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于丹莊子心得》讀後感範文1500字大綱

《于丹莊子心得》讀後感範文15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閱讀《于丹〈莊子〉心得》感觸頗多。于丹以她靚麗的知性形象,獨特的女性視角,非凡的口才,廣博的學問和家喻戶曉的知名度,征服了中國的老百姓。

《于丹莊子心得》讀後感範文1500字

在多元文化並存的今天,有人出來質疑、反駁于丹。于丹坦坦蕩蕩地說:不是成功學,我不主張用急功近利的角度接近經典。儒也罷,道也罷,不能拿有用沒用來作爲評價的唯一標準。莊子說“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即大家都說你好,你也不要浮躁;大家都說你不好,你也不要沮喪,要理性的對待。”的確,于丹是深諳《莊子》之道。

我以爲,《于丹〈莊子〉心得》與《于丹〈論語〉心得》是姐妹篇,一起購買比較閱讀,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論語》和《莊子》,一個是儒家理念,另一個是道家之說。前者是語錄體,篇幅短小比較容易理解,後者是散文,結屈聱牙天馬行空難讀,但在於丹清晰頓挫的解讀中,我們有些明白莊子的與衆不同:“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莊子在虛靜中揮灑着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

聰明的于丹以自己19歲時登泰山,來形象詮釋儒與道的不同: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們迎着山巔長風,感受“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爲峯”的豪邁。這是儒家的踐行之道,千里之行,積於跬步,直至天下擔當。而道家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泰山的後山,生機盎然,充滿了靈動的深情,心中返響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這句話。頓悟少有碑銘的後山,用自然造化完成了對我生命的另一種成全,陽光中折射出莊子的微笑。

在這裏,于丹用詩一般的語言,畫卷般的場景,鮮明勾勒出儒家與道家各有千秋的特色。在人生道路上,孔子和莊子缺一不可。爲什麼呢?孔子的“有所爲”,“捨我其誰”,是鼓勵我們走向成功,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人生不是絕對成功,人生往往有衆多失意失敗的定數。而莊子,就是那個在你失敗後安慰你,幫你找到自己的智者。如果說孔子是在你的青年時代引領你走到人生的入口,那麼莊子則是冷眼而熱心地在人生的末路等着你。所以,有孔子,我們不消極於人世;有莊子,我們不沉溺於人生必有的.失敗。有孔子而沒有莊子,人生太沉重,有莊子而沒有孔子,人生太虛浮。對此,于丹有精闢的見解:

“孔子在回答他學生關於死亡問題時,回答了六個字:‘未知生,焉知死?’人活還沒有活明白呢,幹嘛去想死亡的事呢?在這一點上儒道相通。

孔子給我們揭示的都是一種溫暖的情懷和樸素的價值,就是‘活在當下’,在當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懼生死。那麼,我們的心靈將擁有一個多大的空間,一份多大的境界啊。”

“莊子跟他的學生說,我死了以後,要以‘天地爲棺槨,以日月爲連璧,星辰爲珠璣,萬物爲齎送’。這廣大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我陪葬的珠寶,天下萬物都是送我的禮物。這是多麼奢侈的葬禮啊!這是多麼宏大的氣魄啊!”

“儒家所看重的永遠是大地上聖賢的道德,永遠是人在此生中建功立業的信念;而道家看重的,永遠是更高曠的蒼天之上的精神自由,永遠是人在最終成全後的超越。 儒家思想在社會這個尺度上,要求人擔當;但道家思想在生命層面上,要求人超越……看過《莊子》中的很多故事,會通達他的一套生命哲學……讓現實中種種的窘困只在當下,可以看破,而在永恆生命的引領上,有這樣一番逍遙遊的境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永遠去追尋。”

讀了《于丹〈莊子〉心得》,你大致明白孔子與莊子、儒家與道家的差別了罷?二者不僅有認知上的不同,說理方式也各異,即《莊子》中有大量的寓言故事,而且也詮釋了何爲“逍遙遊”。就是尋找一個讓自己心靈放鬆的精神空間。

于丹坦誠地說:我初看莊子十多歲,看了20多年了。論語也罷,莊子也罷,都要通過一生來慢慢感悟。人的悟性有大有小,用一生來讀莊子,你會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獲得不同的人生感悟。

是啊,在我們人生最美好的階段,聆聽、閱讀于丹對莊子的解讀吧,不也是人生的一種美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