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範文(通用6篇)

《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範文(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範文(通用6篇)

《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範文(通用6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心得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1

今天與一個學生的爺爺聊天。我們談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時,他講到這麼一件事:八十年代中期,他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地方工作,也把自己的孩子帶到身邊照顧,同時在當地就學。

孩子很文靜也很用功,學習一直不錯,班主任也很喜歡他的孩子,封他做班長。他也很少對孩子進行額外的關注,對孩子的學習是放心又省心。但不幸的事,這個班主任在孩子三年級的時候因病去世。孩子也換了一個班主任。這個新班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把他的孩子的班長職務給換了。

孩子從此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而自己因爲工作的原因,沒有覺察到。更重要的是,他工作的那個地方別看經濟實力挺強,但每個人只注重物質的享受,不重視精神追求。因爲各家的孩子都是以玩爲主。他的孩子一旦脫離了學校教育的軌道,與他們混在一起,那“腐爛”的速度非常快,致使後來終於離開了學校,造成了很大的遺憾。

這件事讓我想起近來讀《教育心理學》時裏面講到個體差異的認知風格和學習風格。當我們開始認識到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時,討論認知風格和學習風格的重要性時,假設這兩種風格有任何一方缺位時,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老人的孩子書讀好的時候,基本上是認知風格在起作用;而當書讀不好的時候,正是學習風格的缺位,造成他在學習上遭遇“滑鐵盧”。

可見,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的學習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2

假期我再一次的閱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通過閱讀,我進一步的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

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通過學習,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爲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人格的培養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想這都是將成爲我更加努力的動力,我會把學習中得到的體會實踐於我的教學工作中。

  《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3

閱讀了《教育心理學》,覺得很有收穫,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很有幫助。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爲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小學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

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書中沒有找到作者對教育心理學的明確定義,而是通過介紹教學過程,通過與鄰近學科的比較向我們展示教育心理學的性質作用和意義。

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育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這兩個學科比較好區分,我的認識是教育學更多的是重宏觀的角度去研究我們的教育教學,而教學心理學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的教學過程。教育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的關係可以說是十分密切。

教育心理學是以它們爲學科基礎的,卻不好說誰包含了誰,誰從屬於誰。教育心理學更好的幫助了我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估的理論和實踐。

在通讀這本書後,我對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爲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這本書談到教育心理學的對象,是由於受教育體質發展和心理髮展是緊密相關的,所以教育心理學也要聯繫到體質發展方面的有關問題。

此外,教育過程也可以說是師生協同活動的過程,而且教師在這種活動中起着主導作用,因此,關於教師的心理學問題,也是教育心理學應該研究的一個特殊領域。而教育心理學的性質應該是由它的研究對象決定的,即“教育心理學是兼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種性質,而且是以前者爲主的一門邊緣科學”。

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也共同點和不同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目的,我們的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是完全適應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學的任務就是揭示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的規律和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由此可見,教育心理學是以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爲出發點,以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心理學問題爲目的的。

  《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4

雖然上學時也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但理論知識領悟得還不深刻。暑假裏重讀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師範院校專業基礎可教材《教育心理學》感覺受益匪淺。

讓我收穫最大的是第四章教學心理中教學目標的設計一節,它讓我對我們每節課都要出示的教學目標有了新的認識。第一,教學目標是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一旦教學目標確立了,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第二教學目標是我們進行教學評價的依據。

第三,教學目標具有指引學生學習的作用。教學伊始,教師將教學目標明確地告訴學生,有助於指引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要達到的學習目標上。其中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學有助於我們從多角度、多水平、多層次去考慮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問題。它提醒每一位教師,使學生獲取知識或者能簡單回憶我們所教內容遠不是教學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我們必須努力幫助學生達到更高水平的認知目標。

其次,從感性上讓我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樣簡單。比如說處理學生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係,怎樣從個性中提煉出共性,又怎樣在對共性的總結中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還有怎樣實現學生學習的最優化,怎樣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不讓其對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厭煩;還有怎樣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對其施以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法,如此等。在書中介紹到了很多不同時代的著名學者的觀點,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我思考。讀了這些,我才逐漸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個備受重視,被廣泛研究的學科。

