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守島人》觀後感範文(通用20篇)

《守島人》觀後感範文(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守島人》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守島人》觀後感範文(通用20篇)

《守島人》觀後感 篇1

有一種信仰叫堅守,有一種精神叫質樸,有一種奉獻叫守島。王繼才夫婦自1986年,受命守衛開山島,當時開山島環境艱苦,荒無人煙,王繼才攜妻子長期值守開山島,二人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默默守島32個年頭。島上沒有淡水,沒有電,面積不足20畝,王繼才夫婦在艱苦卓絕的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邪惡勢力面前更表現出來一位守島衛士的凌然正氣,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不求回報的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纔會有多大成就。”擔當與責任是衡量黨性強弱、作風好壞、能力優劣的試金石。王繼才夫婦默默堅守崗位32年,沒有“守島不易”的抱怨,積極進取,有了“在位有爲”的擔當,心中有責,不辱使命,任職期間,只有五個春節是下島過的,甚至,王繼才父母去世、女兒婚禮依然堅守崗位。王繼才說:“我是農民的兒子,爲了一個承諾,我選擇了上島;我是哨所的民兵,爲了一面國旗,我留下來守島;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爲了一個信仰,要在開山島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王繼才用生命詮釋了自己諾言,用實際行動爲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王繼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甘灑熱血固海防,我與海島共存亡”的號召,鮮明體現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主動作爲的擔當精神,心繫國防、獻身國家的赤子情懷。王繼才同志爲黨和人民的國防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是雙擁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

《守島人》觀後感 篇2

先進典型人物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7月27日,全國“時代楷模”、開山島守島人王繼纔在執勤期間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生命定格在59歲。王繼才雖然離開了人世,但他愛國奉獻的赤子情懷永遠留在了開山島。

王繼才同志爲黨和人民的國防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是雙擁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他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甘灑熱血固海防,我與海島共存亡”的號召,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王繼纔是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中的先鋒模範,是甘奉獻、愛國防、敢擔當的優秀黨員代表。他的先進事蹟,鮮明體現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幹事創業、主動作爲的擔當精神,心繫國防、獻身國家的赤子情懷,以身作則、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

勇於擔當,信念是“鈣”。對共產黨人來說,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鈣”足才能腰桿硬。王繼才把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作爲自己一生的堅守,無論身處順境逆境,無論面臨多大困難,都始終做到對黨忠誠、信念堅定。32年來,王繼才刻苦學習海防勤務知識,並結合守島經歷,總結了數十萬餘字的工作體會,留下了寶貴的數據和經驗。現在,一般船艇只要進入視界,他當即就能辨別類別噸位,成爲海防業務的“行家裏手”。對王繼纔來說,胸前佩戴的鮮紅黨徽,不只是共產黨員的標識,更內化爲一種對信仰的堅守。站在信仰的旗幟下,王繼才用責任、實幹、堅守鑄就了一座豐碑。

“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纔會有多大成就。”想不想擔當、敢不敢擔當、能不能擔當,是衡量黨性強弱、作風好壞、能力優劣的試金石。王繼才同志的可貴之處,就是沒有“守島不易”的抱怨,勇於開拓,積極進取;多了“在位有爲”的擔當,心中有責,不辱使命。32年來,他只有五個春節是下島過的,父母去世都沒在身邊,女兒的婚禮他也沒能參加,但當他想到沒有辜負親人的囑託,想到吃盡一家苦,換來萬家歡,他就無怨無悔!王繼才說過這樣一句樸實的話:“我是農民的兒子,爲了一個承諾,我選擇了上島;我是哨所的民兵,爲了一面國旗,我留下來守島;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爲了一個信仰,要在開山島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用生命詮釋了自己的諾言,他用行動爲自己的人生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王繼才同志是我們身邊看得見、摸得着的學習榜樣。他以一個基層黨員幹部的實踐,生動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員幹部應該如何紮根基層、愛崗敬業、不畏艱苦,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大課題。廣大基層黨員幹部要以王繼才同志爲榜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紮根農村廣袤天地,做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用奮鬥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港城嶄新畫卷。

黃海滔滔,英雄已離去。佇立在新時代的陽光下,仰望黨旗、國旗和軍旗的高高飄揚,我們唯有進一步振奮精神,像王繼才同志那樣,以共產黨人的本色、共產黨員的忠誠,在推進高質發展的新時代征途上續寫新的歷史輝煌。

最近學習了王繼才、曹磊的先進事蹟,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王繼才同志是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三十多年,直至去世。曹磊是安徽省宿州市的一名消防官兵,多次不顧自身危險,救人於危難之中。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愛國、堅守、責任與擔當,值得我們學習。

王繼才同志三十多年來堅守在面積只有0。013平方公里的開山島上,島上交通閉塞,缺少淡水、食物以及生活必需用品,條件及其艱苦。即使這樣,王繼才仍然數十年如一日地在島上升起五星紅旗,早晚巡島,觀察海上情況。因爲守島,多次錯過與親人的最後一面。曹磊作爲一名消防戰士,在履行自身工作職責的同時,不放棄一絲救人的機會,哪怕自己深處險境。

作爲新時期的青年,我也要向王繼才同志學習,不斷堅定愛國奉獻的理想信念。愛國並不都是轟轟烈烈的壯舉,有時默默無聞、甘於平凡也是一種愛國情懷的體現。有國纔有家,國家的建設與發展需要我們青年一代積極作爲。我們青年一代的奮鬥要同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緊密結合起來,這就需要我們堅定愛國奉獻的理想信念。因此,即使是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也要學會堅守,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爲愛國主義的畫卷添上或深或淺的一抹色彩。

