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精選8篇)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印度合夥人》觀後感(精選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精選8篇)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 篇1

今天看了電影《印度合夥人》,感觸頗深。電影講述了一個深愛妻子的普通男人的故事,他是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修理工,爲了愛妻的身體健康,研製出了低成本的衛生巾生產機。

在印度,女性的生理期被認爲是不潔淨的,是會玷污神靈的,於是,生理期的女人會自覺把牀鋪搬到外面去,並且避免和任何男性——包括自己的丈夫接觸,因爲她們默認自己是“髒”的,不能與家人一起吃飯,廚房也是她們的禁區,女學生在生理期也不能去上學。

由於經濟與傳統文化的雙重壓制,她們只能用舊衣服、髒抹布,甚至樹葉、鋸末解決,衛生狀況堪憂,很容易感染疾病甚至死亡。男主人公拉克希米,出於對妻子無比的愛,把工作丟在一旁,執着於自制衛生巾的“大事業”。但是這條路不好走,被家人誤解,被村人鄙視,甚至要吊死他,妻子也受不了他的“瘋癲”回了孃家。各種困難接踵而來,但是這些都沒有壓倒他,因爲他要讓妻子的羞辱變成尊重,他有深深的使命感,他不但要讓妻子有尊嚴,還要讓全印度6億女性有尊嚴,經過不懈努力,他成功了,最終打破了一個國家長久以來的陳舊觀念。

他的大愛堪比聖人,他改變的是人們長久以來牢不可破的陳舊觀念,給了女人尊嚴,並且創造了巨大的就業機會,儼然一位救世主。他爲什麼能承受那麼多壓力呢?我想應該是因爲意義,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曾經有一位美國記者觀察過特蕾莎修女照料一位千瘡百孔、散發着惡臭的病人的過程,他覺得那個過程如此噁心,他說即使有人給他一百萬美元他也不會做。特蕾莎修女聽他這麼一說,微微一笑迴應道“對啊,即使給我一百萬美元我也不會做。”

這個電影,男人女人都應該看看。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或者成功女人背後的男人,也同理),不光是默默付出的意思,還可以激發男人潛力。電影的男主人公,正是因爲看到妻子生理期的痛苦與屈辱,激發了他自制衛生巾的念頭,這就是創業的開始。現在的年輕人,想要創業,卻毫無頭緒,是不是因爲沒有找到真愛的人,潛力無從激發啊?

有理想有目標的狀態很好!主人公拉克希米確立了自己的目標,義無反顧地投入進去,他的生活是充實的,是有意義的,是充滿希望的,他不會浪費時間,他不會有拖延症。年輕人如果總是犯懶、拖延、得過且過,或許是因爲沒有明確的目標或者實現目標的意願不夠強烈、缺乏堅毅的品格。

一個人的行動力是否強,就體現在日常小事中。拉克希米看到街上賣的打鼓小猴的玩具,受到啓發,改造成切菜機,減輕妻子做飯的辛苦。看到妻子坐在自行車後面不舒服,馬上動手給妻子坐了個椅子。看到妻子生理期的痛苦和屈辱,動手自制衛生巾。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關鍵要行動起來,不能只是空想,而遲遲不肯行動。

這讓我想到一個實驗:兩組人分別做陶瓷杯子,第一組被告知“做得越多越好”,第二組被告知“要做出最完美的杯子”,結果就是,第一組作品很多,而且不乏品質不錯的作品,而第二組卻遲遲不動手,一直在思考~推翻~再思考,最終作品很少而且質量不佳。

總之,電影不錯,值得一看,更重要的是看完之後的思考和應用!讓我們不斷進步吧。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 篇2

在印度有位男人,他爲印度女性自制、研發衛生巾,當他發明出機器後得到了專利權。但他並不想賺更多的錢賣專利,而是想讓更多的印度女性享用更廉價的衛生巾更健康,他就是淳樸、善良、偉大的阿魯納恰拉姆。看到這裏你一定會想問,印度真的是這麼窮嗎?那裏的婦女連衛生巾都買不起嗎?根據影片中的資訊顯示:在2001年時印度的婦女還沒有普及使用衛生巾,只有百分之十二的人在用。

