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精選音樂說課稿範文彙總8篇

精選音樂說課稿範文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音樂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音樂說課稿範文彙總8篇
音樂說課稿 篇1

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音樂第三冊第九課《顛倒歌》

地位與作用:

學生通過一年的學習,在演唱、演奏、綜合藝術、表演等方面得到了較好的鍛鍊與提高,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和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形式多樣的音樂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其音樂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充滿合作精神的羣體交往中,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尊重、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教材分析:

《顛倒歌》是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歌曲,歌詞將自然界的現象都顛倒過來,生動有趣。歌曲大多運用了八分音符,使歌曲顯得歡快活潑,最後一句旋律的下行,形象地表現了小朋友感到滑稽、哈哈大笑的模樣。本課還安排了一首《顛倒謠》讓學生有節奏地讀一讀、唱一唱,還有《找風箏》《到小猴家去》《青蛙合唱》等視唱練耳。

教學內容:

(1)“風箏”系列活動。

(2)《顛倒謠》

(3)歌曲《顛倒歌》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會有節奏地朗讀《顛倒謠》,能用輕鬆、愉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學習正確的自然知識。

能力目標: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情感目標: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在身心愉悅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尤其是運用電教手段,激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敢於表現自我,並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與他人合作、交往與協調。

教學重點:

進一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不斷提升參與體驗,指導學生能用輕鬆、愉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唱準、唱好歌曲中的切分節奏,能體會並表現歌中力度的變化。

活動預案:

(1)風箏激趣、主動參與

(2)歌中滲趣、深化體驗

內化拓趣、表演創編

(一)風箏激趣、主動參與

(1)“猜風箏”通過猜謎,引出風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2)“剪風箏”學生用剪刀剪出風箏圖片,引導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爲他們營造一個寬鬆的氛圍,給予學生自主活動的空間,提供展示、表現的舞臺。(風箏圖片有兩層,第一層正面使圖象,反面是旋律;第二層是白紙,兩層之間用透明膠粘貼起來)

(3)“放風箏”學生在認識唱名的基礎上、唱唱旋律、進行聽辨練習,把與老師相同旋律的風箏放飛到“天空”。(課前將黑板佈置成森林背景,有藍天白雲、花草樹木,可愛的動物等)

(二)歌中滲趣、深化體驗

(1)找一找:

通過尋找身邊的動物圖片(《顛倒歌》中的動物及歌詞)、歌謠卡片(《顛倒謠》裏的詞),把觀察、思考、練習、探索的空間留給學生。

(2)讀一讀:

通過小組看和讀,採用以點帶面的形式,由個人——小組——集體,在展示過程中逐一把圖片、卡片貼到黑板上,從中培養他們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讓學生置身於“玩”中感知音樂的美。

(3)說一說:

鼓勵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體會與想法,一起分享快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緊扣課題“事情全顛倒了”。→揭題:剛纔大家朗讀地是《顛倒謠》,而動物們在一起唱了一首《顛倒歌》。

(4)聽一聽:

引導學生完整地聆聽歌曲,更有效地促使學生自主學唱歌曲,進一步地深化體驗,從而十分自然地過渡到下一環節——學唱歌曲。

(5)唱一唱:

採用聽唱與跟唱相結合,讓學生在聽中學、在聽中唱、在唱中唱,再用接口唱鞏固歌曲,體會歌中強弱變化,最後,師生跟着錄音富有表情地歌唱,層層深入,讓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淺入深。

(三)內化拓趣、表演創編

(1) 選一選:

引導學生明白表演有多種形式:如樂器伴奏、律動表演、豐富表情、生動演唱等,學生分組商量後自己作出選擇(可以進行重組)。

(2) 動一動:

根據小組的選擇進行創編表演,在歌聲中發展學生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而教師要成爲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或幫助者。

(3) 改一改:

引導學生說說正確的自然規律,我們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分組進行改歌詞、改歌謠、並把正確的讀讀、唱唱,在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創造能力、尊重他們的創作成果,師生邊唱邊演,盡情享受着創造的快樂,在載歌載舞中結束本課。

總結:

本課設計預案,猜、剪、看、唱、聽、創、演等活動,有機地與感受音樂相結合,在各種音樂活動中,都伴隨着音樂,將音樂融入其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自主活動時,教師大膽、放手地讓學會上自己去實踐,充分相信他們的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切身體驗到音樂所包含的情緒、情感和情境,充分體現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會學、能學、善學、敢學,真正體現出藝術課程的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和愉悅性。

音樂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評委: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走進非洲,學習非洲手鼓》。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初二學生對於非洲音樂的瞭解,教學目標應該定在什麼位置?如何根據學生的發展和要求,開發、利用課程資源並進行合理有序的整合,我想這是我們每一個音樂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下面,我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五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教學內容