甘於平凡,不斷增強責任與擔當的意識。王繼才和曹磊作爲平凡的工作者,在守島和救人上,展現出了他們對於自己崗位的責任與擔當。不同的時代對我們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前在面對國家存亡時,責任與擔當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責任與擔當就是在我們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積極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事無小事,處處是責任。我們青年人更應該腳踏實地,不斷增強自身的責任與擔當意識。

積極作爲,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業務水平。守島三十載,王繼才報告了9次涉及走私、偷渡等違法事件線索,真正履行好了自己的工作職責。曹磊憑藉自身過硬的救援技術以及多年積累的救援經驗,多次救人於危難之中。作爲國家發展的新生代力量,我們除了愛國情懷、承擔責任,更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在工作中主動加壓,學會利用時間高效學習,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大腦,爲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通過學習先進個人事蹟,我深感自身還有許多不足。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我將向王繼才和曹磊學習,堅定自己的愛國信念。在工作中,積極履行好工作職責,發揚奉獻精神。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

《守島人》觀後感 篇3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根據“人民楷模”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感人事蹟創拍的電影《守島人》選取王繼才夫婦守島生涯的經典片段和閃光瞬間,在守與走、得與失、苦與樂的矛盾糾結中,展現戲劇衝突、傳遞情感精神、刻畫人物性格。從主人公登島初期的猶豫彷徨,到勇救落水青年、打擊走私商販以及暴風雨中接生、戰友臨終送別、島上家庭春晚等情節故事,一組組充滿質感的鏡頭細緻表達了夫妻情、父子情、戰友情,從不同側面展現了王繼才夫婦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守島就是守國”的家國情懷。

該片不僅還原了王繼才夫婦32年與惡劣自然環境頑強抗爭的經歷,更將主人公愛國奉獻的價值追求貫穿影片始終,對於激勵各行各業堅守平凡、創造非凡,都深具心靈觀照和精神滋養。荒島本身好像並無多大的價值,但是從國家領土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寸領土都是神聖的,都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內涵。任何形式的敷衍、不盡心盡力,都是對國家的背叛。這是王繼才同志所有堅持還存在意義的出發點。拋開這一點所有的堅持都沒有意義。由民兵來守島,是時代變遷留下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同樣王繼才同志堅持的方式,對妻子、家人的態度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堅持守島,王繼才並不是對家庭完全置之不理,應該是以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對家庭作出了安排,只不過這樣的安排在家庭其他成員來說,擔子更重了。

可喜的是,在王繼才的影響下,其他家庭成員在思想上、行動上也都取得了進步。中國式父親的愛,特點就是不善於表達,將對子女的愛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能出席女兒的婚禮,在王繼才的心裏也許想到更多的是奉獻,在自己還能克服困難堅守崗位的情況下,不會去想其他的融通辦法。那個夜晚,女兒結婚,他一個人在守島。他的心理是什麼樣的呢?也許是充滿了對女兒的欠疚,以及希望女兒能理解他的苦衷。如果我們能理解他那一刻的難,就能理解王繼才同志的守島初心,也就能進一步感受到平凡中的偉大。

《守島人》觀後感 篇4

每天國旗同太陽一起在開山島上升起後,王繼才夫妻倆便會開始一天裏的第一次巡島,他們來到哨所觀察室內,用望遠鏡掃視海面,看有無過往船隻,看島上的自動風力測風儀、測量儀是否正常。

“島東邊是硯臺石,西邊有大獅、小獅二礁和船山。這上面的4個燈塔也是老王當初建議設立的。老王說,有了燈塔就可以保障過往漁船的行駛安全。”妻子王仕花指着海面上的4座燈塔說,有了這幾處燈塔,路過的漁民心裏就踏實。

登上燈塔,四處遠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島的陡峭。“這段路很陡,離海又近,千萬注意腳下。”走在後山的臺階上,瘦弱的王仕花攥着記者的手,怕記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個雨大風急的日子,在這段狹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繼才也是這樣牽着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邏;不知有多少個寒冬的冷夜,一根揹包帶繫着一前一後兩個人在倔強地前行。

同樣的巡島場景晚上7點再次出現,不同的是,夫妻倆的手裏多了一個手電筒。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夫妻倆就要記錄當天的守島日誌。一摞摞的巡查日誌被王仕花裝在大麻袋裏,拿出來,帶着一股動人的厚重鋪滿了整個桌子

日誌上一筆筆字跡,正是王繼才生命中的一個個刻度,寫盡了忠誠、責任和堅守。沿着一級級石階巡邏、瞭望,順着王繼才留下的印記一路走下來。這條路,他們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復一日,一日兩次,沒人要求,沒人監督,他們從風華正茂走到了鬢髮花白……

如何銘記一份32年的堅守?不論是家國大愛還是至親相處,我想黃海邊防的哨所會記得,開山島上的五星紅旗會記得,王繼才用腳步堅守過的每一寸土地會記得……

因爲,祖國不會忘記每一個平凡堅守背後的邊防人!

