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小孩不笨》觀後感(15篇)

《小孩不笨》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孩不笨》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孩不笨》觀後感(15篇)

《小孩不笨》觀後感1

今天老師給我們播放了《小孩不笨2》的電影,我是含着眼淚看完了整部電影,這部電影給我的震撼太大了。

聰明的學謙和傑利爲了得到爸爸媽媽的鼓勵與表揚,得到他們的認可,他們在不斷的努力,然而他們換來的是一次次的不理解,一次次的批評;實際上從我們作爲大人的角度,可以看出來他們的爸爸媽媽爲了孩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不斷地辛苦的工作,爲孩子們換來良好的環境,然而他們忽視了和孩子的溝通,就像電影裏的傑利所說的:他們以爲和我們將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就是自己講、自己爽,根本就不管孩子的反應;成纔是電影中另一個學生,他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他的爸爸很疼愛他,爲了他也是付出了許多的辛苦,然而卻不能得到孩子的認可,他的爸爸很苦惱,然而小賣部的那位阿姨卻說出了很經典的話語:要經常的誇獎孩子,要經常對孩子說我愛你,雖然是很簡單的兩句話,做起來也很容易,但是難就難在怎樣能長期的、經常地關注孩子、誇獎孩子、稱讚孩子,還是傑利說的:從小我們是在誇獎和稱讚中成長的,漸漸地誇獎和稱讚都沒有了,爲什麼呢?我也在想;我最欣賞的還是電影中的郝老師,他所說的:無論你們是從15分考到了20分,還是從35分考到了40分,這裏都有你們的努力;我們要多看孩子的優點,少看孩子的缺點。

這一段段、一幕幕不斷地迴繞在我的腦海中,它深深地觸動了我,想到我們的工作是不是也會有向那位胖老師一樣,擁有一顆認真負責的心,卻在教育方法上有所誤差;是不是向傑利的爸媽一樣不能聽孩子進行講解;是不是能像郝老師一樣經常的看一看孩子的優點,少看一些孩子的缺點。

今年我所帶的是大班,孩子們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見解,有時也會說:哎呀,這個孩子好活躍!這個孩子很淘氣等等的話語,看了今天的這個電影,我認真地反思了自己,從電影中獲得更好的教學方法:

1、關注孩子的需要,我會加強對幼兒的觀察,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在孩子淘氣的時候,有可能是他對這些不感興趣,那麼我要及時的調整方式方法,將他吸引。

2、更多的表揚、鼓勵與稱讚。在孩子只取得了一點點的進步的時候,及時的鼓勵他,給她動力,使他從小成功走向大成功。

3、和孩子的溝通是一樣學問,如何做好這個學問,首先我們要將自己放在一個和孩子是平等的位置上,然後要學會傾聽,聽一聽孩子的心聲、見解,只有這樣纔有可能使孩子們接受我們,和我們打開心門。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我們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讓我們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與稱讚,給孩子更多的賞識,讓孩子們在擁有溫馨、愉悅的環境中,快樂的成長!

《小孩不笨》觀後感2

天空中飛翔的有很多:金龜子,飛鳥、雄鷹、蚊子,海鷗,它們都來自不同的世界,有着不同的語言。我也很想有一片天空,在那兒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堂,飛出父母的懷抱,飛出自我的色彩,飛出世界的邊緣。有夢不就應該飛嗎?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寫了國彬、文福、Terry三個好朋友。他們都讀了EM3(被視爲無藥可救的班級),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給予不同教育,也直接影響他們形成不同的性格和日後待人處世的方式。《小孩不笨》將人物性格和背景融合得恰到好處,手法幽默,輕鬆風趣,細節富有生活氣息。

國彬每次考試都不理想,卻喜歡畫畫,而母親不允許他畫畫,母親看重的是分數,分數像一塊石頭板沉重地壓在母親心頭上。每次考不好,母親是倍感壓抑,臉拉得老長,謾罵乃至大打出手,這種態度與方法是不可取的。後來國彬考試作弊,被當場抓到,由於接受不了母親的教育,於是就跳樓自殺,後來被警察救起,於是一家三口陷入了沉思中:難道考試考不好,發生這種事只是孩子的錯嗎?

“考孩子的知識,考媽媽的心態。”其實我們不必被分數牽着鼻子走,因爲分數與成功,沒有直接的關係,分數只是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一方面,決不能以分數高低論英雄。母親是否應該覺得,只要努力過了,考多少也無多大關係。應保持着良好的心態,給予孩子鼓勵,讓他們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壓力呢?現在孩子輸掉的不是分數,而是一份做人的志氣,人生中難免有跌跌撞撞,但跌倒再爬起來,這點痛算什麼,我們要有超越別人,超越自己的勇氣才行,愛孩子就要愛得久遠!讓孩子全面發展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不墨守成規。

Terry生活在過分的溺愛中,所以他總是畏畏縮縮,缺乏勇氣與能力,沒有主見,其實這也並不只是孩子的錯,他的母親一定認爲自己是一個好母親,把一切都給了孩子,然而她的行動卻告訴孩子——你是無能的,不行的,沒有用,只能讓我來幫助你。這樣會直接影響孩子自身能力的發展,沒有獨立的品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父母應幫孩子形成堅強不屈的意志、勇於參加與社會的競爭的意識。