不光是理論,書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樣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這對於教學的實踐活動有很直接和現實的意義。書中舉到了很多這樣的例子,讓我發現原來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見慣的事其實就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比如應該怎樣讓小學生克服坐不住的問題,還有怎樣不動聲色的糾正學生的語法錯誤又不至於引起學生反感。其實對於這些問題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讀了教育心理學後,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漸漸明白起來,真的感慨頗多。

還有,我在讀完以後有了這樣的認識:我認爲教師讀《教育心理學》第一,是因爲我們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爲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

第二,是因爲我們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爲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書中許多觀點,都讓我開始對我們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確實,不管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最後還都要靠“人”來實現。所以教育問題就是人的問題,要解決教育問題,就要解決人的問題。我們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們的教育質量,就要提高教師的專業地位,那麼老師的專業地位就僅僅是學科知識嗎?我想,教師的專業地位更加體現在教師對教育心理方面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不僅要加強學科知識的提升,更要加強教育心理知識的鑽研,讓我成爲一位真正的好教師。恐怕任何一位教師,沒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是很難把這些理論的知識和教學的實際經驗結合起來,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這也是我們的教育的一大缺憾吧。

書中最後一章教師心理中教師的職業心理健康對我幫助也很大。 教師是一種特殊職業,工作對象是未成年的學生。教師的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教師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煩躁、易怒、處理問題不理智,或者不能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就會損傷學生的心理,使學生產生對立情緒,學生也會模仿教師的作風,養成不良的心態。

長期以來,由於師範教育中心理學科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繼續教育中也很少重視心理學的訓練,學校對教師的業務考評大多侷限於所教授的學科專業知識。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原因,致使我們許多教師缺少心理科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既不能準確判斷出學生心理方面的異常,也不能正確地運用心理學知識去科學地分析學生心理,解決心理問題。僅此還不夠,應當在所有教師中加強心理學進修,使教師隊伍的心理學修養和應用心理科學的能力有普遍提高。創造一代身心健康的學生,就是創造未來。

  《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5

有關專家通過調查得出這樣的結論:目前中小學教師對心理學知識的掌握,至少從量上來講是非常不足的,是跟當前的教育改革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不相符的。所以他們一再建議,當前教師教育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要補這一課,加強對心理學的學習,提高教師的心理學修養。

過去的教師是以學科類型爲主的教師,強調學科知識的傳授,缺少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而現在大背景變了:課程改革的目標設計最終落在人的培養目標上,突出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心理方面的發展。這對教師素質的要求,就有一個重要的變化,要求教師要從“經師”變爲“人師”,不再僅僅“講經說道”,而要做到以育人爲主。我們教學的中心與重心是人,教師首先要了解他的教育對象,纔能有效地實施教育、教學。所以,在今天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學習心理學非常必要。

爲此,我特意選讀了英國戴。馮塔納所著的'《教師心理學》,感觸頗深,心理教育是培養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質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能,促進個性發展的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構建相互作用的社會活動過程。心理教育內容包括髮展學生的認識能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注意力),培養健康的情緒、高尚的情感、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個性(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徵)。協同教學實驗提出的六個“學會”,即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學會關心、學會自我教育,既是心理教育的目標,也是心理教育的基本內容。

首先我進一步瞭解了教師心理學修養欠缺的原因。一是主觀原因,過去我們的教育觀念存在問題。過去我們是關注學科多關注人少,關注結果多關注過程少。

反映出一個事實,即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關注比較少。正是這種不關注人的教育理念造成了教師心理學修養的欠缺。對心理學瞭解不夠,對學生研究不透,必然導致以教材爲中心的教學。但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所以,從大的方面來講,心理學修養不足會在一定程度上妨礙這次課程改革的推進。從小的方面來講,如果教師觀念沒有轉變,沒有以學生爲中心;缺乏心理學的基本知識,不瞭解學生的特點,那就沒有辦法根據學生的心理規律進行教育和教學。所以,心理學修養的欠缺會影響教師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科學性。

