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通用10篇)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通用10篇)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1

一、說目標: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好形式”,幼兒只有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纔會注意力集中,參與主動,投入積極,從而獲得知識經驗,依據這一教學理論及對幼兒平時的觀察,發現幼兒對馬路上的車輛以及周圍的事物很感興趣,藉着幼兒的興趣,大家都同意以主題《熱鬧的馬路》進行活動。在之前,幼兒以會畫馬路邊的房屋、樹、和人物,爲了擴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這節課全部以立體的形式來展現馬路上的車輛和周圍的事物,從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

二、說目標:

在這次活動中,我要求幼兒在老師設計好的馬路上,用大小不一的牙膏盒、餅乾盒、藥盒等來製作立體的汽車;畫出馬路周圍的各種事物,並注意合理佈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兩個目標

1、通過想象、繪畫、剪、貼等方法,表現馬路上來往的汽車,促進幼兒的創造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2、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自己創作中自然、樸實的設計,體驗與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悅。

重點:搭建馬路上的立交橋。

立交橋:在城市重要交通交匯點建立的上下分層、多方向行駛、互不相擾的現代化陸地橋。

難點:讓幼兒合理佈局十字路口的汽車,避免相撞。

三、說準備:

我以“穩中求新”爲自己定位,爲了更吸引孩子的操作興趣,我精心做了如下準備。

1、各種紙盒(牙膏盒、餅乾盒、小藥盒)、做輪胎的卡紙。

2、做紅綠燈、樹、房子、人物的彩色紙、玻璃紙筒。

3、做燈的材料:果凍殼、吸管、橡皮泥。

4、雙面膠、透明膠、小剪刀、記號筆若干。

四、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

A、情境談話法:引導孩子回憶、說說參觀過的馬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B、討論法:以出示圖片的形式讓幼兒觀察上海立交橋的建構和形狀,讓幼兒對立交橋有更深的認識。

C、講解提示法:出示老師做好的示範:汽車、綠化中的樹、路燈、人物、房屋,讓幼兒觀察這些是怎樣完成的。着重讓幼兒展開想象,大膽地說出怎樣在馬路上搭建立交橋。

2、學法:

A、參與法:在此次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爲主導地位,鼓勵幼兒操作、創作的形式,自由發揮作出不同形狀的汽車和馬路上行走和站立的人羣。

B、分組法:

在操作過程中,我將幼兒分成四小組進行操作,讓孩子們分工合作、體驗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悅。

五、說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導幼兒回憶參觀的馬路

(1)師:“小朋友,前幾天爸爸媽媽帶你們去參觀熱鬧的馬路,你看到馬路上有些什麼呢?(汽車、各種各樣的車、行人、紅綠燈、路燈)

(2)馬路旁邊呢?(樓房、樹、綠化帶、好多的店鋪)

2、看圖片———有立交橋的馬路

(1)師:“今天,老師帶你們看看上海的馬路,你發現馬路上有什麼?它跟我們官林的馬路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呢?

(2)講解立交橋:在城市重要交通交匯點建立的上下分層,可以向多個方向行駛互不干擾的現代化陸地橋。它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誌。

3、老師出示設計好的馬路

(1)師:“現在我們往宜興的這條馬路也在修建,我們來看看這條馬路上有什麼?”(車道)“中間是什麼呢?誰來告訴老師?”(樹木、花草、綠化帶)

(2)教師總結幼兒的回答

(3)出示成品汽車、樹、人物、路燈、房屋,讓幼兒觀察是用什麼材料做成?怎樣做出來的呢?

(4)示範搭建立交橋

師:“立交橋搭建的時候,下面需要什麼呢?”(需要支架把它架在馬路上空)

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盒子來搭建呢?

(5)你們看看現在的馬路熱鬧嗎?

那今天請小朋友來做設計師,把這條馬路修建好,也建設成跟上海一樣的現代化的大馬路,好嗎?

(6)請孩子們商量好,你準備做馬路上(邊)的什麼?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哦!

4、幼兒大膽創作,老師提出要求。

(1)提醒幼兒在設計汽車時要美觀、特別。

(2)根據提供的材料合理搭建立交橋。

(3)幼兒運動剪刀時,注意安全。

5、合理佈局馬路上的汽車、人物、路燈、大樹和馬路邊的房屋。

6、講評;欣賞熱鬧的馬路,邀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設計。

總之,美術活動對幼兒有益興趣、健康個性、審美與創造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遵循幼兒認識規律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內容,創造寬鬆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選用恰當的方法,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使美術活動真正成爲孩子們的一種樂趣,一種盪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動。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綱要》中在幼兒園藝術教育目標中指出:“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體驗。”幼兒美術教育不以幼兒掌握美術技能爲主要的目標,而是希望幼兒在自由、寬鬆的美術創作活動過程中逐漸喜歡參加藝術活動,獲得藝術感受,同時促進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的發展。所以,此次活動我不規定幼兒一定要把機器人畫得惟妙惟肖,而是讓幼兒通過已經學過的各種幾何圖形進行組合、變化,大膽的設計創作出各種各樣機器人,體驗幾何形狀變化帶來的美感和美術活動的快樂。