在接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音樂上冊第五單元:《走進非洲》 這篇教材時,裏面有一個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那就是非洲人民非常重視,也非常喜愛的樂器——非洲手鼓,我決定和我的學生一起去了解和學習這古老而神奇的樂器。

教學目標

本堂課我主要圍繞以下三個目標來進行教學:

第一個目標:讓學生認識非洲,瞭解非洲手鼓的來歷,引導學生用開放的心態正確審視非洲音樂文化;

第二個目標:學習非洲手鼓正確的演奏姿勢,初步學會手鼓的演奏方法以及幾種常見的基本節奏,體會非洲手鼓的魅力(重點和難點) ;

第三個目標:通過對非洲手鼓的探索和學習,讓學生了解非洲音樂與社會生活、勞動的聯繫,體驗非洲獨具特性的音樂文化,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講解示範法,綜合訓練法、直觀欣賞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從認識手鼓、學習手鼓到能夠演奏手鼓。

教學過程

首先,我用情境導入的方法播放一段視頻,帶領學生“來到”非洲大陸。從人文入手,先讓學生了解非洲,通過課件的形式將非洲的圖片、視頻、非洲音樂和老師的解說結合起來一起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多視角的瞭解非洲,同時也勾起學生對非洲音樂的嚮往。

非洲的音樂按照地理位置之分,可分爲南非和北非。北非音樂受阿拉伯文化的影響,幾乎可以說是阿拉伯化了,南非的音樂更能體現非洲音樂的特色, 在非洲音樂裏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非洲手鼓了。師導入課題並板書——-非洲手鼓

我先從手鼓的外形,來歷給學生做一個簡要的講解,並結合課件展示幾張非洲黑人擊鼓的圖片,讓學生對非洲手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非洲人民獨特的生活習性和勞動方式,爲了激發學生對手鼓的興趣,我設置了一個小問題:如果在茂密的樹林裏,(師敲擊一段鼓)這樣的鼓聲代表着什麼樣的信息呢?請大家猜一猜。學生憑自己的想象回答問題,答案雖然會有多種,但這也是我要達到的一種效果,讓學生大膽的拓展思維,並從中得知手鼓再很久以前它是用來驅趕猛獸和傳遞信息的。

手鼓不僅種類豐富,可爲舞蹈和其它樂器伴奏,還可以作爲語言、信號來表達感情、傳遞信息、敘述故事。因此,被稱爲會“說話的鼓”。出示課件,科特迪瓦的《鼓的語言》。讓學生根據書本上的提示來欣賞,這個環節是讓學生了解手鼓具有哪些功能。

學習手鼓是本節課的重點。那麼怎樣讓學生在學習手鼓的過程中感覺通俗易懂呢?我從節奏開始深入,因爲節奏是音樂的骨骼和根本,非洲手鼓的演奏更是離不開節奏,只有在掌握節奏的前提下,才能學好手鼓。(老師演奏一段手鼓)學生欣賞一遍後,請出幾名學生說出中間印象最深的節奏型。根據學生說的節奏型,我將它稍做加工後板書出來,我們這堂課練習的主要節奏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就產生了。先讓學生用擊手掌的方式模仿出幾種節奏,然後讓學生用鼓或者是自制的打擊樂器將這些節奏表現出來。

學生用手鼓演奏這些節奏有兩個重點需要把握。首先,要掌握正確地姿勢,打鼓時兩個手腕不要上下抖動,一般情況下兩個手腕是不能高於手面的,更不能蹺起來。正確地姿勢是以肘關節爲軸帶動手臂、帶動手來擊打鼓面;其次,拍子的強弱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拍子的強弱其實也是一種力度的體現。在節奏裏,試着讓學生改變一下強拍的位置,他們聽到的節奏將又是另外一種風格了。在反覆練習節奏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方法正確,演奏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音樂表現的質量。

學生熟練節奏後,就要讓他們區分左手和右手的練習了,在前面練習的節奏下面註明左右手的記號,左手由L表示,右手用R表示。學生根據標示進行練習,左右手的靈活運用是學習手鼓的重中之重,通過這個練習既鍛鍊學生的協調性,也使左右手更加靈活的擊打手鼓。

非洲手鼓隨着鼓手敲擊的部位不一樣,它的音色也會不一樣。一般有低音,中音和高音之分,(這三個基本音的打法我選擇用視頻給學生進行教學)。爲了讓它聽起來更具有對比性,我創造出一種可以讓學生很清楚區分手和音色的記譜方法展示在課件上,學生學起來不僅方便簡捷,也會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起來,當學生能完整地擊打出節奏時,一條簡單的手鼓節奏就形了。