其次是教師的任務只有在他或她將兒童看作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時才能明確,教師不能只看到兒童從早上9點到下午4點在學校中所發生的事。兒童的人格、學習能力、動機、社會行爲,以及對學校的態度,所有這些構成了一種因素間相互關聯的複雜的系統,它從兒童一出生就開始產生並在其一生的發展中不斷擴展。這本書主要針對從早期,經過青少年時期,直到義務教育結束的兒童問題。如果一個教師要充分理解中學時期兒童的問題,他就必須對兒童生活早期學習生活中形成的前期影響有所瞭解,而教師則要對兒童在學齡前的一些問題有所認識。這能幫助他們發展必要的技能和策略來應付這些問題。

因此這本書既對教師有幫助,又有益於對學生的訓練。並強調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書中避免了那些本身可能是有趣的,但對於教師實際對兒童的幫助則很少的心理學理論問題。書中也特別強調明確性,它可以使你能夠在讀完書後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也能理解所討論的問題而沒有困難。

教師是一種特殊職業,工作對象是未成年的學生。教師的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教師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煩躁、易怒、處理問題不理智,或者不能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就會損傷學生的心理,使學生產生對立情緒,學生也會模仿教師的作風,養成不良的心態。

長期以來,由於師範教育中心理學科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繼續教育中也很少重視心理學的訓練,學校對教師的業務考評大多侷限於所教授的學科專業知識。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原因,致使許多教師缺少心理科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既不能準確判斷出學生心理方面的異常,也不能正確地運用心理學知識去科學地分析學生心理,解決心理問題。

現在很多學校開設了“知心姐姐小屋”等類似的心理諮詢站。僅此還不夠,應當在所有教師中加強心理學進修,使教師隊伍的心理學修養和應用心理科學的能力有普遍提高。創造一代身心健康的學生,就是創造未來。

一、培養教師心理教育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全方位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當代科學發展的整體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協同,我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四化建設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各國綜合國力的劇烈競爭,對人的整體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人們不但要有強健的身體、廣博精深的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精湛的技術,而且要有遠大的理想、很強的創造力、高尚的情操、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個性。只有這種人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贏得競爭的勝利,爲人類的發展做出創造性的貢獻。

實施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人類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整體素質包括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它是按照生理—心理—社會的順序發展的。三類素質發展的水平和層次不同,在整體素質中生理素質處於基層,心理素質居中,社會文化素質處於上層。它們的性質也不同,生理素質是先天的遺傳的,心理素質是先天與後天的合金,社會文化素質是後天的。

三者在素質結構中的作用也不同,生理素質是其他兩類素質的載體,是素質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社會文化素質對其他兩類素質起主導的作用,決定着素質發展的方向,表現人的本質特徵。心理素質在素質結構中起核心、中介、橋樑的作用,具有很大的能動性,它影響着生理潛能的發揮、影響生理健康;它是社會文化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心理基礎,決定着社會文化素質的發展水平。三類素質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素質的結構越完善,整體功能就越強。整體素質的發展,要求全方位實施素質教育。發展生理素質主要通過體育來完成,發展社會文化素質主要通過德育、智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來完成,發展心理素質主要通過心理教育來完成,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心理教育,人們心理素質難以獲得充分的發展,就會損害人的素質結構。

  《教育心理學》讀書心得6

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感想深刻。我認識到了教育不僅僅是教學,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輸導也是至關重要的。

教師學習教育心理學,是爲了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根據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選擇適當的教法,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或許你認爲不經意的一句話,但在學生的眼裏分量是多麼重,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老師的讚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的賞識,就是對他們的認可,就能給他們信心和勇氣,讓他們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一兩個月,僅僅一兩個月,奇蹟就會這樣出現了,經過老師的鼓勵和表揚,那位受鼓勵和表揚的同學將帶着這個信念,去不斷的努力,總有一天他會真正成功的。我也會永遠帶着這個信念:“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去關愛我的學生,最後我要說的是:賞識你的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欣賞孩子的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找到學習的快樂和自信,並真誠地幫助他們,那麼,奇蹟就會發生,壞學生、後進生都會變成好學生!

教師爲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

第一,是因爲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爲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

第二,是因爲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這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心理學問題比比皆是。但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按照共產主義的面貌來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教師瞭解了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才能助長學生的優點,矯正學生的缺點。教育的作用就在於發掘學生的優點,克服學生的缺點。

4、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爲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通過讀《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我將會心理學裏面的知識,正確運用有效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等正面引導的外因作動機的誘導,促使學生的認知興趣得到發展,形成穩定的、積極進取的人格特徵。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和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