機器人是幼兒感興趣的玩具,在幼兒園和家裏,小朋友都接觸過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還有在圖畫書、動畫片、科普讀物、照片等影音圖像資料中都見過機器人,機器人神器威武的形象深受幼兒的喜愛。機器人有着奇特的造型和神奇的本領,能給幼兒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和激發他們強烈的創作願望,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實際生產中機器人本身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離不開大膽創新,讓幼兒對機器人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及萌發他們初步的創新思維,是本次活動的目的所在。

二、說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2、瞭解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機器人,按自己的想象設計機器人,萌發初步的創新意識;

3、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想象創作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活動難點:大膽想象,設計和創作機器人。

三、說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此次活動的主題,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多媒體課件法:

此次活動中,我藉助多媒體手段貫穿活動始終,目的在於讓幼兒形象地感知和欣賞機器人。通過“會說話”的機器人課件,向幼兒展示和介紹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幫助幼兒感知機器人的造型及其功能等。通過機器人的語言代替教師的語言,比教師直接的講述更爲生動,富有趣味性,也更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

2、觀察討論法:

通過觀察,幼兒可以形成對機器人的整體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幼兒把握機器人各種造型的特點。而在觀察後進行討論,則能讓幼兒加深對不同形狀組合、變化帶來的不同造型的機器人的印象。本次活動中,爲了啓發幼兒運用不同形狀的圖形組合來設計機器人,我通過讓幼兒觀察多媒體課件、圖片、玩具等材料,說一說機器人可以用什麼形狀的圖形來組合,機器人的身體、頭部、四肢等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表示,還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裝飾機器人的盔甲等等,讓幼兒感受變化的、不同圖形的組合能讓機器人看起來更神奇和威武,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

幼兒創作結束後,將幼兒最終完成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讓幼兒挑選同伴中自己喜歡的作品(也可以選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肯定各自作品的特點及優點。通過欣賞評價,有利於達到分享交流的目的,讓幼兒學習他人的創作技巧,也有利於讓幼兒體驗創作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四、說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在開展本次活動前,我讓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一同查找圖像、科普書籍、影像等資料,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機器人。同時,讓家長幫助幼兒初步瞭解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廣泛應用的機器人,機器人幫助人類做了哪些事等等。此外,幼兒經常看到關於機器人的動畫片,玩過各種機器人的玩具,積累了很多關於機器人的感性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前期製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幼兒帶來的機器人圖片;機器人的玩具;白紙、畫筆等等。

五、說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4個環節,可以概括爲“欣賞觀察——想象討論——設計創作——欣賞評價”四個部分。

(一)幼兒觀看、欣賞多媒體課件和機器人圖片——感知、觀察機器人造型及創作特點,瞭解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機器人。

1、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幼兒介紹實際生活在廣泛應用的機器人。

機器人: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機器人,歡迎來到神奇的機器人世界。現在,小朋友們跟着我進行一次科幻之旅吧!(課件內容:5個在不同領域工作的機器人分別圍繞名稱、功能等進行自我介紹)

(作爲活動開始部分,以“會說話”的機器人課件直接進入活動,是爲了能夠在活動一開始就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機器人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幼兒瞭解實際生活中的機器人,探索機器人的世界,能夠打開幼兒的眼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增強求知慾,同時也是在幼兒記憶中留下豐富的視覺的形象,豐富幼兒關於機器人的經驗,爲後面幼兒大膽想象設計機器人做鋪墊。)

2、幼兒分享、交流機器人圖片。

機器人:我還聽說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幫我找了其他好多好多機器人朋友,真開心!請你向我和其他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機器人朋友吧。

幼兒上前將帶來的圖片給教師,教師將其展示在全體幼兒前。幼兒講述自己帶來的機器人長什麼樣,它是什麼形狀組成的,他能用來做什麼等等。教師抓住幼兒講述過程中的主要信息,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機器人的主要特徵,分析機器人可以由哪些圖形組成。

教師:可以用什麼形狀的圖形來表示機器人的身體(頭部、四肢等)。

教師:還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裝飾機器人的盔甲呢?

(這一環節我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感受變化的、不同圖形的組合能讓機器人看起來更神奇和威武,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二)“我是小小設計師”——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創意,分享同伴多樣化的設計。

機器人:哇,小朋友爲我介紹的好朋友都好厲害啊,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小朋友們是一名設計師,你們會設計一個什麼樣的機器人呢?

幼兒進行大膽的想象。一段時間後,教師請幼兒上前大膽交流自己的創意,給大家說一說,設計的機器人長什麼樣,由什麼形狀組成的,能夠爲人類做那些事。

(讓幼兒先進行足夠的時間的想象醞釀,不至於匆忙下筆創作。交流的目的在於充分調動原有經驗,聯想和遷移在各種資料中關於機器人的形象和用途,同時也是在交流中探索、發現基本的創作思路,爲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三)幼兒設計創作,教師個別指導——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1、幼兒按照自己的想象畫出機器人;

2、教師啓發幼兒用不同的圖形組合創作,並注意變化;

3、教師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創作。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既根據個別差異給予幼兒技法上的幫助和注重他們思維的發散,又給予幼兒充分的創造空間,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幼兒進行自主創作,始終扮演幼兒創作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我注重讓幼兒在寬鬆、開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及時肯定他們的努力。)

(四)幼兒相互欣賞評價——分享交流創作技巧,體驗創作的快樂。

將每一個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前面,請幼兒欣賞並相互點評。也可以講述自己的作品。教師主要圍繞目標1引導幼兒有針對性的觀察和欣賞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一個機器人?爲什麼?