這是因爲衛生巾的價格非常昂貴,只有進口的要55盧比一包,所以導致很多女性都買不起。影片中的男主非常疼愛自己的妻子:看到她切洋蔥眼淚汪汪的,他會改裝玩具來自動幫她切、坐在自行車後面腰痠他會幫她做個靠背椅、幫妻子洗衣服、摘鮮花給她做頭飾、所以到生理期看到她用布換洗並藏在衣服下陰乾很不理解,爲她去藥房偷偷摸摸買了一包衛生巾,還問同事借了15盧比。當妻子看到後也是滿心的歡喜,可一看到標籤上的價格,頓時嚇得跟丟了魂似的,讓他趕快退回去。

因爲怕妹妹、母親看到,大家都買着用的話,一個月下來爲了衛生巾,會用掉家裏很多的開支。男主去藥店退,老闆也不讓,當單位的同事不慎工傷血流不止時,急中生智的他立刻拿出衛生棉替他止血。他的行爲得到了醫生的讚賞,醫生告訴男主在1875年德法戰爭時期,就已經用衛生棉替傷員止血,這是最衛生有效的辦法。醫生還告訴男主在印度每個月都有很多女性來看婦科,就是沒有使用乾淨的衛生棉導致不能生育甚至死亡。

這時男主想起了妻子,在每個月的生理期時,因傳統習俗會在外屋睡5天說是怕弄髒裏屋的牀。男主認爲這種習俗很可笑,於是他向朋友弄了些棉花、無紡布、膠水,自制起了簡易的衛生棉,還用荷葉包紮綁上鮮花,像禮物一樣送給妻子。可當妻子試用過之後卻不理想會側漏弄髒裙子,之後男主對衛生棉進行了升級加厚防漏,但妻子卻不願意嘗試,怕別人知道後指指點點,並讓丈夫放棄。

男主又想辦法給妹妹試,不料被公公婆婆及家人看到,覺得很丟臉。屢遭失敗的男主沒有放棄,他來到了醫學院門口想詢問大學生們試用的感覺,可她們卻很少有人配合。男主看見鄰居有位女孩行成人禮後,爲她送去自制的衛生棉,不巧的是半夜三更,被她的母親發現並破口大罵,引來衆多鄰居的閒言碎語。這時男主的妻子決意要離開他,離開這個讓她丟盡臉面的男人,她的理由是:印度女人情願疾病也不願被羞辱。

妻子的想法是不理性的,非常極端也很庸俗,更可悲的是男主的母親也有着嚴重的封建思想,這也是和印度女性長期低下的社會地位所造成的。就像妻子每月情願花57盧布拜神求平安,也不捨得把這錢買衛生棉保健康,所以印度女性的解放和未來還是要靠男人啊!男主雖然絕望不能理解,但他還是寬容得把過錯認爲是自己,他辭職離開了家鄉準備去多學習,幹出一番事業來改變妻子的想法。

他來到大學教授的家裏打雜,教授的孩子在計算機上爲他查到了很多重要的資料:衛生棉並不是用棉花製作的,而是一種植物的纖維。教授告訴男主的生產衛生棉的自動機器金額高達上百萬,這讓男主望而興嘆:那要什麼時候才能讓印度女性用上廉價的衛生棉呢?男主思前想後決定自己動手製作機械,經過各種調試、試驗,通過四種工藝:打碎、壓制 、黏膠、殺菌後終於做出了合格的衛生護墊。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給了位叫帕裏的女大學生使用,她註定是男主命中的貴人,不但幫他推廣衛生棉,更是到各村裏找來能幹好學的婦女進行製作培訓。讓更多印度女性瞭解衛生棉、使用衛生棉、他們只賣兩盧比一包,還有誰用不起呢?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帕裏牌衛生棉贏得了廣泛的好評,男主更是提出了要讓100萬印度女性就業的目標,因爲他認爲:錢能讓一個男人微笑,但善舉能讓更多的女性微笑!

男主的成功受到紐約的邀請並演講,當帕裏在走廊上想親吻男主時他妻子的電話來了,男主要回家了。在機場分別時男主做出了選擇:是帕裏成就了男主,心裏永遠會有她的。當這位忠誠、善良、智慧的男人返回闊別已久的家鄉時,全村人都來熱烈地歡迎他,妻子更是和他緊緊相擁。男主被政府授予蓮花勳章,他改變的不僅是人們對於封建習俗的觀念,更是改變了所有印度女性的未來命運。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 篇3