《守島人》觀後感 篇5

有一種信仰叫堅守,有一種精神叫質樸,有一種奉獻叫守島。王繼才夫婦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是農民的兒子,爲了一個承諾,我選擇了上島;我是哨所的民兵,爲了一面國旗,我留下來守島;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爲了一個信仰,要在開山島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在2014年的一次報告會上,王繼才如是說。於是便有了兩個默默無聞的身影駐紮在了開山島上,一個島,兩個人,幾條狗,便是王繼才的一生,秉承家就是島,島就是國,守島就是守國的理想信念,他愛國奉獻的赤子情懷永遠留在了開山島……

學習王繼才同志無私奉獻的愛國精神。開山島位於距離灌雲縣燕尾港12海里的黃海海面上,面積不足20畝,島上無電無淡水,野草叢生、山石嶙峋,常年海風呼嘯。自1986年部隊撤編後,先後10多名民兵上島都不願值守,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王繼才毅然登島,這一守就是32年。面對與父母分別,與喧囂隔離,與孤獨爲伴的日子,王繼纔始終牢記使命,默默堅守。因爲堅守,錯過女兒的婚禮、無法爲雙親盡孝、一度成爲村裏的“異鄉人”,更震撼於他們用剪刀冒險爲兒子接生時的抉擇和勇氣。王繼才靠着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和困苦,把一生獻給了黨、祖國和人民的海防事業。我們要學習王繼才艱難困苦面前,咬牙堅守、敢於擔當的優秀品質,在工作生活中傳承發揚好,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園丁。

學習王繼才同志愛崗盡職的敬業精神。32年,11680天。王繼才夫妻過了20多年沒有水沒有電,只有一盞煤油燈、一個煤炭爐、一臺收音機的日子。生活雖然苦,可王繼才夫婦幾十年如一日守着小島,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誌……每天清晨5點,五星紅旗都會冉冉升起,多次遭到上島犯罪分子威脅甚至毆打也絕不屈服。爲了守島,夫妻倆嚐遍了酸甜苦辣。32年間,王繼才夫婦每天堅持做好兩個必須:必須保證島上有人值班,必須完成守島日記的記錄。雖然無人監督,但是王繼才夫婦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從上島之日開始記錄,中間從未間斷。這是一種怎樣的職業操守,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愛崗敬業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學習王繼才同志紮根海島的開拓精神。在島上的32年來,王繼才夫婦不僅僅把開山島當作一個工作崗位,更是以島爲家,認真呵護島上的一房一瓦,修復破損的房屋,建設嶄新的碼頭,把島上的泥土聚集到巖縫間的“巴掌地”裏,種上了菜,開墾荒地,栽活了100多株樹苗,原本荒蕪的小島充滿了綠色的生機;王繼才夫婦還把周邊的漁民當做親人來看待,晚上點燈火幫助船隻看清航道,霧天用盆敲發出響聲讓漁船避開海島,多次冒着風浪救助路過遇險船隻,無償提供乾糧和淡水,受到他關心和幫助的羣衆不計其數。這是一種怎樣的高尚情操,我們要學習王繼才荒蕪貧瘠面前,以島爲家、紮根海島的使命擔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質,爲推進溧陽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恰逢建黨100週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通過學習王繼才事蹟並觀看《守島人》,我們要以“時代楷模”王繼才同志爲榜樣,響應市委市政府“再吃五年苦,奮進十四五”的號召,爭取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不一樣的成績!

《守島人》觀後感 篇6

爲弘揚新時代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7月13日晚,龍安熱電公司第一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觀看《守島人》。

電影《守島人》取材於“人民楷模”王繼才和妻子王仕花32年守島衛國的真實事蹟。32年,一口水窖、兩個人、三隻小狗、四座航標燈、數十顆被吹歪的苦楝樹、200多面升過的舊國旗,以及無數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勾勒、構成王繼才夫婦的守島歲月。爲了守島,他們錯過了女兒的婚禮、外孫的出生,錯過了與老父親的最後一面……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完成了“直到守不動爲止”的承諾。

王繼才夫婦以實際行動傳達了“守島就是守國”的情懷擔當;以平凡之心創非凡之舉,堅守了“甘守清貧,勇於擔當”的信念;以島爲家,堅守諾言,把青春全部奉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英雄。做爲共產黨員,我們應當從王繼才身上汲取愛國奉獻精神的正能量,使之成爲新時代奮鬥者的信念追求。

《守島人》觀後感 篇7

“一件事,一輩子。一句承諾,一生守候。”電影《守島人》是以感動中國人物王繼才夫婦堅守祖國海島32年的真實故事爲原型改編。電影情節緊湊,內容完整,令人不禁潸然淚下。

26歲的王繼纔在正值青春年華時放棄民兵營營長的職務,憑藉着一腔熱血不顧母親的阻攔毅然登島,應下了守開山島的任務。那是一個荒無人煙且物資缺乏的島,就連淡水和電都沒有。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卻是相當重要的戰略位置。

在夜晚只有滿地的老鼠作伴,在白天只有耳旁的風聲相依。就這麼過了48天,一船隻停在了島前,可下來的卻是他不敢面對的人。他的妻子王仕花抱着女兒探望,看着丈夫蓬頭垢面站在風雨中的樣子,王仕花心疼的勸王繼才同她回家,可卻遭王繼才的毅然拒絕,於是王仕花憤然登上了補給船離開了島。在離去後的晚上,丈夫那憔悴的面孔一直在她腦海中環繞,於是王仕花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她決定上島陪伴着她的丈夫。

就這樣一座島,兩個人,三隻狗,一輩子。像是世外桃源般的畫面描述,可誰曾想到,真實的樣子確是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如此殘酷的現實生活。但這對貌似尋常的夫婦,島上守了整整32個寒暑,與之相伴的只有三隻狗和霧中若隱若現的航標燈,還有那一本本日誌和幾百年揮舞過的國旗。他們後背上那一個個傷疤,記載的不僅僅是守島的日日夜夜,而是爲國守島的光榮。

黑夜裏波濤洶涌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有座孤島,孤島上有兩束光,一束光是燈塔照亮每搜漁船的航線,一束光是他們夜以繼日堅守的哨所那溫暖的光芒,照亮的不僅是島,是家,也是國家。

蘇聯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生命,如果跟時代的崇高的責任聯繫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

心中有信仰、有擔當、有情懷,那麼即使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也能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華章。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島嶼,都有屬於自己的暴風雨,讓我們敬仰他們,學習他們,我們也能成爲生命的強者!

