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8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8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8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800字1

二十一歲,是該看清未來方向的時候了吧。也確實已經過了塞上耳機就能逃避一切的年齡,不可以再任性耍賴,不可以再自以爲是,不可以再覺得自己獨一無二不可代替。連承認自己的侷限和渺小,接受“我很平庸”這個事實也變得理所當然。誠然,天才常有,而偏偏我們不是,可是即使再不情願,也要承認人是生而不平等的,天才只是少數人頭上纔有的光環。如若與其對比,只能讓平庸的我們自慚形穢而毫無意義。但即便不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也不甘心泯然衆人。MM對安德烈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很贊同這個觀點,卻也讓我想起電影《後悔無期》中的一句的話:在大城市,有關係有勢力,就會比別人更公平。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的吧。

站在學校和社會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歲,免不了迷惘,前方亦是迷霧,只有靠自己的雙腳才能踩出自己的天地。關於學業、感情、工作,現實中殘酷的一切,該來的總會來的,與其到時候不知所措睜着惶恐的眼尖叫不出聲,不如直面到底。朋友今天說,美好永遠是建立在現實的殘酷之上的。我不贊同,卻從千萬個例子中舉不出一兩個來反對。

安德烈問MM,當我們開始談事業、結婚、家庭時,怎麼有人已經身在其中了?二十一歲,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靈上來說,都是徹徹底底的成年人。朋友說,“成年人”這三個字的意義對他來講就是能光明正大地看毛片,玩笑之外,我看到的是更爲成熟的、能承受壓力的獨立自主的態度。孩子會說大人總是忙忙碌碌的活着,幹自己不喜歡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然後埋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我很心痛,人生不該是自己給自己畫的一個“不得不做”的圈,然後乖乖的呆在裏邊對生活的妥協。其實沒有什麼是不得不做的,在被逼着做這樣的妥協之前,我們應該爲擁有“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的權利而努力。

最後,關於人生,的比喻很精彩,分享下: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伴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從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羣衆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800字2

課餘閒暇之時,閱讀了龍應臺女士與其長子安德烈合著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是36封飽含母子之間濃濃深情的書信編輯而成的書籍,語言輕鬆愉快,卻又句句扣人心絃。

因爲工作等種.種原因,龍應臺母子相隔千里之遙,四年未曾相見。四年後的安德烈,早已不再是那個14歲、天真幼稚的“小安安”,他已經變得成熟,在母親面前的他,甚至有一絲“高冷”,在這樣多少有些尷尬的情況下,作爲一名感性的作家,龍應臺想通過書信的方式,認識成熟的安德烈。同時作爲一名母親,她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通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18歲的人的世界。”

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三年,36封母子間的書信,無數次的越洋電話……安德烈對母親吐露真言,偶爾嘲笑有加;龍應臺對兒子認真研究,同時也有幾分知性懷疑。兩代人之間,有長達30年深深的代溝;兩國人之間,是差異巨大的中西方文化。書信中,母子倆人難免會有不同的見解,但是這一封封家書,書寫的是母子情深,傳遞的是愛的溫度,將母子兩人原有的隔閡慢慢拉近。

書中的兒子安德烈與我多少有幾分相似。我們都熱愛音樂,渴望在綠茵場上撒下汗水,深愛着自己的親人卻不知如何用語言表達……我們兩人之間的相似使我對他十分感興趣。他的語言樸實,儘管自己說把寫作當作玩樂,但是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很真實,寄給媽媽的信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卻又句句在理。

母親龍應臺的愛子之真切令我感動不已。與安德烈在學習之餘將大部分時間與朋友玩樂的觀點不同,龍應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與安德烈也出現強烈地對比。龍應臺自稱將寫作當成“事”,每天的生活便是安靜的讀書、寫作。而在兒子安德烈的眼中,這無疑是無聊、乏味的。另外,一些微妙的細節也深深打動了我。譬如,每次發電子郵件,龍應臺都選擇香港時間的凌晨,也就是德國時間的傍晚,只是怕影響兒子休息。她努力了,兒子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這是令兩代人所感動的。

讀到最後,意猶未盡的'我不禁有感而發,親情的力量是無窮的,這36封家書,承載的是母子情深,這份親情將在我心中深深留存,這份感動我將無法忘懷!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800字3

人與人之間,有語言,但是沒有交流。這句話真是讓我感觸很深。龍應臺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她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兒子安德烈的內心深處,用溫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說中國籍的媽媽爲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爲說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于丹《論語》心得裏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看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他們之間如此坦誠的交流.他們母子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心靈和世界。這是一種很好的尋求母子溝通的方式,同時反映了當代青年與母親之間的代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經歷反映出來了不同的理念。

讀後不由我想起來我與學生的溝通,在學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一味強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敗,對於成長中特別是逆反期的學生如何因循誘導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老師的壓力,家長的攀比,就業的壓力,我也曾經爲學生飽受煎熬與不安,在面對面交流產生牴觸情緒時也採用過書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用自己的行爲來感化孩子,沒有特權讓學生聽自己的,讓學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成長只是在獨立與放手之間" 。

與學生個體的'課外交流的內容包括學習、生活以及今後的工作等方方面面,無論是書本上有的還是沒有的,無論是學科知識還是其它方面的,無論是答疑還是教師的有意引導,一般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現實性,都能爲學生的素質提高與能力的發展服務。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協調地融人到社會羣體中,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滲透在交流中的真心與關愛,會很容易被感受得到,並對其內心產生震撼:既然教師在課外都那麼關心、愛護與幫助自己,沒有理由把教師拒之於心靈的門外。學生認同了教師,就會樂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親其師,信其道。"現在一些學生厭學、偏學,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無論是何種原因,良好的師生關係、適當的師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變學生的不良情緒,把他們引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教師的人格魅力及待人處世的良好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影響着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歷屆畢業生的就業跟蹤中發現,那些善於交流、善於鼓勵又具有愛心、責任心的教師,其教出的學生較受社會的歡迎,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對較高。其實,國外大量的實踐與研究早已表明,學生和教師的關係,影響着學生多方面的行爲表現,對健全學生人格、培養他們對社會適應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800字4

這個星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令我感觸頗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合着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通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臺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臺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同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臺“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

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婷婷,平時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特別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說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時,她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後來,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婷婷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快樂的事情應該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知道了我的情況,也會很快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起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爲現在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說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婷婷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很想把這本書送給婷婷,希望她能通過閱讀這本書,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因爲生活的重擔,使他們有些無暇顧及你的一些喜好,書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多少青少年想擺脫父母,獨立生活的心聲:“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還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恐怕婷婷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使婷婷與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能夠慢慢被清除,變回那個開朗大方的她。龍應臺知道了兒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動與父母交流,父母一定會知道她的想法的吧!

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這本書,讓同學們閱讀這本書!