文福的家庭條件不好,學習也不理想,母親於是對他失去信心,叫他邊學邊幫忙做生意招待客人,這是一個不重視教育的家庭。不論是富人和窮人都要接受教育,如今家長們應遠見卓識地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保證國家的富強。

“望子成龍”幾乎是每一位長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期盼,只因爲內容各不相同,有的喜出望外,有的則望子成龍望穿眼,望來望去一場空,只因教育方式的不同。

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我們心存感激,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愛孩子就要愛得久遠,用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點點滴滴的愛中成長。讓我們也扔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

《小孩不笨》觀後感3

今天受朋友邀請看了一場地地道道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沒想到,效果卻大大超出預期。

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甚至有些俗套,無非是描寫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爲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但導演“賺人眼淚”的手法實在是天下一流,連我這等“鐵石心腸”的人居然也稀里嘩啦了好幾次,實在是佩服得緊!

鏡頭一:9歲的Tom在學校商店裏偷了阿姨的錢,想不到商店的監控錄像告訴了警察真相,當Tom的父母氣急敗壞的回家拿起藤鞭就要教訓Tom時,Tom哭着說出了真相:學校馬上有一個演出,他是主演,當所有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邀請到自己的父母參加時,他的父母卻因爲要賺錢,不僅不聽他的請求,而且一次次把自己的“邀請信”丟進了垃圾筒……偶然一次在飯桌上,他聽到有人邀請爸爸演講,一小時別人要付500元,他就賣掉自己所有心愛的卡片,卻仍然湊不夠錢,而演出時間已經越來越臨近了,他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悔恨的淚,高興的淚,愛的淚……

鏡頭二:成才因爲違反校規而被學校開除,當他加入社會之後,因搶劫而被毆打,正好被爸爸撞見,爸爸爲營救兒子而從過街天橋的臺階上摔下來,頭狠狠的撞在水泥柱上……當爸爸被推進急救室,雜貨店的胖阿姨告訴成才:“你知道你爸爸有多愛你嗎?爲了找到一所學校收留你,只會寫ABC的他,把我替他寫的英文求救信抄寫了163份,並且用殘疾的腿跑遍了新加坡一百多所中學……他太愛你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樣愛你……”成才的爸爸在彌留之際,希望當面感謝終於肯“收留”成才的胖校長,成纔去學校哭着求校長“騙”爸爸……當大家圍在病牀前送成才爸爸時,爸爸對成才說:“我一輩子是在棍棒和仇恨中長大的,我不知道愛,更不懂得如何向你表達愛……”然後他攢足最後的力氣說出自己剛剛學來的“Iloveyou”跟兒子作最後的告別……

這個世界,當越來越的人會說兩種語言(甚至更多),卻越來越不會最基本的“愛”的表達;當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奢侈時,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表達“愛”……在走向“文明和繁榮”歷程中,我們的心靈漸漸枯萎。兄弟之間,姐妹之間,母子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我們越來越無法真正走進彼此的心靈;在一切“正常、普通、世俗”的浸染中,我們的靈性慢慢變得冷漠、麻木,進而視一切“夢想、崇高和真誠”爲“迷幻、虛假和僞裝”!

生命、愛、關懷、靈性……在哪一個黑夜滋養?在哪一個凌晨萌發?又在哪一個時刻開花?!

《小孩不笨》觀後感4

"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在什麼時候?

你最後一次被人稱讚又是在什麼時候?

很久,對嗎?"

這是《小孩不笨2》開場對白。這是新加坡影視才子樑智強自導自編自演的另一部電影。我喜歡樑智強的作品,因爲他的電影沒有港片般無理,或西片般飛檐走壁。他的電影恰恰反映新加坡(我認爲也可以反映我國的現況)的社會、教育和家庭問題,爲我們帶來深思。

整個故事所要表達的訊息是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以及教育問題。三個小孩之中,學謙及其弟傑利的家庭背景是相當富裕的,父母親都是忙碌的上班一族。他們的父母親以爲給與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就是等於爲孩子好。很多時候,家長都是一廂情願的,因爲家長根本都不瞭解孩子。在很多情況下,家長在說個不停或不分青紅皁白責罵孩子,當孩子欲加解釋,卻被告以"頂嘴"的罪名。結果,往往孩子與家長的對話只剩下"哦、嗯、啊"。

手機的出現,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可是,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嗎?戲中學謙及傑利的父母親都一直以爲有花時間陪伴孩子,可是每每忙碌的他們的手機響起,卻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可能,家長都是疼愛孩子的,只是用錯方式了。

在學校,這三位小孩都不是精英班,而被認爲是不會讀書的寄生蟲。在學校老師的眼中,他們都是一粒粒的"爛蘋果"。老師對他們失望,家長對他們失望,在一片的失望中,他們一度放棄自己了。

其中一位老師則說,我們需要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多看學生的優點,少看學生的缺點"。如果把一粒爛蘋果丟掉,那麼什麼都沒了;但是,如果只是把爛的部分切掉,這粒蘋果還是一粒好蘋果。多稱讚別人,多看別人的優點。你爸爸實在太愛你了,只是他不會愛你。這是戲裏的其中一些經典對白。