《守島人》觀後感 篇8

何爲赤誠愛國?何爲奉獻一切?

最近集團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對這些文字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和解讀。集團微信公衆號上新增了主題教育的欄目,在尋找素材的過程當中,我一次次被那些英雄事蹟所震撼,所感動。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守島英雄”王繼才。一座島,兩個人,三十二年。

影片中王繼才的妻子王仕花講述了他們三十二年的孤島堅守,他們捨棄小家爲大家、國家,抵禦住了金錢的誘惑,違法分子的威脅。190多面被風雨撕破的國旗,40多本海防日記,1部手搖電話,20多臺聽壞的收音機,10多盞用壞的煤油燈,這些物品見證了王繼才爲守護祖國邊疆默默奉獻的32年。

島上的歲月對我們來說是孤獨的,是煎熬的,也許甚至是無法理解的,然而對他們來說是責任,是信仰,是爲之堅守一生的承諾。

蘇聯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生命,如果跟時代的崇高的責任聯繫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心中有信仰、有擔當、有情懷,那麼即使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也能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作爲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時刻以一名正式黨員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以前人爲榜樣,敬業奉獻、勉勵自身。強化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我相信無論是在本職崗位還是生活當中,懷揣一顆利他之心,把困難留給自己,把便利留給他人,那我們將會走得更遠,取得更長遠的成功。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島嶼,都有屬於自己的暴風雨,敬仰他們,學習他們,我們也能成爲生命的強者!

《守島人》觀後感 篇9

愛國成爲矢志不渝的行動。32年來,晝夜交替,周而復始,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開山島上如期飄揚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兩個人的五星紅旗代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和意志,更飽含了他們對祖國深沉的愛。“家就是島,島就是國,開山島雖小,卻是祖國的東門,你不守我不守,誰守?”這質樸無華的話,正是他們夫妻多年勇於擔當、默默奉獻的動力所在,高尚的家國情懷,不是靠空喊口號,而是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行動說話。他們吃盡了難以想象的辛苦,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好了別人不想幹、幹不好的工作。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無怨無悔。

愛國成爲剛正不阿的追求。王繼才夫婦在極爲艱苦的條件下守衛開山島,克服無水無電、缺醫少藥、寂寞無助等困難,實屬不易,能持之以恆堅持32年更不容易。這不僅要接受生理、心理上的考驗。更加嚴酷的考驗是:犯罪分子將這個人跡罕至的荒島當作難得的“風水寶地”和“避風港”,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也好,笑裏藏刀的犯罪分子也罷,靠恐嚇或金錢美色買路都無濟於事,他們絕不網開一面,以錚錚鐵骨、凜然正氣維護國家法律尊嚴,保護開山島那片淨土。“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在他們夫妻身上得到完美的體現,對基層民兵的果敢剛毅做出了完美的詮釋,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不懈追求。

愛國成爲克己盡責的奉獻。一位將軍上島視察後爲王繼才夫婦寫下了一副對聯“眼觀四海風雲,心繫萬家歡樂”、橫批“以島爲家”,高度概括了夫妻哨無怨無悔、甘於奉獻的精神。其實,英雄不是無情無義,只是不能忠孝兩全。守島32年,王繼才很少有時間看望年邁的母親,甚至當他趕到家時,母親已經溘然長逝,他把痛苦埋在心底,當“小家”和“大家”不能兼顧時,他們理智的選擇了後者。他們同樣深愛自己的子女,但從不放棄“守島就是守國,國安才能家寧”的信念,克己盡責,以島爲家,用燕子銜泥的精神建設海島,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國防海防事業。他們守衛着開山島的方寸土地,又何嘗不是祖國的海防高地?何嘗不是新時代民兵的精神高地?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時代精神。

千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千秋大業,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需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想大事、幹大事,更需要像王繼才那樣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把奉獻化作點滴行動,將愛國化作永恆追求。

《守島人》觀後感 篇10

愛國奉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激勵人們奮進新時代的光輝旗幟。愛國是崇高的,也是具體的,體現在一世一生中,落實在一言一行裏。“感動中國”人物中“兩彈一星”功勳程開甲,放棄國外優厚條件,爲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爲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不僅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爲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而且爲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把愛國之情化作不懈奮鬥的動力,以報國之志書寫新時代的華美篇章,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添磚加瓦。