教師:這幅作品主要用了什麼形狀來設計機器人?

(我指導幼兒進行相互欣賞,嘗試分析、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從而讓幼兒充分表達對美的體驗,以及提高他們審美能力,獲得美術活動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五)活動結束

機器人小結:今天小朋友設計了好多種機器人,爲機器人王國裏添了好多新朋友。這些機器人身上的有不同的形狀,真漂亮。原來變化一下就有很多類型的機器人了。真感謝你們!

(以機器人與幼兒對話結尾,達到活動首尾呼應的效果。通過點出形狀組合的變化,幫助幼兒掌握本次活動的重點。)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識課中,就有提到味道這一常識,幼兒對味道已經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動正是前面知識的後續,新《綱要》指出:“藝術是情感啓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動建立在幼兒對味道已經有所感知的基礎上,讓幼兒從感受到發現再到創造性的表現,幼兒喜歡貼近自己生活的東西,不喜歡拘泥於摹寫對象的真實形象,因此我設計了《畫味道》爲題的美術活動。

這次活動,開始環節的動機呼喚,鼓動幼兒的積極性,過程中注重激活思路、啓迪智慧、觸發創新,在結束環節把幼兒的興趣引向欣賞和獲得滿足上。能幫助幼兒通過嘗與說回顧對各種味道的認識與感受,通過畫,將自己的感受大膽、創新地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通過交流與評價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活動中獲得肯定與滿足感。這個活動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2、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目標起着導向的作用。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材本身的特點。整合了社會、認知、藝術、語言等領域,確立了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

(1)、運用不同的線、形、色大膽構圖,創造性地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

(2)、通過嘗味、說味、畫味活動,激發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對味道的體驗,在活動中得到心情的愉悅。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爲幼兒能學會運用不同的線條、色彩、形狀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並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將在後面環節介紹中做具體闡述。

3、說活動準備:

同時,我爲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各種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說出各種味道,掌握各種繪畫的基本技能。

(2)、爲了讓活動更有趣味性,我將場景佈置成“食品展覽會”能更好的激起幼兒的興趣。

(3)、另外,本次活動的物質準備是: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檸檬、苦瓜、辣味牛肉乾、黃蓮、薑糖、穿心涼糖、話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爲幼兒提供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棉籤等作畫工具;爲了讓幼兒在作畫時有一個輕鬆的環境,我準備了輕音樂一盒。

二、說教法:

在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提問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遊戲法,遊戲能調動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開始就以參加“食品展覽會”的形式品嚐食物,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其次是提問法,教師提問的準確性,能引導幼兒有目的的,仔細的觀察,有利於幼兒進一步的學習與思考。

再次,我還用了操作法,讓幼兒品嚐各種味道,並將味道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不錯的創造性。使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此外,我還用了示範法、交流法、鼓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突出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地位,達到各個領域和諧統一,從而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提供幼兒熟悉的材料,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提高幼兒認知,鍛鍊幼兒的能力,本次活動我讓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感官參與法:皮亞傑認知理論裏提到:“幼兒必須通過自身活動發現,認識客觀世界,不斷建構,完善自己的認知模式。”在整個活動中,我將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通過嘗、說、想,動手及動腦,進行學習,嘗主要是嘗味道,想是想想嘗後的感受,說是將嚐到的味道說出來,動手和動腦是讓幼兒能動手將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種繪畫形式表現出來,體驗創作的樂趣。

2、另外,還採用了交流法,《綱要》指出“幼兒不會獨享個人的成功,他們總喜歡想方設法與他人分享,讓別人接納並期待別人給予的讚賞,互相啓迪、互相促進。”因此我爲幼兒提供了說味道的環節,在活動這環節,讓幼兒充分地將自己的創意說出來,與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說教學程序:

共有3個環節:

1、嘗味道,激發幼兒興趣。

2、畫味道。

3、說味道。

第一個環節,我以參與“食品展覽會”的形式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品嚐,並且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將品嚐味道後的感受說出來,爲下畫味道做鋪墊。如:在幼兒品嚐前,讓幼兒明確嘗後要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可以從想到的和感覺到的等方面進行闡述。

第二環節畫味道,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在充分的感受後,對味道有了初步的體驗,我以引導語“如果要用畫畫的方式表現你吃到的味道,你會用怎樣的方式呢?”從而讓幼兒回憶起已學的繪畫方式,並且讓幼兒對繪畫方式進行搜索,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知道並啓發幼兒用線、色、形等方式進行繪畫,豐富幼兒的實際經驗,爲幼兒提供各種可操作的材料,教師及時的給予幼兒鼓勵與幫助,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第三個環節請幼兒談談自己的作品,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爲了讓幼兒能從多角度進行闡述,教師進行示範講解,讓幼兒明確可以從什麼角度對作品進行完整的闡述,如:“我嚐到的是……味道,它給我帶來……的感覺,所以我用了……的顏色和線條來表現。”另外,以欣賞的角度,讓幼兒說出最喜歡的作品,互相交流評價,爲幼兒提供自我表達的機會。通過這樣的交流,讓幼兒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他人,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的創造性。

接着教師進行總結,這樣有利於幼兒知識經驗的梳理。也爲活動延伸做鋪墊。

五、延伸推進:

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味道,並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嘗試着畫其他感覺,如聲音、冷、熱等,遷移幼兒已有經驗。(根據本次活動設計)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應該能夠抓住幼兒的興奮點,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並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根據本次活動中,我使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和程序的設計,會對活動重難點有所突破,但是由於本次活動以幼兒創造性爲主,無法預計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因此我將在活動過程中,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適當調整教學方式,使幼兒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4

一、說設計

材料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創造的中介和橋樑,生活中的材料更容易引發幼兒濃厚的興趣,激起創作的靈感。所以我選擇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信封做原材料,根據孩子喜歡小動物的特點,設計了活動《紙袋玩偶》,即滿足了幼兒的學習需要,又能夠使幼兒在寬鬆、自由、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大膽的發揮想象,創作出形態可愛的動物形象。

二、目標定位

《綱要》在藝術教育的目標上強調,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根據《綱要》要點和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我制定瞭如下活動目標:

1、利用紙袋通過剪、貼、畫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的形象。

2、在活動中,使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得到提高。

3、萌發幼兒的創作意識,增強探索能力。

一個活動中最能體現課程目標的便是活動的重點,只有抓住重點,才能使整個活動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和順序。根據活動目標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利用紙袋通過剪、貼、畫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的形象。活動難點:使用剪刀,剪出對稱、佈置合理的動物形象。

三、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實現活動目標的載體,活動材料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活動的需要。爲了更好地達到活動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工作:

1、信封若干、彩紙、剪刀、水彩筆、膠水

2、教師製作的紙袋玩偶範例四五個

3、背景音樂

四、說教學法

(一)、說教法

創設寬鬆自由的環境,從興趣出發,引導幼兒自主參與,自主地選擇,這是《綱要》中再三強調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始終堅持這一理念,給孩子創設寬鬆的環境與自我表現的空間,允許幼兒自由,常加以激勵和引導性啓發,從而激發幼兒創作的熱情,並根據幼兒的需要適宜地給予指導和幫助。

爲了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我採用的教法主要有:

1、直觀法:通過欣賞、觀察教師提供的範例,刺激幼兒的視覺,激發創作的慾望。

2、談話法:談話是語言溝通的最基本方式,談話能帶給幼兒輕鬆愉快的心情。

(二)說學法: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爲主體,教師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真正發揮了幼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幼兒通過探索、嘗試和動手操作,創作出形態可愛的動物玩偶。

五、活動過程

1、教師以帶幼兒參加動物狂歡會的情境出示衆多紙袋玩偶範例,激發幼兒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小動物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兩個紙袋玩偶,讓幼兒觀察、討論這些紙袋玩偶是怎樣製作的,分析會用到的材料、工具。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待幼兒觀察討論完畢後,每組選一名代表介紹自己觀察、討論後的結果。

3、每組選一名幼兒到老師這兒領取所需材料和工具,進行紙袋玩偶的製作。

本環節中,老師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製作出漂亮可愛的動物形象。活動中教師不斷地鼓勵幼兒大膽構思出獨特新穎、與衆不同的作品,這就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通過這一環節,幼兒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而且自始至終都是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工具,探究製作方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4、幼兒帶着自己製作的動物玩偶和老師一起參加動物狂歡會。教師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自由表演。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作品欄中,在區域中投放更豐富的材料,爲幼兒提供繼續創作的機會。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上的是一節大班的美術欣賞活動《紅色中的和諧》。

從本學期開始,新教材裏有了多了名畫欣賞活動,讓孩子們從小接觸經典繪畫作品,直接與大師作品對話,更好的促進幼兒欣賞能力的發展,孩子們對活動也很感興趣。於是在感受名畫構圖、色彩、線條的同時,我又爲孩子們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畫,本次活動我們以“紅色中的和諧”作爲欣賞內容,《紅色中的和諧》是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畫中描繪了一個室內的場景,其中有精心佈置的桌子、衣着整潔的女傭、鮮豔的桌布和牆紙、兩把椅子和一扇窗戶;通過窗戶,畫家還描繪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綠色的草地、黃色的花朵、幾棵樹和一所房子。作品非常符合大班幼兒思維和認知的特點,活動中試圖打破幼兒的視覺習慣,讓他們感受冷暖色的對比,從而通過欣賞活動豐富幼兒的創作經驗和創作水平。

但對於大班第一學期的幼兒來說冷暖色的對比稍有困難,因此,我把此活動的目標制定爲:

1、通過欣賞名畫,感受作品中冷暖對比色和直線、曲線的動靜對比,幷能嘗試把冷暖對比色運用到幼兒繪畫中去。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藝術表現力。

準備的材料有“課件馬蒂斯的作品”、“空白的畫——《家》”。課件製作巧妙、顏色鮮豔,冷暖對比強烈,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賞的過程中體驗了美感,提高了觀察興趣。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法並按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先讓幼兒看名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畫面中所運用的冷暖對比色以及動靜對比等內容。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整個過程中我始終本着“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育理念通過讓幼兒自由欣賞、集體交流、教師小結,讓幼兒理解作品的特點。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幼兒進一步理解作品冷暖色的運用,並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創作。