小孩的要求有時候只是很簡單,他可能只想要父母親出席觀看他的學校演出;他可能只是想要父母親的肯定與鼓勵;他可能只想要父母親抽出一個不受打擾的一個小時。

難道,抽出一個小時真的那麼難嗎?JERRY爲了買爸爸的一小時,不惜賣掉心愛的卡,每天省吃儉用,就爲了存錢,購買別人以五百元請爸爸講座的時間。TOM的同學成才,也一樣和父親有着溝通問題,因爲成才的父親出生卑微,曾經誤入歧途,所以不想讓成才步上自己的後塵,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可是成才的成績卻偏偏差強人意,令他極爲心痛!才父是個沒學識的粗人,因而以爲對成才拳打腳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結果讓成纔對父親更加的抗拒。才父並不懂得愛他孩子,裏邊最讓我感動的便是才父對成才說:ILOVE U的時候。可惜他再也無法看見他孩子上學了。

希望每一個人都在鼓勵中,讚美中成長。

《小孩不笨》觀後感5

今天第二次看了《小孩不笨2》。

兩次不同時間不同場地的觀影,相同的仍是那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動。看完電影總想說點什麼,第一次的時候因爲有太多想說的,呆坐半日最後終因無從下筆而放棄,這次我不想放棄,就揀出最打動我的幾句話說起吧!學謙的爸爸在學謙因偷盜被打時無奈的說:“這孩子我已經管到不知道該怎麼管了!”成才爸爸的朋友在成才爸爸即將離開人世時告訴成才:“你爸爸太愛你了,但你爸爸太不會愛你了!”影片中始終有這樣的一對矛盾: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這種愛是可以無怨無悔的爲了孩子下跪、甚至是獻出自己的生命,另外一方面是孩子感受到的來自父母的愛,是那麼的貧乏,甚至變成了仇恨,他們會說:“這個傢什麼都有,其實什麼都沒有!”。明明是世間最珍貴的親子情,爲什麼會讓彼此差點成了仇人?所以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父母究竟應該怎麼愛自己的孩子?我們從來不否認父母對孩子的愛,但我們也不會忘記成才爸爸說的.這樣一句話:“世上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悲劇發生的原因究竟在哪裏呢?其實導演也告訴了我們,那就是“不會愛”。我們總喜歡拿着“愛”這個牌子做一些理所當然的事情,尤其是成人,我們把我們認爲是好的西,一股腦的全部給孩子,卻從來不聽聽孩子想說些什麼。最近看到這樣一句話:與孩子交流的六字祕訣——大耳朵小嘴巴!再往深處想一想,造成這樣悲劇的不是成才爸爸、不是學謙媽媽,更不是某一個爸爸或媽媽,而是我們整個社會對兒童的態度和觀念,我們都認爲孩子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是要靠我們成人施與他所有的所有的。

如果我們社會能樹立起尊重孩子的觀念,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權利和言語權,那麼這樣的悲劇就不會再有了。我親愛的朋友們,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呼籲每個人都帶着一顆愛的心、善的心,但只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科學,需要方法,需要技巧。讓我們一起學習怎麼愛吧!也許很多爸爸媽媽會說:“你說的這些我們早就知道了!”是呀,這些道理我們都知道,而且我們都是想拿最好的給我們的孩子,可是爲什麼遇到事情的時候就出現問題的呢?是我們不夠堅守我們的理念,還是我們根本沒有真正理解這些你本來以爲很簡單、早就知道了的東西呢?最後我還是勸勸大家: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先多反省反省自己吧!在學校裏,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這樣的孩子,在學校裏表現很好,可是到了家裏,就成了混世魔王了。爲什麼會這樣呢?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做家長的教育理念不到位。作爲一名專職從事教育的教師來講,我們經常都會感覺沒能很好的瞭解孩子,很好的實施教育,那麼我們的家長更可想而知了,觀念上不到位,行爲上自然就表現出來了。所以當今幼兒園工作者的工作對象不僅僅是孩子,我覺得很大一部分還應該是對我們的家長的,讓家長“學會愛孩子”,我們的教育就會事半功倍了,社會也只會一代更比一代強了!

《小孩不笨》觀後感6

《小孩不笨2》觀後感通過老師的介紹,我觀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教育影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使我感觸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小孩不笨2》描述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爲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劇中的學謙、傑利爲了得到父母的讚美不斷地努力奮鬥,但得到的卻是父母的奚落,這種失落感我們也有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沒有鼓勵和讚賞我們了,而是不停地管教我們,總覺得我們做得不夠好,總以爲他們是對的;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忙碌到深夜纔回家,連跟我們溝通的時間也沒有。當然,我們也瞭解父母是爲了這個家而忙碌,但再怎麼忙也應該抽出一點時間來陪陪我們吧,哪怕是半個小時,我們也需要你們的關心,也期待你們的賞識。如果我們因爲缺乏教育而像電影中的學謙走上一條不歸路,那掙來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

看着《小孩不笨2》,望着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尋找着這些故事裏自己的影子,體會着心中無法平息的感動。它和以往的教育類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僅僅講述父母對子女的付出,也演繹了子女爲父母付出的愛。這一切明明都是美好的,可卻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悲劇

“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是爸爸臨終前才覺悟的,他不是不愛成才,他只知道自己是從小被打大的,不希望成才走他的後路,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和表達自己的愛,才導致今天的悲劇,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孩子成長和回頭。

