罵,還要留下來補一習一直到懂爲止。是的,學生沒上進,老師有很大的責任,但在責怪他們強迫他們學一習一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想想自身是否有不當的地方,是否教學的方式出了問題,是否是對學生了解不夠。一所學校的“先進生產力”就是教師的教學能力,在學校,教師應以學生爲主,不能以自我爲中心,找到開啓學生心靈的鑰匙,因材施教,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只會誤人子弟。

學校是一個育人的地方,有着學校的規章制度。傑利的哥哥和成纔跟別人打架,學校要開除他們,父母苦苦地哀求校長,但他們爲什麼之前就沒有好好地愛他們的孩子,這難道不是他們的錯?學校給傑利的哥哥施行鞭刑,當着學生的面痛打着一個學生,學校有給學生受教育的義務,也有給學生懲罰的權利嗎?用類似的懲罰方式在很多學校都曾出現過,這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讓學生產生心理問題,會讓學生留下心理一陰一影,會讓學生對學校產生恐懼,有的甚至會危及到他們的生命。

爲了找一所能收留成才的學校,一位不識字腿又殘疾的爸爸找了一百多所中學……成才和Tom因搶劫而被毆打,正好被爸爸撞見,爸爸爲營救兒子而被推倒撞到地上……生命危在旦夕,他很愛成才,卻不知道怎麼愛。在彌留之際,感謝了校長“收留”成才繼續在學校讀書,還流着淚對成才說了他剛學會的英文“i love you!”。他們都歸還了老太太的項鍊,難道社會就不能寬容那些知錯能改的人嗎?更何況他們只是孩子。

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我們就不能多看他們的優點,爲什麼還要擴大他們的缺點呢?

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過錯誰不會不犯,人非聖賢,熟能無過?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一個不好的蘋果削去壞的還可以吃,但若是扔掉就什麼都沒有了。

父母和老師都是孩子和學生的榜樣,無時無刻不影響着他們。要適當地教導他們,而不要一味地譴責他們,要教他們的是怎麼釣魚,而不是買魚送給他們。現在仍然有不少的父母忙着工作賺錢,缺少了溝通,以爲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就足夠了,卻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賞識。

現在仍然有不少的老師只顧着上自己的課,缺少了一交一流,以爲只要機械式的灌輸知識就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卻不知道學生更需要的是老師的鼓勵和肯定。

在這個社會裏,人們越來越忙,生活越來越富裕,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越來越不知道如何表達愛。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朋友之間……越來越難以走進彼此的心靈。常此下去,我們的心開始慢慢地變得冷漠,開始慢慢地變得無情……愛、賞識、關懷將何時何地飄落、成長、開花?

小孩不笨觀後感5

教育學課,老師宣佈看電影《小孩不笨2》,教室裏一片沸騰,也讓我這個未來的老師的心受到了觸一動!

《小孩不笨2》這影片描寫的是三個還是孩子與父母一之間缺少溝通而發生的故事。學謙和傑裏是兩兄弟,由於他們的父母工作忙,每天很晚纔回家,他們和父母只能靠便條來溝通。學謙在缺少鼓勵和讚賞的管教下,父母總覺得他做得不夠好,本來成績很好的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弟弟傑裏爲了買下爸爸一媽一媽一一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讓他們去觀看他的演出,偷了阿姨的錢。成才更是因爲他爸爸不會教孩子的緣故,把成才越推越遠,最後用自己的生命才換回了成才的覺醒。

其實,我的和身邊的大多數的父母都一樣,都會有不理解,不讚賞我們的時候,他們往往忽略我們的感受。特別是當我們沾沾自喜等待父母表揚的時候,父母表露出來不懈的眼神,對我們的打擊猶豫跌入萬丈深淵。我記得在我小學時,每次期中、期末試後,我拿着獎狀回家,滿心期待着一媽一媽一的誇獎時,一媽一媽一卻擺出不在乎的臉時,我的心難過極了!我在想一句表揚的話有那麼難說嗎?我很不明白……

電影裏的經典對白,讓我得到了共鳴。老師說:“少看孩子的缺點,多看孩子的優點,是一把開啓孩子溝通的鑰匙。蘋果爛了,扔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如果把爛的部分切掉,還是一個蘋果。”其實是否能成爲一個好蘋果,這與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息息相關!

比如,在電影中,成才第一次認真完成了作業,而老師的反應又是怎樣的呢?冷嘲熱諷,把學生趕出教室。這樣的結果,讓成才和班上的同學失望了,覺得反正作業做好了也沒用,不如不做。其實在這個時候,如果老師能說上一兩句誇獎成才的話,叫其他同學應該向成才學一習一,那樣結果是不是會好很多呢!可是電影中的符老師,卻缺少了打開學生心門的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就是理解和看到孩子好的一面的能力,以及老師對學生部吝嗇的表揚。結果,符老師本一心爲學生費心費力卻只換來學生越來越討厭他,跟他的距離越來越遠,一交一流越來越難。還有一個場景,在學謙看到爸爸的電腦壞了的時候,第二天早上很早就起一牀一幫爸爸把電腦修好,送到辦公室,可是他爸爸卻直接往壞的方向上想了,反而怪罪學謙,說是他亂拿電腦玩,才把電腦弄壞的。這樣的理解,也不讓學謙解釋,冷冷的轉身走掉,讓學謙失望到了極點。看到這些時,我覺得很無奈,爲什麼父母就不願意花幾分鐘的時間好好聽聽孩子說話呢?爲什麼學校的老師就不能再學生做得比以前好的時候毫不吝嗇的給予讚賞呢?這些都已深深地傷害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啊!

還有,當我看到受到當衆鞭打的學謙,和被迫退學的成才,兩個人的絕望。學謙在鞭打之後的那個夜晚,在他引以爲傲的博客裏寫到:“今天,楊學謙死了。”而成才,在家裏,縮在小小的一牀一上,盯着早逝的母親的相片,他也只是個孩子啊,是多麼地需要父母的愛。可是,衝進來的父親沒有一句安慰的話,有的只是對成才的暴打。看到這些,我相信所有在觀看的同學都會感受到深深的絕望和迷失的痛苦。學校和父母的錯誤教育讓他們兩人走向了深淵,同時也讓我感到心寒!

慶幸的是,老師和父母終於在一次次的打擊和失望中瞭解到了孩子的真正想法。當傑裏哭着對父母說:“爸爸,我只是想買你的一個小時來看我的表演。”當看到學謙博客裏所記錄的委屈時。他們的父母終於知道了自己原來誤解了孩子們那麼那麼多,也知道了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是那麼的糟糕,其實孩子想要的只是理解和愛,再沒有其它。當學謙和成才絕望的時候,搶了老太太的項鍊,卻在真正的犯罪之前,歸還了老太太項鍊,卻得不到衆人的理解,無理的謾罵,讓兩個孩子又一次跌入深淵,但是,此時此刻,他們的父母出現了,當學謙的父親跪在老太太面前說讓老太太原諒他兒子時,當他絕望的求老太太要她作證是他搶了項鍊並非他兒子時,學謙在這一刻明白了,父母真實的愛。當成才的父親衝上去擋在衆人的拳頭下大喊:“不要打我兒子,不要打我兒子”的時候,成才也明白了,父親那種他不理解的愛有多沉重!