在本次活動中,我依據大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感知與講述。

二、分析與解釋。

三、幼兒作畫。

四、結束活動。

在第一個環節感知與講述中,我直接出示名畫讓幼兒觀察,通過幾個簡單的提問讓幼兒說說畫裏有些什麼,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探索的動機,建立幼兒已有經驗與新學習內容的聯繫。讓幼兒初步與大師作品直接主動對話,他們潛在的藝術潛能被調動了。這些問題比較簡單,可讓幼兒自由講述,我不做任何評價,只要孩子能說出就可以。本環節中發現孩子們還是比較積極去觀察的。(上課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

在第二個環節分析與解釋中,重點引導幼兒通過欣賞名畫,感受作品中冷暖對比色和直線、曲線的動靜對比。首先讓幼兒說說看到畫中很多紅色的感覺,然後在再通過提問“畫畫的人除了用紅色還用了什麼顏色?”引出冷暖對比色在作品中的運用。接着讓幼兒找找畫中哪些地方用了對比色?在幼兒充分講述後,我做了一下總結,幫助幼兒理清思路,使幼兒加深印象。動靜對比環節中,我請幼兒通過觀察,找出哪裏用了直線,哪裏用了曲線。然後再談談看直線和曲線的不同感受。

爲了加深幼兒對直線和曲線動靜對比的認識,我請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一下。幼兒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上課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欣賞活動不能只注重對一件作品的欣賞,還必須加強知識間的聯繫和運用,從而使幼兒獲取豐富的知識和欣賞經驗。因此,我在介紹畫家的同時,又請幼兒欣賞了馬蒂斯的其他作品,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畫家大量運用強烈對比色彩的風格。

第三個環節是幼兒作畫,我設計的是,出示一副未塗顏色的畫——《家》,並問幼兒“小朋友你自己的家漂亮嗎?”以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再通過欣賞色相環,引導幼兒把對作品中冷暖色調的理解運用到自己的塗色作品中,培養幼兒的藝術表達力。從幼兒的作品來看,多數孩子顏色塗的還是很有創意的。

第四環節結束活動,我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客人老師,既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鍛鍊了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

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6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

2、學習、瞭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將透視知識應用於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貼近真實。

2、在繪畫實踐中應用所掌握的透視原理和規律,提高兒童繪畫的基本技能,逐步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具學具:

範圖、作業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欣賞圖片,觀察投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杆的密疏、樹木的大小等,你觀察到了什麼規律?生:近大遠小。

2、新授:

(1)師:是的,近大遠小,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遠近的奧祕》的基本規律。(出示課題:遠近的奧祕)在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中,除了近大遠小的現象外,還有什麼現象?近高遠低、近寬遠窄、近長遠短、近清晰遠模糊、近鮮明遠灰暗(色彩)

(2)什麼是透視呢?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同樣的物體,在不同的位置上,會產生近大遠小、近高遠低、遠寬遠窄的變化,這就是透視現象。你們的在一望無垠的田野裏,在大海上,我們向遠處眺望,天與地、天與水面之間產生了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地消失在視平線的一點上,這點就是消失點。

(3)說說周圍環境中的透視現象?

(4)欣賞課本上的範圖,讓學生找圖中的消失點。

(5)師示範

①先找到消失點。

②畫出主要的透視線,如馬路。

③按近疏遠密、近粗遠細的規律,處理好各條豎線、斜線。

④將物體的外輪廓簡略表現出來。

3、本課練習臨摹課本上範圖講解臨摹作畫的基本過程

(1)先觀察圖片中事物的特徵,尋找出符合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構圖(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

(3)用線描表現(刻畫主題物的特徵);

(4)整理畫面。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展示

五、拓展階段:可以進行現場寫生或者默寫體現透視變化的作業

教學隨筆:學生以前已經接觸過寫生課,所以對於靜物寫生已經不陌生了,主要看學生對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掌握得如何,從作業的總體看來,學生還需加強練習。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點。今天說課的課題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xx課《xx》。(同時在黑板上板書課題)本節是在學習了之後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爲後面學習打下基礎,所以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此外,《xx》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科學研究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學習這部分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本節的特點之一是:;特點之二是:。

2、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2)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簡單敘述即可,主要是教學手段)

基於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據自己對研究性學習“啓發式”教學模式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認識,結合本校學生實際,主要突出了幾個方面:

一是創設問題情景,充分調動學生求知慾,並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

二是運用啓發式教學方法,就是把教和學的各種方法綜合起來統一組織運用於教學過程,以求獲得效果。另外還注意獲得和交換信息渠道的綜合、教學手段的綜合和課堂內外的綜合。並且在整個教學設計儘量做到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觸發學生的思維,使教學過正成爲學生的學習過程,以思維教學代替單純的記憶教學。

三是注重滲透數學思考方法(聯想法、類比法、數形結合等一般科學方法)。讓學生在探索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常見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造性素質。

四是注意在探究問題時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利於開放學生的思維。當然這就應在處理教學內容時能夠做到葉老師所說“教就是爲了不教”。

三、說學法:(略述)

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主動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時,應儘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有效的能被學生接受的學法指導應是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是通過優化教學程序來增強學法指導的目的性和實效性。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學法指導。

1、培養學生學會通過自學、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相關知識,使學生在探索研究過程中分析、歸納、推理能力得到提高。本節教師通過列舉具體事例來進行分析,歸納出,並依據此知識與具體事例結合、推導出,這正是一個分析和推理的全過程。