職業孕育事業,事業高於職業,只有把職業當事業來對待,纔會激發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熱情、充滿感情、懷有激情。“感動中國”人物中守島衛國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堅持以海島爲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於繞赤道35圈,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 堅守三尺講臺的鄉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教,一干就是17年,把青春奉獻給大山裏的孩子們。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始終把職業當成一種事業,把辛苦當成一種幸福,把愛崗敬業當成一種責任擔當,盡職盡責,實幹苦幹,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篇章。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是一種擔當本色,也是一種責任自覺,體現出一種爲黨分憂、爲國解難、爲民幫困的境界。“感動中國”人物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他們當國家利益和羣衆生命財產受到損害的緊要關頭,都是不顧個人安危,英勇無畏,不畏艱險,勇挑重擔,衝鋒在前,毫不猶豫地爲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竭盡全力維護和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面對大事難事勇於負責、敢於擔當,面對艱難險阻不屈不撓、敢於鬥爭,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迎難而上、生死關頭勇往直前,以實際行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當先鋒、打頭陣、做標兵。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展示新作爲,要從“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營養、激發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爲,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奮力奔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爲奪取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守島人》觀後感 篇11

有堅定的信仰,有樸素的精神,有保護島嶼的奉獻。王繼才夫婦從1986年開始,被命令保護開山島,當時開山島環境困難,荒廢無煙,王繼才帶着妻子長期保護開山島,兩人克服了普通人無法想象的困難,默默保護島嶼32年。島上沒有淡水,沒有電,面積不到20畝,王繼才夫婦在艱苦的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邪惡勢力面前表現出守島衛士的凌然正氣,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不求回報的支付,在平凡的工作場所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幹部要負責,有多少責任,有多少責任,有多少成果。負責和責任是衡量黨性強弱、風格好壞、能力優劣的試金石。王繼才夫婦默默守護職場32年,沒有守島難的抱怨,積極進取,有在位有爲的負責人,心有責任,不屈服使命,在職期間,只有5個春節在島上度過,王繼才的父母去世,女兒的婚禮依然守護職場。王繼才說:我是農民的兒子,爲了約定,我選擇了上島。我是哨兵,爲了一面國旗,我留下來守護島嶼。我是共產黨員,爲了信仰,必須在開山島守護,直到守不住的日子!王繼才用生命解釋了自己的約定,用實際行動給自己的人生畫了圓滿的句號。

王繼才以實際行動實踐了甘灑熱血固海防,我與海島共存亡的呼籲,明確表現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積極負責精神,心繫防衛,獻身於國家的赤子感情。王繼才同志爲黨和人民的防衛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是雙重擁抱工作中出現的先進典型。

《守島人》觀後感 篇12

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的前哨,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非常重要。1985年部隊解職後,設立了民兵哨所,但由於條件困難,上島的10多名民兵不願長期保護。

王繼才生前是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所長。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保護島嶼的任務,從那以後,和妻子以島嶼爲家,伴隨着孤獨,在沒有水也沒有電,植物也無法生存的島嶼上默默地保護着,把青春的年齡都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2014年,王繼才夫婦被評爲全國時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繼纔在工作中突然生病,急救無效死亡,年僅58歲。

對王繼才夫婦來說,家是島,島是家,愛這片熱土,保護自己的約定,爲防衛事業儘自己的力量!

英雄去世了,很多人懷念的時候,有人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大部分人都選擇保護孤島。這樣的人生不是很傻嗎?但是,在這個紅酒綠、個人主義至上的時代,我們最缺少的是這種傻瓜。

每個人都要削尖頭腦,在世俗定義的統一成功學中鑽頭。例如,財產萬貫,身份顯着,世界聞名……但是,能夠定義一個人的人生不僅如此。

傻瓜就像王繼才一樣,以祖國的安危爲自己的責任,一生的籍籍是無名的,但是都很孤獨,但是保護祖國的疆土,保障了人民的安全。

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成功嗎?這樣的選擇,真勇敢!知道即將面臨的痛苦和犧牲,繼續前進的不是傻瓜,而是真正的英雄。

金錢和地位,永遠只是我水平的成功,這樣的成功,沒有獻身和博愛。

王繼纔是我們今天時代正確的英雄。

現在,在我國廣闊的疆土上,犧牲自己的一切守衛國土的哨兵還有很多。我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總是受到他們的保護。

他們應該得到我們的敬仰和尊敬!

《守島人》觀後感 篇13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守島人》。進電影院後發現一個人也沒有,只到電影結束也只有我們一家三口人,算得上是一次包場了。

“王繼才”想必大家都認識吧,對,沒錯,他就是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他數十年如一日,用心守護着這座小島。

王繼才上島時,島上只有一間小小的破屋,一座燈塔。島上天氣十分惡劣,經常遇到暴風雨毫不留情地襲擊,夜裏還可能被“狐仙”敲門。他每天早晨都會把五星紅旗高高的升起,再到燈塔上瞭望並提醒過路船隻。他的食物最多的是泡麪,但是相對於食物潰乏來說,我認爲更難的是面對無盡的孤獨。

妻子王世花理解丈夫的心情,辭掉了老師的工作上島幫丈夫。這一次還帶來三包種子,夫妻二人在島上開墾播種,不久地裏就長出了綠油油的幼苗,兩人的日子也越過越好。王世花在島上懷上了二寶,臨近生產遇上了暴風雨不能去醫院,王繼才心急如焚打電話給部長王長傑,讓他找人想辦法,終於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個叫王志國的小男孩呱呱墜地。

志國出生以後,變成了一家三口人守島。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小志國給守衛海島的王繼才夫婦帶來了許多樂趣,跟他們一起升旗,一起種菜,一起在島上散步。