今天是聖誕節,下班後跟着幾位同事閒來無事,挑了一部看名字很容易勸退觀衆的電影《印度合夥人》隨意去看,看前還擔心平平無奇的劇情很可能難掩飯後的倦意,沒想到,卻是全程的高峯體驗,最後還捨不得離開。回來感覺有必要寫點什麼,但對影評不那麼在行,就簡單談幾點體會吧(劇透警告):

sanitary pad,這個詞組可能永遠都不會忘了……必須承認,這個Pad比我正在碼字的iPad偉大得多……男主的近乎偏執的堅持和始終蓬勃向上的力量,確實也把他塑造成了當之無愧的超級英雄。

影片全程都是噙着淚看的,這種體驗太神奇了,我閱片太少,確實從未有過(作爲一個男生在電影院忍着不哭,還真是憋得內傷。印度電影真是有股神奇的力量,唯美的畫面,鮮明的色調,寫實的場景,加上那些不做作的人物表情,能瞬間把你帶入情境,一波又一波地跟着主人公悲與喜、笑與淚。電影一開場對男主夫妻倆的渲染已經成功了一半,愛能讓一個男人充滿魅力,也能賦予其改變一切的魔力。這種愛不必是轟轟烈烈,也無需香車寶馬、酒朋詩侶,很自然地付出關心,踏實生活,就已經美妙無比。這樣的愛,甜而堅定,甜則引人向上,堅定則有力量,塑造了穩固的內核,是整個故事得以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已經比國產的諸多現實題材電影不知高到哪裏去了。

其實影片的主題非常簡單,在故事的前半段甚至有種很明顯的生硬感,一眼就可以望見結局——不就是一個山寨成功的故事麼?男主一個學渣憑什麼就突然對妻子的月事如此上心?憑什麼就聖母心突然氾濫,非自制不可還要到處推銷?簡單的工序組合憑什麼就能得到創業大獎?屢屢推銷不成功憑什麼就靠一個美女合夥人就能打開局面?劇情的突然峯迴路轉來自於美女合夥人和她父親的機械降神,來自於精英人羣的發現、認可和接納,以及被現代文明包裝後的戰無不勝。說到底,「任何人都逃不過真香定律」,這是確鑿的,男主的產品只要夠便宜、夠好用,市場就在那裏,哪怕底層的印度人民當了上千年的宗教「復讀機」,但也正如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裏說的:「話語即權力,權力即話語,但和任何話語相比,飢餓都是更大的真理」。

然而,在觀影過程中,這些Bug完全可以忽略,因爲故事是成立的,正如先前所言,愛是真實的,爲愛的堅持是真實的,這就夠了。當你看到全村人對女人月事以致女人本身的忌諱和嫌棄,家人、親友、村民、醫學生、大學教授、債主等等世間百態的不容和妖魔化,男主卻依然堅持自我,帶着一些倔強和瘋狂,從純手工到機械化生產,再到建立「集體經濟」……影片全程就是人類身上帶有的神性光輝普照大地,閃得我睜不開眼睛,以至淚如雨下。影片從一開始就絲毫沒有掩飾想要表達的主題,堂堂正正地講一個把姨媽巾送進尋常百姓家的故事,最終女人們能大大方方地拿出來,這比任何激昂的女權詞語都更能鼓舞人心。不刻意使用貪嗔癡的邪術觀衆帶節奏(比如國產電影慣用的流量、講梗、性吸引),這點甚好。

電影密集的經典臺詞和場景就不說了,作爲一部社會意義很強的電影,這只是正常操作。但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們天天談脫貧攻堅,說什麼“扶貧先扶志(智)”,說什麼「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編順口溜、製造刻意接地氣的話,都相當有水平,但拍一個這樣的電影,只是平鋪直敘講一個「激發內生動力」的故事,爲什麼就這麼難呢?的確,我們比印度的社會現狀要好很多,基礎建設、數字經濟冠絕全球,改革開放四十年風雨兼程,華夏大地舊貌換新顏。但是,社會羣體分層、斷裂、離心離德愈加明顯。我時常善意地想,他們都有一顆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心,都想讓這個國家越來越好,但爲何不能腳踏實地地做一點事情呢,不沉溺在那個只不過代表了北上廣中產階級的互聯網中,不傳播焦慮,不佔據道德制高點,救一個人,救全世界。

上面最後這句話也是對我自己的鞭策:沉住氣,做大時間週期的事情。聖誕快樂。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 篇4