非洲手鼓的節奏有快有慢,節奏越快就越能體現出非洲音樂的特色,在學生練習這幾條節奏的同時,我讓他們的速度由慢而快,循序漸進。節奏熟練了,打手鼓的感覺也就出來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些錯誤,如手型,手擊打鼓面的力度、位置,離開鼓面的時間等等。除了下位個別指導外,還要着重提出來給他們講解、分析。

掌握手鼓的演奏技能,是爲了更好的表現音樂。我將全班分成四個小組,每組按要求練習一條手鼓節奏,然後在統一拍子的情況下,幾個小組進行合奏,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合奏的手鼓隊了。

除了讓學生掌握好課堂裏的新知識外,創編也是音樂課堂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給學生幾分鐘時間,根據學過的節奏型讓學生自由組合,創編成另外的節奏練習,再演奏出來。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充分發揮他們的音樂潛力。

手鼓學會了,就讓他們自我表現一下吧!有三種途徑供學生選擇:

首先是獨奏形式,學生將自己創編的節奏展現出來;

其次是聽一段音樂,根據音樂情緒,速度的變化,爲之進行手鼓伴奏。

最後放一段伴有舞蹈的非洲手鼓視頻,讓學生在歡快、熱鬧的氣氛下,敲打着手鼓,融入到非洲文化的氛圍中。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又提高了手鼓的演奏技能。)

非洲手鼓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發展的很好,展現了巨大的潛力,有很多成熟的非洲手鼓團體和學習班,他們定期交流和演奏,無論男女老幼都其樂融融。今天我們也一起感受了非洲手鼓的魅力,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它!

教學反思

本堂課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了以學生爲本,真正突出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提倡和追求一種輕鬆和諧、雙向交流的教學氛圍。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教學方式上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爲學生提供多種參與情境,循序漸進,逐層深入,激發學生不斷探究的慾望,使學生在欣賞、想象、模仿、交流、表演的過程中理解音樂文化,獲得知識。通過這堂課的教學,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對於我自身來說,也提高了學科功底和專業水平,真正是受益匪淺。

謝謝各位專家評委!

音樂說課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新疆民歌,它生動逼真地表現了牧童放牧時的喜悅之情,刻畫出天真可愛的人物形象,全曲由四個樂句組成,前兩個樂句節奏平穩,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和第四樂句一氣呵成,第三句中使用了較多的附點節奏,生動地描繪出小主人公騎馬奔馳的形象,而第四樂句則以較舒緩的節奏唱出了牧童愉快的心情。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理念和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爲以下三個:

1.能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牧童之歌》,表現出小牧童在天山腳下遼闊的草原上放牧時的喜悅心情。

2.通過學唱歌曲《牧童之歌》,能用不同的形式參與表演活動,表現歌曲。

3.初步感受新疆,加深學生對新疆的熱愛之情。

爲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我的基本策略是,從聽入手,以唱爲本,引導學生有規律的動起來,把“情”貫穿始終。在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與創造體驗的同時,將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努力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以上的教材分析及目標確定,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教學重點是學唱歌曲《牧童之歌》,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教學難點則是《牧童之歌》中的連續的附點節奏的演唱。爲此,我將採用聆聽音樂、口讀節奏、徒手拍擊、打擊樂伴奏等方式進行充分挖掘,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斷的體驗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四、教學過程

針對教材中的難點,本課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首先,由欣賞新疆風光的視頻和天山美景的圖片入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歌曲第三樂句中連續四個小節附點節奏的運用表現了小牧童騎馬的動感。所以,接着我就讓學生聽一聽大草原上傳來了什麼聲音。學生馬上安靜下來仔細聽辨。原來是馬蹄聲,這時再利用雙響筒來模仿馬蹄聲,擊打出不同的節奏,並讓學生用拍掌的形式打出相應的節奏,讓學生由易到難的掌握好節奏,這時再過渡到連續四個小節的馬蹄節奏,並出示馬蹄節奏“xx x.x ”,學生認識附點,知道附點八分音符要讀得稍微長一點,附點後面的十六分音符要讀得稍微短一點。學生很快就掌握了節奏上的難點。在朗讀節奏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配合上騎馬的動作,又加上牧童策馬揚鞭的動作,讓學生隨着音樂進行律動,既讓學生初步熟悉了歌曲又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這時我順勢在馬蹄節奏中加入歌詞,讓學生首先學唱好難點的句子,從而爲後面歌曲的學唱降低了難度。

學唱歌曲,是本堂課的重點,通過歌曲的學唱體驗牧童的放牧的快樂感受,爲了讓同學們更準確的唱好這首歌曲,我採用了跟琴用“啦”輕聲哼唱旋律,跟琴分句學唱歌詞,跟伴奏演唱,歌曲情緒處理等方式,在學唱的過程中讓學生輕快活潑,像馬蹄聲一樣有彈性的演唱,並且注意歌曲中的附點音符。讓學生通過演唱的方式體驗牧童的生活。最後師生一起創編動作,進行歌曲表演,學生在歡快的音樂中盡情地唱起來、跳起來,使學生獲得自主發展的空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潛能,最大程度地渲泄和釋放內化的情感。

