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主動適應新常態展現新作爲心得體會

主動適應新常態展現新作爲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新常態不僅是經濟轉型的過程,同時也是風險釋放的過程,如果不主動積極作爲,就會出現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社會發展停滯不前,甚至掉進“中等收入陷阱”。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到的主動適應新常態展現新作爲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主動適應新常態展現新作爲心得體會

  【主動適應新常態展現新作爲心得體會1】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州人大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奮發有爲的重要一年。

承載着人民的期待,肩負着神聖的使命,州人大常委會走過了碩果累累的2015年。一年以來,在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州人大常委會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和州委中心工作,切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爲建設川西北經濟生態示範區,促進全州的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積極貢獻。

櫛風沐雨揚帆進,春華秋實鑄輝煌。翻開2015年州人大常委會大事記,一項項改革創新的舉措、一次次務實有效的監督、一個個日新月異的變化,令人倍感振奮。在這張精彩的“成績單”背後,激盪着州人大常委會在助推全州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創新、務實、進取的鏗鏘足音。

  圍繞依法治州加快立法步伐

2015年,州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依法治國的新要求、新部署,以提高立法質量爲核心,狠抓民族立法工作,充分發揮立法對推進依法治州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着眼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設法治阿壩的需要,州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按照“不牴觸、有特色、可操作、重實效”原則,堅持立、改、廢相結合,努力做到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在提高立法質量上狠下功夫,爲推進依法治州奠定了堅實的法制基礎。

一年以來,州人大常委會頒佈實施民族自治法規2件,制定和修訂法規草案3件,啓動制定法規1件。結合我州實際,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草案)》、《四川省村民委員會選舉條例修正案(草案)》等13部法規草案提出修改意見,反映我州立法訴求。

積極開展實施性立法,從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重點開展與法律法規相配套的實施性立法,有力保障了上位法在我州全面正確的貫徹實施;有力推進自主性立法,州人大常委會及時迴應社會發展需要和羣衆期盼,加強體現地方特色的自主性立法;着力完善立法程序和機制,嚴格按照立法程序,堅持反覆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不斷拓展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保證立法符合羣衆意願和需求。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善法是善治之前提。”州人大常委會圍繞服務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中心工作和事關百姓的民生問題,一年來,人大代表們奔波的腳步從未停歇,服務大局、爲民建言的聲音從未減弱。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着力提升監督實效

2015年,州人大常委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更加註重規範自身的監督行爲、監督理念的創新、監督方式的完善和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人大工作和發展、民生、穩定工作大局有機結合起來,把監督與支持“一府兩院”的工作更好地統一起來,有力推動了州委重大決策貫徹落實,促進了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2015年,州人大常委會共開展執法檢查4項,組織代表視察5次,聽取“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11項,開展專題詢問1次,提出審議意見57條,做出有關決議、決定5項。

堅持發展爲要,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州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專題調研,提出了穩增長挖潛力、抓項目強推進、抓規劃重落實等意見建議。

堅持穩定爲重,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針對全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事項和人民羣衆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州人大常委會通過聽取專項工作報告、代表視察、專題詢問等方式,督促有關問題整改落實,促進全州社會事業健康協調發展。

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羣衆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訴求,使人大信訪真正成爲聯繫人民羣衆的橋樑和紐帶。2015年,州人大常委會受理羣衆來信39件,接待來訪羣衆15批28人次,通過交辦、轉辦、督辦,辦結率達100%。

堅持依法治州,促進法治阿壩建設。爲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貫徹省委治蜀興川重在厲行法治的決策部署,州人大常委會及時作出了《關於深入推進依法治州的決定》,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檢查,保證相關法律法規在我州的正確執行。

一次次報告的聽取和審議,一次次視察和調研工作的組織和開展,一次次來信來訪的受理和接待,州人大常委會不斷增強人大監督工作深度、廣度和力度,傾力助推經濟發展質量提升,關注民生問題。

  搞好服務、增強活力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

過去的一年,州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尊重代表主體地位,探索和改進代表活動方式,拓展代表活動的廣度和深度,激勵和支持代表依法履職,代表主體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