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認識時間》說課稿範文大綱

《認識時間》說課稿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時間》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時間》說課稿範文

  《認識時間》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P81認識時間。

認識時間這一教材內容的編排,是用5分5分的讀取時間,並通過實際操作知道1小時=60分。與一年級上冊的內容聯繫起來看,教材對時間的認識是從特殊到一般從簡單到複雜的順序來編排的。這樣的編排既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也符合人們認識時間的經驗和習慣。

  二、學生分析

“認識時間”是在一年級認識鐘錶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學生已經知道了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大格、60個小格;能夠讀、寫整時和半時,知道認識整時和半時的方法。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主要讓學生正確讀寫幾時幾分(整5整10),知道1時=60分。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以及一定的生活經驗,部分學生已經能正確認讀其他的鐘面,但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很難理解,尤其是認識幾時55分更是困難。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基於對以上幾點分析,我將教學目標和策略確定如下: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讀、寫鐘面時刻(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2、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實際操作的能力。

3、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二)策略選擇

選取符合學生生活實際實用的素材,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動手操作,同桌合作交流、奪聰明星遊戲、讀讀、寫寫、畫畫等多種形式探究新知,幫助學生建立時間觀念。

教學層次的安排上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從簡單到複雜,從易到難。第一個層次,學習8時5分,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同時將鐘面的認識整合在一起教學教學。第二個層次,學習8時25分,學會5分5分地數知道是幾分。第三個層次,學習3時55分。解決本課難點,時針走過3,不到4,在3和4之間,所以是3時多。另外引導學生多種方法認幾分。

通過自己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同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每個人自己去發現、經歷和體會讀幾時幾分這一時間的方法,並且把生活與時間結合起來,培養時間觀念。

解決時針和分針的關係是先讓學生動手撥一撥,玩一玩。然後通過動態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發現1時=60分,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在這個動態演示的過程中,考慮到上學期學生對幾時半不太理解。所以在這個環節裏,當分針走了半圈的時候解決“爲什麼是幾時半或幾時30分。”這個問題。在這個環節裏注意讓學生注意對時針和分針進行雙向觀察,一是讓學生直觀理解時針和分針的關係。二是爲學生學會自己畫時刻做鋪墊。

體驗一分鐘,讓學生進行體驗性學習,感受一分種有多久,可以做哪些事情,從而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幫小紅安排她的一天,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同時引導學生要合理安排時間。

  四、教後反思

本節課學生對知識理解的解決上自我感覺還可以。課的層次比較清晰。上好課經過自我反思和老師們的指點幫助後,我又一次學到很多。體會最深的是:一節課是由一個個細節組合而成的,細節的把握十分重要。當在一些理念的指導下精心設計好整個課的流程框架之後,對課的重點難點的解決上要考慮得非常全面、細到。做到心中有數,心中有譜,怎麼引導,做到收放自如。作爲新教師的我,這些工作要做在課前。這次,我自我感覺準備的還算充分。但在上課的時候還不是很沉着冷靜。解決如何讀取幾分,應該學生掌握的還可以,但在如何讀取幾時上,教學得不夠到位。特別是難點部分,分針走過3,不到4,所以是3時多。教師的作用體現的不夠好,當學生把意思說清楚了之後,我以爲學生都能理解了,其實不然,學生比較煩瑣的語言對其他中下學生的理解是有困難的。我沒有及時進行語言上的提升,用簡潔的語言進行小結。另外在這個環節裏,我沒有想到題問導向的重要性。我問的問題是:“現在大約幾時了?”這對學生的理解沒有直接的導向。原本想問的是:“現在快到幾時了?”

我問得太隨便了。看來細節真的很重要。最後還有一點體會,上課的準備工作雖然很辛苦,但在老師們的熱心幫助和自己的潛心推敲下,我學到了很多。更有收穫的是,在這次的準備過程中,我越來越覺得做一個老師就要做一個會思考的老師。

  《認識時間》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第一冊第六單元《認識鐘錶》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課。結合新課程標準中對本單元提出的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能認識鐘錶,瞭解24時記時法;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我就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幾點:

知識與技能:鞏固認讀鐘錶,體會整時過一點或者整時差一點的情況,會用快幾時了或剛過幾時等詞語描述時間。

數學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教學難點:用語言準確描述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認識鐘錶的經驗,積累了一定的認識時間、看鐘表的方法,而且這節課又是建立在他們學生會準確認讀整時與半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並且掌握了認識時間最關鍵的是要觀察時針與分針的位置才能準確認識時間的方法。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爲基礎,使學習活動成爲學生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昇華。那麼如何輕鬆的突破學習難點又能讓學生主動、自主的獲取知識是我備課的重點,於是我嘗試了兩種做法:

  三、教學過程:

做法一:

1、教師先出示一幅主題圖(上面是小華睡覺時鬧鐘響了的情景,鐘錶顯示時間是6時整)。

師:誰願意講一講這幅圖的意思呢?

生:早上6時整小華的鬧鐘響了在叫她起牀呢?

師:說的真好,那麼你是怎麼認識6時整的呢?