本課已經欣賞了新疆的風景,學唱並表演了新疆的歌曲,最後我選擇了讓學生欣賞感受新疆的獨具特色的舞蹈,從而讓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感受新疆,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學生課後去探索新疆少數民族人文風情。

總結以上過程和策略,我認爲我的方案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依託音樂本身的魅力,影響學生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形成。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當然,措施付諸實施,還需要老師的愛心和慧心,教學研究永無止境,我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音樂說課稿 篇4

教學目標

1,感受我國京劇音樂的藝術魅力,增強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從戲曲塑造的人物形象歷史故事中汲取精神營養。

2,通過學唱京歌《唱臉譜》的引入,瞭解京劇的起源,臉譜等音樂文化知識。

3,賞析傳統京劇《猛志在胸催解纜》,能夠辨析京劇的行當,唱腔等,根據學生嗓音情況學唱片斷。

4,結合所學的京劇知識請同學在流行音樂中尋找京劇音樂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教材分析

中國的戲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性,是世界獨一無二的音樂藝術寶庫。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流行於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以京歌《唱臉譜》作爲導入,巧妙地把京劇音樂與通俗音樂演唱風格融爲一體,意在讓學生從陌生到理解,逐步接受感受和熱愛祖國的京劇文化,京劇藏戲《猛志在胸催解纜》是根據歷史故事文成公主爲原型而創作的,在瞭解京劇的臉譜行當唱腔的同時,京劇中鮮活的歷史人物也唱出了擁有燦爛文化傳統的民族自豪感,結合京劇音樂的唱腔樂器伴奏,請同學在流行音樂中尋找京劇音樂的元素及代表作品。(例周杰倫《霍元甲》零點樂隊《粉墨人生》等)

教學重點 學唱京歌《唱臉譜》,瞭解京劇的起源京劇的臉譜行當腔等知識。

教學難點 根據學生的嗓音條件學唱京劇藏戲《猛志在胸催解纜》片斷。

教學過程

1,老師清唱一段《唱臉譜》請同學聽聽這唱的是什麼音樂 同學們立即能答出是京劇(課件展示今天的課題內容京劇在音樂中的傳承與發揚)

2,請同學完整的欣賞《唱臉譜》並尋找裏面的京劇元素。

3,京劇的起源歷史(展示課件)

4,學唱京歌《唱臉譜》,仔細體會曲中唱到的臉譜人物及刻畫的性格形象。(播放視頻《唱臉譜》)

5,辨析《唱臉譜》中所表現的歷史人物形象及刻畫的性格形象

6,在演唱《唱臉譜》中,導入京劇的花臉唱腔正是臉譜所刻畫的個性形象

7,京劇的四大唱腔生旦淨醜,引入京劇藏戲《猛志在胸催解纜》播放視頻,辨別是那種唱腔

8,結合所學的唱腔再來分樂段唱腔演唱《唱臉譜》(展示課件曲譜)

9,讓學生在現代的流行音樂中找尋有京劇音樂元素的作品,老師展示周杰倫《霍元甲》零點樂隊《粉墨人生》

10,在京劇音樂與通俗音樂結合的京歌《唱臉譜》演唱中,讓同學們在音樂中用新的眼光審視京劇音樂,懂得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維護文化生態多樣性的重要。(播放視頻《唱臉譜》)

音樂說課稿 篇5

一 、關於教材

深刻感受到音樂學科獨特的藝術魅力:

1、它以藝術的本質特徵爲主線:其中包括藝術的生活性、藝術的自然屬性、藝術的民族性、藝術的描繪性等等。

2、以人文主題構建知識內容,滲透學科知識:體現在藝術形式的交融(比如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歌舞劇、音樂與詩歌、音樂與美術)等等。

3、以感受爲主要學習方式。

4、以樹立正確的藝術審美觀爲最終目標。

1、加強學科德育。2、發揮學科特點。3、增強人文內涵4、落實學科知識。

二 、教學內容

《驚愕交響曲》是一首欣賞曲,作曲家海頓,奧地利人,維也納古典樂派第一位大師,後人稱其爲“交響樂之父”。 作曲家在作品中用幽默詼諧的音樂語言和多變的藝術手法,把一條簡單的旋律,經過四次變奏昇華,使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古典交響套曲一般由四個樂章組成,其中第二樂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樂章。在《驚愕》這部作品裏,海頓卻出人意料地在第二樂章中用極弱的力度陳述主題後,立即加上樂隊全體的強奏,使觀衆爲之驚愕。像這樣的力度和情緒的對比及其所產生的效果,現在看來不足爲奇,但在當時來看,這卻是一大創舉,“驚愕“之名由此得來。

