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物理實驗課聽課心得體會

物理實驗課聽課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下面一起來看看物理實驗課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物理實驗課聽課心得體會

  物理實驗課聽課心得體會1

一、課堂教學中的亮點

1、教學理念。授課教師大多能深入理解課改理念,準確把握教學方向。注重以學生髮展爲本,注重學法指導的理念,較好地實現了”競爭合作”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願望,以及主動探究的意識。並努力創設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如馮姣玲老師的《昇華和凝華》設計實驗新穎獨具匠心學生很感興趣,小組合作學習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參與度高,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使大家耳目一新。

2、教學行爲。

(1)大多數教師能夠較準確地把握教材,貫徹新課改精神,根據課標、教材和學生認知特徵確定三維目標,在教學中不但重視知識和技能目標的實現,更加重視了過程和方法目標的實現,尤其是加強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積極探索和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進課堂教學效率,能夠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注重學法的指導,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拓展延伸,體會運用。教學進程順暢,結構層次清楚,基本符合學科的特徵和要求。比如我們的新分教師阿卜力孜老師雖然初入課堂但多課堂駕馭遊刃有餘語言幽默生動學生非常喜歡,課堂嚴謹,深受學生的喜歡和愛戴。

(3)將以往復習課上教師總結基礎知識,改爲學生小組內完成複習、鞏固基礎知識。學生主動參與小結知識點,知識網絡的過程,讓基礎知識在學生頭腦

中留下痕跡,便於查漏補缺,複習效果比教師總結效果更好。

(4)對例題的處理:以往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被動聽取,現在改爲組內探究討論,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分析例題,學會了怎麼解決問題,這是學生最應該學會的本領,課堂效果較好。

二、收穫和不足之處

1、收穫:

(1)已經固定的授課方式和思維,更新需要一個過程,但實驗教師積極主動性較強,成效明顯。

(2)學生參與較好,能夠較好的理解實驗的目的,能積極認真的對待佈置的每一項任務,知識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3)初步形成了新的課堂模式,對今後的閱讀教學會用相應的引領作用。

(4)課堂問題的設計,針對性較強,能夠有意的添加恰當的學法指導,對於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技能固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採用視頻展播的方式說課議課,對授課教師的觸動較大,很多教師第一次以旁觀者的身份觀看自己的授課,對自己不合適的授課方式有了較爲深刻的認識,增強了改進的動力。

2、不足:

(1) 學生自主回顧知識階段時間較長,教師怕學生吃不透,重複講解,浪費了時間,對學生自學能力不放心。

(2)學生在組內探究討論例題時,個別學生參與不積極,教師不能調動個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教學層次放的較低,不利於尖子生的可持續發展。

(4)教學過程熱鬧但並非真正的生動。

有的教學環節看似熱鬧,師生問答很順利,但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缺乏深度和啓發性,還不能實現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品質,敢於獨立思考。

  物理實驗課聽課心得體會2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學科,對物理教師來說,如何適應時代的需要,引導學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便成爲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多年的物理實驗教學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嘗試,現將心得體會歸納如下:

一、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創新教育的實驗教學思想

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不僅是驗證原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教材知識,更重要的是還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實驗教學方法,在實驗教學中,將演示實驗改爲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初中學生對生動形象的物理實驗普遍懷有好奇心和神祕感,合適的實驗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還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啓迪其思維定向探究。可以利用驚奇實驗導入新課,這是一種普遍的實驗導入方法。利用奇特的實驗現象,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思考,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而導入新課。例如,在“大氣壓”內容教學中,新課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雞蛋的實驗,這奇蹟般的現象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再將答案告訴學生,這就是大氣壓現象,在學生興趣被激發的情況下轉入新課教學。當學生明白大氣壓的概念後,爲了加深印象,可將一隻玻璃杯灌滿水,用一張塑料卡片蓋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過來;當手移開後,卡片並不下落,此現象一定讓學生驚訝不已,這大氣壓到底有多大?爲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再展示抽去空氣的馬德堡半球,讓兩個力氣最大的男學生來拉,結果用盡力氣也拉不開,當教師把進氣閥門打開後,一個人就輕鬆的把兩半球拉開了,學生即驚奇又信服,對“的確存在大氣壓並且很大”的結論深信不疑。

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實驗引發新的問題。例如,在講授“浮力”內容時,爲了說明浮力的產生是由於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而形成的,可設計這樣一個實驗:製作一個剪去底部的塑料可樂瓶(瓶頸的截面直徑略小於乒乓球的直徑),把一隻乒乓球放入瓶內,從上面倒入水,觀察到有少量水從乒乓球與瓶頸縫隙中流出,但乒乓球並不上浮,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設問:乒乓球是否受到了浮力?有的學生認爲受到了浮力,有的認爲沒有受到浮力。這時可讓一位學生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處,可觀察到乒乓球浮起,學生感到好奇,也堅信此時乒乓球受到了浮力,那第一次實驗爲什麼沒受到浮力?學生感到疑惑,於是引導他們,讓學生理解了浮力產生的原因。通過實驗情景,提出問題,使教學信息具有新奇性,從而使學生產生求知慾,激發了學生的探索動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多給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初中物理實驗是學生將來從事科學實驗的起點。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每次做實驗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白實驗原理,學會正確使用物理儀器,掌握記數、讀數和處理實驗結果的技巧,能夠通過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結論。例如,在電學實驗中,教師要反覆強調電流表、電壓表的連接特點及正負接線柱的接法,讓學生學會用歐姆定律正確估算量程,避免量程過大使測量誤差較大,又避免量程過小而燒壞儀表。學生掌握了基本實驗技能,就能獨立動手操作,打好實驗基礎,有了這種基礎,學生就能自主探究其他電學實驗,如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電壓規律等,通過實驗,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領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和解決實驗中的問題,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鼓勵學生做好課外小實驗、小製作,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

各種物理實驗,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一種特殊的、直觀的實踐,學生在動手完成小實驗、小製作過程中,思維異常活躍,學習慾望高漲,參與意識增強,迫切希望進一步探索問題。通過實驗,學生學習到的物理知識比較深刻、牢固。例如,教材中“紙盒燒開水”,“日光燈啓動器中雙金屬片的自動控制作用”,“電鈴”等小實驗、小製作,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學生好奇、好問的心理特徵。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課外小實驗、小製作,這樣激發了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同時也推動物理教學向前發展,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途徑。

五、利用設計性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設計性實驗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維機會和廣闊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求異創新的願望,培養學生從全方位推測、假設和構思中“探視”答案以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在教學中,以自己學過的實驗知識爲生長點,進行引申,讓學生髮掘其內涵和外延,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進行創新分析,利用盡可能多的方法來設計實驗方案,並對各方案進行評價,選擇最佳方案,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測定鹽水的密度:

方案一:①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m;②用量筒量出50 mL 的鹽水;③把鹽水倒入燒杯中稱出鹽水和燒杯的質量M;④求出鹽水的密度ρ。

方案二:①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質量m;②倒入量筒中50 mL的鹽水;③稱出剩餘鹽水和燒杯的質量M;④求出鹽水的密度ρ。

通過比較兩種方案,發現方案二最佳。因爲方案一中量筒中的鹽水倒入燒杯中質量減少了(部分鹽水附着在量筒壁上),所以選擇方案二。

這樣,讓學生去設計問題,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繫,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總之,創新教育能使學生學會學習,開發智力提高素質,增加了鍛鍊的機會,增強了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