終於,在父母的愛的支持下,學謙做回了一個好學生,傑裏也如願等到爸爸一媽一媽一來看他的表演;至於成才,也發揮了他打架的特長,成爲了有名的冠軍級拳擊手,完成了父親對他的最後的期望!

從這部電影的最後,我們看到了,孩子其實並不是爛蘋果,只是因爲父母與老師不正確的一交一流方式和教育方式,才導致這麼多的誤會發生。其實在我們這些孩子的成長中,最重要的是愛,以及正確的愛的方式!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老師)。這是我看完這電影后最想說的一句話!

小孩不笨觀後感6

昨天去兒子學校開家長會,聽婁老師講了《小孩不笨》這個電視很值得我們去看,今天剛好放假,打開了電腦,靜下心來,好好地看了起來。

裏面的情節與獨白,真的讓我反思,很多地方都讓我流淚。是啊,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把郝老師那樣的鑰匙,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呀!

劇中楊學謙的博客和弟弟傑利的舞臺*白,我顛過來倒過去,看了好幾遍,真的很值得人深思。現在我把這些抄下來——

學謙的博客:......昨天晚上,看到爸爸的電腦出了問題,今天早上,他沒有把電腦帶去,我就花了點時間,幫他修好,希望弄好電腦後,幫忙他完成工作。沒想到,送到辦公室給他,他並沒有感激我,還把我罵了一頓。有誰可以告訴我,我該怎麼做才能不會被罵呢?今天,我的華文測驗竟然只拿了38分,付老師問我,要怎麼才能幫我,我告訴他,楊學謙已經被鞭死了。媽媽呢,只會罵我、逼我,不管我做什麼事,在她的眼裏永遠都是不對,不好。記得我剛升上中一的時候,有一次回家坐錯巴士迷了路,回不了家,我好害怕,我找到公共電話打給爸爸,他說他在忙,沒空聽我電話。迷路的感覺好可怕,天黑了,我纔回到家,媽媽還把我大罵一頓。慢慢地,我知道這個家,只是個讓我睡覺的地方,這個家表面上什麼都有,其實什麼都沒有。

學謙弟弟傑利的舞臺*白:爸爸媽媽終於可以來看我的演出了,更高興的是,他們已經找到了郝老師說的那把鑰匙。其實這把鑰匙一直都在大家的身上,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時常在鼓勵和稱讚下,跌倒了又站起來,當時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而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稱讚和鼓勵我們的話,在我們漸漸長大後,也慢慢變了,門也慢慢關了。多鼓勵人家,多看人家的優點,真的那麼難嗎?其實,大人和小孩都需要獲得人家的稱讚,可是爲什麼我們在稱讚別人的時候,總是那麼吝嗇呢!在每個小孩裏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有句話說得好:“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校長和付老師在賞識成才哥哥以後,所發生的奇蹟讓我們瞭解到,原來賞識也是一種強大的推動力,你看成才哥哥再也不是爛蘋果了,而這股推動力的發生,只是因爲簡單的幾個字,幾句話,或是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已經改變了很多事情。

是啊,其實小孩要的真的很簡單,並不是大魚大肉,也不是穿名牌,他們只是想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勵,給他們信任和動力。

試問,如果你們的家中養了寵物,你一定知道貓和狗都喜歡順毛撫摸。順毛撫摸,貓兒會高興,狗會搖頭擺尾。

其實人性中也喜歡別人順從他的意願,這點我不是批評好與壞,是說現實,多數人是如此,或者說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如此,真正可以聽批評逆耳忠言的人畢竟很少很少。

這說明什麼呢?中國人有句話說作隱惡揚善。是指在非原則性問題上,出於善意的態度,避談別人的缺點,更不要揭別人的瘡疤,讓別人感到受尊重,很舒服。這種不是虛僞,而是一種善意的人生態度,與人爲善的態度。

試問,假如你是孩子的教師,你瞭解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嗎?你真的會教孩子嗎?你會用更多的耐心去開導他用慈母一般的胸懷去包容他們嗎?你會給他們一個信任的眼神、給他們多一點鼓勵、對他們的一點點進步和努力給予肯定和讚美嗎?前一陣子,兒子回來對我說:“媽媽,我要跟某某老師理論!”當時我聽了嚇一大跳,忙問是怎麼回事。“媽媽,您先前不是在QQ上跟某某老師聊天時,說我怎麼怎麼好嗎?那天晚上上自習,剛好是某某老師帶我們,我分心了,做了小動作,講了話,這是我的錯,可是老師竟然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嘲笑我說:“你媽媽還說你怎麼怎麼好,看你這樣子,應該送你媽媽的單位(我的單位是未成年犯管教所)去改造才行。他憑什麼這樣說我呀!我最多也是做錯了事,還沒輪到犯罪呀!!”是啊,作爲一個老師,說這樣的話,是否有欠考慮呢?孩子也有自尊心呢!

試問,假如你是孩子的父母,你會不會總以忙爲藉口而忽略孩子呢?你會不會把工作上的、人際關係上碰到的一些問題帶回家發泄到孩子身上呢?你會不會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要求強加給孩子呢?孩子正在一天天長大,自己也是從他們那個時候走到今天的,多站在他們的位置考慮吧!多賞識他們、肯定他們、包容他們、告訴他們你愛他們。你會發現,他們真的好可愛,好美!

不管是老師與學生之間,同事之間,還是上司與下屬之間,讚美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是多麼需要他人的讚美和鼓勵,因爲在此當中,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樂趣和溫馨,同時也能增添自信。林肯曾經說過:“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美國鋼鐵公司第一任總裁夏布先生曾經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我天生具有引發人們熱心的能力,促使人將自身的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辦法,就是讚賞和鼓勵。來自長輩或上司的批評,最容易葬送掉一個人的志氣。我從不批評他們,我相信獎勵能使人工作有原動力。所以,我喜歡讚美而討厭吹毛求疵。如果說我喜歡什麼,那就是真誠、慷慨地讚美他人!”這就是夏布成功的祕訣。

學習上的一點點進步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被肯定,是人最期望的東西。當他們得到肯定、讚美和鼓勵後,會本能地煥發出更多的光和熱,更能發奮學習和工作,效果也更好。所以,別忘了我們身邊所接觸的人,真誠地給予你的讚賞,爲他們喝彩,你將會發現一個鮮亮的世界。

小孩不笨觀後感7

懷着一顆平靜的情緒觀看《小孩不笨2》,看完之後內心確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的Tom家庭背景比較好,爸爸大概是某手機開發公司的職員,媽媽時某雜誌社修改。他還有一個弟弟Jeery。這本來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幸福家庭。但是父母總是忙於工作,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瞭解他們,與他們溝通。成纔則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之中父親因爲年輕時與人打架而瘸了一條腿,並且是一個粗人,收入也很低。他不懂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只想讓他好好學習,一味的迷信“棍棒成才”這一原則。一見到孩子犯錯,他只會用暴力讓其改過。之後,應對父母與老師的失望,Tom與成才逐漸覺得自己被放下,再沒有人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在老師的眼中自己是個“爛蘋果”,在家人眼中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最後他們開始走上了歪路。

有誰能夠爲孩子想想蘋果爲何會變爛有誰能夠替孩子想想,成才與TOM爲何走上歪路,這就應是家長與老師都就應值得反思的問題。他們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在他們眼中,成才與TOM永遠只是個爛蘋果。其實孩子也以前努力過,努力讓自己變強。但是家長的所作所爲卻一次次的使他們失去信心。期望一次次的落空,最後他們徹底失望,TOM發出了“這天學謙(TOM的中文名)已死的感概,這預示着他們長時間所有的積累着的不滿最後如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再沉默中爆發。