只到志國長大,該去上學了,全家人都爲他歡呼。由於家裏沒有多少錢,爲了弟弟能更好地上學,姐姐果斷退學打工。王世花腿腳不好,丈夫讓她到岸上治病同時帶孩子上學,然而就在這一天,王繼才舊病復發永遠地離開了他一生守護着的寶島。

優秀的共產黨員,王繼才把一生獻給了祖國的寶島,我佩服他。

《守島人》觀後感 篇14

愛國是一個人對自己祖國的一種誠摯的熱愛和深厚的情感,是一個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以海島爲家,與孤獨相伴,在一個沒有淡水、沒有電、面積不足20畝的彈丸小島上堅守32年,只爲五星紅旗每天冉冉升起。

今年7月27日,王繼纔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王繼纔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默默無私的奉獻,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有一種信仰叫堅守,有一種精神叫質樸。王繼才夫婦倆在艱苦卓絕的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邪惡勢力面前更表現出了一位守島衛士的凜然正氣。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通過學習,我們深受震撼,我們新時代的國家公職人員就要有這種愛國奉獻精神,我們要學習王繼才夫婦,熱愛祖國、忠於職守,無私奉獻,不圖名利的精神,以他們爲榜樣,腳踏實地、不畏艱辛,立足本職、紮實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新時代的建設貢獻自己力量!

正因爲有這麼多的先進典型,正因爲有很多像王繼才一樣愛國奉獻的人,我們的事業才蒸蒸日上,國家的前景才無限光明。王繼才走了,更多的人應該接好他的接力棒,從王繼才身上汲取愛國奉獻精神的正能量,讓弘揚愛國奉獻精神成爲全體國人的自覺行動。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作爲青年一代都應該向王繼纔看齊、學習,給自己補充道德之鈣,爲自己補鈣壯骨、強筋健骨,將愛國奉獻精神融入到每個人的實際生活中,讓愛國奉獻精神築牢新時代的價值地基!

《守島人》觀後感 篇15

電影《守島人》讓我意外的感動!大家對真實原型人物改編的電影有天然的牴觸,《守島人》用真誠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打破了這個印象。周邊的觀衆多次細微的抽泣,證明了我感受到的每一處的感動都是真實的!不是大男人的矯情。導演陳力拍攝得太棒了,細節處理真實,劉燁和宮哲的表演真實,皮膚質感真實得讓人心疼,現場看到劉燁和那麼多演員皮膚和電影差不多,足見一年的拍攝給演員皮膚的傷害,那麼原型人物的皮膚會何等滄桑。這個電影一定會大賣!真實的感動最動人!

《守島人》觀後感 篇16

王繼才同志用數十載的堅守奉獻,證明了自己人生的平凡偉大,揚起了新時代奮鬥者的旗幟。“奮鬥”不禁讓人想起《平凡的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那個溫飽都沒有解決的年代,也不乏懷揣理想的奮鬥者。新時代的奮鬥者該是什麼樣的,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該成爲怎樣的奮鬥者,在工作一年後重讀《平凡的世界》深有感觸。新時代的奮鬥者,要志存高遠,要做好當下;要胸懷世界,要熱愛生活;要堅守信念,要不甘平凡。

不懼苦難打拼累。書中一句:“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革命年代無數青年志士拋灑熱血澆灌理想,今有王繼才同志無怨無悔默默堅守奉獻。不同的時代,成功的路徑是相同的,他們無不是在苦難中堅守,在浴血中重生。新時代的奮鬥者面臨着種.種挑戰,但是很多人直接倒在這些挑戰和困難的恐懼中,倒在穩定和安逸的庇護下。敢於直面挑戰,不懼苦難是任何時代奮鬥者都必須有的品質。基層黨員幹部挑燈夜戰,奮鬥在脫貧攻堅的一線,奮鬥在爲社會主義事業奉獻的一線,他們就是新時代奮鬥者的一面旗幟。

不畏挫折堅持難。“青年,青年!無論受怎樣的挫折和打擊,都要咬着牙關挺住,因爲你們完全有機會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喪氣,每一次挫折就只不過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塊普通絆腳石,而絕不會致人於死命”。挫折不只會挫傷失敗者的勇氣,更會激發成功者的鬥志,同樣,“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是屬於不畏失敗能夠堅持的人。新時代的奮鬥者要能正確認識挫折的意義,不要被一次的失敗而嚇到,不能正確認識挫折,那眼前小小的石塊就會成爲攔路的巨石。年輕的黨員幹部埋頭苦幹,沒有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沒有長遠的眼光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把黨的偉大事業當成遙不可及的幻想,就會被一塊小小的“石頭”斷掉不忘初心的誓言。

不甘平凡理智活。“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過多的報酬和寵愛,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對着現實”。不論是功成名就的企業家,還是無名無輩的打工者,都不能對他們下“平凡”的定義。所有不甘平凡的奮鬥者都是不凡的,他們在奮鬥、拼搏、抗爭中不斷改變着人們對“平凡”的定義,那些成功地突破階層身份、突破經濟障礙的奮鬥者,他們是佼佼者,那些尚在努力中的奮鬥者,他們展現出不凡的奮鬥者的姿態。新時代的奮鬥者就是要這樣不甘平凡,要把握自己的姿態,在重壓之下仍然昂首挺胸的姿態。新時代的黨員幹部不論職務高低,要認識到崗位的不平凡,責任的不平凡,當你肩負起這份責任之時,也就肩負起了不凡地使命,只有愛崗敬業,不辱使命,才能取得成績、贏得愛戴,才能不平凡。

