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跨欄跑說課稿優秀

跨欄跑說課稿優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跨欄跑說課稿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跨欄跑說課稿優秀

一、說教學內容

1、欄間跑技術2.素質練習

二、指導思想

以育人爲宗旨,緊緊圍繞“爲了每位學生的發展”這一課改核心理念,切實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爲本,實施素質教育。體育教學只有更好地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才能真正地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使學生在掌握體育與健康課程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同時,形成體育與健康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終身體育觀,切實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真正實現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三維健康目標。“課程標準”確定了“起跑跨過第一個欄”“欄間跑”“全程跨欄跑”作爲高中的教學內容。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致力於體育新課程改革,建設具有特色的課程模式,體現傳統項目學校的教育理念。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欄間跑,使學生全面掌握跨欄跑的技術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跨欄跑的技術質量;

2、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協調、準確與節奏感,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3、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消除畏懼心理,增強自信心和安全意識;

4、培養學生勇敢果斷、不畏困難、戰勝自我的意志品質和互助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

四、說教材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欄間跑是高中學段跨欄跑的“知識點”,高一年級主要學習了“起跑跨過第一個欄”的技術,高二年級的跨欄跑教學要求進一步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重點發展欄間跑和連續過欄的能力。本課組織以“ 50米快速跑中跨過5個低欄”的單元教學,共安排5課次,本課是第2次課。

欄間跑是指除去跨欄步以外的欄間距離跑部分。欄間距是固定的,因此欄間跑的節奏也就是每個欄間跑的步數也應是固定的,教學中通常採用三步或五步的欄間跑節奏。爲了減緩“過欄”給跑帶來不利影響,採用比較合理的節奏跑過欄間的距離十分重要。從技術角度要求在欄間跑中要保持較高的身體重心,用前腳掌着地,加大後蹬用力和擺臂幅度,儘量加快動作的節奏,併爲過下一欄做好必要的技術和心理準備。欄間跑的主要任務是發揮跑速,保持節奏,準備攻欄。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改進跨欄步、學習欄間跑技術;教學難點是欄間跑的節奏,培養運動感覺。

五、學情分析

此次授課對象爲高二年級的學生,學習過了快速跑、接力跑、耐久跑等其它田徑教學內容之後,身體素質基礎較以前更加紮實,身心發展逐漸成熟,具有了較高的運動能力,而且學生的觀察、思考、判斷和分析能力不斷提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反應敏捷,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比較強烈並具備了一定的運動基礎和自我保護能力。雖然高一時都學習過跨欄技術,但學生普遍對過欄技術掌握得不太熟練,仍有部分學生由於有過欄心理障礙,害怕受傷,不敢進行欄上練習,特別是女生尤爲突出,雖然柔韌性較好,但力量相對較弱,動作幅度小,身體重心起伏不大,懼欄心理自然更強。爲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第一次課教學中,利用了我國優秀跨欄選手劉翔、史冬鵬、紀偉等的“明星效應”激發了學生學習跨欄跑的熱情,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因而爲進一步學習跨欄跑技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教法與學法

1.教法

主要採用講解法、直觀教學法、分解練習法、遊戲競賽法、提問作答法、糾正錯誤法、表揚鼓勵法、分組練習法,分層遞進法等,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2、教法策略

(1)在教學實踐中,不過多地追求動作技術細節,以多種多樣的教學、鍛鍊手段,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跑的能力;

(2)設置不同的教學情景,如不同欄高、不同等距、體操墊等方式引導學生,消除畏懼心理;

(3)加強跨欄跑自主學習的研究;

(4)應注意安全,教育學生採用適合自己身體情況的學練方法和手段,切記不要蠻幹,更不要進行逆向跨欄練習;

(5)與短跑教學相結合,如:高擡腿跑、後蹬跑,加速跑30~50米,快速跑50~80米,重複跑60~100米等的教學與練習,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

3、學法

主要採用觀察法、表象訓練法、模仿練習法、分組練習法、合作學習法、重複練習法、自我評價法和小組評價法等,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4、學法策略

(1)指導學生自行設計、規定本人的起跑線到第一欄的距離、欄間距、最後一欄到50米終點線的距離、欄高等學練條件,降低難度,靈活教學,以增進練習的樂趣和實際效果;

(2)指導學生採用多種練習手段,改進與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3)引導和啓發學生通過跨欄學練,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培養勇於拼搏、克服困難的品質;

(4)引導學生重視跨欄跑學練與思想品質的培養。

七、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10~12分鐘)

1、課堂常規(2分鐘):提出要求,對學生進行紀律性和安全性教育,以利於教學的順利進行。

(1)體育委員整隊,清點人數,並向老師報告出勤情況;

(2)師生問好!

(3)老師宣佈上課內容、目標和要求;

(4)檢查着裝;

(5)安排見習生。

2、準備活動(8~10分鐘):通過組織慢跑熱身和自主熱身練習,使學生的主要肌肉和關節得到有效的活動,提高學生的神經興奮性,爲基本部分教學做好身心準備。

(1)組織熱身:學生成二路縱隊在體育委員的帶領下繞田徑場慢跑400米;

(2)自主熱身:自由分組輪換,分別利用毽球、跳繩、足球、體操墊等器材在一定區域內進行活動。

(二)基本部分(30分鐘)

1、欄間跑的具體教學步驟(25分鐘):分組不輪換,採用直觀教學法和講解法,使學生在大腦皮層建立動作表象,採用分解練習法等對學生進行系統性教學,逐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欄間跑技術,培養學生的欄間節奏感,提高障礙跑的運動能力。

(1)通過觀察、模仿等方法,進一步明確欄間跑的技術概念及動作要點,模仿練習1分鐘;

(2)“跨欄坐”練習,練習2分鐘;

(3)欄間跑技術模仿練習,學會體會欄間跑的節奏,練習4~6次;

(4)行進間從欄側做連續擺動腿攻欄練習,練習3~5次;

(5)行進間從欄側做起跨腿的提拉過欄練習,練習3~5次;

(6)用適宜於自己的節奏,跑動中從欄側跨過3~5個欄,練習3~5次;

(7)用較合理的節奏,跑動中連續過5個欄,練習6~8次;

(8)分層練習:按能力分組,降低欄高或調整欄距或減少欄數。

學生練習時,教師巡迴指導,調動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並糾正錯誤。

2、素質練習(5分鐘):以上肢練習爲主,分四組進行練習,各小組自主選擇練習內容和練習方式,可以合理利用有效教學資源,教師在旁觀察與指導。

(三)結束部分(3~5分鐘)

有組織的結束教學活動,逐漸恢復學生身體機能,愉快地結束本課。

1、學生圍繞老師散點集合;

2、放鬆練習(2分鐘):在音樂伴奏下,教師引導學生揉捏、拍打、抖動、擺動大小腿,做深呼吸,放鬆身心,逐漸恢復心率;

3、小結本課學習情況;

4、佈置課外作業;

5、安排學生歸還器材;

6、師生再見(下課)。

八、運動負荷

學生參與各項練習很積極,課堂氣氛活躍,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預計本次課的平均心率爲130~140次/分,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爲35~40%,練習強度較大。

九、場地器材

本次課在田徑場直跑道上進行,所需器材有欄架20個、體操墊4塊、跳繩8根、毽球10個、足球2個、掛圖10張、展板2塊、錄音機1臺、口哨1個、秒錶1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