2、讓學生親自經歷運用科學方法探索的過程。主要是努力創設應用科學方法探索、解決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探索中體會科學方法,如在講授時,可通過演示,創設探索規律的情境,引導學生以可靠的事實爲基礎,經過抽象思維揭示內在規律,從而使學生領悟到把可靠的事實和深刻的理論思維結合起來的特點。

3、讓學生在探索性實驗中自己摸索方法,觀察和分析現象,從而發現“新”的問題或探索出“新”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動力。在實踐中要儘可能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多觀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師要給學生多點撥、多啓發、多激勵,不斷地尋找學生思維和操作上的閃光點,及時總結和推廣。

4、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猜測、嘗試、質疑、發現等探究環節選擇合適的概念、規律和解決問題方法,從而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如教師引導學生對比中,蘊含的本質差異,從而擺脫知識遷移的負面影響。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養成認真分析過程、善於比較的好習慣,又有利於培養學生通過現象發掘知識內在本質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重點敘述)

(一)、課題引入: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創設情景:

A、教師演示實驗。

B、使用多媒體模擬一些比較有趣、與生活實踐比較有關的事例。

C、講述數學科學的有關情況。)激發學生的探究,引導學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問題。

(二)、新課教學:

1、針對上面提出的問題,設計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通過動手探索有關的知識,並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得出新知,並進一步提出下面的問題。

2、組織學生進行新問題的實驗方法設計—這時在設計上是有對比性、數學方法性的設計實驗,指導學生實驗、通過多媒體的輔助,顯示學生的實驗數據,模擬強化出實驗情況,由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出知識的結構。

(三)、實施反饋:

1、課堂反饋,遷移知識(遷移到與生活有關的例子)。讓學生分析有關的問題,實現知識的昇華、實現學生的再次創新。

2、課後反饋,延續創新。通過課後練習,學生互改作業,課後研實驗,實現課堂內外的綜合,實現創新精神的延續。

五、板書設計:

在教學中我把黑板分爲三部分,把知識要點寫在左側,中間知識推導過程,右邊實例應用。

六、說課綜述:

以上是我對《xx》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在整個課堂中,我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知識,並把它運用到對的認識,使學生的認知活動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識,又學會了方法。總之,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問題爲

基礎,以能力、方法爲主線,有計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爲指導思想。並且能從各種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大家辛苦了!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8

我說課的內容是X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X冊第X課《xx》一課(課件),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程程序、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課件)

一、教材分析(課件)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xxx》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本節課要面對的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課件)思想目標:體會的意義,形成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製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課件)教學重點是:xxx.

教學難點是:合理性和協調性。(將巧妙的設計在造型中)。

二、教法學法在教學中

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課件)

爲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爲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創設情境欣賞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這一環節,因爲興趣是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動畫片段,把學生帶入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爲後面設計做好鋪墊,引導學生通過體會的意義,懂得珍惜,引出本課課題—(二)引導啓發瞭解其次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啓發瞭解"一環節。先出示一組圖片,通過"?"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瞭解。接着出示一組有錯誤的,讓學生觀察分析:設疑引路,歸納總結,突破難點,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這一環節的設計爲學生的製作設計了一個坡度,減低了難度。通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三)自主探究折制接着我設計了"自主探究折制種表"一環節,因爲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他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所以在這環節我先用激勵的語言表揚學生的學習精神,X正當學生情緒高漲,產生積極的探究動機的時刻,我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到書中尋找答案,鼓勵他們根據書中提示,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製作想法,瞭解不同的方法步驟,並大膽地展示出一個設計與衆不同的表面。通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重、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大膽創作製作爲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製作"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作,在再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鐘面指示明確。製作同時,並播放兒童歌曲X,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五)展示欣賞評價我接着設計了"展示欣賞評價鐘錶"的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爲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爲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課堂小結擴展延伸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板書設計:(課件)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撕紙活動對於孩子們來說,在動手本事方面是一種興趣比較濃厚的活動,雖然撕紙這過程在我們成人看來並不是有很大的作用,但對於孩子們來說卻能夠吸引着他們的眼球和動手操作的興趣,並且撕紙這過程,還能夠鍛鍊幼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以往在小班的時候,我已觀察到孩子們在撕紙過程中的一舉一動,看到孩子們積極的興趣。於是,我經過《逛動物園》這個題材,設計了一節比較生動趣味的美術撕紙活動,並且幼兒對於各種動物也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然後經過動物的導出,更加增強了幼兒自主參與動手操作的興趣,所以這一活動既貼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貼合了幼兒的現實需要。

(二)說本班幼兒情景:本班幼兒在動手操作本事方面已有了必須的操作基礎,平時在活動中經常有培養幼兒撕紙的活動。

(三)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已有的前提基礎撕、貼,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再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本事。所以我給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能夠自我大膽去動手操作的平臺,讓幼兒能積極有興趣地參與,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經過活動的開展來鍛鍊幼兒的手指動作靈活性。

(四)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讓幼兒有目的地撕紙,並經過活動的開展來鍛鍊幼兒的手指動作靈活性。教學難點是讓幼兒能大膽想象來經過撕與添加的方式表現不一樣的動物,並感受撕紙活動帶來的創意歡樂。

二、說活動準備:

爲了能使本次活動能夠有目的實施開展,我做了如下的準備:

1、幼兒已有認識各種各樣的動物和有逛動物園的經驗。

2、幼兒人手兩張紙,教師用的示範大紙張兩張,顏色紙若干張,顏色鮮豔的`廣告紙。

環境準備:1、佈置成動物園的場景:樹、草坪、池塘、動物等景象,自選柔和的音樂。

2、動物課件,投影儀、電腦。

三、說教法:

我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景和前提基礎,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教學直觀法、提問法、親身體驗等教學方法。

爲什麼我要採用以上的這些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爲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徵,處於幼兒時期的思維性質,他們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特點思維,所以我用看課件的形式直接來刺激幼兒的視覺器官,讓幼兒近距離體會動物的生動形象,並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爲提問能讓幼兒有目的地仔細觀察和啓發幼兒靈活的思維,並且也能讓幼兒更深入地理解活動的重點資料。

採用親身體驗法是因爲能夠讓幼兒親自地參與到活動的環境中,活動的操作中,能夠讓幼兒有了真正實踐的感受,並且孩子經過參與,有了這次活動的經驗。

四、說學法。

幼兒在這撕貼活動中,孩子們經過觀察、參與情景遊戲的氛圍,來激發積極地參與態度,從而直接地看到了各種不一樣的動物,並且親身實踐到操作過程中,是幼兒更深入地認識動物,然後在活動中把自我喜歡的動物表現出來。

五、說活動過程。

我結合了本活動的目標和幼兒已有前提基礎,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我以遊戲的形式導入活動,

2、經過逛動物園,導出幼兒學習操作撕與添加的方式來表現不一樣的動物。

3、引導幼兒自我操作,撕出自我喜歡的動物,並給添加上動物的眼睛、尾巴等。

4、評價小結。

一、教師以遊戲“逛動物園”導入,看課件播放的動物,激發幼兒講述激發幼兒講述的興趣。

1、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小朋友們進入預設的場地去逛動物園,(教師事先佈置好場地)。

2、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走進動物園,師:小朋友,此刻我們來到動物園了,你們看一看這兒會有什麼動物呢(教師利用投影儀放出各種動物圖片給幼兒觀察,如:長頸鹿、斑馬、獅子、大象等)。

二、經過逛動物園,導出幼兒學習操作撕與添加的方式來表現不一樣的動物。

1、師:問幼兒,剛剛我們去逛動物園的時候,看到了許多的動物,那小朋友最喜歡哪些動物呢?(幼兒回答有哪些)師:那此刻我們一齊來把喜歡的動物給變出來,好嗎?

2、教師出示一張紙,看看有哪位小朋友能夠變出你喜歡的小動物,教師適當給予提示,並強調紙和雙手來操作。

3、教師詳細講解並示範撕紙的方法,雙手的食指與大拇指相對捏住紙,(教師比較形象地引導幼兒:讓幼兒把大拇哥和二拇弟他們請出來,今日他們兩兄弟要來合作撕紙,然後教師示範撕一隻小兔子給幼兒看)

4、教師出示已撕下來的小兔子,請小朋友觀察一下小兔子身上還缺少了些什麼呢?經過提問幼兒,引出要給小兔子添加眼睛、尾巴等,並示範怎樣添加,(能夠撕下一小圓點的紙貼上去或用筆畫上去)

三、引導幼兒自我操作,撕出自我喜歡的動物,並給添加上動物的眼睛、尾巴等。

1、發給每個幼兒紙張、筆、膠水這些材料,引導幼兒撕出自我喜歡的動物,2、教師提醒幼兒撕的時候要用到大拇哥和二拇弟兩人來合作撕,教師巡迴指導幼兒操作。

四、評價小結:所有幼兒圍坐過來評價小朋友操作的各種不一樣動物,教師給予鼓勵幼兒。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 篇10

今日我說課的題目是《在美術世界中遨遊》,下頭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資料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第一單元《在美術世界中遨遊》(出示板書),經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以後的美術課程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確定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一個統領下文的鋪墊作用。

2、教學資料:

本課經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遵循學生的身心特徵,他們的邏輯思維仍需要很多感性經驗來支持;想像力中的現實性不斷髮展;情緒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具有很大的易動性、衝動性。經過本節課的學習給學生供給一個較爲全面的認識美術世界的機會,加強對美術不一樣種類的瞭解。

3、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三個緯度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特點,我確定本節課要到達以下幾個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本課以材料的不一樣來區分畫種,力求使學生明白:畫種的不一樣,是因爲畫家使用的材料的不一樣。使學生掌握對美術作品分析、理解、評價的本事。

過程與方法目標:

本節課經過很多圖片欣賞,教師正確引導,對中西作品分析比較,讓學生在瞭解美術的基礎上對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並能夠正確掌握美術作品的分類,學會用新型的美術材料來體現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經過對美術作品的分析評價,讓學生了解美術作品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掌握正確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打破時空,不拘一格的在美術世界中尋找美,發現美,從而創造美。

4、根據我對教材分析和理解,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欣賞圖片,讓學生對各種美術作品的造型方式、表達方式和形式美感進行了解和掌握,從而進行對美術作品製作材料的分析比較。

難點:

具體分析、理解本節課所學的資料,使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理解美術作品所用材料的不一樣而帶來的不一樣畫面效果。