《守島人》觀後感 篇17

《守島人》電影圍繞主角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在開山島守護32年的感人事蹟鋪展開來。看完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處:

一是他們多年如一日的堅持每天早上升國旗、唱國歌,風雨無阻。在一座只有他們二人的“無人島”上,三百六十五天如一日的堅持。我很敬佩這樣的他們!他們有着中國共產黨人有的毅力、決心和深深的愛國情懷。

二是島上生活艱苦,他們卻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自得其樂。最開始的全身被蚊蟲叮咬的腐爛、血跡,到後來王仕花腿出了問題依舊堅持。讓我看到他們身上中國共產黨人的不屈不撓,不畏艱苦的大無畏精神。

三是他們沒能出島陪在兒女身邊,不能照料家中老人,甚至王繼纔沒能給他父親送終。家人由開始的埋怨,不理解到後來的支持,以他們爲驕傲。這讓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愛國情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守衛一方國土,爲國家無私奉獻的精神。

其實電影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島上的墓碑,信號燈等等。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屈精神,家國情懷。還有我們現在生活的淨土,都是有一羣無私奉獻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默默奉獻。

《守島人》觀後感 篇18

作爲一名普通的基層勞動者,看過王繼才的先進事蹟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更是深感作爲黨員,自己還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夠,應以王繼才同志爲榜樣,學習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愛崗敬業、愛國奉獻、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高尚精神。

每每想到:王繼才遠離繁華的城市,32年無私無畏地守着荒島,其中,夫妻倆過了20多年沒有水沒有電,只有一盞煤油燈、一個煤炭爐、一臺收音機的日子。每天早上都扛着國旗到後山升起,王繼才升旗,他的妻子敬禮,沒有國歌,沒有奏樂,也沒有人看。20多年裏,夫婦倆用壞了170多個旗杆,夫妻倆每天過着“同一天的生活”。這已非常人所能堅持,但更有挑戰的還在後面。開山島是“黃賭毒”和“蛇頭”嚮往的地方,在這裏,蛇頭給王繼才送10萬元,被他拒絕了;賭徒想開賭場,給他提成9.3%,被他拒絕了;娛樂商販想開歌舞廳,給他提成11%,被他拒絕了。王繼才說,“島不是我家的自留地,家就是島,島就是國,守島就是爲國,我無權幹任何私事。”

王繼才的二舅是新四軍的一名戰士,曾經在黃海海面與日軍進行過戰鬥,他二舅臨死時和王繼才母親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這盞燈能亮多久,人就能走多遠。這盞燈就成了王繼才心中的信念和信仰,作爲黨員,我們都應該像王繼才一樣在心中存一盞這樣的“燈”。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擦亮我們心中的燈。

首先,王繼才同志的政治品格值得學習。一名黨員幹部是否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具有崇高的信仰,不僅要看他怎麼說,關鍵要看他怎麼做。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王繼才同志始終聽從黨的召喚、服從組織安排,把踐行對黨的誓言作爲畢生追求,實現了“一生守島”的錚錚誓言。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先進事蹟後,要將其崇高政治品格帶到我們基層黨員的實際工作和思想建設中去,即:始終把“感黨恩、聽黨話、永遠跟黨走”作爲自己的堅守,無論面臨多大的困難和壓力,都始終做到信念堅定、對黨忠誠。

其次,王繼才同志的愛國情懷值得學習。王繼才同志常說,“開山島雖小,也是祖國的領土,我要讓國旗永遠在島上高高飄揚。”這種愛國精神不但要培養在我們黨員的心中,更要在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中體現出來,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民族榮譽感、愛國主義情懷,使我黨我國的愛國優良傳統永遠繼承下去,讓國旗在每個人的心中高高飄揚。

再次,王繼才同志的奉獻精神值得學習。王繼才同志勇於擔當,舍小家爲國家,不爲利益所惑,不爲困難所懼,幹一行愛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我們基層從事社會工作的人員,也在從方方面面的工作中,讓老百姓感受到國家纔是他們的靠山,我們黨員始終是爲人民服務的。

王繼才同志的奮鬥品質值得學習。32年,王繼才他不僅奉獻了自己,而且奉獻了兩代人。他的大女兒1983年出生,卻是文盲,兒子6歲下島,三次被學校勒令退學。即使是這樣,王繼才同志依然以島爲家,面對開山島的惡劣環境,他不僅沒有退縮逃避,而且不等不靠、就地取材,以燕子銜泥、精衛填海的精神建設哨所、美化小島,把海中荒島建成美好家園。通過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先進事蹟,使我們更加堅定了攻堅克難、奮鬥必勝的決心和信心。32年,王繼才靠着一種堅定的信仰,用一個民的本分,完成了兵的責任。

我們都要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先進事蹟,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同時把熱情化爲促進開展社區工作的幹勁,同時,促進黨員立足本職崗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守島人》觀後感 篇19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能正確的運用它,一次足矣!