當然什麼事情都是兩面性的,代溝的形成,孩子方面也是需要負責任的。畢竟現在很多孩子都很自我中心,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父母做不到的,孩子就會發脾氣,鬧彆扭,冷戰,甚至離家出走,已達到目的爲止。很多小孩都看不到父母的付出,很多大人小孩都不知道怎麼去表達愛,這是中國家庭的一貫風俗。他們以爲把愛放在心中就行了,對方會了解的,整天愛愛愛的不肉麻麼?他們也不會經常擁抱,當然也是覺得太煽情了。

這個世界,當越來越的人會說兩種語言(甚至更多),卻越來越不會最基本的“愛”的表達;當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奢侈時,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表達“愛”……在走向“文明和繁榮”歷程中,我們的心靈漸漸枯萎。兄弟之間,姐妹之間,母子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我們越來越無法真正走進彼此的心靈;在一切“正常、普通、世俗”的浸染中,我們的靈性慢慢變得冷漠、麻木,進而視一切“夢想、崇高和真誠”爲“迷幻、虛假和僞裝”!真心希望,每個家庭都能把愛說出來,把愛表現出來,因爲放在心裏是真的很難讓別人知道的,誰能完全懂得另一個人的思想呢?

《小孩不笨》觀後感7

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不學,兒之錯。”是啊!教育好孩子就和我們的生命一樣的重要,怎樣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呢?與其說孩子是一張白紙,不如說孩子是一本書,是一本難以讀懂的書,只有我們作爲父母的用心去解讀,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慢慢地摸索、研究和教育,我們纔會品味出書中奧妙和樂趣。

“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小孩不笨2》電影裏的這句話說得非常好。衆多父母沉沒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迫思想上,他們一味地認爲,我們如此艱辛拼命地賺錢,作爲孩子就應該聽從父母的,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從來都不會打開孩子的心扉,他們的心聲難得以向父母傾訴,往往正當想表訴時,三言兩語就打斷。代溝就這樣不知不覺形成。影片中的湯姆就是個例子,叛逆之心越來越強,一發不可收拾。父母對他失望,孰不知他對父母失望更甚。導致與一些社會小混交上朋友,不僅被別人利用騙去偷東西,還被勒索,不得不去搶一個老奶奶的項鍊,後來良心發現趕緊將項鍊送還,眼看就要被送去警察局,湯姆父母情急之下當着衆人的面下跪求情,真乃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最終善良的老奶奶給了湯姆一個重新改正的機會。湯姆的父母發現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錯了,能及時糾正、改變,特別是對湯姆和傑瑞越來越重視,並用真誠的善意與他們交朋友,還去觀看了傑瑞的演出,給予傑瑞讚賞、鼓勵,讓傑瑞體驗到進步的快樂。

《小孩不笨2》透過傑瑞和湯姆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轉換角色的重要性,孩子們不單是需要關懷和愛心,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作爲父母,遇到問題,我們要多做換位思考,自我反悟過錯的原因。我們不要做只會一味地譴責孩子,唉聲怨氣整天都籠罩着他們,認定他們是朽木不可雕;我們更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點,不會撲捉孩子的亮點,與孩子的溝通難以上青天。溝通從心靈開始,與他們搭起一座橋樑,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肯定他們。當你親近了孩子,你會發現,其實孩子的要求並不高,他們所期待的有時只需一句讚揚、一聲關懷、一分肯定。當你這樣去做了,你更會發現,他們並不象你想象的那樣“壞”,不僅如此,有時他們還會給你莫大的驚喜。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把鑰匙。”影片中郝老師說的一句經典話語。死板的符老師就是從這句話中悟出道理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找到了開啓學生心中的鑰匙,併成爲學生的朋友。我們要好好把握這把鑰匙,找對方法,不斷完善,輕鬆開啓孩子們純潔的心房。

《小孩不笨》觀後感8

看完《小孩不笨》之後,心裏頗有感觸。感觸之餘,我想起了現代的家庭教育問題。

父母都認爲,只要按照他們安排去做,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在小考、中考、高考中都能取得勝利,成爲值得他們驕傲的“天才”,他們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其實,父母們有反思過嗎?這種所謂的“天才培養模式”到底是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呢?

在《小孩不笨》這一影片中,我們都能很清楚地看到,父母一味要求孩子的高成績,最後導致了成才被學校退學,學謙成了學校觸犯校規的學生,這難道與家庭教育脫得了關係?

父母認爲只有高成績的孩子纔算好孩子,只有高成績的孩子將來纔能有出息。因此,他們不允許孩子發展其他與學習無關的愛好。在影片中,傑利作爲演講的主角,卻邀請不了父母來聽講座,因爲他的父母認爲這是很不正經的事;在父親節時,學謙用平時省下來的零錢去買了一刮鬚刀給父親,卻遭來了母親的捱罵,不好好學習整天只知道亂花錢,成才因爲華文考不好,被父親知道卻招來了一身痛打……久而久之,小孩不再敢把自己那些與學習無關的想法告訴父母,代溝逐漸擴大以到那種無法溝通的地步。然而,父母還過份自信,認爲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孩子,這一切都是對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鞭打教育似乎成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孩不笨》中經常看到成才被父親拳打腳踢,學謙時常被母親指着鼻子罵。在現代生活中,更有狼爸虎媽的鮮明例子。()試問,在打罵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有何快樂可言?父母的暴力在他們的童年留下的陰影,是一所北大就能抹去的嗎?