我想其實無論是TOM的父母還是成才的父親亦或是老師、校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成才的父親爲了不讓因打架而被開除的兒子向自己一樣成爲一個廢物而求遍了整個新加坡的學校,最後還因爲爲了孩子而去世,這讓我熱淚盈眶。但是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愛並不能讓孩子所理解,所理解。一句時常掛在嘴邊的“Iloveyou”卻總不能說出口,孩子總不能聽到一聲讚歎。這使處於叛逆時期的孩子逐漸與他們產生代溝,甚至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向他們發出挑戰。

孩子也需要誇獎,需要讚揚,這個社會的標準已經超出了一個15歲所能夠承受的標準。只認定會讀書就必須是好孩子,從而逼迫他們讀書而忽視了孩子其他的才能。影片的結局我們也看到了,一向被大家所不認可,一向被認爲沒出息的成才最終卻憑藉着能打架而成爲了一名出色的摔跤選手。這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他實現了“打到全世界”。但這也是令人悲傷的結局,畢竟成才的父親也去世了。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片,推薦每個家長與孩子能夠淨下心來觀看,讓孩子與家長多多溝通。孩子也是人,他們需要更多的是關心與讚揚......《小孩不笨》觀後感7

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電影后,我被深深震撼了,心裏滿是道不盡的感動。每當看過後再開始慢慢回味那些鏡頭,便潸然淚下。說實話,我並不喜歡看這類的電影,它將我的眼淚耗盡,但又教會我許多東西。它也給我很多感受,有感動、有悲哀、有快樂,還有一點慶幸。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鏡頭:Jerry爸面目猙獰,瞪着雙大眼對Jerry說:“你爲什麼偷錢?你爲什麼偷錢?難道家裏沒有給你好的生活嗎?你沒錢可以向我要啊!就知道買什麼神奇寶貝卡,神奇寶貝卡已經很多了,纔不給你買!”Jerry爸雙手抓起Jerry,十分憤怒。Jerry小聲地說:“我上次聽到有人邀請爸爸演講,一個小時別人要付爸爸500元,我賣掉所有的神奇寶貝卡,但是錢還是不夠,所以我就去偷別人的錢……我只是想拿500元買你一個小時去看我的文藝演出啊……”。

看到這我鼻子一酸,眼淚像壞掉了擰開的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止也止不住,“我只是想花500元買你一個小時啊!”在我的腦海裏久久迴盪,我感到十分悲哀,爲什麼大人就是不理解小孩子,不會和小孩好好溝通,在外面賺更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錢不能填滿小孩內心的孤獨。好好的靜下心來聽他們訴說,一點一點將巨大的裂縫補合,這纔是父母應該做的。書上說:“人應該在家裏尋找幸福。家裏的幸福應有盡有。真正的快樂都是免費的。”但是如果每個家長都像Jerry的父母一樣,那麼家只是一個徒有虛表的字,在光芒背後是一座孤兒院。學會理解對方纔是最重要的。

令我慶幸的是我的父母十分理解和關心我,他們從不給我壓力。在學習和未來人生的道路上時常讚美我,也給我許多經驗和鼓勵。令人快樂的是,Jerry、Tom和成才最後都走上了一條光明的美好的道路,父母也開始學會與孩子溝通,結局也是十分溫馨和美滿。

最後我想說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正如韓寒所說:“既然30年前,我以一挑億,跑贏了其他所有的精子,那麼我生來必然是牛逼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要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就像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只要我們把蘋果爛的那一部分切掉,那蘋果依舊是好蘋果。所以,讓我們多多讚美別人,不要吝嗇於自己的掌聲,讚美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小孩不笨觀後感8

5月17日,於教師組織骨幹三期的全體教師觀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影片,看後真的有很大的感觸,故事的資料豐富、精彩,每一個故事都打動人心,讓人看了有時捧腹大笑,有時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腦將《小孩不笨1》和《小孩不笨2》這部影讓又完整的看了一遍。影片中的每一個畫面、每一個臺詞讓我在沉思和自省的同時又有很大的收穫。

收穫一:學會“愛”

無論你問任何一位父親或母親“你愛不愛自我的孩子”這樣的問題,他們都會毫無疑問的做出肯定的回答。可惜的是,絕大部分的父母即使心中有愛,卻無法恰當的把這種愛表達出來。影片中始終有這樣的一對矛盾: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這種愛是能夠無怨無悔的爲了孩子下跪、甚至是獻出自我的生命,另外一方面是孩子感受到的來自父母的愛,是那麼的貧乏,甚至變成了仇恨,他們會說:“這個傢什麼都有,其實什麼都沒有!”。明明是世間最珍貴的親子情,爲什麼會讓彼此差點成了仇人?那就是“不會愛”。我們總喜歡拿着“愛”這個牌子做一些理所當然的事情,尤其是成人,我們把我們認爲是好的東西,一股腦的全部給孩子,卻從來不聽聽孩子想說些什麼。

“太愛,卻又不懂得如何去愛”,讓這樣的杯具不要再重演了!“大愛無痕”,讓我們真心實意的去愛我們的孩子。

收穫二:學會“賞識”

影片以賞識教育貫穿始終,以一種詼諧幽默的方式演繹了父子之間、師生之間那種被塵封了多年的“愛”從禁錮到慢慢被打開的過程。在觀影過程中,或許我們會不斷的在埋怨這個家長怎樣能這樣教育小孩,這個教師怎樣能這麼刻薄的說話,可當整部影片落幕時,一句句摘抄下來的臺詞活生生的擺在我們面前:

“你上次讚美別人是在什麼時候?你上次被別人讚美又是什麼時候?”

“此刻的孩子已經越來越不好管教了,他們的門已經關了。你需要一把鑰匙,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就是這把鑰匙了,有了這把鑰匙,就容易溝通了。”

“如果有一個爛蘋果,我們應當怎樣處置它呢?扔掉嗎?好象有點浪費,也許還有能讓它再一次成爲好蘋果的辦法吧?那個辦法就是:把爛的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還能吃,並且還是異常甜的。”

“你明白每個小孩子心裏都住着誰嗎?是一個好孩子,一個壞孩子。僅有常被稱讚的小孩子,他們心裏的好孩子纔不會被壞孩子藏起來。”

“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僅有不會教的父母。”

影片中的一個畫面、一句臺詞、一個問題、一聲質問,如同一本生動的教育理論,拋向了我們教育工作者。現如今,素質教育如火如荼的展開,可是中、高考評價方式在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的情景下,我們又不得不應對應試教育重重壓力,分數的高低依然是評價學生好壞和篩選學生的重要方式。這就使得教師和家長們往往把高分的孩子“供上天”,把低分的小孩“打入地”。其實,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會學習,成功的方式也絕不僅僅僅有學習這一條路,如果我們能夠順應孩子的特點來進行教育,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用鼓勵性的話語稱讚孩子,或許不經意間的一聲讚許、一個擁抱,就是他們成功的動力。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給孩子們一個微笑,他們會還你一份驕傲。

收穫三:學會“溝通”

看完電影后,我爲成才爸爸——個不識字又殘疾的男人對成才的愛併爲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流淚……,爲TOM父親爲了兒子下跪而流淚,爲jerry想讓父母去看演出而付出的努力流淚,更爲兩代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而流淚。

每個孩子心中上都有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好的一面,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有很多時候對孩子來說大人的不理解和不相信,往往是造成隔閡的原因,隔閡一旦產生,那麼消除它就要花費比產生隔閡的兩倍或更多的時間。教師家長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就是不停的嘮叨囉嗦。把一件事說上幾遍,說是爲孩子好,但孩子聽進去的又有多少呢?經常以爲和孩子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是自我騙自我,每一天聽着教師家長的嘮叨煩都煩死了,誰會在意都說些什麼呢?所以就成了孩子都是假裝在聽,然後是一邊進,另一邊出,只問一句“懂了吧?”然後就自我忙自我的去了。只要講了就等於是溝通了,這就是教師和家長陷入的誤區。

沒有溝通,就註定會產生衝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瞭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明白對方什麼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明白自我失去的、錯過的是什麼。溝通是架起兩代人之間的橋樑,讓我們蹲下來,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真正走進孩子們的世界!

