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化學說課稿範文合集5篇大綱

化學說課稿範文合集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2K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化學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說課稿範文合集5篇

化學說課稿 篇1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製取氧氣。該內容隸屬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單元我的說課內容包括四個方面: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

在教材分析裏,首先說一下製取氧氣在課標中的解釋:它屬於一級主題,科學探究和身邊的化學物質下的二級主題,學習基本實驗技能和地球周圍的空氣。在教材的編寫順序上,前期有小學科學介紹過實驗室製取氧氣的簡單方法,上了初三學習化學後,進一步系統的學習了氧氣的主要性質,爲本節課的進行做好鋪墊。

學生在學完本節課內容後,應該初步掌握了氣體制取中如何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方法,進而爲下一階段學習製取二氧化碳做準備。

前期,學生已有的知識及能力是氧氣基本性質,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基本實驗操作。

要想順利選擇出製取氧氣的儀器,還需要掌握的是:用什麼藥品能得到氧氣,以及對所學實驗儀器的熟練操作。

經過課程學習,學生應該能初步掌握氣體制取裝置選擇依據,對實驗儀器的使用更加熟悉。

氣體性質+儀器使用=氣體制取裝置選擇依據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得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重點內容是關於氣體制取實驗裝置的學習,並總結出選擇裝置的一般方法,方便在第六單元二氧化碳製取學習中應用。

難點是通過本節課對儀器裝置的探究學習,初步認識到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並且能在實驗中與他人交流討論,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爲以後的探究題目練習打好基礎。

  本節課總體的教學過程分爲三部分。

首先是複習氧氣的基本性質,引入新課。

之後挖掘學生的興趣點:怎麼得到一瓶氧氣呢?進行氧氣製取的學習。

最後總結歸納出氣體制取裝置選擇的一般方法。

而在重點介紹的氣體制取過程中,又分爲三步來學習:反應原理介紹,裝置儀器猜測,以及最後教師演示製取一瓶氧氣。

  下面進入整節課過程說明。

通過圖片和ppt的複習,鞏固基礎,爲下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並且在回答問題過程中,有意識的要求學生用完整規範的語言來說明,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之前一系列性質實驗的演示,學生都對氧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想知道如何得到一瓶氧氣。

這種條件下,以生活中實例介紹兩種生成氧氣的方法,通過對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的介紹,爲一起選擇做鋪墊。

在進行反應物介紹時候,就可以帶出儀器選擇方法了。對比兩種反應物狀態:一種固體,一種液體和反應條件:一種加熱,一種不加熱,得到兩套發生裝置。注意讓學生觀察他們搭建的儀器和ppt上的有什麼不同,訓練學生實驗觀察能力,並在此解釋一下棉花的作用。

在複習氧氣密度和溶解性之後,根據氧氣性質特點,密度比空氣大,利用物理上學過的知識,學生很好理解氧氣應該沉在空氣下方,空氣從上方跑走,因此採用向上排空氣法。

排水法,因爲此前在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比較的實驗中已經介紹並親身嘗試過,所以難度也不大。

在介紹完向上排空氣法,可以馬上追問學生,利用此種收集方法,你們怎麼能觀察到氧氣是否收集滿呢?並結合之前學習的氧氣助燃性,由此引出驗滿的操作。

以上內容完成後,本節課重點部分已經可以算介紹完了,之後就是對製取氣體實驗過程中各個步驟的詳細解讀,學生進行語言表述訓練。

化學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評委、老師們:

上午好!

我參賽的課題是《水電解裝置的改進》。人教版初三化學第三單元課題1 水的組成一節中,課題開頭就安排了水的電解實驗,該實驗的演示和實驗現象的分析討論,對於研究水的組成具有決定性作用。通過實驗展現知識,有利於啓發學生的思維。學生經歷探究實驗過程的體驗,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所以本實驗的成敗對幫助該課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至關重要。

  一、教材中選用試管、水槽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從圖中可發現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我歸納如下:

1、試管、接線柱等儀器固定難度大,全套儀器組裝、提攜不方便。

2、收集氣體的試管放入或拿出電解液時,手因接觸電解液而易受腐蝕。

3、許多一線教師多次實踐證明,用該裝置電解水,實驗耗時長,且氫氣檢驗現象不明顯,實驗效果很不理想。

基於上述理由,我根據水的電解原理和有關物理知識,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水電解裝置加以改進,製作了氣壓式水電解器。