生: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就是6時整。

2、師藉機出示其他兩幅圖(一幅圖上是小華熟睡的樣子,鐘錶顯示時間是快6時的,放在6時整的圖的前面,另一幅圖上是小華起牀刷牙的情景,鐘錶顯示時間是6時剛過)。

師:這兩幅圖上小華又在幹什麼呢?(指名回答)請你們細心觀察這3個鐘面上時針與分針的位置你發現了什麼?

生1:第一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沒到12。

生2:第二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指向12。

生3:第三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在12過去一點。

3、觀察比較:

師:這三個鐘面的時針與分針位置有什麼不同?(同桌討論在集體交流)

生:時針都指向6,一個分針指12,一個還沒有到12,一個是12過了一點點。

4、小結:

師:象這樣的情況,(指圖)分針沒到12的,我們就說是快6時了,過12的則是6時剛過。

5、鞏固練習:觀察書中主題圖,結合圖來認識鞏固時間。

這節課上下來,整體感覺學生的學習效果還不錯,能夠比較準確的說出幾時剛過或快幾時了,主要是因爲我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法讓學生觀察比較三個鐘面時針與分針位置的異同再去表述時間,在完全感知的基礎上總結、概括,便於他們理解與掌握。但是整節課都是在教師的設問與追問下進行的,學生的學習情緒比較被動,並沒有完全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我深思可能是因爲我忽略了去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體驗,去建構新知,情境創設缺少生活味的緣故。於是我又做了一些改動進行了第二次嘗試。

做法二:

複習鞏固6時整,

用課件出示畫面1:電影院門口《哈利波特》的海報場景。

師:星期天的晚上6點整,電影院播放《哈利波特》。淘氣可高興了。因爲今天晚上他要和媽媽一起去看電影。

出示畫面2:淘氣在家,客廳牆上的時間指向了5時56分。

師:同學們猜一猜,淘氣看到時間會對媽媽說什麼?

(學生狀態高昂。)

生1:媽媽快點吧,要開始了。

生2:媽媽快到6點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出示畫面3:到了電影院門口,電影院的鐘面顯示6時過4分。

師:淘氣又會對媽媽說什麼呢?

生3:媽媽,電影已經開始了。

生4:都怪您做事慢,已經6點多了

(教師適機對學生進行要遵守時間的教育。)

教師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鐘面時針和分針的位置,讓學生體會到:快到6時和剛過6時。

就這樣,在這樣輕鬆、愉悅而又和諧的氛圍中結束了這節課的教學。在這次嘗試中,我沒有讓孩子直接觀察鐘面指針的變化,也沒有數學問題的引導,只用一句淘氣會對媽媽說什麼?這個很生活化的情境問題引起了學生的共鳴,沒有告訴沒有引導,學生一定會自學地去觀察時針與分針的位置,知識也不知不覺地在學生的體驗學習中生成。學生都處在了我要學的積極狀態,所以這節課整體感覺比第一次嘗試更具特性和魅力。學生的學習更具有活力。教學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那麼通過這次的對比教學與嘗試,我受益非淺,也爲我以爲的教學給了一些啓示。

  四、教學反思

1、讓自己的課堂更真實。

所謂的真實,應該是面對學生的真實的認知起點,展現真實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我們不能無視於學生的學習基礎,不能把學生當成白紙和容器。隨意刻畫和灌輸。更不能死抱教案一問一答。牽着學生鼻子走,這樣我們會把人教死了,這也是爲什麼對我們備課提出備學生的要求,第二次嘗試雖然沒明顯的複習痕跡,但其實也都是建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與知識基礎上的,承認他們的知識功底,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2、要讓自己的課堂動起來。

這裏是指互動。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好的`數學老師應該營造一種生動的數學情境,一種平等的對話情境。在這種討論或交流中,我們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與知識互換,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在第二節課中我就採用的是生活的,對話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生活中來,課堂更體現了活力。

3、讓自己的課堂充滿耐心與智慧。

其實課堂是充滿生命活力的。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預設與複製的生命歷程。我們應該讓孩子對你的課堂印象深刻。所以課前教學設計成爲重要。備課要全、深、細。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與周密設計,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和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就沒有課堂上的遊刃有餘。我們只能運用教師的智慧與耐心引導學生,使之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健康的人格和優秀的品質。

4、也是最深的體會。情境的選擇與應用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忽視。

它是促使和引導學生積極置身於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途徑和手段。有些情境的創設可能只不過是一幅供學生欣賞的美麗圖畫而已,無法點燃學生心中探究慾望之火。比如說做法一中的情境圖。只是單純的呈現工具而已,作用不大,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而且可能很被動。新課標指出提供給學生的學習內容必須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而對於處於不同年齡層次的小學生來說,現實的含義又是不同的。對低年級而言,它就更多意味着與他們直接相關的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或物,顏色,聲音。動畫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內容,所以我選擇了幻燈片的教學手段,並且以現代感極強、時下最轟動的動畫片爲餌,以激起他們內心主動探究的願望。

所以說教師要善於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產生的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爲學生可以體驗的數學事實。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給予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還學生一個新奇、美麗、富有童真和靈性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