在《小孩不笨》的結局裏,學謙的媽媽辭去了總編的職位,理由是要回家管教孩子,因爲她意識到,她要時間去了解孩子,從中摸索出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我們從一出生就是個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是一臺只會爲成績而學習考試的機器,童年時期的孩子是充滿活力與想象力的,父母應該按孩子的興趣,由孩子自由發展,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和思想,讓孩子擁有享受快樂人生的權利。

然而,這裏所說的“自由”發展,是“相對自由”,並不是父母可以縱任孩子一切習慣發展,甚至是壞習慣也不加管教,如果一切任由孩子順從孩子,那只是溺愛孩子,如果說狼爸虎媽教是一個極端,則這種溺愛式的教育則是另一個極端。李天一被判了XX年則是溺愛教育的惡果。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尊重孩子的個性,在管教的同時,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父母應該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導人,而不是壓迫孩子發展的壓迫者,努力讓孩子快樂成長。

《小孩不笨》觀後感9

星期五,在骨幹教師培訓班上,我收穫了很多!這次不是因爲老師們活躍的教研活動,也不是指導老師精彩的講座,而是鄒老師給我們播放了的一部新加坡的電影《小孩不笨》。對於這部電影的感受實在是很多很多,屏幕中的那一幕幕至今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可以說這是一部我看過的最讓我震撼、感動的電影。那種震撼的感覺可以說是邊哭邊笑中看完的,使我感觸很多!

這部電影寫了兩個同經濟狀況的家庭中的孩子、父母、老師之間發生的事情。楊學謙和弟弟身處在經濟比較富裕的家庭,父母爲了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每天在忙碌的工作着。只知道嚴格的要求孩子,而忽視了與孩子溝通、瞭解。楊學謙是傑利的哥哥,他是一個電腦高手,他的博客獲得了全國大賽的冠軍,但是他的媽媽還說他不務正業。他的爸爸電腦壞了,楊學謙利用自己的電腦知識幫助爸爸修好了電腦,他不但沒有得到爸爸的賞識,反而被認爲是他弄壞的,如果站在他的立場想會多麼的傷心呀!人總是想得到別人的認可、欣賞和讚揚的,但誰又能完全做到這一點,投去欣賞的目光和說出讚揚的話語呢?那怕只是一個微笑、一個掌聲都能給人無限的動力。

影片中對我震撼最大的是:“當楊學謙犯了錯誤以後,學校在全體學生的面前用鞭刑懲罰了學謙”。這種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摧殘,讓這個十幾歲的孩子怎能承受,回家後楊學謙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楊學謙死了”。讓我們感到慶幸的是,經過了這些事情後,校長、老師、家長都認識到了教育上的不足,並能改正過來。

一切問題的核心在於“溝通”在於“賞識”自己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是以雙重身份看完的。作爲母親自己與孩子是如何溝通的?看過電影后自己又學到了許多好的方法,“溝通”不是說教,是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來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孩子們纔會和家長交朋友,有了問題才願意和家長溝通。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家長要學會“賞識”。作爲一名教師自己在觀看電影時在思考,自己要做什麼樣的老師。片中的兩位老師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符老師是一位認真,嚴格的老師。他總是恨鐵不成鋼。但是他在教育的過程中採取了簡單粗暴的方法和語言。沒能與孩子之間做好溝通。雖然用了百分百的心,但是沒有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那位年輕的郝老師一句簡短的話,道出了教育的契機:請你把握與孩子溝通的這把鑰匙吧。

“垃圾放對了地方就是資源,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成才用自己的成功來驗證了這句話,真希望社會上到處都是有用的資源。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把孩子看成是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人,尊重孩子們的想法,平等的對待他們,少用說教,在生活中應爲孩子們做榜樣,多鼓勵多稱讚孩子們吧!

《小孩不笨》觀後感10

懷着一顆平靜的情緒觀看《小孩不笨2》,看完之後內心確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的Tom家庭背景比較好,爸爸大概是某手機開發公司的職員,媽媽時某雜誌社修改。他還有一個弟弟Jeery。這本來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幸福家庭。但是父母總是忙於工作,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瞭解他們,與他們溝通。成纔則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之中父親因爲年輕時與人打架而瘸了一條腿,並且是一個粗人,收入也很低。他不懂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只想讓他好好學習,一味的迷信“棍棒成才”這一原則。一見到孩子犯錯,他只會用暴力讓其改過。之後,應對父母與老師的失望,Tom與成才逐漸覺得自己被放下,再沒有人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在老師的眼中自己是個“爛蘋果”,在家人眼中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最後他們開始走上了歪路。

有誰能夠爲孩子想想蘋果爲何會變爛有誰能夠替孩子想想,成才與TOM爲何走上歪路,這就應是家長與老師都就應值得反思的問題。他們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在他們眼中,成才與TOM永遠只是個爛蘋果。其實孩子也以前努力過,努力讓自己變強。但是家長的所作所爲卻一次次的使他們失去信心。期望一次次的落空,最後他們徹底失望,TOM發出了“這天學謙(TOM的中文名)已死的感概,這預示着他們長時間所有的積累着的不滿最後如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再沉默中爆發。