首先介紹製作材料:一個500mL廣口瓶和一個五孔橡皮塞,以及電解水常用到的電器材料如導線、電極、接線柱、學生電源。體現創新和改進的儀器有:不用試管收集和檢驗氣體,改用兩支帶活塞、從上至下有刻度的玻璃管作爲專用的電解管(可來自廢棄的酸式滴定管或報廢的霍夫曼水電解器上的電解管)、產生氣壓的動力儀器不用洗耳球、雙連球,選用醫院裏報廢的血壓計上的氣壓球。

  二、應用上述儀器組裝出如下圖所示裝置:

1、 水是弱電解質,爲增強導電性,電解液用15%的NaOH溶液。

2、 整套裝置氣密性良好,通過氣壓球上旋紐控制裝置內外氣壓。

  三、我應用本裝置多次課堂演示實踐證明,有以下五個方面體現改進處:

1、材料常見易得,製作簡便,一經制得可長期使用,適宜於在農村中學推廣應用。

2、採用了氣壓球自由控制裝置內外氣壓平衡,使實驗現象從容呈現。

3、該裝置攜帶方便,實驗時可直接擺放在講臺上,無需固定.

4、操作簡單,從容安全,手不沾液,耗時短,現象明顯。

5、可多次反覆實驗,學生也可參與實驗。

  四、下面我演示實驗:

1、向廣口瓶中加入適量電解液,組裝儀器。

2、打開電解管活塞,擠壓氣壓球,使電解液(恰好接觸活塞)充滿電解管,關閉活塞,接通電源,在6~8V直流電壓下電解2~3min。

3、關閉電源,比較兩極氣體體積大小。檢驗兩極產生的氣體,打開活塞後,一手均勻擠壓氣壓球,一手進行氣體的檢驗。

  五、實驗效果:

1、實驗過程中兩電解管中有大量氣泡迅速冒出。

2、當生成氫氣體積10~10.2mL,氧氣體積4.8~5mL時,關閉電源,此時結論最接近VH2:VO2=2:1。

3、檢驗氣體時,正極生成的氣體用火星的木條靠近,木條復燃;負極生成的氣體用燃着的木條靠近,氣體被點燃, 均勻擠壓氣壓球,能觀察到氣體持續燃燒一段時間,現象明顯。

  六、自我評價:

通過實驗創新改進,我認爲是成功有效的。主要體現如下:

1、改進後的實驗能提高課堂效益,增強實驗說服力。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得出結論: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2、在實驗中運用物理中的電學、氣體壓強等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加強學科間聯繫。增加跨學科內容,發展學生勤于思考、勇於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3、改進的裝置取材於日常生活和實驗室廢棄儀器。如:電解管選用破損的酸式滴定管或報廢的霍夫曼水電解管;氣壓球來自於醫院裏報廢的血壓計上的氣壓球;電極用普通的銅導線等等。使用低成本材料進行再創造,體現一線教師推行新課改、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務實求真的敬業精神。

化學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課題是《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八年級第一單元課題二。

本節說課共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化學 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會做實驗,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應用化學原理的必不可少的途徑,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本節內容主要是實現《課程標準》中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它是學習化學的初始階段,也是學好化學的基本功訓練階段。在學生剛剛學習了化學的發展史,瞭解了化學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後,安排本節課,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親自探究,通過自己的探究實踐體會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會成功的喜悅,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爲今後的化學學習奠定了基礎,在整個化學的學習過程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學情分析

學生存在着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是學習的基礎,但存在着侷限性。本節課的兩個探究實驗都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提煉出來的,會給學生以新的感受和啓迪。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尋求新知的,再加上八年級學生樂於探索,大膽實踐的優點,爲本節內容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第三部分: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特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知道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是成功的關鍵;

2、能遵守實驗規則,初步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能進行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等基本實驗操作。

過程與方法目標:親身操作、體會操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第四部分: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

教學重點: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等基本操作的訓練,觀察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操作的規範性和觀察能力的培養。

  第五部分:教學模式

本節採用的教學模式是:問題情境—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解釋與結論

之所以採用這種教學模式,是因爲它可以使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實驗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並完成課程目標。

  第六部分:教學手段

本節運用投影儀和下列實驗儀器及用品:蠟燭、火柴、燒杯、澄清石灰水

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直觀、形象、簡單、易於操作,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並理解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第七部分:教學流程

分六個環節。

環節1:前測補救

①什麼是化學?