電影不錯,值得一看,看的角度不懂給人的感受也不一樣吧。暑假前看了他主演的《廁所英雄》,這是相類似的電影。

男主是個寵妻狂魔,爲了妻子的健康,要給妻子做衛生巾的事,然後就出現各種反對和挫折。最終妻子被孃家人帶走,他自己也毅然背井離鄉,要做出更好的護墊。

經過很多挫折後,女主成了他的第一個顧客。女主是一個非常有才華也很聰明的女大學畢業生。後來在女主的幫助下,他的護墊機器獲獎了,這有段非常感人的情節。村子衆人都爲男主高興,男主母親在報紙上看到自己很久沒見的兒子,說了句他瘦了,一定受了很多苦,然後落淚了。

然後,男主打電話給妻子,結果張口閉口就是護墊的事,女主很生氣的說,過了這麼久,都不關心自己,就知道那個東西。哈哈哈,果然,男女的思維真差很多很多啊!直男有直男的活法。

雖然又機器成功了,但是推廣還是有問題,在女主的大力幫助下,這個產業才慢慢的成功了。男女主角感情也開始走點微妙了。女主給男主塞衣服,男主妻子電視上看到男主,第一眼就說他自己不會塞衣服的,真是眼尖。

後來男主去了聯合國做演講,上場前女主吻了他一下,演講那段也挺感人。演講後,女主又要親男主,男主的妻子打來電話,男主開始抉擇了。糟糠之妻不可棄吧,男主在糾結中也給出來最終的選擇?回國的飛機上,女主是真的聰明也很明白事理。女主說了些話,自己和男主三觀不來就不合,沒必要遷就或者糾結的吧。回國後,她父親問她爲什麼放手,女主哭着說,只有讓他走,他纔會自信,過得開心,繼續露出那蠢蠢的但很感人的笑。女主很偉大。

電影最後的彩蛋,男主還是和妻子在一起了,過着這本屬於他的生活。

整體看下來,感受很多。一個有上進心的男生真的很有魅力吧,即使是直男,連女大學生都會喜歡呢,哈哈哈。糟糠之妻不可棄。女主的放手很明智,她很聰明,說的那些話概括就是三觀不合,沒必要繼續了,但她後來和父親的談話又哭成那樣,讓人有些費解,女生是個奇怪的東西。男主妻子觀察入微,這讓直男哪個受得了啊。

當然女主和男主的妻子都是很漂亮的印度女子。女主的大框眼鏡,讓我決定以後還是把我的也戴上吧。一些特寫鏡頭,讓人覺得印度這樣的女性是真的漂亮。高中不知道在哪讀的什麼文章,就說印度的女子纔是主流的審美,或者那種近似古銅色的膚色,才讓她們有她們的美吧。

當然,印度電影還是有一言不合就跳的情節。哈哈哈!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 篇5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們常常能發現一個問題從表面上看好象已經解決了,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解決,隨後而來的問題反而會更多。

看完電影《印度合夥人》,我內心的感受更是如此,真正解決問題纔算是完事,能保護的了自己老婆的人才算是真正的男人。這部影片能夠直面社會的弱點,在輕鬆詼諧的笑聲裏,不知不覺的感動落淚;揭露落後迂腐的習俗,最後卻總能喚起積極向上的心態,看到國家的希望,滿滿的正能量,卻不帶一絲的虛僞和做作。影片中因爲男主對妻子的愛,就算被誤解,被嘲笑,甚至被趕出他生活的小村莊,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爲了做出自己的產品,他不惜去當傭人,希望獲得知識。

影片主人公在獲得成功,得到了獎金,在可以功成名就成爲富豪的時候,他依然不忘初心,完全不是考慮自己的個人利益,堅持做出讓所有窮苦的婦女買得起用得起的產品。他用自己的行爲,感動了帕裏,併成爲他最好的合夥人,換來了更多人的幫助,更是贏得了之前所有瞧不起他的人的重新尊重。堅持做好的產品,去幫助更多人,最後在幫助了他人,幫助了更多人之後,他個人擁有了更爲高尚的人格。

結合到我們現在的工作,我們首先應該做長者“買得起、吃得了、吃得好”的產品,在此基礎上再去延伸爲奮鬥者解決產品豐富度的問題。只有紮紮實實做到買得放心、做得省心、吃得開心,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生活。通過爲用戶解決根本問題,讓用戶的生活美好起來,讓我們的心靈美好起來。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 篇6

生活中,我們時常能從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電影中,看到自己人生某個階段的映射,彷彿文中和書中或者電影中的情景和我們人生中的某個經歷很像,常常讓我們不斷反思不斷前行。