我想其實無論是TOM的父母還是成才的父親亦或是老師、校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成才的父親爲了不讓因打架而被開除的兒子向自己一樣成爲一個廢物而求遍了整個新加坡的學校,最後還因爲爲了孩子而去世,這讓我熱淚盈眶。但是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愛並不能讓孩子所理解,所理解。一句時常掛在嘴邊的“Iloveyou”卻總不能說出口,孩子總不能聽到一聲讚歎。這使處於叛逆時期的孩子逐漸與他們產生代溝,甚至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向他們發出挑戰。

孩子也需要誇獎,需要讚揚,這個社會的標準已經超出了一個15歲所能夠承受的標準。只認定會讀書就必須是好孩子,從而逼迫他們讀書而忽視了孩子其他的才能。影片的結局我們也看到了,一向被大家所不認可,一向被認爲沒出息的成才最終卻憑藉着能打架而成爲了一名出色的摔跤選手。這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他實現了“打到全世界”。但這也是令人悲傷的結局,畢竟成才的父親也去世了。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片,推薦每個家長與孩子能夠淨下心來觀看,讓孩子與家長多多溝通。孩子也是人,他們需要更多的是關心與讚揚......

《小孩不笨》觀後感11

今天在電影院我和一媽一媽一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小孩不笨》,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被電影裏許多搞笑的片段逗得捧腹大笑,但隨着劇情的深入,我被劇中折射一出的一些問題所吸引,也可以說是反思。

劇中的主人公是三個小學生,Terry,國彬和文福。他們各自的家庭背景不同,一性一格不同,但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就是成績差。因此他們同在EM3,這個差生班,他們因爲成績差而被人看不起,受到了親朋好友的嘲笑。周圍的人,除了他們的家長以外,幾乎都放棄了他們,學校放棄了他們,老師放棄了他們,甚至整個社會都放棄了他們。

針對這三個孩子的問題,我覺得有幾點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和老師的重視。首先是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是否只有那些聽話的,成績好的孩子纔是好孩子呢?家長應該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哪塊,是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學一習一上,成績上,還是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人格的培養,心理的健康發展呢?我認爲家長不應該只是片面的,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甚至理所當然地認爲這些都是爲了孩子好。家長不應該強求孩子做些什麼,達到什麼水平,他們要做的,應該是認識到孩子在哪方面有潛能,並且幫助孩子真正看到自己這方面的能力,鼓勵他們充分發揮這方面的潛能。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一味地認爲是因爲孩子自己不努力纔會學一習一成績差,要意識到成績不好,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次是老師應該怎樣教育學生,是否只有成績好的學生纔是他們應該重視的,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就應該放棄他們了嗎,還是繼續鼓勵他們?我認爲老師應該具有耐心和一愛一心,把每個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對於那些盡了自己最大努力仍然得不到高分的學生,即使是一點小小的進步也應該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他們還是有人關心的,並不是被放棄了的,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價值,重新樹立信心,這纔是最重要的。老師要足夠細心的去觀察那些學一習一成績不好的學生,發現他們的長處,瞭解他們在想些什麼,對於那些總是“惹禍”的學生,不能盲目的一味指責,而是應該發掘他這些行爲背後的原因,進而去了解他們,關心他們。最後是關於社會的,我覺得現在這個物慾橫飛的社會太過現實了,社會的普遍觀念又太傳統,把文憑那張紙看的太重,其實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各方面的人才,光成績好是沒有用的,正確的做法是要充分利用每個人力資源,就像繪畫有天賦的就從事繪畫方面的工作,音樂有天賦的就從事藝術方面的工作……總之,每個人都應該會有他的長處,何必只侷限與那些擁有高學歷的人才呢?

人們應該改變傳統的觀念,只有大家的觀念首先轉變了,才能漸漸把社會的風氣扭轉向好的方向。還有我覺得這個社會需要一愛一,需要感情,人與人一交一往需要雙方面的付出,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想,多用寬容的心去包容對方,包括我們的親人,那麼一切都將變的美好。