②什麼是化學變化?

這兩個問題設計的理由是:它可以檢查學生對前面知識的掌握情況,爲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掃清障礙;同時,通過學生的分析回答,教師指出: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一個你非常熟悉的化學變化,它是什麼呢?大家聽我講一個故事:從前某國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國,面見國王,國王有意刁難使者,於是出了這樣一題:“我給你一塊硬幣,去給我買東西,並使買回的東西必須能充滿整個皇宮。”同學們,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想一想買什麼東西才能滿足國王的要求,好使這位使者免遭殺身之禍呢?學生討論,但提出的方案都一一被否決,最後教師點題:這位聰明的使者想了一下後,馬上到集市買回了一根蠟燭和一盒火柴,並在皇宮點燃了蠟燭。小小的燭光充滿了整個皇宮,解決了皇帝的刁鑽難題。親愛的同學們,燭光給皇宮帶來了光明也給使者帶來了生的希望。今天我們就來探索“光明”——探索蠟燭燃燒。

這樣,通過一個故事引入了新課,並使學生興趣高漲,有利於課程內容的學習。

環節2、創設情境,提出猜想

同學們的桌上有你熟悉的蠟燭,你注意觀察過它嗎?

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探究一:蠟燭的外觀,包括顏色、狀態、形狀、硬度、氣味、溶解性、密度等;

探究二:蠟燭的燃燒過程中,火焰各層的顏色是否相同,各層溫度高低如何進行實驗驗證?

探究三:蠟燭燃燒的生成物是什麼?如何驗證?

探究四:蠟燭熄滅前和熄滅後形成煙的顏色如何?熄滅後的煙能否被點燃呢?

利用投影,出示問題,並持續實驗過程始終,保證實驗圓滿完成。

問題提出後,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猜測。這個問題情境的設置,因爲它的熟悉,能夠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興奮點,並使學生感覺到化學的生活化。

環節3、驗證猜測,學生實驗

第一步:知識準備,教師提出本節課用到的知識。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第二步:閱讀教材,明確實驗過程。

在課前,學生有過預習,但鑑於學生的年齡特點,缺乏系統性,再讓學生閱讀教材,明確過程,使學生實驗時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

第三步:設計實驗報告。

由於學生第一次設計實驗報告,教師指出設計重點。並提示可參照教材提示,也可增加或更改某些實驗觀察的內容。

第四步:設計方案,學生實驗。

教師明確要求:提示學生觀察時注意運用除味覺外的所有器官,儘可能從多角度對實驗進行觀察,注意觀察的順序和角度,做好記錄。然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實驗,重點完成探究二和三的實驗方案的確定。教師巡視,並參與到學生中,和學生一起活動,使學生感覺到老師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從而體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理念。

環節4、交流與合作

組織學生將自己填寫的表格與同學進行交流,比較誰觀察到的現象多,誰的描述更細緻、更準確?並與同學交流進行觀察和描述的體驗。

此環節的設計,體現並促進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環節5、彙報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驗證猜測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描述,鼓勵學生補充不足。

通過實驗與分析,師生共同得出結論。解決投影中提出的問題。肯定優秀的設計方案。並通過探究三得出蠟燭的燃燒過程屬於化學變化,同時伴隨着物理變化,以鞏固上節課對物質變化的學習,體現知識的聯繫。

環節6、知識回顧,總結提高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對本節課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總結自己的收穫,然後全班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鼓勵優點,指出不足。

通過觀察和學生總結,使學生感悟到學習化學時需要掌握以下要點:

① ①關注物質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熔點、沸點、密度以及如石蠟能否燃燒,其燃燒產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

②關注物質的變化及變化時伴隨的一些現象,如放熱、發光、變色、生成氣體、產生沉澱等。

③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及現象,對物質在變化前、變化中及變化後的現象進行細緻的觀察和描述,並進行比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結論。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有些學生只是出於好奇心,課堂看熱鬧,無收穫的現象,使學生真正體會探究這一重要的學習手段。