在教學安排上,我主要圍繞第二樂章的賞析及展開教學,讓學生感受音樂、對變奏旋律片段的分析,從而學習掌握對音樂再創作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 、教學目標

音樂欣賞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感受與鑑賞能力和對音樂藝術的熱愛爲首要任務。因此,在教學目標方面,我是這樣制定的:

1、通過聆聽音樂,瞭解音樂家海頓,讓海頓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並從中懂得追求自己的理想,併爲之奮鬥的優秀品格。

2、在欣賞歐洲古典音樂作品過程中,讓學生領略音樂中古典氣質和美感,從而培養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認識其精華所在。

3、結合作品欣賞、作品分析,初步瞭解變奏曲式、變奏手法等相關音樂知識,並試着運用所學知識創作簡單的變奏旋律。

四、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感受歐洲交響音樂藝術魅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古典音樂的興趣。

2、分析變奏曲變奏表現手法及曲式結構的建構組成。

教學難點:旋律的變奏創編

五、說教法、學法

初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自我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學生集體探究,教師適當引導,建立一種師生共同學習探究的課堂模式。

教法:

1、建立開方式教學環境。 所謂開放式教學,我的理解是,開放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體現在課堂主動權的下放: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帶着課前收集的音樂家海頓的資料進入學習,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其次,開放體現在:教學內容的開放,學生欣賞古典音樂的同時,瞭解維也納的作曲家及作品風格。

2、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最出彩的就是樂段的變奏,所以,讓學生創編旋律變奏也是一種實踐性教學,學生在創編的過程就是一種創造美的過程,是對原作旋律形象進行再創造的過程。這樣的教學,爲學生提供創造音樂以及學習、積累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二)說學法:課前自我學習探究的自主學習方式。通過互聯網、書報等了解音樂家海頓。這樣在課堂上不再被動,而是主動接受知識。並且個人學習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讓自信心在實踐活動中成長。教師在組織教學是運用多種教學形式,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爲學生提供主體參與的機會,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在爲一段旋律創編一段小變奏時,鼓勵學生全體參與,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不限形式,各顯其能,很多學生都把自己最自信的一面表現出來,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自信心。

六、 教學過程

導入環節:古典音樂欣賞課是令很多音樂老師頭疼的課,學生感覺高雅藝術太高不可攀,離自己太遙遠。在這裏,我想到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諾基亞手機鈴聲,通過各種多變的鈴聲所產生的不同音效,使同學們產生不同的體驗來進一步的感受變奏曲的獨特魅力,拉近了和古典音樂的距離。在新課標的理念下,我追尋着快樂教學,試着讓學生在快樂自然的課堂上感受快樂,體驗快樂。用優美的語言、親切的目光將學生的情緒很快的引領到輕鬆和諧的氛圍之中。

出示課題,介紹“交響樂之父”海頓以及哼唱作品的主題。

聆聽全曲,拋出問題 。用什麼作爲該樂章的標題?師:該主題出現過幾次?並統計下來(教師展示幻燈片)生:學生討論說出。

(說明:1、開門見山出示課題。2、從背景故事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授環節:新課標中說“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爲主的審美活動” 《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最有特點的就是主旋律不斷變奏和力度的變化,在這個環節,通過完整的欣賞,師生共同分析作品要素,圍繞主旋律和4個變奏樂段的對比賞析,讓學生了解變奏曲式的概念,感受作品獨特的音樂風格。

2、作品分析 :

(1)、唱一唱主題音樂(說明:第二樂章的音樂特點主要是主題變奏,先學唱主題音樂,有助於學生對主題音樂變奏有更好的把握。)

(2)、分析主題變奏:

分別賞析主題音樂及各段變奏音樂,教師適當引導。

學生思考:每段變奏音樂有何特點?說明:通過逐段賞析變奏音樂,讓學生更深入的解讀作品。

概述變奏曲式(說明:在學生主動思考後,再給出變奏曲式的定義。)

實踐:參與音樂實踐,獲得審美體驗:創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機會,注重學生有效參與,只有不斷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程度,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發展。

用各自喜歡的變奏手法,爲一段旋律創編小變奏曲。(教師出示旋律片斷)學生分小組討論並創編。展示成果。

小組展示創編後的《小星星變奏曲》(說明:讓學生更完整感受並掌握變奏曲式)

暢談:因爲小班學生人數少,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利用談話式、小組合作、分層學習、感悟體會等多種形式,激發每個學生思維的活力,真正地讓每個學生都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也通過提問、討論、角色扮演、分組學習、比賽、遊戲、合作學習等分層次教學活動,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同學都充分參與進來,及時進行互動反饋,真正遵循“關注每一個”的宗旨,同時也體現了音樂課堂 “活動化教學”。