公司組織活動看《印度合夥人》電影男一男號拉克希米的創業經歷跟我們美好價值觀十分相似。“眼往上看,找最高目標。心往下沉,從小事做起”影片中男主角的最初出發點是對妻子的愛心呵護。在妻子的個人生理現像在印度國家受到不公平待遇時,男主想着幫妻子改變。但是男主角爲了改變這種現狀,在當時的印度社會和經濟條件下,也許就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

開始,男主角在自己超強的動手能力下自己試做產品,而所經歷的失敗及當時社會的愚昧,導致主角遭到社會的嫌棄。而男主角仍然沒有放棄對妻子的呵護堅定自己的目標,毅然決然的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外出求學求知,一心想完成自己的願望。在外漂泊的一年多時間,男主角終於發明了自己的生產機器。在機器發明後,男主角的人生轉哲也開始了,他所想的是整個印度百分之八十八的女性,而不是僅僅是自己的妻子。正如他說,一個人因爲有錢可以笑,而他是想讓印度5億婦女同胞都笑,女二號帕麗也是被他的個人魅力吸引,放棄自己的工作,幫助男主角完成社會責任。

影片中,男主角受到世俗的成見,導致了他和家人的分離。並且在實現自己的夢想過程中,他也有思想上的動搖,但在同伴的支持下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電影的情形很像,往往在大多人還不認可的時候做某個事情,越是離成功近了所面臨的困難就越多,此時一定要不忘初心,堅持到底。這就像我們現在堅持做的美好公益餐一樣,雖然有些風言風語難控,但我們一樣堅持前行,不會因外界的困擾阻擋了我們的行動,相信美好人一定會讓社會上更多人美好。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 篇7

看完《印度合夥人》整部電影,我認爲主人翁克拉希米所遭受的一切痛苦源於對愛人的愛,支撐他堅持下去的也是對家人的愛,讓他成就輝煌的是更是對社會的愛。這個過程就是人生思想格局的蛻變,從小家向大家的轉變,從一己之愛到博愛的轉變。

觀看電影的前半部分時我感到揪心,可能是因爲陳舊愚昧的文化讓我窒息。但從這些落後的文化裏,我還是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比如克拉西米的妻子回孃家後孃家人的關愛,但是人性的善良卻因爲落後的思想束縛在了愚昧的牢籠。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難道真的沒有人知道嗎?落後陳舊的思想,總會有人去打破,支撐的力量就是“愛力”。

當克拉希米的發明獲獎後,他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堅持自己的初心,將對妻子的愛昇華到對社會的責任感。“如果我將機器賣出,護墊的價格依然很貴,那我做這臺機器的意義又什麼呢?”,當克拉希米對着帕裏說出這句話時,說明他的思想已昇華。

克萊希米在紐約的演講,無疑是該片的高潮,看到這裏我終於明白了,爲什麼公司要組織員工看這部電影,克萊希米的經歷和我們的美好有着非常相似之處。美好正是一個社會責任的踐行者,我們的“建站、建鎮、建廠”就是在通過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讓農民變成居民,讓農民成爲產業工人,讓社區老人就業,這正是一份社會的責任感,更是對“農民、長者”的愛。愛生萬物,在美好價值觀的引領下,我們一定能像克萊希米一樣創造我們自己的奇蹟。

《印度合夥人》觀後感 篇8

人們常說一部電影小到可以真實的反應一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大到可以真實的反應一個時代的狀況。從一部好的電影中,我們總能因爲一些經典片段產生共鳴,這也是一部好的電影的魅力所在。

觀看了影片《印度合夥人》後很有感觸,也在觀影過程中不斷的找到與銷售工作的共鳴:

1、因愛而生,影片中的主人公因爲對妻子的愛,對家人的愛,進而昇華到對國家落後地區女性的愛,只有大愛才能無懼風雨見到彩虹。

2、用戶出發,“顧客纔是老闆”、“讓顧客接受前,自己要先試用”等金句不但點亮了主人公,更是用戶思維的最好體現,也是屢試不爽的成功邏輯。

3、用我一體,用戶爲了改變自己的生活及命運成爲合夥人、共同體,激發參與其中的每個人一起點燃、賦能更多的人,成就事業平臺,人生舞臺。

4、忘我的“傻勁”,不忘的初心,任何成功就會經歷磨難,成就偉大事業更需披荊斬棘,以“愚蠢”的執着和“白紙”的心態去打磨產品,去追求夢想,去承擔社會責任、去堅守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