《小孩不笨》觀後感12

天空中飛翔的有很多:金龜子,飛鳥、雄鷹、蚊子,海鷗,它們都來自不同的世界,有着不同的語言。那麼我也很想有一片天空,在那兒努力尋找

屬於自己的天堂,飛出父母的懷抱,飛出自我的色彩,飛出世界的邊緣,有夢不就應該飛嗎?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寫了國彬,文福,Terry三個好朋友他們都讀了EM3(被視爲無藥可救的班級),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給予不同教育,也直接影響了他們形成不同的性格和日後的待人處世。《小孩不笨》將人物性格和背景融合得恰到好處,手法幽默,輕鬆風趣,細節富有生活氣息。 國彬每次考試都不理想,卻喜歡畫畫,而母親不允許他畫畫,母親看重的是分數,分數像一塊石頭板沉重地壓在母親心頭上。每次考不好,母親是倍感壓抑,臉拉得老長,謾罵乃至大打出手,這種態度與方法是不可取的,後來文彬考試作弊,被當場抓到,由於接受不了母親的教育,於是就跳樓自殺,後來被警察救起,於是一家三口陷入了沉思中:難道考試考不好,發生這種事只是孩子的錯嗎? “考孩子的知識,考媽媽的心態。”其實我們不必被分數牽着鼻子走,因爲分數與成功,沒有直接的關係,分數只是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一方面,決不能以分數高低論英雄。母親是否應該覺得,只要努力過了,考多少也無多大關係。應保持着良好的心態,給予孩子鼓勵,讓他們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壓力呢?現在孩子輸掉的不是分數,而是一份做人的志氣,人生中難免有跌跌撞撞,但跌倒再爬起來,這點痛算什麼,我們要有超越別人,超越自己的勇氣才行,愛孩子就要愛得久遠!讓孩子全面發展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不墨守成規?? Terry生活在過分的溺愛中,所以他總是畏畏縮縮,缺乏勇氣與能力,沒有主見,其實這也並不只是孩子的錯,他的母親一定認爲自己是一個好母親,把一切都給了孩子,然而她的行動卻告訴孩子——你是無能的,不行的,沒有用,只能讓我來幫助你。這樣會直接影響孩子自身能力的發展,沒有獨立的品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父母應教給孩子堅強不屈的意志,勇於參加與社會的競爭。 文福的家庭條件不好,學習也不理想,母親於是對他失去信心,叫他邊學邊幫忙做生意招待客人,這是一個不重視教育的家庭。不論是富人和窮人都要接受教育,如今家長們應遠見卓識地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保證國家的富強。 “望子成龍”幾乎是每一位長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期盼,只因爲內容各不相同,有的喜出望外,有的則望子成龍望穿眼,望來望去一場空,只因教育方式的不同。 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我們心存感激,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愛孩子就要愛得久遠,用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點點滴滴的愛中成長。讓我們也扔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

《小孩不笨》觀後感13

原本帶着好奇的心情去看了學校推薦的這部電影《小孩不笨》,可從電影開始的第一分鐘,一些讓我覺得震撼的字眼就從中一一冒出:監牢、外表友善實則殘酷和無情、過濾等等,你能想象到這是一些孩子對學校的感受嗎?

在新加坡,華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數學,而中文學不好沒關係。但如果中文沒學好,還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到中國的發展。

電影中有兩對父母,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雖然十分不同,但是結果一樣是不好的。

做生意的一對父母,他們把大部份時間用在經營自己的事業上,和兩個孩子的密切關係很少,而導致姐姐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起,只因媽媽老是不履行諾言。弟弟terry變成一個沒有主見,不會反抗的“聽話”的孩子。這對父母,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卻滿足不了他們的精神需要。這一家子,沒處理好家庭關係。

另一對,父親是設計師,母親是中文教師,他們兩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的方式很不同。父親在孩子的課業上,從不施加壓力,任孩子自由發揮。而母親,在孩子的課業不能進步時,很焦躁,很煩惱,總是有“恨鐵不成剛”的感覺。於是她用打罵的方式表現她的心焦。而她這樣子做,不斷地刺激了孩子的幼小心靈。孩子也很無奈,很氣自己。嚴重的後果是,孩子想不開,有了輕生的念頭,也差點做了傻事。看到這時,片中人物哭了,我也流淚了,心裏說不出什麼滋味。

該片結尾部分,我想看的人都會流淚。terry很膽小,但他逐漸長大,很勇敢地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國彬的媽媽,兩家人逐漸淡化了以前的誤會,互助互愛,共享歡樂。

影片中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李老師,她教育孩子們,不要逃避困難,要去了解、認識困難,把困難的底細摸清楚,然後克服困難。她給了孩子們很多的鼓勵和信心。在國彬考試作弊後,她幫忙勸德育主任不要告訴他父母,因爲她瞭解國彬的情況。國彬把自己畫的圖畫送給李老師,李老師就替他投稿,參加比賽。那畫上是一個孩子的臉孔,戴着學士帽,而左眼卻淚流不止,眼神黯然。看了這幅畫,我很難過,因爲我知道這個孩子——國彬,很痛苦。

就像影片裏說的,孩子需要稱讚和鼓勵,漸漸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纔會有信心學好。作爲老師,我們更應該努力的發掘孩子的閃光點,及時的表揚,就像我們一直在做的“賞識教育”。電影中有兩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天底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我覺得把“父母”改成“老師”也合適。“資料,放錯地方就是垃圾,相反,垃圾放錯地方,就是資料。”如果是好的孩子我們不懂得培養,那就是我們的缺失。希望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在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形容學校:監牢、外表友善實則殘酷和無情。

《小孩不笨》觀後感14

記得那年暑假,兒子九歲獨自揹着畫夾,去衡陽市青少年文化宮學習,上午學數學,下午學畫畫,因爲離家太遠兩趟公交車,又沒人接送,不安全,中午就他在附近吃快餐。十幾天下來,我發現兒子噯氣、呃逆、吐酸水,典型的胃病。

“兒子怎麼了?是每天吃麻辣?暑假才過十幾天,就得胃病,到底怎麼了?”我心裏想着,就去問問孩子。

“兒子,你好好的怎麼得胃病?是不是每天吃麻辣?”

“沒有,媽媽,我沒吃麻辣?”

“我每天給你吃中餐的錢,你都幹嘛去了?吃什麼東西吃的,得胃病了。”

“我什麼也沒吃,反正不是吃東西吃的。”兒子有些害怕,小聲地嘟囔着。

擔心孩子胃病,怕自己情緒激動,也怕嚇到孩子,我決定悄悄地跟着孩子,看看他到底怎麼了?