作爲教師、家長,應多站在孩子們的立場上想,換位思考或許就能使“爛蘋果”不會出此刻我們的生活裏。只要教師和家長積極配合,多與孩子溝通,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給予他們肯定,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將不難發現,其實孩子並不那麼壞。”

小孩不笨觀後感9

篇一

電影《小孩不笨》的一句臺詞說得非常好,即”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了地方就是資源“。如果說,尊重、理解幼兒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養的話,寬容幼兒則需要勇氣和更大的投入。教師要允許幼兒認識反覆的過程,需要我們有更大的耐性。

寬容,不是放縱,更不是溺愛,它有着豐富的內涵。寬容,是理解的繼續,也是理解最真實、最具體的體現。寬容應該有多種形式,各種形式的確定必須根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寬容,還應爲幼兒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擾,創造條件,讓幼兒”跳一跳“就可以達到的努力目標;同時要因勢利導,用愛心感染幼兒,尊重、理解、寬容有機地結合,提高與孩子交流的深度、廣度和質量,也使老師的愛心放大了更多倍。

望着那一張張天真可愛的臉,一切的煩惱與憂愁剎那間消退,生活的詩畫便在眼前飛揚,使心田燦爛,溫馨。”我覺得幼兒園教師是一個純真和美好的職業。有人形容幼兒教師永遠都是顯得那麼年輕和充滿朝氣。這種形容不無道理。當你面對幼兒那雙清澈無比充滿童真的眼睛時,當你聆聽着幼兒銀鈴般的笑聲時,每個人都彷彿又重新回到了童年時光。這讓我更加喜歡這個職業,讓我覺得這份職業如此純真美好,我無悔選擇了這樣的職業。在與幼兒一起相處的日子,多一份愛心,少一點虛榮;多一份理解、幫助,少一點指責、批評;多一份寬容、耐心,少一點責難、懲罰!這樣,讓教師的職業道路更加美好。

“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我們知道了怎樣更好地去愛我們的孩子,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作爲一名骨幹教師,我們要以紮實的作風潛心實踐,堅持不懈;要以自覺的精神對待學習,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氣躁;要以務實的心態思考問題,力求兼收幷蓄,博採衆長;要以獨特的眼光大膽創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獨運;要保持積極而健康的心理品質,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綜合素養,讓自己的工作、生活與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研究的狀態,讓自己的生命處於不斷探索與追求的過程之中。

篇二

看完《小孩不笨》之後,心裏頗有感觸。感觸之餘,我想起了現代的家庭教育問題。

父母都認爲,只要按照他們安排去做,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在小考、中考、高考中都能取得勝利,成爲值得他們驕傲的“天才”,他們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其實,父母們有反思過嗎?這種所謂的“天才培養模式”到底是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呢?

在《小孩不笨》這一影片中,我們都能很清楚地看到,父母一味要求孩子的高成績,最後導致了成才被學校退學,學謙成了學校觸犯校規的學生,這難道與家庭教育脫得了關係?

父母認爲只有高成績的孩子纔算好孩子,只有高成績的孩子將來纔能有出息。因此,他們不允許孩子發展其他與學習無關的愛好。在影片中,傑利作爲演講的主角,卻邀請不了父母來聽講座,因爲他的父母認爲這是很不正經的事;在父親節時,學謙用平時省下來的零錢去買了一刮鬚刀給父親,卻遭來了母親的捱罵,不好好學習整天只知道亂花錢,成才因爲華文考不好,被父親知道卻招來了一身痛打……久而久之,小孩不再敢把自己那些與學習無關的想法告訴父母,代溝逐漸擴大以到那種無法溝通的地步。然而,父母還過份自信,認爲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孩子,這一切都是對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鞭打教育似乎成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孩不笨》中經常看到成才被父親拳打腳踢,學謙時常被母親指着鼻子罵。在現代生活中,更有狼爸虎媽的鮮明例子。()試問,在打罵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有何快樂可言?父母的暴力在他們的童年留下的陰影,是一所北大就能抹去的嗎?

在《小孩不笨》的結局裏,學謙的媽媽辭去了總編的職位,理由是要回家管教孩子,因爲她意識到,她要時間去了解孩子,從中摸索出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我們從一出生就是個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是一臺只會爲成績而學習考試的機器,童年時期的孩子是充滿活力與想象力的,父母應該按孩子的興趣,由孩子自由發展,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和思想,讓孩子擁有享受快樂人生的權利。

然而,這裏所說的“自由”發展,是“相對自由”,並不是父母可以縱任孩子一切習慣發展,甚至是壞習慣也不加管教,如果一切任由孩子順從孩子,那只是溺愛孩子,如果說狼爸虎媽教是一個極端,則這種溺愛式的教育則是另一個極端。李天一被判了XX年則是溺愛教育的惡果。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尊重孩子的個性,在管教的同時,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父母應該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導人,而不是壓迫孩子發展的壓迫者,努力讓孩子快樂成長。

小孩不笨觀後感10

一年前,一個朋友推薦我看了一部電影《小孩不笨》,當我第六遍欣賞這部電影時依然感動於電影裏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鏡頭,每一個情感昇華點……“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幾時?你最後一次被人稱讚又是幾時?很久了,對嗎?”——這三句問句出現在影片一開始,叩問每一個人的心。也讓我想起了曾經最初想找尋的那把走進可愛的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

《小孩不笨》裏的每一個故事都那麼平凡卻往往又更能觸動我內心的那份感動。我爲學謙花費了自己卡里所有的錢給父親買剃鬚刀修電腦而感動;爲傑利想讓父母去看他的演出而付出的努力而哭泣;爲學謙媽媽爲了兒子辭去工作而感動;爲了學謙父親爲了兒子下跪而感動;爲成才爸爸——一個不識字又殘疾的男人對成才的愛併爲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感動……其實在整個情節裏無論是成才的爸爸、學謙、傑利的父母、還是華文老師,每一個角色裏都流淌着滿滿的愛,而也正因爲這深沉的愛的名義讓成才的爸爸對成才拳打腳踢以爲那是最好的管教方法;讓學謙、傑利的父母每天忙着工作賺錢,同時對兩兄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值;讓很敬業的華文老師總是帶着一份焦慮責罵學生,也許孩子不夠優秀,是因爲我們一直沒有給足夠的舞臺讓他們表達,以至於離教育的幸福感越來越遙遠……