  第八部分:板書設計

我採用的是要點式板書,它簡明扼要,突出體現本節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化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化學式與化合價是第四單元課題四的有關內容,本課題包括化學式、化合價和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三部分內容,他們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因此是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較好的掌握它們,對於今後的化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教材首先講述了化學式的概念,指出了由於純淨物有固定的組成,因此每種物質只有一個化學式,同時還指出物質的組成是通過實驗測得的,所以化學式的書寫必須依據實驗的結果,但是化學式的書寫,主要是通過化合價來推求。

從教材方面看,化合價內容比較抽象、難懂;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只知道了書寫化學式的一般規則,還不會確定元素的原子個數比,而且還沒有核外電子排布和最外層電子得失的知識基礎。因此對九年級學生說,學習這樣一個抽象概念並掌握其應用,是有一定難度的。

(1)分析本節課的教學背景

化合價是初中化學課程中要求達到了解水平的基礎知識。在此以前涉及到的有化學式,物質結構的初步知識。另外學生掌握本節知識將對以後的學習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酸、鹼、鹽的學習。也就是說,本節課是初中化學知識鏈中的重要一環,它貫穿着化學學習的始終。

(2)展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在《化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要把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科學素養放在首要位置,要從促進學生髮展的角度出發去制定教學目標,據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①、用原子結構的初步知識,使學生認識元素的化合價是元素的一種性質。原子結構決定了元素的化合價;識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②、培養學生對化合價在理解基礎上進行記憶的能力

③、使學生懂得只有確實存在的物質,才能寫出它的化學式。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的教育。

(3)本節課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通過對《化合價》第一課時的學習,不但要讓學生真正領會化合價的實質,而且要讓學生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能在後續課中應用常見元素及原子團的化合價及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爲零的原則,快速而準確的書寫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據此,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爲:瞭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爲零的原則。記憶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教學難點: “化合價”概念的建立和定義都抽象難懂,因此,我把它確定爲本節的難點。

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動畫,模擬微觀變化,幫助學生形成化合價的概念和理解化合價的實質。這樣,不但能順利突破本節課的難點,也促進了學生微觀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對已進入九年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課堂上他們厭倦教師的單獨說教灌輸,希望教師創設便於他們自主學習的環境,給他們發表自己見解和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希望教師滿足他們的創造性願望,讓他們自己進行自主學習活動,讓他們獲得施展自己創造性才能的機會。所以本節課我設置了許多活動,比如,<比一比,看誰最棒>、<動腦動手活動>、< 快速搶答>、<討論與交流>等,特別是在課的最後我還設置了記憶化合價的過關遊戲,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在整節課的學習中始終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而且能讓學生在探索中學會學習。

三、說教法:

一位教育家曾這樣說過:“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去掌握它們。一個好的老師是教人發現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依據這些新的教育理念我認真分析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情況後,本着體現新的教育方向和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目標的原則,我對本課教學的採取瞭如下方法:

模擬微觀變化,優化概念的形成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問題情景,歸納化合價規律

利用集體的智慧,尋求適合學生自己的記憶方法

四、說學法:

依據本課教學方法和本節課概念性強的事實,並在認真分析我班學生接受情況後,我確定了本節課中要注重指導學生實施“六字方針”---聽、思、說、議、記、闖:

聽――聽得明白、思――敢思會思、說――表達完整、

議――學會交流、記――巧妙記憶、闖――勇於闖關

通過這節課,不但能讓學生學會知識,而且能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

五、說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六、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基於對教材的分析、學生情況的分析,我確定通過以下六個教學環節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 一)依舊帶新,引入概念

“化合價”概念的建立和定義都抽象難懂,是本節的難點。由於初中同學的知識和思維水平的限制,我在教學中先通過複習回憶學過的大量的化學式,使學生意識到不同元素形成化合物時,他們之間的原子個數比可能是不同的,但不是任意的。我是這樣引入新課的:至今,我們已學過許多物質的化學式,其中有單質,也有化合物,當然化合物的種類要比單質多得多。本節課我們把這些化合物的化學式放在一起,作些比較,看看還能從中總結出點什麼,從而學一些新的知識,好不好?

