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2016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2016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2016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2016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2016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

小學生天真爛漫,有強烈的求知慾和上進心。但是由於年齡小,正在成長時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幼小的心靈易受影響。有的因某些原因,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出現厭學等心理問題。因此,必須十分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始終擁有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這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怎樣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尊重和賞識每一個孩子,使孩子樹立自信的心理。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尊重和賞識。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意尊重和賞識每一個孩子,這是激發孩子上進心最重要的方面。要做好這一點,教師在對待孩子的教育觀念上,應該是沒有“差生”,只有差別。每個孩子都有值得讚賞的方面。每個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即使他們的成績不合格,也可以說他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知識,也是進步了。學習的進步、優良的言行、好人好事等等,教師如果都能及時地給孩子肯定、誇獎,在孩子的心靈中會起着積極的作用。孩子們由於得到老師的賞識,而受到巨大鼓舞。我常常獎給孩子們“小紅花”、“小紅旗”、“小五星”,孩子們都視爲“珍寶”。兒童在得到老師賞識後,心靈碰出的火花:教師對我這麼賞識,覺得特別幸福。他們越來越喜歡上學,越來越自信,越學越有勁。

  二、激發快樂的心理,使之樂學。

孔子一生強調“樂學”,他認爲“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因此,我在教學中儘量挖掘教材中知識的有趣性,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孩子們”樂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激發了學生快樂的心理,學生始終感到有趣、輕鬆愉快,沒有壓力。這樣孩子們越學越愛學,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

  三、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孩子們有一個穩定的健康心理。

啓蒙教育階段的孩子,他們一切都處於起步階段,養成良好的習慣顯得更加重要。在這一階段,習慣養成得好壞,關係到他們長時期的學習和成長,甚至能影響一生。一年級學生剛入學,沒養成上課聽講,愛講閒話,做小動作,不積極思考問題,舉手發言的孩子不多。我便採取多種形式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給孩子們講了許多科學家小時候愛學習的故事,讓孩子們懂得從小愛學習,學得本領,將來才能爲祖國作奉獻,成爲一個有用的人才;同時我還組織孩子們進行各種有趣的比賽。四、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

現在,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爺爺、奶奶的溺愛呵護下,聽好話多,受誇獎多,滋生了不少嬌驕二氣,這是不良心理反映。因此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顯得十分重要。

如何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呢?首先,要教育孩子明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對的要鼓勵、堅持、發揚;錯的要反對、糾正。其次,要明確三點認識。一是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優點和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二是每個人要進步,就要勇於不斷地克服缺點,糾正錯誤。所以批評、檢討自己的缺點錯誤,不是不光彩的事,是件好事。三是有缺點錯誤,改了就好。承認缺點錯誤是勇敢的表現,改正則是進步的開始,應當鼓勵。再次,積極開展互相尊重,互相鼓勵,互幫互學活動,使班集體始終充滿其樂融融,奮發向上的氣氛。

  五、積極做好有心理障礙的孩子的疏導工作。

低年級也有少數孩子有心理障礙,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必須十分細緻地找出原因,積極爭取家長配合,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要特別注意尊重他們,不要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要以愛心去感悟、啓迪孩子的心靈,樹立自信心。生活上多關心,學習上多個別輔導、多表揚他們的進步等。只要有耐心,堅持不懈,沒有消除不掉的心理障礙。

教育教學實踐使我充分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小抓起。要以高尚的師愛之心去撫育幼小而純潔的心靈,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了健康的心理,他們才能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

  【2016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

心理健康教育在現代社會的教育中越來越重要。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成功與否,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幾點心得:

  一、抓認識提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會日新月異的急速發展和變革,各種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於青少年學生正值成長髮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小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小學生很少易發生心理行爲偏差。近年來,小學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爲,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於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對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數而不管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們要培養的是人才而不是廢才,更不是害羣之馬,因此,我們全校上下形成共識:要下足功夫,正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全他們的人格,爲21世紀培養合格的人才。

  二、抓學科滲透,紮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髮展的過程。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於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羣體交往意識,發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薰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爲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着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抓課題研究,從細處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針對小學生的關愛教育的內容及途徑,探索並形成了優化學生情感體驗、人格發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師以身示範下,對小學生開展“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通過開展主題活動,抓陶冶、抓體驗、抓滲透等展開教育,我們明顯感覺到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優化。在校內、班級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關愛、團結幫助蔚然成風,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學生合羣,積極參與,團結協作,自尊自信,創新精神等得以充分體現。在家中,社會上,學生都能從小事做起主動關心、愛護、幫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題隊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受到教育的同時,自身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心理素質明顯加強。

  四、抓家庭教育,引導學生家長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於學生家長與學生固有的血緣關係,感情和倫理道德上的內在聯繫,家庭教育直接影響着學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父母在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認爲孩子長得壯,不生病就是健康,這是不全面的認識。事實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礙,如說謊、無理取鬧、妒忌、自卑、不合羣等行爲。然而,認識的片面性,不少家長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甚至採取違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這是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在發現他們心理有缺陷時我們就及時與家長聯繫做到及時矯正,並在學校上對家長開展如何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引導家長科學地教育孩子,從而培養孩子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和自制力,養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總之,要使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展,學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好心理知識,遵循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心理教育規律,探索學生的心理髮展,總結心理教育的經驗,與家庭、社會緊密聯繫,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