這一切明明都是美好的,可卻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悲劇。一切只因爲缺乏溝通,沒有溝通,就註定會產生衝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瞭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知道對方在什麼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錯過的是什麼。從而讓愛的表達方式偏離了正軌,進而迷失了那把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一份帶着賞識的溝通。

“其實這把鑰匙一直都在大家的身上,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經常都在鼓勵和稱讚下,跌倒了又站起來,當時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稱讚和鼓勵我們的話,在我們長大後,也慢慢變了,門也慢慢關了。”

這讓我想起了偶然看過的一勵志電影《小孩不笨》觀後感篇文章《心的第三道門》:我的心有三道門,第一道門是開着的,爸媽隨便進,第二道門是關着的,爸媽總是不敲門就進,第三道門鎖上了,鑰匙藏在我的心裏,想進來就得先要鑰匙,須用心來。因而帶着一份賞識之心去溝通去打開他們心中那把鎖、那扇門纔是必要的。作爲老師的我更懂得了如何珍惜這把鑰匙——學會用放大鏡來鼓勵、讚美和欣賞孩子的優點。往往學生只需要老師一句暖人的話語,一個讚許的目光,就能使他們從軟弱走向堅強,從懶散走向勤奮,從失敗走向成功。“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師的讚美和鼓勵就如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讚美就如一座橋,能溝通師生間的心靈之河,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強。

工作第一年的第一節課上我記住了一個叫李小穎(化名)的女孩,她也許不算聰明甚至反應有點慢,但從最開始她回答問題時我都用心的關注她,鼓勵她,她有什麼學習生活上的心事會來找我溝通,在後來的每次單元測試卷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我同樣感受到了她的努力。賞識就是一股強大的推動力,而這股推動力的發生,是因爲你簡單的幾個字,幾句話,或許是你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改變了許多事,也許你自己都不知道。是的,每個小孩的潛能都是無法估量的,只要我們給予他們更多的讚賞,他們的潛能就可以更好的被激發出來。

所以我喜歡在學生的作業評語中畫上一張笑臉,有時會寫上“加油”!我覺得這樣的評語能鼓勵學生。這正如影片結尾傑利所說的“在每個小孩裏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有句話說得好: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

事實上需要鼓勵的又何止是孩子,每個人都追求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讚揚和欣賞。在孩子們的筆記本里曾經寫着的一句話“我喜歡政治,因爲您而喜歡”,何嘗不是對我的一種真誠讚賞,07(2)班的一個叫趙小康(化名)的智力相對較弱的男生的一個祝福電話(我當時很好奇他怎麼會有我的號碼,他一句不經意的話傳遞着他的一份用心“老師我是以前悄悄在門衛室記下來的”)這些何嘗不是一直鼓勵着我工作兩年多以來的每個日夜。

心理學家爲威廉傑姆斯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讚賞。原來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尋尋覓覓的那把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一直都在那就是——賞識之匙。

小孩不笨觀後感11

昨日去兒子學校開家長會,聽婁老師講了<小孩不笨>這個電視很值得我們去看,這天剛好放假,打開了電腦,靜下心來,好好地看了起來。

裏面的情節與獨白,真的讓我反思,很多地方都讓我流淚。是啊,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把郝老師那樣的鑰匙,那該是多麼完美的事情呀!

學謙的博客:……昨日晚上,看到爸爸的電腦出了問題,這天早上,他沒有把電腦帶去,我就花了點時光,幫他修好,期望弄好電腦後,幫忙他完成工作。沒想到,送到辦公室給他,他並沒有感激我,還把我罵了一頓。有誰能夠告訴我,我該怎樣做才能不會被罵呢?這天,我的華文測驗竟然只拿了38分,付老師問我,要怎樣才能幫我,我告訴他,楊學謙已經被鞭死了。媽媽呢,只會罵我、逼我,不管我做什麼事,在她的眼裏永遠都是不對,不好。

記得我剛升上中一的時候,有一次回家坐錯巴士迷了路,回不了家,我好害怕,我找到公共電話打給爸爸,他說他在忙,沒空聽我電話。迷路的感覺好可怕,天黑了,我纔回到家,媽媽還把我大罵一頓。慢慢地,我明白這個家,只是個讓我睡覺的地方,這個家表面上什麼都有,其實什麼都沒有。

而又不明白從什麼時候開始,稱讚和鼓勵我們的話,在我們漸漸長大後,也慢慢變了,門也慢慢關了。多鼓勵人家,多看人家的優點,真的那麼難嗎?其實,大人和小孩都需要獲得人家的稱讚,但是爲什麼我們在稱讚別人的時候,總是那麼吝嗇呢!在每個小孩裏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

有句話說得好:“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 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校長和付老師在賞識成才哥哥以後,所發生的奇蹟讓我們瞭解到,原先賞識也是一種強大的推動力,你看成才哥哥再也不是爛蘋果了,而這股推動力的發生,只是因爲簡單的幾個字,幾句話,或是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已經改變了很多事情。

是啊,其實小孩要的真的很簡單,並不是大魚大肉,也不是穿名牌,他們只是想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勵,給他們信任和動力。

試問,如果你們的家中養了寵物,你必須明白貓和狗都喜歡順毛撫摸。順毛撫摸,貓兒會高興,狗會搖頭擺尾。 其實人性中也喜歡別人順從他的意願,這點我不是批評好與壞,是說現實,多數人是如此,或者說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如此,真正能夠聽批評逆耳忠言的人畢竟很少很少。

這說明什麼呢?中國人有句話說作隱惡揚善。是指在非原則性問題上,出於善意的態度,避談別人的缺點,更不要揭別人的瘡疤,讓別人感到受尊重,很舒服。這種不是虛僞,而是一種善意的人生態度,與人爲善的態度。

試問,假如你是孩子的教師,你瞭解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嗎?你真的會教孩子嗎?你會用更多的'耐心去開導他用慈母一般的胸懷去包容他們嗎?你會給他們一個信任的眼神、給他們多一點鼓勵、對他們的一點點進步和努力給予肯定和讚美嗎?前一陣子,兒子回來對我說:“媽媽,我要跟某某老師理論!”當時我聽了嚇一大跳,忙問是怎樣回事。

“媽媽,您先前不是在qq上跟某某老師聊天時,說我怎樣怎樣好嗎?那天晚上上自習,剛好是某某老師帶我們,我分心了,做了小動作,講了話,這是我的錯,但是老師竟然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嘲笑我說:“你媽媽還說你怎樣怎樣好,看你這樣貌,就應送你媽媽的單位(我的單位是未成年犯管教所)去改造才行。

他憑什麼這樣說我呀!我最多也是做錯了事,還沒輪到犯罪呀!”是啊,作爲一個老師,說這樣的話,是否有欠思考呢?孩子也有自尊心呢!

試問,假如你是孩子的父母,你會不會總以忙爲藉口而忽略孩子呢?你會不會把工作上的、人際關係上碰到的一些問題帶回家發泄到孩子身上呢?你會不會把自我的一些想法、要求強加給孩子呢?孩子正在一天天長大,自我也是從他們那個時候走到這天的,多站在他們的位置思考吧!多賞識他們、肯定他們、包容他們、告訴他們你愛他們。你會發現,他們真的好可愛,好美!