全班自然分爲三個組,限時一分鐘寫出儘量多的化學式,以多者爲勝。這時我投影學生寫的化學式,讓學生觀察後教師總結:這許多化學式告訴我們,原子結合成分子時,相互之間不是以任意數目結合的,而是具有確定的數值的。那麼,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這種性質叫化合價。從而引出“化合價”的概念。

(二)模擬微觀變化,優化概念的形成

讓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爲什麼元素具有化合價?此時,教師利用動畫模擬NaCl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真正弄明白NaCl的形成過程,並在此基礎上對MgCl2的形成過程進行探究。最終真正明白爲什麼元素具有化合價和化合價的確定方法。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問題情景,歸納化合價規律:

在學生了解了化合價的概念後,本節課還要求學生掌握化合價的一些規律。如何使學生及時儘快地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通過大量具體的實例,自己尋找那些規律呢?我又一次利用了多媒體計算機生動的呈現功能,先由電腦屏幕一次性地展示出十幾種化合物和單質的化合價,引導設疑,啓發學生觀察、討論和尋找化合價的一些規律。

接着,我組織學生按座位形成的分組進行討論,踊躍發言。最後每組派一位代表總結陳詞,同學們很快便將化合價的一些規律歸納了出來。

(四)利用集體的智慧,尋求適合學生自己的記憶方法:

這時讓學生認真討論,積極發言,提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老師適時的分析和出示有關資料:(1)可從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與元素化合價的關係這個角度去記憶。(2)可以用順口溜來記憶。(3)可以用分類法記憶。

最後,老師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學們參考:老師覺得:只需記住特殊的元素的化合價就可以了,比如說用分類記憶法:一價金屬只有三種:鉀、鈉、銀;三價的金屬,一般是兩種,就鐵和鋁,而且鐵還有二價的時候,一般的金屬元素多數是二價的。銅有二價的也有一價的時候。也就是說關於金屬,其實就掌握鉀鈉銀鋁鐵銅就可以了。另外讓同學們注意:一種元素顯不同化合價時的讀法:如:FeCl3 (Fe +3價)氯化鐵 FeCl2 (Fe +2價)氯化亞鐵。

非金屬元素,主要記氧永遠是負二價,氫永遠是正一價,氯是負一價,這幾種元素記住了以後,可以幫助我們去分析其他元素的化合價。依據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爲零。

還有幾個原子團的化合價要提,比如,碳酸根負二價、硫酸根負二價,硝酸根負一價,氫氧根負一價。還有一個,銨根是正一價,可用分類記憶法記憶,也可以依據原子團口訣記憶。另外,還需要同學們注意:原子團的化合價是組成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

(五)師生共同回顧總結

讓學生對本節所學知識要點複述回顧,然後再用多媒體提綱式顯示,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這樣提綱式的設計板書,有利於師生共同回顧總結。更有利於學生回憶本節課所學知識。

八、課後反思

《化合價》本身是一節內容抽象、難懂的課程,而且學生還沒有建立核外電子排布和最外層電子得失的知識基礎,因而學習這樣一個抽象概念並掌握其應用,具有一定難度,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

本節課在設計時有意把教學內容和形式有機的結合起來,採用競賽形式,把學生帶入一系列問題情境中,層層遞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題目設計面向全體,注重差異,給了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全體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索輕鬆掌握化合價的知識,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尤其是教學設計中故意創設錯誤情境,鼓勵學生懷疑老師、質疑課本,能極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課堂節奏緊湊,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利於學生知識系統化。作業設計具有很強的開放性,能較好的反映課堂教學效果。

九、教學理念

1.採用競賽形式,極大地鼓勵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和接受。

2.知識講授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競賽題目環環相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間輕鬆的掌握了化合價規律及其應用。

3.本節課拋開傳統的“化合價口訣”的教授方法,而整節課以“Na Mg Al H O Cl”六種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貫穿始終,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利於知識的體系化並注重了知識的應用。

4.本節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默契,課堂氣氛輕鬆活潑。尤其是教師故意創設的錯誤情境更達到了本節課的高潮,學生在否定教師的過程中極大的體會到了自信、成功,併爲下一環節本節課的重點打下了很好的情緒基礎。