第二天,孩子上了公交,我騎着電動車,戴着墨鏡和遮陽帽,緊跟其後。下了第二趟公交,兒子走在街邊的樹下,一路蹦蹦跳跳、東張西望,在轉角處,他停了下來,好像在做什麼,我趕過去,遠遠看見兒子蹲下的地方,地面上有個人。

“怎麼了?有人摔倒?”我有些着急,趕緊把車騎到轉角處,停到樹下。

躺在地上的是一個乞討的殘疾人,約摸十幾歲。雙腳畸形萎縮蜷縮,雙手像兩根棍棒,沒有手掌和手指,匍匐着小臉貼在地上,髒兮兮的臉,像畫着貓鬍子;亂逢逢的頭髮,沾滿塵垢;唯獨一雙眼睛清澈明亮,像是灰塵中的兩顆黑珍珠。小腦袋旁邊放置一隻破碗,碗麪零鈔上面,橫臥一張半新的十元,那張錢應該是我給兒子的!

見到我,兒子有點害怕站起來,可還是對我笑笑:“媽媽,你怎麼來了?”

“兒子,媽媽想知道你得胃病的原因。”我摟着兒子小小的肩膀,一邊說,一邊走向學校。

“媽媽,那個小孩,這麼熱還趴在地上,手都沒了,腳也不能站,我想扶他坐起來,屁股突出一團,坐着也疼。”兒子低着頭,語氣透出傷悲,“我看他好可憐,每天都把錢全給了他。”

“兒子,你可以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媽媽可以和你共同分擔,一起來解決!”

“媽媽,你不怪我?”兒子開心地仰頭看着我,“我是覺得自己中午餓一頓沒關係,晚餐回去還可以吃,他那麼瘦,一定沒吃。”

一陣心痛,我的孩子,多麼善良單純!看乞討的孩子瘦得可憐,就把自己僅有的錢,全部給他。孩子單純的同情心、無私的博愛,我們大人感到汗顏,有幾人能做到?

我蹲下來看着孩子:“兒子,你是對的!媽媽不怪你,可是,你也該告訴我,讓媽媽和你一起分擔這個問題,不能自己餓肚子。”

“媽媽,對不起,我餓出胃病,不敢告訴你原因,讓你擔心了!”

我鼻子發酸,眼裏涌出薄霧,兒子爲了不讓我擔心、怕我責怪他,每天自己承受飢餓來幫助殘疾乞討的孩子。之後的每天,我都讓他多帶一份錢,中餐買雙份,一份給那個孩子吃。小男孩每天臉上也掛着燦爛的笑容。假如我不弄清原因就責怪;我不分青紅皁白,一頓訓訴,我想,自己也不會知道胃病的病因,更不會知道孩子心裏是怎麼想的。

《小孩不笨》觀後感15

《小孩不笨》是一部新加坡電影,當年也是叫好又叫座的一部佳作。看了以後,我心裏涌動着一股熱流,不吐不快。

Tom的父母是大衆眼中的金領,忙於事業,忙於賺錢養家,沒有時間,於是忽略了和兩個兒子之間的交流溝通。大人就是這樣,他以爲只要他和你說話,就是在和你溝通,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意見,忽略孩子心裏的疑惑和想法。

成才只有父親,父親很愛兒子,可是不知如何表達,由於水平的限制,表現出來的往往只有氣急敗壞的大吼和責打。

我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平凡人,沒有Tom父母那般能幹,自然也沒有他們那麼忙碌,和我溝通的時間還是有的。我父母比成才的父親又要好一些。從小到大,我當然被打被罵過,甚至也有被打得慘兮兮的時候,但是誰又不是這樣呢?除此以外,他們對我的關心愛護,我也是感覺到了,並深有體會的。

Tom和成纔是同班同學,也是關係很好的朋友,正處於15歲的青春期,自然會有很多“青春的煩惱”……於是,Tom會因爲帶成人碟到學校而被校長判處在全校學生面前公開接收鞭刑。成纔會因爲和老師打架而被開除。Tom、成纔會因爲在家裏感受不到溫暖而加入小混混的幫派,並因偷竊而被勒索,又會因湊不到那要命的20xx塊而“打搶”……

這些都是出於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子能惹出來的事,只不過與父母溝通不良助長了他們的無助,使得他們惹的事比我們當年還要大,還要勁爆而已。

父母的教育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造就一個孩子,這是我的想法。

我的父母,從小對我採取的就是“打壓式”教育方式,有點像Tom的媽媽,我總是受到打擊和批評,導致我現在敏感、自卑的個性。而我的一個室友,她的父母從小就經常鼓勵她,並不吝讚美,現在的她,很是自信與陽光。真是個讓人羨慕的孩子……

誰的青春沒有痛過?但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我們的青春沒能像《致青春》那般激盪,也沒有如Tom、成才那般糟糕,我們的青春只是寂寞着,孤獨了春夏秋冬,辜負了風花雪月,在可以接收的範圍內小小的彆扭着,走到了今天。

這部《小孩不壞2》只告訴了我兩個字:真實!

它真實地反映了父母的教育方式與青春期孩子的矛盾與碰撞,總讓人想起自己那青澀的青春印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朋友與夥伴,家庭教育方式的好壞,是真的能影響孩子的未來。世事在變幻,時代在進步,不管父母還是孩子都必須在與時俱進中更多地體諒對方,成長自己。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收穫欣慰,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少一份傷痛,多一點溫暖。這就是我看這部電影的所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