不管是老師與學生之間,同事之間,還是上司與下屬之間,讚美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是多麼需要他人的讚美和鼓勵,因爲在此當中,我們不僅僅能夠感受到樂趣和溫馨,同時也能增添自信。林肯以前說過:“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美國鋼鐵公司第一任總裁夏布先生以前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我天生具有引發人們熱心的潛力,促使人將自身的潛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辦法,就是讚賞和鼓勵。來自長輩或上司的批評,最容易葬送掉一個人的志氣。我從不批評他們,我相信獎勵能使人工作有原動力。

所以,我喜歡讚美而厭惡吹毛求疵。如果說我喜歡什麼,那就是真誠、慷慨地讚美他人!”這就是夏布成功的祕訣。

學習上的一點點進步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被肯定,是人最期望的東西。當他們得到肯定、讚美和鼓勵後,會本能地煥發出更多的光和熱,更能發奮學習和工作,效果也更好。所以,別忘了我們身邊所接觸的人,真誠地給予你的讚賞,爲他們喝彩,你將會發現一個鮮亮的世界。

小孩不笨觀後感12

在最近的一堂班主任工作課上,我們觀看了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小孩不笨2》講述了兩個家庭失敗的教育經歷。Tom和Jerry成長在一個物質條件豐厚的家庭,但他們的父母忙於工作,鮮少關心他們,更時常施加壓力在他們稚嫩的肩膀上,疏離的家庭生活讓他們覺得不幸福。而Tom的好朋友成才,出身貧困,父親沒有文化,對成才的教育只有毆打,但他是愛成才的,希望成纔有出息,愛之深責之切,這個迷茫的父親也只能用棍棒來表達自己的期望。但成纔不懂,他埋怨父親不瞭解他,埋怨父親不讓他學習武術。Tom心底想做個好學生好孩子,但他的努力被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在一次嚴重的違紀行爲後,成才被開除,Tom被當衆鞭打。這讓Tom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陰影,他逐漸放棄自己,和好朋友成才一起誤入歧途。此時,Tom和成才的父母都在爲拯救自己的孩子做努力,恍然大悟的他們終於用真情感動了他們的孩子,讓孩子走上了正軌。Jerry是本片最大的笑點,由於缺少和父母親的良好溝通,單純幼稚的他經常擺烏龍,卻在家庭裏默默起着調和劑的作用。最後,他爲了爸爸能抽空去看他的演出,他不惜去偷錢,只爲買爸爸的一個小時,最終他也打動了父母,讓他們明白孩子到底需要什麼。除了講述家庭教育的失敗,影片還解釋了新加坡教育體制的弊端。Tom和成才的班主任,雖然全身心投入在教育工作中,但他用錯了方法,不斷的責罵讓學生們失去學習的信心與樂趣。在經歷與成才鬥毆的事件後,他慢慢摸索出了正確的教育之路,學着用鼓勵代替責備,多去看看孩子們的優點,最終找到了打開孩子們心門的那把鑰匙。同時,影片也懷疑了新加坡當衆體罰學生這項制度的合理性。體罰學生已經是對學生人身權利的極大不尊重,當衆體罰,更對學生心理造成難以癒合的創傷。

《小孩不笨2》是新加坡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影片夾雜着歡笑與淚水,讓觀衆在笑聲中感悟,在淚水中豁然開朗。影片不僅是對新加坡當前的教育問題的反思,同時也折射出中國當前的一些教育現狀。影片裏,讀書不好的孩子被稱爲“爛蘋果”。一顆爛了的蘋果難道全身都爛了嗎?不是還有許多完好的地方嗎?人也是如此,縱然他學習不好,或有很多缺點,但他並不是一無是處。也許他的特長在別的方面,也許他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像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的郭靖一樣,他從小就被認定是笨孩子,但他通過努力和身邊人的幫助,找到了正確的方法練習武功,成爲了一代大俠,比聰明孩子的成就還要高。《小孩不笨2》中的成才,雖然成績很爛,但是很有武術天分,在經過專業培養後,代表新加坡打入了全世界,這也是傑出的成就啊。讀書並不是未來的唯一出來,爲孩子考慮,就尊重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走適合自己的路。

同時,作爲一名未來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我也認識到方法和溝通的重要性。有的學生的確需要施壓纔有動力,但有更多沒自信的學生需要老師的鼓勵,因材施教是何等重要。而在和孩子溝通時,我們不能自顧自地灌輸思想給孩子,也要聽聽孩子的心聲,給他們釋放壓力的機會。前一階段,趙寶剛的青春三部曲收官之作《北京青年》走紅電視熒幕,其中男主人公何東辭掉公務員工作拋下未婚妻重走青春的行爲引起廣泛爭議。我認爲,這就是從小長期活在父母期望中,活在封閉的教育體制下的最終爆發。

何東並不是虛構的存在,他代表很多壓抑已久的年輕人的心聲,只是他更加勇敢。最終,身邊的人也都理解了何東,他也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曾經,我也是一顆“爛蘋果”,剛進初中的時候,成績還算不錯但沒有家庭背景的我被分進了普通版。這是一個“爛蘋果”集中營,沒有多少人想要讀書,課堂上比下課還亂。慢慢地,僅存的好學生都轉走了,老師也放棄了這個班,稍微難些的知識點,乾脆都不講了。爸媽看着我的成績一落千丈,終於狠下決心出了一把錢把我轉到好班。我以爲一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但新老師挑剔的目光,諷刺的話語卻深深傷透了我的心。

所有的老師都一樣,把剛轉進來的我視作拖油瓶,上課總用不耐煩的語氣提問我,隨便一個小錯,都會成爲拖累全班的藉口。那個時候,我真的覺得是人生是灰暗的,我很喜歡學習,也覺得自己很聰明,我只需要有個人能很耐心的拉我一把。好在,我的父母很體諒我,總是鼓勵我。他們教導我,要用自己的努力,讓那些看不起你的人後悔失望。在轉班後,我學習很刻苦很認真,成績慢慢提高,在初三那年,已經穩定在前十名。而那時,每個老師都已經忘了我曾經是顆“爛蘋果”,化學老師委任我當課代表,物理老師常誇我聰明,語文老師推薦我參加作文大賽??而這看似光榮背後的辛酸,只有我知道。

初中畢業後,媽媽在買菜時撞見了當時的班主任。班主任說,她最難忘的學生反而是隻相處了一年半的我,因爲那個時候她看走了眼,差點耽誤了我。我在聽後,並沒有太大雪恥之感,只是慶幸老師畢竟是老師,也會自我反省自我總結。而這段讀書時的經歷,也是促使我走向師範這條路的重要原因,我希望能幫助更多迷茫的孩子,找到他們本該有的尊嚴與榮耀。

我將來的學生,一定不會被稱作“爛蘋果”,因爲我會是那顆培養他們的蘋果樹,讓每顆蘋果,都以最飽滿的姿態落地。

小孩不笨觀後感13

小孩不笨,簡單的四個字就可以領會到影片創作者的用心:孩子能否健康成長不僅僅是先天的“聰明”或“愚笨”來決定,更重要的是後天的教育培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自己擅長的和感興趣的方面,以統一的學業表現爲標準,將孩子輕易定義爲“笨小孩”是一種極不明智的做法。

孩子成長的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從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出這三個方面的教育都存在明顯問題。

一、學校教育方面

學校裏固定的場所、專業的教師、規律的作息時間、穩定的學習進度決定了學校教育是對學生成長髮展最具有影響力的。細看影片中的學校教育,雖有可取之處,但仍不乏需吐槽之做法。