音樂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第4課的一節欣賞課《烏蘇裏船歌》。《烏蘇裏船歌》是一首赫哲族船歌,歌曲運用了大量的襯詞、裝飾音、回聲、力度符號等等,目的是爲了突出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歌詞簡單易懂,描繪的是烏蘇里江的風光以及漁民捕魚歸來的場景。

  二、說學情

作爲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七年級的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由形象向抽象過度,並且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知識,但是他們正處於變聲期,所以在學習演唱歌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保護嗓音,這個時期的學生同時也喜歡流行歌,因此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展開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聆聽歌曲,感受歌曲帶來的意境,學生產生對民族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演唱、聆聽、感受等方法,學生能夠進行歌曲創編活動。

知識與技能:瞭解裝飾音、襯詞、力度符號、回聲等,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意境並學會哼唱。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旋律的美感,並能夠完整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難點是唱好切分節奏,瞭解切分節奏在歌曲中的感覺。

  五、說教法、學法

爲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爲四個環節:情境導入——感受體驗——分段欣賞——鞏固提高——課堂小結。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爲了培養學習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將採用情境導入法,利用多媒體播放朝鮮族歌曲《蘋果豐收》,順勢引出本課課題。

這樣設計,既鍛鍊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地、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初步感知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首先我會提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學生自由發言。進而我將總結歌曲的情緒是悠長的、寧靜的,彷彿把我們帶入到了烏蘇里江邊。

其次復聽歌曲,並設問:“歌曲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發言。我來進行總結歌曲是搖曳的、突出了船歌的特點,彷彿看到了在江上捕魚的人們。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爲接下來的探究學習做好準備。

第三環節是分段欣賞環節

分段欣賞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這一環節,我主要是精心誘導,變枯燥爲生動,學生通過學習“分段—欣賞—哼唱”的步驟,親身實踐、自主探究。

首先是帶領學生進對歌曲分段,通過聆聽歌曲可以分爲三段。然後帶領學生聆聽第一段,並提問第一段的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回答。我來進行總結,第一段運用了大量的襯詞、力度記號、裝飾音和回聲等。力度記號強弱的變化,營造了歌曲的意境,回聲的出現彷彿把人們帶到意境中,感受烏蘇里江的美。然後帶領學生哼唱第一段。

其次帶領學生聆聽第二段,並提問第二段歌詞描繪的是什麼內容?通過聆聽學生能夠感受到第二段出現了歌詞和少量的襯詞,更加突出地描繪了烏蘇里江的美景和漁民捕魚豐收的喜悅,歌詞的出現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感受和體會歌曲,瞭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然後帶領學生有感情地哼唱第二段。

再次帶領學生學習第三段,並提問第三段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回答,接下來教師進行總結,第三段重複第一段,出現了大量的襯詞,目的是將聽衆拉回現實,再次感受烏蘇里江的美景。然後帶領學生哼唱第三段。

最後是再次整體聆聽歌曲,並帶入剛纔的體會,完整地哼唱歌曲。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把握歌曲所表達的情感與內涵。

第四環節是鞏固創編環節

爲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並讓音樂變得生動有趣。我會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自選打擊樂器爲歌曲創編伴奏,並提醒學生注意打擊樂器和歌曲強弱規律的搭配。隨後我還會請同學們在小組之間進行自由的展示,最終選取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討論。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同學們又能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鞏固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同時提高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本節課有哪些收穫,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內涵。

在作業部分我會佈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回去繼續蒐集中外民族的船歌,下節課一起進行欣賞。

音樂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下午好:

又到了鳥語花香,桃紅柳綠的季節,春姑娘如期的和我們相約,小草探出腦袋,花兒散發芳香,小鳥枝頭歌唱,還有,你聽,沙沙沙,沙沙沙《春雨濛濛的下》這就是我今天 說課的課題《春雨濛濛的下》。

新課程標準指出,音樂作爲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的形態和載體,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下面我就《春雨濛濛的下》一課與大家共同探討現代思想與教學策略。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歌曲《春雨濛濛的下》爲第十冊第六課,教時安排在了正值詩情畫意生機勃勃的春天,是一首歌詞簡潔雋美,曲調抒情形象的童聲合唱曲。使人由衷讚美春雨,熱愛春天,對春天充滿希望。

2、教學對象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新的活動能力增強,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現,展示個人魅力。

3、目標的確定與分析

①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用連貫,平穩的氣息唱出優美舒展的旋律,注重二聲部的合唱技巧,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音色統一。

②技能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藝術想象和創造力,培養音樂感受與鑑賞的能力,通過積極參與各種不同的音樂活動,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③情感目標:使學生由衷的讚美春雨,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