王繼才,作爲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堅貞不渝的護島32年,沒有半句埋怨與推卸,用最平凡的方式書寫了不平凡畢生華章。他的一生僅僅選擇了這一次,但也是這唯一的一次選擇成就了他一生的價值,成就他一生價值的工作作風與態度更是值得我們每一位中國共產黨員習於身並積極的繼承、發揚下去。

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忠誠爲先。忠誠之心,使我更加堅定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信念,不偏不倚地走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特色道路的正軌之上。若把中國共產黨比作是一艘船,那麼忠誠之心就是燈塔,只有忠於黨、國家和人民,我們纔不會在探索、前進的道路上迷失方向,纔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堅持爲先。堅持之心,是我們在踐行理想信念道路中的最優保障,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絕非一朝一夕,這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若沒有一顆迎難而上,持之以恆的決心,在充滿挑戰、機遇的新時代中又如何立足去實現黨的最終使命。

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奉獻爲先。奉獻之心,讓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淡化個人名利,拋棄那些庸俗、短淺的思想觀念,時刻以維護國家、主權、利益爲先,也只有這樣才能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完成好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每一個任務。若每一名中共黨員能夠將忠誠、堅持、奉獻三“心”融入本己的血液裏,那麼建設一個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的中國將不再僅僅是一個“夢”。

《守島人》觀後感 篇20

電影《守島人》是一個關於守護的故事。“他守島,我守他”,兩位主人公共同演繹出了守護的真諦。在今天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他們的不變有着萬鈞之重。

他是“島主”。關於這個詞,人們總是充滿了各種想象,比如,桃花島主黃藥師,可以“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遠赴海外的康有爲,出巨資購買了一個島,於是升格爲“康島主”盡情享樂。“島主”二字讓人覺得是“我的底盤我做主”的代名詞,可以超脫於主流秩序之外,逍遙自在,肆意而爲。用今天的話來說,只要有一個島,那還不就放心“躺平”了,釣釣魚、捉捉蟹,就夠吃了——然而,真是這樣嗎?

王繼才的故事打破了人們的想象。他所守的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0.013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小,島上條件艱苦。時間返回上世紀80年代,颱風“白鹿”來襲,剛上島不久的王繼才極其狼狽,大浪拍碎了門窗,將屋裏的一切打得全部溼透。國旗被風撕裂,他頂着風暴去換下;燈塔的“眨火”壞了,他擔心漁民觸礁,在風暴中敲着鐵盆高喊,提醒漁民避開……即便風平浪靜之後,依舊有肆虐的蚊蟲、短缺的糧食以及無邊無際的孤寂。這樣的情景,不會讓人想到黃藥師的桃花島,只會想起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餘生》以及韓國電影《金氏漂流記》。

比美國和韓國男主角幸運的是,王繼才擁有王仕花的愛情。看到王繼才執意堅守小島之後,妻子王仕花辭去了教師的工作,到島上陪伴丈夫。自此,這對夫婦以海島爲家,在孤獨中相伴,把一輩子奉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這部電影在寫情方面,着筆甚多。整整32年,他們居住在與世隔絕的小島上,過着近乎野人般的艱苦生活。劉燁演出了王繼才的木訥、執拗和赤誠,宮哲更是極好地呈現了王仕花的形象。與王繼才相比,王仕花的內心更豐富,性格更明朗,更敢於表達,無論是一次次抱怨、使性子,還是遇大事時的堅忍,開心時唱淮海戲,都讓人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小島上有松樹,也有桃花,這是一種隱喻,象徵着兩個守島的人。王繼才的那句“我們倆這一輩子,頂別人好幾輩子”,說得很有道理。在高度流動的現代社會,在996日漸蔓延、通勤時間越來越長的當下,城市中的夫妻除去睡眠之外,究竟還有多少時間相守?王仕花那句“他守島,我守他”,是整部影片的點睛之筆。時光飛逝,他們受不住歲月,卻也守住了真情。

電影中的父子情、父女情也別具分量。晚年時的王繼才說,自己虧欠了家人,沒有給父母養老送終,沒有去兒女婚禮上送上祝福……這是他深入骨髓的遺憾。當女兒小寶還是嬰兒時,夫妻倆願意將所有的愛傾注到她身上。然而因爲守島,他們只能讓父母來照看小寶。後來,他們又在島上生下了兒子志國。再後來,爲了讓志國接受較好的教育,小寶輟學,打工供志國讀書。當偶然回家的王繼才,發現小寶正在市場中打工時,眼睛溼潤了。雙手粗糙、臉帶污垢的小寶對父親說:“你們以爲上學就只需要學費、書本費啊?看到同學都吃雪糕,能不給他買嗎?我要給他買最貴的雪糕、最好的變形金剛!”這時的王繼纔是羞愧和無力的。在岳父岳母家,兩位老人略帶冷淡的客氣,也讓他感到尷尬。可以說,他幾乎是逃離外面的世界而回到小島上的。電影中的這種不堪重負,恰恰表現出即便守島的人也不是“一座孤島”。種種缺憾是現實存在的,社會的衝擊也是無孔不入的。這也可以說明“事因難能所以可貴”,他們全家的犧牲是巨大的,也因此而更值得敬佩。

這部電影是接地氣的。導演陳力傾注了不少心血,從第一次上島到電影拍攝結束,她與影片人物的原型王仕花和孩子們相處了很長時間,也走進了彼此的生活。她和王仕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孩子們叫她“乾媽”。正是因爲有如此深入的交流,影片纔能有如此立體的呈現。當王仕花看完電影后,對陳力說:“妹妹我非常感動,你讓我又回到了和老王共守一座島的歲月,拍得太棒了。”顯然,這是一種很高的評價。

“人這一輩子,能幹好一件事,就不虧心,不虧心就不白活。”這是王繼才經常說的一句話。對於世人而言,如何纔是“不虧心”“不白活”當然各有理解,但總有一種守護讓人肅然起敬。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座島,努力做好自己的守島人,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