5.作業佈置具有很強的開放性,鼓勵學生自創題目,既是對學生本節課學習效果的考察,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請各位領導老師給以指正。謝謝大家。

化學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課程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第三章《烴的衍生物》第一節《醇、酚》第二課時,依據課程標準要求,並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實際能力,體現新課程“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新理念,貫徹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等精神,我將從以下四方面設計這節課: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內容從知識結構上看,可分爲四部分,即苯酚的結構特點、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它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用途。從教材整體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學化學裏面,教材只重點介紹兩種物質—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簡單的芳香烴;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烴衍生物,又是酚類物質的代表。可見,《苯酚》在高中有機化學裏面也處於較重要的地位。從教材結構上看,本節內容是安排在《乙醇》後,學生在學習乙醇的過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團對有機物主要性質的決定性作用,對乙醇中官能團羥基的性質也已有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這一基礎上緊接着安排苯酚知識的學習有其獨特的作用,既能聯繫前面已學過的知識,又能爲後面烴的衍生物的學習提供方法,作好鋪墊。而苯酚的結構與乙醇結構中都含羥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質有相似之處,但事實上苯酚與乙醇性質又存在不同。苯酚安排在此節既有承前啓後的作用,又有對比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對比學習,使學生對酚羥基和醇羥基的性質將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理解官能團的性質與所處的化學環境有一定的相互影響,從而學會全面地看待問題,更深層次地掌握知識。

2.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和認知特徵並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認識酚類物質,能夠識別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並瞭解其主要用途;

c、理解苯環和羥基的相互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比較、歸納等方法,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

b、通過對結構決定性質的分析,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教育;

c、培養學生關注化學與環境、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生活的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苯酚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

難點:官能團-OH和苯環的相互影響

二、說教法與學法

1.學情分析

本節課前,學生已學完了烴、鹵代烴和烴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內容,對有機化合物的學習特別是有機分子中的官能團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之間的相互聯繫有一定的認識,能掌握常見的有機反應類型,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及操作能力。

苯酚結構與乙醇結構的相同點(都有羥基)爲學生對苯酚性質的探究提供了基礎;苯酚結構中與乙醇的不同點(羥基與苯環相連)又爲學生進一步探究提供了空間。因此,我將本節的內容設計成探究式教學模式,主要採用創設情景—探究實驗—理論推導—反思應用等教學方法,並充分利用實物感知、演示實驗和現代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給學生提供更多 “動腦想”、 “動手做”、 “動口說”的機會,體現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

2.教法選擇

創設情景、實驗探究、理論探究

3.教學輔助手段

利用實物感知、教學模具和多媒體動畫演示

4.學法指導

和教法相呼應,引導學生採用觀察、對比、遷移、分析、和實驗探究等學習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

三、說教學過程

【情景一】新課引入

我利用生活中的化學來引入新課,先展示一段新聞:塑料奶瓶含有雙酚A奶瓶會誘發兒童性早熟,引出雙酚A的結構式(2,2-二(4-羥基苯基)丙烷,)進一步構建酚類物質的定義。由此引入本節所要學習的內容。接着藉助對比醇的定義判斷是醇還是酚,讓學生學會區分醇和酚,加深理解。

【情景二】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質

展示苯酚軟膏以及苯酚軟膏的說明書,讓學生閱讀苯酚軟膏說明書。提問:從化學的角度分析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質?再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徵,引導學生初識苯酚,組織學生觀察苯酚的顏色、狀態,指導學生動手做探究實驗一,根據苯酚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情況,自主探究苯酚的溶解性。在此過程中,學生很容易主動地獲取苯酚物理性質的知識,傳統的教學一般是把物質的物理性質直接傳遞給學生,顯然,這些知識通過學生主動建構比教師將知識簡單地傳遞更易接受和掌握。

【探究實驗一】物理性質(思考:苯酚不慎滴在皮膚上如何處理?)