第一、分等級教學。影片中,學校依照學生學業表現將同一年級的學生依次分爲EM1、EM2、EM3三個等級。 EM1的學生被公認爲是會讀書的好學生,享盡優待;EM3的孩子們則是“被過濾之後剩下的不會讀書的”、“衆所周知都是無可救藥的”。這類似我國很多地方實行的“快慢班”制度:進入快班的學生猶如“人上人”,老師重視、家長稱讚、同學仰慕,當然也要承受相當重的學業負擔和升學壓力;而被分派入慢班的學生則“門前冷落鞍馬稀”,往往是優哉遊哉混日子,愈發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樣的做法在提高教學效果的短期目標看來是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和社會的協調來說是極不正確的。

第二、關於語言教學。一方面,忽略漢語的學習,是目前很多學校、教師存在的通病,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討厭學漢語、認識不到漢語的重要性、缺乏漢語表達交流的能力、甚至幻想自己變成不用講漢語的外國人。影片中那個老師講的話很是讓人觸動――“我們生活在這個環境裏,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的根。不懂華文,我們將失去了解中華文化的機會;不懂華文,我們就不瞭解自己的族羣;不懂華文,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麼!”另一方面,過分重視英語的學習。語言嘛,本來就是一個交流的工具,能夠靈活運用和順暢的表達自己就夠了。縱觀各種考級考證,各種艱澀難懂的單詞文章,這早失去了學習一門語言應有的樂趣和意義。

第三、對待學生差異性方面。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未經多少洗禮和雕琢的孩子更是各有特性。在對待孩子的差異性方面,影片中的李老師就是懂得了解孩子特性並因材施教這條教育之道的合格老師的典範。循循善誘、現身說法,教給基礎差的學生們攻克數學難關的建議;對學生的特長給予鼓勵並熱心助其取得進步和發展的機會;及時全面瞭解學生情況,採用溫和性、教育性的方式處理學生間發生的矛盾。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是對一個人影響最穩定最持久的因素。影片中三個家庭的教育方式各異,也凸顯出幾個共性問題。

第一種、以愛的名義。家境殷實的Terry在母親“都是爲你好”的教育下毫無生活自理能力、膽小懦弱、缺乏勇氣、無主見、遇到問題只會哭鼻子;處於叛逆期的女兒,也是在母

親獨斷霸道的“爲你好”之下差點淪爲問題少女。??放眼周遭,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也充滿了各種“怎麼怎麼都是爲你好”,家長們以愛的名義到底扼殺了多少孩子的天性?喪失了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孩子,怎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纔出人頭地?

第二種、望子成龍。想要孩子有所成就是每個父母的心願,但是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不能心急也不能太過於苛刻,更不能簡單得以大衆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須變成什麼什麼樣。不擅長學習的國斌,有着極高的畫畫天賦,媽媽卻認爲他是不用功讀書,一心指望孩子學習成績好有個好文憑將來出人頭地,聽從身邊三姑六婆的非專業性教育建議“適當的體罰是家長幫助孩子激發潛能的方法”,不惜對國斌實施棍棒教育,這無疑是錯誤的。如影片中那位“日理萬機”的美髮師所言:只要有一技之長,沒有文憑也能出人頭地!

第三種、家庭氛圍的教育性。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給孩子豐富的物質但極少精神溝通、家長的不良生活習慣、簡單粗暴的handle children,這種種情形都是家庭教育中力求避免的。

三、社會教育方面

社會學中有個關於人類發展的生態環境理論,這個理論將人的行爲和發展放置於一個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穩定的生態系統之中。人的發展離開社會環境是不可能的,社會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片中比較明顯的社會教育問題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文憑現象。整個社會將一個人的文憑看得至關重要,所以學校、教師和家長都隨之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和成績的提高上,忽略了其他原本對於孩子成長來說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個性的完善、興趣的培養等。在20xx年的新加坡是這樣,在如今的我們國家又是怎樣,不必多說。

第二個、負面新聞的影響。影片中考試成績差的國斌,正是剛好聽到新聞中與自己相似經歷的少年選擇了跳樓,本來並沒有輕生的念頭的他輕易的走上樓頂,差點釀成悲劇。這個已經有相關調查顯示,負面新聞的大肆報道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壓力大、心理素質差的羣體,或者心理不成熟、容易受暗示的未成年人來說,極易產生導向作用。這也是我們社會需要着重思考的一個問題。

總之,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這部《小孩不笨》乃20xx年新加坡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名副其實。雖隔十年,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依然具有相當重要的啓發意義。身爲教育專業工作者,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任重而道遠!

小孩不笨觀後感14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描寫了國彬,文福,Terry三個好朋友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片斷。他們都就讀於EM3(被視爲無藥可救的班級),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背景,父母給予他們不同的教育,導致他們性格迥異。片中的花絮和笑料很多,卻淹沒在父母、老師的責罵和沉痛的教訓之中。幸好他們最後都聽到了孩子內心的聲音,孩子也從自己逆反的嚴重後果中理解了父母的愛和承擔。

這部電影將人物性格和背景融合得恰到好處,輕鬆風趣,但卻又非常耐人尋味,看過之後,在開懷一笑的同時,我也感到了異常的沉重。我在心裏隱隱擔心,自己也曾經如電影的父母一樣,因爲工作忙而沒有顧及和關注兒子脆弱、敏感的心靈;也曾因爲孩子粗心做錯一道題而嚴厲批評和責罵;也曾對孩子的興趣愛好橫加干涉,束縛了孩子的手腳,阻擋了孩子個性發展的空間……

幸好,一切還都不晚。這部電影給我的啓迪教育,使我在教育孩子的思路上更加清晰:

一、安全最重要,一定不能忽視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人身安全無疑是最重要的,如果人身安全不存在,一切教育都會顯得毫無意義。電影中曾出現兩次對孩子安全造成威脅的事件發生,一是Terry的姐姐見網友時差點被網友強暴,二是Terry和文福遭遇歹徒綁架。而日常生活中,威脅孩子人身安全的危險因素無處不在,因此,一定不能忽視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並且要把安全教育溶入到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去。比如:如何開關天燃氣爐,如何過馬路、有陌生客人來防怎麼辦、和大人走失怎麼辦等等。

前幾天老師推薦的《我和父母父母一起學安全》這套圖書和光盤就很好,從如何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事故”、“公共衛生事故”、“意外傷害事故”、“自然災害”、“醫療常識”等多方面做出指導,通過宣講和生動的動畫片相結合的方式,教育孩子如何保護自身、家人和社會安全,使我和兒子很受教育。通過今天的電影,更加堅定了我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決心,我將帶領孩子共同深入地把這套《安全教育》學習下去,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鞏固。

二、孩子有差異,對孩子的期待值一定要合理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千萬個不同的孩子才構成了色彩斑斕的春天。而孩子個性的差異決定了孩子的興趣、愛好、能力側重點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有的跳舞好、有的畫畫好,有的聽話乖巧、有的活潑好動,有的爭強好勝、有的怯懦怕生……然而,每個孩子的閃光點都是別的孩子所不具備的,作爲家長,如何能夠準確發現並把握孩子的閃光點,將孩子培養成有個性、有特長的孩子呢?我的答案是:讓孩子幹自己喜歡乾的事情!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全能的,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的缺點去跟別的孩子的優點比,也不要總是苛求孩子任何方面都做得很棒,這樣只會顧此失彼。