4、重難點的確定與分析

①重點:正確且有感情的表達歌曲並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更加熱愛春天。

②難點:歌曲的處理及二聲部的合唱技巧。

5、教時安排

我將本課設爲三課時,本課時爲第二課時,學生在初步感受和學習歌曲旋律的基礎上,正確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並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激發他們喜愛、讚美春天的情緒。

6、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鋼琴 情境創設

學生:自制模仿雨聲的樂器 同一首歌節目表演

表演春天的頭飾、道具

二、說教法、學法

音樂教育不是爲了培養專門的音樂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從中受益,所以教學活動的設計應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選擇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1、情景設置法——設置春天,春雨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探究討論法——通過自制樂器、處理歌曲、討論表演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3、才能展示法——通過同一首歌這種特別的形成給學生足夠空間,把他的才能展示給大家,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積極性。

4、多媒體展示法——通過MTV、錄像、Flash動畫等形成,豐富學生的視野,獲得多種體驗。

(二)說學法

1、體驗法——讓學生置身於音樂表演中,使他們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

2、模仿法——用人聲模仿大自然的聲音,並配合表現出來,創造意境。

3、創造法——自己創編舞蹈,製作樂器等形式不僅讓學生動起來,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創造能力。

4、合作法——分組討論合作,讓每個學生互動腦筋,團結協作。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體驗

導語:春天來了,她的使 者——春雨也悄悄來了

你聽“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快活的下,讓我們在雨中歌唱舞蹈,盡情的歡笑

活動:學生隨音樂自由的律動,創設情境,教師輕吟詩歌《春雨沙沙》

意圖:學生充分的置身其中,感受和體驗春雨的美,從而引導學生情隨意走,達到審美教育中寓教於樂的目的,獲得身心的愉悅,大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歌曲,合作探究

1、導語:“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綿綿的春雨讓春天更加詩情畫意。

活動: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入情境

教師範唱歌曲

意圖:體現了新課標中學生對音曲的整體感受和審美體驗,在美的情境中,學生情不自禁的想要學唱歌曲。

2、活動:學生用LU 來體會歌曲的韻律

意圖:學生既熟悉了旋律,又發現歌曲中的難點

3、討論:怎樣才能正確的表達歌曲,讓歌曲更富有魅力

活動:學生分組討論,邊總結邊實踐體驗

總結方案如下:

①整首歌曲應用連貫平穩的氣息唱出優美舒展的旋律,注意連音與非連音的對比;

②注重二聲部的歌唱技巧,做到音量均衡,音色統一,音準和諧;

③在合唱部分加上MP-P-PP的力度記號,在“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加上漸強再漸弱的記號;

④注意弱起小節的演唱和首句中“下”字應唱三拍半,換氣敏捷。

意圖:新課標分析中高年級學生參與意識,合作探索的能力更強。讓學生自己體驗總結,並在實踐活動中感悟,不但增強了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而且培養了良好的合作意識,並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鑑賞放在了重要位置。

4、導語:這首歌不但旋律動聽,歌詞更是簡潔雋美。“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句式對稱整齊,色彩豐富。

讓我們隨着音樂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5、完整的演唱歌曲

意圖:在多媒體的輔助下,面向全體,通過朗讀歌詞的形式來體驗音樂的韻味,學生再來完整的演唱歌曲,體會旋律和歌詞共同賦予的美,充分體現“以音樂審美爲核心”的理念,體驗合作的愉快和激情,進一步啓發學生讚美春雨,熱愛春天的感情。

三、表現歌曲,參與創作

活動:學生用自制的樂器(裝沙的袋子、裝沙的罐子、揉搓袋子的聲音)來模仿雨的聲音,爲歌曲配上簡易動聽的節奏。部分學生穿上準備好的服裝和頭飾道具裝扮花草、柳枝、燕子、小鳥等等表現被雨水滋潤的萬物。大家共同歌唱演澤一段“春天的交響曲”。

意圖: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一教學過程充分挖掘了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成表達個人的情感,享受到美的愉悅。

四、拓展延伸 才藝展示

走進春天同一首歌校園聯歡會

導演 策劃:全體師生

節目單:

1、同一首歌(全體師生)

2、歌舞表演《春雨濛濛的下》(學生)

3、配示詩朗誦《春》(師生)

4、合唱《春雨濛濛的下》

(學生)

5、詩詞串聯《春天裏的古詩》(學生)

春雨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春江 白居易《憶江南》

春花 杜甫《絕句》

春風 羅洪先《後園詠》

6、舞蹈《雀之靈》(教師)

7、器樂聯奏(學生)

古箏《春江花月夜》

笛子《早春》

手風琴《杜鵑圓舞曲》

8、歌舞《小鳥小鳥》 (學生)

9、春天的寄語(師生)

10、同一首歌 (全體師生)

意圖:這是一臺聯歡會,一臺屬於學生自己創作的聯歡會,它以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同一首歌爲背景,以極具審美體驗的春天爲主題,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學生在吟詩、誦文、唱歌、舞蹈、演奏、作品展等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通過自己的想象與創造,全面的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使課堂呈現勃勃生機,充分反映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

五、教學啓示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具備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潑的教學方式,爲我們教師開啓了一片教育新天地。本課整個教學過程是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滲透和運用的過程,教學中我努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實踐,力求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致力於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研究,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使學生在充滿趣味和情感的情境中輕鬆愉快地接受美的薰陶,提高審美能力。作爲一名專職音樂教師,我將朝着這個方向繼續努力,不當之處,希望得到各位評委和同行的指導、幫助。謝謝大家!