二、教法與學法

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情景,我主要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育思想,我採用引導教學,用幻燈片放映不一樣種類的美術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然後提出問題分組討論、探究“是什麼決定了美術門類的不一樣?”之後放映各種不一樣種類的美術作品作比較,讓學生在頭腦中對本課所學的資料有一個完整的感性認識;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法:

遵循“學爲主體“的教育思想,做到學與思緊密結合,讓學生先認真觀察圖片,在欣賞過程中,積極思考,及時提問,領悟到學習的要點和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索精神,並養成認真細緻的學習態度。

三、教學過程設計

我將從課前準備—激趣導課—探究欣賞—思考討論—教師總結,幾個方面進行我的教學。

1、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很多的各種不一樣材質的美術圖片,讓學生欣賞,討論。

學生準備:收集自我喜歡的美術作品。

2、激趣導課

首先,我以問題挑戰學生:

(1)你們見過哪些美術作品?

(2)他們的材質分別是什麼呢?

並以展覽的形式把教師和學生課前收集的圖片佈置在教室的牆壁上,讓學生帶着問題互相欣賞,向學生展示美術世界的豐富多彩,爲學生創設一種置身於美術作品之中的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之後,再欣賞課本上的圖片,提出問題:如圖《父親》,《人橋》“同樣是畫人物,它們有什麼不一樣”讓學生在思考探究中對本節課所學的資料產生好奇,感受不一樣材質帶來的不一樣效果。

最終,在學生思考的同時我會給學生準備一些不一樣種類的繪畫工具,像國畫工具、油畫工具、水彩畫工具以及其他種類的繪畫工具給學生看。讓學生能正確的確定出美術作品是用哪些繪畫工具完成的。

本環節主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本節課的教學資料。

3、探究欣賞

美術是運用必須的物質材料經過造型手段,創造出來的視覺藝術。想了解它豐富多彩的資料嗎?讓我們一齊在美術世界中遨遊。

我首先充當導演,讓學生在遊戲中,一邊看作品,一邊正確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

讓學生甲指出油畫《父親》,學生乙找出油畫用的材料;學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學生乙找出書上圖片中的浮雕;學生甲出示“水彩畫”的卡片,學生乙就要從課本外找出一張水彩畫的作品。讓學生在遊戲中分清楚作品是用什麼材料完成的。

然後,回到課本上的圖片,具體地分析每幅作品。由於材質的不一樣,使得美術作品效果截然不一樣。以學生的探究爲主,教師適當地加以補充。

如前面所觀看的《父親》——《人橋》對照,提問:“同樣是畫人物,他們有什麼不一樣?”學生討論後,教師總結:《人橋》記錄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大軍渡江,架橋部隊撐起浮橋,配合主力部隊向敵人進攻的場面。

畫面以黑版爲主,套以橘紅、黃綠二色,在比較中表現出硝煙四起、火光沖天的戰鬥氣氛,映現出士兵奮勇前進的身影。紅、綠二色疊印產生的中間色和點點留白豐富了畫面的色彩。而油畫《父親》畫面有一種杯具性的震撼力。

這幅油畫作品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表現了生活在貧困中的老農形象,畫家藉此來表達對農民的同情和熱愛。讓學生了解兩幅作品的背景以及根據所選擇的不一樣材質及效果。

爲了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我又從課本之外找了一些不一樣種類的圖片,讓他們做出比較。

最終總結出,美術的四大主要門類有:(出示板書)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繪畫又包括中國畫、油畫、水彩畫、版畫等。

在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經過對圖片的很多欣賞比較,自我體驗美術作品由於材質的不一樣所帶來的不一樣效果。

4、思考討論

瞭解美術四大類後,我會繼續讓學生對剛纔所觀看的圖片進行討論:

《家庭組》——《馬賽曲》:“同樣是雕塑,表現手法不一樣,效果有什麼不一樣?”

《出水芙蓉》——《故宮太和殿》:“中國畫與中國古建築之間有什麼聯繫?”

在探究欣賞比較中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資料,掌握不一樣材質的基本特點。

在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討論中學習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從而把整個教學過程推向高潮。

最終,找出一些圖片留給學生作課外的探索,如設計領域的廣告有不一樣的材質構成。經過課外的探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地學習知識,爲他們創造探究性學習打下基礎。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掌握本節課所學資料的同時,經過課外的探索與發現,讓學生對本節課有一個整體的認知與提高。

5、教師總結

本節課經過對圖片的很多欣賞,讓學生在瞭解美術的四大門類中,感受祖國那份幾千年來沉甸甸的美術文化。

學生經過對美術作品直接的感受,引導學生觀察作品,讓學生看出不一樣畫種的不一樣效果。

使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從美術作品中,按工具材料的不一樣認識美術作品的門類。

爲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在本節課最終我將給學生推薦以下相關的學習網站和書籍。

四、教學評價

經過本節課的學習,我遵循“教爲主導”的作用,讓學生在欣賞、比較、歸納、總結幾個方面深入學習。

讓大部分學生到達能夠自主、正確的掌握本節課的教學資料,並且讓個別領悟性較好的學生到達除了掌握本節課的基本教學資料以外,還能夠獨立、創新、發揮自我的個性,經過自主學習和師生共討,到達一個更高的認知水平。

最終,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對美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五、板書設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