學生實驗:

(1)組織學生觀察苯酚的色、態,並小心的聞它的氣味。

(2)溶解性實驗(溶劑分別爲冷水、熱水和乙醇)

重點歸納出苯酚的色、態、味和溶解性。

【情景三】探究苯酚的化學性質

回顧情景二,提出問題1:在苯酚藥膏說明書中提到了“放置時間過長色澤變紅”, 色澤變紅的原因是什麼?學生們通過分析色澤變紅可能是苯酚與空氣中某些成分反應了,首先,我引導學生們分析空氣的成分,得出最有可能與苯酚發生反應的物質是水和氧氣,設問:苯酚是與水反應而色澤變紅嗎?根據剛纔的探究實驗一,學生很容易判斷出苯酚變紅不是與水反應造成的,既然不是與水反應造成,那就是與氧氣反應造成的,說明了苯酚很容易被氧氣氧化。

提出問題2:在苯酚藥膏說明書中提到了“不能與鹼性藥物並用”,說明苯酚可能具有什麼化學性質?

【探究實驗二】苯酚的酸性

(1)驗證苯酚是否具有酸性?

提供試劑:石蕊試液、pH試紙、苯酚飽和溶液(約爲1mol/L)。

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到苯酚溶液的pH大約在5-6,且渾濁的苯酚溶液滴加NaOH溶液後變澄清,說明苯酚顯酸性。但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並不顯紅色,學生產生了疑問,苯酚既然是酸,爲何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呢?引導學生分析該現象產生的原因是苯酚酸性太弱。因此,苯酚又名石炭酸,那苯酚的酸性究竟有多弱呢?教師演示實驗:向苯酚濁液滴加NaOH溶液至澄清,再向溶液滴加HCl至溶液出現渾濁,說明苯酚的酸性比鹽酸的弱。接着聯繫已學過的知識:向CO2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會變紅,說明苯酚的酸性弱於H2CO3。哪些酸可將苯酚鈉轉化爲苯酚?這樣自然地過渡到CO2與苯酚鈉的反應,此時苯酚鈉與CO2的反應產物是Na2CO3還是NaHCO3?引導學生設計實驗確定苯酚鈉與CO2的反應產物是苯酚和NaHCO3。

思考與交流:乙醇和苯酚都含有-OH,乙醇不顯酸性而苯酚顯酸性,這說明了什麼?

分析:通過相同濃度的乙醇和苯酚的pH和結構簡式對比分析,對比苯酚和甲苯的性質,得出結論苯環對有-OH活化作用,使苯酚具有弱酸性。

【探究實驗三】苯酚的取代反應

聯繫前面已學的知識:苯與液溴的反應,推測:將濃溴水加入苯酚中會發生什麼反應呢?指導學生完成探究實驗三,根據已有知識學生很容易得出是取代反應,那麼,是幾元取代呢?引導學生回憶甲苯與濃硝酸反應的產物,類比類推苯酚與溴水反應的產物是三元取代。接着,我請學生回憶苯和液溴發生取代反應的條件和產物現象,並與該反應對比,哪個取代反應更容易?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苯酚更易取代,爲了加深理解苯酚更易取代這個事實,我從苯和苯酚的結構上對比說明,由於-OH對苯環的影響,使得苯酚中苯環上-OH鄰、對位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易被取代。因而苯酚中苯環的性質與苯的性質有了差異,加深對官能團對所處的化學環境有影響的理解。

【探究實驗四】探究苯酚的顯色反應

請學生演示FeCl3與苯酚的顯色反應,此反應操作簡便,現象明顯,也常用於苯酚的定性檢驗,這也是區別於醇的另一種性質。

性質小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用途

【情景四】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於製造酚醛樹脂、染料、醫藥、農藥等,爲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但其對人類的環境也帶來一定的危害,如有毒“香味”的玩具、以及輪船的苯酚泄漏事件,引導學生更加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情景五】學以致用,整合提升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帶着剛纔的思考、討論的結果再次梳理思路,從整體上把握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最後通過酚類廢水處理的流程來運用本節課的知識。

佈置作業:

1.教材P55課後習題1、2 、 3 、 4

2.家庭小實驗:遇到FeCl3會變色,請查閱資料,製取藍黑墨水。

四、說板書

第三章 第一節 醇 酚 第二課時 苯酚

(一)、物理性質

1、無色、特殊氣味的針狀晶體;2、常溫下,微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

(二)、化學性質

1、易被氧化:

2、弱酸性:

3、取代反應:

4、顯色反應:遇FeCl3溶液顯紫色(檢驗苯酚)

(三)、結構決定性質

(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