音樂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課題是《XXXXX》。本節課,我主要從說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首先說教材,

《 XXX 》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教材 年級下冊第 單元第 個框題。《 XXX 》是一首 XXX 民歌,音調純樸簡潔,旋律起伏委婉(或:節奏鮮明輕快),頗具特點,歌曲表達了對春天的讚美與熱愛。本節課的學習在整個單元學習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根據對教材地位與作用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特制定瞭如下三維課程目標:

首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參與音樂活動,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保持對音樂學習的興趣,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XXX 》。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聆聽歌曲,學生能夠運用各種音樂要素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

通過以上對教材及教學目標的分析,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習用柔和而具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根據 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特點,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我是這樣設置的:注意掌握歌曲的節奏,如歌曲中的附點節奏。

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對於把握和處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來我來說一下學情:

我所面對的是小學X年級的學生,他們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有了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和探索創造能力也有所增強,已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仍然是同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仍習慣於模仿實際動作。因此,需加強啓發式教學,發展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思維的能力。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置情境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的特點,爲學生創設一系列優美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基於本節課的特點,我還採用了節奏遊戲法和學科整合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選擇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採取以下: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編活動的形式來獲取知識,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探索性。

集體討論法:對學生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下面我來具體闡述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爲五個環節:律動表演,導入音樂課堂---學習節奏,分散難點---學唱歌曲---創編活動---拓展延伸。下面,我將分別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律動表演,導入音樂課堂(2-3分鐘)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爲了營造愉快、歡樂的氣氛,首先播放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範唱一句)和一首優美抒情的歌曲《 XXX 》(這是本節課要學唱的歌曲,範唱一句)的伴奏音樂,與學生一起自由律動。用歌曲律動引入新課,對比感受兩首歌曲不同的情緒,從而加深對新歌《XXX》歌曲風格的整體把握和情感體驗。

二、學習節奏,分散難點 學生剛認識到.,便要他們正確的打出節奏,這對學生來說,更簡單化,再從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是難上加難。老師若能將.

有趣的口白配上,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相信學生將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首先將(八分音符)視爲一拍,教學生口唸1、2、3、4,加上手

)學生熟悉之後,口繼續念1、2、3、4,但此時+),如此漸減成.。讓學生反覆練.

│打拍子。

(只打一個及二個(+習。帶學生對..

.音符熟悉之後,再配上口白如│

.

│教師示範念一下,學生模仿。最後將此口白配上節奏音符。 練習,相信學生能輕而易舉的學會.

第二環節學唱歌曲(15--20分鐘)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

首先,借用多媒體,播放歌曲《XXX》先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在聽的時候思考兩個問題:這首歌表達了什麼情緒?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教師完整的範唱歌曲,指導學生聽辨歌曲中附點節奏的位置。

3、學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4、跟琴演唱2至3遍,要求速度不宜過快,學生用中速跟琴演唱,聲音自然統一氣息通暢,避免讓學生用喊叫的聲音演唱歌曲,注意保護嗓音。

5、對歌曲進行兩種不同風格的範唱(現場演唱一句),指導學生從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組討論對歌曲的處理意見。

6、通過師生接龍演唱遊戲,在歌唱實踐中掌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第四環節 創編活動

根據本課的內容及情緒鼓勵引導學生進行即興創編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創編一些與課本情緒一致的節奏、詩歌、故事、遊戲、音樂表演等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每一位同學都應及時關心、鼓勵。 第五個環節 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我融入了美術、自然、語文、戲曲等姊妹學科與藝術的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下面我來說一下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去黑板上書寫: 題目

本節課我主要採取主副板書相結合的形式,

(指着第一個框)這一部分主要寫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之所以放在這裏是因爲他的位置比較醒目。

(指着第二個框)這一部分主要是對本節課主要內容的註釋說明,之所以放在這裏是因爲他有足夠大的空間留給學生展示。

(指着第三個框)這一部分是對本節課內容的補充說明。

以往我們總是說學生需要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新課標頒佈以後,教師扮演者引導學生尋找水源的角色,在整堂課中,根據這一觀點,培養學生的主動能力和創造能力。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