記得讀過一個故事:龜兔賽跑中兔子贏了,別人都誇小兔子是跑步的天才。然而兔子媽媽卻不這樣看,她認爲小兔子應該是個多項全能,她看到烏龜在水裏遊而小兔子卻不行,便逼着小兔子去學習游泳。經過漫長的訓練和折磨,小兔子最終也沒學會游泳,還落了個“笨兔子”的罵名,而跑步這項本來屬於小兔子的特長,也因爲久不練習而荒廢了。

簡單粗暴的教育只會把孩子逼向死角。作爲父母,我們不能象電影裏國彬的媽媽那樣扼殺孩子的閃光點,而去過度誇大孩子的不足,使孩子過早地失去快樂,從而變得事事缺乏自信,整日悶悶不樂。

至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作家長的只要引導好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逐步養成獨立的學習能力、高速的學習效率,培養孩子在學習時思想高度集中、思考時思維極度活躍,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差。

而考試是“考孩子的知識,考媽媽的心態”。我們不必被分數牽着鼻子走,因爲分數與成功,沒有直接的關係,分數只是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一方面,決不能以分數高低論英雄。作爲母親,我應該對自己也對孩子說:“只要努力過了,考多少沒多大關係”,給孩子鼓勵,讓他們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壓力,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成爲祖國的棟樑之才。

三、心靈要傾聽,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影片中的小女孩兒最後得了精神分裂症對我觸動很大。作爲父母,我們常常因爲工作忙而忽視了孩子的心靈。雖然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嚴格要求,對生活細節關懷倍至,但對孩子的心靈卻缺乏最必要的理解和支持,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微乎其微,對孩子心理的變化也缺乏觀察和體會。只對孩子說“要怎麼樣”、“不要怎麼樣”,卻很少問孩子“爲什麼會這樣”、“你想怎麼樣”。很少抽出時間陪孩子聊天、談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體會孩子的點滴感情變化,也很少抽出時間來陪孩子游戲、散步,在嬉戲玩鬧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團結、友愛、互助和豁達優秀品格。

漫漫教子之路,在孩子走向社會、建立自己的家庭之前,我們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如何讓孩子成長爲一個健康快樂、豁達開朗、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是我們每一個家長的共同心願。

看完影片之後,我想我們應該學會在給予孩子細微的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給予孩子最大的空間;在給予他們真誠的教導的同時,也要給予他們心靈的溝通。要遠遠地看着他們,而不是攙扶着他們;要聆聽和鼓勵他們,而不是壓制和強迫他們。這門課程我們做家長的也許還遠遠沒有入門,但是,我們會用對孩子的愛,執着不斷地爲他們撐起幸福、快樂、健康成長的藍天。

小孩不笨觀後感15

《小孩不笨》是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片子,每一個父母不管是用對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還是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他們在看了這部片子之後肯定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觀點,或許也通過這部片子他們纔開始對自己孩子的心理有了一點的瞭解;然而,同樣的身爲一個90後的我,在看了之後也有自己的看法與觀點,期望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小孩不笨》主要描述了幾個家庭中父母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截然不同,然而在他們這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們的處境、他們的發展卻又是怎麼樣的?劇片的主人公Terry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爸爸是公司老闆,從小衣食無憂,享受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很多東西缺少了自己的思考和行動,一切聽媽媽的,然而媽媽有時的想法卻並不是Terry的真實想法,他沒有反抗,沒有阻擋媽媽給自己做主意是因爲他已經習慣,在那樣的生活環境下,他可能學會的只是簡單的活着,他沒有經歷過外面世界的種種現實,社會上人們在面對現實的種種虛僞,所以當他在學校看到這些時,他覺得很不可思議,這和媽媽告訴的怎麼不一樣?單純的他習慣了以媽媽所講的爲標準去判斷他看到的,卻忘記了用自己的思維,用自己的腦袋去判斷;他不是笨,而是因爲他所處的環境,他的教育背景,給了他這樣的宿命。

父母們常常因爲忙,而忽視了和孩子的心靈溝通,然而當孩子們的心靈走向脆弱和墮落的時候,他們纔開始注意到,但是卻又採取的是不斷地呵斥與責備來給他們壓力,讓他們帶着這些壓力完成他們所期望的目標,父母們沒有考慮到孩子們受到他們奚落時心靈上的那種打擊和失落,這種感覺在他們的心裏可能被縮小了甚至看不見,他們不知道,小孩子在奮鬥的路上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勵和支持,他們不知道孩子當得到一份獎勵時的那種開心和激動,當然父母他們也是有自己的苦衷,譬如劇中的國彬的媽媽,她也是受到外界給予的壓力,社會給予的壓力,可是她卻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去和孩子溝通,而是急於求成,把自己急切想讓兒子成才的這種希望放大化的發泄到孩子的身上;她忽略了孩子的天賦,只是因爲她錯誤的教育觀念,因爲那樣的社會環境,使她不得不逼迫兒子成爲社會需要的類型,當然,這是站在國彬媽媽的角度來分析她的無可奈何,然而,我覺得大人有再多的無奈都沒有必要讓孩子來承擔,因爲他們的心靈太過簡單,太過脆弱,承受不了,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鼓勵和支持,他們的童年應該是快樂而美好的。媽媽講的題不是他不會,而是父母用錯了方法,“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只有當國彬媽媽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錯了,幸虧老天恩慈,讓她的生命有了轉機,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沒有再接受巨大的打擊。

記得劇中有這樣一個國彬媽媽和李老師的對話,一個壞的蘋果只有放在和他水平一樣的地方纔有利於它的保存,黨把他放進一堆好蘋果裏面不僅影響了那些好的蘋果,而且這個爛蘋果反而會爛的更快。李老師站在了孩子的角度在思考,當他處在一堆好蘋果裏他的自卑心理會更嚴重,這十分不利於他的成長和發展。劇中也曾說過:爛蘋果削去爛的部分,剩下好的還可以吃,全部丟掉就沒有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不是人們不明白而是不願去實現。

EM3的學生成績是很差,可是一個個老師哪個注意到了他們的內心世界,正如歌詞裏寫的,誰不希望自己是聰明的人,誰不希望什麼都考100分,其實他們並不是我們想象的笨;唯有新來的女老師李老師注意到了,她雖然年輕,可是她卻讓一羣被所有人看不起不笨小孩重拾了信心,這羣孩子需要的是耐心的鼓勵、支持和相信,李老師給了他們,她一路的爲他們加油打氣,耐心的指導他們,就算是考試只考了35分但只要是他們努力了,進步了,他都會給予他們獎勵,鼓勵他們取得更大的進步;對於其他人可能覺得考了35分也獎勵簡直就是笑話,可是李老師卻覺得孩子們還小,他們現在所處的年齡階段,只有通過正確的獎勵才能給予他們奮鬥的信心他們不是大學生不是高中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做老師的就是要先通過獎勵的手段來幫助他們一步步養成自主的習慣;所以劇中李老師的這一角色的出演就和學校其它老師以及家裏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然從孩子們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

正因爲在孩子進步時,家長沒有及時表揚,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也沒有好好教育,只是一個勁地責怪孩子,才導致孩子一錯再錯。劇中曾有這樣的一句說: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我相信每一個小孩都不笨,他們都是社會有用的人,他們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快樂而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